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初期,自修過程非常重要要


 2015/10/31    熱度:2527    下載DOC文檔    

  修行可以說是自利利他的過程,自利,我想先要改為自修。因為現在許多佛弟子,非常有熱情,也有能力,也有福報,能組織許多活動,比如放生等,甚至每天樂此不疲。這個利他精神很贊歎,但我想,先要學會自修。我就以虛雲老和尚為例。

  以前的高僧,要出來弘化之前,都要達到一定境界後。雲公他十七歲出家,在鼓山閉關六年,親近古月禅師,古月禅師以修苦行而著稱,那時雲公一心要學習玄奘大師修苦行,不再蹉跎歲月,所以到山中去閉關六年。後來到天台山學習天台教觀六年,親近融鏡老和尚。融鏡老和尚是天台宗的尊宿。再後來他去普陀山參學後發願三步一拜五台山,經歷了三年。三年後,又從五台山到四川到西藏,翻過喜馬拉雅山,達到印度不丹去參訪。回來後,當時高旻寺打禅七,在一次禅七中,因為開水碰到手,水杯落地而開悟。那時虛雲老和尚已經五十六歲了。開悟後雲公才開始弘法。開始建一個座寺院,雞足山祝聖禅寺。開悟後的老和尚一直在修復老叢林。他已被發願不住小廟,住叢林。

  你看到古人弘化過程,但確實要看到古人自修的過程。而自修過程都離不開善知識。雲公學華嚴,跟隨月霞老和尚,學法華跟隨融鏡老和尚,也親近密宗大德。而且一學就幾年時間。禅宗的祖師,真的是人天師表,文才武功都很好。漢地佛法的興旺,主要是禅宗一脈。

  講老和尚自修故事,是想說,想要多親近善知識,多聽經聞法。尤其是漢地的弟子,要學華嚴,法華,楞嚴,這些佛經中的寶中寶,我們不要入寶山空手而歸。

  修行一定要精進,尤其是自修過程。許多人往往忽略了,說,我在積極做善事,行菩薩道,是真正菩薩。要知道,此菩薩非彼菩薩。做善事是很好,但法華經講的,這些都是方便法,要導歸入佛乘,才是究竟。那深入經藏就顯得很重要的。

  現在人越來越懶了,而且愛貪小便宜,總想找個最快成就法,徑中徑又徑。對不對。這些最快,捷徑,都是祖師方便說吧。也有人說,有的人學了很多,最後還是回到念佛。所以我不用學,只要念佛就好,不用走彎路。要知道,人家經歷了以後,有了生命體會,去念佛,和你沒有體會去念佛,完全是不一樣的。你不能忽略生命體驗。

  但你也要通大乘經典,確也是非常困難。你要知道,佛講的都是自性的流露。我勸大家念地藏經,把地藏經背下來,以地藏經作為智慧的開口,然後你再去念其他經,就比較容易通俗易懂。為什麼,智慧開發了,佛講的經,都是同一個境界。你達到了,自然一點撥就懂了。

  但我不贊成,你開始學習教理,理論搞一大堆。尤其是論著。在你智慧沒有開發,而且我執很重時,你懂越多,反而越失去信心。這就是學院派,或者理論派搞的。道心不是靠理論支撐的,你對菩薩的道心,是靠你生命體驗來的,靠你業障清淨來了。

  理論派出來後,講話都是名相一堆。但因為缺少生命體會,沒有生命力。那就很糟糕。很容易退道心。修行是要修道心。道心不堅固,許多人讀了佛學院就還俗了,這也有。對不對。

  只要靠《地藏經》念熟後,對經文有所悟入,你對其他經,慢慢也容易懂。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