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法王噶瑪巴:《普賢行願品》釋論 第一堂課


 2015/11/11    熱度:6014    下載DOC文檔    

  《普賢行願品》釋論 第一堂課

  一個頂禮,圓滿七支供養

  依「普賢十大願」,精進地運用自己的身語意,讓一切眾生真正獲得快樂,遠離痛苦。

  這是第二十八屆祈願法會,首先我要向在座代表功德與福德的仁波切們,住持佛教的祖古們,僧伽大眾、以及在家男女弟子們,祝福各位吉祥如意。大家今天能聚在這金剛座聖地,我感到非常高興。

  今天是祈願法會的第一天,在這第二支香的時段,我的責任是解說〈普賢行願品偈文〉。由於波卡仁波切最初在金剛座,播下普賢祈願的種子,延續至今,每年都能奉誦十萬〈普賢行願品偈文〉,我更覺得〈普賢行願品偈文〉是整個祈願法會的精神與心髓。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普賢行願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我沒有能力讓在座的各位,都因為這堂的講說而獲得利益及啟發。但是由於這責任落到我身上,所以我也只能不懂裝懂的來為各位解說。在這裡,我會以熱忱與自然的心情,盡力而為。

  各位在座的上師都能如匯聚大海一般,聚集在賢劫千佛都將在此成佛的聖地金剛座,在如此有福氣的時刻裡,希望大家能以無誤的心態與行為來聽聞佛法。

  對於說法者而言,就算是一個滿身罪業、低賤卑微的人,如果他所說的話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們就算接受他的開導也沒有過失。有時就算是五、六歲的小孩子,也會說出很有道理、很深刻的話語。對此我們不能隨便的忽視與看輕,何況現在講的都是嘉言妙句,所以請大家要能放在心上。

  華嚴經,經中之王

  所謂普賢行願,是出自《華嚴經》的祈願文。《華嚴經》也是一切經中之王,可說是王中之王,頂尖中的頂尖,也是大乘經典中最廣、最長的經典。但是佛陀在宣說《華嚴經》時,卻只用了21天來講說,是在很短的時間裡宣講了《華嚴經》。

  《華嚴經》的卷數與品數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有81卷、60卷、還有40卷等不同版本。其中81卷的《華嚴經》本身並不完全,主要原因在於《華嚴經》的原文最初有十萬偈誦,而翻譯出來的卻只有4萬5千個偈誦。另外宣講《華嚴經》的地方,也分別在九個不同的場所講說。

  最初佛陀在成道時,坐在菩提樹下講說了六品。之後在普光明殿,第二會講說了六品。另外也在一些天界,如兜率天、忉利天等講說了《華嚴經》,最後又回到普光明殿說了幾品《華嚴經》。總之佛陀總共宣說了九會,分別在九個不同的地方,宣講了《華嚴經》。

  《華嚴經》之向外流傳與傳譯

  早在西藏盛行佛法以前,佛法就已經在中國弘揚與盛行,因此《華嚴經》也在中國廣為流行,其中尤以〈普賢行願品〉、〈淨行品〉、〈梵行品〉等最為人所知、流傳廣泛,因此對這三品的研究與論著也非常齊全繁多。

  至於《華嚴經》在中國的典故說法中,賢哲們認為,這應該是來自印度的說法,據說當時龍樹菩薩到龍宮覽讀藏經,他在那裡見到的便是《華嚴經》。那時《華嚴經》有上、中、下三本,以現代的說法就是有上中下三冊。

  上冊的內容,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數,這是人間所沒有的;中冊應該也沒有,而下冊華嚴,有4萬5千偈傳到中國,大概就是前面提到的81卷華嚴,另外還有5萬5千偈九品尚在印度,沒有傳到中國來。至於藏文版的華嚴,約有40多卷。因此,華嚴是大乘經典中,至為重要的一部經典。

  接下來要講到〈普賢行願品偈文〉了,這是我們平時經常念誦的願文,但偶爾一個人念誦時,卻會出現一下子念不出來,甚至連〈普賢行願品偈文〉中的七支供養都想不起來的情況。在第十三世DB法王的時代,有一位瑜伽大師,他帶著一位侍者,是在楚布寺當過糾察師的僧人叫做蔣采,倆人一起去聖地朝聖。這位蔣采侍者心腸不錯,但是沒什麼知識,因此一路上,他總是煩煩忉忉、問東問西。

  有一天,他們來到一個很神聖的山洞,進入山洞後,大師就說:「今天能來到這神聖的地方,真是很有福氣的事,你來念誦一下普賢七支供養吧。」結果這位侍者念來念去,總在幾句上繞著念,轉不過去,光從「所有十方世界中」念到「悉皆回向於菩提」而已,還不是念誦全部的願文呢,但就是繞來繞去的念不完。於是大師問道:「沒有簡短一點的嗎?」實在沒辦法了,蔣采只好念了這一個偈子: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平常大家一起念時,都能跟著背出整個願文,但往往自己獨自念誦時,卻沒法完整背誦。可見在文詞上,〈普賢行願品偈文〉有其難度。在意義上,華嚴既深又廣的含意,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數的內容,真不是我們能馬上理解領會的。因此在念誦〈普賢行願品偈文〉時,若能一邊念誦,並配合著思維其道理,這樣去諷誦的話,將會更有意義。

  念誦願文,首重明白其意

  〈普賢行願品偈文〉的注釋中,有陳那大師、釋迦賢大師等撰寫的許多印度論著;而在藏傳的論著中,也有格魯、薩迦、噶舉、寧瑪四大教派的各種著作。例如棉東蒼巴大師所寫的《普賢行願品偈文釋論》,就很容易了解而且非常精要,對於這些論著,我們都應該多去閱讀。不然祈願法會總是在念,卻不懂願文的意義,無法跟別人講說,甚至自己都不明白意義的話,實在是不太好。

  現在,我要像盲人找東西一樣,東抓西抓的來講解〈普賢行願品偈文〉了。在中國的《華嚴經》研究中,有說法是以「普賢十大願」做為大綱,來講說〈普賢行願品〉,所以我也會以這樣的大綱來教學。由於藏文的論著當中,大綱的分類非常繁瑣,一個標題中又引申出其他的小標題,這對翻譯來說很困難。此外,從聽者的角度來看,最後也會弄不清楚到底講到哪裡,不知該怎麼去對應主題,所以我將不使用藏族釋論的大綱分類來解說。

  在中國針對華嚴最著名的研究講說者,是「清涼國師」。會有這個名字是因為他曾在五台山住了很久,而五台山的另一個名稱就是「清涼山」。清涼國師所撰著的《華嚴疏抄》,可說是華嚴的經注中最有名的。另外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清涼國師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

  清涼國師的壽命很長,至於他到底活到多少歲數,一直沒有確定的說法,有些說活到121歲,有些則說活到104歲。總之,他的一生經歷了九個朝代,並成為七個皇朝的國師。在洛本甲所著作,藏文的《中國佛教源流》一書中,對於清涼國師也特別給予贊歎和著墨,他可說是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大師。

  至於藏文的經注,多是源自印度陳那大師的釋論,以及其所分類的大綱,來做為經注的基礎與准則。最廣泛的注解,要數卻些阿阇黎的版本了。不過卻些阿阇黎的經注習慣,總是喜歡寫得詳盡且深廣。

  所以在我做了一些匯整之後,將主要以漢地《華嚴經》的科判大綱分類,並依照「普賢十大願」的順序,來講說〈普賢行願品偈文〉。這中間若有需要做詳細的解釋,便會參考印度與西藏大師的經注分類來說明。

  以下就從頂禮、稱贊、供養,到忏悔等按照順序來講說。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

  首先講的是「頂禮」。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在願文的主頌當中,是從「所有十方世界中」一直到「深信諸佛皆充滿」。若以普賢菩薩的發願來說,是屬於第一大願,就是禮敬諸佛,若以願文的意義來看,這四個偈頌主要講的是頂禮,這也是七支供養的開始。

  從中文《華嚴經》的分類來看,身頂禮和意頂禮,屬於在這頂禮支當中,至於語頂禮,則另外放在稱贊支裡面。總之,我們在這解脫道上,或者說在這通往遍知佛果的道路上,即是修行的道路。雖然在這修行道上,卻無法明確的指出來說,這就是通往佛地的道路。因此所謂的道路是說,在我們心上,去種下能夠成佛的種子,以及積聚成佛的因與緣。

  積福除障,七支供養最殊勝

  修行之道最主要的因緣在於積聚福德,若俱生緣不足夠的話,要達到轉化自心、了證於心的近取因會非常困難,所以積聚福德、淨除罪障是極為重要的。積福除障的方法有很多,在大乘的方法中,最殊勝的方法便是七支供養。而針對這七支供養的修持,說得最詳盡清楚的就是〈普賢行願品〉偈文。在七支供養當中,就包含有積聚福德,以及淨除罪障兩個部分。

  很多人可能覺得頂禮、贊歎、供養等這七支法,看來很簡單,因此覺得不是很重要。但各位要知道,在很多經典中提到佛陀前往各個淨土說法,所有菩薩們皆前往聽法時,都會做到七支供養的修持。由此可見,這七支供養不是一般的修持,而是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修行的精華,更是重要再重要的修持。

  1. 頂禮:講到頂禮,在一個頂禮當中,其實也能包含整個七支供養的修持,也就是透過一個頂禮,來達到七支供養的修行。當我們用身語意,以虔敬之心來禮拜時,即是做到了頂禮。

  2. 供養:如果我們的身語意都有著信敬,則十方諸佛菩薩都會歡喜,能令諸佛菩薩歡喜就是供養。供養的意義在於透過獻上各種供養的行為,讓對方開心與歡喜。

  3. 忏悔:因為諸佛菩薩的歡喜,使我們福德積聚、罪障消除,於是這就成為了忏悔。

  4. 隨喜:由於積福除障了,自然的我們會生起一股歡喜之心,而隨喜也自然的產生。

  5. 請轉*輪:積聚福德、淨除罪障,能使我們自身成為法器,變成有緣能夠領受教法的容器,於是,因為佛陀的無誤遍知,就算沒有祈請轉*輪,佛陀也自然的常轉*輪及常住於世。

  其實對佛陀而言,他本身了知一切知識,該證的已證、該斷的已斷,所以並不需要對自己轉什麼*輪。佛陀轉*輪是為了有緣的眾生,但是弟子們如果不接受、不想要,佛陀也不能隨自己意的勉強轉*輪。所以我們請轉*輪,意思是准備好了,願意接受,於是佛陀才能對我們轉動*輪。

  6. 請佛住世:至於請佛住世,原因是不論佛陀住在任何國土,都有其度化眾生的因緣與需要,如果沒有必要性和特定的因緣,佛陀不會特別住於某個國土。簡單來說就是佛陀很忙,所以不會沒事待在一個地方。另外佛陀也不會沒原因、沒道理的施行佛事業,佛陀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眾生,然而,若不需要為眾生做什麼的話,佛陀也不會去住彼世間。因此佛陀是否住世,完全取決於眾生。當我們心中准備好,身語意也帶著誠意來請佛住世、請轉*輪的話,佛陀便會接受我們的請求。

  7. 回向:最後,將以上所作所為而積聚的廣大福德,回向證得圓滿無上菩提。

  於是,我們只在一個「頂禮」當中,便完整了「七支」的修持。

  若要說到頂禮的利益,那是不可思議的。在《業報差別經》中提到頂禮有十種功德,而寂天菩薩也在《集學論》中說,頂禮一拜時,在一個頂禮之下身體所覆蓋的大地,等於能成為八萬四千由旬黃金大地微塵數轉輪聖王的利益。所以過去一些上師曾表示,若思維頂禮的意義,就會覺得自已的身體真是太小了,如果身體高大一些,下面所包含的黃金大地也會廣大一些,那麼利益將會大一些。因此大禮拜確實有其必要性,因為做小禮拜的話,身體下方所覆蓋的面積會比大禮拜少了許多。

  雙手合十的意義與功德

  接下來要講一個發生在中國上海的故事,過去我也說過,因為這是真實的事情,所以連報紙也曾報導過。

  有個做屠宰生意的養豬戶,在他臨終時,來了一位游方的僧人,為他講說因果及佛法的道理,於是臨終時這位養豬戶心中對佛法生起信心,最後他在一只手高舉做合十的姿勢中死去。過了一陣子,養豬戶一家人分別做了同一個夢,在夢中,父親回來跟大家說:「明天我會投胎到鄰居養豬戶的豬圈裡,並且成為一只小豬。這只剛出生的小豬會長著一只人手,看到這只有人手的小豬時,請大家一定要救它!」

  於是隔天這家人跑去鄰居的豬圈一看,果真有一只長著人手的小豬出生,他們趕緊將這只小豬要來,並送到寺院放生的園地裡去放生了。在這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僅只是一只手當胸合十,就有這等功德利益,要是這位父親不曾在死前虔誠地單舉一只手,那他的家人也不可能因此找到他,而這只是單手合十的功德呢。

  至於佛教徒,都有雙手合十的習慣。在律典中說,合十時雙掌要中空,而不是完全緊貼在一起。雙掌中空的意思,代表著無我、空性與法身;這裡並不是說光合掌就能擁有無我或空性,而是指我們自身也必須符合這合掌的意義。就好像拿著一支手機,自己在那兒說這個按鍵代表法身,那個按鍵代表空性一樣,這根本是毫無意義。例如有些上師會講說法帽所代表的意義,一方面是代表著祖師大德們的加持,這可不是隨便哪個人說說就算數,因為這樣是無法具有加持力的。再從另一方面來說,其象征的意義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心,因為心生感受,於是使得眼見也有了意義。

  合掌的手形,象征著色身,當兩只手掌合在一起,便代表能生起智慧與方便雙運之道,已生起得安住,安住已得增長。另外在藏傳佛法中,有將雙掌置於頭頂、喉間、心間的方式,這是依於密乘的道理,雙掌置於頭頂,代表解開頂輪的脈結,成就諸佛的相好,尤其是成就佛陀頂髻威攝相好。雙掌置於喉間,也就是喉結附近的位置,代表著解開喉輪的脈結,具足說法六十四妙音,成就喉嚨如法螺的相好。雙掌置於心間,是指兩乳的中央,這是代表能成就諸佛之心遍知智慧緣起。因此這些行為從正面來說,是建立緣起,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則是淨除罪障。

  頂禮別毛躁,小心嚇到上師

  以西藏和中國頂禮的傳統來看,是三起三伏的頂禮,也就是每拜下去一次,就要起身一次,總共三次,這也是西藏與中國特別的頂禮傳統。印度則沒有這樣的方式,印度的頂禮是跪在地上,三次雙掌伏地頂禮,不需要站起身來。

  大禮拜的傳統,在顯乘經典中曾提到善財童子如木倒地一般的頂禮,這就表示,即便是顯乘也有大禮拜的出處來源。以密乘來說,大禮拜時必須持氣而拜,因此能夠全身伏地又起。但是過去我在西藏,看到一些華人法友來見我,一見到我就重重的拜倒在地上,發出很大的聲音,當時我真是嚇了一跳,以為那人會不會因此而撞得頭破血流。有些人的頂禮,還真的是會嚇到上師呢。

  因此要知道,頂禮是表示對上師與三寶的恭敬,而我們現在的頂禮,有時會嚇到上師,有時則會讓人覺得感冒,因為是急急忙忙、亂七八糟的去頂禮。當然三寶不會感冒,不過上師可是會,所以頂禮時要特別注意不要毛躁、激動,以及粗魯的揚起很多灰塵。

  身語意的頂禮

  從「所有十方世界中」到「一切遍禮盡無余」都是在簡略講說身語意的頂禮。對於住在十方一切世界中,過去、現在、未來的人中之尊,諸佛如來,我們要盡所有的去頂禮。至於要怎麼去頂禮呢?〈普賢行願品偈文〉提到: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1.身的頂禮:

  這一偈主要在講身的頂禮。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要怎麼說才好呢?總之,在一個針的尖端上,即使是那麼一小點的地方,就有廣大十方世界微塵數的諸佛菩薩存在著。

  科學家也發現,在我們前方這片土地上,就有連人眼也看不見的無數原子,那種極小的原子,跟一小塊木頭比起來,木頭便有如高山了。這裡我們可以想,有如最微細塵埃般數量眾多的諸佛菩薩,就在自己的前方,若能這樣思考,就能知道現在這金剛座的范圍中,每個人面前的微塵,到底有多無數、廣大。一微塵中就有廣大十方諸佛菩薩,而且還不只是一粒微塵而已,是一切微塵中都有十方諸佛安住在其中。

  講到《華嚴經》所提到的微塵數時,就得從科學的角度來解說一下。我們存在的整個世界是屬於太陽系,而在這太陽系中,地球是第三個行星。一個太陽裡,可以裝載一億個地球。但是跟銀河系比起來,也就是凌晨我們看到天空時,有那麼點白霧霧的一小區,能容納的行星就是數不勝數、千億萬億的數量了。銀河系的范圍有多廣呢?若要計算的話,其中的距離要用光速來計算,也就是光的速度走十萬光年的距離。而光速有多快呢?例如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大概8分12秒的時間便能到達。

  在一秒之間,光的速度就能繞著地球走七圈,同樣在一秒之內,光速也能走三十萬公裡遠的距離。以這麼快的速度,整個銀河系之間還要走個十年才能到達,銀河系就是這麼大的范圍。不過若是跟一個宇宙比起來,銀河系也不過是其中的一粒米,我們甚至無法知道,在一個宇宙中有多少個銀河系、多少個太陽系。於是在沒法形容的情況下,科學家只能說,這是有如整個地球的微塵數量般眾多的星系。整個宇宙,也就是所謂的三千世界,我們要讓自己的身體化現成為三千世界微塵數般眾多,並且讓這每一個身體,都向著三千世界微塵數般的諸佛頂禮。

  當然我們現在無法真的去化身無數,只能利用觀想的方式。但佛菩薩的神通廣大不可思議,加上我們眾生的妄念分別不可思議,我們妄念是無盡無際的,由於這兩種不可思議的結合,於是當我們認為、想著自己成為微塵數般眾多,並祈求微塵數諸佛在我們前方,而向諸佛頂禮時,那麼由於因緣的具足,就能真的發揮出力量。以上是身的頂禮。

  2.意的頂禮: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這一偈講意的頂禮。就像我剛剛提過,在一個針尖上,就有著廣大微塵數的諸佛。其實科學家也發現,整個宇宙也是由微塵所組成的。不光是佛陀,而是每一個佛陀,所有一切的諸佛,都有著菩薩、聲聞比丘等億萬海數的眷屬所圍繞著,這一切海會聖眾都在一微塵中存在著,這是意的頂禮。

  第二大願,稱贊如來

  3.語的頂禮:

  至於語的頂禮是以下這一偈: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這是贊歎的部分。有些上師說,無量數化身,又化出無量數頭,再化出無量數嘴,以前聽到這種說法覺得很難接受,因為這樣來觀想真是太恐怖了!一個人具有無數的頭已經夠可怕,還要想說化出無量的嘴,這真是太困難了。一些道次第的大師們是這樣解說的,但我的想法是,無量數化身,也就有無量數的頭、以及無量數的嘴。因此每一個化身上只有一個頭,一個頭上只有一張嘴,一張嘴裡只有一條舌頭。就用這等同微塵數化身的無量數自己,向諸佛贊美贊歎。

  另外,現在也有人說普賢行願的贊佛方法,就是先想好贊美詞,然後放到網路上,於是就有很多人能看到。總之普賢行願的修持,是我們能怎麼想就怎麼想,心能多大就多大,能說多少就說多少,完全沒有設限的去禮佛贊佛。為何要這樣做呢?因為大乘的發心、大悲心比天空還寬,比法界還廣,因此要先訓練我們心,讓我們的心先熟練所謂的廣大。光只是想要寬廣並沒有用,需要有些方法練習,而這方法就是我剛剛所說的觀想,於是心自然就能練習變得更寬廣。

  剛開始先對一微塵能生起慈悲心、智慧心,然後慢慢讓慈悲與智慧的光芒遍照一切微塵,最後再進步到讓智慧與慈悲心的光芒遍灑一切世間生命,這就是一個練習的過程。

  無所求、無分別,才是真頂禮

  剛剛說了這麼多關於「頂禮」的教導,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到佛堂,來到佛陀聖像前雙膝跪地、雙手合掌,虔誠向佛陀頂禮,但是,心中卻帶著有所求的心態,這樣就不算是真的頂禮了,畢竟佛陀不需要我們的討好,而且拜佛的人多得是,我們不論拜不拜佛,對佛陀來說也不多一個或少一個。其實我們禮拜是為了替自己積聚福德、淨除罪障,因此是為了轉化我們自己,並不是要去改變佛陀什麼。頂禮的真義在於恭敬、尊重他人的功德,所以沒有一個眾生是完全沒有任何功德的,就像佛陀所說:「不會有絕對好的眾生,也沒有絕對壞的眾生。」因此,一點優點功德都沒有的眾生,是不存在的。

  一個學法的人要像蜜蜂采蜜一樣,蜜蜂不會隨便什麼都去采取收集,它的目標是花朵的精華、花朵的營養,也就是花蜜,因此學法人也要如蜜蜂一樣,用智慧與信心,去汲取值得學習的、值得效法的部分。

  對於任何一個眾生,就算只有一點點的優點與好的特質,我們也要對他生起敬重恭敬的心去贊歎、支持,若能這麼做,才是如同〈普賢行願品偈文〉中所說,做到真正的頂禮與贊歎。不然,我們只不過是奉神的人,並不算是真正追隨佛菩薩學習、修持正法的人。

  所以不要光只是往上看,同時也要往下去看看,只是向上去贊頌,卻向下欺凌,這就很不對了。現在有很多人,聽到某些地方或某些人遭遇苦難,反而手舞足蹈、拍手叫好或旁觀看戲,甚至要拿酒來助興慶祝,這真是很糟糕。

  尤其是剛剛提到廣大國土,這裡不光是指這個世間,而是說所有國土世間的一切眾生,對於他們的功德善業,我們都要去隨喜,並且頂禮贊歎。首先我們要對功德較大、善業較大的對象去頂禮贊頌,然後慢慢的也能對一切眾生都頂禮與贊歎,這才是普賢行願的道理所在。不然只是頂禮贊美佛陀,其他的完全都不理不管,這可不是普賢行願的精神。

  菩提心的禅修

  接下來我們一起禅修。既然我們是實修的傳承,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怎麼去禅修了,這裡我們要禅修的是菩提心。

  首先我們要想,有時我們坐在飛機內往下看,會看到整片的大地,還有一座座、一排排的房子。但是當我們站在地面的時候,卻只能看到前後的景物。從天空往下看,有時也會想,這麼多人,這麼多房子,是怎麼蓋起來的?是怎麼生活的?在大地上居住的人們,雖然想要幸福快樂,卻很少人能真正獲得幸福快樂。至今為止,人人都在為了追求幸福而辛苦著努力著,甚至冒死犯難的拼命著,卻仍然無法獲得究竟的幸福快樂,也因此,多在不滿足及失望中度過一生。

  這原因是眾生因心迷惑而產生,迷惑的心不是外在或他人讓我們迷惑,不是因為衣服穿錯而迷惑,也不是因為說錯話而迷惑,最主要的迷惑來自我們的想法,因為錯誤的思想、想法而迷惑了。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要透過什麼因,才能夠得到善的結果,以及什麼因,會得到壞的結果。由於不知道這一點,所以做了壞的因,卻期待得到好的結果,做了善的因,卻以為會得到壞的結果,甚至還寧願拋棄善因,如此完全顛倒是非、顛倒因果,於是我們的痛苦無盡、迷惑無盡。

  由於迷惑無邊,所以並非一日、一月、一年,而是一生一世都在受苦當中。若有救怙者還好,但是連能救怙我們的人都沒有,比如說身體病了可以看醫生,然而也不是人人都能看到醫生,沒藥可吃的成千上億,得重病卻沒錢獲得醫療的也是成百上萬。最大迷惑的根源是心,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讓心不要再迷惑。可是人們不知該如何鼓勵自己,對他人抱著期待,卻又無法真的相信,於是就在這種矛盾中想要離苦得樂,卻無樂且受苦,對於這樣的眾生,我們要生起憐憫之心,並且發願,我要精進地運用自己的身語意,讓一切眾生真正獲得快樂,遠離痛苦。帶著這樣的思維,我們一起來禅修三分鐘。

  (法王引導大眾禅修,三分鐘後,法王擊磬請大眾出定)

台灣學佛網首頁普贤行愿品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