現代因果實錄:大悲咒的妙用


 2015/10/2    熱度:10598    下載DOC文檔    

  ——宣化上人開示

  “誦持此陀羅尼者”:你要是單單記得《大悲咒》,單單學過《大悲咒》,而不誦不持,這是沒有用的!你必須要會誦。誦,就是離開書本來誦念《大悲咒》。持,不是今天誦念,明天就不誦念,後天又誦念了。這個持,就是持續不斷的意思。你今天念一百零八遍,明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後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天天這麼繼續不間斷的,這叫誦持。你要是間斷,就談不到誦持了!說:“我記得了,我是心裡面記得,我不念它。”那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朝於斯,夕於斯”,早晨也是這樣修行,晚間也是這樣修行。不間斷的,絲毫都沒有懈怠心,沒有懶惰心,這才是誦持陀羅尼。這個陀羅尼,就是總持《大悲咒》。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就是總持你的身、口、意三業不犯。你身不造殺、盜、YIN,心不生貪、瞋、癡,口不起惡口、妄語、绮語、兩舌。這叫身、口、意三業清淨,這才是真正一個誦持陀羅尼者。

  “若諸天人誦持此陀羅尼者”:一切的天人,念《大悲咒》的,“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假設在江上,或者河裡邊,或者大海裡邊沐浴。“其中眾生,得此人沐身之水”:所有江裡、海裡、河裡,這一切的眾生,得到你沐浴身體的水,“沾著其身”:沾到眾生的身上“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消滅”:你沐浴身體的這個水,沾到他身上,他的一切惡業也都消滅啦!“即得轉生他方淨土”:就可以轉生到其他的淨土裡邊去了。“蓮華化生”:生到其他淨土,從蓮花生出來。“不受胎身濕卵之身”:不從胎裡受生,也不從濕受生,也不從卵受生。“何況受持讀誦者”:何況你這個受持讀誦的人!

  “若誦持者”:若能念《大悲咒》的人,“行於道路”:在路上念《大悲咒》。你所走的道路,“大風時來”:有一種大風隨時來吹。“吹此人身毛發衣服”:吹到受持《大悲咒》這個人的身體,或者毛發,或者衣服上。“余風下過”:這個風,從你身邊過去,“諸類眾生”:所有種種的眾生,“得其人飄身風吹著衣服”:得到誦持《大悲咒》這個人身上吹過去的風,“一切重障惡業”:所有弑父、弑母、弑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一切殺生害命的重障惡業,“並皆滅盡”:同時都滅盡,“更不受三惡道報”:永遠不受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的苦報。“常生佛前”:常常出生在佛前。“當知受持者”:那麼由受持《大悲咒》者,風吹過去,其他眾生都得到利益,滅除一切的重罪惡業來看;你應該知道“福德果報不可思議”:你今生受持《大悲咒》的人,所得到的福德和受的果報,更是不可思議;你怎麼說,也沒有法子可以知道的。

  “若能精誠用心”:若能,就是假設。精,專一謂之精。誠,就是至誠。專一不雜,只有這麼一心。做什麼呢?“身持齋戒”:身,就是身體。持,就是受持,齋,就是吃齋,不吃肉。戒,就是戒除一切的惡事,諸惡不作。“為一切眾生忏悔先業之罪”:一切眾生,就有一切的罪業,你能精持戒律,為一切眾生忏悔先世的罪業。“亦自忏謝”:這不是為自己,但也是為自己,因為自己也就是眾生之一,所以說給眾生忏悔,就是給自己忏悔。“無量劫來種種惡業”:無量劫來,就是從無始劫到現在。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種種惡業,是無量無邊的。“口中馺馺誦此陀羅尼”:馺馺,是馬走路的聲音。即言你所念《大悲咒》的聲音,好像總也不停止的。這一句過去,那一句又來了,“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總這麼念這個陀羅尼,就好像馬跑路的聲音似的。“聲聲不絕者”:不絕,就是不斷的,念一聲又一聲。不是念念《大悲咒》,又打個妄想,就停止了。要專一其心,心念專一。

  “四沙門果”:就是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三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此生即證”:在今生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但是你要誠心念。“其利根”:利根,就是聰明,“有慧觀方便者”:有智慧來觀察、明白種種的方便法門的人。這“十地果位,克獲不難”:十地的位置,就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這十地的果位,就是菩薩的果位。雖然說菩薩的果位是不容易得到的,但是你念《大悲咒》,也就不難得到。克,是能。克獲,就是能得到。本來是很難得到十地的果位,現在你因為誦持《大悲咒》,這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了。“何況世間小小福報”:何況世間這小小的福報呢!什麼叫世間小小的福報?做國王、做總統,或者做最有錢的人,這都是世間小小的福報,不算什麼不得了的。“所有求願”:所有你想要求的什麼,“無不果遂者也”:沒有不遂心滿願的。可是你們還記得嗎?除一樣。除什麼呢?就要除懷疑的心。你“若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也。”你要是有一點點、一根頭發這麼多的懷疑心,也達不到你這種願望。所以必須要真了。我常講:

  你捨不了疑,就生不了信。

  你捨不了迷,就得不了悟。

  你捨不了邪,就歸不了正。

  你捨不了假,就成不了真。

  你捨不了死,就了不了生。

  所以不能生懷疑心,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這“必得果遂”,要沒有懷疑心。有一點點懷疑心,就不成。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