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第一卷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第二卷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第三卷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第一講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 唐 於阗國 三藏沙門 實叉難陀 譯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家。雲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诃薩。修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若身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為非善。則為非法。則為渾濁。則為臭惡。則為不淨。則為可厭。則為違逆。則為雜染。則為死屍。則為蟲聚。 若身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行住坐臥。左右顧視。屈伸俯仰。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唇舌喉吻。吐納抑縱。高低清濁。 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贊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了說。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分別。是憶念。是種種憶念。是思惟。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是思。想。寒。熱。饑。渴。苦。樂。憂。喜。 若佛是梵行者。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識是佛耶。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業行是佛耶。果報是佛耶。 若法是梵行者。為寂滅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說是法耶。無分別是法耶。無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隨順是法耶。無所得是法耶。 若僧是梵行者。為預流向是僧耶。預流果是僧耶。一來向是僧耶。一來果是僧耶。不還向是僧耶。不還果是僧耶。阿羅漢向是僧耶。阿羅漢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 若戒是梵行者。為壇場是戒耶。問清淨是戒耶。教威儀是戒耶。三說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阇黎是戒耶。剃發是戒耶。著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 此中何法名為梵行。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體為是誰。由誰而作。為是有。為是無。為是色。為非色。為是受。為非受。為是想。為非想。為是行。為非行。為是識。為非識。 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淨梵行。 復應修習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處非處智。過現未來業報智。諸禅解脫三昧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智。種種界智。一切至處道智。天眼無礙智。宿命無礙智。永斷習氣智。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咨問。 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竟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夢參老和尚講於五台山普壽寺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公元二○○四月十一月初六(農) 第一講 我們前面講的是〈十住品〉,講如何證得十住,講如何修行來進入十住的位子,而且是一住一住的說。〈梵行品〉呢?是通說十住菩薩修行的方法。在〈十住品〉中,不論出家的、在家的,是通修的;在〈梵行品〉就不是了,〈梵行品〉專指出家人所修的清淨梵行。 因此,第一步你得出家,梵行才能清淨,你的行為才能清淨。前面的〈十住品〉,是隨你所修的事相而有差別,那都是緣,緣歸於實。怎麼入住的?這就要講入住之因,入住之因有自行、他行這兩種清淨的行為,那就叫清淨的梵行。 在品會的次第上,雖然〈十住品〉在前,但是只要講到“行”,就是〈梵行品〉在前。若是說修行,是清淨梵行的意思,也叫“行”;若是說法門,那叫“梵行”,是指行門的涵義,兩者有所不同。 前面的〈十住品〉是入了住,入了位了,那是怎麼來的呢?如何入的位呢?也就是入住之因,這就要修持兩種清淨梵行。前面的〈十住品〉是一位一位的講,〈梵行品〉就不是了。在《華嚴經》裡頭,〈梵行品〉的量最少,意義最深;這品的意思說到了空了,到了絕相了,言說不多,略示而已。 前面的〈十住品〉,從初住開始就成佛了,一住一住,位位都成佛。這是怎麼修的呢?不由他悟,也不由他教,自悟成佛。他的觀、思惟修,跟他的行為成了一個了,也就是一切法,“即心自性”。一切法就是自己的心,每位都是這樣。“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自己成就了,不是由他人開悟的。 現在這一品叫〈梵行品〉,梵是印度的原話,簡略說叫“勃嚂摩”,中文就翻為“淨”,清淨的淨。在雜染當中,達到清淨了,所以叫“梵”。 梵就是行,真實的境界,無境界的境界。我們的智能,跟我們的行為是一個了,以智能來指導你的行為;你的行為都是智能,這叫梵行。依著這種道理,解釋〈梵行品〉,跟《大般涅槃經》的〈聖行品〉是相通的。《涅槃經》講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這裡是總說,就叫梵行。 依著梵行,第一個是隨相,隨一切相而離相。隨什麼相呢?隨著一切世間諸法之相,隨相者就是無相,〈梵行品〉就是要達到無相。 隨相是什麼意思?像我們染衣出家、乞食,這都是隨相的意思。但是隨相的時候、修的時候,不要生起任何執著。談到戒律,在你修的時候無所著,在你修持戒律法門,學戒相的時候,先懂得戒相如虛空。戒相如虛空就是離相,不要著相;隨相而無所著,隨相而離相,懂得了一切諸相,像空一樣的。 這也得依緣,一種是有緣,一種是無緣;一種是生緣,一種是法緣。現在是緣起法,緣起無緣,我們所要講的一切戒相,有生緣有法緣,現在講的是緣即無緣,緣沒有緣。 咱們前頭講了,十住菩薩大悲心很切了,而不捨離眾生。知一切法的空義而隨緣,就是性空緣起;但是隨緣而不執著,不執著就是性空義。因此,才能入到住位不退,初發心時就成正覺,一發菩提心了,成就信心了,就成佛了。 無緣義在〈梵行品〉上講,是知道一切境界相,如幻如夢。至於觀察眾生而不捨離眾生,這是有緣義。隨緣的時候,是有分別的,這要依照你的智能。緣有大有小,有遠有近,知道這些境界如夢幻泡影,都是虛幻不實的,這又是無緣義。 無緣義,就是無分別的智能;有緣,就是有分別的智能。慧有兩種,同時達到分別就是無分別,無分別而隨緣,就起了分別了。在有相當中,觀察諸法無相,了知諸法平等。 “離念契玄”,離開你的思惟、念頭,這是玄義,又叫密義。我們講一部經的義理,這個義理跟凡夫也是一樣的;不起分別心,知道是平等平等。因為這樣,才能究竟入到大乘義,也就是華嚴義。這兩個不是兩個,是一;一即非一,就是二。要是只說緣,那就是一,有緣無緣,就是二。 梵行是純粹指實教說的,沒有權,沒有善巧方便,完全就它的實義說。這個梵行的行,一行就具足一切佛法了,這是華嚴的〈梵行品〉。 當你念經文的時候,〈梵行品〉不用五分鐘就可以把它念完了,可是講起來,應該要兩個月吧!要是展開來講,就沒完沒了;收攝來講,一念不生,什麼都沒有,說一句話就完了,乃至一句話都不說,就完了,就沒有了。 所以有一次佛升座的時候,佛沒有說法,就把花拿起來,佛這麼一拈花,迦葉尊者微笑,佛就不說了;一言沒發,下座了,這就是清淨的梵行。 又有一次講經,佛升座的時候,文殊師利菩薩當維那師,只唱一個偈頌,佛就下座了,一句話也沒說。“法筵龍相眾,當觀第一義,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就下座了,法王法就是這樣;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沒有言說的。可是,那樣的境界,無法接引一般眾生,所以才又立了各種經論。 本來〈梵行品〉跟〈淨行品〉是不同的。這個“梵”也當“淨”講,不過〈梵行品〉並不是〈淨行品〉,兩者不同的;〈淨行品〉是有作,〈梵行品〉是無作。〈淨行品〉,一舉一動都要依著文殊菩薩教授去做,身口意三行,心裡要觀,口裡也要念,身體還要去做。有時候是大悲跟大智,又修事,又修理,事理雙修;又修觀又說行,觀行雙運,達到成佛。 至於〈梵行品〉這品呢?我們要解釋解釋,為什麼叫〈梵行品〉?為什麼〈十住品〉完了,接著就說〈梵行品〉?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告訴你十住是如何修成的,那是修梵行而成的;以清淨的梵行,利益眾生。 修行一切法的目的是化度眾生,本來是沒有行可得,也沒有梵可說,也沒有什麼是淨,也沒有什麼是不淨;可是為什麼必須如是說?為了接引眾生。 〈梵行品〉中,問的人是正念天子,在家的居士問出家人的事。修清淨梵行是出家人才能修的,他要想達到清淨梵行,正念天子得出家,他不出家,是達不到的。 什麼叫正念呢?正念天子的名字是以德稱的,不是像咱們起個名字就算了。正念是什麼念?無念,無念而念才稱正念。隨做任何事情,無念,這是正念。 有念,有著,有縛,有掛礙;無念了,沒著,沒念,沒掛礙,什麼都沒掛礙。但是念即無念,行念的時候達到無念,以無念為主,以這個來利益眾生,這叫什麼行為呢?第一義天,自在行。這裡頭的解釋很多了,我們略微說一說就是了。 這一品的法會之主,是法慧菩薩。能說的人叫“法慧”,問的人叫“正念”,“正念”是無念之念;“法慧”又怎麼解釋呢?隨你做任何事,無念,這叫法;以法簡別,不是情,是法。懂得這個義理了,就叫智能的慧。要是一動了情感,超了理了,理性就失掉了,要單用理性,情亡了,這才叫法慧。這個名詞的義理,前面雖然講了很多,可是,一個名詞的義理,無窮無盡的。能問的人是正念天子,說法的人是法慧菩薩,這也是〈淨行品〉。 清淨梵行的〈淨行品〉,跟前頭文殊師利菩薩說的〈淨行品〉不一樣。這是名住,十住成佛的,一入十住位就能成佛了,這叫住佛。這僅僅是所入之門而已,從那個門進入,究竟成佛了。 前頭講的〈淨行品〉,到了究竟,就無行了;無行才清淨,有行都不清淨。要從有行,達到無行,所以這一品叫〈梵行品〉,不叫〈淨行品〉。 “無住之住”,所以叫佛住。“無行之行”,就是利益無眾生的眾生,這兩句話大家多思惟思惟,這是究竟的了義。這叫清淨的梵行。大家以這個意思來學〈梵行品〉,不要執著。要多參,多觀。參者就是思惟修,也就是觀義了,大家要根據這個意思去想。 對於這品經,大家要這樣看,是無住之住的,是佛住的,佛住即無住。以清淨的梵行利益眾生,利益那個無眾生的眾生。如果你不從這裡進入,後面的華嚴義,是很深的,就沒辦法進入,這僅僅是開始。這才是住位的菩薩,住位的菩薩修行、發心、成就,等到了行、向、地,到十地、十忍、十通,你更沒辦法進入了。以這個觀念多去思惟,才能進入華嚴境界;如果不建立這麼樣一個智能心去觀照,你誦《華嚴經》,只是誦文字而已。 以下講〈梵行品〉的經文,這品的文字很少。剛才跟大家說,念誦的時候,三、四分鐘就可以念完了。但是要把它開闊解釋起來,真正進入,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那就難了。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家。雲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薩現在是會主,正念天子就向法慧菩薩說,一切菩薩依著如來的教導,染衣出家,怎麼樣才能夠梵行清淨?出了家了,先講戒,如何能使他戒行清淨,不犯戒?依如來教,直至成就無上大菩提。 這個必須先知道天是什麼義?天者,有幾種解釋了,在〈梵行品〉講,就叫淨,天者就是淨;天者自然義,自然的清淨。正念天子所問的,是事是理,是染相,是淨相。他問的意思就是染相絕對沒有了,梵天就是清淨。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念和無念,作和無作,行和無行。正念之念就是無念之念,就叫正念了。 答者呢?就是法慧菩薩。我們前面所講的第五住,方便善巧,用巧慧,巧慧是從智能開出來的方便慧。依著梵天修的清淨行,這清淨行在《華嚴經》上講,有兩種義:四禅八定,也就是八禅。大梵天的淨天,哪個淨天呢?把它用到梵天,形容著第一義,就是剛才跟大家念的,文殊菩薩唱的“當觀第一義”,第一義天,梵行就成就了。 出家染衣之後,如何達到梵行清淨?這是正念天子所問的境界。答呢?正念天子的答,那就多了。要想清淨,行清淨行,他的因是清淨的因,沒有因怎麼能成果?因因而成果,這個果怎麼成的?觀,是觀成就的。自己的心清淨,離念清淨,離相清淨。出家染衣必須得戒律清淨,什麼樣子才算戒律清淨?過午不食了,過午沒吃飯,這就清淨了嗎?不是的,這叫戒相。 要離開這些相,知道這些相是無相的。我是人,人得吃飯,得穿衣服;離開人相,還得離開他相。自人他人,乃至不是人,都得要吃,凡是眾生都得要吃。因此,面對這個問題,大家看看法慧菩薩怎麼回答。 法慧菩薩言。 有問必有答。 佛子。 法慧菩薩稱正念天子,能在這個法會上問這個問題,他的智能跟法慧菩薩也同等了。一唱一答,大家唱答度眾生,沒有問,法怎麼生起?每個法會都有人請,無請不說,沒人請不會說的。 菩薩摩诃薩。修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 作意就是觀照,觀照以智能觀察;觀察就是研究,推究十法。正念是無念,法慧就在這個正念,怎麼達到正念?是因為無念,無念達到正念。 出家了,如何能成就清淨梵行?那就研究一下吧,就因著這個問題來答復的。得依著十種觀察,念即無念,住亦無住,十住都是住亦無住;無念無住,還要依著十種境界相,這叫緣。 要顯示性空,必須依著緣起,沒有緣起怎麼能性空?要想成就性空,也要緣起,從緣起達到性空,因為性空才能成就緣起。 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十個,圓滿數。如是觀,一個一個觀吧! “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有身才能持戒,沒身,佛給他說戒干什麼?持戒是為了什麼?戒行清淨,戒是要達到梵行清淨。如果你有個持戒的心,有這個念,如果再有那些戒條,那還能清淨嗎?那本身就是不清淨了。如何能合乎梵行的體呢?梵行的體是什麼?法身,法身清淨。為什麼會不清淨呢?身口意造業就不清淨了,那就違背佛法僧三寶,違背戒。 這十個並不是在文字上講,而是我們每個人的身口意。身是體,身所做的事就叫業用。語是體,語業就是用。意是體,意業就是用。一個變成兩個,就是六個。身口意的三業,加上它的業用就是六個了。六個再加上佛法僧戒四個,十圓滿。 那麼,身口意所行的,就是你所依止處,是一切業性的因。要想成就清淨行,還要假佛法僧三寶作助緣。佛法僧三寶所行的就是戒,戒就是體,就是行的體,所以佛法僧戒,要緣念這十種法,所緣的境,就是這十種法。 觀察什麼呢?對境觀心,對著境界相,觀照你自己的心。問的是染衣出家了,受了淨行了,學戒就是受淨行了。怎麼樣觀呢?答的時候,就依著這十種觀。你要是不觀察,跟權乘菩薩,跟小乘羅漢,不就是一樣了嗎?一切戒都是因緣而起的,沒有因緣,佛不制戒的。如果起心,要起個念頭去持戒,就叫迷,這叫顛倒。 這樣說,那還要怎麼觀呢?問題就在這兒,假一切為緣,顯這些事情沒有自性,觀不是觀他的相,而是觀自性;相盡了,理就現了。咱們是相不盡,因為梵行生不起來,境界不現。 觀是思惟,把思惟當成尋伺。觀這十法,分成十段,在這十段裡頭,若染若淨,染不是淨,淨絕不是染;犯戒絕不是持戒,持戒也絕不是犯戒;犯戒就是染,持戒就是淨。犯戒跟持戒這兩個,是相互違背的。 這個地方講犯戒、持戒,都是法的自體。沒有犯戒、持戒,如果還有個犯戒持戒,說持戒清淨了,犯戒不清淨了,不合乎清淨梵行。你要是不細細的觀察,這個道理你就會混淆顛倒了,弄不清楚了。 只要說身,身本身就通善與不善,他所做的業也是。業有善業有惡業,善業是順理的,持戒的;惡業是不順理的,破戒的,非理的。梵行是善性,違戒是惡性,兩個相違的,於理不順,這兩法是不相同的。 若身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為非善。則為非法。則為渾濁。則為臭惡。則為不淨。則為可厭。則為違逆。則為雜染。則為死屍。則為蟲聚。 身體究竟是梵行,還是非梵行?在身體上找梵行,什麼是梵行?在他的運動當中什麼是梵行?在他的行為當中,什麼是梵行?什麼不是梵行?這體究竟是善是惡?有個決定義嗎?你必須得吃飯,穿衣服,你的生活,要以衣食住行來資助;那就這個身體的自相是善是惡?是清淨?是染污?實際上這個身體,不論種子、住處都是不淨的,是可厭惡的。怎麼樣把他變成清淨?他是作業所依,作業都是身體做,口裡做,意做。你要仔細觀察,就說咱們這肉體,是有知?是無知?他死不死?他清淨不清淨?每個人都觀察觀察自己的身體吧,清淨不清淨?佛教導我們,這個身體有八萬戶的蟲子,在我們身體聚集。換句話說,我們身體住了八萬家的蟲子。 在講到這段經文的時候,我考慮了很久,要不要講?講講還是有好處的,不過大家聽著可別生起煩惱!不講呢?大家迷迷糊糊就這樣過吧!為什麼我這樣說呢?佛在世的時候演說華嚴,可是華嚴這個法不在世間,《華嚴經》不在世間;佛不是在菩提場演嗎?是,但是佛在菩提場演的時候,一個世間人也沒有。那些大阿羅漢,捨利弗、目犍連,佛跟前的弟子一個都沒有,他們根本不知道演華嚴這回事。大家看看吧,從開始演的時候,來的聽眾都是什麼樣的人?演《華嚴經》的時候,都是什麼樣的人?哪有人間?哪有凡夫? 之後,佛再說法的時候,講不淨觀,講這個身的時候,也就是人間相、世間相。每個人身上有八萬戶蟲子,九億只蟲子,就這個肉體,把它分析開來,是大蟲聚,整個是蟲子。這個身是善不善?本身善不善?色受想行識,這叫五蘊成身。 行蘊,廣說就有這麼多,這都是不合理的,理上沒有。順著教義理而生心,這個心是指善說的。身體本身不善不惡,作善事是善,作不善的就是惡了,你說這個身體是善是惡呢?它的體是無記性的。 在〈大智度論〉裡講,有五種不淨。相不清淨,種子不淨,就是指咱們身體的種子,都是父母所生的。父精母血,業因識種,以成身分。這是說我們這個身體是父精母血,再加上你的業識。 所以在《楞嚴經》上,阿難尊者問佛:“佛!您這個身體,是怎麼形成的呢?”佛也是父精母血所生。他是佛的堂弟,他的父親跟佛的父親,淨飯王跟白飯王是弟兄。他為什麼問這麼個問題?他說:“我看你的身體跟我的身體好像一樣的,沒什麼差別,為什麼你是佛?我是眾生?”涵義是這樣,我也是父精母血,你也是父精母血,為什麼你成就那麼樣的一個身體,而我卻成就這樣一個身體。 其實,在那個時代,阿難雖然沒有三十二相,也是非常英俊漂亮了。他就說一個偈頌了,“我心裡常時想,赤白二滴,父的精是白,母的精是紅,赤白二滴,雲何能生妙明紫金光聚?”我只舉這麼一句,這裡不是講《楞嚴經》,而是證實種子是不清淨的,都是父精母血所成的,另外再加個識,沒有識是不成的了,加上一個識,來成就我們這個身分。 怎麼成的呢?住處不淨,當時住在母胎之中,住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當母親吃的飲食在生藏等到發酵了,到了熟藏裡頭去了,我們住在這麼個地方,自體不淨。佛說有三十六物成就我們這個肉體。爪生脈長,脈轉筋搖,這是說指甲長,頭發再生,身上的筋脈在搖動,都是這些來成就的。 自體就是不淨的。三十六物,就是身體的三十六個零件。現在不是造機器人嗎?他能造眼睛,也能造耳朵,這中間的識怎麼造?造不出來。 他自體本來不清淨,三十六物所成的,自相不淨,外相也不淨。外相所表現出來的是什麼呢?九孔常流不淨。兩個眼睛,兩個鼻孔,大小便溺,一個嘴巴,兩個耳朵;這九個孔,九個洞,九孔常流不淨。外相不淨,眼睛要長眼屎,鼻子要出鼻涕,嘴巴要吐痰了。比如說他是清淨的,誰吐的啖,誰也不肯再把它吃回來。它不淨了。大小便溺,可以排洩,但是你要他喝自己的尿,吃自己的糞,他干嗎?往外排可以,往回再收,不干了。 所以佛說,自體不淨,這個大家都懂得了。這一個身體,畢竟不淨,要是氣絕以後,死了。天氣要是炎熱的時候,只要半天的時間身體就膨脹了,就馊了。包括他自己的子女,都不會去了,所以究竟不淨。 〈大智度論〉有個偈子,“是身種不淨,非余妙寶物,不由白淨生,但從穢道出。” “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間出,亦不從薝卜,猶不出寶山。” “地水火風質,能變成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用大海水洗,怎麼洗也洗不干淨的,沒有干淨的。“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這個皮帶囊是漏的,每天九個孔都往外漏,漏出來都是不淨。“谛審觀此身”,說你好好審察,觀你這個身體,“必歸於死處”,一定要滅亡、消失的。 佛在世的時候,比丘都修不淨觀,他觀一觀,非常厭惡他的這個身體,就自殺了。比丘都自殺,還得了!佛就制戒了,不許自殺,自殺要下地獄的。不自殺,他思想煩惱的很,怎麼辦呢?請外道來殺他。內道,誰也不肯殺人,就請外道殺,外道怎麼肯干呢?說我給你財物,把我所有的都給你,你把我殺死。後來佛也制戒了,不許可外道殺。 這是修不淨觀,沒有修成就會出現的障礙!怎麼會沒有修成就?觀身不淨,他好像是成就了,可是他一直嘔吐,不能吃。 修不淨觀要是修成了,可以破除你對身見的執著,不要貪愛,不要執著;要是道沒修成,修修的,或者精神錯亂了,或者看著生起恐怖感。 修不淨觀行,是破除你的顛倒見。顛倒見是什麼呢?每一個人自己的身體都是髒的,可是你到社會上問一問吧!都感覺自己很干淨的,其實洗多少次澡都不行的。 這是佛經上說的,用大海水洗,你一直洗,怎麼洗也洗不干淨。要是把皮膚洗壞了,裡頭流出來的更髒了,沒辦法干淨的。這個法是佛剛成道的時候說的。那時魔王有三位美女,魔王就讓她們去破壞佛的戒行,她們就到佛跟前來供養。她們說,自己如何如何美,那時佛就說:“妳們自己觀一觀,觀一觀你們的身體。”佛的身心寂然不動,等到給她們說法時,佛就用神通了,讓這位三魔女一觀,她那身體九孔常流,涕唾便溺,什麼都來了。好!她們不能魔佛了,自己吐了起來!她一觀,觀的受不了了,一直嘔吐,有的是從口而出,有的是從身上而出,都是蟲子。 剛才我念的那數字,就是佛告訴這三位魔女,說她們身上有八萬戶,有九億小蟲子在裡面游戲,這是清涼國師從《觀佛三昧海經》這部經上摘下來的。 修梵行的,觀的是體,觀的是性,性能澄淨。一切聖賢是順法的這個體,體無雜染。這個體是什麼體呢?與智相應,跟智能相應,為善所集成的。為善所集成的是什麼體?法性體,清淨無為的梵行。離開咱們上面所說的那些相,離開了八識心的性,得到真如法性為體。 讓你觀這十種法,哪個是梵行? 若身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行住坐臥。左右顧視。屈伸俯仰。 身業,身所做的業,並不是什麼事業了,而是你的行住坐臥,或者頭部左右回旋。行住坐臥,屈伸俯仰,就像咱們做各種姿式運動,這是身之作用,這叫身業。不是說你做士農工商,而是說你身體所要動作的,所做的這個,就是身業。 這是梵行嗎?包括你所得的神通,神通是妙用了,那是梵行嗎?諸大菩薩,諸阿羅漢都有神通妙用了,這個是梵行嗎?行住坐臥四威儀,左右顧視,屈伸俯仰,這是身所作業,這個是梵行嗎? 咱們再講深入一點,持誦、禮拜乃至禅坐。我們一學打坐,你能坐著舒服,能修行就好了,什麼單盤膝、雙盤膝,這是梵行嗎?這都是形式。你說咱們打坐時,非得腿子雙盤上,這個形相是善?是惡?單盤的,就是惡嗎?乃至不會盤腿子,他就這麼坐著,站著也入定。行住坐臥都入定,行般舟三昧的時候,他是站著,並沒有坐著,行住坐臥四威儀,究竟是善是惡?讓你自己來判斷。 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唇舌喉吻。吐納抑縱。高低清濁。 說話,語言,音聲、風息,舌、牙、喉、吻、吐、納、抑、縱。聲音高,聲音低,這是梵行嗎?佛是這樣說了,咱們才知道;沒有佛說,咱們不懂這個。咱們的語音是怎麼發出來的?風息,風出七處而發音,口中有風,人要說話的時候,口裡頭的風,到達肚臍眼裡頭,這時候肚臍眼響出來音,觸到七處,才生出語言。 這個咱們恐怕沒作過觀想。風叫“優陀那”,觸臍而上去,要想說話,那風觸到肚臍眼,肚臍眼往上走,這個風觸到了七處,完了經過牙床子,經過牙齒,經過嘴唇子;它上升的時候,還得經過咽喉,還得經過舌頭,那麼就發音了,得經過這麼七處才發出聲音。或者發脾氣,生氣了,也是這樣。觸動,唇舌齒牙喉,這樣才能出聲。 鼻子塞了,鼻子堵了,聲音也變小了;所以,還得加上妄想習氣,來跟這個配合,才能發音。還要經過你心裡的動作,想說什麼,這只是說的語言。 說言語,梵行則是音聲風息。有風得有氣息,得有胸,還得有舌,還有喉,還有吻,還有吐納抑縱、高低清濁,才能發出音來。要不是佛經上這麼說,咱們沒想過這些,沒做過這個觀,這是佛教導我們,從佛經上學到這麼個道理,這是語。 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贊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了說。 語的業是什麼?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贊說、毀說、安立說、顯了說,這個是非善非惡。這都不是善,也不是惡。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分別。是憶念。是種種憶念。是思惟。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 這個是覺,也就是尋求。覺就是找,或者別人說話,你想他說話的意思,那也叫尋伺。這是觀,你觀這些境界相,屬於善、屬於惡。但是,這個善惡可就假你的意念了,假你的習氣了,這是總說的三業了。這三業就是你現在所有的作業,觀什麼呢?觀身、觀身業,觀語、觀語業,觀意,觀意業,這總共有六個。 在你觀察之後,去找,就是尋伺;因為觀的時候,有時想粗的,有時想細的,這都是不定的了,這都不是善、惡。分別去找原因,隨念的計度,這些是有相的?還是無相的?是清淨的?還是染污的?這叫隨念分別,有的是自性分別,有的是思量、尋伺,計度的分別。 你所緣的境,緣念的境界相上生起的分別念頭,但是這都是屬於有相的分別。無相的分別,緣念過去,緣念夢境,那沒有相;隨你所緣,自然的生起分別,有的是有相的,有的是無相的。 或者自己尋伺,或者伺察,這是染污的?這是清淨的?什麼叫染污?什麼叫清淨?你得下了定義,完了去起分別。 憶念呢?就是追憶過去,回憶過去所做過的事,所做的境界相,那是沒有境界相的了,只是你的憶念,憶念是沒相的。 思惟呢?這不是智能,只是聰明;有的人因為他的慧力輕的,他辨別不出來,那就不是智能,跟佛的智能不一樣。 你的希望,你的理解,你的念,你的定,你的定慧,這都是屬於種種憶念。這裡頭有惡有善,有的是虛幻的,沒有實在的事,都是自己心想,思、念都是相通的,意識所緣念的。 當我們睡覺的時候,睡的比較清醒,會作夢。作夢通不通善惡呢?通。夢中作惡,夢中殺人,夢中打架,夢中罵人,夢中害別人,法律不能制裁,他只是作夢;但是你的善惡、善性、惡性、無記性,在三性裡頭就給你分別這些了。善、惡、無記,這些都是屬於唯識裡面的,《華嚴經》不分別這些,只是這麼介紹而已。 讓你在這幾種當中觀察,觀察什麼呢?這十種當中,哪個是梵行?這只是說前面六個。佛法僧戒是淨業嗎?等講到佛法僧戒,你一觀察就知道了。身口意三業,這裡頭都有善有惡;讓你觀察這六種,前面身、身業,口,口業,完了講意和意業。前面講的是意,意就是意裡頭包含著觀察、尋思等等。 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是思。想。寒。熱。饑。渴。苦。樂。憂。喜。 意業呢?業就不同了,一說到意業,“當知梵行”,意業的梵行,意的作用,思、想,寒、熱,饑、渴,苦、樂,憂、喜,這是意業的十種,觀業的十種,這叫意的用。意的用就叫意業。想,想是想法,咱們經常說想法,想跟思,為什麼要把他分開?思是想辦法,想是回憶,這屬於觸受。接觸的事物,領受的,回憶來想。觀這個意業,意業就存在這麼個東西,也就是觀察的意思,這就是意的作用。 思,思是意的所有,就叫心所法。讀過〈百法〉的人都知道,色法有十一種,心法有八種,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總共有百法。咱們上面講的就是這一段。 意的心,意所起的作用,領受外邊的境界,在這個時候,有善有惡。你觀察這六業,再加上佛法僧戒,就觀察這十種,把這十種都想一想。想一想做什麼呢?哪是淨行?哪是不淨行?這十種究竟哪個是梵行? 前面經文上講,讓你觀察這十種,哪個屬於梵行?在這十種裡頭,我們說身口意三業,乃至身、身業、口、口業,他說語業,意、意業,這六個。是善?是惡?是梵行?不是梵行? 我們的答案呢?這六個都不是梵行。但是你口裡誦經的時候,是不是梵行?口裡贊歎三寶的時候,是不是梵行?念佛的時候是不是梵行?身,禮拜,在那裡靜坐、參禅乃至誦經,是不是梵行?佛法僧三寶戒是梵行不是梵行? 但所有相,皆是虛妄。梵行是清淨者,我們在前面就把定義給說了,無相、無作、無願;〈十住品〉,無住,一切都無住,一切都不執著。不管善惡,都不執著。不但不住惡,善也不住,沒有善,只有一個有相的,善惡一落了相上,就叫境。 我們修淨行的,就要隨善轉,隨著佛法僧戒轉,這個是梵行吧?要是住在這個上頭,執著佛法僧戒,那跟貪瞋癡一樣的,有善有惡,有分別,這樣就有掛礙了;心有所著,有所住。這個道理,需要多辨別辨別。 〈梵行品〉的經文雖然少,但想入到清淨的梵行,咱們還須要一段時間,多少時間?必須一萬大劫,才能具足那信心;一萬大劫才能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就成佛了。一萬大劫時間也不長,十萬大劫就是現前一念,無量億劫就是現前一念,所以從正念天子的這個問答當中,就說明了這一品的定義。 什麼叫正念?無念。你念地獄是念,念佛是不是念?有念就不淨了,淨行就達到無念。無念才能契合你那個本有的一真法界。 這個道理,咱們再舉個例子來說明。大家都讀過《金剛經》,佛問須菩提,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嗎?須菩提說沒有,佛就說答對了,給他一百分。要是說有,有就不對了,佛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有地獄嗎?只是說作那個業,那業沒有了,地獄也沒有了。所作業不亡,就住到業上了,如果你觀到無業可住,什麼業沒有,不住了,無住了,才能夠回歸你自己本來的面貌。 好多道友經常一開口,好像是忏悔,又好像表達自己業障很重,經常把業障很重,掛到口上,想到心上,做在身上。你天天如是作業。口裡說的:“我業障很重!”心裡想的:“我業障很重!”那就業障吧! 若你無念了,達到的是真正的正念。法慧這些大菩薩的名字,都是依他的義理而定的。“法慧”,是了知一切諸法的自性,無性、無住、無作,那就究竟了。 〈梵行品〉的文字不多,主要是靠思惟、觀照。希望大家學《華嚴經》的時候,多用觀照。我們從有相達到無相,必須得有相、有聽聞,有聽聞才能明白義理;如果連聽聞都沒有,我們怎麼明白呢?要從無念達到正念,無念就是正念。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第二卷 西元二○○四年十一月初七(農) 第二講 若佛是梵行者。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識是佛耶。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業行是佛耶。果報是佛耶。 在《心經》上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一照見,五蘊都空了。現在我們在此處是分別來講,這叫“析空觀”。在《心經》上,照見五蘊皆空,那就是梵行,那叫“體空觀”,當體即空。現在這個“析空觀”,就是分析的析,一個整體把它分析分析;一個一個的分析,至到無相、無作、無念,那就是清淨梵行。 如果沒有當體即空的觀力,要經過分析才能理解。當體即空,你看一切諸法,不假分析,不假修證,不假觀照,當體就是空。空,就是我們所修的定,止一切相,止一切言說,止一切形象。 “析空觀”,是把色受想行識五蘊,一個一個分析,一個一個認識。完了,再說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是佛?好是佛?神通業行,佛度眾生的業行,成佛的果報,如果解釋的話,都不是佛。佛者,就是覺。梵行是不是覺?一切色法是不是覺?受想行識都如是,那是佛的神通妙用。佛利益眾生的事業,或者證得的果報,讓你認識哪個是佛?經上形容它是空的,這是問號。 觀佛的三身,這是五蘊所成就的身。還有佛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分法身,哪個是佛?這些都不是。佛是五蘊和合而成的。咱們人的肉體也是五蘊和合而有的,那就是一合相。 但是這種觀都不對,都不是。那要辨別什麼呢?辨別你當體即是。五蘊法,一一推求,色受想行識,哪個是佛?乃至戒定慧三學,持戒受戒的時候是佛?修定的時候是佛?慧學是佛?都不是。一一推求,一一分析,讓你進入禅定。禅是寂靜的意思,修定的時候,寂靜下來,心不向外求,直接觀心,心無諸法。 色受想行識,這些是諸法。咱們經常說無漏的五蘊,有漏的五蘊也好,無漏的五蘊也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段經文說的都是有相,有相不是如來,不是佛,要這樣觀,觀想。乃至佛經過三大阿僧祈劫所修行的一切法門,這些都是一一排遣的,都是屬於心、心所有。 因為這都不是梵行。梵行離一切諸法,離一切諸法之相,凡所有念,皆是虛妄,何況相呢?於五蘊法這樣去分析,佛不是梵行。法是梵行嗎?先分析佛法僧三寶。 佛如是了,法呢?什麼是法?若法是梵行者,那就很多了。法無量法,都是指淨法說的,沒說染法,這個法是梵行,能這樣來定義嗎? 前面是觀佛,現在是觀法。總的說,先觀三寶。 若法是梵行者。為寂滅是法耶。涅磐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說是法耶。無分別是法耶。無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隨順是法耶。無所得是法耶。 這八種,要加以辨別,全部都不是。因為〈梵行品〉是遣一切的,一切都不立。凡所有相,凡所有法,皆是虛妄,要這樣來推求法。 第一個法不是指世間相說的法,是指理法。理法是不可說的,但有言說,但有形象,都不是法。所以說法不是梵行。問的是,法是梵行耶?梵行建在什麼上頭?為寂滅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一有言說,涅槃是不生不滅的。寂滅還有什麼可說呢?不可說的。不生,不生說不上,不生本身就是沒有,沒有說什麼法。不生,不起,不可說,既然不可說了,還有什麼立法呢? 有分別不是法,無分別也不是法;所行不是法,無所行也不是法。合集不是法,不合集也不是法;隨順不是法,不隨順也不是法。無所得是法耶?根本就無所得,還說什麼法呢? 這都是遣除的意思。你要觀諸法不生不滅,乃至根本觀法的時候,法即是心,心是一切不立;一切不立,就是觀一切法,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的,說這是遣除法。修淨行的,佛法僧三寶,都不立。不立,就是不把它執著為本相,一說就落於言語,落於言語就表達形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有言說,無有形象。梵行究竟是什麼呢?不可說。 為什麼?他如果不是這樣修,就是住色生心,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它則是一切無住。不論淨法染法,一切無住;無住就無作,這叫什麼?無相法門。 這得從根本著手,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妙明真心,信自己的心是佛,與佛無二無別的,這就是信心。在修行過程中,你必須有佛法僧三寶作緣,這個時候是不講因緣的。離開佛法僧三寶,又去哪裡求梵行呢?這不是究竟,而是引發你達到究竟,在究竟上,才說一切諸法不立。 這是指心法說的。心法由什麼顯呢?那就假佛法僧三寶一切萬法來顯。信這個心,隨緣了,隨著淨的因緣,那就立佛法僧三寶;當你修禅定的時候,這些都不立。 有這些,禅定就修不成了,心法就不能顯現了。現在我們的心,隨的是染緣,我們要破除染緣、一切染法;我們就說淨法,用淨法對治染法,染法沒有了,淨法也不立了。也就是心不起一念,不著一切相,不著一切境,唯心法門,所以這個就是觀佛,觀自己覺悟的心,咱們覺悟的心也沒有什麼叫梵行,也沒有什麼叫做佛,也沒有什麼叫法。佛是對著眾生界說的。 當你推證的時候,如是觀。如果這些都合成起來才是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又說法,又度眾生,那佛就不是一個,是和合而成的,凡是和合而成的東西,沒有自性。 〈梵行品〉,如果從三觀來講,講的是中觀,中觀就是一切不立,離二邊,獨顯中道,這是究竟的心法。 觀佛法僧三寶,乃至觀佛的色相,這是五分法身。無漏戒體,這是依著小乘教義解的,《華嚴經》就沒有這個意思了。 這是用小乘來比喻修淨行。究竟了,達到無住了,無住就是梵行;淨行、梵行清淨了,才能住到無住;住即無住,這就與佛的法身、眾生心,加上我們學者的心,三心無差別。 信了這個心體,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自己這個肉體,這樣才能修持清淨的梵行。這就是直觀般若,用般若來照。咱們用《心經》來解釋就很好解釋,觀自在菩薩修觀的時候,一切無著,以般若智能照見這五蘊,全是空的。佛的五蘊也好,眾生的五蘊也好,只是五蘊,都是空的。 色受想行識,佛是空的,眾生也是空的,一樣的。佛如是,法也如是。法是不是梵行?先把法的位置定了,什麼是法?寂滅是法嗎?涅槃呢?涅槃不是寂滅,涅槃是不生不滅的,這是理,純理性的。理、事,用這個事理來辨別的,是純理性的。 因此說,法若是梵行,寂滅是法不是法?涅槃是法不是法?不生是法不是法?不起是法不是法?不可說是法耶?無分別是法耶?無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隨順是法耶?無所得是法耶?這些都不是法,離開這些,又去哪裡找教理行果的法呢?離二邊,這兩個就叫二邊,離二邊獨顯中道。 一是法?多是法?一也不是法,多也不是法。約圓融義來講,一切都是法。這裡面都顯示一個和合,一個不和合,這些和合了才是法,那就雜亂了。有為是有為,無為是無為,無為跟有為和合了,既不是有為,也不是無為。聖人跟凡夫都是一樣,那是約理上講,那是一心上講,在事上個個不一樣。 我們昨天也講這個問題,說人,這是總相;別相,人可就復雜了。總相是梵行,別相是梵行,偏於總,別又怎麼說;偏於別,總又怎麼說。總也不是,別也不是,總別和合都不是。要離開這些,那就是梵行。這是從開闊現象上講,但是對咱們來說,越學越胡塗,要究竟了義才不糊塗,要怎麼樣呢?直觀心。 禅宗人,說教下人,入海算沙徒自困,去算吧!算海裡有多少沙子?你不是自己在找困擾嗎?那就像直觀心體,遣一切相,一切相都不立。直觀心體,頓超直入,立證菩提。 但是學教下就不行,特別是學華嚴,華嚴讓你把一切相,一切事物,一一的都分析清楚。分析清楚了,才達到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佛就是法性。咱們跟佛無二無別的,咱們先掌握住“總”,“總”是什麼呢?就是自己的心。自己這個心,迷了,迷了又來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成就了究竟菩提果;等你成就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就如是。原來就如是說,我們這個心跟佛無二無別,你修也如是,不修也如是。 在迷的時候就不同了。如果你對任何事都有苦惱,有煩惱,那就不是了。你沒煩惱,當下即是,煩惱即菩提。菩提、煩惱是兩邊,都是不立的,也沒煩惱,也沒菩提,也沒什麼叫法,也沒什麼叫梵行。 修到住,咱們又回到發菩提心,發了成就菩提果。這品講完了,空,空好像什麼都沒有。哎!下品接著就講發菩提心的功德,那就立了,這個是破;不破不立,破了之後,還要立,直至成佛。這品經文單從文字上沒有什麼可講的,因為這是梵行,清淨行。這要達到什麼目的呢?達到菩提果,初發心時就成正覺,因為什麼都不立才能成正覺,一立,就成不了了,立什麼著什麼,這就要修觀,觀要好好想! 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是防非止惡的,本來就不非,立這麼多,又止什麼呢?聖邊,凡邊,在聖人邊說,那都是相合的;在凡夫說,那就麻煩了,麻煩就越來越多。為什麼要說八萬四千法門呢?連一法都不立,又說了八萬四千,多不多?其實豈止八萬四千,佛對什麼根機說什麼法,對每個人說的法不一樣的。咱們沒有遇見佛,只好把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拿來說,看哪個對你的機,這個說的是華嚴機;《華嚴經》講的是華嚴機,這是說法,僧也如是。 若僧是梵行者。 這個僧,是指小乘說的。 為預流向是僧耶。預流果是僧耶。一來向是僧耶。一來果是僧耶。不還向是僧耶。不還果是僧耶。阿羅漢向是僧耶。阿羅漢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若戒是梵行者。為壇場是戒耶。問清淨是戒耶。教威儀是戒耶。三說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阇黎是戒耶。剃發是戒耶。著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從凡夫地入了聖人了,僧本來是和合義,僧人是不是梵行呢?凡夫當然不是了。證了果的聖人是不是?預流向是不是呢?四向四果,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是不是呢? 僧是和合義,梵行要是和合的,就不是梵行了。所以,這四向四果,全不是梵行。 〈梵行品〉是遣一切的,一法都不立的,這要怎麼解釋呢?在三界之中的眾生,在度他的過程當中,說這些法,讓他生起羨慕心。生起羨慕心,就是離開凡夫地,證到聖人果,這個聖人果是小乘的四向四果,八位聖人。向就是向果,你得斷三界的見惑十六心,你那個心就多了,一個一個斷吧。這是初步,從凡夫斷見惑,依小乘教義,知道苦,苦怎麼來的?集來的。知道苦,斷集的因,因斷了,果沒有了。 這是不是梵行?當然不是。佛不是,法不是,僧也不是,這是專指小乘說的,都是出家眾。菩薩不一定是出家眾,大家看菩薩都留著發,穿著璎珞,戴著珠寶,僧人就不行,要先把這個分清楚。光看僧,不是梵行;有分別,有取捨,有對待,所以都說僧不是梵行,都是和合義。從僧的本身就不是梵行,和合的,在梵行中是沒有這些名詞的。 僧的體是什麼?和合的,沒有自體。這樣離人離法,人法雙離,就是一切都不立。那所受的戒呢?修梵行的,他的對象是十法,別把這個忘了,十法是:身、身業、口、口業、意、意業,加上佛、法、僧、戒。 這十法都是你觀的對境,用你這個心去照這個境,就叫觀。觀佛、觀法、觀僧,完了觀戒,這是聖法了。 前面觀身,觀身的業用;觀口,觀口的業用;觀意,意的業用,六個,加上佛、法、僧、戒,共十個,這是〈梵行品〉的修法過程。 觀戒是什麼呢?就是佛所制的,這還是在說法之內的,這叫戒法了。本來在法裡,已經講了,單把這個戒法提出來,受戒是不是梵行?清淨戒,他追查什麼是清淨戒?什麼叫戒?登壇受戒,咱們後面的壇場還在呢!說那個是不是戒?那是戒嗎?但是你登壇要受戒,要有個壇場,要有個處。壇場是戒?不是的。持戒清淨了是戒嗎?老師教你威儀,威儀是戒嗎?三說羯磨法羯磨師,羯磨和尚給你說三時法,是不是戒?和尚是不是戒?阿阇黎是不是戒?一個一個發願是不是戒?乃至著袈裟衣是不是戒?持戒沒犯,沒犯就是沒犯,怎麼叫清淨戒?戒是真梵行嗎?這全是問號。 托缽乞食是不是戒?佛規定的,是戒。他所說這個戒的意思,觀戒的本體是什麼?你持戒的時候,有心?無心?起心動念持戒?還得假眾緣和合。有壇場,有戒師,有戒子,多緣方成,乃至於戒,每一個戒,怎麼樣達到清淨?怎麼樣是犯戒了? 犯戒有六緣的,有五緣的,最多有十緣的。這個戒,得有十個緣,具足了,犯了究竟了,這個戒犯了,少一緣,沒犯,只犯前方便。這麼多法和合而成,哪個是戒?觀戒,戒有個戒體,體是什麼?戒體跟你的心體是不是一個?這是觀照的意思。 這裡頭大概說的是,戒性如空,戒的性體就是空,乃至於說到一切布施有福德;能施所施,能施的人,所施的人,還有所施的物,三事皆空。觀是這樣觀,究竟不可得。 一切持戒,無善,無威儀,為什麼?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持便是迷了,顛倒了,本來什麼也沒有。這是說六度,施戒忍進禅。說到忍,什麼是瞋恚?什麼是忍辱?瞋恚是沒有的,當時一發作,找到瞋恚還有體?什麼是瞋恚的體?沒有體的,你找不到瞋恚的體。 什麼是忍?忍亦無所忍。這是說六度,不只是說戒,也說精進。精進是對懈怠說的,精進者,為增上慢說的;無增上慢者,無散無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心沒有妄念了,心沒有妄想了,也說禅定。若學諸三昧,是動非坐禅,不是定,說這個三昧,那個三昧,都不是定。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心隨境界流,雲何名為定”,這不叫定。“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就是心印。“雲何一法中,而生種種見”,就是知,智能,知見。“淺智之所聞,以一以為異”,說一,以為這就是一了,一不是一。“若有聞斯法,常修寂滅行”,聞了這些法了,修寂滅行。“知行已寂滅”,行也是寂滅,“是則菩提道”。 清涼國師是這樣解釋這個觀戒的。那麼這十法都觀察了,在這裡頭找什麼呢?找什麼是梵行?咱們自己觀自己的意,觀你心想的,你觀吧。 以意識觀意識,是不可能的,要用智能來觀意識。觀意的業,就是咱們的心念,也就是意識。再觀察你的口業,口是一個形象,一個器官,它的作用是什麼?說話。或者觀你的身體,身體的作用,行住坐臥,行走,身體的一些動態,身體的靜態,你在這十法裡找梵行,什麼是梵行?了不可得。這就是〈梵行品〉,你反復如是觀,乃至依著佛所教授的法來觀。 你找得到嗎?它是真空,說到真空的一面,沒說妙有的一面。咱們說佛法僧戒,乃至身口意,這都屬於妙有的一方面;在凡夫是實有,在諸佛菩薩則是證得性空了,是妙有。 性空,隨著緣起而生的諸法,這些諸法不是實有的。這樣來觀,觀什麼呢?觀〈梵行品〉,你所觀的這十個境界相,身口意,加上身口意的作用,以及佛法僧戒,總共十種。你要如實觀,稱著實相理即,前頭看看諸佛怎麼行的,看看普賢菩薩入三昧怎麼入的? 法慧菩薩所答的十法,要從這裡來觀察,這叫如實觀。 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 觀完了之後,你才知道梵行清淨之相是什麼。“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身上想取個什麼東西,沒有所取的。 “於修無所著”,你所修行的,千萬莫起執著,修的時候不要起執著。這個著是執著的著,心裡凡是起個念,說我要修行了,要是有這麼個念頭,完了,就這麼一句話,清淨性沒有了,要修行卻修不成,是這樣的意思。修的時候不要執著,任何都不要執著,一執著,就錯了。 任何法,“於法無所住”,不是無所住,你住不住,不可能住。無住才叫梵行,一住,不是清淨梵行了。為什麼這樣說呢?“過去已滅”,過去就沒有了,滅了。未來,未來還未到,未來還沒來;那現在該現實吧,現實是空寂的。 “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三輪體空,這叫清淨觀。 我們重新研究戒定慧,從頭說佛法僧三寶,還加上三寶所持的清淨戒,這都不是梵行,連佛法僧三寶戒都不是梵行,那究竟還有梵行嗎?要這樣來觀察三世,觀察一切諸法。知道念無所念,無念的念,才是正念,你起個念頭已經入了邪思了,不是正的,要達到無念的念,才是真念。 你所修行的任何事,不起執著,不起知見,這叫正修。這樣理解了,再回頭觀梵行,這才叫梵行。所行的是無染的,這就叫什麼呢?觀心法,直接觀心,一切相不取。佛法僧三寶戒是淨,身口意的作用是染,染淨平等平等。觀佛、觀法、觀僧的時候,持戒的時候,是不是身口意的業用呢? 當然是了。你以身口意的業用,觀佛法僧三寶的時候,我們叫清淨行了,能修成了。可是學〈梵行品〉的時候,這就不對了,入不了梵行,不是清淨行。 修清淨行必須證到什麼呢? 無心道人。做就是沒做,以沒做來觀心,就是做了。心隨一切法,成就一切緣。 我們說《華嚴經》是圓教,如果在圓裡頭,找哪個是頭? 在什麼地方起頭? 圓的,你怎麼找得到嗎? 無頭無尾,你找不到。圓的,要找個頭,從哪個地方起始? 哪個地方結束了? 沒有,這叫圓教。 能達到這種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因為這樣,才能達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剛一發菩提心,十法界就能示現成佛,示現度眾生,示現菩薩。我們才知道初發菩提心,能夠示現成佛,就因為這個道理才能成就清淨的梵行。 我們要是起執著心,那跟佛距離太遠了,三大阿僧祗劫還沒修呢! 怎麼成佛? 只有《華嚴經》這樣講,其它的經並沒有這樣講。 你必須根據最初開始所說的信心,信這個心,跟佛無二無別;所以一發心了,一成就了,信心圓滿了就能作佛。正因為無二無別,你才能成就,不然你發心了,怎麼能示現成佛。這個是講前頭的,看著是講〈梵行品〉,實際上是講十住菩薩,初發心住。 講完〈梵行品〉,好像什麼都沒有證得了,空了。因為你還沒有完全契證這個心。拿我們來說,不講你還明白,一講反倒糊塗了。我受了戒對不對? 我信了佛對不對? 信了佛法僧三寶了,這個信心對不對? 我告訴你,成就這個信心的時候,讓你達到另一種高深的境界,不起執著;之所以說空,是怕你又執著回去了,那就住不成了。 講空之前,先講有。〈淨行品〉裡,文殊菩薩教我們,吃飯穿衣,無論一切動作,都要發願,發成佛的願。這是發願,相信了,把這心修成了,信心即是佛,這一個信心,一發心就成佛了,信心就成佛了。你這個心成佛的時候,正因為你把所有都空掉,空了之後才能建立,不空建立不起來。空了之後,什麼都不執著,全部放下。 觀自在菩薩修觀的時候,看破、放下、自在,照見五蘊皆空。用深般若波羅蜜,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這些又都有了;空就是色,色就是空,這個時候還沒有講到那麼深。 這只是讓你先空掉。空的是什麼呢? 空的是你的知見。知見怎麼空呢? 什麼也不起執著,什麼也不貪戀。為了怕你落到斷滅,下一品,就講發菩提心的功德,看看發心的功德有好大,這又回到有上了,因為功德都是有的。 為什麼這樣反復說? 這是什麼意思? 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放下。凡有言語,凡有形象,凡是有思惟的,你都沒放下。我們經常說,因為在社會上煩惱,出家了,遁入空門。你在空門外面,不知道空門是怎麼回事,一進到空門裡頭,還是不空。 明白嗎? 不空,你的頭發是剃了,但是你不能把腦殼也割掉,你只能剃個頭發,你的腦殼還在呢! 腦殼在,頭發還要長,所以你半月剃一回,不剃它又長出來了;斷煩惱,煩惱還會生的,我說這個是比方。出了家,還生什麼煩惱?每位道友們觀照觀照,我不知道你們如何,我的煩惱還很多。 學佛法,講佛法,這中間都是覺悟的方法,因為我們還沒有覺悟。我講課有煩惱,你們聽課有煩惱,都在煩惱當中。說的是誰的呢? 說的是佛的,大菩薩的,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自己是什麼? 自己具足跟佛無二無別,能說而不能行,不能行而不能證,不能證你沒有得到,不能證你得到了嗎? 得不到。 這叫什麼呢? 這叫熏習修。我在講〈大乘起信論〉的時候,跟大家講了很多次,天天這麼熏,能把它熏到沒有了,也就是我剛才說的遁入空門。 不空,不空就是有了,有什麼呢? 這個有跟空門外頭的有不一樣了,有功德,沒有業報。但是〈梵行品〉不行,只要有就不行。業報要空,功德也要空。有時候說功德什麼也沒有,有時候佛又說有,為什麼? 這就靠我們去參了。當佛遣有的時候,我們又執著空了,一執著空是斷滅空。斷滅空,不行,功德都沒有了,那又回來說功德;說完功德,又沒有了,又空了,那已經不是原來的這個空了。 到了十地菩薩所說的那個空,跟〈梵行品〉又不同了,那個空是在有上建立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佛法僧三寶,持戒,功德無量。在這個地方不能這樣講,這個地方是排遣,先把你的煩惱、業習給空掉。 大家知道這個故事吧! 丹霞劈佛。有一位和尚他一天當中都在拜佛,對佛像執著得不得了,丹霞就去度他,把佛像劈了,用火燒了。那和尚氣死了!“我天天拜的,你怎麼給我燒了?”丹霞祖師說:“我沒有燒,我燒的是木頭。” “這是佛像!”“佛像?那我在這裡找捨利!” “木頭裡哪有捨利?” “沒有捨利,那你就別拜了,我再燒一個吧,沒有捨利,供它干什麼?” 講這些道理,是讓大家了解,佛所說的一切法,目的是讓你成佛。你要是執著這個,就給你取消這個了,你又去執著那個,那個又給你取消了,就是要你達到無障無礙。說空說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只有一個目的,讓你成佛。 有時候它是純理上說,咱們現在這段經文是純理上,所有一切事相都遣除完了,你心裡干干淨淨的;完了,又跟你說有,你就不會執著了,後面再跟你說功德,那你就不會貪戀功德了。 剛才我說了兩個名詞,其中一個是“析空觀”。“析空觀”就是分析,讓你來想、來觀;不過這個觀,並不究竟,還要“體空觀”。有的根機很深,很有修行的功力,他當體即空,也不要修念佛了、拜忏了,都不立了。就說參禅吧! 直指明心見性,坐在這裡就思惟了,想了,那就專門修空。心行處滅,心裡的思惟,一念都不立,言語道斷,不說了,言語道沒有了。 所以學教的,是一點點的分析,讓你達到空體,證得你的本體;習禅定的,當體即空,當體即空就沒有這麼多的言說了。 從十信位以來,一品一品,一類一類的告訴你,讓你生起信心。能信自己的心,並不容易,大家一聽到,哎!我自己還不相信自己嗎? 就是因為你自己不相信自己,佛才這樣說。說了半天,你還是自己不相信自己,這句話大家信嗎?問你是不是佛? 不論你問誰,沒一個人答復說:“我是佛!”沒有一個道友是這樣答復的,說我是什麼佛,因為自己一天當中的煩惱多得很。 其實,你這個體是佛,並不是說你現在的這個用。你現在的這個煩惱,是你心上的用,是識用,並不是心。你學法相唯識,學〈三十唯識頌〉,就知道了。 你先把這個妄分析了,完了再去找真,真就在妄裡頭,知道嗎? 把妄一分析,真就顯現了。有的人智能大,根機深厚,他一聞就悟得了,直接就找到了。超三賢越十地,三賢位十地位他都超越了,一下子就成佛,就像善財、龍女一樣。這是有的,但是很少很少。 在佛的經卷裡,不止善財龍女,還有好多開悟的。像禅宗開悟的,是不是佛?是。那是理上,理上能悟得了,事相上還不行,還得漸漸地除。你出家,受了戒,跟那出家幾十年的,平等平等。可是在這過程當中,有好多的事,你還不明白,為什麼呢? 理雖頓悟,事須漸除;理上你明白了,但在事上,你得一件一件學,不學你不會。 你拿〈淨行品〉的淨行,跟〈梵行品〉的梵行相互對照,〈淨行品〉也是清淨了,可是要發願。吃飯要發願,行住坐臥都要發願。〈淨行品〉是在有上建立的;〈梵行品〉是什麼都不要了,在空上建立的。你把空達到就行了,懂了這個道理,你才知道“空寂無作意”,空寂了,沒有任何作意,“但有所作,即是虛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裡想的沒有了,過程都沒有了,就是斷了行為,斷了思惟,什麼都斷了,等你斷干淨了,再起作用。 大菩薩行菩薩道,必須先達到這種境界,有了這種境界了,才能進入初住。這時候再發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才能示現百劫作佛。你要是不打掃干淨了,還是有毒,毒還會發作的。你有這個肉體,身口意裡頭有毒素,你洗不干淨的,必須得用梵行才能洗干淨。 要是沒有辦法修梵行,沒有這個善根,你還是從〈淨行品〉來做吧!發願吧!先把你的行為清淨了,淨行做完了,能做得殊勝了,就能進入梵行了。這樣清淨之後,再發菩提心,功德無量。 講到〈發心功德品〉,你就可以看到《華嚴經》的品位安排,先讓你有,有又空;空完了又有,有了又空。後面那空可不是這樣的空了,那空不是建立在你的心地上,而是建立你的功德上。要是能這樣子來學習,還不說是成就,起碼你的功德能建立得很好,在功德裡頭沒有貪瞋癡了。 咱們現在無論做什麼,裡頭都夾雜貪瞋癡的成分,這樣的成分不純淨,還不夠清淨。必須經過梵行這樣清淨了,以後再發心,那個功德就清淨了。你的基礎不一樣,必須逐漸清淨你的心。 講《華嚴經》之前,我之所以先講〈大乘起信論〉,就是為了能夠行梵行,清淨行。如果這個器皿,藥罐子,裝過毒藥的,你要是不打整干淨就去吃,會把有毒的成分也吃進去,那就麻煩了,你會中毒的。 佛所說的教義也如是的,先給你講佛的果德,完了就講那些大菩薩,文殊、普賢,他們是怎麼修的? 大家可能學過,要是忘了,就不能連貫,你之所以不能連貫,因為你不是證得的,只是靠耳根聽一聽,你的心還沒有沾邊,還沒有轉變過來。 咱們拜佛也好,禮忏、念經也好,一天當中上殿過堂的,裡頭夾著毒素。所謂毒素,就是還有貪瞋癡,你起心動念,不清淨的地方太多了。我不知道你們如何,反正我是這樣子。吃飯的時候,今天很合你的口味,不知不覺就多吃兩口;那不好吃的,勉強哪,差不多就算了,這裡面都有愛憎。有時候發脾氣,你不敢跟人家發,在心裡頭發吧,變過來,不敢向外頭發,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這個事你明明不曉得,根本不會,在很多人面前,怕失掉面子,勉強裝會;不會的卻裝會,不懂裝懂。因為你在沒得到清淨的梵行之前,你的三業不會清淨的。雖然也接受法,接受佛,接受僧,也歸依三寶,但這裡頭有毒素;毒素就是不純,裡頭夾雜著愛染、愛見。為什麼經過很多劫數都不能成道?成分不純,不是清淨行。 如果你能夠放下,這樣觀察,“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過去已經過去了,不再思念。沒有一個人不留戀過去的,因為做個夢,他會想起很多事,也許會想好幾天;做個壞夢,也會恐懼好幾天。為什麼?過去的不能消滅掉。過去就過去了,還是不能截斷;未來呢?沒有一個人不會想未來的,將來我會怎麼樣等等,這也包括我們修道者在內。 一下想住住茅蓬,一下又想清淨清淨,人多了,煩亂修不成。那你就去住茅蓬去修吧! 一個人去修又害怕,三兩個人又打閒岔,那怎麼辦呢? 就這樣,反反復復,多生累劫都這樣。大家共住吧,嫌著約束,一個人靜住吧,又懈怠,又恐怖;一年又一年,一輩子又一輩子,無量劫就這麼過來了。如果你執著,於法樂住,喜歡的,就專持哪一法,不喜歡的就排遣。這些執著,每個修道者都有,還不用說到不修道者。 〈梵行品〉是專門為出家人說的。為什麼? 去除你的執著,你執著的不得了,就不能夠隨緣,一隨緣就變了。達到隨緣不變,那你必須觀,觀身無所取,那身業就沒有了;觀修無所著是意業,意業也沒有了。對於一切法無所住,無所住就不執著,一切法都不執著。佛說一切法,就是要你不執著;可是我們學哪一法就執著在哪一法上,不能梵行。梵行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動,專門落於空寂,那成斷滅了,不是那樣的意思。 梵行清淨是指著什麼說的? 是把你那個心洗干淨。相信你這個心跟佛無二無別,那就非得用梵行,一切無著。當你面對持戒犯戒,修與不修,會有另一種看法。 以前有一位師父,他有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大徒弟,已經深入修行了,可是外表沒有顯現出來,外相就是睡大覺。另外一個小徒弟非常精明,師父愛哪一個呢? 這個聰明的徒弟,看不起他這個不聰明的師兄,“這個家伙,出家干什麼?一天懶惰得要死!”不過他師父是知道的,他師父非常重視他的大徒弟。這個小徒弟自以為很聰明,對他師父就很不滿。 有一次他的師父就試驗這個小徒弟,拿個夜壺,老年人夜間尿尿用品,那個夜壺是瓷的,他師父就讓他小徒弟洗。洗一遍,他師父說不干淨,再洗,洗兩遍,還是不干淨,再洗。洗了好多遍了,拿來總是不干淨,他就沒辦法了,“師父,我洗不好了。”“你洗不好,找你師兄去洗。” 嘿,他就煩惱了,“我洗這麼多遍都洗不好,他一天睡大覺,他會洗得好? 我看他怎麼洗?”他就拿那瓷的夜壺給他的師兄洗。他師兄在那膝蓋上一頂,把這瓷夜壺翻過來了,再去洗,一洗就干淨了,翻過來還不干淨嗎? 這時候他才知道他的師兄是真正有德行的,真人不現相,現相就不是真人了。 你從現相看,你看不出來哪個好哪個壞的,得從他的本質上看。你看這位師兄對什麼事都糊裡胡塗的,因為他什麼都不執著。你看這個小徒弟很精靈的,就是因為他太執著了,他才精靈。懂得這個道理嗎? 你以為他在睡大覺,其實是在觀心呢! 不要在相上執著。看看自己的念頭,一天都起什麼念;念頭要是什麼都不執著,就是清淨的。你要是看什麼執著什麼,一句話也放不下。看著一點事,牽涉你的放不下,那還可以,因為涉及你的自利。不干你的事,你也跟著攪亂,放不下,你說你不是糊裡胡塗,麻煩嗎? 這不只是說話,而是檢查你的行為,身所做的,有時候都不是真切的,心所想的才是真切的。身口是被指揮者,它有個識,指揮它的是識,你把識降伏住了,雖然不行,還是得降伏這個心。識是被心所指揮的,心的層次太多了,共有四十二個。咱們現在從十住、十行開始,乃至於到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佛,不是那麼容易成就的。 你念〈梵行品〉,不用五分鐘就可以念完了,要是去做,你要從凡夫地證到成佛。咱們講的都是佛的境界、大菩薩的境界,一發心就成正覺了,這樣的菩薩境界,能示現百劫作佛;可是我們的心,還沒有完全梵行,唯佛與佛才能究竟梵行,不要把這個問題看簡單了。 我們怎麼辦呢? 咱們從淨行達到梵行,先修持文殊菩薩所教授的一百四十一願,再達到法慧菩薩所說的,一切無所著,這個時候功德就大了。是什麼功德呢? 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成佛,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讀讀〈梵行品〉就知道了。 要是我們作任何事都不執著,那就像一個癡呆似的,像傻子似的,其實並不傻。中國有句話,大智若愚,智能越大的,你看他像傻子一樣。他就是傻,小事不注意,大事不胡塗;越大的事,清楚得很,小事他根本不在意,要這樣去修行。 我們一天當中就執著穿衣、吃飯、人我關系,要是把心放在這個上頭,怎麼能修道呢? 怎麼能清淨呢? 貪瞋癡放下了,戒定慧才能生起;戒定慧能生起了,你才能夠一切無著。這並不是不持戒,而是他持戒達到這種程度了,不持而持,不再作意了,他不會犯戒的。 咱們心裡天天嘀咕在不持銀錢戒上。遞個東西,你先擱到這兒,我再拿。不過,我們現在拿的是紙幣,並不是錢;“不執著金銀財寶!”這不是金銀財寶,而是人民幣。 你要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隨因緣把過去的業消了,就好了,就清淨了,別再犯新的錯誤。已經出了家了,心裡別再想男女感情,否則如何修道? 如何能清淨? 如何行梵行? 連淨行都沒有呢! 要放下! 看破! 說的是深的,行的要淺的。說一丈,不如行一尺;你做一尺,比那說的一丈還好得多。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第三卷 西元二○○四年十一月初九(農) 第三講 昨天講到受戒的問題,我們所受的戒,受戒所對的境界,都是有相的。戒有大戒,有小戒,但是這個梵行者所觀察的,就是能觀的智能。觀察大乘的境界相,大乘境界相是無相的相,我們所受的戒有相沒相? 戒總說有兩種:一個攝律儀戒,一個饒益有情戒。戒大約有七種相,在家受的優婆塞優婆夷戒,那是五戒;沙彌沙彌尼,中間有一個式叉摩那女,加上比丘、比丘尼,這叫七眾戒。 菩薩戒是建立在這七眾之上的。你要是受菩薩戒,就要學梵行,先得把心清淨了,先淨了心,才能趣向菩薩戒。那麼修梵行者,講清淨梵行無相法;受戒的時候,戒是有相法呢? 是無相法? 戒體是無相法的,但在給你宣布每個戒條的時候,這是有相的。 這七種戒都是淨心的法門。如果心不淨,你這個戒持不好的,一著相了就持不好的。我們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這是菩薩戒的前方便,沒有這個,你受菩薩戒是受不成的。 觀我們所受的戒,要跟〈淨行品〉、〈梵行品〉不相違背。如實的觀察,如體的觀察;這樣觀了之後,能得到戒體,成就梵行,這叫如實觀,這叫梵行的清淨之相。 大乘菩薩是三聚淨戒,戒就是〈梵行品〉的相。修梵行者能夠如實觀察之後,成就你清淨梵行的相。在相上成就它的性,你這樣觀察,觀你的身體的四威儀,觀察一切的善法,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這都叫攝善法,利益眾生,叫饒益有情。 利益眾生也是戒,不利益眾生,就犯戒了;不過,犯的是菩薩戒,不是比丘戒。犯了戒了,不但梵行不清淨;犯了戒了,戒行也不清淨了。在相上清淨了,你這身口意三業,就是三輪,三輪才能清淨。觀你的三輪清淨業,要能夠這樣的觀。觀呢? 就是對身體不起執著了。 “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觀成就了,沒有身見了。為什麼? 見身就是梵行,見身是梵,梵所有的行為都是清淨的,梵就是清淨的意思。就是對你所修的,不起執著;不起執著的涵義,是指你誦經典也好,讀誦大乘也好,禮拜也好,就是要修行,因為我們在修行上都放不下。修身的時候,有個身見,那口讀誦大乘經典呢? 身有身見,口有口見。所修的法,法是無住的。 我們在修的時候,如果沒有證得梵行,不依梵行修的時候,該有法有所住,身有所取,修有所著,修的時候就執著,執著了你就進入不了,不會入道的。你不要憶念過去,過去沒有了。 有些修行人經常說,我過去拜了好多的佛,念了好多的經。過去已經沒有了,昨天的今天不再說了,明天的如何做,明天還沒來,這叫“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三世都如是。“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這叫什麼? 身口意三業,三輪清淨觀。 我們以這個教授,檢查自己所修的,我們現在修觀,就是尋伺。修觀的時候,有利益沒有利益呢? 沒利益,我們修什麼? 乃至於一切成正果,都是因為修而得到的。 例如說,我們對這個戒條,每個戒相,持戒持的很清淨,你這兩個眼睛跟你這個意識,它就不清淨了。那個同學沒有持戒,他坐的不威儀了! 好,你拿這個去照別人去了,不照自己了,那表示你對戒還有所著。什麼叫能持戒的? 什麼叫不能持戒的? 起了分別。自己有做對的,有做的不對的;做的不對的就是犯戒了。我們照佛所教導去做,做的對就是持戒了。如果修行時有執著,身有所取,這樣不叫梵行了。身有所取,修有執著,對法有所住,三世不能滅,這樣不符合梵行的標准。 對於你自己的身口意,用如來的教誨、教導去做了,如來只是教誨我們這麼做,對身體不起執著,也不看他人的過。如果認為別人所修行的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自己認為自己是持清淨戒的,這叫執著,對修行的事,生起執著,不能清淨。 對於戒相,戒法只取戒意,對佛說的教導,我們只在法上不起執著。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做完了,已經過去了,已經沒有了;未來的還沒到,也不起執著了;現在的也不住,都不執著,這是一種觀。 另一種,沒有能持戒者,沒有所持的戒,沒有清淨的梵行。能持、所持,乃至於所持一個戒相,都不存在,這叫“三輪體空”。 布施的時候,能施的,受施的,所施的物,觀照的時候一切都沒有,這叫清淨梵行。沒有並不是不做,而是做的時候沒有,這才叫“三輪體空”。 學戒也如是,持戒也如是,哪有一個能持者,也沒有所持的戒律法;能持所持皆不存在,這也叫三輪。這樣離自、離他、離事物的一切過失,不起分別。要是心裡頭不自覺,不能離開分別,這叫妄念、妄想。在般若智上講,能觀的是智,智所對照的一切境界相,都不存在了。 境界相就是菩薩以般若智能度眾生,沒有個眾生可度,也沒有能度的智,也沒有所度的境,這叫般若的“三輪體空”。修定的人,離開眾生,離開高下的分別,離開境界,離開惑染,也叫“三輪體空”。 有時候以六度萬行,來觀察“三輪體空”,要這樣觀;空觀成就了,這叫梵行。 此中何法名為梵行。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體為是誰。由誰而作。為是有。為是無。為是色。為非色。為是受。為非受。為是想。為非想。為是行。為非行。為是識。為非識。 這些諸法,不自生、不從他生,又非無生,這是分別說了。在《心經》上,“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沒有這麼分別,當下即是。要是把它分解來說,就像我們剛才講,受戒、持戒的時候,你也要作如是觀。不住一切戒法,這是事,不住於前法,也不住於持戒的時候、不持戒的時候、受戒的時候、沒受戒的時候,一律都不持的,這是在理上的。 在理上是很容易明白的,在事上就胡塗了;等你做起來就更胡塗了,在事上都有掛礙。光說理,理是空寂的,空寂的一切都是清淨的。過去已經過去了,不存在了,未來的還沒到,現在的不住。要這樣來解釋三輪,如實的觀三輪。 那麼說這些法當中,什麼叫梵行? 誰具足梵行了? 誰之所有? 什麼是梵行的體? 體為是誰? 都是問號。由誰而作呢? 那梵行就是清淨行,清淨行是有? 是沒有? 是色蘊? 是非色? 是受蘊? 不是受蘊? 是想蘊? 不是想蘊? 是行蘊? 不是行蘊? 是識蘊?不是識蘊? 五蘊皆空,這是約體來證明了。 這就是一切無住的時候,說明什麼問題? 不受五蘊所限制,這就是清淨相。清淨相是什麼相呢? 無所得之相。受戒的時候,咱們都講戒體,戒體跟我們本具的性體有沒有差別? 離開前面這些問號,另外還有個戒體嗎? 也就是說我們受戒的時候,有沒有個戒體? 這是解釋。就戒體來說是無作的,不是受想行識的,戒不成立。就修行的人說,人不離開五蘊,即蘊是人嗎? 非蘊是人嗎? 蘊都是梵行,要是離開蘊,另外還有我修行的梵行嗎? 了不可得。 這是說在這一切法上,清淨的梵行,它的清淨相是什麼? 它的清淨相是無得。當你受戒的時候,明明是三師給你受戒,這都是從體上來講的,是無作;在事上是作了,這個作不起執著,就叫無作,作即無作。 我們觀自己的人生,生即不生,生即無生,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不要起執著,若是有個梵行法可得,若是行於梵行法,那就不叫梵行了。 過去未來三世法皆空寂,讓你意無取著,意無取著,心裡也就無障礙了。 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 這才叫受無相法。 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 觀無相法,才能知道一切佛法平等平等,這叫具足一切佛法了。 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淨梵行。 所謂具足佛法,這才叫清淨梵行,三世皆空。因為三世皆空故,於身無取,於修無著,言行無障礙,於一切法無所住,就像風在空中刮過去,風行於空,一切無障礙,作者受者不限。 雖在空中不礙有,雖在有中不礙空。即不迷於空,觀無相法不著於空,能忍於心,起作用在境上、事上,所以說諸法平等平等。 《大般若經》〈曼殊師利分〉上說,“若不見我有一法,非佛法者,故無法不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我做任何事情,任何相,都是佛法,不見有一法,不是佛法。這個道理咱們舉個例子,受戒了,是不是佛法? 破戒了是不是佛法? 大家思惟一下! 出家了又還俗了,是不是佛法? 不見有一法非佛法者,故無法不等,也就是一切法平等平等。破戒、持戒,是一個的。當然有持就有破,有受就有犯,是非是平等的。所以在《華嚴經》說,一塵起大地收。這個微塵是從大地生起來的,全大地都是微塵;舉一法就該一切法,這才叫佛法的妙德圓融。 染即是淨,沒有淨,染法也沒有;沒有染,也絕不會說淨,染淨是相對的。但是要利益眾生的時候,以淨法、以梵行利益他人,你心裡沒有貪念;雖然幫助別人,可是沒有自他之相。世間人一旦幫助別人了,這回做一件好事,心裡頭歡喜得不得了,口裡誇耀,那個淨行也減了一半,基本上就沒有了。經上這麼說,沒有自他之相,這叫深觀了。觀什麼呢? 觀它是平等、平等,這一切利益眾生的方便善巧,才能生得起來。 “終日度眾生,不見眾生相。”這是般若的智能。如果你度眾生,見眾生相,這個就叫執著,這不叫梵行了。梵行是不可得,一切諸法皆空寂。空寂又不是沉寂,什麼事都不做了,空寂故才能起妙用,起妙用故才能利益一切眾生,那利益眾生,更普遍一些。 如果觀察的時候有可得的,利益眾生就不普遍了,那就不空寂了,那就有取著了。有取著了,心裡就有障礙了;有障礙了,你就有恐怖;有恐怖就有畏懼,心裡就有掛礙了。心無掛礙故才無有恐怖,度一切眾生無所畏懼。 怎樣達到這種境界呢? 得修如來的十種法,這是一切梵行的體,修梵行者體。緣這個體,得一心的清淨湛寂不動,這就是〈梵行品〉的用。不假思議,不假造作,心觀圓明,透徹的,通達的,無障礙的,所以應該修十種法。 復應修習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處非處智。過現未來業報智。諸禅解脫三昧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智。種種界智。一切至處道智。天眼無礙智。宿命無礙智。永斷習氣智。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咨問。 這是佛的十力智,又叫十力,也叫十智。這十種法,處非處智,佛的智能,能觀察所有無盡眾生。他所受的,或者十處,六道輪回,或者清楚了了;這個眾生不應當在這個道上,為什麼來到這個道? 或者他行菩薩道,化現的;或者他代眾生受苦,示現的;在佛都能知道,知道他的過去現在,知道他的未來了,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不論你讀〈梵行品〉、〈淨行品〉,許多經論都會提到佛的十智,應該修這十種法,這十種法就它的體上來說,是梵行的體。 緣這個梵行的體,而生起十種力量,十種智能。這十種智能就是梵行,是體上所生起的方便妙用。雖然經過十億萬行吧,他心裡卻是一心,一心湛然不動本體,而且在本體上所起的妙用,不假思議,不假造作。 聞著如來的十力的智能,以如來的十智,慈悲緣念眾生,這個緣念,如何緣念呢?聞到這一法,就生起了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 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要學習如來的十力,就是修習十智,修習這十種法,能生起大慈悲心。慈悲心為什麼加個大呢? 大者表自體的心體,自體的心體跟佛的心體無二無別的;佛的大慈悲心,我也具足了。觀察一切眾生,就是自己的本體,因此才不捨離,救度眾生,就是自己的心念。 常時如是觀察如來的十力法,思惟如來的十力法,沒有休息的時間,不間斷。咱們有修習好多法,就間斷了,修修就停了,就是休息了。 離開心了,這些法就緣念不成了,行無上意,就是大慈悲心利益眾生,就是無上意。 業是業用,即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夢幻泡影,有什麼果報呢? 沒有,但是有自然的果報。要是你不起執著,幫助別人了做好事了,布施了有果報沒有? 當然有,但是你不執著,不了知;這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不起貪戀,不起執著,是這樣的意思。 “無有休息”,這是無上的業用。不求果報,果報有沒有呢? 有了他不貪戀了;就像《金剛經》說,那些大菩薩利益眾生的事業,他不貪戀,不是沒有福報,他不貪戀;佛不貪求,菩薩不執著。我們也有,我們幫助別人了,幫助完了,就沒有了。 你不起執著,修行一定會感果。一起執著,效果就小了,不過還是有的,你不求果報,果報還是有的。你不去追求果報,了知一切境界相,了知一切事,沒有一樣真實的;如幻如夢如影如響,變化無常的。 《金剛經》的最後一段經文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單指著有為法。這是說你要觀,觀是什麼呢? 就是思惟修,這就是《梵行品》的清淨觀,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天天念,學佛者都知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這是咱們的口頭禅。是不是如夢幻泡影? 當你煩惱來了,就不幻了,好像是真實的,特別是病苦來了;病苦來了,說如幻,假的,你真正觀成熟了,確實是假的,你還沒有成熟,就是真的。為什麼呢? 因為迷了!有那麼一副對聯,“迷時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迷的時候,什麼都是實在的,悟的時候,如夢幻泡影。 《金剛經》在最後結尾的時候,佛教導我們這樣的來觀一切法,觀一切眾生。因為一切法如夢幻泡影,起碼才平等。怎麼樣平等呢?看別人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看別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這叫平等、平等。別人的痛苦解除了,我自己的痛苦也解除了;把他身看成自身,同一體故,就這個涵義。 現在我們有沒有求果報? 如果有求的話,要放下,有求不自在。假使說我們念阿彌陀佛,念到心佛眾生一體的話,念一句阿彌陀佛,也度眾生了,也上求佛道了,也下化眾生了,但是沒有我,自己不擺進去,這也是“三輪體空”。 知道一切境界,知道境界而不執著。雖然也有父母,也有六親眷屬;出家修道了,還有師父,還有徒弟,但是如夢幻泡影。因此才說有為法,如露亦如電,完全不執著的。思惟如果不能如是觀,不能觀如幻如夢,如影如響,那就叫有執著;有執著就不是梵行了,有執著就不清淨了。 這叫知法自性。知道一切諸法的本體,這樣你得到的效果是什麼呢?“心不貪戀,意不顛倒,”這是沒有一點貪戀心,心裡不隨著顛倒而顛倒,認識顛倒,你就不顛倒了,這叫梵行。 這是從心上不顛倒,並不是從行為上不顛倒。顛倒是什麼樣子?本來是幻化的當成實際的;本來是做夢,但是他要留戀,做好夢也要留戀好幾天,做惡夢更不要說了,做恐懼夢,他害怕時間更長了。 但是做夢,不是真實的;雖然不是真實的,你卻當成真實的。當你睡覺做夢的時候,就可以知道。但是現在咱們都沒有做夢,而且就是在夢裡頭,你這個夢能醒嗎? 做夢,早晨醒了,這夢沒有;但你這一輩子還是在做夢,你上一輩子還是在做夢! 但當你能發了菩提心了,還不說成佛了,而是發了菩提心,漸漸就明白了,這都是在做夢。在你一切動作中,你就想到這都是做夢的,沒有真實的。這個是說,梵行讓你去觀,觀就是思惟修,用你的智能照見它,不要在這裡頭起執著。 你坐飛機,或者到火車站,人越多的時候,你就觀想;那些人,你看忙得不得了,不干你的事,知道嗎?要常時做如是想,這是因緣所生法,沒有真實的。 咱們一天忙得不得了,忙什麼? 今天,如瑞法師打電話希望我到大寮去看看,她到大寮炒菜,我去看了。我是怎麼想的? 你說咱們忙什麼?那麼多人洗菜的、做菜的、炒菜的,這是在干什麼? 填飽肚子。吃到肚子裡去又沒用處,它漸漸地消化消化又排洩出去。那明天早晨又再吃,中午又再吃,忙什麼? 這是口,腹。嘴不吃不行,肚子要餓。肚子餓了,嘴就吃了,非把肚子填飽不行,還要講求味道。為了吃,還要做,做好了再吃,這是過程,一切都是假的。這本身是假的,吃到肚子裡還是假的,排洩出去了,它不是真的,它不停留的。那人死了,死了就不吃了。所以人生的一一過程,你要觀,觀就是觀想,思惟修。 人生的一切活動,後頭總加一個為什麼?‘聊齋’、‘閱微草堂筆記’、‘天方夜譚’,我想有人看過,有人沒看過。那看小說的人著迷了,之所以迷上了,因為他認為是有的。特別是蒲松齡作的‘聊齋’,因為蒲松齡官沒當上,腦筋往哪用? 就寫書了。 ‘閱微草堂筆記’就不是這樣,它是記錄現實的。皇帝把紀曉岚貶到新疆去,他聽見新疆人所說的故事,以及自己所看見的故事,這本書之所以叫‘閱微草堂筆記’,因為是在他的草房子裡編的。世間上許多微細的事,用我們佛教所說的四句話就解決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那些書說的好像都是神奇古怪的事,咱們活著的事,哪樣又不是神奇古怪的? 每個人說說他所見的、他心裡所想的都很怪。有的人想的非常怪,咱們叫什麼呢? 想入非非。想的很怪,做的也很怪,有很多人做事很怪的。這個很怪的意思是指什麼呢? 這是說,他是人道的人,可是做的事不是人道的事,所以就怪了。一切有為法都是如是的,這是說有為法,了知一切境界,境界就是有為法。 了知是什麼呢? 了知是心,是無為法;用無為法了知有為法,這是在文字上說的。用你心裡想的,想那個奇奇妙妙的怪事。看電視,看電影,那寫小說的人已經告訴你,沒有這個事,這是小說;但是看他編成戲劇,編成電影,有的人還是會流淚的,有的甚至還痛哭;甚至還想找出那兩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是找不到的,那是他腦子裡編出來的。不要向外頭看了,每個人自己都是一部很好的電影,自己想想吧! 《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你的心。說了這麼多,十法界、六道、四聖,十法界就是你心的演變。直觀自己的心。說這些法都是直觀你的心,不過彎子有很多,要經過好多道手續,我們可能認為這個道理很深,其實,淺的你也不知道。 今天我們在廚房炒白菜,大鍋裡的白菜很多,如果不是一個個菜籽種下去,它怎麼會變成一個大白菜? 就一個小籽兒變的,要生長也要經過很長的時間,長完了,拿它去販賣,咱們就買進來,又把它切了,給它一炒一煮,完了又吃到你肚皮裡頭去,它又化了,化了又沒有了,就這些事物,你去觀察吧! 我們的年齡不同,來的處所也不同,這麼好幾百人,真的嗎? 說真的,真的它不存在,一百年之後,誰都不存在了。為什麼呢? 過去歷史是這樣,我們前面一百年的那些人,都不存在了,你回憶一下吧。所以你把這個如夢如影如想變化,好好體會、觀照。這話說的很多,耳朵不曉得都聽了多少遍了,你能體會到嗎? 若真能觀到、體會到了,你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當你煩惱的時候,你觀一觀,想一想佛所教授的,不管好的,壞的,完了你來證實一下。經過你的思想去觀照,道就是這麼樣修的。你在這裡頭要是能找著真的,你成就了。 《華嚴經》所講的一真法界,我們把它認識到了,就成功了;成什麼功了? 成道了。成道了,再回來看,當你出了家了,你再回頭看你在家的事。 四、五十歲的人,經歷就很多了;二、三十歲的經歷少了。像我,活到九十歲了,根據過去世間所說的話,老而不死是為賊。知道賊吧? 賊有兩種,有偷的有搶的,搶的就厲害些,偷的是小偷小摸。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經歷太多了,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一看就知道了。咱們是學智能學的,不等你老了,沒智能沒關系,你把佛菩薩的智能借來看一看。 我們現在是沒有證得,沒證得就借佛菩薩的智能來看人類。你這一班人十個人,你觀吧! 一天當中都在變,不用打開電視,每個人自己都是一套電視,先靜下來看看自己的。從你當小孩,六歲記得了,上小學開始,一步一步都是你自己做的事,你自己都會笑得不得了。你大了,再看小孩做的事,愚蠢極了,你會感覺到好笑。你再看這個整個的世界,再看整個的人生,這就叫“行無上意”。 觀照的功夫,觀到最後了,大夢方醒,到那個時候,你才知道一切法真正是如夢。現在你還是不承認呢! 現在咱們誰會承認咱們的現實生活,就是做夢? 天天看佛經,這是佛說的,你自己並沒當成夢。如果你當成夢了,你證了果了,起碼你的見惑斷了,你見什麼都不會生起煩惱的,不會把自己也摻進去的。 當你看電視看電影很容易把自己擺進去了,你自己是在做夢,還把自己擺進去了!這只是演戲,也不能把它變成事實;可是每位道友現在能把一切事物,都變成如夢如影如幻如響嗎? 你還有煩惱嗎? 這些世間事跟你有什麼關系? 什麼關系都沒有,那只是你真心上所生起的妄影。 妄影不是真實的。你回頭看看歷史,看看滿清末年的時代,蔣介石的時代,看歷史、看小說,走遍全中國,看看每個地方的變化,人事時物全變了,連影子也沒有了,還有影子嗎? 連影子都沒有了。咱們現在講三皇五帝,乃至皇帝私游,全是假的。你看過二十四史的,你看過綱鑒的,你看一看,是非曲直,什麼是直? 什麼是彎曲的? 沒有標准的。做人的道理,有標准嗎? 怎麼樣做個人? 那得看你生在什麼地方,生在什麼處所,生的時候是什麼時間;如果你不把這個定下來,要來論一個人,好與壞,是與非,沒辦法評論的。 因此讓你返觀自性,〈梵行品〉裡說我們怎樣能達到清淨無為? 要生起大悲心大慈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在娑婆世界觀嗎? 在極樂世界觀嗎? 佛告訴我們,你要厭離這個世界的生死苦,生到極樂世界。那有沒有捨離眾生? 你怎麼來對待這些問題? 你一天磕頭、拜忏、持戒,持戒目的是什麼?你得把你的標准先定了,再去學,學完了再去做。 遇著一件事物,每個人看法想法不一樣的。你平常一天都是如是生活,突然間一變化,你的想法就變了。這就是什麼呢? 心被境轉,客觀的外境,把你心轉變了,這就是凡夫。你看見任何事物,不隨外境轉;你的觀察力,看問題的看法,讓它被你轉,你不被它轉。我們現在就學這麼一個方法,學什麼方法呢? 我們的心不隨現實的客觀環境而轉變,我們要轉變那客觀的現實;把它看成了如幻如夢如影如響,那就轉化它了;轉化它了,就不被它轉了。 那你可以得到什麼好處呢? 任何時候你都是高高興興的,愉愉快快的,它被你轉了。你說這是假的,罵你,假的;打你幾下子,你說這個五蘊是和合的,不是我,你沒打我。痛了,打痛了,平常的拿拳頭打還可以,拿刀砍你一刀還得到醫院去治,它痛啊!你要是能把它看成是假的,真的是觀想成熟了,它就不痛了。它本來就是假的,假的還痛嗎? 為什麼痛啊? 當真的。這就是觀,修行觀力的觀。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 你所觀的跟你所做的,兩者和合了,就是相應了。知道印度瑜伽大法吧!印度瑜伽大法,是婆羅門教的。佛在世時也講瑜伽,瑜伽是什麼意思? 就是相應,你的觀跟你心裡所想的,跟你所做的,兩個合而為一了,就是相應了。相應什麼呢? 一切法都如是! 於諸法中。不生二解。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沒有第二個解釋,就是假的,如夢幻泡影。作如是觀,這樣一觀,觀的心行合一了,境界現前了。 一切佛法。疾得現前。 怎麼樣現前的呢?一發菩提心就成了佛了。 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這個身不是五蘊色受想行識成的,那是什麼成的呢? 智能成的。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智能身。一切法都是心生的,一切法即心的自相,心生則種種法生;要是不想了,心滅了,種種法滅,什麼都沒有。 在文字上、語言上說的非常簡單,可是做起來就難了,都是自心領悟,不由他悟。這文字是佛的教導?三寶的加持? 那是幫助你自己去領悟。一切法從你心裡生的,一切還歸於心,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呢? 種種法滅。說在夢中,或者在迷的時候,明明有六趣;要是明白了,什麼都沒有了,覺後空空無大千。 這都要你深入去觀察,你要是把別人說的話,一切的行為,一切的交往,都當成如夢幻泡影,你想想你還會有煩惱嗎? 比如說,要是不吃東西,那就活不了了;可是有好多和尚入定的時候,他不吃不喝了,他也沒死。 這是心的力量,要經常這樣觀照想,快樂的時候要想到痛苦,痛苦的時候要想到快樂。為什麼呢? 你能解除自己的煩惱。在任何時候,你心裡總是讓它快快樂樂的,起碼第一個好處,減少疾病。人有沒有發高燒的時候? 發高燒的時候,自己找找原因,為什麼會發高燒? 凡事,你的心別幫助你的身,要讓你的心跟身分離。怎麼樣分離? 一天當中別在自己身上打主意,那就是分離。你不能完全說是不打了,咱們沒辦法,還沒成道呢! 打的少一點,重了你給它減輕一點,你別再幫它的忙了;你幫它的忙,那不得了,你的道就修不成了。 在平常生活當中,你要常時想,心裡要平平靜靜的,無欲。什麼求都不求了,心像水似的,沒有欲望,什麼都不求了。這個時候,你的心非常平靜,你說的話非常的靈。為什麼? 自己有智能了。 無欲的時候,那個心像水一樣的流,我看見古人有這麼一句話,他不是佛教徒,可是悟得了,“無欲常教心似水”,沒有欲望就像水那麼流的,“發言自覺氣如霜”,這是說話,不是冷言冷語;霜就是很寒冷的意思,感覺非常有作用,確實的意思。一切法就是你自己的心,心的自性。這個時候你有智能了,慧心成就了,初發心時就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這裡是講清淨梵行,那還要不要功德呢? 下一品講〈發心功德品〉,就是怕你偏到空無這邊來! 以為我要修清淨梵行了,什麼也沒有了,不用做功德事了,那就麻煩了;菩薩道也不行了,落哪邊也都不行。你看佛所教授的方法非常的微妙,不可思議,你要照著去做! 能成佛,了生死,得解脫。解脫是什麼? 你什麼不執著了,無掛無礙了。什麼是無掛無礙了? 你這個心不去想它,就這個意思。有的經文說的很深,但做起來很簡單,可是就是做不到,很簡單卻做不到。 放下吧! 放下吧! 放下就自在了,他就是放不下,每個人想想自己的心吧! 你哪件事放不下。或者你要想回家,跟常住請假不准,你這一天很煩惱;回去了沒事了,再回來放下了。病,生老病死苦,病,就是放不下。腦殼痛,那找找原因吧! 它為什麼要痛? 也沒有人打它,沒人傷它,頭為什麼要痛啊? 你想想這個痛的問題去了,想想它不痛了,起碼減輕了。有覺覺痛,覺痛那個覺啊! 它不痛的,它感覺著痛,不是它痛。 有很多的問題,在文字上、在事實上很簡單,為什麼做不到? 如果那條路,你走的非常熟了,沒燈你也走去了,瞎子他摸也摸去了;要是這條路,你沒走過,睜著眼也找不到,就是這樣的意思。不要太鑽牛角尖了,認為佛法很深! 其實等你大致懂得了,可以把你一天當中的生活顛倒過來,因為咱們現在都在顛倒當中,你再把它顛倒過來,不就對了嗎! 那樣就不顛倒了。 這個不由他悟,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是說是佛所教導的,我們根據佛所說的去學,好像是從佛那裡悟得的,不是的。佛只能給你啟發、幫助你。悟! 得你自己去悟。成就慧身,得你自己成就,佛不能給你;佛也不能斷除你的業,也不能給你智能,佛只是告訴你方法,你照這個方法就能得到了。 得到什麼了呢? 得到智能。智能不是夢幻泡影,也不是如露如電,那個是真實的。反正那個心裡之外的,都叫如夢如幻如泡如影。 〈梵行品〉的經文不長,現在〈梵行品〉講完了,我還是勸大家多讀〈淨行品〉,〈淨行品〉讀熟了,你才能入梵行。梵行就是清淨行,做什麼事都清淨的,就是你的行為、你的作用,都讓它清淨。怎麼才能清淨呢? 就是你的心,放下吧!看破了放下了,心就清淨了。要好好觀,希望自己自在,不要找煩惱。 我們都會背《心經》,《心經》的頭一句話就是全部的〈梵行品〉,也就是觀自在菩薩,你要觀,看破了,放下了,自在了,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咱們所講的清淨梵行是空的。照見五蘊皆空,從你自心生起自己的智能,自己的智能照自己,別向外照。一照自己,就照見自己的胡思亂想,顛倒夢想,這就明白了,不貪戀了;不貪戀了放下了,放下自在,自在解脫了,那就一切皆空了。那個空是用深般若智能,照見五蘊皆空了。 空完了,到了後頭又不空了;如果你不能達到,就念觀世音菩薩的咒!“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大家都會背,都會念,不曉得念的好多遍了,但是在這個裡頭還要加上觀想,《心經》上的第一個字,就是“觀”。 《大般若經》有六百卷,要想全部讀完,很難啊! 光是空就說了二十種空。其實一個空就夠了,你不懂,就給你空空空,空來空去還是不空,空到最後不空,空了說什麼佛法? 什麼不空? 覺悟。覺悟了就不空了。這個空是建立在覺悟上的,覺悟了不空了,它不起貪戀,就是他自己不貪戀了,他就空了。 我們現在這裡的比丘尼師父,二十多歲的很多吧,她空了,不貪戀,也不去交男朋友去了,以後也不用離婚了,什麼都沒有了,多清淨啊! 就這樣子,也就空了,她沒有不空了嗎? 你要是參加進去,那就不空了,參加進去再想出來,好難啊! 那就危險了,很不容易了。 這完全是心,不是物質。要是貪戀錢財,能辦置五欲,等到把錢掙的差不多了,沒辦法了,享受五欲吧! 身體又不行了,身體又不能享受了,還都是空的。他不理解,他去貪,貪吧,貪到最後什麼都沒有了。不論學哪一法,都是希望我們不要執著,放下吧! 怎麼能放得下呢? 看破了,一切如夢幻泡影。好比當你做個夢,做夢發財了,一醒了,就沒有了;你想了好幾天,還是沒有,還是得放下。那是被迫放下,而這個是自覺的放下。 佛教授我們要行梵行,雖然得到一點的功德,得到一點的好處,也不要在那上面執著貪戀。像我們四眾弟子,出了家,清淨了,在這個上面就不要貪著,不要起執著;一起執著就又恢復原來的煩惱了,就是這個涵義。這是怕你落入空,下一品講〈初發心功德品〉,就說發心的功德有多大,勸大家發菩提心。
:华严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