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二)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二)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佛告訴阿難:法藏比丘在說完上面的偈頌後,又對世自在王如來說:世尊,我現在發起了無上菩提心。願世尊為我廣講經法,我要通過自己的修行來攝取總集無量佛國清淨莊嚴的妙土,使我疾速地成就無上正覺,好快速拔濟一切生死勤苦的根本。 這是法藏菩薩發起了無上志願。他不是想爭第一超過別人。如果是為了自己爭第一,嫉妒、好勝,那頂多成為阿修羅王。法藏菩薩一心想的就是十方的九法界眾生,能不能使他們快速成佛?想的是把無數佛國裡的清淨、莊嚴全部攝集在一個佛國裡,一心想的就是以最便利的方法來使眾生快速地得到度脫,而且是能囊括下至蜎飛蠕動、上至十地菩薩之間的一切九法界的聖者和凡夫。這就是他的雄心壯志。 從“速”字看出他的發願很勇猛。志向大到要攝集無數佛土的清淨莊嚴,發願猛到要快速地成就正覺,拔濟一切生死勤苦根本。 “生死”有分段、變易兩種,九法界有情都沒有徹底回歸法界。都有迷失,在無生滅中虛妄地顯現生滅,這個就叫“生死”。從粗、細兩分來說,乃至人我執沒有被消除,就會始終隨著惑業的力量輪轉,也就變現出一段又一段的三界五蘊身,這一種叫做“分段生死”。雖然消除了人我執,但還誤認存在有自性的法或者實體的法,這樣緣法的心歇不下來,就還在以心取境、攀緣境,也就落在生滅心當中。所以有法我執,就出現無漏業、意生身、變易生死,這個是細的生死。總體上講,這兩種生死都叫“勤苦”,都是隨無明的力量而轉,都不自在,所以都是“苦”。 所謂“勤”,就是很辛勞。本來是一點事沒有,逍遙自在的,結果迷掉了,隨著妄境不斷地奔馳,這叫做“勤”。現在到了末法時代,人是更加勤苦,個個都不得自在,心一直在往外奔,得不到休息,非常辛苦。下至地獄、上至十地的有情,都落在生死勤苦當中。法藏的悲願是,“拔諸生死勤苦之本”,就是拔掉一切勤苦的根子——無明。 所以,法藏菩薩的願力就是要盡快消盡虛妄的分別,恢復遍滿法界的妙明真心,只有這樣才能遍法界地攝受六道眾生和聲聞、緣覺、菩薩,也才能普門示現、救度盡法界的一切眾生,也才能流出無上方便的光明和名號。像這樣,所有這一切無上的方便、無量無數的淨土莊嚴,都成為救濟眾生的手段,都是攝持眾生使他回頭入到如來果海中,而滅掉生死勤苦的根本。 佛告阿難:時世自在王佛,語法藏比丘,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 佛告訴阿難:當時世自在王佛沒有直接給答案,而是叫法藏比丘自證、自知。佛啟發他:按你的修行來莊嚴佛土,你自己會明白。 這個“自知”很重要,其實是講莊嚴淨土沒有其他途徑,唯一要先證到本性,才能攝取佛土。因為國土莊嚴唯一是從妙明真心流出,一切都是智慧的自現。就像《法華經》上講的:“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正因為妙難思,所以說出來的都不是。禅宗古德說:“你自會取好,我不如你。(你自己去會取,妙明真心是你自己,我說出來的都不如你自己證取。)”又像問:“如何是佛?”“清潭對面即是!(潭水影子的對面不就是自己嗎?)”又有徒弟問師父:“如何是佛?”師父說:“我說了恐怕你不信。”徒弟說:“和尚說誠實語,焉敢不信?”師父說:“你就是佛!”這裡也類似,所謂的“自知”就是要以本分來證取。因為這不是以語言文字能表達到的,所以只有自證、自知。 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願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敷演”就是開演)。我聞此已,當如說修行,成滿所願(“成滿”,就是圓滿地成就。指發願的所有部分都完全證到了)。 法藏比丘對佛說:這個義理太深,不是我的境界。唯願世尊給我廣演諸佛的淨土之行,我聽後一定如說修行,來成滿我的所願。 前面是佛叫法藏比丘“內重己靈”,得重視自己的靈性,它就是佛,要自己悟證。而這裡法藏比丘卻“外慕諸聖”,直接開他力門,顯示了淨土的家風。他直接說,這是極深、極廣的事,不是我目前的境界。所以,佛直接給我指示,我得到指示,一定按佛的指導來修行,一定按所發的大願精進實修,直到證成為止。 一般,菩薩攝取淨土還不算稀奇,而法藏比丘要攝取的是無數佛國的精妙,要做到使凡夫都能入報土,這就非常稀有。而且法身佛所住的常寂光土、報身佛所住的實報莊嚴土並不是菩薩能思維、能測度到的。佛有法、報、化三身,報身分自受用和他受用,菩薩能見到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報土,但法身土和自受用報土只有以自分來攝取,這不是以虛妄的根識能緣取到的。因為緣取到的只是影像,不是全體。“自分”就是自己的本分,就是自性、真如、法身或者真心。 以這些原因,法藏比丘對佛說:這裡的義理極其深廣,不可思議。唯願世尊為我廣大演說諸佛莊嚴淨土的妙行,佛以威神力加被我,讓我心裡能明白,對於無量佛國的精妙之處都能一一觀察、了知。這樣,我一定如教修行,來成滿我的所願。(這是法藏比丘仰仗佛力,祈求佛無上威神力加被。)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 這時佛知道法藏比丘高明,志願深廣。他的持戒和禅定超出常人,是“高”。智慧極其明了,是“明”。他發的是盡未來際無有窮盡的願,又是含攝一切的願,這是“志願深廣”。(這志願的量,是盡未來際永遠救度眾生,而且是把九法界的一切眾生都攝持到淨土成佛。發願修成的淨土是要圓滿攝受十方無數剎土的精妙。) 佛見到法藏是個大器,就給他講經:好比極深廣的大海,在大海的底部有一個無上如意寶。一個人用斗舀出海水,只要他堅持舀下去,在經歷多劫之後,連大海都會被舀光,而得到如意寶。所以,人發了到極點的心,永遠不斷地精進求道,就一定會得到所求的果,有什麼願不能實現? 這是佛鼓勵法藏比丘要由精進修道來成滿所願。為什麼說這個比喻?這要知道彌陀大願王的特點。這種發願是要攝取十方無數國土的精妙,要攝受一切凡夫和聖者往生到自己的淨土中迅速圓成佛道,要使下至五逆十惡的人都能往生得不退轉,要使國土成為第一微妙、殊勝,要達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眷屬無量,要使自己的名號傳播到十方無數世界中,要使名號具足萬德,使十方諸佛都贊歎,還要使光明、音聲、妙香、影相等一切五塵都作無邊的佛事,像這樣就看出,這是極其深廣、不可思議的大願海。世自在王佛觀察到像法藏這樣發願,從初發心到最終圓滿,需要非常漫長的求證過程,所以就鼓勵他:比如用斗來舀干整個大海的水取到如意寶,只要能夠不斷地堅持下去,最終一定能舀干整個大海,而在海底得到如意寶。這個“如意寶”指的是圓滿攝受了無數佛國精妙的極樂淨土。用斗一次又一次地舀水,就是指從發願起,一步一步地真修實證。這期間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大劫。 後來確實看到法藏菩薩在發願之後,堅持修了無量恆河沙數劫,最終全部徹底證到了,因地發的無數大願一一都修證到了。這裡面,無論是名號、光明、妙香、蓮花、音聲等,其中的任何一點都是圓明具德的無上如意寶。 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這樣,世自在王佛就給法藏比丘廣大地演說210億佛國中天人的善惡、國土的粗妙等情形。而且以威神力加被法藏比丘,使他心前顯現210億佛國的情景。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 當時法藏聽到佛講解嚴淨國土的事,確實都清楚地見到了。而且以佛的威神力加被,使他當時就開了廣闊的天眼,親眼目睹了無數剎土的情形。漢、吳兩譯裡講到佛講完經,法藏專一其心,當時就得到天眼徹視,見到210億佛國中人天的善惡和國土的好丑。 所謂的“睹見”,眼見是“睹”,心明是“見”。也就是對無數剎土的情形不但親自見到,而且一一辨別、了知,知道了無數剎土依報和正報的事、理、因、果等等。 而且這裡說的“210億剎土”,實際上是表示十方無數剎土。《大智度論》裡講到,當時法藏比丘得到古佛的指引,讓他見到十方一切剎土的情形,包括淨土和穢土,淨土中又有報土、化土。所以是見到無數剎土種種層面的事。比如國土器界方面,色、聲、香、味、觸各是什麼樣的狀況?因緣如何?功能如何?怎麼加持眾生的心?像這樣分析起來,確實有無量無數的情況。 眾生的心變現的各種國土相,有的粗劣,有的精妙,有的具足功德莊嚴,這裡有種種染淨、凡聖的差別。比如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等各種層次,而生到國土的方便也有很多差別,有的要證到空性才能入,有的以佛某方面的願力,以特殊的方便能夠往生等等。像這些剎土的情況要一一都觀察清楚,才能預先設計出自己剎土的藍圖。畢竟一切都是緣起的法,只有觀察、抉擇、確認才能制定發願的內容或者建立佛國的方案。 法藏比丘的大願是要攝取無數國土的精妙,所以他要在無數國土裡采納各種各樣的優點,而且要觀察這些精妙之處要由什麼因緣或者方便才能成就,又要看到各個剎土有哪些缺點?有哪些方面對眾生不利?比如:有些剎土不能全面地攝受眾生;有些剎土生進去之後,不能保證全部得到不退轉,或者不能保證一往生就得到不退轉;又有剎土只能攝受聖者,不能攝受凡夫;有的剎土不是色、聲、香、味、觸都能做無邊佛事,比如有的只能用香做佛事,有的只能用聲音做佛事等等;有些剎土的知名度不廣;有些剎土不是以名號來攝受眾生等。總而言之,是把這一切情況都看清楚了,而且把裡面的精妙之處一一地都提取出來,采納在自己的國土裡,而且對其中的缺陷、對各種的負作用都要想方設法避免。這些考慮好了,還要進行綜合。這樣要把無數剎土的精妙全部綜合在一個國土裡實現,這件事太不容易。 所謂天人的善惡,也有很多差別。比如,能使現前和來世得到安樂的行為,叫做善;不能使現前和來世得到安樂的行為,叫做惡,這是很粗的定義。進一步,只要是由執著我的心發起的行為,無論怎麼精進行善,也還是落在惡當中;沒有執著我的心,以無我空慧發起的善行,才屬於善。再進一層,如果這個是取相、著相的善,那全部叫惡;不取相、不著相的善,才叫做善。(比如做一個布施的行為,以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就是善;以執著有三輪的心攝持,就是惡。)再進一步,只要心落在相對的二邊上,就都是惡;心離開了二邊,圓融中道,才是善。這就看出,善、惡的境界有深淺很多的層次。而法藏菩薩對這一切都觀察得非常透徹,他對十方國土天人善惡的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這樣他有一個大願,就是要讓自己將來成佛的國土,成為一味大乘善根界,成為“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大淨土。 我們可以設想:當時他見到有些國土的有情雖然能夠行善積德,但一直是以執著我的心在做,這樣就沒辦法了脫生死。所以他就要求自己的國土,要有強大的加持,能讓每個人都不起我和我所的念頭。進一步,如果還執著有什麼有自性的法存在,那還是寂滅不了虛妄分別,沒辦法止息取相的心,因此就證不到大涅槃。這怎麼辦?只有證悟無生,然後做一切的時候才開始不著相,這就要求國中連水、鳥、風聲都說無生法,來使有情證到無生。或者觀察到:眾生享樂的時候,心馬上就會耽著在樂受上,起很多負作用。所以要求自己的國土,眾生受用色、聲等的五塵得到樂受的時候,同時要讓他心裡不染著;不但讓他心裡不染著,還要以生樂受的因緣,增益他的菩提善根、增長修行的覺受。總之要讓國土中的一切都唯一只起加持的作用,而不起任何負作用。 像這樣,要對十方無數國土的情況,做非常周到、具體的觀察和思維,才能從中攝取精妙,而這個過程十分漫長。 起發無上殊勝之願。 這時,法藏菩薩是親自見到了無數剎土的狀況,一下子激發了他無上的大願。這回更堅定了他的雄心壯志:一定要建成十方世界中的第一佛國。 所謂的“無上殊勝之願”意思是這樣的:再沒有超過其上,叫做“無上”;極其稀有、超勝,叫做“殊勝”。(“殊”就是跟其它不同,“勝”就是勝過其他。)“願”,就是從自己心中發起誓願。什麼樣的無上誓願呢?總的是指發起了無上誓願,要成就攝取無數剎土所具有的精妙、讓這一切都在自己成佛的國土中出現。法藏菩薩已經看到了十方無數佛國種種的狀況,他發的不是局部的願,而是“一中攝集無量”的願。這就是“無上”。或者從細節上說,所謂的“無上”包括國土的莊嚴無上,受用的安樂無上,光明和壽命無上,名號無上,往生的因無上,往生後所得的利益無上等等,合起來就是總的四十八願的大體。 像這樣,有彌陀無上誓願海的成就做為保證,我們應當放心,應當相信佛本願的無上境界。這叫做“一門即是普門”,也就是西方淨土這一門中圓滿具足一切,因此稱他為“大義門成就”,或者贊歎為“彌陀一乘願海無上圓滿成就”。所以不必顧慮:我生到極樂世界,會不會只得局部的利益或有限的利益,我這麼做會不會吃虧?會不會耽誤我成佛?或者會不會還不太圓滿、不太殊勝? 這裡,只要能認識彌陀本願極其圓滿的內涵,真正對彌陀願海的無上殊勝、圓滿生起了決定的信解,那心裡是非常定的:這決定是一個全攝、全收的法門,決定是阿彌陀佛的悲願力直接順應眾生的心,要最方便地給予他利益。一生到阿彌陀佛的國土,就等於生到了十方無數佛國,因為在這一個國土中已經圓滿地攝受了十方無數佛國的精妙。看到事實真相是這樣的,就會發起決定求生極樂世界的心,而不會再猶豫。 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法藏菩薩他的心很遠大,他有堅定的志願,無論時間需要多久、困難有多大、要積多少資糧、付出多少辛苦,他都在所不計。前面我們看到他的發願:“假令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即使我墮在無間地獄裡,我的發願也不會退,我一定要以生生世世的努力來成滿我的所願。) 所以他發願後心裡非常寂靜。畢竟這須要腳踏實地地修行,要每一步都實際證到,才可能滿願。“志無所著”,指他的心或者志願根本不耽著在任何世間法上、任何小乘下劣作意上、或者任何戲論法上。他知道只有以自己的心來莊嚴淨土,離開心沒有別的能莊嚴的因。所以他念念護持自心,不著在虛妄的境界裡,這就是寂靜的意思。其實,淨土的根源就是妙明真心。真心遍一切處,只有遠離垢染,顯出周遍一切法的妙明真心,以願力配合時,才能流出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所以這是根本。 “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就是指當時的精進修行、恭慎、保持,是一切世間境界都無法相比的。這樣持續了五劫,不斷地思維、攝取莊嚴國土的清淨之行。 要知道,總的目標就是把無數佛剎的精妙都攝取在一個淨土總的體系當中。具體怎麼落實?當然,首先要有藍圖。就像要建造世界上頂級的摩天大樓,要求在這座大樓上具備全世界幾百座摩天大樓的優越功能。這就成為建築業上極大的難題,設計師要用很大的智慧對幾百座大樓做各種觀察、分析,一一攝取其中的優點和特長,統合在一座大樓上。反正,確立了目標後,要用很大的智慧來設計藍圖。這樣做過如理的觀察、思維,確立了方案,還要檢驗它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是不是都能建成?是不是每項功能都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要做實驗來驗證它的可行。所以前期的工作就非常多。要做很多的探索、觀察、認證,要有很多巧妙的構思和設計,有很多的醞釀、挑選、淘汰,到最後才能定出方案。 當然,這只是相似的比喻。按照《往生論注》所說,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處,當時是悟了無生法忍,當時的地位叫做“聖種性”。是在這聖種性中發起四十八大願。所以這樣的思維、攝取並不是以世間法的情況能真正說到的。 總之,法藏菩薩要設計第一佛國的藍圖,為此,他花了五劫時間,以智慧做了很多觀察、設計、驗證,在他的構想中,未來的佛國要具有無量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 比如說:國土要具足量的莊嚴,無論來生的人有多少,都始終像虛空一樣開闊廣大,無邊無際;又要具足形相的莊嚴,使國土遍滿光明;又要讓萬物都有顯色的莊嚴,從如來離垢業中現起萬物熾盛的光焰;又要成就萬物的觸莊嚴,一接觸到萬物就生起無染著的樂;又要成就國土音聲的莊嚴,不論是風吹到樹枝上的聲音、水的聲音、鳥鳴叫的聲音,都能從中流出無量無邊的法音,能讓有情都聽到如他心願的法音;又要成就菩提樹莊嚴,使得眾生見到樹的形色、聽到樹發出的聲音、嗅到樹的香氣、嘗到果味、觸到樹影、緣念樹所發法音的意義,就能使他六根清澈、沒有苦惱,乃至證得無生法忍;又要成就國土光明的莊嚴,使光明具有無量的功德妙用,一照觸到眾生身上,就能滅除心裡的愚癡黑暗,能止息內心的貪嗔癡、發起善心、歡喜心等等;又要成就國土香氣普熏的莊嚴,讓國中散布千萬種的溫雅德香,一聞到妙香就能使內心的塵勞習氣自然不生起;又要成就國土中風的莊嚴,風一觸到身體,就得到如比丘滅盡定那樣的安樂;又要成就無量光、無量壽的莊嚴,讓色身的光明普遍照耀到十方無數國土、攝取一切念佛眾生;又要成就名號的莊嚴,使得稱念名號就能消除罪障、產生福德、往生佛國,以及證得種種三摩地、陀羅尼、無生忍等等。 像這樣,無量無數的莊嚴要一一找到實證它的方法,要證實這一切都能實現。這些全部都做好了,就是思維好了攝取莊嚴佛國的清淨之行。 “莊嚴”就是具德。以自己的修證來成就國土的無量功德,就是所謂的莊嚴國土。這是要把無數佛國的精妙盡可能地攝取進來,融合在一個剎土中實現。 總之,經過了五劫的思維、修習,整個佛國的藍圖已經出現。往後就是修集無量的福慧資糧,來使得發願的每一項都圓滿實現。發願之後,法藏菩薩確實是在無數不可思議無量大劫裡始終安住真實智慧而莊嚴淨土。以無量的智慧、三摩地、發願、善根、福慧資糧等而莊嚴國土,最終成佛時顯現出了極樂世界,具足依報和正報無量不可思議的莊嚴,這裡面的每一點都是按照當初的發願以修證而建立的,最終無量的願海都全部圓滿實現,沒有絲毫落空。 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稽首禮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當時,法藏菩薩已經完成了攝取210億佛國精妙的清淨之行。 “清淨之行”,就是剛才講的,首先按照自己初步的願力,以智慧如理地觀察、考量、設計,在因、果、事、理等的各個方面都要做無誤的抉擇,緣起上怎麼來實現、怎麼來做莊嚴,一一要認定。就像世間科技的研發,首先是掌握原理,接下來要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出具體的方案,至於方案是不是正確,事先要有考核、驗證,如果方案正確,就能造出合格的產品。就像怎麼造飛機,要把飛機的制造方案定出來,裡面的每一項都證明能做成,功能都能夠實現。整個這一套全部做完了,就好比是“結成大願”。 這樣,思維、修習圓滿,方案全部都做好了、認定了,就來到世自在王佛前,向佛匯報。 首先頂禮佛足,繞佛三次,表示殷重;再起立合掌,對佛說:我已經完成了攝取莊嚴佛土的清淨妙行。 佛告比丘:汝今可說,宜知是時,發起悅可一切大眾。菩薩聞已,修行此法,緣致滿足無量大願。 佛告訴法藏比丘:你現在可以說了,現在正是時候。 “宜知是時”這四個字表示因緣已經成熟。就像《法華經》裡說的:“今正是時”,釋迦佛為了把眾生引入一乘實相,權巧地施設各種法門。到因緣成熟時,就開權顯實,把三乘眾生都導入一乘。這裡也是指因緣已經到了,現在正是時候。也就是讓九法界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究竟成佛的因緣已經成熟。之前,有無數的時間,法界裡並沒有出現彌陀大願王,當然更沒有大願王實現後,任運地給予九法界眾生無量無邊的利益,畢竟,萬法都是因緣所生。 世自在王佛說:現在,你可以直接說出攝取無數佛國精妙的大願了,這能使現在法會中的人以及未來極漫長時間裡的一切有緣眾生都生起歡喜心、向往心。因為這是無上安樂法門,是能給九法界無數眾生帶來極大利益的大願海。 菩薩們聽到你發無上的大願王,確實是給他們做了最好的示范。所謂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具體怎麼來實現,你是做出榜樣來了。菩薩們見到還有這麼偉大的願力,就會見賢思齊。你是為了使眾生能夠最快速、最方便、最圓滿地得到成佛,而發起不可思議的大願,要建成第一佛國。 這樣,就讓菩薩們看到了榜樣。他們會想:既然他是大丈夫,能夠發無上的大願,我也是大丈夫,我也應當這樣發願,成就功德極殊勝、圓滿的淨土。然後就會修行此法。以此因緣,將滿足菩薩的無量大願。
:无量寿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