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智法師:淺談《普賢行願品·恆順眾生》與和諧社會


 2015/11/13    熱度:1786    下載DOC文檔    

  淺談《普賢行願品·恆順眾生》與和諧社會

  覺智

  當前,我國正處於大變革時代,各族人民正在為構建和諧社會、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如何使佛法與時代相契合,佛門弟子如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始終是我們佛教界孜孜以求、努力探索的根本問題。今天,我能夠和各位同修共同學習探討佛教經典,因緣殊勝。我講的題目是淺談《普賢行願品·恆順眾生》與和諧社會。

  《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一品。《華嚴經》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具有十分高深的境界。普賢菩薩是眾所周知的十願王菩薩。他的一生以十願(即禮敬諸佛願、稱贊如來願、廣修供養願、忏悔業障願、隨喜功德願、請轉*輪願、請佛住世願、常隨佛學願、恆順眾生願、普皆回向願)來普渡眾生,以同體大悲的心德來引導眾生,願願都充分體現了普賢菩薩在苦救我們,止惡向善,趨向成佛大道。

  恆順眾生,是《普賢行願品》中的核心所在。前面八大願的內容,都是為恆順眾生打基礎。“恆”,就是永恆,永久不停的意思,“天長地久有時盡,恆順眾生無絕期”。“順”,就是依順,為了眾生,也依靠眾生。“恆順眾生”,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要順從眾生的意願,以“願代眾生受無量苦”的崇高境界,根據眾生的需求,無條件給他們利益和快樂。簡單地說:就是給別人信心、給別人歡喜、給別人方便、為別人服務、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無私奉獻,做人民的勤務員。這與“以人為本”的理念相融相通,與社會和諧相應相適。

  和諧社會,要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高度和諧。當今人類社會中的種種現象無不體現在這些方面。社會的和諧,核心是人的和諧。“和諧”由“和”、“諧”二字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濟之意;“諧”者,相含也,有順和、協調之意。構建和諧社會,人際和順是前提,利益和諧是基礎,公平正義是關鍵。這三大要素與“恆順眾生”密切相連,息息相關。踐行“恆順眾生”教義,引申並確立三種理念,堅定付諸實踐,對於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眾生第一理念

  佛是建立在度眾生的基礎上,離開眾生免談成佛。經文中雲:“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因為順眾生,即順佛。眾生生歡喜,十方諸佛也必定歡喜。欲令佛喜,必順眾生。就佛性來說,眾生本來是佛;就修行來說,眾生是未來佛。《華嚴經》雲:“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眾生在佛心中,如萬影在大海中,同一鹹味,所以才有以眾生為中心,才有“恆順眾生”大願。隨順眾生(以下狹指為人),不是隨便順從,而有其鮮明的原則性。眾生、人,都是大概念,由無數個體組成,而個體則有正念邪念之分,導致善惡之別。因此,隨順只能順善逆惡,順眾生之善性,維護正義;逆眾生之惡性,遏止邪惡。同時,真正意義上的隨順眾生,首先要依據眾生之不同,善巧方便,應機施教,教化眾生。這是一個問題的兩方面,不能疏忽不計。普賢菩薩把眾生放在第一位,視作中心,圍繞旋轉,對於真正修行,行菩薩道的人顯得十分重要,將為弘揚佛法,普渡眾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創造前提條件。

  “眾生第一”與“以人為本”理念一脈相承。如何在道場中切實體現,根據我的體會,就是要做到:一、尊重大眾,奉為主人,給予信任,確立其主體地位;二、教育大眾,提高、發展(不是量的增加)他們,培育善心,揚善抑惡;三、關愛大眾,思大眾之所思,急大眾之所急,為大眾之所需,大眾的需求,就是我們工作的目標與追求;四、幫助大眾,提供服務,為其排憂解難。社會和諧,關鍵是人的和諧。大眾工作做好了,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佛興國盛。與“以眾生為中心”相反,是“以自我為中心”,強烈的我執,要求別人尊敬自己,順從自己,自己卻難以理解對方,尊重對方,順從對方。這種“我執”、“唯我”的人,眼中沒有他人,非但群眾關系糟糕,家庭也不會和睦。所以,恆順眾生,就要堅決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觀念,代之“以眾生為中心”,去為眾生的利益服務。這樣,才能與普賢菩薩的精神相應,才能對社會和諧起到促進作用。

  二、眾生平等理念

  “平等”,《華嚴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為平等。”《金剛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平等即自他不二,大小一如。人如是,法亦如是。利益眾生,自己亦能成佛,同一體故。恆順眾生,內含眾生平等的思想,如果眾生不平等,那麼該隨順哪類眾生呢?所以,恆順眾生是以眾生平等為前提的。

  2000多年前,佛祖教誨弟子“眾生平等”,這是充滿智慧的偉大思想。“平等”兩字,從古至今,成為很多人的追求和夢想,無數志士仁人為實現平等,前僕後繼,不懈奮斗。

  和諧社會,首先是一個平等的社會。胡錦濤總書記把“公平正義”列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大要素之一。離開公平,談不上正義。“公平正義”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

  眾生平等,源於平等心,是人際和順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平等,談何公平,更無所謂正義。“隨順眾生,種種差別”。盡管眾生種類繁多,生物千差萬別,佛教講的是眾生權,一切眾生平等,一切眾生都應互相尊重。社會由人組成,人的社會地位有高低,權力有大小,財富有多寡,品格有高下,如此差別多多,但都不能排斥、否定眾生平等、人格平等的原則。與平等心對立的是分別心。分別心是萬惡之源。它導致人與人、團體與團體、階層與階層、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歧視、矛盾、對立、沖突,爭斗不斷,戰事連連。人際不順,國家不和,世界不寧,這是何等深重的災難!

  踐行“眾生平等”理念,促進人際和諧,在精神層面上,要禮敬眾生,一視同仁,平等相待,不偏見,無歧視,沒有我高人低之分。在物質層面上,要讓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做到利益和諧。具體來說,為了維護人的生存權、幸福權,可堅持分配公平,待遇合理。實踐“眾生平等”,要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境界。既然目標鎖定,方向准確,我們佛門弟子理當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接近目標,實現目標。這既是修行、行菩薩道的要求,也是佛教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的需要。

  三、慈悲眾生理念

  恆順眾生的另一內涵是慈悲眾生。這是繼“眾生平等”後的又一命題;如何善待眾生?即要以佛陀的慈悲精神去對待眾生。

  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門,菩薩以一念慈悲心,濟度一切眾生。觀音菩薩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化身,大慈大悲的代表。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的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和眾生當作是一個整體,以眾生之苦為苦,以眾生之難為難,以眾生之樂為樂,以大悲心去饒益眾生。這就是慈悲精神。用慈悲心對待眾生,在眾生中播撒慈悲種子,這是良性互動,反復並擴展,就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良好氛圍。

  慈悲眾生如何體現呢?經文中雲:“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黑暗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我之淺見,可常存“四心”:

  常存慈愛之心。佛陀視眾生為一體,生出歡喜心,這是多麼慈悲的境界。佛陀對眾生“舉身微笑”。微笑也是一種布施,能夠讓人歡喜,眾生歡喜則如來歡喜。慈愛心產生利他心,給眾生愉悅、消愁、解難,做到寧拔己毛,而利人天。經文中雲:“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

  常懷同情之心。同情心是體諒別人的困難,由愛心而來。無愛心則無同情心。冷漠無情、無慈不悲的人是伸不出援手的。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存權。社會在經過二次分配之後,總有一些成員因各種復雜因素導致特困急難。佛弟子應由同情而積極救助,讓受助者擺脫困境。古往今來,佛教界是一支濟世利人的重要力量,起到拾遺捕缺、雪中送炭的作用。慈善的力量有助於促進人際和順和社會和諧。

  常有理解之心。“理解”已由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層面。對立的雙方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問題,必然難以理解對方。誤解、不理解會產生很多矛盾和紛爭。有一句話叫“理解萬歲”,意思是理解能解決問題。交流、溝通是達到理解的前提和基礎,而換位思考則是相互理解的最佳法門。多一點了解,就一點理解,就多增加一點共識。了解、理解、共識“三位一體”使矛盾和對立得到統一。

  常思寬容之心。寬容是慈悲的重要方面,事物的差異性,人的差異性,如思想觀念、禀性脾氣、行為習慣等各不相同,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必須承認。過多強調差異則難以相容。寬容心使人求同存異,或包容差異,用佛的胸襟去處理差異和矛盾。當然,寬容不是縱容,對影響佛門、影響人群的不善之舉,可取方便法門,教育引導,用大悲精神感化眾生。

  常存“四心”,慈悲眾生,可引導眾生向善,人心思和。家和萬事興,國和永昌盛,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恆順眾生”,乃和諧之道。

  最後,作為出家人,我將繼續以佛門經典之精華為矢,射當今重大社會現實問題之的,弘揚正法,造福人群!

  不當或錯誤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普贤行愿品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