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二十六集)


 2015/10/20    熱度:1422    下載DOC文檔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請大家看經本第三品,我們講到經文是,世尊告訴阿難,如來正覺智慧是難可思量、無有障礙,能於一念之中這麼短的時間住無量億劫,而且六根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化。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是因為什麼?我們看下面經文:

  【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

  我們先看這一句。『所以者何』,就是為何,為什麼佛要這麼講,有這樣的境界?下面就解釋原因。『如來定慧』,定就是禅定,慧就是智慧,如來的禅定智慧『究暢無極』,這個究是究竟,暢是通暢,無極就是沒極限。所以這兩句的意思就是講,如來的定慧力是不可思議的,是究竟圓滿、通暢,沒有任何的障礙,無有窮盡。定跟慧是佛法三學的其中兩個,我們說三無漏學「戒定慧」。戒是基礎,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定、能夠開智慧,必須要持戒。持戒不是目的,它是手段,為了什麼?為了幫我們得到定。如果我們不能夠持戒,心就不會定,心不安。如果有犯戒,受到自己良心的遣責,甚至晚上睡覺都不安寧,所以沒有辦法得定。持戒是非常重要,由戒得定,由定開智慧。所以定是關鍵,它也不是目的,它是戒的目的,得定,但是它不是最終目的,它也是一種手段。修定為了是開智慧,開智慧之後戒定都得到圓滿了。永明大師講過,說「定為將,慧為相」。好像朝廷有將相、文武官員,將是武官,相是宰相,是文官,最大的。能夠輔助心王成無上,永作眾生證道門,這個是講定慧,就是輔助我們成就無上正覺的,幫助我們救度眾生的。一切的諸佛如來,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因為定慧而得成菩提,所以定慧很重要。到了如來的果地,定慧都到圓滿了。

  因此,『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如來的定慧究竟通暢,無上的,所以離開一切煩惱的束縛,能夠通達一切法。這個宇宙當中,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沒有任何的障礙,這個就叫做自在,而且是最勝的自在,最殊勝的。《華嚴經》上面講到十種自在,十種自在包括什麼?第一,「命自在」。如來的壽命在這個世間無有障礙,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要多住世也可以多住世,不像我們凡夫沒有辦法控制。

  第二是「心自在」。用智慧來調伏自心,隨時都入種種的三昧,這個心很調柔,想入定就隨時可以入定。我們眾生就不行,甚至如果是定力差一點的人,晚上睡覺都睡不著,不要說入定,入睡都很難。原來睡覺都要靠定力的,如果你沒有定力,睡覺之前,這個思想此起彼伏,定不下來,所以睡覺都要靠安眠藥才能夠入睡。現在很多人是這樣的,香港人失眠的很多,為什麼?妄想打得太多了。就要將你的心去調整、調柔。怎樣調柔?放下,將你種種的執著、煩惱、妄想放下,這樣你的心才自在。我們做不到隨時入定,起碼到時間要入睡也可以有把握才行。這些心有定功的人他睡覺,睡眠不需要很多,而且睡覺效率很高,一天睡二、三個小時,精神就全部恢復了,他不需要睡那麼多。他的心能做主,想睡就睡,頭靠在枕頭上兩分鐘就睡著了。然後想說早上三點五十五分一定要醒過來,到時間三點五十五分他自然就醒,不需要鬧鐘,心自在。

  有一位老人家,我們聽說過的,他一輩子生活規律很正常,他雖然沒有學過佛,但是這個人沒有太多的妄想,我們說安守本分,他就有定。持戒就得定,持戒是守規矩,他不會有非分之想,晚上八點鐘睡覺,早上四點鐘起床,天天都這樣,晚上也不會搞那麼多夜生活。我們很多的香港人,晚上一、二點鐘都不睡覺,真是早睡早起,早是什麼?早就是早上兩點鐘、三點鐘,早上才睡覺叫早睡。這樣的生活作息不正常,對身體不好,久而久之就會有神經衰弱,神經衰弱就是心不自在。所以老人家晚上八點鐘准時一定要睡,早上四點鐘不用鬧鐘自動就醒。他說如果醒過來發現是四點零五分,他就知道這個鐘是快了,如果是三點五十五分這個鐘慢了,一定是四點鐘。有這樣的本事,這個也是有定功。當然如來心的自在我們凡夫不可思議。

  第三種是「資具自在」。就可以出現無量珍寶來莊嚴世界。好像阿彌陀佛,經文裡面講,手中常出無量之寶,利樂有情。眾生需要什麼,他隨手就拿出來,我們說點石成金。他比點石成金還要厲害,不用點,手一伸就有東西,而且拿出來的正好是你最需要的。黃金未必能夠當飯來吃,所以你還要去買飯,你才能夠吃得到。所以點石成金,不如你手中常出無量之寶,你想要什麼,它就可以給你什麼,這個神通能力不可思議。好像極樂世界這些珍寶,七寶莊嚴,隨便在地下抓一把沙看,原來全部都是黃金;樹上摘幾片樹葉,是瑪瑙;下雨的時候,一接原來下的那些不是雨,是天花。極樂世界無量的莊嚴,完全都是阿彌陀佛定慧力的成就,願力的成就。

  第四種是「業自在」。菩薩能夠隨種種業,示現種種的果報。佛菩薩在這個世間,做種種的示現,都是隨順因果,絕對不會說將因果規律打破,不可能。善就一定有善報,惡就一定有惡報,菩薩就隨順善惡因果報應來做示現。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祖師大德都是菩薩再來的,他們也是種種的示現。你看印光大師是離我們最近的一位淨土宗祖師,他年輕的時候也是示現學儒家的經典,反對佛法。他年輕的時候學「程朱學說」,程是二程,宋朝的二程,朱是朱熹,他們是執持門庭之見,反對佛法,毀謗佛法。所以宋元之後,儒家的人受他們的影響不少,很多都是因為學了這些之後,反對佛法,造了很多的業。印光大師也是一樣,學了儒家的學說之後,他也是反對,反對佛法。結果到最後,二十多歲的時候學了佛經,才知道自己錯了,自己道聽塗說,根本沒有去深入佛經,就人雲亦雲,跟著別人毀謗,所以就決心出家。

  但是出家之後,他就示現身體不好(眼睛不好),所以到了晚年,他眼睛看書都不可以長時間看,一看就眼痛。這個就是他做的示現。因為以前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毀謗佛法,佛法是人天眼目,你毀了人家的人天眼目,你自己的眼就毀了。他也是隨順這些業來示現,惡業就有惡報,但是他也示現悔過自新,勇猛學佛,在藏經樓三十年不下樓,閉關淨修,到了晚年七十歲才成名。幫助眾生認識淨土法門,他極力贊歎淨土,他弘法的方法是用書信。因為他的口音很重,他是陝西人,一般人聽不懂他說的話,因此他就給別人回信,別人有問題寄信來請教,他就回信,寫了很多的書信。所以後人將這些書信搜集起來,就是《印光大師文鈔》。這一套書非常好,完全是佛之知見。我們聽說印光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菩薩來我們這個世間,就是隨順我們眾生這些業來示現。

  下面,第五種是「受生自在」。是隨自己的心念,也是隨眾生的感應,示現在我們世間受生。凡夫投胎自己做不了主,完全是業力做主,所以不能自在。所以我們不要抱怨說,我為什麼投胎到這家裡,既貧窮又下賤,又這麼不如意。如果有這種抱怨就不對,是你自己造的業投生到這裡,你要怨就只能怨自己。菩薩,菩薩可以隨意自在,我想投到那裡就投到那裡,我想去帝王家裡,我就投到做太子;我想做一個乞丐,我也可以投到乞丐,佛菩薩投胎各種示現不同。你看釋迦牟尼佛投胎做了太子,示現什麼?「捨家棄欲,行作沙門」。眾生所追求的名聞利養、富貴享受,他統統捨棄,他出家做苦行僧,修道。為大家示現富貴享受不是好事,它很容易迷惑人,要放下。六祖惠能大師,我們中國的禅宗第六祖,他示現一個什麼?貧窮下賤的人。沒有文化,一個樵夫,專門賣柴的,他也示現成佛。所以這兩尊佛示現不同,都是為了救度不同的眾生。這個表法不同。六祖惠能大師表什麼法?表我們成佛跟你的出身沒有關系,你出身名門望族,你可以成佛,你出身貧窮下賤也可以成佛,沒有文化也可以成佛。成佛不成佛,跟你有沒有文化根本是沒有關系的,成佛是什麼?你放下,將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成佛了。

  第六種自在是「解自在」。「勝解成就」,能夠示現種種的身相,「演說妙法」。用種種的身,隨類化身,隨類說法。

  第七種,「願自在」。隨自己的願力,在一切的國土示現成佛,我們講心想事成,這個就是願自在。每一位佛,他們在因地作菩薩的時候,他們發的願不相同,所以將來成佛,他們成就的國土、度化的眾生就不一樣。好像釋迦牟尼佛發願是在五濁惡世裡面成佛的,度化的是我們這些剛強難化的眾生。這是他老人家慈悲、勇猛。阿彌陀佛他成佛,他是發願成就極樂世界,完全跟我們這個世界是不同的,我們這個世界是多災多難;他們那個世界,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個是每位佛願力不相同,無論你發什麼願,都能夠成就,願自在。

  第八是「神力自在」。佛的神通威力廣大無比,能夠示現種種的變化。好像我們看到這一品經文裡面的釋迦牟尼佛,在講經說法之前,他先是放光,光裡面化佛,現出種種的寶剎莊嚴。這些境界,一般人沒有辦法示現出來,這是神通。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我們看到,當時韋提希夫人希望想要離開這個世界,她覺得這個世界太苦了,受種種的折磨、磨難,她厭倦了(我們說厭世),所以求釋迦牟尼佛為她指出哪一個世界最好,她想要去求生。釋迦牟尼佛用神力為她化現十方一切世界的莊嚴景象,要她自己看,自己去選擇。結果韋提希夫人最後選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她說那個國土最好,她願意求生那個國土。

  你看釋迦牟尼佛他勸人往生很自在,不像我們,講到口干舌燥人家都未必相信,相信的人就很有善根的了。大家都很有善根,每個禮拜來,我也很佩服、很感恩。我就沒有釋迦牟尼佛那種能力,如果我在這裡用神力能現出西方極樂世界給你們看,就不用講了。這部經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到最後第三十八品的時候,禮佛現光,釋迦牟尼佛也是將極樂世界現出來,讓參加大會的一切大眾看。大眾不但看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還聽到極樂世界的法音宣流,連那些小鳥在那裡講經說法都聽得到。那些小鳥是阿彌陀佛神力化現。所以參加這個法會總共有兩萬人,個個都看到,個個都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阿難尊者給我們做代表,立刻當時就表態,我也願意求生極樂世界。所以阿難尊者在哪裡?現在在極樂世界。所以這部經很殊勝,你看前面講的這些事實真相、這些道理,到最後表演出來、化現出來給你看,不由得你不相信。所以遇到佛,就是我們肯定保證得度;現在遇不到佛,就憑自己的信心,對著這個佛經,如同佛在世,如同佛在面前跟我們講,我們生起堅定的信心,那我們最後果報跟阿難是一樣的,也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第九種自在是「法自在」。就能夠演說無量的法門。你看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講八萬四千種法門,是不是他准備好的?在家裡備課,准備了幾年,寫了一迭一迭的講義,然後別人問的時候,他就查講義,我用什麼法門來度你。是不是這樣?不是,這樣哪是自在,這樣太辛苦了。釋迦牟尼佛根本不需要任何准備,內心裡面清清淨淨,一塵不染,一個念頭都沒有。眾生來問他,請教他問題,他就立刻講出來,給你一個方法,教你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能夠修行,如何能夠出離。這個法門是隨時拿出來的,完全是自性智慧的流露,所以法自在。講的法契理契機,契理就是確實符合事實真相,不是亂講出來的。

  如果不契理就是魔說,魔講法,也講得很好聽。現在世間很多人很會說話,你仔細聽這些,講的全部都是魔法。勾引你生煩惱、生起貪瞋癡慢,追求五欲六塵,這些是魔說,不契理。佛講經說法契理,不但契理,還契機。契機是契合眾生的根機,就是符合眾生的口味,大家聽了很喜歡,這個很有攝受力、很有吸引力,長年跟著佛聽經聞法,都聽不厭。這個是佛的智慧,法自在。

  最後一種是「智自在」。智慧的智,智慧具足,能夠一念之中顯現如來的十力無畏,成等正覺。這個智慧是我們凡情不可思議。沒有佛做不到的事。曾經有人問,既然如來的智慧是無量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能不能夠把一個墮到地獄的眾生(這個是六道裡面最底層的),把這個地獄的眾生一下子將他拔出來,讓他成佛,能不能夠做到?這個智慧要多高!但是你真正相信如來有智慧自在,你要相信如來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本事,使一個阿鼻地獄永世不能夠出離的眾生,一下子能夠成佛。但是有個條件,他願意成佛才行,他不願意成佛這樣不行。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的心願意成佛就成佛,願意做眾生就做眾生,如來有神力自在,但是他不會勉強人,他沒有控制人、占有人的念頭,他是隨順眾生,隨著你。如果控制人、強逼人的,這種不是佛,是魔,魔才強逼人,是黑社會的頭,你不聽他的話,他就來整你。不是,佛不會做這些事情,你願意聽,他就幫助你;你不願意聽,他就等待你,等你什麼時候苦受夠了,你再回頭。

  地獄的眾生怎樣能夠成佛?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一到極樂世界就可以成佛。你看阿彌陀佛的大願,第二條願就講到,一切眾生,乃至焰摩羅界,就是地獄界,只要想要求生極樂世界,都可以來。我們看這個願文,我將這個願文讀出來給大家聽。他說,「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你看,這個就回答你的問題。所有一切眾生,以及地獄界的、三惡道裡面的眾生,你只要想要求生極樂世界,乃至一念到十念,必生極樂世界。一到極樂世界,就蒙阿彌陀佛的教化,悉成,就是大家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不需要再墮惡趣。如果你做不到,阿彌陀佛不成佛。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所以這個願已經實現。因此我們看到四十八大願完全是如來究竟圓滿的智慧所成就的,使十惡不赦的眾生都能夠一念回心,即得往生成佛。這個法門就顯示出如來真實的智能。我們再看下面最後一句經文:

  【阿難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佛在這裡又叫著『阿難谛聽』,「谛聽」就是你要認真聽,拿出真誠恭敬的心來聽。你這樣才能夠受益,你才能夠聽明白;你不能夠谛聽,你聽不明白。所以『善思念之』,就是你明白了,這個思念不是在想,用我們的邏輯推理在想,這個不叫「善思念」。思念上面加個善字,是離心意識。心意識就是講的六、七、八三種,第六識是意識,第七識是末那,第八識是阿賴耶識,六、七、八識都離開。離開意識就不用思考、不用分別,離開第七識就不用執著,聽得明白就明白,聽不明白就隨它,你繼續聽、多聽,自然就聽明白。千萬不要自己去想,自己去想,你說,我想明白了,想明白是變成你自己的意思,不是如來的真實義。所以我們「願解如來真實義」,是不用心意識,用我們的真誠恭敬的心、用我們的清淨心去聽,這叫做善思念之。這樣你就可以悟入。悟是不用思考的,禅宗說離心意識參,這個是參,不是想。參就是不用心意識。

  『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是佛說我要跟你詳細分別講解,下面就講出這部《無量壽經》,將阿彌陀佛的來歷、極樂世界的緣起為我們講得很清楚。這裡是第三品講完了,也是這部經的序分到這裡圓滿。經開三分,這個序分,開頭的部分。序分有兩個部分,前兩品是通序,又叫做正信序,為我們生起信心所講;第三品是發起序,講這部經是怎樣發起的,是如來放光現瑞發起的。

  序分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我們就開始講本經的正宗分,正宗分就好像一個人主要身體的部分,這個身體裡面有五髒六腑,它是最重要的。這個序分好像人的頭,第三部分流通分,好像人的手足。正宗分,從第四品到四十二品,這一大段很長的經文。

  我們首先來看第四品的,這個是「法藏因地」,是為我們講明阿彌陀佛因地的事情。我們看經文:

  【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我們先看到這裡,這裡是講法藏因地,他是在家的時候,遇到佛出世。第一個『佛』是釋迦牟尼佛,為阿難尊者講解,說『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這個時間就非常久遠了,我們沒有辦法思考有多長的時間。「無央數」就是無盡數的意思,算不了的,用我們現在的億、萬單位都形容不出來的。而且單位是劫,劫的時間是很漫長,所以無央數上面,還加個「不可思義」,再加個「無量」,就想不出來了。當時確實,因為我們知道時間是無窮盡,過去無量,未來也是無盡。所以過去無盡的過去有一劫當中,『有佛出世』,這位佛的名號是『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名號就代表這一尊佛在這個世間教化的宗旨。好像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三千年前在北印度成佛的這一尊佛。

  釋迦牟尼佛,這四個字「釋迦牟尼」,也是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的宗旨之所在。「釋迦」這句梵文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能仁,能夠仁慈,這個能仁。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特點是什麼?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想,不能為別人想,對人沒有慈悲心,不仁。仁者愛人,我們不愛人。所以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前面兩個字的意思就是,要教我們能仁,能愛人、能慈悲待人,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無私的去關懷、幫助、照顧一切眾生,這個是釋迦的意思。「牟尼」,翻譯成中文叫做寂靜,就是清淨的意思。也是對治我們眾生的問題,我們眾生心不清淨,身心都有很多污染,妄想很多,分別執著很多,煩惱很多。所以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心要清淨、要寂靜。所以釋迦牟尼是能仁寂靜。你看看,他教化主要就是這兩條,教我們自己心要清淨,對人要有慈悲,這個就是佛的教化。

  如果是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成佛,就不需要用釋迦牟尼這個名號。為什麼?因為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慈悲,個個都清淨,你說釋迦牟尼能仁清淨這個名號就沒有什麼意義,它對我們眾生是需要,在極樂世界就不需要。所以極樂世界這尊佛叫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翻譯成中文是無量覺,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無量覺。也是代表一切的無量,無量光、無量壽、無量的珍寶、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神通,種種都是無量,這個講的就是自性。在極樂世界的人,只是上求佛道,為了早日成佛,所以用這個名號。你要知道佛他自己沒有名號,名號都是教育,都是為了教化眾生用的。

  當時這位佛叫做『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名號我們可以想象出來,當時肯定是很多人修行,那裡的眾生,人都是很有道心,很想去修行,都想出世間,很難得。但是成佛不需要一定要出世間,就在世間你就得到自在。世間自在王佛他將這個法傳到哪裡?傳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繼承世間自在王如來的衣缽,他是在世間自在王佛教化下成佛的;換句說話來說,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傳的,它就是世間自在,不離世間而得自在。你看念阿彌陀佛,你在哪裡都可以念,你什麼時候都可以念。你不需要放下你世間的工作,你在世間照樣是敦倫盡分,盡你的義務,扮演你的角色,不需要說找一個山林、找一個茅篷去閉關,不需要這樣修。就在你當下的這一個因緣裡面,你好好念佛,你就得到世間自在。不離世法證佛法,這個法門可以幫助你做到。

  在末法時期尤其重要,末法時期的眾生福報比較小,想要專門去修行這個需要很大福報。你能夠去閉關,找一個道場很好,什麼事情都不用你理,什麼都不用你操心,這個大福報,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告訴大家,我也做不到。我現在在精捨裡,每天早上給大眾做早餐,我負責做早餐,做早餐也可以念佛。我發現做家務事其實念佛反而念得更清淨,為什麼?因為你做事的時候,你就不可以想其它東西,你只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不需要用腦的,你可以專心做。所以我早上切薯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切一刀念一句,慢慢切,然後切絲。炒的時候,現在天氣還涼一些,上個月還是很熱的,你對著這個火,如果你不念佛,覺得怎麼這麼熱,你會生煩惱。念了佛之後,很清涼,對著個火爐好像在七寶蓮池一樣。你看,是不是自在?所以你不需要離開世間,你就可以證佛法。

  所以這個法門真是很容易修,一句阿彌陀佛,你就念習慣了。我念也是用印光大師十念法,我念的節奏是三三四,連數都不用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看十句,很有節奏感,整個人一念活力充沛。晚上可能晚覺睡得晚,早上四點起床的時候,還有一點睡眼朦胧,一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整個人好像正氣就起來了,每一個細胞都在跳躍。能量補充靠念佛,比吃任何的補藥還要好。

  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名號也代表佛涅盤三德。世間是講你對世間一切法通達,這個是智慧,智慧就是般若德,般若智慧。自在是講你離開一切的煩惱束縛,這個就叫做解脫德,這個自在。王是代表法身德,王是最高的。一切法從法身流出,所以世間自在王這個名號,就代表如來涅盤三德,般若、解脫、法身三德,在一句名號當中具有。

  下面的名號是佛的十種通號,通是每一尊佛都有這十種名號,叫做通號,大家通用。世間自在王這個是別號,就是特別是這一尊佛他的名號。佛的十種通號,這裡為我們都列出來,這個是佛教的常識,我們都要知道一下。有不同的講法,我們采用的是《涅盤經》講的如來十號,這裡講的是將『無上士、調御丈夫』分成兩個號,將『佛』跟『世尊』合成一號,有其它經典、經論它有分開不同,只是開合不同。

  第一號是『如來』,「世間自在王如來」,如來是第一號。如來的如字是什麼意思?代表真如,真如就是自性。所以從真如之道來成就正覺的,就叫做如來;又一種講法是如來是過去諸佛來的,如古佛再來叫如來。所以佛講法度一切眾生,古佛是這樣度化眾生,今佛也是這樣度化眾生,未來佛也是一樣度化眾生。佛佛道同,絕對不會說兩尊佛講的不一樣,不可能。所以每一尊佛講的完全一樣。我們沒有成就之前就要跟佛來學,講經說法也是,佛是怎樣講,我們就怎樣講;千萬不要自作主張,自以為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講,就錯了。連佛都不會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講,他講的全部是古佛所說的。這一點就很重要,所謂師承,佛是最講究師承。

  第二個名號是『應供』。佛已經脫離一切的煩惱,萬行圓滿,福慧具足,所以應該接受一切天人的供養,天上人間所有眾生都應該供養佛。供養佛能夠得無量的福報,為什麼?因為你供養佛,就是成就佛在這個世間度化眾生。佛他的工作就是講經說法,教學,他不會從事生產工作,不會自己賺錢,自己養活自己,他不會。有人供養,他就在這裡留下來;沒人供養,他就走了,他絕對不會留戀這個世間。所以我們就應該來供養佛,幫助佛長久住世,教化一切眾生,所以請佛住世這個功德很大。這個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一,請佛住世,還要請轉法輪。你僅僅是供養佛,給他飲食,不行,最重要是請他講經說法,你養著他,不讓他發揮作用,等於沒用,一定要請他講經說法。

  第三種名號是『等正覺』。「等正覺」,它全號全稱是無上正等正覺,梵文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我們很熟悉。意思就是「無上道,正遍知」,這個道是無上,佛證得無上的道,其它的道都超過不了他。好像人天之道,很多宗教都是希望能夠生天,基督教、天主教都希望上天堂,道家是希望成仙,這些都是道。但是相比佛道來說,佛道是超過他們。因為生天不究竟,還在六道當中,未能夠真正放下我執,你就在六道當中。哪個生天?我生天,你有個我就沒有辦法出六道輪回。佛道高在哪裡?將這個我都打破,生不生天都無所謂,我執打破,你就成佛道了。不僅打破我執,還打破法執,沒有一個我要生天,也都沒有真正的所謂天給我去生,全部都是虛幻的現象,一切唯心所現,都是夢境。佛識破這個真相,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叫你一放下,你發現原來我跟一切眾生是一體,我跟上帝是一體,這個時候你就成佛了。所以這個無上道,超過一切人天法。對於實際的理體,就是宇宙的本體,徹底照了,徹底明白了,所以叫做正遍知,沒有一樣不知道。你知道本體了,本體所生的一切現象統統都知道。

  所以,有些基督教徒跟我們講,說你們佛門裡面講天堂那些景象,比我們基督教講的還要具體、還要詳細。是,基督教的《聖經》它講到天堂,沒有講得我們佛經這樣詳細。佛經說天有二十八層天。基督教《聖經》裡面講的天,我們來看應該是佛教裡面講的忉利天,欲界第二層。因為基督教裡面的天還沒有放下欲望,要放下欲望才離開欲界;你沒有放下欲望,還在欲界,你還有男女之欲、還有飲食之欲,就不行。欲界六層天,上面還有色界天是禅定天,沒有男女、沒有欲望。到無色界天就更加厲害了,連物質、身體都沒有。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四層天,講得很復雜的、很詳細的,這些不是佛自己亂講出來的,他完全看到。這個是什麼?現量的境界,他現前看到,在他面前。他全知道了,叫正遍知,沒有一樣東西他不知道。

  第四個名號是『明行足』。「明」講的是一般講三明,所謂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是知道過去無量劫來的事情,你前世做什麼,統統清楚。天眼是能夠看到十方一切的境界。漏盡是一切的煩惱都破除,漏就是煩惱的代名詞。這個明在《涅盤經》裡面講是無量善果,叫做明。意思是什麼?就是成就佛道,無量的善果,最善果就是成佛。這個是明。「行足」,這個行足是什麼?是講我們修行戒定慧功德圓滿了,也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合起來的意思就叫做明行足。足也可以講成滿足,戒定慧圓滿具足,這個境界就是明行足。

  第五種是『善逝』。「善」是好,「逝」是去,意思就是「好去」。好去是什麼?他能夠證入大涅盤,這個就叫好去,有好去處。我們如果不求生極樂世界,將來未必有好去處,一口氣斷了之後,不知道去哪裡。很危險的,不可以不謹慎,所以要求生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是去哪裡?去證大涅盤,脫離一切的煩惱,成就自己的法身。

  第六個名號是『世間解』。這個「解」就是知的意思,也就是「知世間」。世間一切的眾生,你要知道、你要了解,這樣才能夠度化他們。如來對於世間一切的眾生,一切的因果事理,統統明白、統統知道,無所不知,所以他能夠教化眾生,幫助眾生能夠解脫,這個就是世間解的意思。

  下面,第七個名號是『無上士』。天上天下,唯佛獨尊,所以叫做「無上士」。為什麼佛可以叫做無上士?因為他已經斷盡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智慧,證得無上涅盤,也可以引導眾生入涅盤。涅盤就是無煩惱的境界,不是說死才叫涅盤,大家不要錯會意思。說某人入涅盤,說他死了,不是。你現在只要把煩惱斷盡,你的人身體還在世間,也叫做入涅盤。所以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入涅盤的?三十歲就入涅盤,他斷盡煩惱成佛,他就成就無上士。這個時候的涅盤叫有余涅盤,就是他的身體還留在世間,可以教化眾生。到他七十九歲那年,身體也離開世間了,這就叫做無余涅盤。

  第八個名號叫『調御丈夫』。「調御」就是調伏的意思,如來的智慧高深莫測,能夠調伏一切的眾生,令他們能夠脫離煩惱,得入涅盤,所以叫做調御丈夫。什麼叫丈夫?這個不是說一般人,說男子漢大丈夫,凡是男人叫做大丈夫,不是這樣的意思。這個丈夫男女都可以用,有女中丈夫。根據《無量壽經合贊》裡面講,「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你有四種特征,就叫做丈夫。

  第一,「近善知識」,你能夠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是什麼?懂得宇宙人生真相。佛是第一善知識,菩薩、這些大德都是叫做善知識,我們親近他,得到他們的教化,我們會很受益。《弟子規》裡面說,「能親仁,無限好」,好在哪裡?你能夠認識自己的錯誤,你不親近善知識,還以為自己不錯。在他旁邊看他言傳身教,你知道自己不足。好像我們跟隨淨空老法師,我是跟隨他二十年了,發現跟他的差距始終都沒有辦法超越,人家這些戒定慧都是完全自然,我們刻意都未必做得那麼好,他是自然。這個距離就很大。你刻意做到,也要再做二十年,你才能夠做到自然。自然就不需要用心了,好像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踰矩」,矩就是戒律、規矩,隨心所欲都不會犯規矩。這個境界在我心目中就是如來。

  所以親近這樣的善知識,你就得到很大的利益。這個親近包括你要尊重他、恭敬他,跟他學習。跟他學習,要老實、聽話、真干。親近他的人很多,有的人很老實、很聽話,有的人不老實、不聽話。有的人依教奉行,有的人陽奉陰違,表面一套,背地裡面一套,這些不叫親近善知識,親近等於沒有親近。善知識心裡看得明明白白,知道你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他也不會真教你。你真是要去學,他就會真教你;你不是真學,他就是敷衍一下、客氣一下就算了,他不會真教,真教得罪人。所以有同修就說,為什麼老法師對你整天都沒有笑容,整天都呵斥你,對我們又這麼客氣?確實是這樣的,師父老人家對我最不客氣,基本上我跟著他,沒有好的面色給我看的,但是愈是這樣,我就愈尊重他,愈要跟他學。為什麼?這樣你才學到東西,這樣你才提升得了。如果有個人成天在贊你,你真是厲害,你真是有善根,你很會講經說法,講到你最後飄飄然,名聞利養的心全部起來,這樣就廢了。所以我自己下定決心,只要老法師在世,我絕對不會離開老法師,不離善知識,常隨佛學。

  弟子看老師應該如何看?視師如佛,將老師視同佛一樣。有些人說,為什麼你這樣講,明明他不是佛,你這樣說是佛怎麼行?我說,我心目中他是佛,在你心目中不是佛。所以我親近他,我是得到佛對我教化的利益,一切唯心造。我心裡面是佛,不就是佛對我有教化?你的心目中看他不是佛,你看他是凡夫,你得到是凡夫對你的教化。你想得到佛對你的教化,還是想得到凡夫對你的教化?我就沒那麼笨了,我要得到佛的教化。這個不是我自己創造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講得很明白,弟子事師如同事佛,對於老師就好像對佛一樣,不得有絲毫輕慢之心。你輕慢老師,老師不會受什麼損害,你自己受的損害就大了,你在浪費時間,根本什麼東西都學不到。不但學不到東西,還在造業。所以親近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真誠恭敬的心。

  第二個丈夫的特征是「能聽法」。聽法要用至誠心、恭敬心來聽,虛心聽教,這樣你就叫做能聽法。不能夠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看不起講經說法的人。或者是什麼?聽少就厭足,覺得反正聽過兩次就知道了,不就是這樣,不用再聽了。得少為足,這個沒有恭敬心,這個聽法也很難能夠得到法益。所以這個丈夫是要有這種虛心聞法、學法的道心。大家做得不錯,你看我們從六月二號第一個禮拜六開始,到今天九月底,整整是四個月了,六、七、八、九,中間就是只有一堂課缺了,因為我去馬來西亞,其它每個禮拜六都堅持。你能夠這樣堅持,這一種恆心就是你的至誠恭敬,用這一種心來學法,你一定得到利益。一座《無量壽經》從頭聽到尾,我敢保證你信願具足。信願具足是什麼?一定得生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講,「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所以如果漏了課的,希望大家還是以後聽光盤補上。現在好像掛在網上,在網上可以Download下來,再聽過。以後也會出光盤。

  第三是能有「思惟義」。就是不僅能聽法,還善於思惟。善於思惟,不是說我整天在想這個經文是什麼意思,在這裡亂猜,不是。這個善思惟就是將經文消歸自性,就是拉到自己身上來,對症自身的毛病習氣,佛講經說法句句都跟我講的,不是跟別人講的,不是跟阿難尊者講的,是跟我講的,這個叫消歸自性。直下承當,這個就是思惟義。聽經聞法學經教,不是在語言文字上面在研究,在咬文嚼字。而是什麼?你自己能夠將佛的經教用到生活上面,你才能夠產生真正的智慧,能夠斷煩惱。

  丈夫第四個意思是「如說修行」。你聽經之後,要去做、去行,所謂「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說得千裡,不如行得一步」,你不去落實修行,沒有用。譬如我們說要「放下」,這兩個字文字上根本不難懂,但是你要做到你才能夠明白,如果你沒有做到,還是沒有明白。文字上這兩個字很簡單,放下誰都懂得,但是你要真正懂得、真正體會,你一定要去行,要放下。心裡面對一切東西,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不執著,這才叫放下。

  所以這四種特征才叫做丈夫,包括女人,還包括二根、無根,就是有些是殘疾的、不男不女的,都可以。只要你能夠按照上面講的,能親近善知識、能聽法、能思惟、能如說修行,你就是丈夫。佛來調教你,調御丈夫。

  第九個名號『天人師』。佛能夠以正法教導一切人跟一切天人,天上人間都來接受教育,所以佛叫天人之師。所以基督教他講上天堂,我們也鼓勵他上天堂,上了天堂之後,他們的上帝一定都帶著他來跟佛學習,「天人師」,上帝都拜佛為老師。所以你不需要急著勸他現在信佛,將來他的上帝勸他信佛。

  第十種名號叫『佛、世尊』。「佛」就是以前我們講過這個字,三覺圓滿,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叫做佛。這裡就不展開講了。「世尊」就是圓備眾德,為世間所敬重、尊重,這個叫世尊。這個得到世間尊重是靠你的德行,不是你有財富、有地位,別人未必尊重你。你真正有道德,即使你沒有財富、沒有地位,一貧如洗,你都能夠得到大家的尊重。如來這裡有十號(十種通號),我們就講到這裡。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无量寿经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