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持名念佛是念佛法門中最簡單最穩當的方法
我們說過在念佛法門當中,主要是一種本尊相應,所謂的相應就是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就是我們這一念苦惱的心跟阿彌陀佛功德的心要能夠接觸。那麼接觸就要有方法啦,那麼在淨土宗的傳承呢,我們這念心跟彌陀的功德要接觸啊,有三種的選擇。第一個是觀像。你找一個阿彌陀佛的像,你眼睛打開來,你用眼睛去取這個阿彌陀佛的像,那麼把這個像記住,然後眼睛再閉起來,閉起來,你看看在閉起來的時候你心中可不可以把這個影像現出來。那麼你剛開始會覺得很模糊,模糊的時候再打開,再看一次,再看一次呢再把這個像再取下來,再眼睛閉住,把這個像在心中再現出來。經過你一次一次地重復,到最後,你心中現的影像跟外面的影像是完全一樣的,清楚分別,這個時候你就成功了。觀像念佛,你的所觀境是一尊佛像,可能是一張紙做的或者是木頭做的,都沒關系,總之你要取那個像在心中顯現出來。第二種的修行是觀想。觀想就是前面沒有像,但是你假借經論的文字隨文入觀——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你就隨文入觀,把文字的相在你心中變現出一種佛的影像出來,這個時候也是要如鏡現像,經典上說,就像鏡子清楚把影像現出來一樣。這樣的一個方法也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第三種是憶念阿彌陀佛的聲號。就是以聲音——南無阿彌陀佛,您能夠,這個聲音呢,你自己能夠在心中創造一個聲音,然後你再把這個聲音聽回去,你只要聽得到你自己佛號的聲音,這個就是感應道交了。這三個方法。因為,我們說過,淨土法門是一個他力法門。他力法門就是,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令你的心跟彌陀的功德接觸,就是感應,這兩條線要能夠接觸。當然我們不能胡思亂想啦,什麼方法都是要傳承,那麼淨土宗的傳承,你有三個選擇:第一個觀想,第二個觀像,第三個持名。 那麼前面說過,在所有的方法當中,念佛是最直接、最圓頓。那麼如果我們再微細地分析呢,在三種的念佛當中,我們要找一個下手最簡易、成功的比例最高、最穩當的,那就是以信願的心來執持名號。執持名號是特別的簡易跟穩當,特別在臨命終又是關鍵。淨土宗他的感應是在臨命終的時候,臨命終的時候要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是亂心位啊,所以憶念彌陀的聖號是最為簡單。 【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這是表示在《淨土三經》當中,《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當然《觀經》是講觀想、觀像,觀想觀像的所緣境太過於復雜了,我們一般人心思太粗重,境細心粗,觀難成就。那麼《無量壽經呢》,它是強調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它要你修諸功德、發菩提心,對有些在家居士也有困難。那麼《阿彌陀經》的特色啊,我們讀《阿彌陀經》你會知道,釋迦牟尼佛在講到修行的因地,釋迦牟尼佛對其它的助行,持戒、修福,只字不提。只有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但是要我們執持名號,其它的法門完全不提。所以說這樣子的一個方便啊,在跟彌陀感應道交當中,執持名號這個法門就特別地普被三根,對我們一個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特別地方便。這也就是為什麼淨土的經論這麼多,但是歷代的祖師呢,這種大智慧啊,只是把《阿彌陀經》列為我們的每天的晚課。那麼因為執持名號的法門普被三根,而且有事有理,這的確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法門。那麼這個地方的開示主要是說,我們在修止觀之前,你一定要先選擇你的所觀境,因為你的所觀境會影像到你後來的結果。當然從這個地方呢,蕅益大師是以阿彌陀佛的聖號為所觀境。 在中國的叢林啊,我們看《淨土聖賢錄》講到一個事情,就是有一個法師叫做冬瓜和尚。冬瓜和尚他長得矮矮胖胖的,就像冬瓜一樣。古時候的叢林不是在都市,是在山中。古時候他下山一次要三個小時,上山三個小時,就六個小時。古時的叢林如果諸位去研究,他就像一個小社會一樣,是分工合作的。到了早課做完,吃完早餐,你參禅的到禅堂去,念佛的到念佛堂去,你要聽教的到講堂去。那麼工作,你是屬於執事的,就去工作。那麼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采購,就是每天為大眾師去買一些飯菜。早餐以後就從山中走下來到菜市場去,(接觸)眾生這些雜亂的環境,去買這種飯菜等等,買完以後再走上山去,一天就是做這個事情。那麼一年一年過去,當然修一點福報啦,但是福報是不能調伏煩惱的。所以時間久了,他就感到“弟子心不安”,他覺得內心當中有這個煩惱波動。雖然他積聚善業,但是臨命終時沒有把握,他就希望找一個解脫的法門。他覺得,我出家不能老是修福報,太可惜了。那麼這一天呢,就有一個法師來掛單,剛好住在冬瓜和尚的隔壁。他就跟他請教說,我現在是真的想要修行,出家這麼久,時間也過了很多了,有什麼法門能夠簡單地、直接了當讓我能契入重點?法師說:你是干什麼的?他說我是采購啊,整天要去菜市場買東西。他說,這樣的話所有的法門都不適合你,你就是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然後以這樣的功德一心一意地求生淨土!那麼冬瓜和尚他這個人是單純啊,他聽了以後就相信了,念佛!他當然做事還是每天去菜市場買菜,心中就念佛。看《淨土聖賢錄》,不到三年,不到三年的功夫,這一天做早課,做完以後大家下殿,冬瓜和尚就跟維那師說:大家且慢!哈哈,我今天要往生淨土了,大家來幫我念念佛,幫我送一程!惟那師一想,平常念佛堂也沒看到你人,你要求生淨土?大家半信半疑啦,但是想說寧可信其有,為他念佛。念了一段時間以後,他果然就在大眾當中在打坐的時候坐化了。坐化的時候他還講出一個偈頌。古人都會留一句話給大家參一參。他說是:“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那麼他這個偈頌剛開始是描述他的身體的狀態。他說,你看我的身體啊,“終日走街坊”,哎,這個冬瓜和尚又出去買東西了,又跑回來,跑來跑去;但是你可知道我的內心啊,“心中念佛忙”,我的心中已經有一個法寶,跟以前的冬瓜和尚已經不一樣了,和以前那個散散亂亂、心中沒有皈依處的冬瓜和尚不一樣了。“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你們都不知道我內心當中啊,“別有一天堂。” 當然冬瓜和尚的成功,我們可以做一個檢討。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很務實地去面對我們自己的狀態,談玄說妙我看是不必,就是你很務實地面對你的現前因緣,我們不能夠違背因緣,你的家庭、你的工作時間,七除八扣,你的時間不多了。那麼我們在這樣的有限的時間當中,我們應該去找尋一個什麼樣的所觀境,特別契合我們的根基,這件事情就非常重要。所以印光大師說:藥沒有好壞,治病就是良藥;法也沒有高下,契機就是妙法。無量無邊的法門,什麼是妙法呢?契合你現在的因緣,這個法門就是妙法。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佛法為了攝受眾生,開出了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當中最直接、最圓頓的是念佛。就是他力加被的本尊相應,在念佛當中,三種念佛又以持名最為簡易、最為穩當。這就是為什麼在整個三種念佛當中,持名的法門,這個傳承一直沒有斷,那麼它的理由在這個地方,因為他簡單、容易做到而且成功率最高。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