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了解自己,看清內心的相貌


 2015/10/12    熱度:2398    下載DOC文檔    

了解自己,看清內心的相貌

  在《楞嚴經》裡面,修假觀,第一個,先了解自己,你這個人的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看你內心的相貌。

  智者大師把內心的相貌分成四種。

  第一個叫作增上的惡念。

  我們心中有很多的念頭,增上就是很堅固的惡念,有些人殺生,有些人偷盜,有些人邪YIN,有些人妄語,各式各樣的惡念。你一定先了解自己,才能夠改變自己。你看看你內心當中有沒有哪些是特別堅固的、經常出現的,你這個念頭一起來,你控制不了它的,它要做、你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的,這種增上的惡念,先了解自己有沒有這個方面的惡念。

  第二個,增上的善念。

  我們一個人有惡念,也有善念啊。我們過去生也不是全部做壞事嗎,也有好的功能留下來,比方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我們的生命當中也有很多很堅固的善念。你看有些人,小時候他就喜歡把自己東西拿給別人,這種人布施心特強。

  增上的惡念、增上的善念。第三個是出離的心念。

  前面兩個都是人天,這個是六道種姓。這個出離心就是有些人他的念頭當中有很強烈的出離心,他看到人世間這個是沒有價值的,榮華富貴對他來說,他根本不當一回事,他要的就是寂靜、涅槃寂靜。這種人過去生一定修過聲聞法。這個是屬於聲聞種姓。

  第四個是菩提心。

  有些人他就是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那種大悲心特重——菩提心。

  所以,智者大師把我們內心的相貌分成四種,第一個、增上惡念,增上善念,出離的心念,第四個是菩提的心念,四種心念。你要很清楚地看到你自己的好的一方面、壞的一方面,你才知道怎麼去調整。

  佛陀滅度以後留下很多的法門,不是所有的法大家都要吃的,不是,你有這個病你才吃嘛。佛陀的藥有人是吃對治的,有人要吃常法,常法當然,《楞嚴經》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這個是放諸四海皆准的,每一個人都適合吃的。

  但是在假觀當中,有些人是不適合這樣做的。比方說你出離心很重的,你要不斷地修無常觀。

  出離心太重有兩個過失,第一個、忘失大悲,第二個、不樂修善,不喜歡修善。所以,在佛陀滅度以後,你再用這個法門的藥你要先了解你自己適合怎麼樣的體質,就是觀你內心的相狀。第三個,有些是取其中道。你太那個,佛陀把它調過來。你太偏右邊了,調過來。

  (第二個、如是)性,就是等流習性。這個相狀其實它有它過去的習性,是有它一定的等流習性。

  第三個、體。體就是你的習性跟你的色蘊,色、心的和合叫作體。

  那麼我們今天的五蘊身心世界裡面有很多善惡的功能,這個地方有所謂的力。力就是潛在的功能。潛在的意思就是說,比方說你這個人有布施的功能,但是你沒有環境,你沒有錢。你不是不想布施,你實在是沒有因緣去布施,你自己都生活沒辦法自保。但是你有力,但是你不一定有作,但是你至少也有這種潛在的功能,就是因緣不具足,但是你那個功能暫時在睡覺,在種子位。

  作,就是你因緣具足了,你產生現行,這個種子開始活動。

  這種善惡的功能遇到環境具足的時候,產生造作,這個地方一定有它過去的原因,事出必有因,有它過去的因。

  第二個,你現在的緣。你事到如今,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把這個相狀把它變得更加強大。就是你隨順它,你不斷地隨順它,不管善念、惡念,它就是像滾雪球,越滾越大。第二個,你抗拒它,佛法叫作對治它,它就是越來越小,就變成不增長業。這就是緣,你今生的抉擇,今生的修持。

  從過去的因,遇到現在的緣,最後變成未來的果跟報。果是約著心態,報是約著外相。你有內心的等流的善惡的習性,有外在的果報的相狀。

  那麼最後一個就是本末的究竟等。有最初的本,本就是相,末就是報,這個是彼此相應的。你有這個相狀,你就有內在的習性,你就有這樣的功能,你就很容易有這樣的造作,自然有它過去的因,有現在的緣,有未來的果報。

  所以,十如是是前後互相呼應的。這個地方當然最重要就是因緣果報這四個。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