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注釋:第三卷 觀眾生業緣品


 2015/10/26    熱度:2233    下載DOC文檔    

  第三卷 觀眾生業緣品注解

  1)摩耶夫人:全名摩诃摩耶,譯作大術,大幻,天臂城釋種善覺長者之長女,淨飯王之夫人,生悉達多太子,七日而沒,生於忉利天。善覺長者共有八女,長女名意,即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得大願智幻法門,為盧捨那如來之母,賢劫千佛,皆以摩耶為母,非但釋迦也。

  2)聖者:聖者,正也。發無漏真智而證真理之人曰聖者。乃見道位以上者。見道者,初發真無漏智而觀谛理,以斷一切見惑之位。聲聞乃四加行後之預流向,菩薩為初地之入心。復有修道(斷修惑,菩薩為初地至十地位)、無學道(證理究竟,聲聞為羅漢果,菩薩為佛果)。

  3)出佛身血:五逆罪之一。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其罪次第而遞增。以前二者背恩養故,後三者違福田故。以父母乃身之所出,命之所養,殺父母乃極背逆恩德,故重;以阿羅漢、佛乃福田也,殺之或出血之,乃違福田。而破壞和合僧眾,使令斗爭,則三寶斷絕,乃五逆中罪業最大者。

  4)常住:法無生滅變異謂之常住。常住有三種,指佛的法身、報身、化身常住也。此處指常住物,即四種僧物:一、常住常住:眾僧之廚庫寺捨眾具、華果樹林田園僕畜等也,乃永久之物;二、十方常住:日日供僧之常食,乃取常住常住而入當日之常食也。屬十方僧人之物;三、現前現前:各比丘所屬之私物,乃現前僧人之現前物也;四、十方現前:亡僧所遺之物,可分與十方僧人為現前物者。

  5)伽蘭:梵語僧伽蘭摩之略音,譯作眾園。為僧眾所住之園庭,乃寺院之通稱也。又伽蘭神之簡稱。伽蘭神乃護衛伽蘭之神。《釋氏要覽》上雲:“七佛經雲,有十八神護伽蘭,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歎妙;五、歎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師子;九、妙歎;十、梵響;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三、頌德;十四、廣目;十五、妙眼;十六、徹聽;十七、徹視;十八、遍視”。亦有以漢將關羽為伽蘭神者。

  6)五無間:八大地獄之第八地獄,謂之五無間,以有五種無間也。一、趣果無間:感此獄之罪,為順現業或順生業,在造業與受果之間決無隔他生者。二、受苦無間;三、時無間;四、命無間:壽命相續死而復生;五、身形無間:地獄廣八萬由旬,身形亦八萬由旬,無些少空處。本經中五無間,受苦、身形、時無間與上述同,而有兩種不同:三、罪器無間:種種罪器充滿而無間;四、眾類無間:種種眾生同一受之而無間也。

  7)一十八所:指十八地獄。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見即欲斗,自然而有兵器出現供相殺,無歲數,又不死,以人間三千七百五十歲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經一萬歲,即人間一百三十五億歲。二、居虛略,此中一苦當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間七千五百歲為一日,其壽兩萬歲(已下之獄中苦與日、年壽之倍增皆例此也)。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燒。四、樓:其人常居大火鐵城中。五、房卒:於大深谷之火中爛燒而不死。六、草烏卑次:於高二千裡、廣四千裡之火城中爛燒而不死。七、都盧難旦:大火鐵貫其人。八、不盧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烏竟都:寒冷凍身。十、泥盧都。十一、烏略。十二、烏滿。十三、烏藉。十四、烏呼。十五、須健居。十六、末都乾直呼。十七、區逋途。十八、陳莫。見《十八泥犁經》中詳述。

  8)周匝:匝,音雜,就是周圍、周長、四周之意。

  9)拖拽:拽,音‘知外’合,就是拖、拉、扔的意思。

  10)繳罪人頸:繳,音攪,同絞,有纏繞、勒吊之意。

  11)烊:音洋,熔化了的金屬。用高溫把金屬熔化成液體。

  12)碓:音對,舂谷的設備.。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槓,槓端裝杵或縛石,用腳踏動木槓,使杵起落,脫去谷皮或舂成粉。用水力的稱為水碓。

  13)斫:音卓,用刀或斧砍削也。

  14)生革絡首:“革絡”在此作動詞用。依《實用漢語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的1346頁注,“革”通“勒”。《詩·小雅·蓼蕭》:“革忡忡”;684頁注,“絡”,纏繞,故知此句之義為“以生鐵制成之索練纏在罪人的頭或頸上,令其痛楚至死”也。此處之“革”,非指皮革(非作名詞用),以本經中《地獄名號品第五》中雲:“各各獄中,有百千種業道之器,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此四種物,眾業行感”。可知地獄刑具中,更無皮革之類充作刑具也。

  15)羌胡夷狄:羌,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甘肅、青海、四川一帶,最早見於甲骨文的卜辭中,殷周時雜居中原,秦漢時稱西羌,現在居於四川省,成為現代的羌族。胡,中國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稱。夷,中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有時也泛指外國人。狄,古族名,春秋前長期活動於齊、魯、晉、衛、宋、邢等國間,主要居於北方,故稱北狄。羌胡夷狄通常稱為外族,這裡指無論何方的眾生,含有廣義的意思。

  16)愁憂:愁罪人之受苦無有窮盡,憂已力之未充,無能相助也。

  17)頂禮:五體投地,以吾之頂,禮尊者之足也。《歸敬儀》雲:“經律文中多雲頭面禮足,或雲頂禮佛足者,我所貴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禮之極也。”

 

台灣學佛網首頁地藏经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