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有害健康嗎?
血液是一種流體組織,在心髒推動下循環流動於心血管系統中,它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體重的7-8%,一個50千克體重的人,其血液總量約為3000-4000毫升,正常情況下,這些血液只有80%在血管內運行,其他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以備人體急需。一個正常人一次獻血或外傷性出血300-400亳升,對人體健康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機體血容量的減少會刺激紅骨髓造血功能,輸血後營養適當的話,兩到三天血液中的水分即可得到補充。一個月內,鐵、蛋白質、維生素、葉酸等也可逐漸恢復,其核心的組成部分血紅蛋白也可於兩到三個月後回復到獻血前數量,所以,一個健康人每次輸血不超過400ML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者在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也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為自身的健康進行了"投資"。
科學家運用血液動力學對血質與獻血的關系作了研究,發現定期適量獻血,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後,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獻血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也具有積極的作用。芬蘭一研究小組對2682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兩年裡至少獻過1次血的人在5年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低86%。美國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一半。
男子獻血還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國際癌症》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幾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調整體內鐵含量,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經周期性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這類女性的含鐵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獻血的人比不獻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較強的耐受力和自我調節功能。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獻血組平均壽命為70.1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67.5歲;遇到意外事故,獻血組的存活率為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從上述分析來看,獻血者由於血液新陳代謝較未獻血者旺盛,其壽命會延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獻血者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情緒也處於最佳狀態,對健康有益。
人們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積存了越來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俗稱"血稠"。"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一層層地附著在人們的血管壁上,最後導致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形成心腦血管病。通過體檢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輕時就得了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而獻血可以預防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因為獻血後通過正常飲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自己的血液稀釋,使血脂降低,這樣,既有利於自己,又間接造福於社會。
此外,經常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為自胎兒出生後,骨髓就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反饋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居士文章 :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