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桢講金剛經研究:(十四)什麼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十四)什麼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什麼叫做‘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這個名詞聽起來很普通,凡是稍稍接觸佛教的朋友,就知道要布施,向佛寺捐錢、供養法師都是布施,但這只是布施的一小部份。布施的意義,事實上非常廣。大體而言,佛教提倡的布施可以分為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三種。進一步則可分為著相布施或住相布施,及不著相或不住相布施。 依彌勒菩薩的說法‘檀義攝於六’。這個檀是梵文布施的譯音,所以檀就是布施。彌勒菩薩說,布施的含義包括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所以說攝於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布施在佛法中是一種極重要的法們,也是極重要的修福法門。因此我想多舉些例子,使這個法門在各位心中逐漸培養純熟,進而隨時隨地若無其事的行布施。這就近乎佛說的‘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了。 財施、法施、無畏施 一、財施 財施是將你有的資產,包括金錢與其他的物品,捨捐出去,令人得益。從佛法觀點而言,你勸人行財施,或者贊歎他人財施,‘隨喜’,這兩種福報也一樣大。現在我舉幾個例子,如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是財施,因為佛法僧能使人得到智慧,得到安慰,離苦得樂。再如捐款給慈善機構、孤兒院、養老院、醫院、佛寺、教堂、圖書館、學校等也是財施,都能令人得益。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我那裡有那麼多的錢財可以到處布施?不錯,要知道捨本來是不容易的,唯其難捨能捨,福報才大。同理,在學校讀書,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好分數的,只有勤學肯讀的學生才能得高分。可是如果財施太勉強,而引起後悔煩惱,就譬如讀書如果太苦讀,將身體弄壞了,則有失中道,這並不是佛教所倡導的。以我個人的經驗,能多接近善知識,試觀想眾生本空,都能使你習慣行於財施。 二、法施 法施嚴格來講,是要將宇宙真理,佛法裡所謂的正知正見,介紹給人。廣而言之,如助人有機會聽到、談到或看到正知正見的佛書,又如你義務幫忙使法會辦得圓滿,參加的人法喜充滿,也都算是法施。所以法施並不一定要自己精通佛理之後才能做,你替佛教團體流通佛書,幫助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弘揚佛法,也是法施。再進一步言,教師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醫生護士為人講解醫學常識,傳授身體的保健;社會服務者給人以適時的安慰,提出善意的建議,使人內心得到寧靜,使家庭和諧,社會安寧,凡此種種的教授宣揚令人得益,雖說有程度深淺的不同,但都可以說是法施。 三、無畏施 凡是以大悲心助人或其他眾生,如畜生野獸等,減少消除其恐怖、憂慮、苦難的都屬於無畏施。所以一般而論,醫生、護士、律師、警察都是施無畏者。 各位要知道父母對子女也是施無畏的,而子女對年高需人照料的父母,也很多有極好的施無畏的表現。 以上所講的是佛教所提倡的三種基本布施,但上面所舉的例子大都是著相的布施,所以還不能算是‘於法應無所住而行布施’的布施。‘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的布施是不著相布施或不住相布施。不過在未談不住相布施之前,我想先將彌勒菩薩對布施的看法介紹給各位。彌勒菩薩在他的《金剛經》頌偈中說了這麼一首偈: 檀義攝於六 資生無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為修行住 第一句‘檀義攝於六’中的檀是梵文 DANA 的音譯,其意為布施。‘檀義攝於六’說明布施的含義是攝,攝就是攝受包含,攝於六就是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種。如何攝呢?偈中的第二和第三句說‘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資生無畏法是三個名詞。資是資產,資生就是供給眾生物質的需要,使其不感缺乏,所以資生就是財施,無畏是無畏施,法是法施,所以資生無畏法就是財施、無畏施、法施三種布施。 ‘此中一二三’是說明財施、無畏施、法施是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這六種法門是相互攝受的。這六種法門中的第一種,布施可以攝資生(即財施),所以是一對一。持戒和忍辱也很清楚,一個人如果持戒嚴謹,能忍辱,則不會惱害眾生,也不可能使眾生起恐怖心,可使眾生減少畏懼,這等於檀義中的第二種無畏,所以六種之中的持戒及忍辱和資生無畏法中的第二種無畏是相攝的,因此二對二。助人精進修持習禅及教授般若等大乘教義,令生智慧,就等於, , , 法施;所以六種之中的精進、禅定、般若三種即和資生無畏法中的第三種法相攝,三對三。因此一對一、二對二、三對三,偈中簡說為‘此中一、二、三’。偈的第四句‘名為修行住’,是彌勒菩薩的結論,就是說檀是我們應該努力修行的法門。 再用另外一個方法來說明布施可以含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六種方門。布施是捨,捨你喜愛的東西使人得益。持戒是捨,捨貪捨嗔。忍辱是捨,捨嗔。精進是捨,捨懈怠。禅定也是捨,捨去散亂和昏沉。般若當然也是捨,捨癡、捨執著、捨著有著空,也可以說捨兩邊,捨相對。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都是捨,也就是說將布施的意義發揮到極端,可說是包括了一切大乘的精髓。 布施波羅蜜多 以上我們雖然討論了很多有關布施的意義,但實際上尚未談到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的‘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換句話說,我只講了布施,但還不是布施波羅蜜多,以上我所講的還是著相或住相的布施。 現在讓我來舉一個例子:譬如我現在在紐約僑聲廣播電台講‘《金剛經》的研究’,雖然也可以說是法施或布施,但是我心中有一個我在講,有聽眾在聽,有我是在講‘《金剛經》的研究’的念頭,我某個時候開始講,十五分鐘之後要停止,這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有時我還會生起我的國語口音准不准?或者會不會講得太深了?甚至會想到底有多少人在聽?諸如此類都叫住於相或者著相。所以我講《金剛經》雖然是布施,但並不是《金剛經》中的‘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波羅蜜多。 簡而言之,‘波羅蜜多’是到達彼岸,也就是已渡過了生死苦海而到達彼岸。而著相的布施所得的果,自然是著相的果。什麼是著相的果呢?就是還在六道輪回中的果,可能是升天,可能是下世富貴如意,這種布施所得到的果是生死果,尚未解脫,還有墮落的可能,這並非佛陀教導我們的究竟目的。因此佛在《金剛經》中強調‘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所謂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的布施。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相,所以概括地講,佛陀所強調的是要我們學不住相布施。那麼要如何才算是不住相布施呢? 第一,我們要弄清楚,不住相布施並不是說沒有相,或者不行布施,你還是要努力的行於布施,行布施就一定有相,這個關鍵在不著或者不住。要對相不著,對相不住。什麼叫著或住呢?你只要記得一個簡單的原則,凡是有分別、有相對的觀念,就是有住有著。 舉目望去,到處都是相,如果你覺得這個相好看,那個相不好看,那麼一有了分別就是著了相。如果你覺得這個比那個值錢,一有了相對的比較也是著相。因此,如果你說你所做的任何好事都是為了子孫好,讓子孫有福報,這不但有人我之分,而且有好壞相對的比較,所以也是著相。還有一點我要強調的,如果你說我心中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這樣你也著了相,著了空相啊!這個著有和著空雖然很難懂,但非常重要。 普通我們講著相,大都指著「有’而講,譬如善惡、好壞、多少、都指著「有’。著「有’還有辦法補救,如果著了‘空’就麻煩了。現在我們來談談什麼是空:有的人一講到空,就認為什麼都沒有,都是空的,既然什麼都沒有,就不必在乎,變成消極或隨心所欲的做起壞事來,殺人放火等。可是他忘了,雖然說是什麼都沒有,他這個我還存在,因果還是控制著他呀!所以六祖說:‘這等人不足與語。’佛經中也說:‘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特別是研究般若,一定要先明白佛經裡所說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我們所感覺到的相,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剎那在變,非永恆存在的,是不可捉摸,因而給它一個名詞,中文譯成‘空’。 《金剛經》中佛陀說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無所有,不是沒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積極的行不著相的布施,不要對布施時的相起分別心或計較心。 第二,我們不可否認,既然得生為人,不可避免的帶來以往無數世的習氣和業緣,這種習氣不可能一下子會改變。多世的業緣,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今世的遭遇,這些都不是讀幾本經、燒多少香、拜多少佛、打多少坐所能一下子改變或消除的。所以要立刻能不住不著,或者對事對境不起分別心,或不起相對的比較觀念,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禅宗裡所謂的頓悟,也是修了多少世而得,並非有一位超人,他可以運用他的神通,將你點石成金,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是要腳踏實地,痛下功夫。在此願將個人的兩點淺見提供諸位參考,請各位指教: 一、學佛修行要有正確的方向。依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指示‘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這是以廣大心發大願。如何滅度一切眾生呢?‘布施’,盡一切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不忘布施,行布施,將布施和你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如此以長心行大行,《金剛經》中所講的大願大行,實在是大悲世尊給我們最明確的指示。所以能依此方向行之,你就不會走錯方向。 二、要有耐心。要存久遠心,不要急於求有所得,或求一切順利。逆境有時是不可避免的,逆境來時不要怨天尤人或怨佛菩薩不保佑,要多念《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等,而將功德回向給過去世及現在世的怨家親友,以一切眾生為對象,將‘我’的觀念逐漸淡去。 講到這裡,有人會問:‘你所講的全都是著相的行為!’是的,現在我舉一個例子,假如你是年輕力壯健步如飛的人,在你家裡客廳散步,請問,你有沒有想過這樣走會不會跌倒?應不應該扶桌邊或者扶牆走?我能不能將背伸得直?我想你的答案是一定不會的,你根本不會去想它。在這同時,客廳裡還有一位二歲的孩子,半爬半走的正在學走路,他一會兒扶桌子,一會兒扶椅子,轉眼間又在地上爬。看到這種情形,你自會想,唉!我兩歲的時候不也是這樣走的嗎?這就是於法有住和無所住的區別。如何方能學‘於法應無所住而行於布施’,相信各位已經得到答案了。
:金刚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