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當自私的時候,痛苦來了,壓力也來了
我們今天的講義題目是〈追求成佛的三種資糧〉,中國人總是強調先有德行,再有能力,這個德行就是慈悲與智慧,合起來成為圓滿的德行,自然有能力服務眾生。 第一句話:「愛的修行能帶來心靈的平靜,也能幫助他人。」各位,當自私的時候,痛苦來了,壓力也來了;只要不自私,願意奉獻,就是愛的修行。佛教所講的愛與世俗的愛全然不同,男女之間的情愛、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全是雜染的,不是愛的修行。比如我們辦八關齋戒,有時候我向居士拜托,到每一所學校去借場地,雖然佛法不列入學校的正式教育,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把佛法的好處帶進學校,激發學生的善根。所以我准備明天到嘉義高中,接著南興國中,宣信國小,世賢國小,把佛法傳遍每個角落,只要你替別人想,這就叫「愛的修行」,心裡好快樂啊!因為一切快樂的根源來自於為別人,一切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只想自己。第七:「找到永遠喜樂的最好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愛與慈悲。」這是佛陀透徹「緣起性空」之後,自然具足的胸襟。「空」是沒有自我,「緣起」是說明一切現象的根本。只要透徹緣起性空,自然產生我愛眾生,我愛世界,願生生世世為眾生而活的大悲願力。所以各位要記得,一切境緣永遠是好的,有愛、有慈悲,必定不忍心害對方。雖然你壞,但我要好;如果你壞,我比你更壞,那世界就黑暗了。 第六,西藏有一個大修行者,他說:「如果想成為眾生的朋友,應該具備愛與慈悲;如果想成為眾生的精神導師,也應該具有愛與慈悲;如果想幫助每一個人,更要有愛與慈悲。」我這一趟到五台山,西安,又到北京,一百多人參訪回來,收獲很多啊,內心很感動,但也聽見有人發牢騷。哪個導游不好,哪個地方太熱,各位,快樂與否,清淨與否,決定在我們的心,世界本來不圓滿,一旦有不圓滿的心態,就有不圓滿的結果,這很自然,自然遇到壞人,自然嫁到不好的丈夫。請務必記住這句話,生命的品質才能不斷的提升。 第五:「溫暖且利他的態度就像一張仁慈的臉。」利他,不但是幫助別人,同時也幫助自己,不但是現在幫助自己,未來也幫助自己,所以說:不要翻臉啊!當然,各位為人父母,為人師長者,有時候必須嚴肅的提醒子女或學生所犯的錯誤,你不得不展現金剛忿怒相,那是很痛苦的,但也是慈悲的,難就難在這個地方。 第四句話:「愛與慈悲是支持我們生活與快樂的基本元素,要讓愛與慈悲變成生活的動力。」我希望各位作任何事,助念,放生,幫助貧窮人,到醫院照顧病人,都好,都要以愛及慈悲作動力,你必定感到生命好有意義。其實有太多事情可以作,你可以到海邊,到河邊,一看見水就念「唵嚩悉波羅摩尼莎诃」,祝願水中的一切魚兒、細菌都得到快樂。又比如你見到鄰居,或念佛,或持咒,或觀想,希望他們離苦得樂,這也是修行。種種的善巧方便不斷加強,叫精進波羅蜜,分分秒秒不空過。 第三:「修行愛與慈悲是最有效用,也是最神聖的。」修行愛與慈悲,不但對宗教生活,對世俗生活也非常有用處,尤其對心理與生理的健康大有益處。我們的煩惱像汽油一樣,汽油千萬別碰觸火苗,不能放逸自己,要小心境緣。有一次有個老菩薩問我,海濤法師,您兒子現在幾歲了?我說阿嬷,你關心孫子就好了,怎麼還擔心我出家人的兒子?甚至還送禮物給我,要轉送我兒子;還有人拿禮物給我,要我送給過去的太太,這些都是世俗心,分不清在家與出家。各位要記得,只要發心修行,不管在家、出家,你的冤親債主、魔王波旬,二十四小時跟著你,只要有機會,立刻鑽空隙,讓你退失道心。為了不讓自己退步,我們必須盡自己所能,奉獻給眾生。曾經有人問我,師父,您老是出國,東奔西跑的,這樣有用嗎?我說:世界這麼大,許多人一生只跟他碰一次面,所以我珍惜因緣,必須盡我所能的以佛法告訴對方,因為我知道,這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 第二:「生活當中有時生氣與執著,有時充滿愛與慈悲。」我們總是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祖師大德最老實,撿來石頭,有黑色的,有白色的。一生起善心,拿一個白石頭;一生起惡念,拿一個黑石頭,每天檢點自己,看是黑的多?還是白的多?各位也可以學著做,但是要老實,要不然這一切都是枉然。有個居士說,他也買了黃石頭,我問他,那要做什麼?他說我只要對女人起心動念,就拿一顆,特別提醒一下,欲望啊!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