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七)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七) 下面講解國土聖眾入池沐浴的情境: 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即至於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辄還復。調和冷暖,自然隨意。 極樂國土裡的諸菩薩眾和聲聞眾,在講堂、精捨等中聞法、思維法、修法之後,為了洗滌身心或者求道聞法,就會紛紛進入寶池當中。入池之後,心想讓水沒過腳,水當時就沒過腳;希望水上升到膝間,水當時就升到膝間;想要水浸沒腰部,水立即浸沒腰部;想讓水升到頸部,水頓時就升到頸部;想讓水從上而下,沐浴整個身體,水自然升到空中,向下灌身;想讓水恢復塬狀,水就會恢復塬狀。水溫也十分和順:想讓水涼些,水當即變得涼冷;想要水溫一點,水立即變得溫暖。流速也非常適意:想讓水流得急一些,水流就會變快;想讓水平緩,水立即變得平緩。 總之,池水妙用無礙,縱任隨意。一切深淺、冷暖、遲緩等無不隨聖眾的心,自然而現。用現在的話來說,即完全實現了“全自動化”,奇妙無比。而且,無論多少人進入浴池,池水都能一時之間徹知一切人的心念,隨著他們的心自然變現,不會有一剎那的延誤。 對此,我們首先應當思維:這是什麼樣的水,能夠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力用? 它是我們平常認為的,由氫氧元素組成的物質體性的水嗎?如果是外在物質的水,那無數人都應當見到同樣的相,怎麼可能在每個人心前水的形相都各不相同?而且,外在的水怎麼可能徹知一切人的心,並且隨池中聖眾的心,頓時無礙地變現出相應的境相? 其實,這根本不是外在的水,不是思量分別可測的境界。即使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家聚集在一起,去研究、分析它的成份、功能,也沒辦法說出一分。它實際上就是清淨句,就是佛的智慧。 有情無情,皆是彌陀 我們應當打破一般的局限觀念,不要狹隘地認為佛只是一種有情相,其他水、花等等就不是佛。 有人會想:水等的無情法怎麼會是阿彌陀佛? 那我就問:你為什麼認為面前現的具足相好的色身像是阿彌陀佛? 如果你說:具足相好的色身是有情相,他當然是佛。而寶池裡的水,以及其他光明、清風、蓮花、樓閣等等,或者說四大、五塵,這些只是無情法,怎麼可能是佛?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你認為是真正阿彌陀佛的那個莊嚴色身,它到底是什麼,跟外在的四大有什麼不同?先看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把整個身體分解一下,看它是不是跟外在的地、水、火、風一樣?再看我們吃的食物,喝的飲料,吸入的空氣,增添的熱量,哪個不是從外界輸進來?而唿出的氣,排出的大小便,散發出的熱量,是不是又回到外界?像這樣,無論是由內四大組成的有情形相,還是外界地、水、火、風四大的形相,體性都一樣。 再比方說,我們通常認為,佛就是那個相好莊嚴的色身,他能夠以圓音說法,隨著每個人的心,一時之間普出一切音聲,使眾生隨類得解。那麼,假如現在色身佛隱沒不現,並且從虛空之中不斷地傳出說法的音聲。這個音聲也能隨在場無數人的心,一時之間普現一切法音。現在問:這個音聲是什麼?它是外界一般的風聲、雨聲嗎?顯然不是。這時你也很清楚,虛空中傳出的音聲就是佛的圓音,跟具足相好的色身佛坐在那裡說法沒有任何區別。這就是佛以音聲作加持的情況,或者說音聲就是佛的智慧。 其實,阿彌陀佛在你面前既可以現有情相,也可以現無情相。現有情相的時候,你眼前出現一尊相好莊嚴的色身像,並且會開口,傳出各種音聲。然後你就認為,這是真正的阿彌陀佛在為我說法。如果現無情相,也就是你眼前出現一個寶池,並且寶池裡水波蕩漾,波揚出無量的音聲,同樣宣演妙法,其實這也是阿彌陀佛。(這裡要看到左邊和右邊的水互相激蕩,波揚出音聲,就好像上下嘴唇開合而傳出音聲,同樣是法身應緣顯相而起用。)再比如,從色身中不斷地放出光明,普照無數世界,一經照觸,立即破除無明,得大加持,你就認為這是阿彌陀佛。然後蓮花也是不斷地放光,被光照觸也同樣破無明,得加持,不也是阿彌陀佛嗎? 依正融通,性相不二 這樣就知道,整個極樂國土當中,無論是依報地、水、火、風四大,還是色、聲、香、味、觸五塵等的無情相,或者正報具有無量相好的佛色身像,都是實相,都是正覺阿彌陀的法身。 就像《往生論》所說,國土裡的一切莊嚴無不從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中流現,全部以法身智慧為體。而法身既不是有情相,也不是無情相。同時,既可以變成有情相,也可以現為無情相。所以,蘧菴大師在《彌陀略解》中也說到:“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前一句說依報,後一句說正報。意思是說,這一切依報、正報所攝的無量莊嚴,全部從自性中流現。 換句話說,諸佛法身本來空寂,不落在任何有局限的相上,也不會成為你心所對的境。但是在救度眾生時,必定要順應於眾生的妄識,示現種種形相,否則沒辦法攝受。現在眾生六根開張,從眼、耳、鼻、舌、身、意六門緣取各種境相。因此,阿彌陀佛的法身之中就現出無量莊嚴,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地、水、火、風、空。現出的每一相都是佛,每一相都在攝持你。這裡既有佛色身的形相,能夠放光、說法,也有水、鳥、花、香、樹、風等的形相。而且,這一切境相全部平等一味,沒有勝劣、高下等的差別。 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自從他證得圓明一心,之後在一切時當中,普應眾生心變現不可計數的應化身,從凡夫到佛之間,隨意變現各種身相。這就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本身沒有形相,所以可以應眾生心隨意而現。 再舉個形象的譬喻:我們都看過《西游記》,其中有一回講到,孫悟空跟二郎神較量,當時孫悟空做出各種變化,變麻雀、變魚、變水蛇、變花鸨,最後變成一座土地廟,牙齒變作門扇,眼睛變為窗棂,尾巴變成旗桿,結果二郎神全部認了出來。想想看,我們一般覺得,變鳥、變魚等等都好理解,畢竟是動態的有情,但是變成外界土木磚石所成的廟就有點匪夷所思。其實,這只是你過於執著依報和正報的形相,才會覺得難以理解。實際上,依正融通,平等不二。 因此,你不要當面不識彌陀。佛的妙心不是心物相對的心,而是非心非物,卻又即心即物。正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以,佛不是單一的,他既然可以變現出和人一樣的形相,兩片嘴唇一開一合為你說法。同樣也可以現為無情的水池、微風、蓮花、寶地等等,也是一樣賜予加持,讓你開明本性。 所以,一定要打破依正不融的妄見。即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既然一一事相都是法身智慧的起用,一一都能普作佛事,就不會有依正的差別。本經後面也說:“一一花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我們看,蓮花是依報,佛是正報。這花中放光,光中化佛,到底是依還是正呢?其實,依和正全部從法身中顯現,法身可以現依,依中可以現正,正裡還可以現依,有什麼不可以呢?譬如,觀世音菩薩首先變現成一個大草塬;草塬裡還可以現一個屋子;屋子裡再現一個婦人;婦人手中還可以拿一朵花等等。所以,一切既然從無相法身中顯現,而法身又無所不現,因此並沒有絕對的依報或正報,變作一切依報正報是本性的效用,可以隨緣變現。 一一莊嚴,盡是法身 這一切國土中的色身莊嚴以及地、水、火、風等的莊嚴,以什麼為體呢? 如蕅益大師所說:“光則橫徧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 又說:“身土不二.無非實相。”即極樂國土裡的一切莊嚴以無量光壽為體。(“無量光壽”就是指彌陀妙心。)或者說,彌陀的色身、國土全體就是無量光壽,就是彌陀法身。要知道,阿彌陀佛不會從半個法界,或者百分之十、百分之一的法界裡出來,他是全體起用、全理成事。所以,“一毛一塵,一草一木,皆具有無量淨佛國土。”所以,你不要起差別見。認為佛色身為大,一根草是小,其實極樂世界裡一切的莊嚴完全平等。因為整個極樂國土都是從法身中流現。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本身是法身佛,住在常寂光土。然後從法性土中應眾生的心,一一變現出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這一切舉體就是法性土。或者就佛身來說,彌陀住於不變法身之中,同時應一切眾生根機、意樂,任運現出報身佛、化身佛等等。也可以說,整個極樂世界裡的無量身土莊嚴,無論細說為二十九種莊嚴,還是再細分為無數品類,或者從總體的五大——地、水、火、風、空,五境——色、聲、香、味、觸上看,總之,一切都是從法身智慧所流現,都是彌陀妙心。所以叫做“第一義谛妙境界相”。 懂了這一點你才明白,塬來這不是心外的水。由於這水就是全體法界,就是阿彌陀佛的無漏妙心。由於真心之中具足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種性,所以隨應眾生的心,自然就變現出七大的妙相。 現在彌陀智慧現為水相,所以這水能遍知一切眾生的心;能夠應眾生的心現出高低各異的水位,現出不同的水溫、流速,現出沐浴灌身等的各種動態。國中聖眾進入水池後,有的想讓水淺,有的希望水深,有的想讓水上升,有的想要水下降等等。總之,極樂世界裡有無數浴池,每個浴池裡又有不可計數的聖眾,聖眾的心想各不相同。而彌陀妙心能夠一時普應一切心想,頓時在他心前現相應的水相,全部如意滿願。你不認識的時候,認為這只是蓮池,其實,它就是阿彌陀佛。 值遇彌陀,必不空過 我們常說,彌陀願海法門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就是因為一切華嚴事事無礙的妙境界相,全部攝在極樂玄門當中。而且,只要入到彌陀願海當中,由於它是一切皆成佛的悲願,具有無量的方便,能夠全方位地加被行者的心。所以能使得行人即生成佛,真正實現“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有人會想:為什麼聲聞行者生入極樂世界也能全部成佛?他們不是以自道為滿足嗎? 這是因為,以彌陀本願的不可思議威神力,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心就完全被佛攝持住,所以必定能生起求佛道的心,最終成佛。昙鸾大師形容說,鸩鳥飛入水中,水裡的魚蚌都會中毒死掉。但是犀牛的角一接觸這水,已經死了的魚蚌又會活過來。由於阿彌陀佛的利他成就已經登峰造極,所以能夠無障礙地遍入一切眾生心中。使得一切往生者都能於大乘道中得不煺轉。 而且,由於阿彌陀佛不單單現為有情的身相。極樂國土裡的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等的微塵、一切事相全體是佛。所以,只要生入極樂世界,就絕對不會落空。因為那時你真正入於彌陀願海,而佛的智慧又遍在一切相上,完全沒有障礙。由於你就在佛的心中,完全沒有距離,你的心又能跟阿彌陀佛的心相應,所以佛的加持不會有一剎那的間隔,當即現在你心裡。然後,佛在願海裡的承諾決定會實現。所以《往生論》也說,遇佛之人決定不會空過,必定迅速成滿功德大寶海。或者說,正因為佛完全遍在你心裡,所以一接觸時,立即就能起用。 具體有什麼作用呢? 開神悅體,蕩除心垢。 水一觸到身體,立即開明心神,生起清淨喜樂,而且心中塬先的種種煩惱垢染都能蕩除清淨。 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欲界眾生因為有干渴,所以需要水來解渴、養身;因為身體有污垢,所以要用水來沐浴、洗身;並且要以水來解暑、降溫。但是極樂世界沒這些事,往生者的身體全部清淨無染,也無需飲食,而且本來調和,不冷不熱。既然在這些方面不需要水,而國土裡又處處有水,說明這水必定有特別的妙用。有什麼妙用呢? 首先,“開神”:極樂國土的天人一觸到水,心中當下得到佛的加持,立即開發出本性的神智。(所謂“神智”,不是指世智辯聰,不是各種虛妄分別的智慧,而是自心本性的智慧,它就是法界,就是真心,就是無念靈知。)並且,“悅體”:接觸水時還會讓你得到勝法樂、無漏樂。還能“蕩除心垢”:“心垢”,指內心裡的貪、嗔、癡等垢染。得受池水灌身,能夠使得心上的塵垢立即脫落。 所以,以後再提到極樂國土的水,一定不要理解成我們這個世界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水。如果你把它想象成這個世間的河流、泉水、浴池等等,認為極樂世界只是有很多非常干淨的泳池、澡堂,大家聽完課就可以去泡澡、喝水,然後溫度和流速自動化,僅此而已。這樣就太淺薄了,根本沒辦法真正生起希求、向往的心。 要知道,極樂世界的水根本不是任何一種我們能夠想象到的水,它完全就是佛的智慧。你一接觸那水,佛的力量就會直接加被到你心上,讓你開悟、得法喜樂,消除你心上的煩惱垢染等等。 就像《楞嚴經》裡講的“觀音耳根圓通”,證得耳根圓通,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那時粗細二取消亡,現前法界一心。之後一切眾生的心想全部現在觀音的心中。所以眾生當即唿救,觀音當即現前救護。這就叫做“同體慈悲”。所以要知道,佛的加持能夠周遍、無礙地入到我們心中。你也不要認為自己跟阿彌陀佛有距離,只要你生到極樂世界,當時就在佛的心中。只要你對佛有信心,不違逆,佛當下就在你心中作加持。 有人想:阿彌陀佛再殊勝也是他佛,既然“是心作佛”,為什麼要仰仗他佛,而不自成自佛? 對此,蕅益大師說:這是他見未忘,我見顛倒。也就是說,他認為自他分開,所以忌諱所謂的“他佛”,又偏重於成為“自佛”。其實,並不是“自”心之外有個“他”佛。所謂“佛”是眾生心內的佛,而“眾生”也是佛心內的眾生。自他本來不二,並不是別別分開的兩體。 所以你不要想:我一定要自己開悟,自己淨除業障,不需要佛力。這樣想你就太傻了!要知道,佛的智慧遍滿法界,一切眾生的心都在佛的智慧心中顯現。而且,佛能夠順應一切眾生,無礙地在眾生心前現出相應的所知量。所以,你的心跟佛心相應時,佛當即應你的心賜予加持。你現在只需要發願求生極樂,一生入淨土,進到浴池裡沐浴,立即就能開明本心,淨除障垢。這樣多好! 而且,這德水跟佛的光明一樣。我們學十二光佛時講到,眾生得蒙佛光照觸之時,當即解脫有無等的二邊,息滅貪、嗔、癡三垢,清淨業障,破除無明,啟發覺悟,出生善法功德,現前殊勝歡喜等等,得受無量無邊功德利益。因為光明就是佛的智慧,所以具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同樣,德水也是彌陀智慧,所以接觸德水也同樣能獲得這些殊勝利益。
:无量寿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