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第十五章 廣頌第八、九願
第十五章 廣頌第八、九願 學佛是為了成佛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這裡有兩個頌的內容。主要是對第八個願"常隨佛學"內容的總結和歸納。"常隨佛學"就是像佛那樣,跟佛學習,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學習的榜樣。不僅學本師,而且還要向現在、過去、未來的佛學習。學佛的具體方法,按《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去修學。 佛陀為什麼值得我們學習呢?因為他"一切意樂皆圓滿",佛陀的舉心動念,都與真理、智慧、道德相應。反過來講,凡夫內心所想的念頭,總是充滿著妄想、困惑、煩惱,甚至還有各種損人利己的想法。凡夫的意樂是有缺陷的,是不圓滿的。 我們為什麼要向佛學習呢?因為佛值得我們學習;因為佛是人類中的人獅子、人上人;也因為佛是人類中的最尊勝者;還因為佛的福德與智慧像十五的月亮,達到圓滿了!不但佛是如此,大菩薩等也是如此。但在福德與智慧圓滿的智者中,佛是最尊最勝的,所以佛的十種名號中,有一種叫兩足尊。 佛陀不僅福德、智慧圓滿,而且慈悲心圓滿無量。佛不但自己斷除了煩惱,了脫生死,得到解脫,而且還能以無量的慈悲心,方便善巧運用智慧,來救度眾生,使眾生也能得到解脫。佛救苦救難的大慈大悲心,不限於一人一事、一族一地區一世界,而是遍及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一切苦難。佛陀慈悲心的深切廣大,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因此,我們要常隨佛學,佛陀是人天學習的榜樣!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我願意普遍跟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佛學習,就能夠很快地成就大菩提,就能成佛。成佛後以種種方便,去弘揚佛法、救度眾生。 佛陀的悲心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 這兩頌總結恆順眾生的內容。"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一切剎,指一切國土。佛教認為在宇宙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在無量無邊的世界裡,又有無量無邊的佛國。在這些佛的國土裡,每一個佛土都非常廣大、清淨、莊嚴。妙莊嚴的妙字,就帶有奇異巧妙的意思。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有的人說,阿彌陀佛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大家都向往那個地方。那麼,去的人多了以後,會不會擁擠啊?等我往生那天,還擠得下嗎?好像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生怕容納不下自己。其實,你不用擔心,這不成問題。西方極樂世界是非常大的,再多的人往那裡去,也能容納得下。在許多很大的菩提樹王下面,有許多的佛,在那裡用功修道,諸佛的四周,有許多菩薩圍繞在他的身邊。佛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一佛出世,千佛歡喜"。一尊佛出世,有千萬菩薩跟隨著他、協助他一起弘法、教化眾生。每一位佛,一般都是在菩提樹下成佛的。 成佛以後是不是沒事干了,坐在那裡享清福呢?不是的。"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成佛以後,要去救度十方世界,像微塵、恆河裡的沙那麼多的眾生,把他們從困惑、茫然、痛苦、煩勞、憂患的深淵裡解救出來。惟願他們能夠離開煩惱和憂患,得到一切佛法的利益和正法的受用,讓他們沒有煩惱,離開種種憂愁患難,常常得到快樂,滅除種種煩惱,安住在沒有一點煩惱的境界裡邊。 學佛的最大利益是什麼呢?就是開發智慧,斷除煩惱,清淨自在,這是最主要的。有的人學了佛,就說,哎呀!我見到佛了!看到菩薩了!如果你的煩惱未斷,你見到佛,佛還是佛,你還是你,菩薩還是菩薩。煩惱時你還是煩惱不堪!見到菩薩又有什麼用呢?有的人說,哎呀!我會顯神通啦!我不用望遠鏡,就會看到很遠的地方。那也沒有用,煩惱時,你看得越遠,你的煩惱越多,不看還好些,一看氣就來。這個神通有什麼好處?煩惱一來,嗔心比別人利害!因為有了神通,嗔恨一來,破壞性就大,造的罪業自然更深!以後下地獄的機會比別人多,比別人早下地獄!所以一個學佛的人,如果有了神通並不值得驕傲,沒有什麼值得去炫耀的。 學佛的人,真正值得驕傲、炫耀的是智慧的成就!其實,智慧成就了的人,沒有一件事值得他去驕傲,去炫耀!學佛的主要意義是培養自己一種平穩良好的心態。讓自己的心,經常處於一種清淨的狀態,不要讓外界的事物牽著自己的鼻子轉;用佛法的智慧去面對人生、面對現實、完善自我;用佛法的智慧去觀照人生、改造生活,使修行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既隨緣又進取,人在紅塵,心離紅塵,遠離世俗,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 菩薩的願望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鸠盤荼,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學佛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呢?就是成佛!成佛首先要發菩提心。從發心到成佛,不是一朝一夕,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在這漫長的歲月中,讓人最擔心的是什麼呢?就是迷失了自己,退失了菩提心。你這一生學佛,做了許多的好事,種了很大的福報,來生也許會投生到國王家裡去。生活在榮華富貴中,叫你學佛你可能不學了;要你出家,更是免談。為什麼呢?富貴修行難!等你把所修的福報享完之後,也許你就要墮落到三惡道裡去了。 普賢菩薩慈悲,怕我們將來迷失掉修學佛法的這份善根,在這裡提醒我們:"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這就是說,在我現在的學佛修行中,要發願:願我未來在生死的流轉中,不要忘記我的初發心,不要迷失自己學佛修行的這份善根!願我來生出家修行中,守住清淨的戒律,不要破戒。願我將來能夠在佛法清淨的環境中修行,使自己清淨的心,不會被世俗不良的污垢所污染,不使自己染上不良的習性,永遠守住戒律,不要犯戒。 修學佛法,根機是非常重要的!不知你是否注意過,為什麼有的人,對寺院那種清淨的生活,感到向往;一聽到佛法就非常歡喜,深信不疑,對佛法很感興趣,甚至產生相見恨晚的情感;每當見到出家的僧人,就自然產生一種好感和敬意。特別是不管走進任何一座寺院,就對佛產生一種依戀、感恩之情。馬上肅然起敬,在禮拜的一瞬間,自己就像一個迷失的孩子,找到了慈父,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問自己哭什麼?我並不傷心,而是天性自然的流露,自己失掉的本性忽然找到了,感到無比的歡喜。但心裡並沒有歡喜的成分,是悲喜交集撞擊心靈深處的火花,表示出來的一種無意識的直覺感受。這就是宿世善根的關系。 社會上有不少人,他沒有善根,或者說善根還不成熟,你怎麼跟他講佛法的道理,他一點興趣也沒有。你費盡口舌地講,他一點都不相信,不肯接受。他不接受,拉倒也罷,卻說:佛法拿來有什麼用?佛法不能變成一分回鍋肉,不能給我變一台電視機。言下之意是說佛法不能當飯吃。說法時碰到這種人,要把他教化過來,難度很大。我們學習普賢行願之後,使我們懂得了修學佛法發願的重要性。我們要在佛前發願:願我生生世世都永遠學佛修行,永遠也不要迷失這份慧根! 同時,我希望自己將來能夠出家修行、持淨戒,不要犯戒、破戒。所謂"無垢無破無穿漏"。垢,是染污,持戒是保持清淨的人格,不被不良行為所染污。這是犯輕戒。破,是破戒。破根本戒,屬於重罪,像殺人。破戒後,就失去做佛教徒的資格了。如果說你犯的是垢戒,也就是輕戒,像踩死一只螞蟻,打死一只蚊子,這種輕戒,就像我們的衣服染上了污點,把它洗干淨就沒事了。清洗罪業的方式,是通過忏悔,忏悔時要虔誠,自我譴責、埋怨、責備。通過這樣的忏悔,人格上的污垢就清洗干淨了。無穿漏,就是不缺漏戒。不缺漏的意思,是守戒很嚴密,不違犯每一條戒律。就像一件衣服,完好無損。衣服上什麼都不減少,沒有污垢,沒有破洞,扣子沒掉一顆,這就是無垢無破無穿漏。反過來說,如果一件衣服染上一點墨水,或者油垢,或是掉了一顆扣子,哪怕脫了幾針線,就不能稱無垢無破無穿漏了。 "天龍夜叉鸠盤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修學佛法,不僅為自己、為個人解脫,而是面對一切眾生,像天、龍、夜叉、鸠盤荼,乃至人非人等各類不同的眾生。在修行時,要用佛法去救度他們,希望具備各種音聲語言的能力,對北京人講北京話,對上海人講上海話,對廣東人講廣東話,對外國人講外國語。對老鼠、蟑螂、蒼蠅、蚊子......也具備鳥語獸言,能夠依照各類眾生不同的音聲,為他們說法,使大家都能聽得懂,明白佛法的道理,讓眾生能修學佛法,了脫生死。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勤修清淨波羅蜜,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這兩頌主要告訴我們,修行的具體內容和方法。菩提道修行的法門,主要表現在發心、修行兩個方面。發心,是發菩提心。所謂發菩提心,就是發大誓願。如四種宏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菩提心。四宏誓願的精神,與普賢行願的第九大願--恆順眾生關系非常密切!四宏誓願說穿了,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先度眾生,後成佛"。實際上跟《普賢行願品》的核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思想是相通的。所以發心、修行、成佛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度化眾生。 修行的主要內容是六波羅蜜,也就是六度。六度法門,能使我們擺脫人生的痛苦和煩惱,度到涅盤的彼岸。普賢菩薩將修行的主要內容和盤托出,就是"勤修清淨波羅蜜",《普賢行願品》要求我們修清淨波羅蜜。什麼叫清淨?什麼叫不清淨呢?所謂的清淨,是在修行中不住相,不著相,沒有私心雜念。相反,在修行中住相、著相,有雜念、有妄想就是不清淨了。 社會上有的人修布施,帶著名利色彩,出了點錢,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們布施的目的,是讓社會上的人都知道他是慈善家,通過做好事,顯示自己的富有。還有的人,平時不擇手段,賺了許多昧良心的錢,做了許多虧心的事。他的布施,是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自我安慰,求菩薩保佑自己,不要遭受惡報。還有一種人,看見街上要飯的人,在布施人家的時候,心裡根本沒有一點同情心,對人家不屑一顧,以一種輕視、傲慢的態度,把錢往人臉上一扔,揚長而去,以炫耀自己的高貴和富有。這樣的布施就是不清淨。帶著私心雜念去布施,盡管你出的錢要比別人多,但你的功德只有一點點。 在修布施上,有一種人很值得稱揚。有位李居士,一天,她上街買菜,在十字路口上,見到一個殘疾人,失去雙腿和左臂,同情心油然而生。她想到這人的處境,不知他今後的日子怎麼過,對這生不如死的悲慘命運,非常同情、難過。她走過去,彎下腰,恭敬地對她說:我這裡有一百塊錢,你先拿去看病,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要求。你必須當著我的面,念上一百句阿彌陀佛,還有你必須每天面向西方念十句阿彌陀佛,如果你保證做得到,我就把錢拿給你。這人高興地說,請你放心吧!如果我拿到這個錢,回去不念佛,我就不得好死!我聽奶奶說過,念佛的人死後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過去我不相信。今天遇到你這個好心人,叫我念佛,我以後一定聽你的。你總該相信我了嗎?後來李居士了解到,這人是在撿破爛時,被火車壓斷雙腿和左臂的。當這人拿到錢高興的時候,李居士乘機給他講佛法,揭示人生因果的道理,指出改造命運的方法。 真正清淨的布施,要三輪體空。就是說我們在教化眾生的時候,心裡並沒有某一個眾生是我度的。也就是說雖然自己做了許多好事,幫助過無數眾生,但心裡面沒有感到有一個眾生是自己度的對象。自己沒有一個念頭覺得自己對眾生有任何功勞。做過好事跟沒做一樣,不住相,不著相。就像《金剛經》裡面說的:"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不可思量。"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不住相布施,不執著功德,不去分別功德的大小,不去分別布施的對象,放下自我去布施;在幫助別人時,不是為了功德,才去做好事,完全出於慈悲心,自然而然地去做,做完以後,不把好事放在心上。那你所得的功德無量無邊,像虛空那麼大!因此,《普賢行願品》在這裡要我們"勤修清淨波羅蜜"。修清淨的六度波羅蜜,就是不要住相,不執著功德,不起分別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相反,有的居士,做了好事,惟恐人家不知道。我到一些寺廟,看見電風扇的葉片上,全部寫的是出錢人的名字。大概上面有好幾十人、上百人的名字吧,這些人的名字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我真擔心,電風扇一轉,他們的頭就會暈。所以,在修布施時,假如能夠做到不著相,干了好事跟沒干一樣,那你的功德就像虛空一樣大。相反,你的功德就只有一點點了。 "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修學佛法,最高的發心是發菩提心。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樣的大願!我希望大家都發這樣的大願,並按自己的發心去做,努力朝這個目標前進,學佛才會有出息。恆不忘失菩提心,是說不管自己將來投生在哪一道中,永遠也不會忘記追求佛道、普度眾生的這一願望。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如果一個人忘記了菩提心,離開眾生去修行,那他修的功德就屬於魔的事業。所以,在修行中要常常牢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心,不可以有一剎那的時間忘掉菩提心。願我們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逐漸地滅除障礙,滅除污染我們清淨心的污垢,同時逐漸成就一切殊勝的德行。在生活中修行、解脫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是用比喻的方式告訴我們修行的道理。蓮花雖然長在污泥裡,卻不被污泥所污染;像太陽、月亮那樣,雖然掛在天空,但它們並非停止在空中。太陽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運轉,向大地散發出光明和熱能,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修行應該像蓮花、日月那樣。雖然自己身在紅塵世俗,但要潔身自愛,做到人在紅塵,心離紅塵,不被紅塵世俗中不良環境所污染,擺脫人世間各種功名利祿對我們的干擾和誘惑,保持自己清淨的人格,像蓮花那樣出污泥而不染。 有些在家居士,責怪、埋怨自己修行的環境不好,想出家修行。如果想完善人格,為了尋求真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而出家,佛門為你廣開,歡迎你進來!反之,如果出家,是為了回避現實,逃避喧嚷遠離塵俗,想找一個清靜的環境落腳,想在清靜的地方去修行,我勸你最好放下出家的念頭。我實話告訴你,你進去用不了多久,就會自動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寺院也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並非淨土。有的人以為寺廟無比清淨,那裡沒有煩惱,到佛門中去尋找一片淨土,好像寺廟中一切都無比的好,那是佛的世界。我覺得未必。為什麼呢?出家人,也是人,他們畢竟沒有脫離常人的生活,不是生活在真空裡邊。他們也是血肉之軀,跟常人一樣,是有肉、有血、有感情的高級動物。 再說出家人中,素質高低不同,佛法上的修養、表現出來的氣質也不相同,並非僧人個個都是十全十美,功德圓滿。其實僧團中,僧人的佛學修養參差不齊,就像在同一塊地裡,有的莊稼長得高一點,好一點,有的長得矮一點,這種現象很正常。出家人通過修學佛法,接受佛法的教育和學習的時間相對比在家人要多一些。因為經常受到佛法的洗禮,他們的道德、修養確實要比一般人強一些,人格上的污點相對要比一般人少一些。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煩惱,只不過,煩惱、憂慮的事比在家人相對要少一些。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沒有恩怨、是非、矛盾、煩惱、痛苦和憂慮。學佛的人,關鍵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觀照人生,去觀照生活,改變心境。煩惱的根源來自於內心,而不是外界條件和環境,心隨境轉是煩惱,放下煩惱是菩提!如果你帶著煩惱的心態去尋找擺脫煩惱的方法和環境,那煩惱上又會重疊煩惱。如果你不去執著煩惱的人和事,如果能用智慧去觀照煩惱,當下就是菩提。所謂煩惱即菩提,心淨則佛土淨。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禅師碰見一個老太太,見她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一籌莫展的樣子,就上前去問:老人家,您在愁什麼呀?老太太告訴他,我在愁今天是晴,還是陰?禅師說,晴如何?陰又如何?她說,因為我有兩個閨女,老大嫁給做雨傘的,老二嫁給燒磚瓦的。我在愁今天是晴天,大女婿的傘就賣不出去。要是今天下雨,大女婿的傘雖然能夠賣出去,但二女婿的瓦,就曬不干。請問禅師,有什麼辦法能解開我的苦惱嗎?禅師告訴她,現在我教你一個辦法:你把心情調換一下,想到天晴時,二女婿的瓦就可以曬干;如果下雨,想著大女婿的雨傘有人買。這樣不就開心了吧!的確,同是一件事,由於觀念不同,心境不同,給人帶來的苦樂也截然不一樣。 古代聖賢莊子,是怎樣看待、處理煩惱和痛苦的事?說起莊子,知道的人很多。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代宋國蒙地人,具體生死年代不詳,是著名的思想家。莊周的著作只有《莊子》一書,其思想淵源於老子學說,因此後世稱為"老莊學派"。《莊子》一書流傳很廣,在思想界、文學界影響很大。《莊子·至樂篇》裡有一則故事: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看到莊子卻正坐在地上,敲打著瓦盆在唱歌。 惠子說:"你和妻子居住生活在一起,她為你生兒育女一直到老,現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罷了,還要敲著盆子唱歌,這豈不是太過分了嗎?"莊子說:"非也,在她剛死的時候,我怎能沒有感傷?然而推究起來,她起初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而且也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而且原本沒有氣息。在恍恍惚惚,若有若無之間,無為之道變化而有了氣,氣變化而成形,形變化而有了生命,現在又變化而為死,這種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運行一樣。人家靜靜地安息在天地之間,而我還在啼啼哭哭,我以為這是不能通達生命的道理,我所以不再哭泣。" 通過故事可以看出,痛苦、煩惱、悲傷之事,通過思想的轉化,心境的改變,是可以不煩惱、不痛苦的。莊子在對待妻死的事情上,起初也痛苦過、感傷過。後來因為轉化,改變了心境,才不再痛苦、煩惱,而敲盆唱歌。難道說莊子對妻子的死,感到幸災樂禍嗎?顯然不是。在莊子看來,人的生死猶如春夏秋冬四季運行的規律一樣,生從宇宙自然界中來,死又回到自然界中去。莊周從自然界萬物生生不已的變化中,找到了超越煩惱與痛苦的方法。 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一種良好的心境,坦然地去面對人生,面對生活,面對社會,面對遇到的各種災難,這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憂愁的事很多,今天孩子的事,明天丈夫的事,後天工作、生意上的事情......事事重重疊疊山。一件事還沒完,另一件事又來了,一天到晚,那顆心七上八下,沒有一刻寧靜過,煩惱的事情總是很多。一會兒激動,一會兒苦惱,一點兒定力都沒有,那智慧從哪兒來呢?智慧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求佛、菩薩幫忙就可以得到的,智慧是從清淨心中生出來的。我們通過學佛修行,培養自己良好的心態;通過學習佛法,提高自己的認識,然後運用佛法的智慧去透視、觀照宇宙人生的真相,不被世間的假相所迷惑;通過念佛、打坐培養一種平穩的心態和定力,使自己這顆清淨的心不被外境所動搖,隨遇一境就在一境中得解脫。 宋代著名大文學家蘇東坡,為後人留下一首贊佛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其意思是說,面對現實人生,不為環境變遷動心,不為種種物質的誘惑、刺激而改變自己的本色。 八風吹不動,是這首偈的的核心內容。八風是什麼呢?八風是最容易破壞人們心境安寧的八種環境。八風是利、衰、譏、贊、毀、譽、苦、樂。利,是利益,得到好處,比如說你一下中獎了,得到一輛轎車。衰,是壞處,就像你買的股票一下子暴跌了,或者你的公司倒閉了。譏,是受到別人的譏笑、挖苦、譏諷、嘲笑、嘲弄。贊,是得到別人的贊歎、恭維、表揚,說一些使你高興的話。毀,受到人家的誹謗、傷害。譽,是榮譽,被社會或單位評為先進人物,受到表彰、獎勵。苦,困苦的環境,讓人痛苦、難受,生活上受到折磨、災難、苦惱、煩悶......。樂,是讓人感到心情愉快、快樂、高興、心情舒暢的事物。這八種事物稱為八風,修學佛法,沒有定功的人,很容易被八風吹得頭暈腦脹,不能自主。學佛的人要用智慧去觀照八風,不被其假相所迷惑,才能從世間道中解脫出來。 在中國佛教中,禅宗六祖慧能也很重視入世修行。在《壇經》中,慧能明確宣稱:"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自家修清淨,即是西方。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裡慧能把修行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大力宣揚法法是心,塵塵是道,主張隨緣修行,隨機參禅證悟。"行也禅、坐也禅,語默動靜皆安然",這是生活禅最好的說明,這就告訴我們,行、走、坐、臥,乃至吃飯、穿衣、拉屎、種地、砍柴、游山、玩水......無不是禅,生活中每件事都可以參禅悟道。其實,人在"道"中不知道,就像魚在水中不知水一樣。一個真正修道的人,離開現實生活去尋道,反而離道甚遠。 佛教中有一部經書叫《維摩诘經》,經中塑造了一個居士菩薩維摩诘的形象。這部經的主要內容是說:維摩诘他的家庭,資財無量,十分富有,他雖然不是出家人,卻遵守沙門的戒律;雖在紅塵中生活,卻不貪著留戀紅塵。維摩诘是我們紅塵中居士學佛的典范。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間與出世間,煩惱與不煩惱,在於你的認識,而不在於環境修行好與不好。比如說,柏林禅寺就比較清淨,大家都出家,到這個環境中來修行,來的人多了,行不行啊?不行的。中國的寺院多的是,我到那裡總可以吧?但很多寺院未必很理想。假如你出家之後,能夠碰上一個理想的寺院,當然好了;反過來說,碰上一個不理想的寺院,你這個時候該怎麼辦?那時再出去,到哪裡去啊? 對佛法的信仰,主要是對法的內涵的認識,親近善知識,依法得解脫。但出家人未必都是善知識,不要太迷信出家人,也不要去分別出家人的是與非。作為僧團的僧人來講,有好、有不好,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出家,遇到好的環境,寺院道風好,這是你的福報;反之,事與願違,出家的環境不清淨呢?寺院道風一塌糊塗,即使出了家,也很難進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沒有遇到理想環境之前,勸你最好暫時不要出家。 事實上,世間的許多煩惱都是人自找的。比如像經濟條件,有的人家庭收入低,他們過得怡然自得,日子雖苦,但夫妻很和睦,生活得非常快樂和自在。相反,有的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好,收入很高,但夫妻一見面就吵架,一天到晚鬧得不可開交,雞犬不寧。另外還有一種人,攀比心比較重,見人家有這有那,自己這也沒有,那也沒有。沒有錢,他想盡辦法弄錢,貪心特別的大,煩惱也就特別的多。為什麼第一種情況的人,他們就生活得愉快?同樣的環境,你為什麼生活得那麼苦惱呢?這就是心境的不同所造成的。 有兩個家庭主婦,在一起聊天,有個主婦說:我看你們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從來沒見你們吵過架,這是什麼原因?這個主婦說,我們家不吵架,處得和睦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夫妻都是壞人。而你們愛吵架,處得不和睦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夫妻都是好人,好人一見面,就會吵鬧。對方聽不懂這話是什麼意思,就說你別取笑我吧,人家在跟你談正經的。這個主婦說:舉一個例子,比如摔壞一件值錢的東西,這個說是他的不對,那個說是我的不對,大家都從自己的身上尋找原因,承擔過錯,覺得自己不好,這樣還能吵得起架來嗎?導致你們夫妻不和睦的原因是一旦出事時,你們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好人,你推我不好,我推你不好,推來推去,肯定要吵架。 這說明一個家庭處得和睦不和睦,問題不在煩惱本身,而在於強烈的我執,以自我為中心造成的。男方希望女方隨順自己,女方希望男方順從自己,如果大家都以自己為中心的話,這樣的家庭再有錢,日子肯定過得不幸福。相反,如果家庭雙方的人,把以我為中心的我執,轉化為尊重、順從、理解對方,家庭就和睦了。其實煩惱與不煩惱,主要是看你的心境,看你對煩惱在不在意。比如說有人罵你,侮辱你,如果你不在意,他愛罵多久,就讓他罵多久,等他罵夠了,他就不罵了。你坐在那裡,洗耳恭聽,一言不發,對他的罵,沒有一點反應,我看對方要氣死了,他不是白罵了嗎?可是你一煩惱,正好上了他的當!對方就是要使你煩惱,才達到他的目的,如果你不介意他的罵,他一定氣得沒辦法。所以煩惱是自己找來的,在客觀上並沒有固定不變的煩惱。 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逆境對自己也不是什麼壞事。比如說你生病,如果你能這樣想,生病消除業障,就能坦然去面對,接受病苦對自己的折磨。另一方面,你沒有生病,一天到晚,東奔西忙,沒有機會休息,現在生病了,正好借這個機會,能夠靜靜地在床上躺一躺,靜靜地休養,這不是一件好事嗎?煩惱痛苦也可以把它想得很開心。學佛的主要意義是培養自己一種良好的心態,這個非常重要。 盡未來利樂有情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不管自己是出家修行也好,還是在家學佛也好,我們修行的目的都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學佛度眾生,就是"頂天立地"。頂天,是上求佛道;立地,是下化眾生。佛道雖然遙遠,但要從你的生活中去做起,從度眾生開始做。眾生怎樣度?你學佛之後,把你懂得的佛法的道理和好處,去人群中廣泛宣傳,讓大家知道學佛的意義、好處和目的。自己受益,讓大家也受益,讓更多的人跟自己一起學佛。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願我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中,徹底地消除三惡道眾生的痛苦,把眾生從痛苦的深淵裡解救出來,給予他們利益和快樂。像地藏王菩薩一樣,為了度化眾生,干脆就住到地獄裡面去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王菩薩這種悲願,要把地獄裡邊的眾生度盡、度完,自己才成佛!地藏菩薩的行為充分地展現出,佛教大慈大悲度化眾生的願心--犧牲個人的利益,把方便和歡樂帶給眾生,把痛苦和困難留給自己。菩薩這種捨己為人,度化眾生的行為,是消極,還是積極呢?積極得不得了!說佛教消極的人,只能說他太無知,太不了解佛教,對佛教是一種極大的誤會。 "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救度眾生苦,給眾生帶去快樂的這種修行,是永遠、永遠的,不是短時間的,而是經過剎塵劫的時間,周遍到十方世界。給眾生的種種利益,是永遠沒有窮盡的。利樂眾生的修行是無窮無盡的,永遠沒有止境的,盡未來際的。你看菩薩度眾生的悲心,這種胸懷多麼寬廣、偉大!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我願常常順從一切眾生的願心,就是隨著眾生的需要,無條件地為眾生服務,給他們利益和快樂;引導眾生走上解脫痛苦的光明大道,一直到未來的一切時劫,沒有窮盡的時候。希望自己盡未來一切劫,盡未來際不斷地去為眾生服務,去隨順他們,不是一生,不是幾十年,而是永遠、永遠的事。世間的事業跟佛教救度眾生的事業相比,簡直太渺小了。 "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普賢菩薩很慈悲,怕你又忘記修行的目的,這裡又提醒我們:還是我的這個法門好,你永遠修行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通過我的十大行願去修行,就能夠修到圓滿無上的佛道了。 常得善友提攜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在修學佛法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善知識對我們很重要!善知識包括好的老師及同參道友。同參道友,是志同道合,在一起共修的同伴。在修學佛法沒有達到相當的成就之前,遇到不良環境,或由於自身的煩惱,難免會迷失自己。所以,需要善知識、善友隨時提醒你。如果你身邊,有好的老師時時指導你,你就不會走錯路,不會迷失自己。 社會上很多人學佛,感到有些盲目,哎呀!不知道怎麼學呀?找不到好的老師,不知如何修學。在修學上很多人都存在這個問題。那麼我們要發願"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不論走到什麼處所,或住在什麼地方,所有同我一樣修十大行願的人,大家都能聚集在一起。就像今天,在座的一起修學《普賢行願品》的人,在我們未來的生命中,大家也能夠像今天一樣在很多地方聚會。比如說,今天在柏林禅寺集會,下一次,在西方極樂世界集會,再下一次,到東方琉璃世界集會。你看這樣多好!人生多有意義! 我們今天的集會是很小的,只是在地球裡面轉來轉去。一個人發了菩提心,不斷地修學普賢菩薩廣大的行願,當你的修學功德有成就之後呢,在座的,就不是以地球為家,而是以宇宙為家了。到那個時候,我們不僅以地球為道場,整個宇宙太空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我們的道場。如果我們知道哪一個地方有人成佛,就帶領一幫人趕去參加那裡的法會,聽佛說法。這樣的人生多麼自由自在!多麼美好!聽佛說法之後呢,大家協助佛陀弘揚佛法,轉正法輪。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你看普賢菩薩多麼高瞻遠矚,他怕我們這些修學佛法的人,將來可能會因為發心不同,修學的法門不同,不能和諧地住在一起,需要發心修學佛法時就種下這種和諧的因緣。這樣,在未來的生命中,一見面就格外地親切、高興!有可能互不相識,但一見面總是很有緣的。如果住在一起的話,大家說話、做事、想問題,觀點都不會相差太遠。因為,他也學佛法,你也學佛法。他修行普賢行願的法門,你也一樣。像我們這次來這裡聽經的人,一定有兩人是同一個地方來的,偶然碰到一起,雖然過去互不相識,但一見面特別高興,很投緣,彼此心靈相通。大家彼此坐在一起,共同探討交流學佛的經驗和體會,這樣多好!相反,如果大家修學的法門不一樣,意見又不統一,倘若修養不夠的話,碰到一起就不愉快,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就反感,那就糟糕了。因此我們要發願:願我在未來的菩提道上,能夠遇見同參道友,大家在一切法會集會時,身口意業相同,修學佛法的認識、知見一致。願我和同修在未來修行過程中,大家都同修《普賢行願品》這一法門。在修學過程中相互切磋,彼此間相互提醒、互相促進,同證佛道! 修學佛法有個人獨修和集體共修。個人獨修比較困難,因為環境的力量太強大了。單獨一人修,修著修著,就會覺得沒勁。反之,集體共修,有一大幫人,都在精進用功,你肯定也會努力修行。所以,良好的修學環境是成功的一半。個人獨修,缺乏善知識的提攜,則相對較困難。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我們在學佛到成佛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善知識。我希望我的那些善知識,他們能夠給我教化、開示普賢菩薩的行願,把佛法上的正知、正見的道理傳授給我。希望好的老師,把所有普賢菩薩十種行願的修行方法教化我,使我得到佛法利益的善知識。我希望能夠常常同他們在一起,我希望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碰到這些好的老師。希望我的這些老師經常都喜歡我,不要討厭我。如果善知識一看見你,就討厭你,對你非常反感,一點都不喜歡你,那碰到一起有什麼用?碰到也是白碰。所以,現在就要發願,希望善知識一看到你就喜歡。他要喜歡你的話,他主動會來找你。如果他討厭你的話,你去找他,他可能還不見你。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發願,就要結緣。這樣善知識就不會討厭你。如果不討厭你,他就能指引你,願意把佛法修行的方法和道理傳授給你,這樣你在修學上就有保證。如果善知識喜歡你,在你未來的生命中,生生世世,總能碰到一些修學佛法的好老師,指導你修學佛法。所以,我們修學佛法離不開善知識對我們的教化、開示、指引...... 親近諸佛弘揚佛法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修學佛法的人,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就是"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我們希望能夠經常面見如來。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常常見到圍繞在諸佛身邊的一切菩薩、阿羅漢。佛陀出世時,我們還沒有出世;佛陀入滅,我們又出世了。這是因為我們的福分太淺了。沒有機緣遇到佛陀。現在我們要發願,在我未來的生命中,能夠遇到佛陀出世,希望自己經常見到佛陀。如果我們有機會見到佛陀,聆聽佛陀開示說法,接受佛陀的教化,開悟就比較容易。當然這裡的如來也包括自心佛,你自己的清淨心也是如來。 通過修行,見到自己的本性,見到自己的本心,就是見到佛了。所以,修學佛法的人,只要隨時用佛法的智慧去泯滅煩惱和妄想,保持自己空靈寂靜的心,你隨時都可以見到如來。如來隨時都在自己的身邊,一分鐘也沒有離開過自己。因此,學佛的人不能離開自己清淨的心,跑到外面去尋找如來,那樣你離如來就越來越遠。所以佛教講住持三寶和自性三寶。自性三寶,就是我們內在的清淨心,修行的關鍵就是修心。 在親近佛菩薩的時候,我要對他們"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我願意用很多很多的供品,來供養諸佛和佛子。說到廣大供養,是說供養諸佛的心願很大,物供養、財供養、法供養一切都很完備。通過廣修供養,福田大。供養佛的功德,就如把福報的種子,播在田地裡面,將來慢慢地會生長。種子下得多,將來福報的收獲就越大越多。對佛陀的供養,沒有間斷、停歇,一直供養到未來沒有完盡的時候,永遠不會疲勞厭倦。 對佛陀的供養在《普賢行願品》裡第三大願說過,"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才是功德最大的,最有意義的。"願持諸佛微妙法"也是法供養的意思。持,什麼叫持呢?持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依教奉行,依法修行。如果我們能夠依法修行,本身就是對佛法的一種弘揚。因為依法修行就能得到解脫。修行功德圓滿,可以給世間樹立一種解脫的典范。二是我能夠把佛法弘揚出去,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夠聽到佛法,能使眾生從煩惱中解脫出來,這是法供養的另一種表現。 只有"願持諸佛微妙法",才能"光顯一切菩提行"。光顯,是發揚光大菩提行。菩提行,是行菩薩道,是覺悟、解脫之行,弘揚佛法之行。菩薩道的精神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普賢行願品》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其實跟柏林禅寺生活禅的宗旨是相通的。上求佛道,是覺悟人生;恆順眾生,就是奉獻人生。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歸根結底,行菩薩道不能離開普賢菩薩的法門,十大行願是修學菩薩道的要領。我們永遠都要依普賢法門修行,修到未來劫沒有窮盡的時期,修習還是常常不斷,永遠沒有停止的。 勤修福慧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諸有,是三有、三界的意思。三有:有煩惱、有痛苦、有生死,這就是三界的特點。在三界的流轉之中,眾生應該如何修行?要"所修福智恆無盡"。一是修福德,二是修智慧。就是要福慧雙修。世間上的人,有的人有相似智慧的聰明,但他卻沒有福報。如知識分子,顯然要比普通百姓知識豐富,知道的事情多,比常人更聰明。人太精明,不肯吃虧,就沒有福德了。有的人有福報,但他沒有智慧。這種人懂得做好事,心地善良,願意助人為樂。但是他不喜歡讀書,也不懂得學習佛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過去有兩師兄弟修行。師兄專門修慧,他不管人間的事情,一天到晚就是打坐、參禅,人間的善緣一點也不結。師弟呢,他喜歡修福報,他覺得在世間上福報很重要。一切生活機遇的好壞,要靠福報。後來,這二人死後去投胎轉世了。修慧的那個,修得很認真,證得阿羅漢果。但他前生沒有修福報,托著缽去乞食,一天到晚,誰也不給他吃的東西。"修慧不修福"的結果是什麼呢?"羅漢托空缽"。即使你成為羅漢了,可是人家不供養你,拿著缽找不到吃的。因為你沒有種福報,沒有結緣。那"修福不修慧"的師弟呢?因為他修福報,後來轉生在畜生道中,當了國王的象,就是印度國王騎的象。由於他前生修福,所以福報很大。國王的寵物,當然很威風,大象身上披掛著很多金銀財寶璎珞之類的東西。國王的象,有專人照管、喂養,它的生活跟一般臣民的生活相比,當然是更好。有很多人給他洗澡,就像現在的大熊貓一樣,比大熊貓還照顧得要周到。可是福報再大,因為沒有智慧,還是當畜生,那又有什麼意思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家居士除了念佛,還要修布施,才能培養福報。福報靠平時一點一滴地去積累。看見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事,不要放過做好事的機會,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為自己未來的生命種下福報。我們修學經教,坐禅,念佛,這是修智慧。供養三寶、父母,或救濟窮人屬於修福。修行要福慧雙修,福和慧同時進行。在人世間生活,福報非常重要。有福之人,無論你走到哪裡,一切都是無比的順利;沒有福報的人,你走到哪裡一切都不順利。不但自己不順利,而且還會影響到別人。 我讀《今古奇觀》,記得第二十二回有一篇小說,叫做《鈍秀才一朝交泰》,講國朝天順年間,福建延平府將榮縣,有個宦官,叫馬萬群,因濫用職權,撤職為民。夫人早死,留下一子,叫馬德稱。十二歲時,聰明飽學,問一答十,十五歲進場,文章蓋世,誰知三場得意,榜上無名,二十一歲,三科不中。父親去世,馬秀才只好投奔親友。誰知每到一處都落空,死的死,走的走,一無所遇。只好往回轉,誰知到了江邊漲潮,一只船影也不見。仰天號哭:"此乃天絕我命也,不如死了干淨。"正要投河自盡,被人救起,一路賣畫,半饑半飽。有人推薦,一位姓劉的大財主要為兒子請個家庭教師,馬秀才進門,只見劉大財主正在哭泣,兩天前小兒出水痘,醫生下錯藥,已經身亡!馬秀才轉背出來, 走在大街上,被尖酸刻薄小人指著他說:馬德稱是個降禍的太歲,耗氣的災神,所到之處,必有災殃。大家把他看成一個大災星,議論紛紛:一個說趙指揮請了他就壞了糧船,那個說,尤侍郎幫了他就壞了官職。他是個不吉利的秀才,不該與他親近。因此,大家給他取了綽號,叫做"饨秀才"。從這以後,饨秀才上街路過人家門口,家家閉戶,處處關門,都怕他上門連累自己。馬秀才做買賣折本,尋人不遇,告官理輸,討債的不是打就是罵,連小孩子見他也吐口水,說句"吉祥"才走,大家把他看作妖怪災星!有個姓吳的官,性格耿直,他偏不相信馬秀才有這樣倒霉,特地跑來與馬秀才相會,自己出錢,在他家裡擺了一桌酒菜,坐上桌子,正准備動筷子,忽然接到家裡一封來信,家中老父病故,匆忙而別。後來馬秀才遇到一位老鄉呂鴻胪,十分同情他,把他請到家裡擺席招待,准備找點事給他做,大家都是同鄉人嘛。誰知才准備上桌,忽然廚房起火,大家驚慌奔逃,忙著救火!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在人世間生活,福報非常重要!有福的人,無論走到哪裡,一切都無比順利;相反,沒福報的人,無論你走遍天涯海角,一切都不順利。不但自己不順利,而且還影響別人連累別人。自己不利,對別人也不利。你看馬秀才,他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就倒霉,誰幫他,誰倒霉。你不幫他,就沒事兒。故事是真?還是假?我們暫且不去理會。但通過這個故事,使我們大家明白:沒有福報的人,走一方,方方不順利。所以,我們要福慧雙修,不能偏廢哪一邊。這樣,在我們未來的生命中積累下福報的資糧,使自己未來的命運有個良好的基礎。不然,來生過著窮困潦倒、饑寒交迫的日子,哪有心思學佛修行呢?修福慧是永久的事,不是三兩天的事情,正如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所修福慧恆無盡"的道理。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我們不僅要修福慧,還要修定、方便和解脫。定,是禅定。我們念佛也是修禅定。念佛,把心專注在佛號上,通過念佛的名號,調整自己散亂的心態。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制服妄想,浮燥、散亂的心就會慢慢平靜下來。其實念佛的目的,主要是訓練自己的定力,定能生慧。一個有定力的人,他的妄念和煩惱就比較少,修定為了開發智慧,智慧開發出來,我們才有能力認識人生和宇宙的真相。這樣我們就不會被世間的假象所迷惑。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征服世間所有的一切,而不被世間所有的一切所征服。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無論遇到什麼困苦、逆境以及各種災難,他都能夠坦然地去面對,去承受。有智慧的人,活得輕松、潇灑、自在、超凡脫俗。方便,是救度眾生的一種巧妙的方法。你要說服一個人,勸他修學佛法,如果沒有方便善巧的方法,你可能度不了他,你的話他就聽不進去,不接受你度化。所以,方便善巧也很重要。 學佛不僅要修定、慧、方便,而且要修解脫。佛教裡講解脫有兩種:一種是心解脫,另一種是慧解脫。所謂心解脫,是說解脫心靈的煩惱,沒有痛苦和煩惱。慧解脫是用智慧去改變錯誤的認識,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你對人生的一切事情,都很清楚,沒有任何困惑,可是,我們現在還不能做到。所以說,我們大家都還沒有解脫。我們通過以上這些修行,就會使我們"獲得無盡功德藏"。功德藏,是藏放功德的寶藏。藏是用來比喻得到修學佛法無窮無盡的利益和好處,而不是說真的把功德藏放在什麼器具裡邊。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一微塵中,有像微塵那樣多的佛剎,一個一個佛剎中間,又有難以想象的那麼多的佛。一尊一尊的佛,都住在各處的一切法會裡邊。我看見無窮無盡的佛,常常在演講成佛道的方法,使得一切眾生,得到成佛的無上大利益。 深入諸佛法藏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 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在宇宙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普賢行願品》為什麼一再地強調這些內容呢?就是要開闊我們的心胸,把自己的視野放開、放遠、放大,我們要以普賢菩薩的心量去修行。所有一切佛的世界,我都要周遍地去修行,一直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像佛陀一樣,建立一個佛國淨土,為眾生大轉法輪,勸化眾生,救度眾生。《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學佛立志要高遠,要以成佛作為修學的目標。一個不想成佛的人,他不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就像一個不能繼承父親家業的兒子,他就不是父親的好兒子。因此,要做一個好的佛子,就要根據《普賢行願品》的要求去修行。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一切諸佛說起法來,所說的話,都很清淨,每句話對眾生都有益處,所以叫"語清淨"。凡夫的語言清淨不清淨呢?凡夫的語言,總是夾雜著個人的情緒和煩惱的心態。有時出語傷人,有意譏諷、取笑、挖苦別人,使人聽了產生煩惱。這就是語不清淨。而如來所說的每一句話,對眾生都有利益和好處,眾生聽了心裡非常舒暢。 "一言具眾音聲海",佛陀說每一句話的聲音裡,能夠具備不同的聲音,各類眾生的語言都包含在其中,各種人都能聽懂佛陀說的話。比如世間人聽了,就覺得是世間話;天上的人聽了,就覺得是天上的話;我們中國人聽了,就像中國話;外國人聽了,就像外國話;不論天上飛的小鳥,還是地上跑的小兔,任何一道的眾生,聽到佛的話,沒有聽不懂的。 "隨諸眾生意樂音",佛陀以一種聲音說法,但每一種眾生聽了佛的聲音,都覺得非常快樂,都喜歡聽這種聲音。大家知道,我們每一個人,聽聲音的習慣、標准不同,像不同的歌迷,喜歡聽不同的歌曲。有些歌迷喜歡聽搖滾歌曲,像"冬天裡的一把火",喜歡那種聲嘶力竭地喊叫,聽起來喉嚨都快掙破的聲音,覺得這樣才來勁、過瘾;有的人喜歡那種嬌裡嬌氣地唱歌的聲音。因為每一個歌星演唱的風格不一樣,因而就有不同的崇拜者。但是這種崇拜是有限的,僅限於某一類人喜歡,另一類人則不喜歡。佛陀說法的音聲則不一樣,任何人都能從這裡找到自己喜歡的感覺,誰聽了都喜歡。 "一一流佛辯才海",佛陀說法,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辯得過他,佛陀辯才無礙。佛陀的每一句話,都能發出不同的辯論,發出不同的聲音。每一句話,每一種聲音,每一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每一個眾生聽了之後,都心生歡喜,每句話都能讓眾生心服口服。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三世一切諸佛,在十方諸佛剎,用不同的語言去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我希望對佛陀演說的甚深道理,都能接受,都能理解。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許多日常讀誦的經書前,都有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因為我們對佛法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就沒有辦法修學。所以,希望我能如實地了解佛法,認識佛法,這很重要。 通達諸佛境界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獅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這裡有兩個頌,主要是強調在修行中,念頭到底有多重要?"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我們現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我們一念的力量能夠深入到未來所有一切的時劫。換句話說,所有一切的時劫,都在我的一念之中。不但未來的時劫在我的一念之中,哪怕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的一切時劫,也都在我的一念中,正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下"。我們平常的人,不太注意自己的念頭,可是在修行中,念頭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人們的念頭,能不能深入到過去?不是不可以,我們也能想起過去許多的往事。但是嚴格地講,不能說是深入過去。你能想起幾十年前的事,但前幾百年的往事,你能想起來嗎?想不起來。但是佛陀能深入過去無窮無盡的往事,這就是宿命通!因為過去也沒有離開這一念。但凡夫做不到,有時你要想的事情想不起來,不想的事情,偏偏出現在腦海裡。老年人最容易犯這種毛病,是不是?當天發生的事記不起來,可是過去發生的事能夠想得起來。所以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間都沒有離開我們這一念。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希望我在一個念頭中,能見到三世所有的諸佛。靠什麼去見這麼多的佛陀呢?就是靠現前一念。佛跟眾生的區別在哪裡呢?就在這一念!修行靠這一念修,成佛也靠這一念成。所以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在於修正自己的念頭! 六祖慧能在《壇經》裡講得好:"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佛與眾生的區別就在一念之間。迷者是凡夫,悟者就是佛。什麼叫迷?什麼叫悟呢?有的人未必清楚。所謂的迷,就是無明、愚癡,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確切地說,是不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悟,是覺悟。確切地說,是智慧的成就。禅宗講開悟,教下說見道,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都是悟的不同表現。 悟是什麼?悟在修道過程中,是無意識思維方式和認識事物的方法。在身心與道合諧的條件下,人體的先天意識得到突發性升華,出現認識事物上的飛躍!簡言之,悟就是外界事物撞擊心靈深處理性認識上的火花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直覺狀態。它是心靈的一種感受,悟到的東西,有的能用語言文字表達,但有的超越語言和文字。 開悟,並非佛法中特有,更不是禅宗中才有,行行都有開悟的。比如牛頓,他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他究心於物理和數學。一天他在花園裡散步,偶然看到蘋果落地,忽然想到蘋果為何不往上落而是往下落?由此悟到地球對物體有"吸引力",從而發現了地心對萬物有吸引力的定律。又如南唐有一位詩僧,中秋賦詩道:"團團一片月,漸漸照庭除。今夜一輪滿",到此下句不得,停下來了。直到第二年中秋賞月,觸景生情,忽然得到下句:"清光何處無?"高興得手舞足蹈,不能自己,半夜起來拿起鐘亂撞,驚動寺院和全城,這也是悟的表現。 還有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也是一位虔誠禮佛,擅長用詩闡述佛理的"香山居士"。他流傳下來的詩很多,其中《僧院花》抒寫禅心意境: 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 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 詩中所說的華嚴偈,是指佛教的經偈,不是單指《華嚴經》所寫的偈句,這裡是泛指使人開悟的經偈。"方便"是指使人開悟而進入佛境的方法和途徑。整首詩的禅心意境是說,僧人要想領悟色空之理,在寺院栽種花樹。如果從花樹外表的角度去賞花,人們眼前所見的花姿嬌艷動人;若用智慧的眼光去觀照花樹,就能領悟樹色空的真理。詩人通過栽花、賞花、花開花落的自然現象,悟到宇宙人生的真實。詩人通過對花的觀察,向我們說明花姿為色相,因緣而生,因緣而滅。花開花謝,不也正好說明"緣起性空"之理嗎?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白居易賞花悟空,對"性空"之理感悟很深。所以,柏林禅寺提倡的生活禅,也是讓大家在生活中去體悟佛法,在生活中去參禅證悟佛理。 學佛開悟非常重要。學佛完全靠自己開發智慧來解脫自己。因此,開悟在佛教裡確是最最重要的問題。只有開悟,你才能明白宇宙人生是怎麼一回事,你自己也才能夠有個下落。如果不開悟,沒有什麼力量能代替你解脫。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曾經苦修多年,並沒有解決生死問題,最後還是回到菩提樹下,靜修一念,終於開悟了!然後根據他所悟到的道理,創立了佛教。佛說法四十九年,他講的也就是把開悟所見到的東西介紹給眾生,令眾生開悟。開悟的方法,前面已經說過,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是戒定慧。通過聞思修的修行,目的是為了開悟這件事情。 《壇經》裡又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煩惱跟菩提的區別在哪裡呢?還是在一念之間。從緣起性空來看,煩惱沒有固定的煩惱,煩惱自性本空,煩惱也是隨心境不同而產生的。因為同樣的一件事,如果觀念錯誤,挾帶著煩惱的心態,去分別,去執著,就會產生煩惱;反之,你擁有正確的觀念,健康的心態,用智慧去觀照事物,當下就沒有任何煩惱,當下就是菩提!所以說透機關,佛跟眾生的主要區別就在一念之間。人們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類無窮無盡的煩惱,猶如一望無際的大海,眾生想要從這裡解脫出來,就要回頭,就要放下屠刀。當然這是一個比喻,不是真的讓你轉一下頭,或者把手上的刀放下。關鍵是在於轉變觀念,也就是轉變念頭。放下屠刀,不在於屠刀的放下,而在於殺心念頭的放下。放下惡的念頭,樹立善念;去惡向善,才能成佛。 在《古尊宿語錄》卷四八《佛照禅師奏對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很遠很遠的過去,一個叫黑齒梵志的人,勤修法術學問,道德精進,獲得五神通力,他常在喜馬拉雅山脈一帶說法,聽法的都是各路天神。一天,梵志講法完畢,閻王爺看著梵志哭泣起來。梵志很奇怪,問他出了什麼事?閻羅王說:"你命已盡,七天後就要到地獄裡來受我管轄了。我想幫你,也無能為力。聽你說法,很感動,真為你惋惜難過,因此流淚。"梵志聽後,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決心帶著生死問題去找佛陀。他想去見佛陀總不能兩手空空,得帶點禮物。可是送什麼呢?想起雪山生長著一種合歡梧桐花。這花不僅七彩紛呈,而且非常鮮艷美麗!那花生長在雪山的懸崖下,凡人可望不可及,但他用神通,輕而易舉采下兩株,騰雲駕霧地趕到佛陀所居的靈山。 梵志見到佛陀,納頭便拜,說道:"請佛救命!如何了脫生死?"佛陀說:"你放下吧!"黑齒梵志一聽,嚇了一跳,急忙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說:"放下吧。"於是他又趕忙把右手中的那朵花也放下。佛陀又說:"再放下!"梵志說:"實在沒有什麼可放下了。"佛陀說:"我教你放下,並不是叫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叫你放下對花執著的念頭。"梵志聽了佛陀的話,一下就開悟了。他保住了性命,歡天喜地地走了。通過這個故事,你悟出什麼道理來呢?放下生死的念頭,不去執著生死,當下就了脫生死。 禅宗常說:"擔水砍柴無非是道,身口意業皆是道場,行住坐臥無非佛事。"柏林禅寺提倡生活禅,目的使學佛者在生活中隨時把握悟的契機,而不必非要坐禅不可。悟在日常生活中,成佛也在日常生活中。按百丈懷海禅師的話說:"未悟未解時名貪嗔,悟了喚作佛慧。故雲: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可知從凡人入聖,由俗人成佛,其實你還是原來的你。成佛後的你"不異舊時人"。當然也有變的地方,那就是你的意識,你的心境,你的精神,不但變了,而且你的氣質和本質也變化了。 成佛的境界,是人體的先天意識得到突發性的升華,出現認識上的飛躍!那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三千世界,都與你精神的本質--心的靈明覺知融為一體,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不知是三世諸佛與整個宇宙自然界消融在你心中,還是你的心消融在感性世界中,你只感到二者本來是一。禅宗講頓悟成佛,正是時間的瞬間,突然領悟到人生與宇宙之間的關系,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盤,二者本來是一。這些矛盾的統一,不是邏輯性的,而是直覺感受和體悟。開悟其實就是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外界事物撞擊心靈深處理性認識上的火花,使你感受到,在這一剎那間,自己的身心似乎超越了一切時空和因果。過去、現在、未來似乎溶在一起,不可分辨,也不用分辨,不再知道自己身心在何處(時空)和何所由來(因果)。開悟也可以說是超越了一切物我界限,物我兩忘,身心與宇宙完全合為一體。除去一切時空、因果,"我"也就不存在了。證悟了"萬法緣起,自性本空"之理就是開悟。 修行就是在於一念,佛與眾生的區別、煩惱與菩提的區別、生死與涅盤的區別、迷與悟的區別,都是在當下的這一念。所以,我們修行要從念頭開始。我們念佛的意義在哪裡?你一天到晚叫阿彌陀佛干什麼?有個老太婆,在家裡念佛,天天念啊,不停地念。她的孫子,在家裡做作業,被老太婆叫得受不了。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奶奶、奶奶"一直叫,奶奶說:"你叫我干什麼呀?"孫子不說話了,又繼續做作業。過一會兒,奶奶又念佛,他又叫奶奶、奶奶......奶奶有些不耐煩了:"你在干什麼?我在念佛!你叫我干什麼呀?"小孫子說:"您看,我才叫您幾句,您就不耐煩了,就開始討厭我了。您一天到晚,老是喊阿彌陀佛干什麼呀?阿彌陀佛會不會煩啊?" 我們念佛是不是在老喊著佛啊?老喊他干什麼?念佛的目的主要是培養訓練我們散亂的心態,把自己的念頭放在這一念上。通過這句佛號把妄想、煩惱、執著的事情丟掉,然後使自己清淨的心能和阿彌陀佛相應,訓練自己的定力,開發智慧,斷除煩惱,了脫生死,往生西方,不是老叫阿彌陀佛。社會上有很多人,對念佛的意義不明白,對念佛不理解:你們這些學佛的人老是叫著阿彌陀佛的名字干什麼呀?他不懂得念佛是為了達到內心的清淨。 在修學佛法裡有六念法門: 1.念佛,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念十方三世一切佛。念佛的意義主要是念佛的道德、慈悲。高山仰止,見賢思齊,仰慕佛的道德、慈悲、智慧......,通過對佛陀的恭敬,從中得到靈魂和智慧上的升華。老想著佛干什麼?主要是向佛看齊,向佛學習,這樣就會淨化我們的人生。 2.念法,通過學習經教之後,用佛法的智慧來指導我們的行為。 3.念僧,念僧不是叫你們三天兩頭來看看柏林寺這兩天有沒有作佛事,給師父搞些好吃的東西。念僧的目的在於親近善知識,修學佛法。如果你不學佛法,只懂得給師父買些好吃的東西,師父也很高興,不過對你們修學上沒有多少好處,最多為自己種點福田。但親近善知識的意義,不在這裡。親近善知識,是為了學習佛法,樹立正知正見,這才是最重要的。 4.念戒,就是學戒、持戒、想著戒。對於學佛的人來說,要明白事理。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要有是非觀念,要有分別心。有的人說,哎呀!我們學佛法,不能有分別嘛。這裡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學佛如果善惡不分,是非不辨,自己掉進深淵裡,還搞不清楚,那就太可怕了。學習佛法不僅要有分別心,而且要有大是大非、大榮大辱、大得大失的心。學佛法要知哪些是真理?哪些是錯誤?哪些是正道?哪些是邪魔外道?如果一個學佛的人,是非不辨、善惡不分,聽了禅宗的兩個公案,似是而非,一天到晚把不要分別掛在嘴上,這種人是最危險、最糟糕的。自己走到邪路上去,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掉在深淵裡,還叫別人不要分別,跟著他跑,那是罪過!念戒要我們時刻注意,哪一些事應做,哪一些事不應做。 5.念施,是布施,種福田。福田有恩田、淨田、悲田三種。種福田不僅針對三寶,還包括自己父母,有恩、無恩於我們的一切眾生;還有那些貧窮、有困難的人,我們應該以一種慈悲心去布施供養他們。所以,學佛的人,不僅僅是對師父、三寶好。《普賢行願品》的核心以眾生為主。"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即是隨順供養諸佛,使眾生歡喜者,則令如來歡喜"。若能承事眾生,即是承事如來;尊重眾生,就是尊重如來;供養眾生就是供養如來;讓眾生歡喜,就是讓如來歡喜。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要有平等心,不起分別心,供養師父和供養眾生一樣,寺廟是大家種福田的地方。比如蓋廟、塑佛像,在經濟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有必要為寺廟出一些錢,廟蓋好後,為大眾提供修學佛法的條件和環境。當然,蓋廟的意義,還是為社會和眾生服務。寺廟脫離社會、脫離眾生,寺廟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這是念施。 6.念天,念天不是叫你想著天上的福報那麼好,哪一天自己能升到天上去,跟天人享福報去,不是這樣的。念天是說,要想到天上的人,他們能升天的原因,是種下了福,通過念天,我們要修五戒十善,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自己未來的生命,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盤,我皆往詣而親近。】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在一個毛孔裡邊就會出現一個佛的世界,這個道理非常難以理解。用佛法的話來說,是"芥子納須彌",芥子是非常小的,它可以容納整個須彌山,猶如一粒菜子裡要裝下喜馬拉雅山這麼大的東西。這怎麼可能呢?禅宗有一個公案:從前有個叫李勃的太守,去問禅師:芥子納須彌這個道理應該怎樣理解?大裝小容易理解,小裝大從常理上講不通啊。禅師回答說:"聽說太守您讀過萬卷書啊!是吧?可是你的這個腦袋瓜,只有椰子那麼大,請問書是怎麼裝進去的呀?"太守無話可說了。 這個故事說明,大小無礙,並非不能相容。芥子雖然很小,但它裡面卻有一個佛的世界。十方世界裡有無量無邊的佛土,佛的世界就像微塵那麼多,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它也是佛的世界,但也是眾生的世界。那麼,我們學普賢的行願,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心。因此我們現在就要發心:"我皆深入而嚴淨",我的願望要深入到國土,讓世界上的眾生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把這個世界美化得更好。 我們追求淨土,並非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佛法講到人間淨土,惟心淨土。我們追求淨土,向往西方極樂世界,首先要莊嚴人間,從我們居住的周圍環境,人際關系開始淨化。如果一個學佛的人,家裡很邋遢,身上的衣服很髒,人際關系不和睦,人家說你一句壞話,照還人家不誤。像這樣的人能往生西方嗎?我們要莊嚴佛淨土,首先要莊嚴人間淨土,莊嚴人間國土,要從我做起,從環境衛生等小事做起。當然學佛最主要還在於淨化自身、自心,淨化我們的心靈和人格。 我們要用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帶動、去影響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都來跟自己一塊學佛,用自己的人格和實際行動去弘揚佛法,身教重於言教,以身說法,在人群中做出榜樣;讓人感覺到,一個學佛的人,跟沒有學佛的人就是不一樣。我們學佛的人,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感化你周圍的環境和人群,使你周圍的人和一切事物都得到改善,這才是我們講的莊嚴國土的意義所在!讓佛法貼近我們自己的人生、貼近日常生活、貼近社會,完善自我,奉獻人生,使更多的人早日覺悟得度。這才是一個學佛人的本分!如果一個學佛的人,連自己的丈夫、妻子、兒女、親朋好友、周圍的人都帶動不起來,那麼,度眾生就成了一句空話,一張空頭支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盤,我皆往詣而親近"。照世燈,比喻佛陀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眾生愚癡,就像生活在黑暗之中,見不到光明。我們不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不知生命的歸宿在哪裡?不知人生的價值在哪裡?對人生和宇宙感到茫然無知。佛法是生命的燈塔,為迷途的人們指引著航向。佛的教法是智慧的燈塔,它引導眾生走向解脫的光明大道,把眾生從無明的黑暗之中解救出來,所以說佛是世間的一盞明燈。 "成道轉法悟群有",成就佛道之後,要為眾生說法,使很多的有情得到覺悟。悟群有,就是使有情的眾生覺悟。"究竟佛事示涅盤",當佛說完法之後,最後要示現進入涅盤的時候,"我皆往詣而親近",在佛示現涅盤的時候,我要到佛那裡去,同佛親近,跟佛學習,去幫助他弘揚佛法。 成就佛陀的能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這一段經文主要講了十二種力量。成佛就是要成就這十二種功德,只有具備這十二種能力,才算是功德圓滿的覺悟,才有能力去度化眾生。希望將來自己成佛以後,也能具備這樣的能力,然後方便善巧地去度眾生。 "速疾周遍神通力",講的是神通的力量。速疾周遍,是快速在十方世界中,運用自己的神通去度化眾生,去成就眾生。佛教講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前五種是世間人共有,惟有漏盡通是佛教特有的。世界上的人,像那些煉氣功的人,他們的修行也能成就神通,但他們最多達到前五通,不可能成就漏盡通。原因是什麼呢?煩惱未斷,生死未了。像前文說過的梵志,雖然已經具備五通,但生死未了,仍舊免不了輪回。而佛陀是徹底斷除煩惱和痛苦的覺悟者,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是成佛,是除斷煩惱,脫離生死,佛教不以神通為究竟。佛教在修行中智慧的成就、慈悲的成就、道德的完善,這些才是最主要的。神通僅僅是學佛修行的副產品,枝末的東西。神通必須要在慈悲、智慧、道德的正確引導下,才能產生良好的作用。反之,如果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很差,擁有神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普門遍入大乘力",講的是大乘的力量。許多學佛的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大乘與小乘的區別。比較傳統的觀念認為:大小乘佛教,各有自己的三藏。比如《阿含經》是小乘經典;像《普賢行願品》、《華嚴經》等屬於大乘的經典。但對於學習經論來講,並非說你學了大乘的經典,就等於你是大乘,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大乘與小乘的主要區別在於發心。你發的是菩提心,你學的一切都是大乘。你發的是出離心,你所學的都是小乘。大乘與小乘不是屬於什麼法門,而是在於你的發心大小,這是最關鍵的。大乘發心的主要特點就是要發菩提心。所謂菩提心,也就是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種願心,充分顯示出大乘行菩薩道的氣魄! "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眾生要講究方便善巧,就像《維摩诘經》裡所說的那樣:"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事。"你先要給眾生講一些使他們感興趣的事情,然後再給他們灌輸佛法的道理,引誘他上當!上佛法的當,上好當,而不是壞當。你不要一下子就跟他講佛法,那他不一定接受,要投其所好。他喜歡下棋,就陪他多下幾次,慢慢跟他講,用佛法去開導開導他,這就是說,弘揚佛法,目的是想讓他修學佛法,使他受益,這就是方便善巧。像那些搞哲學的人,你要去度他,先要跟他談哲學,然後跟他討論佛法與哲學的關系,這樣你就比較容易引導他上佛法的當,他對佛法感興趣了,他才會學佛。 如果你不具備無量法門的道理,沒有充分的理由去說服你所度的對象,人家問你幾個佛法上的問題,一問三不知,那麼這個眾生怎麼度?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學習,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所度的對象。像觀音菩薩應現什麼身得度者,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為在家人說法,也為出家人說法,為男、女、老、少說法,有時以國王的身份說法,甚至以乞丐、畜生的身份為眾生說法。菩薩說法度眾生,根據眾生的不同善根,示現不同的身相,方便善巧度化眾生。菩薩要度眾生,要做到無孔不入,這就是"普門遍入大乘力"的表現。 "智行普修功德力",講的是功德力。成佛就是一切功德的圓滿!功德的成就,是福德、智慧、修行達到圓滿。功德怎樣修?這裡告訴我們"智行普修",用智慧去指導我們的行為,離開智慧修功德,你的功德只是人天福報,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這種功德是有漏的。我們只有用智慧去引導修行,產生的功德才能成為我們成佛的資糧。 "威神普覆大慈力",講的是大慈大悲的力量。把眾生從煩惱痛苦、迷茫的深淵裡拔出來,這是慈;悲,是給眾生快樂,讓眾生歡喜。佛教的慈悲,與儒家所講的仁,西方基督教講博愛,頗為相似,因而容易引起混淆。佛教的慈悲針對一切的眾生。《普賢行願品》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把一切眾生視為一體,沒有任何條件地去為眾生服務,給眾生歡樂;甚至包括蚊子、蟑螂、老鼠之類的動物,我們對它們都要布施大慈大悲,我們不僅要保護它們,不去傷害它們,而且還要供養它們。還有我們對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要起悲心。佛教的慈悲,不分親、疏、遠、近,無條件地把眾生和自己看成一體。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所以,佛教的慈悲心是何等廣大! "遍淨莊嚴勝福力",講的是福報的力量。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修學佛法要福慧雙修。佛,是福德和智慧都達到圓滿的成就者。佛為什麼稱為兩足尊?因為福德和智慧已經達到圓滿了,佛陀的生命裡邊沒有任何缺陷,福慧具足圓滿,所以稱為兩足尊。兩足,指人類是二足眾生其中的一種。而佛是人類中福慧最圓滿的覺悟者,是最受人尊敬的覺悟者,所以稱為兩足尊。"勝福力"的勝字,是說這種福特別大,特別好的意思。福報的力量,說明世間的人,只有積累了福報的資糧,才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環境,修福報同樣也是往生淨土的力量。你沒有福報,就不能往生淨土。《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天上的人,如果福報不大,能生在天上嗎?天人的生活比我們人間,不知要好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天人能生在這麼良好的環境中,他們的福報也是修來的。所以,我們要廣修福報,把所修的福報去莊嚴世界,去為眾生服務,而不是為了個人享福。 "無著無依智慧力",講的是智慧的力量。學習佛法,智慧的成就非常重要!佛法為什麼重視人世間,不太重視天上呢?因為一個人的福報大了以後,容易貪著福報,會使人墮落。一個人如果生到天上之後,就會停留在享受中,你叫他修行,他根本就不會修。但一個人的福報也很有限。玉皇大帝的福報享完之後,照樣流轉生死。有這樣的話:"富貴修行難。"人世間有錢的人,有名譽地位的人,吃穿不愁,樣樣都有,就是懶得修行。 佛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叫耆婆的人,他在僧團裡經常免費為比丘們看病。他是一個醫生,治好了許多人。他死了之後,生到天上去了。有一天,僧團裡又有比丘生病了,病很難治。因為耆婆的醫術高明,大家就想到了耆婆。耆婆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的弟子。目犍連自信地說,沒問題,我上天去把他找下來,給你治病。然後,目犍連一個神通就在天上出現了。耆婆已當上了天主,美女如雲,天上的女孩子漂亮的程度,地下再漂亮的美女跟她們相比,一個個簡直成了丑八怪了。那天,耆婆正好帶領宮女去參加一個舞會,駕著馬車,忙著趕路。這時,目犍連就站在路邊。當他看見目犍連之後,瞧他一眼,趕著車就過去了。按理說,自己的師父到天上來了嘛,應該下車打個招呼,把他請到家裡吃頓飯,結果呢?他看了一眼就走掉了。目犍連感覺不對勁兒!這人過去不是這樣的,今天怎麼會這樣對待我呢?他用神通把車定住,車跑不動了。目犍連說:你為什麼看到我不下車?你知道耆婆說什麼來著?他說:你沒看見,我正忙著,享樂要緊呀!來不及了。對你我還瞧一眼,換個人我連瞧都不瞧。我對你還算比較好的。所以說富貴修行難啊!如果一個人貪著福報,要修行就比較難了。修行要靠智慧,只有智慧的力量,才能使人從貪著享樂的福報中擺脫出來。只有智慧的力量,才使我們不被人世間的假相所迷惑,使人看破世界上的一切。 錢財、名譽、地位、愛情、家庭、兒女......,這些東西都是虛假的存在,過眼煙雲。俗話說:"萬事到頭一場空"。"空",是佛教大乘空宗的一個核心概念。這個"空"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空無所有或不存在的意思。佛教哲理上的"空"是梵文"舜若多"的音譯,意思是空性。"空性"是什麼意思呢?佛教認為世間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現象,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在某些條件因素具備的情況下產生的,這叫做"緣起"。每件事物或每種現象,都是由因緣和條件暫時湊合而成,沒有任何一件事物可以單獨成立,事物的本質,是"性空"的。龍樹菩薩常常用水中之月,來比喻這個道理:水中的月亮並不是真正的月亮,其中沒有本質、沒有自性,其實是"空"。但是,水中月亮又確實存在。這就是說,空不是一無所有,假相仍然存在。說水中真有月亮是不對,說水中沒有月亮也不對。只有說水中無真月亮而有假月亮才對。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真實不變存在的。我們明白了"緣起性空"之理,我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會貪著。 "定慧方便威神力",講的是定力、慧力、方便力都成就了,這種人就具備威神力。威神力,是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氣質,這種氣質能降服、壓倒別人。不管你走到哪裡,人家看見你就會肅然起敬,就會被你強大的威力所屈服。威神力從哪裡來的?就是靠修定。定是禅定,定能開發智慧。一個人如果想改變自己的氣質,我認為應該修定和慧。為什麼出家人的氣質跟一般人不一樣?尤其是有道德涵養的出家人,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感到仙風道骨,氣度不凡,所表現出來的氣質和風度,與眾不同。為什麼有些人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感到俗氣?一個人氣質非常重要。氣質和風度是內在美德的再現。有道德修養的人,他的每一個動作、舉止、言談,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與眾不同。讓人感到超凡脫俗,舉止安祥、莊重、落落大方。這些氣質的表現,是長期修煉禅定、智慧的結果。一個有定慧力的人,他的內心非常的安祥,不會浮燥。反之,沒有定慧的人,心很浮燥,舉止粗俗,情緒反復無常。所以有定慧的力量,才有威神力,才能攝受眾生。 "普能積集菩提力",講的是菩提的力量。成佛是成就什麼?就是要成就菩提。菩提其實還是般若。但是菩提為什麼不叫般若,般若又不叫菩提呢?舉個例子來說,般若就像年輕時的媳婦,而菩提猶如當婆婆了。媳婦跟婆婆到底是一碼事,還是兩碼事呢?說一碼事不對,說它是兩碼事也不對。應該說是一碼事,也是兩碼事才對。為什麼呢?因為婆婆是從媳婦熬成的。婆婆離開媳婦,就沒有婆婆了,所以說他是一碼事;但媳婦是年輕時的事,那時什麼成就也沒有,可是到了婆婆的時候,兒女長大成人,個個都成家立業了,兒孫滿堂,她坐在那裡很神氣,很威風。 這個例子說明一個道理:般若和菩提的關系,就像從媳婦過渡到婆婆的過程。般若這個階段,功德、智慧還沒有圓滿,就像一個剛剛開悟的人,不一定有神通,開悟後還不一定有福報,開悟僅僅是一種智慧的出現,但他的智慧和功德還不圓滿,所以稱為般若。然後在般若成就的基礎上,不斷地去做好事,不斷地去度眾生,通過漫長的修行時間,斷除了一切煩惱,成就一切功德,這才成就菩提。菩提不僅是智慧的成就,同時也意味著功德圓滿。 羅漢跟佛的成就有什麼不同呢?羅漢的成就叫做解脫身。解脫身,就是從痛苦煩惱中解脫出來,就像一個人從監獄裡剛釋放出來,身無分文,一無所有。而佛的成就叫做法身,法身跟解脫身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只是斷除煩惱和痛苦;後者除了擺脫了煩惱和痛苦之外,還有慈悲、道德和各種各樣的能力,這就是所說的菩提。菩提的成就不僅僅體現為智慧,而且還要"普能積集",就是說有了智慧以後呢,還要繼續積累各種功德的資糧,也就是繼續修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禅定、四攝、五戒十善......,所有的好事全干,才能夠成就菩提。 "清淨一切善業力",講善業的力量。佛教基本思想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要干壞事,一切好事盡量去做。善業的內容,簡單地說是五戒十善。如果詳細地說,與佛果相應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稱為善法,如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等。善的行為可以戰勝不善的行為,以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徹底遠離不善法。從而使生命得到淨化,人格得到升華。 "摧滅一切煩惱力",通過修行善業之後,有了清淨的三業,智慧就得以開發出來,然後用智慧的力量,去摧滅我們的妄想和煩惱。一切煩惱在智慧的面前,得以降伏,那我們就解脫自在。 "降伏一切諸魔力",說到魔,大家就覺得非常可怕。其實,每個人天天都在著魔。凡是障礙我們修行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稱之為魔。比如說你在打坐,你的兒子在看電視吵你;你持戒不殺生,要吃素,你的丈夫不同意,他要吃肉;還有你在打坐,時而想東,時而想西,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湧上心頭,心不能清淨,坐著坐著,心裡七上八下的事多得很,哎呀!休息吧!明天再說吧,這些都是魔。 佛法裡講魔有四種:一是煩惱魔,煩惱是擾亂內心安寧的各種因素,它能障礙我們的修行。二是死亡魔,死亡奪走我們的生命,影響我們的修行。三是五蘊魔,"八苦"中有五蘊熾盛苦。有情的身心充滿著不安的因素,心理上有種種煩惱,色身上時常出現不調,使我們活得很痛苦。四天魔,天魔一般不會來干擾你們,大家放心好了。修行的層次達不到,讓他來找你的麻煩,那簡直太委屈他了。 釋迦牟尼快要成佛道了,這個時候魔才出來。佛陀在菩提樹下,坐到第六天,一個名叫波旬的魔王,他的宮殿突然東搖西晃起來,弄得魔王心情煩悶焦燥,他起動心念搜尋,終於找到原因:悉達多太子坐禅入定,不久就要成佛,還要廣度眾生,超越魔境,魔王還能統治誰?於是魔王使出各種手段破壞太子成道。魔王先以權力地位,勸他放棄修道,去做"轉輪聖王"。所謂"轉輪聖王",是古印度神話中的聖王,手持一個威力無窮、能降服四方的輪寶,任意在空間往來。他見太子不為權力所動。又用色欲誘惑,他命令三個女兒,一個叫染欲、一個叫悅人、一個叫可愛樂,三位美麗的女子,打扮得十分妖娆,圍著太子跳起舞來,肌雪生輝,珠光寶氣,說不盡的旖旎濃香,溫柔動人。太子心如明鏡,照出這些美女都是幻象,本質上是污穢不淨,丑惡不堪的。他生起不淨觀,不為所動。各種引誘手段都未見效,魔王最後發動魔軍,動用武力了。那些魔鬼一個個猙獰可怖,他們用弓箭射,有的用劍戟刺,有的用金杵砸。一時,風火煙塵四起,還雜有獅虎等猛獸的吼叫聲。但太子的功力不凡,依舊怡然靜坐,一點也不慌張。說也奇怪,所有的魔鬼野獸,各種各樣的武器,只要挨近太子身邊,都化為無形。魔王大怒,張弓搭箭,射向佛陀,但那些箭落到佛陀的面前,變成了座下的蓮花,一時蓮花如雨,碧色搖搖,形成了一座金光燦爛的蓮花寶座。太子第六天戰勝了魔王,第七天就證悟成佛了。 其實所謂的"魔"並不是外來的,而是潛伏在我們心中的煩惱。"波旬"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魔,指阻礙修行的事物。常人心中湧動著種種欲望,包括權力欲、情欲、貪欲等等,都會起到阻礙智慧的開發,都屬於魔。佛陀戰勝魔王,實際就是戰勝自己的心。修行的過程,是降服一切煩惱的過程。因此,降服魔力不一定是天魔,能轉變自己修行中各種各樣的逆境,都屬於降魔。 "圓滿普賢諸行力",上面所說的十一種力,都能夠修成了,你的功德也就圓滿了。通過修行,就能圓滿普賢十大願王的願力。 具足佛陀的功德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這一段經文總共有三個頌,對前面十大行願的內容,在這裡做一次總結。諸佛、菩薩之所以得大成就,原因是他們悲心廣大,願力宏深。我希望自己也能像諸佛、菩薩一樣,發大願,起大行,將來也能向諸佛、菩薩一樣,成就種種功德。 "普能嚴淨諸剎海",我願修習種種善行,像諸佛、菩薩一樣,能夠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解脫一切眾生海",我願使一切眾生從煩惱痛苦、困惑中解脫出來。"善能分別諸法海",我願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善能分別諸法。"能甚深入智慧海",我願依聞思經教,樹立正見,開發無漏智慧。"普能清淨諸行海",我願依十大行願修行,在智慧的引導下,使自己的人格、心靈達到清淨。"圓滿一切諸願海",我希望自己每發的一個願,包括普賢的十大行願,最後都能圓滿實現。"親近供養諸佛海",我願自己能親近供養諸佛。"修行無倦經劫海",不論生在什麼地方,願我能夠遇到諸佛、菩薩,還有善知識,同參道友,我永遠跟他們一處修行,永遠不離開他們,盡管修行的時間很長,要經過像海水那樣多的時劫,但我也沒有一點厭倦的心。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們為了成就菩提,發的種種願望及所有的修行,我都表示由衷地贊歎,我都要去供養他們。我要修持普賢菩薩一樣的行願,一直到覺悟成佛。《普賢行願品》處處告訴我們,作為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來講,要以普賢十大行願作為修持的法門。因為這個法門太殊勝了!這個法門確實非常的殊勝! 學文殊普賢大智大願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余,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這裡一共有六個頌,是對前面的內容以及修行的方法做一次總結。佛教裡普賢代表行願,文殊代表智慧。在佛法的修學過程中,除了行願,還要有智慧,用智慧去指導行為,行願和智慧,二者相輔相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為什麼把普賢菩薩稱為如來的長子呢?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社會裡,最大的兒子,在家庭裡的地位是最重要。"皇帝愛長子",因為他要傳王位了,傳給誰呀?傳給大兒子。在一個家庭裡,父親家業的繼承人,也要交給大兒子。普賢菩薩可以稱為如來的長子,為什麼呢?因為普賢菩薩最有資格繼承如來的家業。 一切諸佛,都有道德高尚、修行功夫很圓滿的長子。這一位長子,他的名號叫普賢。"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我現在所修的善業,希望這些功德,使得我的未來我的智慧、願行,完全跟普賢菩薩相同。"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我願意身口意三業永遠清淨,沒有一絲染污;保持清淨的三業,同時也祝願十方一切世界,清淨莊嚴;我願意同普賢菩薩一樣,永遠去做恆順眾生的事業。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余,未來際劫恆無倦"。我願把普賢菩薩所修的種種功德、行願,以及文殊菩薩諸大願,學習得完全同他們一樣,一點都不會比他們差。我要以這兩位菩薩為我學習的榜樣,並且要一直學習到未來的時劫,沒有一點點厭倦的心。那麼我也能夠圓滿他們所成就眾生的事業。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修行普賢十大行願的人,他所獲得的功德是沒有限量的。成就這些功德干什麼用呢?要把得到的無量功德,用在修學佛法,普度眾生,弘揚佛法的事業中去。我能了達所有一切的神通力,我能夠明白神通是怎麼一回事,然後運用神通的力量,去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神通用來利樂眾生,不是拿去炫耀自己的本事,或者去干壞事。大家要明白這一點。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普賢行願品》這個修行法門,非常殊勝,我們在修學佛法中按普賢的十大行願去修行,那我們所獲得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我們要以文殊師利菩薩勇猛的智慧、普賢菩薩的大願,作為我們修行的典范,作為修行的指南和方向,同時我願智慧和行願跟他們一樣。我現在要把我所修的一切功德善根,回向到修行中,我願永遠跟隨他們,修學他們所修學的一切。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如果有人按普賢的十大行願去修行,三世諸佛都高興了,三世諸佛都會稱贊這個人。三世諸佛為什麼高興,因為"如是最勝諸大願"。
:普贤行愿品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