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2015/11/30    熱度:1168    下載DOC文檔    

  第十八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三舉世界名色者。世界名金色。為明金體白淨無染。舉之況喻法身無性體無垢染故。如世間西方金為白色也。體白色黃。明應真菩薩內契白法外現黃相。黃色者。是應真之氣。許父雲。五色之中黃色為最。人面如黃瓜。內有賢行。經雲。應真菩薩皆真金色。又明金色世界者。明信心之位。雖信自身心是法身智身白淨本來無染。為信是生滅有漏心故。是色心也。舉東方為首者。明東方是初。明為萬物發生震動之首故。故取之表法。況喻十信之初首也。在方無方。但舉其法以況其理。表其體用故。如牛王龍王等況佛德也。

  問曰。以東方表法況喻十信初首者。如金位在西方。何故東方為金色世界。以表法身為金色。顯根本智為不動智。

  答曰。此問甚彰道理如經所說。以信心為胎。至十住之位名初生佛家。今以東方為金色世界者。明金正月胞二月胎三月成形四月生於已五月養於午六月冠帶於未七月相八月王。明十信如胎故。以東方金胎表之。以次南西北四維上下。表十信心修進增勝故。以托事況之。令易解故。如此品文殊師利雲。世尊昔為菩薩時。以種種談論方便及地位等而得成就。亦令眾生如是知見而為說法。後諸學者。以能觀察。皆是說此方隅以表法故。當知藉網求魚魚非網也。若無網者。亦不可得魚故。以義思之。至理方成信也。又經雲。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者。明法身遍一切眾生身心故。總不動智佛總文殊師利故。應如是知如是信解也。明金色世界是信心者。所信之理以為世界之名。亦是因此信故。還當報得所生無染。所居無著。即如西方蓮華色世界是其義。如金色世界此是舉十信初因。如南方妙色世界西方蓮華色世界等。是十信進修之勝用故。此中有十因十果故。十果者。十智佛是。十因者。文殊師利覺首等十菩薩是修行之因。因中得益。即因中之果。即不動智等十個智佛是。十個世界是所修之法門。

  四舉佛名號不動智佛者。此明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根本智體。今先舉之以成初信。此明答前佛住佛剎余九個智佛總是從此根本不動智上。進修之名非是他有。十方諸佛。皆同此名號之跡。而起信進修行。經歷五位得示成正覺佛剎及佛威德。佛剎者。如來神通是也。余意如前已述。

  五舉上首菩薩之名者。名文殊師利。即是十方諸佛無性之中擇法妙慧。一切諸佛皆從此慧簡擇正邪而成正覺故。號文殊為十方一切諸佛之師。亦雲佛母。明一切諸佛從此妙慧生故。若無此慧設修解脫。但得二乘及淨土菩薩。非是乘如來乘而成正覺。是故乘此不動智體。文殊妙慧法身妙理大智。從信心上而經歷五位。不離不動智佛文殊妙慧。而成正覺故。號為乘如來乘不思議乘最勝乘無上乘而成正覺故。亦號文殊師利為小男為童子。明一切諸佛從此妙慧善知正法而初生佛家故。故號為童子菩薩。如來去世。文殊師利猶在世間。後當化緣以畢於香山頂上示入涅槃。此是三乘教說。此經雲。一切處文殊師利。即明一切處眾生等共有之。今於此經信心之首舉其名號明信心者。信自心妙擇之慧一同於此不移古跡。此是一切諸佛及以眾生根本妙慧凡聖等有。更無異性。如大王路。法則常然。但是諸經但有文殊為問答之首者。皆明法身妙慧之門。以普賢為問答之首者。皆妙智之萬行體用。如二士。是一切諸佛理智妙用萬行之門。依其法門立其名號。現身成化以利眾生故。一切眾生發心之者。皆悉同修。皆悉自有自利利他之行。以為常范。今於教中推在東北方清涼山。文殊師利並一萬菩薩於中住者有三義。一令此界一切眾生忻心有趣善根不絕。二菩薩常住世間。三明隨方顯法示法易解故。前二門可知。第三隨方顯法者。明東北方者取此閻浮一境。東北方此清涼山是也。經推在震旦國。亦曰支提那國。此雲思惟。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計度故。以立其名。即是漢國也。表法明東北是艮卦艮為小男為童蒙。丑寅之間是初明故。像文殊師利菩薩。常以發起凡夫入正信及初見道之童蒙令妙慧明生故。又如蹬山之頂至相盡處故。明如初入正信者創信諸法空故。能信法空妙慧生故。以丑如初信。以寅如初證見道故。卯辰已為進修。午為中道。未申酉戌亥以為同事利生。子為師位。以坎卦為君。為師處愚立范制。法利生故。是故為北方為君為師尊者所居。以明德而治故。

  六明大眾之數者。有十佛剎微塵數。為明身行遍故。一佛剎塵尚自周遍。何況十佛剎塵。明身無盡重重之遍故。

  七明大眾來已致敬者。明師弟法則敬順之儀。

  八明隨方化座者還在於東方故。

  九明座之名目者。名蓮華藏師子之座。於此分中義分為三。一蓮華是無染義。此依行之報得也。以法身之行性無染世間故。能開敷理智之果轉明淨故。明因果相資令純熟故。明開敷菡萏莊嚴事法有可觀故。以此法行之華感招此報。蓮華為座。二藏者含藏義。為明以法身理智處世隨行利生普含法界饒益一切多功德。名之為藏。三名師子者。依主得名也。為以法性大智無生滅身處世利人生死無畏。又以正智光明辯才無畏乃至無五怖畏等如師子。

  十明大眾升座而坐其座以法界為座體。明以從凡契法界體故。以為信進修行方成信故。此是一切十方諸佛果座也。明初信心頓信佛果以為自行所行法故。方成信也。於此段中復為二。一明座廣狹。二明菩薩雲何安坐。一明座廣狹者。如法界品雲。其師子座包含法界等。如文具明。大意以心性無依定亂體以為座體故。二明菩薩如何安坐者。雲結跏趺坐。以會世間眾緣為一法界。名之為結。以一法而稱多緣。名之為跏。及跏趺坐者。是安靜不動威儀之相故。此位主檀波羅蜜中十波羅蜜。

  第二南方已下可四行經。於此段中義分為十。一舉佛剎方面。二舉佛剎遠近。三舉世界名色。四舉佛名號。五舉上首菩薩之名。六明大眾之數。七明大眾來已致敬。八明隨方化座。九明座之名目。十明大眾升座而坐。

  一舉佛剎方面者。如經雲。南方表法。中南者為正。為日為明。為虛無。為離中虛故。即明為緣十信進修了諸法虛無漸增明也。是故文殊覺母啟蒙令信。即逐根。於覺城之東善財入道進修。即南巡諸友。表其南方為正為日為明為虛無之理。是故禮佛皆雲南無。明南方虛無也。但虛無之理。是南方之義。是一切處南方。但創首生信。即是一切處東方義也。是故四谛。東西配苦集。南北配滅道。然法無方所。化蒙生解起信。不爾即法性難明。如此品下文雲。世尊為菩薩時。以種種談論種種語言。乃至種種信解等而得成就。亦令眾生如是知見。而為說法。具如經說。又南無者。為明正順。正順虛無之理故號南無。某甲佛者。即是了虛無之智人。故稱南無某甲佛。

  二舉佛剎遠近者。雲十佛剎微塵數義如前釋。迷雲外入法雲來。

  三舉世界名色者。名妙色。為第二信。漸增妙故。勝前信心故。為達法虛無即法自妙故。

  四舉佛號無礙智者。明以不動智體進修信心增。明智即無礙。總明自心信位之佛也。非他佛故。佛心眾生心自心。總為一心一性一法界一智慧始成信故。

  五舉上首菩薩之名者。為覺首。為明以文殊妙慧善簡正邪能自覺故。亦於自所覺法覺他故。此位菩薩所覺何法。於此位中其覺為三。一覺自身心本是法界白淨無染。如前金色世界是。二覺自身心分別之性本無能所本來是不動智佛。三覺自心善簡擇正邪妙慧是文殊師利。於信心之初覺此三法。名為覺首。即明是信心之中善覺之行名為覺首菩薩。總須自悟是自所行之法門方成信故。信他而有自無其分不名信故。

  六明大眾之數者。有十佛剎塵義如初釋。

  七明大眾來已致敬者。如前可知。

  八明隨方化座者如前可知。

  九明座之名目者。為明入信成就得於生死之中能無畏故。依主得故。余義如前。

  十明大眾升座而坐者。義如前釋。此位主戒波羅蜜為主。余九為伴。

  第三西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已下可四行經。於中十法如前。一舉佛剎方面者是西方。二舉佛剎遠近。義如初釋。三舉世界名色者。名蓮華色。為明十信位中進修漸勝心如蓮華色。為明十信位中進修漸勝心如蓮華無染故。言蓮華色者。蓮華有四色。明信心於此四色無染故。又明信心菩薩以色心觀空無性道理對治不染故。名蓮華色也。四舉佛名號者。佛號滅暗智。為明西方金為白虎為殺害為昏暗為不祥為苦谛故。佛號滅暗智。明信位進修智增勝故。能破自他暗故。五舉菩薩上首名者。名曰財首。為明信位增勝有法財利物故。即第三信中自行利眾生之名也。佛號即是自覺之智。菩薩即是自智之行。總明覺行俱進。余門如初已釋可知。此主忍波羅蜜中十波羅蜜。

  第四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已下可四行經。十門如上。一舉佛剎方面者是北方。二遠近。其義如前。三舉世界名色者。名瞻卜華色。此華黃色也。為明第四信心增勝開敷感果德中和之色也。黃色是五色中最上之色。黃者中宮之色。為福慶之氣。明內心白淨外現黃相。經雲。應真菩薩皆真金色。明此信心適悅恬和白淨無染福慶和氣開敷道果名為世界故。世界為瞻卜華色。四舉佛名號者。佛號威儀智。為明北方坎為師為君。像君有德處。黑位而接凡故為師也。佛號威儀智者。明第四信心增勝以為軌范接引凡愚。名威儀智。以智庠序為師之貌故。五舉上首菩薩名者。名為寶首。明為師范以法寶利生故。故為名也。余義如前。此位主精進門中十波羅蜜。

  第五東北方已下可四行經。於中分為十法如前。一舉其方面者。雲東北方為艮卦。為小男為童蒙。為創明。為清朝。二舉佛剎遠近。義如初釋。三舉世界色者。名優缽羅華色。此是青蓮華。像此第五信心清潔色香無染開敷感果故。如艮位處清朝也。四舉佛名號者。佛號明相智。像此第五。信心增勝。如艮位處清朝明相現故以所信自心上而標佛號。非他佛也。五舉上首菩薩名者。名為功德首。前位明寶首即法寶利生。此位即自利利生之功德也。余義如前。此位主禅門中十波羅蜜。以艮為止故。

  第六東南方已下可四行經。於中十義如前。一舉佛剎方面者。是東南方也。是巽卦。巽為風為教。在事為方。在人為說。像君子說教利人。易有明著。君子設教。啟蒙順之。如草上加風。是順義也。如觀卦是。易曰。風行地上。可以觀像。君子有德。設正教眾人信順如草上加風。無不順故。坤為眾。為信順故。又四大之中風力為最。天地賴之而持。人賴之而生。日月賴之運行。又明風能簡穢擇淨義故。故為教也。為教能簡非擇是教愚蒙故。是故巽卦位在東南。爻辰持丑為艮位。艮為小男。為童蒙。為明。巽為風。教化童蒙令發明故。如來法之。辰巳之間為齋戒故。辰巳之間上值角宿。角為天門。主僧尼道士。是眾善門。明智慧言說是眾善之門故。此義無量難為具說。且約略而言之。後有智者以法審之。詳之思之。義准深細故。二舉遠近。義如前說。三舉世界色者。世界名金色。為明最初第一信心始信如胎故。以東方金胎之位表初信解。今以進修至第六信位。明信心轉轉增勝故。故以金生於已。以像之信心。更增明白淨生故。此東南方金色世界。像四月金生於已。表信心增明白淨轉勝善簡擇眾法能說教故。風化行故。以此表智慧門也。四舉佛名號者。佛號究竟智。明信心增進善能以教簡擇正邪至究竟智。又以巽為風。在事言成說。在化成教。在凡成思。在智成慧。成離之德。為赤為文章。成兌之德。為金初生。為白淨。兌為金為口。為口能說白淨究竟之理故。故佛號為究竟智佛。五舉上首菩薩名者。名為目首。明以第六信心增勝善簡正邪其道明著正見不惑。名為目首。像其巽卦。位在東南方。爻辰在丑。其位是風。上值箕宿。明箕為風。簡擇義也。又箕為寅位。主初明也。明此第六信心主般若波羅蜜。以決定智慧善簡正邪令自他勝慧明生故。名目首。目者善見簡擇分明義也。余義如上。此東南方。明吉凶定正邪之際至午萬事畢午為常明法門。善財童子南行詢友。為法虛無無作常明之道。是不為之妙用也。是故君臣師弟父子之儀。臣南君北。正治正明。無為無作常然之道。為南方離。離中虛為虛無。為日為明。在身為眼目為心也。是故周易雲。離法心故。然法無住處。法無所得。法非眼耳鼻舌身心。亦不離也。今如來以方隅而顯法。令啟蒙者易解故。若不如是彰表令生信者。啟蒙何托。有言之法皆是托事以顯像故。得意者法像俱真也。言默皆契。此位主慧波羅蜜。余九為伴。

  第七西南方已下可四行經。於中十法如前。一舉佛剎方面者。在西南方。申未兩間為坤位。坤為土。為信順。為淨。為負載萬有。為生養為圓滿也。二舉佛剎遠近。義如前釋。三世界名寶色。為明此第七信心是方便波羅蜜成就慈悲門故。托此坤位為其母也。明常以慈心育生如母故。以法寶利人。世界名寶故。為明以法寶利生之業以成自世界。來生感果在中故。表業表法。總如寶故。四舉佛名號者。佛號最勝智。明此信位慈心增勝處眾治人令信順故。佛號最勝智。又大悲圓滿如土像故。荷負眾生資養萬物。如大地故。名為最勝智。五舉上首菩薩名者。名為精進首。為明大慈增勝如母處眾利生心無疲倦。名精進首也。余義如前。此位主方便門。余九為伴。

  第八西北方已下可四行經。於中十義如前。一舉佛剎方面者。在西北方。是乾卦。干為金。為堅剛。為父。二舉佛剎遠近。義如前釋。三舉世界名色者。金剛色。明此信位是第八願波羅蜜大堅固力故。號金剛色故。寄托此乾位為金。為堅剛也。又以智增勝故。四舉佛名號者。佛號自在智。明此第八信心位同八住八地智增自在故。像其干。為天為父。明智自在義故。五舉上首菩薩名者。名法首。明此信位智增勝故。以法利生故名法首。余義如前。此位主願波羅蜜。

  第九下方已下可四行經。於中十義如前。一舉佛剎方面者。在下方。下方最下是風輪際。甚堅密。假設有大力士。以金剛輪向下擊之。然金剛碎如微塵而風輪無損。以堅密故。能持世界。明此信位是第九力波羅蜜。信當九住九地法力成就教化眾生。荷負一切而心堅固。如風無損。二舉佛剎遠近。其義如前。三舉世界名色者。名頗梨色。此寶有青黃赤白。然舉此下方色者。是白如似水精明風能簡穢是白淨義故。又取法身妙智為最上故。四舉佛名號者。佛號梵智。明智風是淨義。梵者此雲淨也。明此位進修增勝以白淨大智用利自他故。五舉上首菩薩名者。名智首。明第九力波羅蜜。九住九地信心善慧成就以智利生。故名為首。又下方者。是禅定義。安靜義。謙下義。是根本智。上方者。觀照義。如日月處空而照物故。余義如前。此位主力波羅蜜。是法師位。

  第十上方已下可四行經。於中十義如前。一舉佛剎方面者。在上方。明有日月眾星處虛空而照萬有像其智也。處法空而照諸根。以此表智波羅蜜二舉剎遠近者。義如前釋。三舉世界色者。平等色。為上方虛空界表法空無相平等也。為信心者。法空之心現前有念法空之情故。名之為色。四舉佛名號者。佛號觀察智。為明上方虛空有日月星辰下照萬有。明信心者。智照自他身心。皆無有體性。如虛空故。如光影無體質故。是故名為觀察智佛。五舉菩薩上首名號者。名為賢首。為明信。此十種世界及佛名號總是自心之智所見妙理。號之為世界。法空之智。號之為佛。故智所行行。號為菩薩。總是隨見隨行進修立名。有此十法故。得是十法。名為賢首。如上所有世界遠近雲十佛剎塵者。即明佛剎重重相入如光影像。迷之即心障無邊故。舉剎塵為遠。悟之即無盡佛剎在自身毛孔中。如影重重。以迷處便言遠在他土。以悟之人法處。名之從他方遠剎而來。總明迷悟上作遠近之名非佛剎法界中有遠近之事。菩薩來眾其數亦雲十佛剎塵者。即言心。能信普賢行智隨根欲菩薩行無盡重重遍諸剎土教化眾生以成其數。既信之已。決定身能如是行之故。以是義故。十方菩薩各舉十佛剎微塵者。是斯義也。明一一菩薩行無盡重重滿諸剎土教化眾生故。應如是知。如是信解。此已上答前莊嚴佛法性佛剎佛住佛剎等。

  第四長科中文殊師利舉法演說分者。於此分中。義分為七。一文殊師利已下兩行經。明文殊觀眾。二諸佛子已下可三行經。明歎四種佛剎不可思議。三何以故已下可兩行半經。明諸佛隨根說法調伏。四諸佛子已下可三行半經。舉佛身業名色相壽命修短等。隨根之法化眾生故。五諸佛子已下舉佛名號。先舉此處四天下次及三千及周法界名號不同。初舉十千。次漸增廣。乃至無量。十千者。是初首數之一終。為明佛號普遍諸名字故。令諸眾生了知一切名字平等清淨無分別好惡故。已下直至品末。六諸佛子已下可四行經。是都結此土。他方例然。七如世尊已下舉世尊往因所行。今為眾說。此已上答前二十八問中。四種佛剎出現及名號遍周已下四聖谛品。即如來說法遍周十方世界所說法門。不離四谛義故。又此如來名號品。非但論名號遍周。但是如來身口意業總皆遍周。文殊師利菩薩略而都舉。如前文中雲。諸佛子。如來於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名種種色相等。如經廣明。即明此品總答如來身語意業一切遍周。從此品文殊師利舉佛果海身語等一切遍周。令大眾自信己身同佛三業。入如來性海等。如來智發跡進修經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直至如來出現品。是其一終因果。此名號品是始初入信。名號遍周。即一切名。總是佛果。出現品是己身自修行行滿之果。是故如來放眉間光灌文殊頂。使令問佛出現果法。放口中光灌普賢口。使令說佛果德。始明行因果徹故。明文殊普賢理智妙行此齊體也。離世間品法界品。雖在其後。為文字相排似有前後。總是前後相通徹法故。總是一圓滿法故。如法界品。是此一部經之大體。為一切凡聖之本元也。前初會信佛果即以如來並普賢為首。即明以已成之佛果及已行之行果生信。今以自已入信修行門。即以文殊師利及如來名號。並四谛法門。為所信之因果。即明以妙慧法門及名言而修學故。

  問曰。何故如來不自說其教。何用放光令菩薩說。

  答曰。如來意令當位菩薩說當位法門。令修學者知分劑易解故。文殊常與一切諸佛及一切眾生。作信心之因。成妙慧之本母。普賢菩薩常與一切眾生。作修行之因。以此二仁成就菩提無作智果大悲之海。今二仁自相對問說。如來出現品。明是修行者因果始終圓滿前後因果性果智果行相徹一體故。明從此品至出現品文殊普賢二行因果。信心者。修行位滿體用徹故。令後學者易解故。如有兩品經。如來自說。前已述訖。明是佛果二愚。至佛方明。

台灣學佛網首頁华严经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