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心量打開,福報才能進來


 2015/11/2    熱度:8669    下載DOC文檔    

  修行,就是把心量給打開。如果背誦了很多佛經持誦了很多心咒,上了很多佛學班,但心量仍然沒有打開。那一樣入不了佛門。頂多,只能算多懂了佛學知識,種了善根而已。心量的打開,可以證明一個人修行的進步。

  那為什麼沒有打開心量?就是太關注自己了,關心自己了。很多人學佛,很關心自己的解脫問題,希望能自己智慧開發,煩惱斷除,然後趕緊拜佛念佛。

  這樣子效果很小,單獨為了開發智慧去拜佛,是開發不了智慧的。那要如何做,我要先發願。

  為了幫助苦難眾生,為了讓更多人都能去惡從善,能聽聞佛法,能修行,能聽聞佛號。有這個願力,然後去拜佛,一定開發智慧。

  為什麼?你要幫助別人,你總要有智慧吧,那菩薩自然會賜給你智慧。知道嗎?這個是向菩薩求智慧的秘訣啊,不是念念經就開發智慧啦。要有願力,很關鍵。

  心量打開的人,煩惱就少。人為什麼煩惱,就是關注自己啊,太愛惜自己了,就煩惱。心中如果懷著悲憫眾生,救度眾生,把眾生的苦當成自己的苦時,這時他就不會煩惱了。

  這個很神奇,把自己的苦太當一回事的人,很煩惱,因為心量沒有打開。

  心量要打開,就要融入。剛學佛的人,不建議躲起來閉關,躲起來拜佛,而是要融入大眾,服務大眾。

  但有些人覺得要念經持咒功德最大,在除業障方面誦經持咒很大,但是要把自己奉獻出來利益眾生,才能培養智慧福報,才能開悟。

  當發利益眾生的菩提心而融入大眾時,業障慢慢消除,再加上念經拜佛持咒。這樣智慧就能開發。而且這時心量自然能打開。

  心量打開的人,他的眼光,思維,他的舉止,言行都不一樣的。高僧大德為什麼可以氣吞山河,就是心量打開了。

  佛法不離世間,不要去深山裡面找。有人學佛後,工作、家庭都不要了,覺得上班沒意義,煩惱多,不如學佛,悠游自在。

  這個心態來學佛,就不對了。如果連世俗的事業都無法圓滿,世俗的福報都缺少,想要成就出世俗的成就,成就佛果,是很難的。

  福報都是一樣。沒有學佛時,福報小,人緣不好,那學佛後,如果不從福報和人緣上去改善,哪怕出家了,也是很苦的。不管在家出家,沒有福報都很苦。以前人出家,師父會觀察他的福報多少,然後讓他去做事情。

  出家後,第一個培養的還是福報,從最底下的做起,負責行堂,掃地,廚房燒火,哪裡有累活去那裡做。

  在家人,勤勞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培養福報。好好上班是培養福報,孝養父母愛護妻子,是培養福報。

  不要覺得上班沒有意義啊,上班就是奉獻,為社會做貢獻,養家糊口,讓家庭安頓。這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不要覺得,好像拿起經書來,才算修行,其他時候都沒意義。祖師修行,哪有天天拿著經書呢。

  他們要煮飯,要掃地,要種菜,要接待客人,要蓋廟,要處理各種事情。每天就抽出很少時間,做早晚課,或者晚上打坐。

  像雲門寺,雲居山上,僧人還要種田,自己種茶。自己養活自己。那在家人,首先要自己養活自己,好好上班,孝養父母,愛護妻子,這個事本分。

  只有把心量打開,福報才會進來。道在紅塵。工作、生活、戀愛、婚姻、親情、教育、上學無不是修行。

  修行,遠看是佛,盡看是愛。只有真正的愛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有悲憫,有包容。才能真正轉煩惱為道用。

  如何轉煩惱為道用?譬如我們學佛的,一念之間要忏悔,這麼一寧靜的清淨心的時侯,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煩惱已經沒有了,再沒有第二個方法。

  如果你硬要想辦法把這個煩惱怎麼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擾亂,並不能夠使你安住,這是又進一步的道理。

  《金剛經》有雲:“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不需要住。前面我們提到過,一個學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幾個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積來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心如明鏡,干干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去留無意。

  如一面明鏡,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學佛境界高。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象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跡。

  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老年人常回憶,想當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尋煩惱,因為一切事不能回頭的,像春夢一樣了無痕的。

  人生真正體會到了事如春夢了無痕的境界,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

  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清淨心坐下來的時侯,一切都沒有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量大到虛空,一切既來之,則安之,都能如如不動。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