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聽聞正法,遠離迷信和外道法


 2015/11/7    熱度:2329    下載DOC文檔    

  


  上妙下祥法師講述:

  ◎時時討論信仰

  【隨時為法談,此為最吉祥。】

  “隨時為法談”,也有翻譯為“時時論信仰”,隨時參加正法的討論,可以除去自己的疑惑,這是最吉祥的事情。

  佛教徒應該參加佛教內容的研討,加深對三寶的理解。這個研討很重要,比如說我們王會長、郭院長等,就在慈善院經常組織講法,這就是研討佛法,這非常好,這是最吉祥的事情。可以說是最上吉祥,吉祥裡最上的吉祥。

  有的人雖然皈依佛門,但對佛法知之甚少,很多見解並不屬於佛教,也沒按照佛法修持。不研討你不知道什麼是佛教的,比如說像現在時興的《弟子規》——儒教的思想,它不屬於佛教,屬於世間法,不能納入佛教裡。有的還把道教的東西弄到佛教裡來了,像什麼《太上感應篇》了,這些是道教的東西,不能進入佛教。也沒有按照佛法去修持。有的寺院哪,我聽說,沒看著啊,早晚課加《弟子規》,還搞這些東西,不按照佛法去修持,這已經背叛了佛教。所以說必然獲益很少,慢慢地就退失信心。

  沒有信仰的人也可以通過宗教的研討開拓視野,因此時時地討論信仰是一種吉祥。就是說常常聽法、研討佛法是一種吉祥。當我們遇到疑惑,必須向比丘或善知識請教有關佛法的問題,由此獲得知識,是最為吉祥。

  既然佛法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們必須真誠地去明了,然後實行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時常和那些對佛法有認識或實踐者互相討論和研究,這將更容易了解佛法。所以說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研究來研究去,我們就研究出如何正確地修行佛法。千萬不要走那種什麼呢,搞治病這些東西,千萬不要搞。我們以法身慧命為主,治病、身體健康只是小事,放到後邊去。如果把佛法看成是治病的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

  比如有的說:去學《地藏經》,跺跺腿兒,這個病就好了。用這個來當作佛法的一種傳播方式,會遭世間人譏嫌,所以說不應該這樣。有的人曾經說過這是假的,究竟真假我不太清楚。我們應該知道,佛法絕不是為世間法服務的,但是能給世間法帶來利益,帶來大的利益,這是肯定的。我們一定不要浪費佛法,應該追求佛法,為了脫生死去努力,這才是我們學佛的態度。

  所以說對佛法的認識和討論,有些問題要不斷地搞清楚,有問題記錄下來,但是不允許有的人利用這搞大仙兒。說“我有什麼感應了,有什麼冤親債主附體了”,搞一些不正確的東西來迷惑信眾。

  我們應該在適時的時間討論佛法,不管個人有任何不方便,我們絕不能錯過和那些聰明智慧、有經驗者討論佛法。當一個人的心被污穢——也就是煩惱困擾時,面對家庭的問題或種種苦惱時,這時候討論佛法正是適當的機會。當我們煩惱的時候,通過研究佛法這些問題都隨之而解決了,這是最好的時機。

  這有一個典故,《法句譬喻經》說:從前,佛陀在拘睒尼國的美音精捨為大眾說法。當時有一位梵志道士,智博通達,無事不曉,驕傲自大,自認為天下無比。有一個白天,他拿著火把在城中行走,於是有人問他:“你白天拿著火把走路干什麼?”他說:“世間人愚癡,看不清事情,所以我用火把來照明他們。我看盡世間,竟然無人敢跟我議論。”他挺狂妄自大的。

  佛知道梵志有宿世福報,應當度化,於是化為一個賢者,問梵志:“經典中有四明法,你知道嗎?”這梵志答:“沒聽說過。”佛陀化身的賢者說:“所謂四明法就是:一者通曉天文、地理、四季調和之理;二者通曉星宿、五行分別之理;三者通曉治國安邦之理;四者通曉軍事衛國之理。你是個修行者,是否知道此四明之法?”梵志因不明這個四明之法,慚愧地丟下火把而自歎不如。佛知他的意思,便恢復了原來的形象,光明照耀天地。梵志慚愧頂禮,願作為弟子。後來出家,體解法義,止息妄想,證得阿羅漢果。

  不光他證到阿羅漢果,剛才我講到那個佛要乞食,剛開始不給,佛給他講法後他又給的那個農夫,最後他也跟佛出家了。當時他就心開意解了。

  剛才講了第八個偈子,第一個是謙恭,也就是忍辱與順從。“謙恭有忍辱,詣會於沙門,隨時為法談。”也就是時時地去談法,經常談法,這是最為吉祥的事情。我們就知道了在世間上怎樣去追求吉祥,怎樣去追求幸福,怎樣去追求平安。有時候說“我到寺院去求平安,要個符,這就平安了”。但是聽法他不去,佛教有事他不去,研討佛法他不去,這就失去了吉祥的機會。這是因為他不懂,要懂的話,比如說出家人來講法,他一定會踴躍來的,為什麼呢?聽懂聽不懂,這都是最吉祥的事情。

  所以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吉祥,我們就會抓住吉祥,按照吉祥的方式去做,將來會得到一個最吉祥的結果。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