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記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六年十月講於志蓮精捨— 施旺坤敬記 一、總釋名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今天要跟諸位講的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先把《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經題解釋一下。 「大方廣」,是講一真法界的本體、法相、妙用。佛經上都要指出來一切法的本體,本體的名字各經不一樣,譬如《大乘起信論》稱為「真如」,《妙法蓮華經》稱為「實相」,《華嚴經》稱為「一真法界」。不二叫「一」,不妄叫「真」,不是對著妄說真,根本沒有妄法叫真。「法界」是一切法的法性,性就是本體、自性。也就是一切法的本體,一真法界,就是《華嚴經》所說的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的自性。 「大方廣」三個字,先說「大」,就是一真法界的本體大。「大」者包含為義,不是對著小的大,對著小的大不是真大,因為大以外還有個小對著。一真法界的體,包含一切法,體外再沒有一個法,大而無外。 「方」者正也,就是一真法界的法相,是無相之相,無相之相最方正,不偏不邪謂之正。一真法界的法相,不是偏法、不是邪法,是最方正的相。 「廣」是廣博,就是一真法界的妙用廣博。你只要能悟到一真法界的理體,你隨時隨處都能生起妙用,所以它的妙用甚多,無量無邊。 「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每次講到佛都是這樣解釋。但是《華嚴經》的佛,不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印度國淨飯王的兒子,是千百億化身佛中的一個。化身佛,也叫應身佛。佛有三個身: 第一、法身,法身是理體,身是身體,身體是個理體。證得真理之體,就是證得了法身,就成佛,叫法身佛。 第二、報身佛,報是果報,我們凡夫的身體,是受苦的果報身。佛是受法樂的果報,小乘家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大乘家要修無量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就是修六度萬行修成佛,他的功德無量無邊,他得的報身佛,享受的果報法樂,也是無量無邊。大乘家的報身佛,要地上菩薩才能見到,凡夫二乘人都見不到。佛都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他要度盡一切眾生,所以他發四弘誓願,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每一尊佛都是這樣,發願度無邊的眾生。先度上根利智那些大菩薩,凡夫二乘人,「有眼不見捨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釋迦佛成了佛說《華嚴經》,凡夫二乘人看不見毗盧遮那佛的身體,說的圓頓大教聽不到,佛相也見不到。 第三、應身佛,佛太慈悲了,「隱尊特顯劣」,把最尊貴特殊的報身佛隱藏起來,現劣應身,現一個應眾生之機的佛,叫應身佛。這就是出生印度國一丈六尺高、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劣應身就是不高明、卑劣,但劣應身佛不是對著凡夫講的,是對著報身佛講的。 《華嚴經》是報身佛說的,但是依著天台宗智者大師所分三個佛的名字: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捨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我們現在佛弟子每天吃飯都要念供養咒,供養佛時都要念這三句。《梵網經》上翻譯為盧捨那佛,和天台宗所說的相合。《華嚴經》上翻譯為毗盧遮那佛,但毗盧遮那佛是清淨法身佛,清淨法身佛是個理體,不說法。對大乘菩薩說法的是報身佛,對凡夫二乘說法的是應化身佛,應身佛,也叫化身佛。那《華嚴經》的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嗎?實際不是這樣,梵音相同,不過《華嚴經》翻為毗盧遮那佛,《梵網經》翻成盧捨那佛。 我們把它圓融起來解釋,《華嚴經》的毗盧遮那佛,因為證得法身,才能顯報身,是法報合一的佛。雖然名叫毗盧遮那佛,實際還是講經說法的報身佛。 「大方廣佛」講好了,再講「華嚴」兩個字。「華」是開花,是表菩薩的因行,因位修行的行門等於開花,結果才成佛。身有一丈六尺高、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都有數目字,那是化身佛,讓凡夫二乘人看的。報身佛不能說他有多高,也不能說他有多少相好?都是按無量講,不能說出數目字來。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這些相好莊嚴從哪裡來的呢?沒有自然釋迦、天生彌勒。外道講的是無因之果,佛教講有如是果,必有如是因。這些無量相好莊嚴,得有無量的因,他是在無量阿僧祇劫修的無量功德,莊嚴出來報身佛的相好莊嚴,所以叫「華嚴」。 「華嚴」是用因華莊嚴佛的果德,報身佛應該叫「華嚴佛」,這裡為什麼稱「佛華嚴」呢?開導給我們聽的,你要不要成佛呢?我們是佛弟子當然要成佛,我們也學發四弘誓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你要成佛,是要成小乘或大乘的佛?當然要成大乘的佛。你就要修《華嚴經》上所說的大乘行門,《華嚴經》上所說無量的行門,那是因華。你把行門修圓滿,就把大乘的佛莊嚴出來,這就是用因華莊嚴佛的果德,開示叫我們修因華。 「大方廣佛華嚴」六字別名講完。再講「經」字,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契者合也,上合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所以叫契經,簡單翻譯為經。 「大方廣佛華嚴」六字別名,具足人、法、喻三種法相。經的名字千差萬別,但是有個原則,要由三種資料組成,叫人、法、喩三種法 相。法相,就是資料,「人」是能說所說的人,「法」是佛法,「喩」是譬喻。 單種起名,叫做「單三」,何謂單三? 一、單人立題,比方《佛說阿彌陀經》,能說的「佛」,是個究竟人;所說的「阿彌陀」,也是個究竟人,叫做單人立題。 二、單喻立題,比方《梵網經》,「梵網」是大梵天的因陀羅網,是譬喻。 三、單法立題,比方《涅槃經》,「涅槃」是法。 「復三」,是兩個法重復起來取經的題目。 一、法喻立題,比方《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喻。 二、人喻立題,比方《如來獅子吼經》,「如來」是人,他說法像「獅子吼」是譬喻。 三、人法立題,比方《文殊問般若經》,「文殊」菩薩是因位聖人,「般若」是法。 「具足一」,就是人、法、喻三種資料具足,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一真法界的法。「佛」,大乘果報的佛是聖人。「華嚴」是譬喻,修因位的行門,用因華莊嚴出來果德。 佛說的經很多很多,無量無邊,但是立題有七種,所謂「單三、復三、具足一。」經題裡面的資料只有三種,就是人、法、喻這三種。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華嚴經》所講的境界,叫「解脫境界」,就是聖人的境界,就是佛菩薩的境界,不是凡夫二乘人的境界。佛菩薩的解脫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不是我們凡夫二乘人可以心思得到,可以言議得到。你心裡想不到這個境界,你用言語議論不到。不可思、不可議,這就是《華嚴經》上講報身佛的境界。佛教講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當成佛,我們要怎樣成佛呢?「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你就成佛了。「入」有悟入、證入。先開悟,悟入這境界,再依悟入的理體去修行,修行到深處叫證入。如何能開悟證果呢?要研究《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就是悟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的品境。 《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的第四十卷,最後一卷,不是《八十華嚴》的八十一卷。為什麼有的寫八十一卷呢?因為《四十華嚴》不流通,只有看藏經的人才去看它,第一種翻譯《六十華嚴》也不大流通。《八十華嚴》現在有流通本,大陸上有木刻本,現在有影印本,也有鉛字排印本,所以現在我們講的都是《八十華嚴》。《四十華嚴》最後一卷《普賢行願品》,流通很廣。大家不去精深研究,以為《八十華嚴》沒有《普賢行願品》,而《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最後一卷,一定是在《八十華嚴》之後,所以寫上第八十一卷,這是錯誤的。 三種華嚴,就是《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全部算在一起,一共有四萬五千偈。而《華嚴經》在印度有十萬偈,還有五萬五千偈沒有翻譯過來,為什麼不全部帶到中國來翻譯呢?要知道,古時候交通不便利,經典由印度帶到中國,一種是從北方的旱路,要經過一片大沙漠,迷失了路走不出來,沒有飯吃,沒有水喝,會死在大沙漠。一種是走南方的海路,當時沒有輪船,坐木板的帆船,遇到刮風就把船吹沉了,所以要從印度將經本帶到中國來,都是古時候的大菩薩發心冒險,為法忘軀帶來的。你想路途遙遠,一個人空手走都走不通,經典怎麼帶呢?所以無法一次全部經都帶過來,先帶過來的是《六十華嚴》,再帶過來的是《八十華嚴》,接著帶過來的是《四十華嚴》。 《四十華嚴》確實是接《八十華嚴》,《八十華嚴》有一品叫《入不可思議解脫品》,但是經文很少。《四十華嚴》全部是《入不可思議解脫品》,經文有四十卷之多。《八十華嚴》上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實際是參訪一百一十位善知識,還有五十多位參訪善知識的經文沒有帶過來。 《華嚴經》說的法相,以十個法相為標准,表事事無盡,十個再乘十個,表示無盡的法門。有的說九個法相,叫減一時;有的說十一個法相,叫加一時。善財童子要參訪的善知識,應該是一百一十位,叫加一時,絕不會參訪五十三位。《華嚴經》上有明文,是參訪一百一十位善知識,可是經文沒有來全,只有五十三參。 古人說:《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一切經典講的佛理,沒有超出《華嚴經》。天台宗最贊歎的是《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說《法華經》的道理最圓滿,超過《華嚴經》。不是天台宗智者大師見的理論,沒有華嚴宗,因為智者大師只見到《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都沒有見到,他如果見到,會贊歎《華嚴經》是經中之王。 古德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佛為法王,等於國王,貴在萬民之上,富有四海之財,佛多麼高貴富裕,看《華嚴經》就知道。上次我們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到大勢至法王子,法王子是接續法王之位,能承擔法王家業。你不知道佛有多富貴,怎麼承擔?所以一定要讀《華嚴經》,才知道法王有多富貴,你才能發心承擔他的家業,才能當法王子。不讀《華嚴經》,不知道一生成佛的法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我們凡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一生成佛的榜樣。修多長的時間?即生就成佛。善財童子做到了,照著善財童子的路修行,我們都能即生成佛。 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最後一品,講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就是把《華嚴經》萬種因華的行門歸納起來,不出十大願王。《華嚴經》是圓頓大教,度的都是圓頓大根機的大菩薩,就是上根的眾生。中下根的眾生,叫他發菩提心,修萬種行門,他修不來,這樣圓教就不圓滿了。要圓度一切眾生,不能捨棄一個眾生,把《華嚴經》的無量行門,歸納為十大願王。由十大願王把眾生引導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佛的。 上次道源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是引導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阿鞞跋致,永不退轉,壽命無量,一生可以成佛,這樣中根、下根都可以做到,圓度一切眾生。《華嚴經》包含一切佛法,歸納到十大願王裡面,過去大祖師立的早晚課,都是依著《普賢行願品》立的,就知道《普賢行願品》的重要。早課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念完了,要跪下觀想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回向:「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我要度一切眾生,都入到《華嚴經》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發願,十大願王,是依著《普賢行願品》發的。回向一切眾生的《回向文》,也是依著《普賢行願品》發的願。晚課念《禮佛忏悔文》有十六個偈頌,也是摘錄自《普賢行願品》,足見《普賢行願品》的重要。 我們研究《華嚴經》,要看《華嚴經疏鈔》,在中國依著《華嚴經》立一個宗派,叫華嚴宗。華嚴宗有五位祖師:初祖杜順和尚、二祖智俨尊者、三祖賢首國師、四祖清涼國師、五祖圭峰大師。《華嚴經疏鈔》是四祖清涼國師著的。我們現在看見《八十華嚴》的經本就害怕,認為經文太長,看不完,清涼國師把《八十華嚴》著成「疏」,怕人看不懂,又著「鈔」解釋,寫成《華嚴經疏鈔》。在過去有個說法,著的疏不能放入經文,認為是:「割裂經文,罪過無量。」《大藏經》即是把《華嚴經》《華嚴經疏》《華嚴經鈔》分開,要研究《華嚴經》,必須三本對照看,初學的人不容易閱讀。到了民國,上海有幾位大居士發心把疏鈔會入經文,經過多年才編輯完成。 首段是《華嚴經》經文,次段是疏,再次段是鈔,這樣就不必三本對照看了。編成以後刻成木刻板流通,弘一大師贊歎《華嚴經疏鈔》很好,等於一部《佛學大辭典》,內容更為豐富。因為《佛學大辭典》偏重解釋佛法的名相,世間法的名相,必須另外看《辭源》《辭海》。《華嚴經疏鈔》世間法的名相很多,因為它解釋一種名相,要解釋出來十種道理,依著《華嚴經》事事無盡解釋的,清涼國師學識淵博,是貫通一切佛法及一切世間法的大祖師。《華嚴經疏鈔》現在台灣有流通,勸請諸位發心請一部來研閱,是至高無上的享受,並且可以得到《華嚴經》的大利益。 再介紹《普賢行願品》的注解,清涼國師完成《華嚴經疏鈔》後,《四十華嚴》才翻譯出來,他又著了《四十華嚴疏》,可是沒有鈔。《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結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能夠普度一切眾生。在唐朝利益很多眾生,尤其到了末法時代的眾生,依著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不來,決定要依著《普賢行願品》發十大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清涼國師特別單著一部《普賢行願品別行疏》,「別」是另外,單獨流通叫「行」。後來五祖圭峰大師,認為《普賢行願品別行疏》著得很好,特別又著「鈔」來解釋「疏」,書名為《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收入《卍字續藏經》,此書現在已有單行本流通,諸位一定要發心請來研閱。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诏譯 唐朝時在西域有一個「罽賓國」,梵語羯濕彌羅國,罽賓國,是舊的翻譯。新的翻譯,玄奘法師翻為「阿誰入」,因為這個國家四面環山,周圍都是山林,非常險要,自從建國以來別的國家未曾侵入其國,取名「阿誰入」,有自高自大之意。《華嚴經》共有三種譯本,有《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晉朝翻譯《六十華嚴》,唐朝翻譯《八十華嚴》、《四十華嚴》。「般若」,即是罽賓國翻譯《四十華嚴》的三藏法師。「三藏」即經藏、律藏、論藏,三藏均貫通。般若為這位法師的德號,梵語般若,翻成中國話叫智慧。「奉诏譯」,這部《四十華嚴》是奉唐朝皇帝的命令翻譯的。 二、別解文義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這一段是普賢菩薩贊歎如來的功德,《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就是第四十卷。「爾時」,就是說完第三十九卷的時候。「普賢菩薩摩诃薩」,「摩诃」叫大,「摩诃薩」叫大菩薩,等覺菩薩都叫大菩薩。「普賢」兩字怎麼講呢?行彌法界曰「普」,行是大行,普賢菩薩的行門最大,彌滿於法界。徧法界都是他行菩薩道的所在,普即普徧的意思,他的大行普徧彌滿於法界。位臨極聖曰「賢」。位,是這位菩薩的地位。臨,是臨近。極聖,最極的聖人就是佛。他的地位臨近最極的聖人,與佛只差一等。《華嚴經》有華嚴三聖,中間供的是毗盧遮那佛,左邊是文殊師利菩薩,騎一只獅子。右邊是普賢菩薩,騎一只白象。獅子表智慧,象表行門,一個大智慧,一個大行門,合起來就是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兩個侍者,老的是迦葉尊者,年輕的是阿難尊者,迦葉尊者是頭陀第一,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 《普賢行願品》三十九卷是贊歎如來功德,所以「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普賢菩薩摩诃薩」,普賢菩薩是等覺位的大菩薩,他稱贊如來的功德特別超勝,叫勝功德,「已」就是贊歎完了。「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在華嚴法會裡都是親證法身,初地以上的大菩薩。「善財」即善財童子,他年紀輕叫童子。他最初遇到文殊菩薩,教他發菩提心,再去學菩薩行。發菩提心就是發願,發了願不修行,等於發了空願,所以發了菩提心,得行菩薩道,得去參訪善知識。因為善財童子是《華嚴經》的當機者,普賢菩薩跟諸大菩薩說法,也就特別稱呼善財童子。 「善男子!」這是普賢菩薩稱諸大菩薩和善財童子。在佛經上,佛叫當機者,往往都叫善男子。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善男子,包含善女人,佛經上佛往往連著稱呼:善男子、善女人!但是以善男子為首眾,善女人是第二眾,說善男子即含善女人。 第二種解釋,善男子即大丈夫,「善」即發菩提心,此善不是世間凡夫的善,凡夫利益不了自己,在六道輪回流轉生死,凡夫的善不能稱為善。也不是二乘人小乘的善,二乘人自己了生死,不度眾生,也不能稱為善。必須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才是真正發了善心。發了菩提心的男子,才能稱為善男子。 看到善男子的經文,我們就要觀察自己,發了菩提心沒有?要是沒有發菩提心,雖然為男子身,也不能稱為大丈夫,不能稱為善男子。是個女人,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丈夫、善男子。這裡確實是稱呼善財童子的,「諸菩薩」已經證得法身理體,地位高,所以放在前面,實際當機者是善財童子,告訴他如來的功德無量無邊,贊歎不盡。下面一行經文,都是這個意思。 「假使十方一切諸佛」,前面我普賢菩薩贊歎如來的功德,贊歎完了,你不要以為如來的功德只是這麼多。假使諸佛來贊歎也贊歎不完,不但一尊佛、兩尊佛,十方諸佛都來贊歎也贊歎不完。 下面說贊歎的時間長,「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劫」就是長時間,劫有小劫、中劫、大劫,這是講大劫。大劫的時間長得不可思議,這裡不是一個大劫、兩個大劫,而是「佛剎極微塵數劫」。剎就是世界,一尊佛教化的地方。佛剎,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尊佛都是教化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碎為「極微塵」,極微塵就是最細、最小的微塵。太陽出來的時候,從窗戶縫隙射進來一道光線,你可以看見微塵在浮動,它和空氣輕重差不多,不會落下來。那個微塵再把它分成七分,每一分叫「極微塵」,是說塵點很微細,微細到極處了。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廣大的世界,把大地的石頭碎開來,碎為極微塵。把一個極微塵算一個大劫,大劫就有無量數。《華嚴經阿僧祇品》中,有一百二十五個大數目,都不是我們凡夫算得出來的。「不可說不可說」,就是大數目的名詞,不是一個佛剎微塵數大劫,也不是兩個佛剎微塵數大劫,而是「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佛剎微塵數大劫。上面還有一個「經」字,「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經過這麼多劫。「相續演說」,十方一切諸佛都在演說佛的功德,把佛的功德贊歎完了嗎?沒有,「不可窮盡」。 這就是說菩薩贊歎不完,要佛來贊歎。不是一尊佛、兩尊佛贊歎,而是十方一切諸佛贊歎也贊歎不完。「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那麼長的時間。「相續演說」,不斷的贊歎,還是「不可窮盡」。這就是極力強調,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怎麼贊歎也贊歎不完。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這裡才說出來普賢菩薩叫當機者的宗旨何在?如來有那麼多贊歎不完的功德,那是佛的果報。「欲」,是想要。你假若想要成就這功德門,應當修十種廣大的行願。如來怎麼成就這無量的功德呢?在因位當中,就修這十種廣大的行願。你想成就佛無量無邊的功德,你應當修這十種廣大的行願。 這十種廣大的行願,包括一部《華嚴經》,也就是一切佛的功德,都在這十種大行大願裡面。「行願」兩字,在其他經裡面都叫「願行」。「願」就是我們立的志向,發願就是立志,也叫發心,「行」就是修的功夫。你先立志發願,而後修行門,願在前面,行在後面。「依願引行」,發了大願,引導出大行。「以行填願」,你修行門,把空願填實,。滿了菩提大願,你的行門就修圓滿了。 《普賢行願品》把「行」放在「願」前面,這個深意,就是發的還是十種大願,可是不是空願,是即行之願。發這個願,就要修行門,叫「即願即行,即行即願。」行願兩字,二而不二,行就是願,發的願就是修的行,所以叫即行之願。把「行」放在「願」前面,使我們知道這十大願王,發了願就修行。你見了如來有無量無邊贊歎不可窮盡的功德,那是如來的果法。你見了果法,就要修因,如來的果法是修出來的,所謂不是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不是無因之果。怎樣證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呢?修這十種大願來的。我們要學佛,就先學這十種大行願,將來行願圓滿,你就任運自然,證得如來無量無邊不可窮盡的功德。 這十種大願,合起來就是一個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心呢?梵語菩提,翻成中國話叫覺道,就是佛的覺,也就是佛的道。我想證得佛的道,要先發道心,就是發成佛的道心,叫菩提心。要記得,發成佛的心,不是成阿羅漢。成了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正好滿他的菩提大願,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佛不捨棄一個眾生,才叫佛,不然,只是小乘的聖人。我們發菩提心,要上求佛道,這裡告訴我們,要想成就如來的殊勝功德,得發這十種行願。成就如來的功德作什麼呢?要自利利他,要下化一切眾生。所以發菩提心,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華嚴經》是經中之王,告訴善財童子如是發心,也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如是發心。佛法就是要發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小果。修行用功求的什麼呢?有的想來生來世轉一個大富大貴的人,好好的享人間的福報。有的想求生天,在天上享天福。有的認為人天福報不能久長,發心修行,要了生脫死,超出輪回,結果修成二乘小果,只能自利,不能利益眾生,這樣發心修行就冤枉了。要知道,修行不是簡單的事,你求人間的福報,也要費一點精神,結果不出輪回,求個無常的福報,那不是冤枉嗎?修成二乘小果,也不是簡單的事,結果只能自利,不能利益眾生,那不是冤枉嗎?同樣費力氣,你為什麼不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呢?這裡就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發心?怎樣修行?修這十種大行大願,絕對不會錯誤。 我們再觀察一下現在的佛弟子,每個寺院要是做法會,比如農歷九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紀念日,每個寺院都有很多信徒來拜拜。你問他有什麼願心呢?求平安。他沒想到來生來世轉一個大富大貴的人,更沒想到來生來世生天,他也不懂要修成二乘小果,就是求現在平安,這樣的佛弟子是可憐愍者,這不能怪他們,應該怪沒有人講法給他們聽,他們才不懂。發菩提心這一句話,他們從來沒有聽過,怎麼會了解呢?所以道源常常勸請大家,無論出家、在家弟子,都要發心弘法。你們看佛教東傳中國,是像法時代,出了多少大祖師、大法師?比丘弘法,已經人才濟濟,不需比丘尼弘法。比丘尼弘法都沒機會,怎麼需要居士弘法呢?但現在是末法時代,大祖師、大法師很少,現比丘相的比丘就不可多得,四眾弟子不要負責弘法嗎?佛法等於一個大殿,由四根大柱子撐著,就是四眾弟子都要負弘法責任,所以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都應當弘法利生。弘揚《華嚴經》嗎?《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但是必須考慮:第一、《華嚴經》文豐義博,能不能講好呢?第二、《華嚴經》是一部大經,講一遍就要三年,有沒有人聽呢?所以你們就講《普賢行願品》,《華嚴經》的道理,都在裡面,也就是全部的佛法都在裡面。十大願王,很好學,也很好講,只怕你不發菩提心。你發了菩提心,學《普賢行願品》,去弘法利生,這是做得到的,你為什麼不發心呢? 講這一段話是不是扯得太遠了?普賢菩薩講這一段話,是勸善財童子發心,道源勸請諸位發心,是直接跟普賢菩薩學的,不是扯遠了。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上面經文說應該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普賢菩薩自己征問,下面自己答復。十大願王,前面開經時候就跟諸位說過,我們現在早晚課,都是依著《普賢行願品》定的,甚至做一切法事的儀軌,都是依著十大願王定出來的規矩。 「一者、禮敬諸佛」,我們現在做早晚課一進佛殿,先磕三個頭,任何一個寺院都是這個規矩。在家居士家裡設佛堂,你進佛堂要先拜三拜,都是依著十大願王的規矩。 「二者、稱贊如來」,拜三拜後要唱佛贊子,因為佛贊比較費時間,現在除了早晚課外就不唱了。古早的時候天天要唱贊子,因為贊子是贊歎如來的。先拜三拜之後,要先唱香贊,那是贊歎如來的功德。 「三者、廣修供養」,我們現在把廣修供養,擺在「禮敬諸佛」之前,因為那是由香燈師辦理的。燒香、獻花、獻供水,都是屬於廣修供養。 「四者、忏悔業障」,晚課要念禮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屬於忏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寺院做早晚課時,大家都要參加,這是做功德,你都應當隨喜,這就是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請佛不要入涅槃,常住在世間,這兩個大願實際是一個大願。請佛住世,就是為請轉*輪;請轉*輪,必須請佛住世。我們現在生於佛前佛後,沒有見到佛,想請佛轉*輪請不到。沒有見到佛,怎麼請佛住世呢?這就通到現在轉*輪的法師身上。你要是發了十種大願,你能講經,自己講。不能講,你遇到會講經的法師,請他來轉*輪,這就通到請佛轉*輪。因為法師會講經,一般的信徒不知道,知道了也不知道怎麼請?你知道哪一位法師會講經,也知道怎麼請法師講經。你有因緣准備一間講堂,就去實現這個大願,請一位法師來轉*輪,比做任何佛事的功德還大。我本來不應該說這些話,因為我就是講經的法師,這是不是自己在貪名?道源如果有貪名的心,不應該說這些話;道源沒有貪名的心,應該如是講。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道理,請法師講經,是下面要講到的「八者、常隨佛學」,是跟佛學的。佛成了佛,就在講經說法,佛在人間示現成佛,是度人的。請法師講經就是度人的,其他的佛事,比如放焰口,最大的佛事,水陸法會,都是度鬼的,跟度人的功德能同日而語嗎?因為度人的功德大。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只有人才有這個資格,所以佛在人間示現成佛。我們現在講經說法,就是勸諸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希望在座的個個發菩提心。只要有一個發菩提心,就佛種不斷,這一個人成佛有份。你度一個人成佛,什麼功德能與此功德比呢?這是法師講經的功德。但這是你請法師講經才有的功德,這樣請法師講經的功德不是不可思議嗎? 「七者、請佛住世」,沒有跟佛同時住世,怎麼請佛住世呢?要通到請法師住世。只要是正知正見的法師,請他長遠住世,請法師長遠的講經,請法師講經有功德,大家都喜歡聽,請法師多講幾天、多講幾年,等於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長遠的隨著佛學,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佛怎麼修,我們跟著佛學,跟著佛的腳步走,決定走到成佛的地方。要常隨佛學,發了菩提心,不要退回來,不要忘失菩提心。反過來解釋,我們要是修人天乘,修五戒十善,持五戒,可以保持來生來世人身不失,而且可以轉大富大貴的人。修十種善法,可以生天享天福,這是佛說法不得已的權巧方便。實際這不是跟佛學,是跟人、天學。你要求二乘小果,修四谛法、十二因緣法,了生脫死,超出輪回,這是二乘的果報,也是佛說法不得已的方便法門。因為說大乘法,你接受不來,所以你學小乘法,是跟阿羅漢、辟支佛學,不是跟佛學。這裡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你依著十大願王來修行,就是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恆」和「常隨佛學」的「常」意思相同。恆常隨順眾生,度脫眾生。恆順眾生,不是跟眾生造凡夫業,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方便接引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十者、普皆回向」,「普」就是指上面九種行願。「回」是回轉,「向」是趨向。把上面九種功德都回轉過來,趨向三個地方:一、回向佛果菩提,二、回向一切眾生皆成佛道,三、回向真如實際。你修行不回向,功德落到自己身上,就與菩提心相違,所以修行的功德,不要回向到自己身上。 以上所說是依著經文總標,簡單的解釋一下,先了解大意,下面每種行願還會詳細解釋。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回向? 善財童子是當機者,弟子跟師長講話叫仰白,師長跟弟子講話叫下告,這是佛經上的禮節,叫仰白下告。「善財白言:大聖!」這是善財童子居於弟子的地位,尊稱普賢菩薩為大聖。登了地是聖位,普賢菩薩是十地圓滿的等覺菩薩,所以稱為「大聖」。前面大聖說: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回向,我願意詳細的聽。大聖!你大慈大悲,不厭其煩,要跟我們講十種行願。善財童子並不是不懂,他是發菩提心的人,是替我們眾生請法。請普賢菩薩詳細講十種行願,流通十方,流通未來,使眾生都得利益,所以善財童子是代眾生請問的。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有問必答,善財童子來請問佛法,普賢菩薩就答復他。「善男子!」稱呼善財童子。「言禮敬諸佛者」,「言」就是上面說過,這裡再重說。我前面所說的「禮敬諸佛」的行門,現在我給你詳細解釋。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先說所禮敬的「諸佛」,不是一尊佛、兩尊佛,究竟有多少呢? 「所有盡法界」,「盡法界」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廣大境界。法界,有理法界、事法界。按理性上講,法界就是一切法的本體,有法的所在都有理性在,盡一切法的理性,就是徧一切法。事法界,叫諸法之界,每一個世界,是一個事相的法。一尊佛,也是屬於事相的佛,「盡法界」,就是盡有法之界。 下面再說「虛空界」,就是恐怕你們聽不慣盡法界。「虛空界」就是盡虛空界。虛空是大而無外,佛剎都在虛空之內,盡虛空界內所有的佛剎都是,「所有盡法界、虛空界」,統統包含起來。 「十方三世一切佛剎」,剎,就是佛的世界。十方,就是東南西北四方,還有四維: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還有上方、下方,按空間講有十方。「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按時間講有三世。盡法界、虛空界裡面,包括十方的諸佛世界,也包括三世的時間。「一切佛剎」,十方的佛世界,三世的佛世界,「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把這些佛剎都碎成「極微塵」,每一個極微塵都算一尊佛,叫「諸佛世尊」。 為什麼要說這麼多的佛呢?因為本來就有這麼多的佛,這是《華嚴經》上的境界。《華嚴經》上的境界是如證而說,釋迦牟尼成了佛,他證得的境界是什麼樣子呢?如他證得說出來的。他證得「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所以他就這樣講。 講境界給我們聽,有什麼利益呢?叫我們悟到我們的真心、佛性。我們的真心、佛性,本來廣大無邊,「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可是我們凡夫硬起我執,把自己廣大無邊的心,執著成一個小小的心,局限到小身體裡面。一個人還不小,有五、六尺高,要是轉成螞蟻,執著得更厲害,螞蟻的心在哪裡?在螞蟻身體裡面,越執著越小。現在告訴我們要成佛,得先發現自己本來有的真心,是廣大無邊,所以要說大的境界,叫我們把心放大。依著《華嚴經》說的境界,把你的心放大,那你就快開悟、快證果。 這就是叫我們修十大行願,證得佛的殊勝功德,第一種行願,禮敬諸佛,就可以得到不可窮盡的功德。我們都是佛弟子,我們都相信拜佛有功德,拜一尊佛有功德,假如拜兩尊佛,不是加一倍的功德嗎?假若拜的是盡虛空、徧法界的佛,功德不是盡虛空、徧法界嗎?這是所禮的佛有這麼多。 能禮的自己呢?普賢菩薩以身作則,他禮佛是怎麼禮的?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我」是普賢菩薩自稱。「普賢行願」,因為菩賢菩薩,是跟過去的普賢如來學來十大行願,所以十大行願,叫普賢行願。 「深心信解」,「深心」是直達本源的心,解,是甚深的解悟。因為我跟過去的普賢如來學來大行大願之力,我深心現前。由深心發甚深的信仰、甚深的解悟,相信盡虛空、徧法界,有那麼多諸佛世尊。 「如對目前」,因為我深信不疑,深深解悟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不可說不可說的諸佛世尊,都在我的眼前。就像我們現在拜一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我們眼前一樣。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這是講能禮佛的人身口意三業。禮拜佛,屬於身業;嘴裡唱念著佛名,屬於語業;存著恭敬心,觀想佛的相好,屬於意業。「身語意業」,都要清淨,就是沒有染污,凡夫貪、瞋、癡的意業,都把它清淨了;口裡妄言、绮語、兩舌、惡口都把它清淨了;身體上殺、盜、YIN都把它清淨了。「以清淨身語意業」,來禮拜諸佛,禮拜諸佛不是短時間,「常修禮敬」。下面再起不可思議的境界。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徧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因為「常修禮敬」,前面說所禮的佛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一一佛所」,我這個能禮佛的人,要去每一尊佛的所在,每一尊佛的世界,去現身。現多少身呢?「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我現的能禮佛的身體,不可說不可說。這是第一種觀想。 「一一身,徧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每一個能禮佛的身體,徧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諸佛,這是第二種觀想。 禮敬諸佛,要發廣大心,還要發長遠心。前面說「常修禮敬」,不是短時間拜一次就好,要長遠的拜下去。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虛空沒有了,虛空界消滅了,我才不要禮拜。「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虛空界不會沒有,不會斷滅,我禮敬諸佛,不會窮盡,永遠禮敬,這才叫長遠心。 我禮敬諸佛,不是求自利,我是為利益一切眾生。「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是苦果報,眾生的苦果沒有了,我就不必再代眾生禮佛了。「眾生界盡」,眾生的苦果是造業來的,因為眾生造業才變眾生,眾生的業盡了,我就不必再禮敬諸佛了。「眾生煩惱盡」,眾生造業,是他有煩惱,眾生沒有煩惱,不造業,不轉眾生,我也不必再禮敬諸佛了。「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可是眾生界不會盡,眾生的業、眾生的煩惱都不會盡,所以我的禮敬也沒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我要發長遠心,代眾生禮敬諸佛,「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不讓它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身語意業,不起疲厭心,我拜得太累了,我要休息,不會起這個心,這才叫禮敬諸佛。 我所禮敬的佛,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諸佛,這就是把我們的心放大。再代眾生禮敬諸佛,眾生界盡,我才不要禮敬。眾生界不盡,我永遠禮敬下去,把我們的心拉長。 普賢菩薩事實上做到這樣,我們凡夫怎麼作觀想呢?我要拜佛,要拜盡虛空、徧法界諸佛;我要度眾生,度無窮無盡的眾生。把我們小的心,依願力行門,把它放大,放大到橫徧十方;把它拉長,拉長到豎窮三際。為什麼要這樣放大?我們的真心本來這麼大、這麼長。我們的真心,本來豎窮三際,橫徧十方,所以你就依著自己的行願,發願做這個行門,你就證得豎窮三際,橫徧十方的真心。 現在講禮敬諸佛,我們凡夫可以做得到的,怎麼下手?過去由西域來一位三藏法師,梵名勒那摩提,中國話叫寶意,他傳授七種禮佛的方法,在《佛學大辭典》上有,在《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也有,名字不同,意思一樣。七種禮佛的方法,前面兩種是不對的,先料揀不對的。 第一、我慢禮:他在禮佛時,心存我慢,沒有一點恭敬心,這樣禮佛完全要不得。他覺得在這種場合,不禮佛好像過不去,實際他是拜不下去,因為被我慢障礙住了,這樣的禮佛不僅沒有功德,還有罪過。 第二、求名禮:《佛學大辭典》稱為求名禮,是拜佛時,沒有拜佛的心,裝模作樣的拜佛,讓人家贊歎他很認真在拜佛,實際不是在拜佛,而在求名。《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叫唱和禮,這是專對出家人說的,因為出家人必須做早晚課,做早晚課時大家都在拜,你就跟著拜,拜時心裡不作觀想,連恭敬心也起不來。雖然沒有我慢,也沒有恭敬,也沒有觀想,這樣沒有罪過,但功德很少,這樣禮佛不是冤枉費力氣嗎? 第三、恭敬禮:《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稱為恭敬禮,《佛學大辭典》稱為身心禮,這種禮佛是對的。拜佛一定要起恭敬心,拜佛是身業,但是心裡面要恭敬,所以稱為身心禮,身體禮佛,心裡也要跟著禮佛。如果身體禮佛,心裡沒有禮佛,那就是唱和禮,只是隨眾拜拜而已。恭敬禮,就是身心要恭敬,這種禮佛,無論上中下的根機都能學會。你拜佛時要起恭敬心,身體拜佛要如法,心裡面要虔誠恭敬。 身心恭敬的禮佛,怎麼拜呢?拜佛還是用身體拜,心裡面恭敬是無相的。先要講究身體合乎法則,就是禮佛時要五體投地,倒身下拜,把全身投到地上。可是我們中國儒家講究禮節行「曲身禮」,把身體彎曲起來磕頭。倒身下拜是最極恭敬,可是我們中國人沒有見慣,一般不信佛者,常常譏謗這是在摔筋斗,並且譏謗佛教是外國教,當時稱為紅人,就是外國的野蠻人,根本不懂文明,你看他們行禮是在摔筋斗。 過去的大祖師想,因為禮節讓眾生造口業不對,就請教西域來的三藏法師,中國儒家行曲身禮,他們認為最恭敬,我們佛教能否這樣行禮呢?西域來的三藏法師說:佛教有兩種行禮法,第一種禮是倒身下拜,第二種禮是曲身禮,我們現在行禮,就是第二種禮節。第一種倒身下拜,現在還可以看見,西藏來的喇嘛還是行第一種禮節。我們中國佛教都是倡行曲身禮,曲身禮拜,要講究五體投地,五體,即是兩手、兩膝、一頭頂要投地。身體雖然彎曲著,但是身體的五個部位要投地,拜下去要把兩只手掌翻向上。拜佛時為什麼要把兩手掌翻過來呢?是要接佛的兩腳,即是「接足禮」。因為要頂禮佛足,現在我們供的佛像高高在上,有的在佛龛裡,我們拜佛足拜不到,只好作觀想,把兩手掌翻向上,觀想是接佛的雙足。要注意,頭頂一定要投地,如果沒有投地,就是第一種我慢禮。為什麼拜佛時頭不投地呢?就是心裡存著我慢,要不得。另外雙手翻掌向上,不要超出頭,有的手伸得很長,不莊嚴,有時人很多,空間不夠,手會碰到前面的人,不禮貌。有的手翻過來,抱住自己的頭,頂禮是接佛足,不是抱自己的頭,所以手翻掌要放在頭的兩邊,才莊嚴好看。 如果拜佛時是一個人,無論出家、在家弟子就在地上拜,最好不要用拜墊。如果搭袈裟要保護它,地上土太多容易把袈裟弄髒,所以最好用席子。在家弟子有佛堂的,最好用草席鋪著,就不會把缦衣弄髒。但是大眾拜佛時,拜墊還是需要,那是過去祖師按中國人根性訂的規矩。因為;上根的人不喜歡用拜墊,覺得太享受,不夠恭敬。中根的人有拜墊他就歡喜拜,沒有拜墊,他就不大肯拜。下根的人沒有拜墊,他不太肯拜,勉強拜時,行唱和禮,心裡根本不恭敬,大殿裡設有拜墊,可以使中下根的人肯拜佛。而上根的人,為遷就中下根的人,還是使用拜墊。這樣下根的人,有拜墊慢慢拜,就不會覺得吃苦頭。為普攝眾生,所以祖師研究在大殿裡擺拜墊,是大慈大悲,用心良苦。 在我們講堂擺的拜墊,用緞做的,還繡花,拜墊還做高,這是為了莊嚴講堂,講堂以講經為主,不以拜佛為主。大眾拜佛,你要隨順中下根的人,一起用拜墊拜佛,不能做繡花拜墊。拜墊上繡花,是莊嚴道場,也是讓中下根的人生歡喜心,他看到拜墊好看,就喜歡拜佛。 第四、無相禮:《佛學大辭典》稱為智淨禮,智慧清淨的禮。《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叫無相禮。拜佛不能著相,恭敬是對的,但是著恭敬的相,還是不對。不著什麼相呢?不著拜佛的相。拜佛至少有兩個相:一個能拜的,一個所拜的。所拜的佛像是空的,佛哪有相呢?這個道理聽大乘經的人,一聽就了解,沒有聽過不知道。我們凡夫作觀想,不要起執著,要以智慧觀察佛的境界,遠離「能禮」「所禮」之相,不要起禮佛的執著。要知道,所禮的佛是真空無相的,而能禮之智,也是真空無相的,這樣觀想,才能深入法性,得到禮佛的真實利益,這叫智慧清淨。能拜的相、所拜的相,統統把它觀空,這叫無相禮。 第五、起用禮:《佛學大辭典》稱為徧入法界禮,《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叫起用禮。第四種無相禮,觀到真空的理體,真空的理體本來沒有相,不是斷滅,由真空的理體起妙用出來,徧入法界。你聽到《普賢行願品》的禮敬諸佛,就知道怎麼拜了。《普賢行願品》上說,我們所禮的佛是盡虛空、徧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無量諸佛,這就是徧法界的佛。我們能禮的身體,也是徧法界,就是由真空觀起出來的妙用。你不能作真空觀,妙用起不來;你能修真空觀,能禮、所禮都沒有相了。你起徧入法界的觀想,很容易起來,因為有體就起用。 第六、內觀禮:《佛學大辭典》稱為正觀修誠禮,《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叫內觀禮。正觀,不偏不邪,修最誠敬的禮。前面依體起用,你能禮的身體,徧入法界,禮拜徧法界的佛,但是無量數的佛,還在你心外。聽佛法重重無盡的道理,你要靜下心來聽,越聽越深,越聽越玄,越聽越妙,越聽越能明了清楚。你能拜的身體,分身無量數,所禮的佛,徧法界諸佛,我都禮拜了,是不是在心外呢?佛法是心法,心外哪有佛呢?把徧入法界的境界,收回來內觀,觀到我身體裡面就是佛。我拜佛,不拜心外的佛,是拜我內心裡面的佛,這樣就對了。 第七、實相禮:《佛學大辭典》稱為實相平等禮,《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叫實相禮。實相者,無相也,實相無相,就叫真空理體。實相,無相無不相,這樣不妨礙你去拜佛,拜佛還沒有相。 前面七種禮,不對的兩種:我慢禮、唱和禮不算。從第三種恭敬禮算起,一共有五種,在沒有相之中還不妨礙拜佛,就是拜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四種禮。第四種「無相禮」真空。第五種「起用禮」起用妙有,徧入法界。第六種「內觀禮」,我是能禮的人,佛是所禮的佛,有能、有所,有自、有他,能禮的是自己,所禮的是佛,徧入法界,是在心外。現在收回來在心內,有個內,就有個外對著。第七種「實相禮」,自他內外都平等了,這樣你一拜佛,就拜到實相理體上,實相平等,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不住於法,每一拜佛都入了實相觀,你不是成佛很快嗎? 我們拜佛從哪裡下手呢?從第三種恭敬禮下手,身業、意業恭敬,你要口唱佛名,三業虔誠,從這裡下手,一步一步加深。作觀想怎麼作呢?文殊菩薩傳授我們一個禮佛觀想偈:「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這個禮佛觀想偈,是在《大悲忏》的文上,《大悲忏》流通很廣,大家常拜《大悲忏》,不過沒有注意到。 第一句「能禮所禮性空寂」,就是第四種「無相禮」。「能禮」是我能禮的人,「所禮」是所禮的佛,要觀想著:能禮的人與所禮的佛,本性都是空寂的。在真空理體上,沒有能禮、所禮之相,這就是先作真空觀。這觀想什麼時候作呢?恭恭敬敬的五體投地,伏到地上,就念觀想偈,隨著觀想偈觀想,沒有能禮的我,也沒有所禮的佛,本性都是空寂的。 第二句「感應道交難思議」,感在自己,應在諸佛,就是第五種「起用禮」。真空無相,不是斷滅,真空是個理體會起妙用,你越不著相,感應越大,能感的是我禮佛的人,應是在諸佛。感應之道相交,難思難議。我作真空觀起的感應,不是凡夫可以思、可以議的,因為是從真空理體上起的妙用。 第三句「我此道場如帝珠」,道場是修道之場,我在這裡拜佛就是修道,我的道場如帝珠。「帝」是帝釋天,就是平常我們講的玉皇大帝,《阿彌陀經》上講是釋提桓因,就是欲界第二層天,忉利天的天王,他有一個講堂叫善法堂,天花板上有一個莊嚴,就是有一千顆寶珠穿在一個網上,就像我們現在天花板上吊著一盞美術燈,叫「因陀羅網」,即帝釋天的寶網。一千顆寶珠,顆顆寶珠都有光明,每一顆寶珠能夠照出九百九十九顆寶珠的影子,映在這一顆寶珠裡面,這是第一層。第二層境界就不可思議了,每顆寶珠含有九百九十九顆寶珠的影子反射回去,反射到九百九十九顆寶珠裡面。但不是到第二層為止,它是反射過來,再反射過去,每一顆寶珠裡面的寶珠影子,都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這叫「互攝互融」。一顆寶珠能夠含攝那樣多的寶珠,能融通那樣多的寶珠,形成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境界。《華嚴經》所講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多無礙」,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境界。 華嚴境界,不是我們觀想得到的,用帝釋天的寶珠來譬喻,這個譬喻我們沒有看見,我們想找一千顆大寶珠也找不到。但是過去的祖師有大智慧,唐朝時是用銅鏡,現在可以用十面大玻璃鏡子來證明。四方四隅,用八面鏡子,上方用一面,下方用一面,中間點一盞燈,你看滿鏡子都是燈影。過去在中國大陸上海的「世界佛教居士林」,有一間房子就是用十面鏡子來莊嚴,中間供一個小寶塔,塔裡面有一尊佛像。我們進入房子,電燈一開,看到室內八方、上方、下方,玻璃所照的影子,現出來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影子。佛像無量無邊,我們人也是無量無邊。 如果要莊嚴出來這一間玻璃做的佛堂,也不簡單。道源還有一個方便,可以用兩面鏡子來證明,找兩面小鏡子,兩面鏡子中間,點上一根蠟燭,看看鏡子裡面照出來的蠟燭有多少?我們預想:以為鏡子裡面頂多兩根蠟燭,因為一面鏡子照出來一根蠟燭,兩面鏡子,可能互相反射,裡面有兩根蠟燭。你們試驗一下,蠟燭在鏡子裡,會多得無量無邊,每一面鏡子裡面都有無數的蠟燭,真是不可思議!因為是互相反射,這一面鏡子將這根蠟燭反射到對面鏡子,變成兩根蠟燭。再反射回來,兩根蠟燭變成四根蠟燭,再反射過去,反射的次數越多,蠟燭就愈多。這樣反射過來反射過去,到底是誰叫它反射的呢?鏡子並沒有動,蠟燭的影子就反射過來反射過去,照出來蠟燭影子,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為什麼有這麼多燭影呢?因為互攝互入。 華嚴境界說得太玄太妙,我們試驗一下,兩面鏡子映照的境界重重無盡,譬喻帝釋天的寶珠影子重重無盡。「我此道場如帝珠」,我把道場觀空,現出來不可思議的境界,像是帝釋天的寶珠網一樣。 第四句「釋迦如來影現中」,比如我們拜釋迦牟尼佛作觀想,釋迦如來的影子現到顆顆寶珠裡面,寶珠裡面的影子就無量數。合到《普賢行願品》的境界,盡虛空、徧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統統現出來。如果你拜阿彌陀佛,就觀想:「彌陀如來影現中」或「阿彌陀佛影現中」;你拜觀音菩薩,就觀想:「觀音菩薩影現中」,隨你所拜的那一尊佛菩薩,觀想佛菩薩的名號。 第五句「我身影現如來前」,我是能禮佛的人,觀想重重無盡的佛現出影子。我的身體也現出影子,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個我在那裡禮佛。這就合到《普賢行願品》所禮的佛重重無盡,能禮的自己也是重重無盡。 第六句「頭面接足歸命禮」,先講究身體恭敬,「頭面接足」,我的頭面要接住佛的腳。「歸命」,表示意業恭敬,拿我的生命來歸依,就是恭敬到無以復加,拿我的生命來禮拜佛,叫「歸命禮」。這合七種禮佛的第三種「恭敬禮」,就是你作觀想,無論多麼玄、多麼妙,還是要從恭敬下手,禮佛時務必要恭敬。 自己拜佛才能作此觀想,若是大眾拜佛就不適合作此觀想。因為大眾拜佛時,叢林裡有悅眾師在打引磬。悅眾師叫我們拜下去,我們就要跟著拜下去;悅眾師叫我們起來,我們就要起來。依著悅眾師打木魚、鐘鼓法器時作觀想:「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不是作禮佛觀想偈的觀想,因為時間不夠。 一個人拜佛時,可以念觀想偈,你如果是上根利智,依著觀想偈的道理去觀想,一觀想就成功。但是根機差的,談何容易呢?根機差的才應該努力精進,拜下去一定要用這六句偈作觀想。觀想後起來,再拜下去,還是要念觀想偈。每拜一拜,念一次觀想偈,觀想久了,真空境界現前,忽然間道場空了!我在拜佛,怎麼好像到虛空裡去,佛像怎麼看不見?我能拜的人怎麼沒有了?這時候不要害怕,有人碰到這境界很害怕,就是不知道這觀想偈。有人虔誠的拜佛,忘身、忘心,連佛像也忘記,落到真空境界,這是第一步。還要起妙有呢?所以多聽講就能得到利益,依著觀想偈觀,遇到真空境界,你就不會害怕。 為什麼要這樣觀想,真空、妙有、徧入法界呢?因為佛的境界就是這樣。釋迦牟尼佛說《華嚴經》是直顯教,直接說出來他所證得的境界,顯明他所證得的境界,依他自己的心意講出來,不將就眾生。他證得什麼境界,說什麼樣子,如證而說。佛所證得的境界,就是佛性,一切眾生統統都有,而且與佛平等平等,毫無差別,佛才講給我們聽。我們都有佛性,佛性也叫做真心,我們的佛性本來是活活潑潑,玲珑透徹,就是《華嚴經》上重重無盡的境界。因為我們眾生被無名煩惱障蔽住了,起我執、起法執,天天執著,把廣大無邊玲珑透徹的真心,執著成妄想心,而且越執著越死板,起不來妙用。佛說給我們聽,我們都有真心,都有佛性,教給我們這個禮佛的觀想作什麼呢?叫我們得利益。 第一個利益,拜佛使我們增加智慧。修行求福求慧,把福求圓滿叫福足,把慧求圓滿叫慧足,福足慧足成了佛,叫兩足尊。我們現在要學佛修行,從哪裡下手呢?求福求慧,一方面求福,一方面求慧。先說求智慧,你照《華嚴經》上的境界去拜佛,你就增加智慧。你沒有聽過《華嚴經》,也沒有聽過勒那摩提三藏法師傳授的七種禮佛的方法,也沒有聽過文殊菩薩禮佛觀想偈,你發心拜佛,智慧增加不起來,所以大家聽講這些禮佛的方法,應該可以得到一點智慧,你如果依著觀想偈作觀想,智慧不是會天天增加嗎? 第二個利益,拜佛使我們增加福報。古人說:「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怎麼禮佛一拜,增加那麼多的福報呢?因為你依著華嚴觀拜的是無量佛,拜了無量佛,不是增加無量福嗎?你的福報增加,智慧增加,等到福慧具足,你不是成了佛嗎?是叫我們得成佛的利益。在未成佛前,使我們得到增福增慧的利益,所以叫我們要這樣禮佛拜佛。 第一種行願是禮敬諸佛,你照第一種行願來修禮拜行門,就斷除我慢障,能得到尊貴身。釋迦牟尼成了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怎麼能得到最尊貴身呢?拜佛得到的,禮敬諸佛得到最尊貴身。我們拜佛拜不好,有的人還不肯拜呢?就是被我慢障礙住了,你要除我慢煩惱,非拜佛不行,我們平常說拜佛,這裡說禮敬諸佛。最初拜佛有點勉強,拜久了就成自然。你作觀想,觀想不來,觀想久了,就成自然。久而久之,你就會作觀想,得到大利益。 我慢障是五個根本煩惱之一,我們平常只講三個根本煩惱:貪、瞋、癡。還有兩個:第四、慢,第五、疑。我慢障,力量還是很強很大,生了障礙,不能學佛法,於是就順著凡夫造業,一造業就墮到三惡道裡,所以我慢障礙很厲害。 慢煩惱的種類有七種,我們凡夫沒有智慧,不學佛法,連這些名相都分不清楚,自己天天動煩惱,不曉得生的是什麼煩惱?就是不認識佛,不認識法,連我們自己都不認識,所以諸佛看我們是可憐愍者。貪、瞋、癡、慢、疑從哪裡來的?與生俱來的,前生帶來的,生出來就具有。 第一、單慢:對著其他人起高舉之心,認為自己比他人高。對著他人,或者對著一、二個人,或者對一切人,起貢高的心,總覺得我了不得,這就是慢。單慢,就是以自己和他人相比較,認為自己無論學問或技術,都比他人高。但是你不應該起慢心,你比別人高,是你有才能、有智慧、有福報,你應該起慈悲心,他學問不如你,你應該教他學問;他技術不如你,你應該教他技術,這才是發菩薩心。你瞧不起對方,以為什麼都比別人高,這就是單慢,單慢是一種煩惱,你不應該起單慢煩惱。 第二、過慢:是過分的慢,比單慢過分。他人與自己相等,硬說自己勝過他。他人勝過自己,偏說與自己相等,所以叫過慢。 第三、慢過慢:過慢是人家跟自己平等,硬說超過人家。慢過慢是他人勝過自己,反而說自己勝過他人,比過慢更加過分。 第四、我慢:這是七種慢的根本慢。為什麼叫我慢?慢由我而起,要是沒有我執,根本不會起慢。有我執,起來一種慢心,叫我慢。 第五、增上慢:指用功的佛弟子,他一用功,起一個我慢心。從高處說,他證得一種「相似」境界,他認為證得「真實」境界,這叫做增上慢。他認為自己已經轉凡成聖,若是小乘家,他認為證得初果、二果,實際只是證得一種相似境界。大乘家沒有開悟,說自己已經開悟,實際只是得相似的悟境,不是真實悟道,這叫增上慢。這是老修行起的慢,有的出家後很用功,有的老居士很精進,念佛,一天念幾千聲、幾萬聲。拜佛,一天拜幾百拜、幾千拜。這樣精進用功生起一種慢心,瞧不起別人,認為別人都不如他。他說:你們都不用功,我一天念五萬聲佛,你們一天才念五千聲佛,是怎麼念的?這就是從用功生起的慢心,叫增上慢。 第六、卑劣慢:卑劣慢是可笑的一種慢,他知道樣樣不如人,學問沒有人家高,道德也沒有人家好,但是他絕對不肯低頭,他說:「我卑劣我的,你高明你的!」最可憐又可笑是卑劣慢,這種人很難教化。你說他不學佛法不行,不學佛法怎麼能成佛呢?不學佛法將來可能還要墮地獄,他竟然說:「你成你的佛,我墮我的地獄,我不希望你來度我。」唉!這種「卑劣」仍要「慢」的人,真是可笑又可憐! 第七、邪見慢:邪見,就是撥無因果,你跟他談因果報應,他付之一笑,答說:「迷信!」因為他起了邪見。另外一種是外道,執著外道的修行方法是最正確的,實際是邪而不正,可是他執著得很厲害,你要把他外道的修行方法導正過來很難,因為他被邪見慢障住了。 這七種慢,最厲害的是第六種卑劣慢,和第七種邪見慢,最不容易教化。前面五種慢,比較容易教化。禮佛拜佛,最容易消除我慢障,你們看不肯拜佛的人,還有回想自己當初學佛的時候,看見佛像要拜三拜,腰好像彎不下去。怎麼回事?被我慢煩惱障住了。等你拜久了,拜得很自然,就是把我慢障消除了。 所以要多拜佛,除我慢障,成了佛,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還沒成佛之前,現在就得尊貴身的果報。尊貴身的果報,正是對著我慢的果報說的,你為什麼要我慢呢?就是覺得自己比別人高,希望被別人尊重,佛菩薩看見了憐愍你,知道你我慢障重。凡夫都有我慢,你認為比他人高,他人也認為比你高,怎麼會瞧得起你呢?你瞧不起別人所得的果報,就是別人瞧不起你,所以你的身體就變成卑賤的身體,不會尊貴。你多拜佛,把我慢障消除,還沒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身體已經變成尊貴身。為什麼呢?因為你見了任何人不會起我慢,就是謙遜之德現前。無論你是出家人或在家居士,別人看見你特別恭敬,這樣你的身體不是變成尊貴身嗎? 以上把禮敬諸佛的大願再多講幾句,因為光照著經文講過去,經文的意思,沒有了解透徹,不能得到利益。要找到下手處,所以把七種禮佛的方法,尤其禮佛觀想偈,以及如何去除我慢障,詳細解釋。我們再去禮佛拜佛,就有一個下手處,就知道禮佛時應如何作觀想了。 復次,善男子!言稱贊如來者: 「復次」,重復次第再講第二種行願。前面總標時已經說過,現在重復再說叫「言」,現在要詳細解釋稱贊如來,「稱」是稱揚,「贊」是贊歎,稱揚贊歎如來的功德。「如來」就是佛,佛為什麼又稱如來呢?佛有十個德號: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每一尊佛都有這十個德號,晚課《禮佛大忏悔文》,前面先念這十個德號,如來、佛都是十個德號之一。每一部經都有一尊佛為法主,具足三覺才稱為佛。「如來」兩字怎麼解釋呢?「如來」,是如同先佛而來叫如來,先佛是過去的佛,怎樣來度眾生?現在這一尊佛出世,如同先佛而來,照著先佛的規矩來度眾生。「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如」,乘真如實相之道;「來」,來成正覺,來示現成一尊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就是成佛,成正覺,就是成道。成道前後,一共有八個相,叫八相成道,每一尊佛都是這個規矩。第一個相從兜率天降下來,第二個相入胎,第三個相出胎,第四個相出家,第五個相降魔,第六個相成道,第七個相轉*輪,第八個相入涅槃。每一尊佛都是這樣,這也是如同先佛而來,示現八相成道,這是小乘家建立的八相成道。《華嚴經》是大乘,而且是圓教大乘,有住胎之相,沒有降魔之相。因為要下到人間來成佛,先把魔降伏好了才下兜率天,所以沒有降魔之相,多了一個住胎之相。佛示現人間的規矩,有父親、母親,入母親肚子裡住胎十個月才出胎。但是他在母親肚子裡,就開道場轉*輪度眾生。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你要贊歎如來的功德,贊歎多少如來呢?《華嚴經》上的境界,講過第一種行願,你們就知道了。他禮敬的諸佛,是重重無盡諸佛,盡法界、虛空界,所有極微塵數諸佛。這裡要贊歎如來的功德,不是贊歎一尊如來、兩尊如來,而是贊歎這麼多的如來。 看著經文,把經文消一下。這跟前面禮敬諸佛一樣,「所有盡法界、虛空界」裡面,「十方三世一切剎土」,「剎土」就是世界,十方三世一切世界。這一切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記住這個單位。 世界最小的塵土,在空中飄來飄去不落地,叫微塵,把微塵再分作七分,叫做「極微」。「所有極微一一塵中」,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碎為微塵,你看有多少?不只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虛空界、徧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的極微塵,這麼多微塵。「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每一粒極微塵裡面,都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諸佛,就這一句的數目字就夠算的了,「世間」有的版本寫作「世界」。 「一一佛所」,每一粒微塵裡面,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諸佛,每一尊佛前面,「皆有菩薩海會」,都有很多很多的菩薩會在一起,怎麼叫「海會」呢?等於海納百川的意思,大海的水,是由各種水會合在一起,「百川」就是一百條河,其實不只一百條河,多少河、多少江的水,統統流到大海。海會顯其廣大眾多的意思。菩薩很多叫雲集,也叫海會。 「圍繞」,圍繞著佛,有佛、有菩薩、有法叫三寶具足。佛是佛寶,菩薩是大乘的僧寶,佛是能說法的主人,菩薩是聽法的大眾,所說的法是法寶。每一粒微塵之中,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諸佛。每一粒微塵都是這樣,微塵眾多,這是說不完的境界。每尊佛都有功德應當贊歎,不是贊歎一尊佛、兩尊佛,而是贊歎無量數佛的功德,這是所贊歎的佛。 能贊歎的人怎樣贊歎呢?下面再說。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 先解釋「辯才天女」,欲界有六層天,最高一層天是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有位辯才天女,音聲能和百千音樂相合。比如你奏這種音樂,她口裡出的聲音能跟這種音樂相合;你奏另一種音樂,她的聲音能跟另一種音樂相合。有百千音樂的音聲,這位天女的音聲能和百千音樂相合,所以稱為辯才天女。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我」就是發十大行願這一個人,「解」是開悟,這是過去開的悟。我過去得了甚深的勝解,解悟甚深的佛理。「現前知見」,是講現在我贊歎如來的功德,我現在依著解悟甚深的佛理起的知見,叫正知正見,也叫佛知佛見。正知正見是意業,要發之於口,才是贊歎。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辯才天女的舌根微妙,微妙就是不可思議,辯才天女的音聲,能與百千種音樂相合,但不能以言詞贊歎佛的功德。我現在能贊歎無量諸佛的功德,超過辯才天女的舌根。 「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注意這「一一舌根」,你看了前面禮敬諸佛就知道,所禮敬的諸佛,是無量數的佛。觀想能禮拜的我,也是無量的我,這裡把經文省略了。「一一舌根」,絕不是一個人的舌根,就是自己對著佛像,有多少佛就現多少能贊歎的人。「出無盡音聲海」,也跟辯才天女一樣,廣大甚深叫做海,海是譬喻,也是形容詞。出無盡的音聲,廣大甚深,像海一樣。 「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所以超過辯才天女的舌根,一一音聲裡面都包括贊歎如來的言詞,廣大甚深像海,稱為「言辭海」。出這麼多的音聲,出這麼多的言詞作什麼呢?「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沒有微妙的舌根,贊歎如來的功德還贊歎不了呢?因為如來的功德無量無邊,廣大甚深像海一樣,所以我得有微妙的舌根,出無盡音聲海,出一切言辭海,才能稱揚贊歎一切如來的功德海。 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徧。 「窮未來際,相續不斷」,這合到「豎窮三際」上,我現在贊歎,一直贊歎下去,窮於未來際,互相連續不間斷,總是在贊歎。 「盡於法界,無不周徧。」這合到「橫徧十方」上,盡法界、虛空界,沒有不周徧,所有無量數佛的功德我都贊歎。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我贊歎如來的功德,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贊歎如來,我把贊歎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贊歎到什麼時候呢?窮未來際贊歎,一直贊歎到虛空界沒有了,眾生界也空了。眾生界是個果報界,是眾生種的業因、眾生的煩惱。眾生的業因、眾生的煩惱,統統斷盡,我才不要贊歎。我是為眾生贊歎的,眾生都成了佛,我的贊歎才窮盡。 「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歎無有窮盡。」「而」是轉語之詞,「乃至」是超略之詞,把「眾生界」、「眾生業」超略了。因為虛空界不會盡,眾生界也不會盡,眾生業也不會盡,眾生的煩惱也不會盡,我永遠贊歎下去,我這贊歎也沒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是精進心,我贊歎無不周徧,這麼多佛的功德,盡未來際贊歎下去。「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我贊歎佛的功德,是用我的語業,但是我的身體、意業也要表示恭敬。身口意三業都是恭敬的,不會生疲乏厭惡之心,一定要永遠的贊歎下去。 消文到這裡,我們再把裡面難懂的道理講一講。第一、把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碎為極微塵,就無量數。何況把十方三世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碎為極微塵,那微塵數目之多,就算不來了。要禮敬、贊歎這一重極微塵數諸佛,就算不來數目。可是《華嚴經》上是重重無盡的境界,每一粒極微塵裡面,不是只有一尊佛,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諸佛,這還不算難懂,這只有一重、兩重的境界。要是推論下去,世界有微塵,微塵裡面有無量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面,還有無量微塵,粒粒微塵裡面,還有無量世界,世界重重無盡、無盡重重。每一個世界,都有佛,有菩薩,在講經說法,三寶也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 為什麼要這樣講呢?佛的境界本來就是這樣,重重無盡、無盡重重。講給我們聽作什麼呢?因為我們都有佛性,我們的佛性跟佛的境界無二無別,也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這是告訴我們佛性是這樣的境界。 開講的時候講《華嚴經》的法體,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真心。由一真法界,《華嚴經》再分為四個法界,第一、理法界,講的是理性,光談真理。第二、事法界,講事相,山河大地、人人物物的事相。第三、理事無礙法界,其他大乘教的經典談理法界、事法界,理是理,事是事。權教大乘講理事無礙,理和事分開,怎麼能開悟?一定要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第四、事事無礙法界,權教經典講理事無礙法界,實教大乘講事事無礙法界。 說個比方讓我們好了解,我們到金店看到金戒指、金镯子、金項鏈等,都是莊嚴器具。黃金,譬喻理法界,它是莊嚴器具的本體。造成莊嚴器具就是事法界,造成金戒指、金镯子、金項鏈變成事相。權教大乘講理事無礙,黃金不障礙莊嚴器具,莊嚴器具也不障礙黃金。造成莊嚴器具是事法界,事法界就表現理法界,黃金在哪裡呢?黃金就在金戒指、金镯子上,它不礙理性,所以叫理事無礙法界。 《華嚴經》再加一個法界,叫事事無礙法界。黃金既然已經造成一件一件的裝飾品,都是事相。每一件事相的莊嚴器具,不相障礙,已經造成金戒指,它不礙理性。金戒指可以改造成金項鏈,金項鏈也可以改造成金戒指,統統是圓融無礙的。 《華嚴經》講到事事無礙法界,再去研究、深悟,悟到「一多無礙」、「小大無礙」。《華嚴經》講到十大行願,一粒微塵裡面有佛的世界,世界是大的,微塵是小的,事法界都是屬於事相,但是事事無礙,一粒微塵小,佛的三千大千世界大,叫「小大無礙」。一粒微塵裡面,有眾多三千大千世界,叫「一多無礙」。小即是大,大即是小,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就是《華嚴經》最高的哲理。 知道一多無礙、大小無礙的道理,大乘八相成道,有住胎之相,佛在母親肚子裡就開道場轉*輪度眾生,母親肚子是「小」的境界,開道場轉*輪度眾生,是「大」的境界。怎麼能在母親肚子裡開道場轉*輪呢?因為「小大無礙」。母親肚子只有一個,佛在轉*輪,有菩薩海會圍繞,叫「一多無礙」,這是佛的境界。 我們眾生自生障礙,無法達到一多無礙、小大無礙的境界,只好說個作夢的譬喻,因為我們眾生睜著眼睛看境界,都是有小有大,有一有多,彼此都是相礙的。就是眾生有我執、有法執,這兩個執執著出來的,作夢的境界就不可思議了,以作夢解釋,可以增加我們的信心,確實有這個境界。 中國有很多作夢的故事,有一個夢叫南柯一夢。有一個人做生日,當日賓客很多,他喝了不少酒,在一棵大樹下睡著了,夢見他到了大槐安國,蒙國王召見,很欣賞他,就把公主嫁給他,變成驸馬,並且派為南柯郡的太守。古時候的太守,如現在的省主席,是地方的大官。他娶了公主,生了五個男孩、兩個女孩,他當太守有二十年之久,飛黃騰達,享盡榮華富貴。後來跟鄰國打仗,結果打了敗仗,公主去世,國王很傷心,就派人把他送回本國。一出大槐安國的國門,他忽然間醒了,我怎麼作這樣的夢?此時酒氣未消,太陽還未下山,就這麼短的時間。醒來,他看見大樹上有一個大洞,忽然間想起來,這不是大槐安國的國門嗎?看見大洞裡面有無數來來往往的螞蟻,爬到樹上南邊的樹枝,另外結了一個螞蟻窩。此時,他覺悟到人生太飄渺,太靠不住,太像一場夢,於是他看破榮華富貴去修道了。 用南柯一夢,解釋一多無礙、小大無礙的境界。那個螞蟻洞就如大槐安國,樹上南邊的樹枝,結了一個螞蟻窩,就是南柯郡。他作的夢境界不小,大槐安國很多人,「小大無礙」。他當了驸馬,並且做大官,娶了公主,生了五男二女,當太守二十年之久,享受榮華富貴,後來跟鄰國打仗死了很多人,那是「多」,「一多無礙」。拿這個夢為例,讓我們比較好了解一多無礙、小大無礙的哲理。 又如我們作夢,夢見來佛堂聽講經,聽懂了一點道理,感覺很歡喜,這是法喜。回去後滋味無窮,感覺佛經上的道理太好了,睡覺還在想,於是作夢:夢見又來聽經,聽了感覺很歡喜,聽完回去睡覺,第二天早上起床,吃了早飯趕去上班,下班又趕來聽經,聽完再回去睡覺,又感覺很歡喜。這一下醒了,我並沒有聽幾天經啊!只是昨晚去聽經,過了一夜而已。你睡的床只有幾尺長,等於一粒微塵,聽經的講堂很大,你的小床怎麼裝得下呢?這就是「小大無礙」。你睡的床只有你一人,你夢見來聽經,有講經的法師,還有很多聽經的人,這叫「一多無礙」。你回去睡覺作夢,下了班又來聽經,一連數天,這就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 拿作夢,你可以了解華嚴境界,但是佛跟我們薄地凡夫說這些作什麼呢?就是把佛的境界告訴我們,讓我們認清目標,對著目標修行。不然,二乘人為什麼不能成佛呢?佛的境界,他沒有聽過,走到化城,以為是涅槃的寶所,不再走了。《華嚴經》是圓教,要把佛的境界告訴我們,我們好一直走到佛的境界。我們現在是凡夫,你不用功則已,你用功就有境界,什麼境界呢?不是凡夫的境界,是聖人的境界,也就是佛、菩薩的境界。 比如我們修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你念得不精進,作夢不會夢見阿彌陀佛。等你念得精進,你作夢會夢見阿彌陀佛;你再精進,入定了,在定中會看見阿彌陀佛。要是你看見阿彌陀佛,充滿虛空,無量數的阿彌陀佛,你會生大恐怖,以為是魔境。聽過《華嚴經》,你看到這個境界就不會驚懼了。《華嚴經》本來就是這種境界,不但看見佛,而且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佛。 每一種行願結尾,都是接到窮未來際,行這種行願。要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敬乃盡。或者稱贊如來,我此稱贊乃盡。下面一轉,而虛空界不會盡,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都不會盡,我行願也不會盡。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才是菩薩發心。發願要度盡眾生,你的發心偉大嗎?不夠偉大,因為你知道眾生有度盡的一天。現在告訴你,眾生永遠不會盡,我的大行大願跟著眾生走,永遠不會盡,這才是真偉大,才是菩薩發心。 要發這個偉大的願作什麼呢?你發四弘誓願,第一個誓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你發這個願,你得依願起行,你得行菩薩道度眾生。你要知道,度眾生不是度佛,佛不需要我們度,佛已經成佛,要我們度什麼?我們要度的是苦惱眾生,這些可不是好打擾的。你不發願度眾生,不知道度眾生的困難;你不發願度眾生,不知道眾生不好惹。你發了大心,要度親戚朋友,跟他們說佛法太好了,你為什麼不去聽經?他要是有善根,一聽就來了;遇到沒有善根的,給你碰個釘子。他說聽經作什麼?現在什麼時代?科學時代還在迷信!你聽了真洩氣,還會去度眾生嗎?剛發心要度眾生就碰釘子,你還會盡未來際行菩薩道嗎?所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才是菩薩發心,才叫真偉大。眾生本來不好度,否則佛經上不會說,要用種種權巧方便,我這個方法度不了,再改個方法把他度了。
:楞严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