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二集)


 2015/10/21    熱度:2972    下載DOC文檔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

  很歡迎大家再次來到我們禮拜六的這個學佛講座。上一次定弘跟大家有報告到,我們這個講座是學佛講座,不是佛學講座。佛學可能只是搞學術,你去研究,你按照世間的學術來去深入,充其量只能得到知識,佛學的常識。而學佛就不同了,學佛是學智能,不是學知識。佛的意思就是覺悟的意思,在這裡我們要學覺悟,學解脫,最終解脫生死的苦惱,解脫所有煩惱的束縛,最後能夠圓滿成佛,這樣才叫做學佛。所以我們的講座跟一般大學裡面所謂的上課是不同的,我以前也在大學教書教了八年,在美國教了四年,在澳洲教了四年,在大陸在北京大學,包括我們香港中文大學,我都有跟大家上過課,但是那些是知識教育。知識教育跟智能的教育不同的地方,是老子說過一句話,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益是增加,知識你要學習,當然學得愈多愈好,所謂博學;但是為道,你要修道,你要修行,就不是增加了,是要減少,日損的損,是一天比一天要減少的意思。減少什麼?減少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這些統統叫做煩惱,將這些煩惱一天一天的減少,你才能夠在道業上提升。然後老子又說過「損之又損」,就是一天一天減少,減了又減,減了又減,「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到了無為的境界,用佛家的境界來講,就是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時候你就是圓滿成佛的境界,所謂無所不知,無所不為。這個是你本來有的德能,你自己本來的能力,你是具足的。釋迦牟尼佛證得這個境界,阿彌陀佛證得這個境界了,你現在按照這種方法,也都可以證得這個境界。

  所以我們這個學佛講座,不是幫助大家增加佛學常識的,那些沒什麼太大作用處,對於了脫生死,對以解脫煩惱,幫助不大。我們這裡的目的,是幫助大家逐漸減少煩惱,減少妄想分別執著,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願,令你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永出三界,究竟成佛。我們的目的在這裡。所以這一個學佛的講座,就遠非世間一般知識講座所能比,我們這裡是要打造佛出來的,不是說好像世間大學,頂多你能夠拿到博士學位,這些沒有什麼了不起。真正你要自己今生成佛。

  我們想這一生就能夠成佛,有些人覺得這個目標是不是太高了。我今年可能都四十多了,或者是五十多了,甚至可能有六十多、七十多歲,我聽說上次還有一位九十多的老人家來。那我想成佛有沒有指望?我告訴大家,其它的法門未必有指望,唯獨是淨土法門,一定有希望,你只要如理如法的去修學,這一生一定能夠成就。在《阿彌陀經》裡面講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你就能夠「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聖眾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大菩薩,現在你的面前,你在臨終時能夠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看這個法門,若一日至若七日就能夠達到目標,我估計個個人都應該有希望有六、七天,你只要真正拿出七天的時間真干,你就有把握往生西方。所以這個法門之殊勝、之快速,是其它法門沒得比的。而且它是所謂三根普被,上中下三根,無論你什麼根性,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統統都能適合修學這個法門。所以在講經之前,我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淨土法門的核心、精髓,即使你回去可能只有七天的壽命,你這場講座聽明白了,你也都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現在現代社會講究效率,講究速度,特別我們香港,是信息時代,學佛都要找到一個可以使你能夠快速成佛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淨土法門。這個法門,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三千年前多次宣說,多次去講,所以這部《無量壽經》前前後後講了很多次,翻譯成中文的譯本總共有十二種,說明這個原譯本就有很多種,也就是說明佛當年講這部經講了很多次。為什麼要講很多次?因為這個法門重要,而且非常適合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地球上,就是閻浮提的眾生。

  在這部經,大家如果打開這部經的第三品,「大教緣起第三」,在閣下經本裡面的第九頁,我們先睹為快。大教緣起就是講,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怎樣興起這個講經的因緣,你看這裡講,「爾時世尊」,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光明,數千百變」。這些文字都很簡單,並不是很難懂,簡單的來解釋就是世尊當時神采奕奕,放光。這個光芒如融金聚,好像融了的黃金一樣,金黃色非常之美。金色也很美了,這個講的融金,顏色很純、很潔淨。又好像明鏡,一點污染都沒有,能夠照徹整個大千世界,自己的身體以及整個國土,都變成一片淨潔,一點污染都沒有。而且世尊當時的光芒,這種神通變化,數千百變,現大神通、大光明。俗語都有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佛也是一樣,今天要講這一部《無量壽經》,所以佛這個神采,這種光明,以前沒有見過。引發阿難尊者,「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他自己想,今天世尊為什麼「色身諸根」,他的身體「悅豫清淨」,悅是快樂、喜悅,又喜悅又清淨,「光顏巍巍」,一定有喜事。

  我上個禮拜要來圓明寺開講《無量壽經》的時候,向淨空老法師匯報,淨空老法師也都非常的歡喜,點著頭說,「這個是大喜事,大喜事」。確實是,為什麼是這麼大喜事?當時阿難尊者也在想,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今天這麼歡喜?他的光色,他的顏色,巍巍是講他崇高廣大的樣子。「寶剎莊嚴」,不但他的色身,他的剎土,娑婆世界都變成好像極樂世界一樣,所以「從昔以來,所未曾見」,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喜得瞻仰,生希有心」,今天真是第一次見到世尊這一種神采,這一種光明,這一種神通,所以覺得非常稀有。阿難尊者他就這個時候,「即從座起」,起身了,「偏袒右肩」,印度的出家人所謂搭著袈裟,好像我現在穿的黃色的袈裟一樣,我們這個是象征式的,拿塊布掛上環。當時他們是整塊布裹在身上,留出右肩,平時他可以包起來,這個時候露出來是表示什麼?表示我要請問,我要為老師做服務,有一個手臂露出來就方便工作,這個是尊師重道的表現。「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你看向佛來請問,「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你看阿難尊者問得也很高明,為什麼世尊今天入了大寂定,入大定了,凡是要講大法之前,首先要入大定,一定世尊今天要講大法了,住在奇特法當中,說明這個法門是又奇又特,奇是奇妙,特是特別,這個法門叫做特別法門。特別在哪裡?可以使我們一切眾生當生成佛。密宗說即身成佛,這個法門也是即身成佛,而且成的佛是圓滿佛,不是一般那些所謂天台講的藏通別圓,藏教佛、通教佛,不是,這是成圓教的圓滿佛。你看世尊當時「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導師就是佛。諸佛之行是什麼?「最勝之道」又是什麼?最殊勝的法門是什麼?下面講「去來現在佛佛相念」,原來佛的導師之行、最勝之道是念佛,這個經文講得很清楚,佛都要念佛。去來,去是過去,來是未來,現在,三世的佛互相都在憶念,在憶念的過程中就融為一體了。「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世尊就在這個同一諸佛法身的境界中,流露出這一個奇特之法,最勝之道,淨土法門《無量壽經》。

  所以,阿難這裡代我們請問,世尊您今天跟以前完全不同,一定是只有念佛才有這麼殊勝。阿難尊者也不是普通人,他真實的身分沒暴露,佛在世的時候,阿難尊者只是示現證得須陀洹果,是佛門初果,小乘第一初果,這個成就並不是很高。但是在經上也都為我們透露出來,阿難尊者是十地菩薩再來的,所以他來做佛的侍者,來會集佛經。一般人怎麼可能做到?所以阿難尊者他知道,佛之所以今天有這麼殊勝的示現,肯定是念佛,除了念佛,念其它東西都念不到好像念佛這麼殊勝。十法界裡面唯有佛最殊勝。所以阿難在這裡問,世尊今天是念過去或者未來的諸佛,還是現在他方的諸佛?因為此方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佛成佛,他所念的一定是他方世界,他就問,究竟念哪一尊佛?結果阿難這樣一問,世尊就為大家講出這部《無量壽經》,這個功德就大了。所以世尊你看,下面未講經之前先贊歎阿難尊者,「於是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善哉善哉就是現在講的,太好了,太好了!佛這個時候真是覺得心情舒暢,好在哪裡?

  「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世尊說,你這一問的功德不得了,你是為哀愍慈悲,利樂,為眾生帶來利益,帶來真正究竟的快樂,為這個原因,你能夠問出這一個問題,問我今天念什麼佛,你這一個問就叫做微妙之義,所以你一問,勝於供養下面講的這麼大的功德。你知道嗎,供養一尊阿羅漢的功德就不得了,我們現在想找個阿羅漢供養都很難,哪裡找個阿羅漢?如果他說,我是阿羅漢你供養我,那些肯定是假的。佛菩薩在這個世間,絕對不會輕易暴露身分,古時候有一個原則,一暴露身分,一定要走。好像淨土宗永明大師,淨土第六祖,他是阿彌陀佛再來,他的身分一暴露,立刻就走,往生了,他不會再留在世間。因為留在世間,不是為眾生添麻煩嗎?眾生知道你是阿彌陀佛了,日夜都來,這個時候眾生的心反而亂了。佛菩薩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要依法本、經義,不要看哪個人。

  所以假如我們遇到有人說,我是什麼菩薩再來的,還有的人連菩薩都不夠,我是什麼什麼佛再來的,講了之後還不走,這個肯定是假的,你就不要相信他。那些肯定是什麼?騙取名聞利養,騙取別人的恭敬供養。這個時候,最好就遠離。所以阿難這一問,勝過供養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辟支佛是緣覺,比阿羅漢還要高,還要布施累劫,不是布一次兩次,累劫。一劫我算過,大概是十二點七億年,這個累劫就不得了,無量劫,你沒得算,天文數字。還不止,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就是所有六道的眾生,蜎飛蠕動,包括動物,最微小的蟑螂、螞蟻、蚊子,供養牠們,這個那麼大的供養的功德,比起你一問的功德,這大概是多少?百千萬億分之一,這裡講功德百千萬倍。這一問的功德,大過你供養這麼多眾生功德還要百千萬倍。「何以故」,為什麼?因為「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阿難這一問,問出這一部《無量壽經》來,問出一個淨土法門來了。世尊說當來,就是將來,世尊滅度之後,一直到法滅盡的時候,總共一萬二千年的法運。家有家運,國有國運,人有命運,法也有法運,所以佛法不是說永遠在世間的,一萬二千年之後你就沒得學佛了,所以千萬不要輪回到一萬二千年之後,那時候就糟了,沒有出離的日子了。

  這一萬二千年的法運當中,所有的諸天人民,一切含靈,這個包括就更大了,含靈就是一切眾生,有靈的眾生,六道也包含在內。不但六道,包括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還包括十法界裡面的佛,藏教佛,通教佛,統統皆因汝問而得度脫。這一問將《無量壽經》問出來了,也就是說,所有一萬二千年法運當中六道乃至十法界的眾生,都因為這一部《無量壽經》而得度脫。這個經文寫出來清清楚楚,不是我在這裡亂說的,佛親口所講,這部《無量壽經》不得了。所以我們想要這一生得度,靠這部《無量壽經》就一定沒問題,佛在這裡預言了。所以,既然這部《無量壽經》這麼殊勝,我們一定要用非常殷重的心,非常恭敬的心來學習,無量劫的輪回到這一生我們就可以結束了,從此永脫苦海,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入了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只有《華嚴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才有本事入的,禅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境界才可以入一真法界,入一真就是成佛。我們竟然就在剩下這人生短短的時間,甚至可能七天之內,你真干的話,你就能夠入到這一種法界。一入淨土,就一定不退轉,你就證得阿鞞跋致菩薩。《阿彌陀經》講阿鞞跋致,《無量壽經》翻譯成阿惟越致,音譯,音不同,梵文原來都是一樣,叫做圓證三不退的菩薩。這個利益殊勝,真是叫做不可思議。靠其它法門,我們都沒有把握可以一生成佛,圓證三不退,難!所以我這裡簡單介紹淨土法門,先將《無量壽經》的緣起報告給大家。

  可不可以將淨土法門用一句話把它介紹清楚?可以。我引用的是《無量壽經》批注,是黃念祖老居士的批注,他開篇開門見山就介紹,他說「夫淨土法門者,乃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超三界,徑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也」。這個字幕上有,我這裡要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贊歎非常適合,一點都不過分。淨土法門是佛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門,但是這個法門跟其它法門不同,非常特別。首先第一個,是一乘了義的法門。佛在經裡面講有二乘有三乘,也有一乘,所謂二乘就是聲聞乘和緣覺乘,這個二乘。三乘再加一個菩薩乘。在《法華經》上講,它用了一個比喻,有一個大長者他有很多的小孩,可能是他的孫子,這些孫子在一個大的房子裡面玩,結果後來這個房子起火了,而且裡面有很多毒蛇毒蟲,很危險。但是這些小孩子在裡面玩得很開心,根本不知道外面那些危險。這個大長者在那裡喊,你們快點出來,他們不聽,還在玩。大長者就想出一個計策,他知道這些小孩子很喜歡玩車,羊車、鹿車這些車,所以他就跟小孩子說,你們快點出來,外面這裡有羊車、有鹿車,還有牛車,都可以給你們玩。這些小孩子聽了之後,很歡喜,立刻就沖了出來,這樣就免於一死。出來之後,結果又沒有羊車、又沒有鹿車、又沒有牛車,大長者給他們的是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是我們這裡講的馬車。所以這個比喻是講,這三個車好比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這個三乘是對不同根性的眾生所講的。聲聞是小乘,小乘是《阿含經》裡面所講的。講什麼?講四谛法。我們通過了解人生宇宙裡面的苦空無常,所謂苦集滅道這四谛法,谛是真理,四種真理,都能夠覺悟了,你就能夠證得阿羅漢,這個叫做聲聞乘。

  但是阿羅漢不究竟。緣覺乘是什麼?又提升了,有緣覺的法了,譬如說十二因緣,講的比四谛就更加深入了。緣覺乘還不究竟,佛為大家又講菩薩乘,菩薩乘是轉入大乘,不但要救自己,還要幫助眾生,自度度他。好像有些經典裡面的方等經等等。這些都算是菩薩乘。到了最後,世尊最後八年裡面講《法華》,《法華經》裡面就跟我們說真實話,他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佛講到最後給我們講真話了,只有一乘,一乘是什麼?佛乘,教導一切眾生都能夠圓滿成佛,不是希望你只證得個阿羅漢,或者做個菩薩,這個都不夠,要我們成佛,所以這個一乘就叫做大白牛車。所以《法華經》古大德都贊歎為如來四十九年的最後極談,極就是最高的,這個是一乘了義,開權顯實,權就是方便,過去都是方便,好像騙小孩子出來,有羊車、有鹿車,羊車只能裝一個人,鹿車可能可以裝得兩個,牛車可以裝多一點,到最後大白牛車,統統可以裝完。所以開權顯實,把實相告訴我們,原來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連一闡提都可以成佛,一闡提就是斷了善根的人,他對佛根本不相信。這種人都可以成佛?可以。為什麼可以成佛?因為一切眾生本有佛性,講得更究竟的就是,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本來就是佛,現在發心成佛,怎麼可能成不了佛?《法華經》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確實可以一生成佛,而且可以立刻成佛。好像龍女成佛,她給我們表演,剎那之間,從龍身,龍是畜生道,從畜生道就可以變成佛,這個叫做圓頓,又圓滿又快速,頓,就是快速,立刻就成佛的。所以《法華經》,天台宗是奉為第一經的,我們暢公,我們的師父他是跟倓虛老法師學天台,天台就是遵循《法華經》。

  蕅益大師是淨土宗的第九祖,他當年也是專門學天台,他也是為《法華經》做了一個很好的批注。而當他最後為《阿彌陀經》做一個批注的時候,是叫做《阿彌陀經要解》,這個《要解》裡面他講了一句話,說這一部經,《阿彌陀經》,當然跟我們《無量壽經》是同部的,古人稱為大本、小本不同,大本是《無量壽經》,小本是《阿彌陀經》,兩部經是一部經。說這一部經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華嚴經》是古大德公認的叫做根本法輪,經中之王,王就是第一,第一經。原來淨土法門是什麼?是《華嚴經》的奧藏,奧是奧妙,藏是秘藏、精華,所以古人又稱《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華嚴經》很長,我們有些同修可能專門是打華嚴七,大概是二個禮拜、三個禮拜讀一部《華嚴經》,這麼長的時間只讀得一部,而且未必讀得明白,是吧?這部《無量壽經》,你回去讀,一個多小時就讀完了,這部經就叫做中本《華嚴》,《華嚴經》的精華本,濃縮本。不但是《華嚴》的精華,《法華》的秘髓,秘是秘密,髓是精髓,《法華經》的精髓原來都在這部經裡面。這個是祖師大德講出來的,我們真是看了之後,不能夠對這部經不生殷重的心。所以《無量壽經》、淨土法門也是一乘的佛法,為什麼?因為佛是用這個法門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你就一定成佛。而且一去到極樂世界,就現前證得阿鞞跋致菩薩這個地位,阿鞞跋致菩薩就等於禅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境界一樣,所以這個法門是不是叫做一乘法?它不是叫你只證得阿羅漢,作菩薩也不夠,叫你成佛。

  了義,這個了義是將事實真相圓圓滿滿跟你講清楚,一點都不跟你含糊,也不跟你保留。不了義,就是有保留。因為什麼?我們沒有明白。沒有明白,或者根性不夠,智慧未開,跟你講這麼多事實真相,搞到你胡塗了。好像《法華經》,《法華經》,佛開講《法華經》,就有五千人退席。《法華經》在哪裡講?跟這部經是一樣的地點,大家可以打開第一品,在閣下的經本第二頁,「法會聖眾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在這個地方講,《法華經》跟《無量壽經》同一個地點講的。《無量壽經》這裡有多少人?總共兩萬人參加,好像《法華經》也是這麼多人,人數也是一樣。但是《法華經》一開講就五千人退席,為什麼退席?聽不明白,佛一開講就說,原來眾生都能夠成佛,聽不明白。結果佛也不挽留,聽不明白不可以逼他,不可以勉強,所以講了一句話,「退亦佳矣!」,退也好,退走也好,剩下的聽得明白才能留下來,這個是了義的了義。而這一部也是一乘了義,將宇宙人生事實真相為我們講得很清楚,佛經裡面叫做諸法實相。我打個比喻來說,什麼叫了義,什麼叫不了義,佛在滅度之前勸我們要有四依法,其中一個就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我們如果看到一部經,這部經講的跟那部經不一樣,但是這部經是了義,那部經是不了義,我們應該依了義的經。因為佛跟不同眾生講,不同眾生他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後人阿難尊者把它記錄下來。這部經是適合他的,而且他的發心不是想成佛,只是說我想得到人天福報,或者我只是想證得阿羅漢,那佛只是跟他講人天的法,或者是聲聞的法,就不跟他講成佛的法,講成佛的他聽不明白。

  所以經都是好像藥方一樣,醫生,佛是一個很高明的醫生,這個人來了,有什麼病,佛一看就知道,給他開出藥方,一治就治好了。這個經就是藥方,問題是這個藥方治他可以治得好,治你未必治得好。藥方這麼多,究竟吃哪一味藥你不知道。但是淨土法門,這下面講的三根普被,所有的人,什麼根性都好,無論你什麼病,統統用這個藥方都可以包治百病,這個淨土法門不得了,廣大不可思議。所以這個了義是叫我們圓滿成佛。

  好像《寶積經》裡面也都談到要厭離生死,欣求涅盤。這個是對聲聞根性的人,所以聲聞根性他將生死跟涅盤對立起來,他厭離生死,他證得涅盤之後,這個涅盤是小乘的涅盤,就是阿羅漢果,他就不想再入生死,所謂視生死為冤家,他對立起來了,這個是不了義。他只能幫你證得阿羅漢。而了義講的是什麼?生死與涅盤無差別,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這個是了義,將實事真相跟你講清楚。一般人他不理解,小乘根性的人他不理解,煩惱怎麼可能跟菩提無差別?明明有煩惱就沒有菩提,有菩提就沒有煩惱,怎麼可能說煩惱與菩提不二,生死與涅盤不二,他不明白。所以了義的經典才將這個道理講清楚,所謂凡夫與佛就是一念之間,你一念覺悟了,生死即是涅盤,煩惱即轉成菩提了,完全是你一念之間,這個是了義。

  佛在《菩薩處胎經》裡面,曾經問過彌勒菩薩一個問題。彌勒菩薩我們經常在寺院都看到,大肚彌勒佛,笑呵呵。但是很多人可能未必知道,他是唯識的專家,唯識他是第一。所以佛問他唯識的大問題,問到宇宙人生真相的問題,了義。問他,一彈指有多少念?一念有多少相、多少識?經文講,一彈指有多少個念、多少個相、多少個識?相我們現在講的物質世界,識就是講的精神世界。這一彈指這麼短的時間,我們如果彈得快的,一秒鐘可以彈五次。一彈指的速度這麼快,有多少念頭,唯識學的人他就明白,彌勒菩薩他知道,所有宇宙的現象,無論是物質世界,或者是精神世界,統統是你一念產生。好像人作夢一樣,夢境是怎麼產生?夢境是你作夢的念頭產生的,如果你沒有念頭,你是無夢。你有夢就肯定因為有念頭。所以夢境就是你的這個念頭,一念產生,然後第二念又繼續相續下去,念念在那裡相續,所以你見到夢境的相續。

  我們現在的世界也是一樣,不要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其實是假相,《金剛經》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所以現在的天文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家都已經研究到這個道理出來了,他們發現所有的物質原來是什麼?由所謂基本粒子組成,有原子、有電子,現在發現有微中子,微中子是一個電子體積的一百億分之一,這麼小的微粒組成物質。這些基本的粒子又由什麼組成的?量子力學家發現,原來是由波動產生的,它這個不是物質,只是動。物理學裡面有一個學派叫做弦理論,好像琴弦,我們彈吉他,拿手指一撥那個琴弦,那個琴弦就開始波動、振動,一振動就有音出來,所以振動就產生音符。這個音符就好比一個基本粒子,因為有波動,所以產生基本粒子。而這個動也不是物質,連琴弦也沒有,琴弦是比喻,這個波動產生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又組合成我們的物質世界。請問這個波動是從哪裡出來?是物質的動,還是什麼動?是了,如果你問六祖惠能大師他就講,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是你自己的心在那動,念頭在那動,這個念頭的速度快到有多少?釋迦牟尼佛就問彌勒菩薩有多快速?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裡面就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百乘一千再乘以一億,一萬億乘以三十二,三十二萬億個念頭在生滅,一彈指。如果算一秒鐘五彈指的話,再乘以五,一千六百萬億個念頭,一千六百萬億,一秒鐘。每一念,彌勒菩薩說,每一個念都產生大千世界、整個宇宙,所以「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一念裡面就產生宇宙,所以宇宙怎麼來的?一念之間產生。這一念快速到一千六百萬億分之一秒,這一個這麼短暫的時間裡面所產生的大千世界,不僅是大千世界,是盡虛空遍法界整個宇宙,包括娑婆世界,包括極樂世界,統統都在裡面,所有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一切物質,一切精神,無所不含,無所不包,就是在一千六百萬億分之一秒裡面產生。這個是佛給我們講了義,事實真相是這樣,大家能不能夠聽得明白?你聽得明白,你是一乘了義的根性,你比阿羅漢還要厲害,真是,阿羅漢都未必聽得明白。還好現在有量子力學的發展,科學家,我們應該感恩他們,如果他們不把這些道理搞清楚,我自己也不明白,我也不可能講得出來,佛講的這個,只是好像天書一樣,讀完就算了,根本不明白事實真相原來是這樣。所以整個宇宙大千世界,就只是存在於一千六百萬億分之一秒當中,你執著什麼?全部是空假,你剛剛想執著的時候,已經不知道過了多少念頭了,是不是?根本叫做無所得,根本是虛妄,全部是你的念頭在作怪。

  問題是,我們見到這個大千世界明明是在這裡生滅的,我們見到好像連續著,是不是?我沒有見到一千六百萬億分之一秒在那裡變,沒有。這個是我們自己粗心大意,沒想到這個問題,也都想不到。為什麼想不到?我舉個簡單例子,大家都看過電影,電影,以前的電影跟現在用的數碼的就不同,以前那些是膠卷的,一個膠卷一秒鐘二十四格,二十四個底片,然後在放映機裡放,以一秒鐘二十四張的速度打在銀幕上面。你看那個膠卷,那個底片,其實一格一格一格一格,前面一格跟後面一格不同,所以將這個底片放在銀幕上面的時候,打開一張影出來了,接著很快投影機關了之後,換成第二格,然後又將它放出來,如是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我們看到銀幕上的電影真的很逼真。你看有情節,有那些內容真是活生生的,你看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我們眼睛就被蒙騙了,就將它當成是真的了。

  現在告訴你,現在現實的宇宙,就好像放電影一樣,不是平面電影,是立體電影,你整個人在裡面,這個立體電影是一秒鐘一千六百萬億個膠卷、底片在那裡過。你能不能夠明白,你能不能夠看得出,這個境界是在不斷生滅?你肯定看不到。如果不是彌勒菩薩將這個宇宙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我們根本不可能去想得到,甚至告訴我們,我們都不能接受。所以對《金剛經》裡面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聽一下就算了,根本不把它當成虛妄,沒有把它當成夢幻泡影,把它當成真的。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給你一百萬,叫你馬上去拿一百萬,你去不去?可能很多人就馬上去了。不去的請舉手,你看這些人就難得,給一點掌聲。這樣我們才知道,原來法,事實的真相,比那一百萬還要重要。真正明白了,叫做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了。成佛怎麼可能用一百萬買得回來?你看這裡講的,你用這麼多錢布施累劫的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那不止一百萬了,那個功德,比起你真正對這《無量壽經》的深入來講,都不如。

  所以我們對這個法門,如果沒有這個誠敬的心態,就很難得到利益。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能不能夠在這部經裡面得到真實利益,就看你的真誠恭敬如何。所以彌勒菩薩跟我們講,原來事實真相是這樣,念念在那裡相續,所以才有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宇宙。如果要想成佛,就在你當下一念,所以你這個念頭如果能夠從凡夫的這些妄想分別執著,一下子回頭,變成阿彌陀佛,你這個念頭所變現出來的境界,你那種電影,立刻就從娑婆世界變成極樂世界,而你自己本身立刻就變成阿彌陀佛,成佛之快速,你可想而知,一千六百萬億分之一秒,你就成佛了,這個是一乘了義。《法華經》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龍女為我們示現,八歲成佛,她就是一念之間轉過來了,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是放下了。大家放下沒有?《法華經》上也就只有一個龍女成佛,不容易。《無量壽經》上,告訴大家,在座兩萬人統統成佛,為什麼?他們統統見到阿彌陀佛,經上給我們講,這些人全部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統統往生,統統成佛了。所以這部經是不是比《法華經》還要殊勝?你聽《法華經》未必好像龍女一樣一念成佛,但是你一聽《無量壽經》,即使你不能夠立刻成佛,你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這個往生西方,也是你能夠當下生起真信切願,真正相信。懇切的願望產生出來了,就當下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加持,你就必定成佛。

  我請大家將這個經本第六品打開,第二十九頁,這是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本願的核心,這個核心這條願講到,「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大家看到嗎?二十九頁。這一個願講得很清楚,我作佛時,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上發的願,我將來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所有的眾生,當然包括我們在內。聞我名號,聽明白名號的功德,名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個聞不是聽,聽是個個都聽過,是嗎?阿彌陀佛,我想只要你是華人,你都聽過阿彌陀佛,是不是?但是不是個個都往生。這個聞是真正將這個名號的功德聽明白了,也就是說這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就是講名號的功德,念佛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利益,怎樣往生西方,這些道理你都能夠聽明白了,你就有至心信樂。至心就是至誠的心,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相信,樂是很樂意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我們很多同修,如果對這個極樂世界不了解,一聽見往生,不就是死?一聽見就害怕了,覺得這個不吉利,其實這些統統都是誤解。所以他沒有這個信樂,他不相信,更加不會很樂意去。真正相信的人,他一定樂意去,我就很樂意去的,我是不怕死的,如果阿彌陀佛現在來接我,現在就走,真是的。

  因為什麼?你知道極樂世界的好處,你知道這個娑婆世界的苦,就有厭離的心,就希望早點去極樂世界,樂,人生最大的快樂,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至心信樂。所有善根你都為這個事情回向,回向就是希望我的善根、我的福德,統統都換來我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我不求其它,不求人天福報,也不求現在我有些什麼享樂,更加不求升官發財,有個好兒孫,或者是身體健康,這些統統都可以放下。而你真正能夠往生西方,這些統統都能夠得到,這些叫做雞毛蒜皮,你往生成佛這個是大事你都得到了,其它的小事很簡單。你就願生我國,願生極樂世界,你看乃至十念。十念很簡單,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如果這樣都不往生的話,阿彌陀佛說我不取正覺,我不成佛。但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成佛十劫了,也就是說他這個願已經實現了,也就是說你如果能夠至心信樂,願生極樂世界的話,你十念必生,所以這條願叫做十念必生願。有哪一個法門比這個法門再簡單、再容易、再快速?所以這個法門一乘了義,一點都不錯。不但是一乘,是一乘中的一乘,是了義中的了義,究竟圓滿。古大德稱為如來正說第一經,一點都不過分。

  大家的福報很大,《阿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善根是你過去生中修來的,你們具足了,如果沒有善根,你不可能來到這裡聽,你對這個淨土法門不會感興趣。如果你沒有福德,你想聽可能沒有這個福報,有些人真是很想學佛,一天到晚很忙,連禮拜六都要做事,放不下,這個是沒有福德。大家能夠禮拜六抽出時間出來聽經,這個是福報。這個福報叫做清福,不是世間所追求的紅福。紅福,世間人你看,見到說,你福氣很大,這個紅福是講你的福氣,福後面有氣,福是享了,氣也不少,所以福氣福氣,這是紅福。清福後面沒有氣,只有樂,愈聽經愈樂。你看,我看到大家個個都笑咪咪,很快樂。聽經的人樂,講經的人也樂,我也很快樂。釋迦牟尼佛當年就很快樂,所以你看他快樂他放光,我就沒辦法放光,但是雖然沒有放光,要知道,這個道場一定有諸佛菩薩護念,我們聽這部《無量壽經》,就有十方諸佛護念。

  我講的都是有經有據的,不是在這裡亂講。請大家看第九十一頁,第二十六品,「禮供聽法第二十六」,第九十一頁第三行講到,「聞佛聖德名,安隱得大利」,你能夠聞到阿彌陀佛這個聖德的名號,萬德洪名,你就能夠得到安樂,安就是安樂,安樂是得到大利,大的利益,是什麼利益?你這一世就可以成佛,你當下就可以拿到往生極樂世界的把握了,這個利益任何利益都沒有辦法比。所以剛才十八願講到的,翻回來剛才的第十八願,第六品,四十九頁,說「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你就得到什麼的殊勝利益?你就至心信樂,你就必生彼國,一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聞名的功德殊勝,聞名就是聽這個《無量壽經》,你聽到這個《無量壽經》聽明白了,你就不用擔憂你不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有阿彌陀佛這一條第十八願的願力加持你,如果你真正聞我名號,你不往生的話,阿彌陀佛說他不取正覺,他不會成佛的。他成佛了,說明真正實現了這條願。

  所以我想請問一下大家,你現在有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把握?請舉手,這麼快速,謝謝大家,你們給我很大的鼓舞。有沒有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即使是假的也可以變成真的,即使是無的也可以變成有的,靠什麼?聞我名號。我們根據這個願文,如果阿彌陀佛說,你聞了他的名號功德,你把這個《無量壽經》從頭聽一遍,聽明白了,你不往生,阿彌陀佛不取正覺。換句話說,他這裡跟你保證,保證你往生,就看你肯不肯來聞我名號,聞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肯不肯去聽這個《無量壽經》。真正聽明白的人,他一定至心信樂,願生彼國。蕅益大師講得好,「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念佛功夫之深淺。就是你能不能夠得生極樂世界,能不能夠往生,看你有沒有信願,信願就是這裡說的信樂,是不是真相信?是不是真是願意去?真相信、真正願意去的,一定往生,這裡有願給你做保證。

  所以這個法門叫做他力法門,佛給你保證,不是靠你自己本事。所以我跟大家說我有把握往生,為什麼我有把握?經文有保證,不是我自己有本事,我沒有什麼本事,我也沒有斷煩惱,煩惱還是很重,習氣還是很重,業障還是很重,但是我信這個法門,我真正願意去,什麼都可以放下。真相信是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個叫至心相信;真正願意去,是一點牽掛都沒有,一切都可以放下,你有這個標准,就叫做至心信樂,那你一定往生。阿彌陀佛保證你往生,即使功夫很差,也可以往生,去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下下品一樣是叫做阿鞞跋致菩薩。而且極樂世界的殊勝是什麼?一往生去凡聖同居土,直接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的佛菩薩同樣待遇。什麼待遇?皆是阿鞞跋致。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覺菩薩,他們是阿鞞跋致,我們一去到也是阿鞞跋致,神通能力一模一樣。你說我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立刻從極樂世界返回我們娑婆世界,這個是我的丈夫,我要去救他,行不行?可以的,變化自在。好像《法華經》上說的,你應以什麼身使他得度,你就現什麼身為他說法。見到這是我的孫子,那個是我的家親眷屬,什麼都好,這個是我的仇人,仇人以前是仇人,現在是我們的法眷屬,都要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有這個本事。所以皆是阿鞞跋致,一乘了義,這個法門不可思議到簡直就是不可思議,是不是?所以想往生極樂世界。

  有些人說,你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你怎樣成佛?因為極樂世界是有相,成佛是要放下,空,什麼都空掉,才可以破相破見。你看《金剛經》從頭到尾講兩個問題,一個破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第二個破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都要破了你才可以成佛。那個極樂世界又有相,你又要念阿彌陀佛,也有見,怎麼可以說成佛?學教的人可能會有這些問題。這個淨土殊勝在哪裡?它的微妙之處就是什麼?以有念入無念,以往生證無生。我們想證得無生法忍,首先去往生,往生極樂世界你不退轉,在那裡證無生就容易了。在我們這個世界難,你說無念,你試試可不可以放下念,放不下。不但放不下,講老實話,這個社會那麼污染,你想去能夠修一點清淨心都不容易,叫做進一退九,進一步你退九步,退緣很多。你說你在家裡打坐,坐到好像連這個身體、虛空都沒有了,入得這麼大的定了,好了,出定之後,出來逛逛街,全沒了,再入入不去了。所以這個世界惡濁,五濁惡世,你怎麼可能說這麼容易成就?所以進一步你退了九步。《楞嚴經》上講,行人稍失正念,即墮群邪,墮入邪路。稍微一失去正念,就被魔控制了。魔在哪裡?在我們六根門頭,全身都有,外面所有的這些花花綠綠,這個花花世界統統都是魔,外面在誘惑你,裡面有煩惱的火在那燒,你想你這一生能夠成就,真是比登天還難。所以魔就是為了搞垮你,你想成就,不讓你。

  我們修學,我學了二十年佛,很有感觸,你剛剛想精進的時候,好了,這裡身體不舒服,那裡也病了,這個是五陰魔,這個身體是五陰身,你想用功,不讓你。一發願要做什麼的時候,立刻很多的干擾,就令你的願實現不了,到最後無可奈何就墮落,這個是我們業障。所以業障重不要緊,你能夠找到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念定這句阿彌陀佛,你就一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個叫做萬善同歸,所有的善都歸於這個法門。好像《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裡面為我們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在極樂世界得到圓滿。三根普被,上根、中根、下根,統統都能夠含攝,什麼人都合適。你是知識分子拿到博士,適合,我是拿到博士學位了,我學這個合適;你如果是沒有文化,不識字,可以,念阿彌陀佛,合適。你會念就行了,上至等覺菩薩,好像普賢菩薩,沒有人超得過他了,是吧?等覺菩薩,他也是念阿彌陀佛。我們什麼都不懂,念阿彌陀佛一樣行。因為因相同,果就相同。他是念阿彌陀佛,他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他可以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我,我是什麼都不懂的,什麼煩惱都沒有斷的,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也都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一去到極樂世界,跟他一樣皆是阿鞞跋致,因相同,果也相同,這個法門殊勝!

  可惜時間太快了,一個半小時就這樣講完了,才講了第一句的第一條。真是,下次我們快速的講,如果這樣講,講十年都沒講完。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快速得到淨土法門的殊勝的利益。不過今天如果你真聽明白了,你要回去好好念佛,念佛時就是你成佛時,你不念佛時,就是成凡夫時。你想做凡夫還是想作佛,就在你當下一念之間。真正用功的人,古大德說,一天到晚就是阿彌陀佛,念珠不斷,佛不離口,珠不離手。你這樣努力,快者若一天,慢者若七天,必能夠得到往生把握。所以大家用功,下個禮拜剛好七天,希望你們回來的時候,個個都已經不同了,是阿鞞跋致菩薩了。好,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无量寿经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