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186集)


 2015/11/16    熱度:2300    下載DOC文檔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居士慈悲,慚愧凡愚弟子甘肅省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學班開啟,今天恭敬報告的題目是「行究竟方便,離究竟苦,得究竟樂」。

  《大乘無量壽經》學習心得報告之二「世尊現瑞放光與寶蓮佛光」之義海蠡測(下)

  甲三、蓮花表法,佛號功德。

  蕅益大師《要解》曰:「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其所願而證所信。」又曰:「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由此我們要注重信願,有信願必然會有持名,因為持名正是表達信願的一種行持,互相含攝,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方為資糧。又,三資糧中,若具真信切願,持名功夫未斷煩惱,亦可往生凡聖土。三資糧中,念佛功夫若斷見思、塵沙、無明,則可隨其斷證,往生上三土。故蕅益大師曰:「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蕅益大師又曰:「深信切願即是無上菩提心」,蓋此「無上菩提心」即是信願持名之心。有一念此心,即是不可思議之因,必起不可思議之果。當知不可思議之因即是不可思議之果,因果同時,是以此心才發,極樂便生一寶蓮。印光大師曰:「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觌體相同,若以信願憶念相感,必致彌陀慈悲誓願攝受。故此間發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華,倘精進不退,則其華漸見廣大,待至其人臨終,佛與聖眾,即執此華,接引往生。」師父上人說:此地這一發心,執持名號,求願往生,經上說得很清楚,那一邊是蓮花化生。我們這一發心,這七寶池中就生一朵蓮花,這朵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決定錯不了的!

  由上可知,一念發心求生西方是因,極樂七寶池生出一朵蓮花是果,因果同時,然不可思議者,此蓮才生即具無量功德,此亦正顯發心念佛之無量功德。如「寶蓮佛光品」雲:「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三十六者,非數位,表無量。《科注》曰:「如是境界,非僅示現妙相而已,而實具有無邊妙用。說微妙法,安立眾生於佛正道。正是真實之利也。」「佛正道」有三個階層,初級、中級、高級,初級是阿羅漢,中級的是菩薩,高級的是佛陀。故知佛說微妙法,即是宣說無量法門及淨土法門,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種法門而度之,其最後歸宿必為極樂世界,如《華嚴》之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正是真實之利也。如是則一花具如是功德力用,正顯一句名號亦具如是功德力用!

  又此蓮花,黃念老在《科注》中,從依正、因果、主伴、一多等皆是皆非,說明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最奇特之法,佛佛相念,住於彌陀之所住,是「奇特法」,其最後總結說:「欲說是一法,但一花中有無量光,其中出生無量法;若說是無量,則只是一句名號」。蓋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蓮花乃極樂依報之一種,一朵蓮花尚有如是功德利益,如是則極樂國中有無數蓮,蓮放無量光,光現無量佛,佛現十方國土,土中又有無數蓮,蓮復放光現佛,佛說法,重重無盡,無量功德,只是這一句佛號所流現。雖只是一句佛號,而復成就種種之國土莊嚴、菩薩莊嚴、佛莊嚴,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莊嚴。故《科注》曰:「若能了達極樂一切莊嚴成就,入一法句,從事達理,即事而真,谛信萬德莊嚴,直入一句名號之中,……蓋彌陀名號正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法身功德不可思議,故名號功德亦復不可思議。」又「極樂乃如來妙心之所現,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他世界乃微塵聚集之一合相。……舉體是如來妙心,是當人自性。」

  又《要解》雲:「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橫是講空間,橫遍十方;豎是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豎窮三際。是故「橫豎交徹」表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亦即是本經「二十一俱胝佛土」之意,如何得知?如《科注》曰:「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科注》繼曰:「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具足相應之義。是為十玄之總門,實亦本經之總相」。

  綜上所述,故知彌陀名號是法界之體,是當人之自性,是十玄之總門,是本經之總相,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要解》復雲:「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念老釋曰:「起心念佛,是為始覺。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故雲持名即是始覺合本。是故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由此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由此正顯一句名號圓滿含攝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依正莊嚴,他們從初發心直至成佛所信、所願、所學、所解、所修、所證、所贊、所傳、所弘揚、所教化眾生的核心、精華,乃至於教化眾生的無量功德也都在這句名號裡頭。此亦正是師父上人常講的:一句佛號,包括了戒定慧三學,包括了世出世間一切的善法,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的德號,包括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經教,這一句佛號是總綱領,八萬四千法門、無量功德都是細目,它統攝了。

  印光大師曰:「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即此一名,即圓攝十方三世一切佛號。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余。」「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以一句阿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吾人若能以此名號自薰,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

  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曰:「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該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恆沙微塵一切行門,攝無不盡。」

  是知信願持名一法,乃世尊於方便中獨垂方便,於圓頓中更顯圓頓,廣攝六度萬行。圓攝十大願王,直入一句佛號,攝盡普賢無邊行門,會歸文殊一行三昧。是故本經之末,世尊重勸念佛,十方如來本心,一時和盤托出。經中福慧始聞、微妙法、救世行、智慧海、難中難、行超普賢等,均指此信願持名之無上妙法。至於念佛法門之妙,縱饒盡大地眾生,同成正覺,出廣長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窮未來劫,演說不絕,亦難道得少分,故不多說。此段會集《科注》與《文鈔》之說。唯恭錄靈峰大師《要解》中二則,以作本小節之結語:

  一、《要解》雲:「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二、《要解》雲:「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甲四、諸佛共贊,萬善同歸。

  或問:徹悟人還須往生淨土否?蕅益大師曰:普賢願王,導歸極樂;初地至十地,皆雲不離念佛。怡山發願,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百丈清規,課誦、送亡等事,無不指歸淨土。故天如雲,若果悟道,淨土之生,萬牛莫挽。雲棲雲,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淨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薩位者也。

  印光大師曰:「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統攝律、教、禅、密之宗,貫通權、實、頓、漸之教。於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以此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也。」

  「試觀華嚴大經,王於三藏;末後一著,歸重願王。法華奧典,妙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則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者,有由來也。文殊發願,普賢勸進。如來授記於大集,謂末法中,非此莫度;龍樹簡示於婆沙,謂易行道,速出生死。則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者,豈徒然哉?誠所謂一代時教,皆念佛法門之注腳也。」

  師父上人講經時說:念老說得好,這個法門是純一無雜,淨土法門。純一是什麼?是一乘法。像《法華經》上所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換句話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示現在六道、在十法界教化這一切眾生,用什麼方法?就是用《無量壽經》這個方法。附帶說其他法門,那是對這個法門不相信的,佛才說,那些都是枝葉。如果你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能夠發願,佛決定不會羅嗦。又說:「以彌陀本願為真實利,則可以八萬四千法門為光闡道教,其義明矣。」八萬四千法門到最後怎麼樣?最後統統歸淨土,沒有一門不歸淨土。修八萬四千法門的人,修成了,修無量劫,往生到哪裡?往生到華藏世界。到華藏世界之後,會遇見文殊、普賢,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上有,到極樂世界這才叫證得究竟圓滿。

  《彌陀要解》序品曰:何故文殊師利法王子,彌勒菩薩,干陀诃提菩薩(此雲不休息),常精進菩薩,四大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亦發願往生淨土?蕅益大師釋曰:「此等深位菩薩亦必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所以師父上人說:不管學哪一宗、學哪個法門、學什麼樣的宗教,只要見到自性本定,回歸自性,我相信都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法華經》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世尊釋此一大事因緣即是本經,「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即是六道。真實之利者,《科注》曰:「今真實者,佛智名號。善導所謂法藏因中所成真實,故言本願真實。開之則真實五願,合之一句名號。……『之利』者,名號之大利。其大利之所究竟,即無上涅盤妙果。」蓋謂如來出世本懷,即為宣說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普度一切眾生也。印光大師說:「五逆十惡極重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聞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念數聲,即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為下根。若論上根,以初發心住,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須念佛回向往生,以圓滿佛果。由此言之,一切法門,皆以念佛為其歸宿。」是知極樂淨土,念佛法門,全顯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之本心,彌陀無盡大悲之勝願,方便至極之大慈,力用難思之果德,十方共贊,凡聖齊收,利鈍俱被,下至十惡五逆,餓鬼畜生,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如是方稱如來本懷,才是究竟方便。如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曰:「是以一音始唱,千佛同赓(赓:繼續、連續的意思)。三學高僧,九流名德,若幽若顯,若聖若凡,如萬水無不朝東,似群星悉皆拱北,方之捷徑,號曰普門,豈虛語哉。決志求生,無容擬議者矣。」

  以上引用了經論、祖師注疏和師父上人的開示,說明了淨土念佛法門之無比殊勝、不可思議,或有人疑,說的是不是太過了?且看《文鈔》如何回答,印光大師說:「須知淨土法門,為一切諸法匯歸之法海。若能如是信者,其人現生即可高登九品,將來決定圓滿三覺。有謂此語有過者,余謂此過非我所敢承任,自有本師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承任也。」

  甲五、末法時期的恆忏悔人

  大慈念老和師父上人在講經時曾說,應當要把昙鸾大師和道綽大師列入到淨宗祖師之位。關於末法時期眾生修行法門,乃至於如何忏悔業障,道綽大師《安樂集》卷上據《大集月藏經》有這樣的開示:「計今時眾生,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應稱佛名號時者,若一念稱阿彌陀佛,即能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一念既爾,況修常念,即是恆忏悔人也。」又曰:「又若去聖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學,後者是兼;如去聖已遠,則後者稱名是正,前者是兼。」道綽大師主張教法應該和時機相應,所以他在《安樂集》說,佛滅度後第四五百年後末法時期,主張應該修福忏除罪障,並認為念佛一門最為應機。他把佛的教法分為聖道、淨土二門。聖道門非末法鈍根眾生所能悟證,只有淨土門簡要易行,乘佛的本願力即能往生淨土,所以他一生宣揚淨土法門。大師一生宣講《觀無量壽經》,前後累計達二百遍之多,大師每日自己念佛,以七萬遍為限。

  現前很多人想盡各種辦法,求消業障,增福慧。消除業障的方法很多,大乘經裡面所說的種種法門、種種修持,無非都是幫助我們消除業障。消除業障最有效的方法,無過於念佛,但是很少人相信。為什麼不相信?業障太重了。但於諸多業障當中豈不知生死是為最大的業障!若欲究竟快速了脫生死,當今只有念佛法門。是故《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印光大師雲:「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余,將謂念《彌陀經》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乎?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善體光言,自可一了百了,否則縱說的多,汝仍是心無定見,有何益乎?」又曰:「佛以眾生之心口,由煩惱惑業致成染污。以南無阿彌陀佛之洪名聖號,令其心口稱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之久久,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顯現。」

  生死即能了,其他一切業障直是雞毛蒜皮,印光大師形容說:「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固當唯精唯一,執持彌陀聖號,真信切願,企其往生西方」,「綿綿密密,長時憶念。久而久之,宿業消滅,善根增長,種種惡習,當皆逐漸消滅矣。」

  《文鈔》又曰:「念佛功德,不但能往生西方,並能消除奇災橫禍。凡怨業病,醫不能治者,若至誠念佛,久之皆得痊愈。以醫者只能醫病,不能醫業。惟念佛則身病心病,無有不治也。」「念佛一法,如阿伽陀藥。梵語阿伽陀,華言普生,亦雲總治,以普生總治一切病故。念佛一法,能除八萬四千煩惱,亦復如是。」「是知信願念佛一法,乃藥王中之藥王也。」

  師父上人在八十八歲高齡,學習經教六十三年,講經五十六年,於講經時說了這麼一段話,勸導大家:「圓滿的圓滿就這一句佛號,佛號功德無量無邊無有邊際。我們要想消業障、要想積功累德,怎麼修?這個經上告訴我們,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積功累德,就是消除無始劫來一切業障,完全在這句佛號。沒有人相信,為什麼?無量劫來我造的罪業太重了,哪有一句佛號能消得了的?總以為要經忏、要念咒,許許多多的法門幫助你消業障。殊不知那些方法消業障都少,消不干淨,只有一句佛號能把業障、習氣干干淨淨清除掉,不要再用第二種方法。」

  師父上人又引清朝乾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經直指》裡的開示告訴我們:世間人業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經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最後還有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把罪障消除得掉。這句話是很不容易說出來的,他對於這些法門要是認識不清楚,不能夠透徹了解,他怎麼曉得這句佛號有這麼不可思議的力量。所以我們今天想求消業障、斷煩惱、滅罪業,不必求其他的經咒,這句阿彌陀佛就好了。一切經咒力量達不到的,沒有辦法的,最後還得求阿彌陀佛,我們為什麼不用這句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去相信這句阿彌陀佛?

  如果大家還是不能相信,老法師又引海賢老和尚做證明: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專持這一句名號,二十年,也就是四十歲,證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罪業消盡了。念這一句佛號就是念戒、念定、念慧,圓滿的戒定慧,怎麼不消業障?五逆十惡業都能夠消干淨。念佛忏悔是徹底忏悔,把罪根都拔掉了,這個要知道。我們今天敢說這個話,是因為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榜樣,我們才敢說。他做到了,真做的,就是一句佛號,簡簡單單,一點也不羅嗦。

  現在人不能相信這一句佛號的不思議功德力,是因不知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所以印光大師說:「淨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其利益與普通法門,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門論淨土法門,由茲自誤誤人,而又自謂宏法利生者,不勝其多。其最初錯點,在不察佛力與自力之大小難易,以仗佛力之法門,硬引仗自力之法門,而欲平論,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議,不能以具縛凡夫修持之力,相為平論,則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為烏有。」

  甲六、帶業往生,別無選擇。

  末法眾生,福薄慧淺,障厚業深,煩惱很多,若能皈依淨土法門,生信發願,念佛名號,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是彌陀至極之慈悲,亦是淨土法門無比之殊勝。《無量壽經》曰:「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然當今之時,整個世界動蕩不安,其世道局勢,有如安臥積薪之上,其下已發烈火,但未燒至其身,轉瞬則全體熾燃,遍界無逃避處,是故印祖有曰:「尚猶悠忽度日,不能專志求救於一句佛號,其知見之淺近甚矣。」

  雖念佛忏悔功德如上文所說不可思議,但眾生無量劫所造罪業無量無邊,如經雲:「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所以一般念佛往生者,多是帶業往生到凡聖同居土,但凡聖同居土也不離常寂光土,此正是極樂世界之殊勝處!是故《要解》說:「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科注》舉七事以顯極樂之超勝,今簡述其四,略顯帶業往生之獨妙:四、「令五乘齊入報土故」。五乘者,(一)人、(二)天、(三)聲聞緣覺、(四)菩薩、(五)如來也。報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五、「二乘、根缺、女人類,頓轉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往生正因。無論男女老少智愚忙閒,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獄相現,臨終苦迫,觀想難成,仍可稱名,而得往生。故雲「易修」。信願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獲」。七、「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頓」。帶惑凡夫,橫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齊補處。故雲「太高」。此誠十方之所無,故雲「獨妙」。

  又徹悟大師曰:「余門修道,先須忏其現業。若現業不忏,即能障道,則進修無路矣。修淨業者,乃帶業往生,不須忏業,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又余門修道,須斷煩惱。若見思煩惱分毫未盡,則分段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土。唯修淨業,乃橫出三界,不斷煩惱,從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

  印祖在《文鈔》中關於帶業往生的開示很多,下面恭錄少許幾段與大家分享:

  念佛一法,重在佛慈加被。雖屬具足惑業之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帶業往生。余一切法,則絕無此義。

  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淺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念佛法門則不然。只要至誠懇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臨命終時,自能蒙佛接引。品位高下由修持之深淺定之。極樂四土,雖生同居,位亦不退,即能頓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帶業往生,全仗佛力,喻如有大石百千萬個,欲過海者,裝於大火輪中,即可不沉而運於他處。否則撮土之沙,亦即下沉。自力欲了生死,猶如捨舟過海,除非有羽能飛,否則未有不墮溺者。仗佛力了生死,猶如穩坐船中,片刻即到彼岸。

  唯淨土一法,專仗佛力,以故不論斷證,唯恃信願,信願若具,雖罪大惡極,將墮阿鼻地獄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徑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來大慈普度,一物不遺,唯此一法,最為周摯。

  良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念佛法門,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煩惑斷盡,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願真切,即可高登九蓮。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捨此一法,則絕無希望矣。

  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淺深,合機者妙。時當末法,人根陋劣,匪仗如來宏誓願力,其誰能斷煩惑以出生死,見本性而證無生乎?……是知當此時節,唯此一法,最為合機。若捨此仗佛力之法門,而修仗自力之法門,勿道中下根人,莫由冀望,縱令上根,亦斷難以一生成辦,多皆但種來因,難得實益。以故古今知識,極力宏揚此法,以期上報佛恩,下度同倫也。又曰:「是以愈向後,愈宜專修淨業也。」

  大慈念老更是常常勸勉大家說:「我常說你們修什麼都可以呀!我從不勸人放棄他所修的本門,另換一個。但是我常勸:不管你修什麼,你要求往生極樂世界,拿你的功德回向往生。如果不願入彌陀大願之海,要在這一生中出生死,我就可以說一句很大膽的話:絕無希望!」

  甲七、結束語:四字《華嚴經》

  《華嚴經》雲:「信為道元功德母」。大慈念老講:「信力圓時,全成佛力!」淨土法門為末法眾生主要得度法門,然以微妙難思,故致易行難信,有賴歷代高僧大德出世表法,樹立典范,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堅定信願,同得往生淨土,圓成菩提。河南南陽來佛寺賢公老和尚,為當代稀有難得之淨宗高僧,於五濁惡世,以九十二年之深信切願笃行,行住坐臥,一句彌陀念到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末法濁惡眾生:念佛成佛!正如《文鈔》所指:「了生脫死,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念佛法門,是佛法中特別的一法門。……唯淨土法門,仗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無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發切願,至誠懇切念佛聖號,無一不於現生臨終得往生者。」又「念佛一門,須信願行具足。信之既深,則發願必切。發願既切,則行持必力。但念彌陀,莫加他法。當以真信切願,執持名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心念耳聽,字字句句,念得分明,聽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既以此法自行,必須又以此法化他,則化功歸己,實為往生最勝資糧。」「須知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縱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

  縱觀海賢老和尚一生老實專念一句佛號,沒有涉獵其他法門,實實給我們做出修行人的最好榜樣。賢公於往生前曾手捧《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的書照相,為末法九千年眾生證明,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念佛往生是真的。復又證明,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是真經,不是假的,一絲毫懷疑都不可以有;黃念祖老居士的集注是正知正見,也不能懷疑,更不能毀謗。最後就是他為我們證明,我們這些年,十幾、二十年,依照這個本子修行沒有錯誤,是正確的。以上證明是阿彌陀佛囑咐賢公表法的,換句話說,就是阿彌陀佛親自為我們證明,如果我們還有絲毫懷疑,就是我們沒有善根、沒有福報!本經第四十六品,佛付囑彌勒大士曰:「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贊。付囑汝等,作大守護……當令是法,久住不滅。」今亦可曰: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贊,阿彌陀佛(一切諸佛)付囑賢公(亦指一切淨業學人)作大守護……當令是法,久住不滅!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

  說到賢公的成就,師父上人就非常贊歎,曾說:我們這一生沒有任何目的,就是求生淨土。我們有圓滿的信心,百分之百的信心,一心向往。絲毫懷疑沒有,你的身體就是金剛不壞身,現在就證得。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榜樣,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海賢老和尚有沒有得到?得到了。我估計他在四十左右,理一心;三十左右,事一心。他那個成就,跟釋迦牟尼佛三十歲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那個境界是平等的;跟六祖惠能大徹大悟也是平等的。他要是生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可以作佛。要是生在唐朝,跟惠能大師同時代的,他是一代祖師。

  昔日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描繪自性說了二十字:「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師父上人說此二十字展開即是整部《華嚴經》,《華嚴經》展開即是虛空法界一切法,《華嚴經》是能大師五句話的展開。上官老師於學習班一三二集中稱《淨修捷要》為口袋(袖珍)本《華嚴》。老法師肯定說:確實像她所比喻的,這是《無量壽經》的口袋書、袖珍本,跟《華嚴》、《無量壽》、《彌陀經》內容完全相同,只是說法有詳略之分。審如是,今則更有小小袖珍本《華嚴》者,尊為四字華嚴:阿—彌—陀—佛。

  最後,恭錄印光大師「阿彌陀經塔贊」做為這次報告的結束:

  寶塔巍巍聳太空,無邊法藏悉包融。極樂莊嚴全顯現,彌陀光壽總形容。六方諸佛常贊歎,九界眾生盡朝宗。歸根結頂高深處,只在洪名一句中!

  以上是慚愧凡愚弟子開啟粗淺的學習心得報告,報告過程恐有錯誤,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以及諸位善知識惠予慈悲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凡愚弟子開啟頂禮感恩!

  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光壽無量,早日葉落歸根,講經說法,廣度眾生。慚愧凡愚弟子開啟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聽了開啟法師的報告,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法喜充滿。時間不算太長,一個小時,報告非常精彩,字字句句都是老實話,真實受用。我希望開啟師,一生守住你今天這份報告,像海賢老和尚不拐彎,一直做下去,一句佛號,做海賢老和尚第二。放下萬緣,一心向佛,沒有一個不成功。我們希望你的成就像海賢老和尚一樣,給末法大眾做一個好榜樣,做個學佛的好榜樣,做個念佛求生淨土的好榜樣。這一篇文章我們希望也能夠放在我們冬至有個紀念冊,放在這個裡面。我相信看懂這篇文章的人都會得真實之利。我們看下一篇。

  學生:阿彌陀佛!至誠頂禮尊敬的恩師上人!

  想到請求尊敬的恩師上人開示,弟子妙音慚愧不已。弟子曾經同犬子說過,去找佛爺爺不是求加持,而是去奉獻,把自己奉獻給佛陀、聖賢的事業。那我們拿什麼去奉獻呢?當弟子漸漸領略到一丁點一體的深義,想到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大願: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弟子始覺,說奉獻是大言不慚,實是盡本分耳。

  聖教承傳的著重點在於笃行。單是知道了,沒行,那還是不明白,反而增長邪知,自以為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才是真正的承傳。弟子業力深重,福薄慧淺,僅知時時刻刻、在在處處求佛加持忏悔改過,願心心念念導歸阿彌陀佛,契入清淨平等覺。

  弟子常遇同修提及為聖教添丁續後之事,苦於無處著手。弟子無德無能,唯將從老和尚講經中聽到的,以及弟子平日學習的一點膚淺體會,呈予恩師上人慈鑒,以期拋磚引玉,願多多聖賢出世,救拔眾生於水深火熱處。阿彌陀佛!

  弟子妙音今日向恩師上人恭敬報告的題目是「聖賢始於母親」

  中國的老祖宗有著與天地同心的氣量,留給後世的子孫,是隨順自然的孝和文化。其核心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其目的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教導後世子孫「讀書志在聖賢」。博大的胸懷,高遠的志向,深厚的德行,承傳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眾所周知,周朝的聖王三太,懷胎就為了生聖王於天下。所以她們端身正念、自行化他。眼不見惡色,耳不聽YIN聲,口不出傲語。平時行住坐臥,飲食起居,皆務求端正。讓胎兒通過母親,禀受天地之正氣。正是這種順應天地的教育,造就周朝八百年的天下。這種始於胎兒的聖賢教育,就從母親的心念及其身行言教開始。正如古人所說的:「閨阃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

  甲一、聖賢始於母親

  乙一、母親是決定孩子素質的關鍵

  《易經》上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一個孩子來投胎,必定與父母家庭有共業,也就是說有相應之處。父母的心念,尤其是母親的心念,對懷上什麼樣的孩子有著關鍵的作用。佛在經上說,人與人之間,總不外乎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孩子來投胎也不出其外。每個母親都想有好兒女,怎樣才能生出好孩子呢?上淨下空老和尚寫有「厚德載物」這四個字的墨寶,道出了其中的密因。賢孝的母親,才有賢孝的孩子。所以母親准備懷孩子的時候,她的心願、心量和德行,決定會感召相應的孩子來投胎。

  乙二、母親是決定孩子一生命運的關鍵

  古人說:「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可見孩子三歲之前養成的品性、志願就能看出他一生的榮辱,將引導他的人生方向。打從母親懷孕開始,胎兒就在接受母親身語意的直接教化,而且一刻都沒有間斷過。出胎後的環境,正是這種薰習教育的延續。嬰兒是純真的,會自然的模仿最親密、最依賴、接觸最多的人事物。這頭一千天的聖賢教育,是最溫馨、最和美的天倫之樂的演繹。母親依止因果報應的天理謹言慎行,依止五倫五常的大道而行孝慈,依止十善業的教誨觀照自心。嬰兒在母親身邊,感受母親的心念、點點滴滴的身行言教,時時刻刻蒙薰,這樣子三年,種下的聖賢根一定是非常的牢固,一生都起作用。記得上淨下空老和尚曾經說過:為了孩子成聖賢,母親真做不到,裝也要裝得像。可見母教的重要非同一般。

  甲二、學做聖賢的母親

  學做聖賢之母,必先了知聖人之心。願與聖人同心、同願、同行,方能培植德行、落實聖教。母子連心,母行聖教,願與聖人同心,其子焉能異乎?

  乙一、一體的觀念:孝。

  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也就是告訴我們,宇宙萬物,及天地之間的一切現象,一切的人事物,都從心想生。心是一個,想有無量無數,所以大千世界裡形形色色,各別不一,皆源自心。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也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聖人之心皆同,萬物一體。中國傳統文化就源自萬物一體的理念,那就是孝。孝的具體表象就是和,代代相承、和而不分。所以聖賢文化是一體文化,是孝和的文化。學做聖賢之母,必要先正其知見,方能真正落實聖教,不至於行有偏差。

  乙二、孝的落實: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丙一、明了因果,知足、感恩。

  聖教從母親開始。最重要的事,是知因果、明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懂得因果報應是天理,人就會循規蹈矩,老實做人了。好孩子是自己修來的,好丈夫也是自己修來的,好公婆還是自己修來的,身內身外,沒有一樣不是自己修來的,真的與別人沒關系。母親明因果了,便會生出知足的心態,不再苛求他人。一切順逆境界,都是自己心念感應,三世因果現於當下。歡喜的接受身邊的一切人事物。見賢思齊,見惡內省,感恩的心油然而生。真誠心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既然都是自己的業因果報,就知道修因的重要,這樣的知見,才能在遇到困難時落實「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古訓,懂得自我反省,修心修因。好惡之心,是非對錯,慢慢的都隱而不見了。

  丙二、惜緣惜福,善解、包容。

  有了正確的觀念,遇到一切境界,不管好壞、順逆,就會珍惜當下的緣分,就會在其中學習、總結、化解。這樣的善解身邊的一切人事物,統統都轉變成教導自己的善知識,皆成為長智慧的源泉。即便是大難,也會被轉變成提升靈性的大福報。一切境界,全是自己善惡心念所感,皆從心想出生,唯是自體,別無其他,這便逆來順受,無喜無憂的自然包容,障礙化解了,靈性提升了。這樣從心去落實聖賢的教誨,孩子豈能不被潛移默化!

  乙三、孩子身心健康——母親的責任

  丙一、維護孩子的清淨心

  丁一、讓嬰兒只接受正能量磁場的薰陶

  記得上淨土法門老法師曾經說過:剛出生的嬰兒,就會看、會聽,母親要保護嬰兒,避免讓其接觸到任何負面的東西。首先,是母親祥和的心態,安靜平和、寬宏大量、遇事不慌、受辱不驚,母親的磁場對孩子最為緊要。其次是母親的衣著保守,行為端正,即便是夫妻之間,也都應該循規蹈矩。再次是家人之間,依止倫常、和睦慈孝。穿衣吃飯,行住坐臥都要遵循禮儀。母親一定要為孩子把關,務必讓嬰兒接觸到的都要符合聖賢的教導,都是祥和的正能量磁場。

  丁二、盡量減少嬰兒接觸外界的機會

  現在的社會,五欲的誘惑尤其大,就連嬰兒也不能幸免。從小衣服到紙尿布,林林總總的嬰兒用品上,總免不了花花綠綠的卡通圖案。這種打一出生就開始的無孔不入的薰染,慢慢的會讓孩子遠離聖賢的教育。所以母親要懂得為孩子揀擇,要盡量避免卡通圖案、鮮艷花哨的衣物用品,平時要遠離游樂場、集市等渲染五欲的熱鬧之地,特別是避免帶著嬰兒逛商場。現在的商場可以說是光彩奪目、動感十足,之所以光彩就為了奪目。而最能引起嬰兒的注意力,恰恰是那些誇張而鮮艷的圖案色彩。這些東西見多了,孩子心散了,不能專注了。上淨下空老和尚說過,在嬰兒頭一千天裡,母親的視線都不能離開嬰兒。母親要時時刻刻不離孩子,觀察孩子,及時引導孩子化解問題。生活的環境愈單純、愈樸素,孩子的清淨心就能保持的愈久,這對孩子接受聖賢的教育是很大的助力。

  丁三、遠離媒體的污染

  今天的社會,媒體發達,宣揚的是科學物質文明,背後的動力,是人的貪欲。因此真想要孩子成聖成賢,家人要遠離電視媒體、報紙網路、電腦游戲等等,給孩子一個自然的清淨環境。從小培養孩子安於寂靜,樂於寂靜的心境,尤為重要,這對孩子將來學習經典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丙二、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

  丁一、健康的身體源自清淨心

  母親懷孩子時,心地清淨慈悲,所懷的孩子一定有健康的身體。但是要在染污嚴重的現在社會保持清淨心,沒有一定的修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這種狀況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天天不離聖訓。最好就是選一部經讀到底,這樣母親的心是定的,而且還福慧雙修。居家的環境也很重要,若家中晝夜佛號不斷,其磁場一定祥和,人處其中,心安神寧,這樣狀態下出生的孩子,豈有不好的道理!

  丁二、持素的必要

  佛說無畏布施得健康果報。仁者無敵。戒殺吃素,一定是身體健康的人。現在的動物水產都是在異常狹窄的空間,喂化學藥物催大的。它們百病叢生,怨毒深重,這樣的肉食充滿了危機。吃肉還與這動物結了冤仇,生生世世要冤冤相報,實在太可怕了。所以要生聖賢的孩子,應當遠離這些可怕的肉食,不因食肉而和眾生結冤仇。現在的科學證明,素食的能量,素食的營養,足以提供任何人的身體需要。

  丁三、母乳喂養的重要

  今天社會上絕大多數的母親,因為怕辛苦、怕麻煩,甚至怕身材走樣等等,出於私心的理由,而給嬰兒喂奶粉。感歎母心不古,母恩不復,此心如何生孝子,況聖賢乎?難怪世風日下,忤逆不孝之人比比皆是。

  戊一、與嬰兒最好的溝通方式:哺乳。

  母乳是母恩的體現之一,是母親的慈悲心化現的。母親的心念亦會通過乳汁傳給嬰兒。曾經聽老人說過,嬰兒吃誰的奶,就同誰像。相由心生,可見蒙薰的力量非常的大。古時候,有「李善乳主」的故事。家奴李善,於主人遭滅門慘禍之時,救出主人尚在襁褓中的孤脈逃亡。其忠義之心感天動地,使其堂堂丈夫之軀流出乳汁,哺育無人喂養的嬰兒。這每一滴乳汁都包含了忠孝仁義。恩德深重,嬰兒怎能不知?這孩子長大後,果真成了國家棟梁。

  戊二、嬰兒唯一的健康食品:母乳。

  母乳對三歲之前的孩子非常的重要。專家說母乳哺育的孩子,身體免疫力特強,骨骼結實,身體健康。所以要做聖賢的母親,當然要盡可能的給聖賢的接班人一個健康的身體。這三年的母乳哺育,無論如何的辛苦,都要盡心盡力的堅持,不能輕易放棄。

  結語

  聖賢始於母親。懷孩子、生孩子、養孩子、教孩子,就是母親的生活、母親的學習、母親的工作、母親的事業,是一個母親的全部,是母親獨有的修行法門。母親不為自己生孩子,母親的一切只為成就聖賢的接班人。母親在辛苦中品嘗樂趣,在辛苦中提升靈性,在辛苦中成就道業,其樂無窮。大概只有真正發願做聖賢母親的,才能品嘗到這樣美好的滋味吧。

  在今天的社會,真發心做聖賢的母親,要成就聖賢的孩子,必定有諸多的磨難和考試。一路上都要抱緊聖訓,譬如天天聽師父上人的講經教導,天天讀經,總之一天都不能離開經典和聖訓。成功與否,取決於對聖賢文化的信願行。只要抱著與古人一樣的心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定會得各方聖賢的加持,祖宗的庇佑。祝願天下的母親,都立願做聖賢的母親;天下的孩子,都接受聖賢的教育;天下的人民,都回歸聖賢的大道。天下太平矣!

  慚愧弟子不善言辭,文筆拙劣,以上所寫的,定是謬誤百出。在此叩請尊敬的恩師上人慈悲斧正。並以此拋磚引玉,願多多聖賢出世,救拔眾生於水深火熱處。感恩不盡!阿彌陀佛!

  恭祝尊敬的恩師上人法體安康,常住世間,常轉法輪,一切吉祥!慚愧弟子妙音頂禮拜上,二O一五年十月九日,於馬來西亞。

  老法師:這一份講演稿是從馬來西亞傳過來的,只用了法名妙音,真實的名字沒有暴露,文章的內容非常好。

  現在的社會問題很多人憂心,人心壞了,社會亂了,這個現象是一年比一年嚴重,這不是小事,這是大事。人類還想不想在這個地球上再延續個幾百年、幾千年,不至於在我們這一代就在地球上絕跡?我說這個話,不是嚇唬人的,是科學家提出來的。我們看到了,很驚訝!細心觀察,冷靜的觀察,這些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根源在哪裡?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正如這篇文章所說的,根源在母親。現在的母親就像《無量壽經》上佛所說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母親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她們根本就不知道怎樣做母親。而且還有許許多多,在這個社會很普遍,我們是在報導裡面看到的,每一天這個地球上墮胎的人數有多少?醫院裡面有記錄的,沒有記錄的就不知道了,每一天十五萬人,每天殺十五萬小孩,好像是一年五千萬,墮胎。如果說果報,從因果上來說,那就不提了。佛門常講「五逆十惡」,這是墮阿鼻地獄的。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母親殺胎兒,這在哪一條?佛沒說,讓我們自己去想,我們自己來做個判斷。

  佛在經上只告訴我們,子女跟父母有四種緣,沒有緣不會到你家裡來,這四種緣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佛又告訴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真正修行人,第一條戒律就是不跟人對立、不跟萬物對立。換句話說,不跟一切人、一切萬物結怨,一定要懂得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需要幫助的這些動物,這是仁道。仁者愛人。這個字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頭占的地位非常重要,五常之首。五倫是道,五常是德。這五種大德,根本的德行,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是從這五種衍生出來的,仁義禮智信。

  今天社會動亂,是有史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中國、外國歷史裡頭都找不到。五倫沒有了,五常也沒有了。人不講道德、不聽道德了,把道德丟失了,認為它是封建時代的產品,封建時代過去了,這個東西一律都應該淘汰了。新的道德是什麼?用什麼來齊家、治國、平天下?古聖先賢的標准,宗教聖哲的標准,都不要了。連現代的科學家都警告我們,怕的是地球會毀滅,而且這個期限不長,科學家估計五十年到一百年。換句話說,這個空前的大難就在這個世紀會發生,這多可怕!科學家說的,科學家是從數據得出來的結論,他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這些從媒體的報導,報紙、雜志,我相信大家知道的比我多。我很多年沒有看過電視了,媒體放下了,報紙雜志也不看,只是一些同學看到之後把它節錄下來告訴我。

  前年,我在聯合國參加一次的和平會議,我報告的主題是「人心壞了,社會亂了,怎麼辦」。西方一些學者把希望寄托在中國,歐洲這些漢學家,他們對於中國文學、歷史確實有很難得的成就,他們說出來的。我看得比較多一點的,英國湯恩比博士的著作,他就很坦白的說出來,「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他過世了,他一九七五年過世的,一九七五年,他那一年八十五歲。我們看這個人是菩薩,晚年八十歲到八十五歲,對這樁事情非常關心,天天在想解決之道,這個問題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他親身經歷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大戰要爆發,是核武戰爭、是生化戰爭。這個戰爭爆發沒有勝負,是地球同歸於盡,也就是說地球上的人都不想活了,集體自殺。這些毀滅人類的武器是人類自己造成的,這不是天然的。使用這個武器可以消滅人類,核武,不但人類,核子爆炸的時候,空中的細菌都不存在。

  怎麼化解?要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儒釋道都是中國的,有沒有人相信?我記得我第二次訪問英國,在劍橋大學、倫敦大學跟他們中文系的同學、教授舉行過座談會,交流。我提出來,湯恩比是倫敦出生的,英國的歷史哲學家,他說的(我向同學們發問)你們相信嗎?湯恩比說的話,解決二十一世紀問題要靠中國傳統文化。你們是學中國文學的,你們相不相信?沒有人回答我。我反過來問他們,難道湯恩比博士這個話說錯了嗎?大家對著我笑,不說話。最後還是我來解釋,我說如果你們把這些話來問我,我會很肯定告訴你,湯恩比的話說得不錯,是真的。你們為什麼不敢開口?我知道,我說出來,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你們不敢承認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現在中國人自己不要了,那麼好的東西,你們不要,你們都到歐洲來留學、來學我們東西,會讓我產生懷疑。對不對?你們不敢反對,湯恩比的名氣太大了,怕說錯了。說得大家都很開懷,都大笑,高興。真的是這樣。

  最近這兩年,習主席在國外國事訪問很頻繁。他說了很多,去年也曾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講演,極力在倡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他在提倡。這些大使們聽了就問我,習主席有沒有聽過你講話、有沒有看過你寫的東西?我說這個不要緊,最重要的,你們相不相信?他說我們相信。那就行了。聽我所講的半信半疑,聽主席講了之後,完全相信接受,這就對了!這是好事情,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中國文化在全世界普遍的宣揚。尤其現在我們找到一本書,《群書治要》。我們想把它翻成各國的文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讀到,都能夠覺悟,都能在這個裡頭吸取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中國人什麼時候會重視傳統文化?外國人都重視了,中國人就會重視。外國人不重視,中國人沒有信心;外國人重視了,外國人非常認真學習,中國人就跟進了。所以中國人相信自己傳統文化,放在最後面,外國人先學。

  他們是不是真學?現在在全世界漢學熱。我相信英國帶頭,英國教育部要求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所有的學生都要學中國文字、中國語言。它這麼一搞就帶動整個歐洲,多少國家現在統統重視漢學。所以我們有義務告訴他,中國最好的東西,像西方這些漢學家們所提倡的中國文言文、中國的漢字、中國的古籍,代表的就是《四庫全書》。我們希望在國外真正能有一批漢學家,能讀《四庫全書》、能講《四庫全書》,能把《四庫全書》翻譯成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字,在他的國家流通,讓全世界人都能讀到《四庫全書》。問題真能解決,不是不能解決。

  中國自古以來,教育培養的是什麼人?不是升官發財,是培養大聖大賢,聖賢君子的教育。佛陀的教育是培養阿羅漢、菩薩、佛陀。名詞不一樣,跟中國人所講的聖賢君子是一個意思,聖人就是佛陀,賢人就是菩薩,君子就是阿羅漢。不迷信。如果大乘佛法不是以這個為教學中心的話,中國人不會接受,中國人怎麼可能派特使到西域(就是現在的新疆)?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已經有人到新疆去教學,中國皇上知道了,派特使去迎請佛門裡面這些高僧大德到中國來教學。他們來了之後,所說的果然與我們古聖先賢相同,互相印證,雙方面都提升了。

  這兩千年來,大乘佛法變成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一員,一家人了。從哪裡看出來?從翻譯經典。佛經是古時候古印度梵文翻譯的、記錄的,原書是梵文,大量傳到中國,翻成中國文字。這翻成之後,梵文的原本一本都找不到了,這什麼原因?我向方東美先生請教,照理說應該原典要保存下來,為什麼沒有了?方老師告訴我,古時候中國人跟現在中國人不一樣,古人有智慧、有德行、有氣節。他們認為,這是事實,不是假的,只有中國漢字、文言文能流傳久遠,千年萬世不會變。梵文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二、三百年之後,音聲不一樣,就看不懂了。知道中國這個載體太好了,大量送到中國來,翻成中國文,傳之久遠,原文不要了。翻譯的意思決定沒有錯誤,文字比原文還要華美,超過它的原文。所以不要了。不但中國這些人知道,印度這些高僧大德也知道,他們參加翻譯。

  給我們現在人一個啟示,你的東西好,要想留傳千年萬世,要用文言文寫。白話文不行,白話文寫的東西,延二、三百年之後,看不懂了。這個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族群、每個宗教,都有非常好的東西,都希望傳到後代千年萬年,那怎麼辦?統統要用漢字、文言文來寫。所以文言、漢字統一了周朝八百年。前面夏商(夏禹、商湯)多半還是用甲骨、鐘鼎,文字不多,周朝用大篆,到秦漢時候用小篆。文字數量增加了,可以詳細記載,到今年三千多年,學文言文的人能看得懂。這是世界上獨有的一種文字,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外國人現在慢慢知道了,知道怎麼樣?要學,學了干什麼?把他們自己的好東西統統用這個文字來書寫,才能流傳到後世,不至於喪失掉。所以漢學熱,現在是剛剛開始,溫度還沒有升起來,升,我們相信五年、十年會高升。我們不能不學,要是不學的話,將來要從歐洲、從別的國家請漢學老師來教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