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商品經濟與寺院清淨
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稍稍不慎就會被社會淘汰出局。由此而帶來的危機感,使得人們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浮躁,甚至在未及思考之際,就被整個時代拽著往前跑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奔向哪裡呢?我們不能否認發展的意義,但如何發展卻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在世人的心目中,寺院乃紅塵不到之地。事實上,在這個開放的時代,寺院要保持自身的神聖性和純潔性並非易事。所以說,佛教也同樣存在著何去何從的抉擇:是與時並進,還是閉關自守?由此還衍生了更多的具體問題:從寺院經濟的來源和使用,到僧人對待財富的正確態度等等。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濟群法師。
記者:在今天,發展經濟幾乎成了一個人人關心的話題。法師長期從事通俗弘法,對社會問題始終非常關注,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呢?
濟群法師: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商品社會,雖然民眾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善,但一味發展經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包括生態環境的破壞,社會道德的下降,純樸民風的失去。而所有這些,無論對於社會還是個體都非常重要,同時也是金錢無法取代的。所以,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我更多的是感到憂慮。我並不否定發展經濟的作用,但更關心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我希望社會能夠全面而和諧地發展,而不是單一的、片面的,甚至是以付出巨大的代價為前提。
記者:在人們的心目中,寺院是神聖而清淨的,它不僅是僧人的修道之地,也是民眾的精神家園。那麼,在商品經濟的浪潮中,寺院這樣的宗教場所是否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濟群法師:寺院不是世外桃源,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自然也會受到經濟浪潮的影響。尤其是國內的寺院,多數已成為旅游點。而政府又將旅游業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這也在客觀上帶動了寺院的經濟發展。這些年來,寺院的生活條件普遍得到了改善,但寧靜的環境和純樸的道風也在逐漸失去。在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商業化的傾向,這是讓我最為擔心的。
記者:法師曾將佛教發展中存在的誤區現象總結為鬼神化、來世化、哲理化和學術化,作為一種新的發展動向,商業化是否也會對佛教的健康發展構成同樣的危害?
濟群法師:北京有位居士讀到《人生佛教在當代的弘揚》(發表於《人世間》創刊號)之後,對我在文中總結的這幾點誤區現象深表認同。他在來信中還提到:目前,教界原有的問題尚未解決,更出現了商業化的現象。可見這一問題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認為,佛教走向商業化,其實就是走向世俗化的表現。在發展經濟的大氣候下,很多寺院從發展旅游到發展各項服務行業,甚至連經忏佛事也演變為明碼標價的貿易活動,帶有強烈的商業色彩。長此以往,佛教主體的神聖性將越來越淡化,最後可能就和世俗沒什麼區別了。如何避免佛教的商業化和世俗化?是當今教界應該探討的首要問題。
記者:如果寺院也走向商業化和世俗化,我們就將失去最後一片淨土,這既是佛教的不幸,也是社會的不幸。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寺院應如何保持自身的純潔?而僧人又應如何自處?
濟群法師:我覺得主要應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首先是把握好開放的尺度,其次是加強僧眾乃至整個僧團的自身建設。
作為出家人,和社會的接觸要保持一定距離。現代社會的誘惑太多,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紅塵滾滾,所以現代人修行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難。在過去,一道圍牆就能保障寺院的清靜;而今天,電視、電話、網絡都能突破圍牆的阻隔。除非具備很深的定力,否則單靠個人力量,的確很難抵擋世俗的沖擊。而一個如法的僧團,就是抵擋塵世的一座堡壘。所以生活在僧團中,遠比獨自居於精捨更有利於修行。
而作為僧團來說,想要完全封閉起來,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因為學佛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自身解脫,同時還要利益社會,這就必須與社會保持溝通。但在面向社會的同時,要把握好開放的尺度,尤其要加強對電視和網絡的管理,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地點內對僧眾開放。
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道風建設,通過戒律和禅修來提高僧人的自身素質。只要信心道念堅定了,就能明確作為出家人的本份和職責是什麼,自然也就有能力抵制社會的種種誘惑,從而自覺維護個人乃至僧團的純潔性。而這一點,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文/濟群法師)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