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飲酒有種種過失,是我們生命之中的一個大敵
◎遠離酒患 我們下面講第六個偈子的其中一句話:謹慎勿飲酒。偈子講到了不要飲酒,這一條是我們在家居士五戒的最後一條戒。其他四條戒都屬於性戒,前四戒——殺、盜、YIN、妄都是性戒,這個酒戒是遮戒。什麼是遮戒呢?就是罪比較輕,酒本身不犯戒,但是你喝酒以後會形成犯戒。喝酒在我們生活中是常見的,所以這個酒戒究竟是好或壞,下面我們就按照佛經給它展開來講。 酒類指的是葡萄或其他物質釀成的醉人的飲料,還有米酒等等。像南方,特別四川一帶,大部分用曲子做酒,用點粘米往裡一泡,泡時間長了,發酵了,自然酒味就出來了,這種叫米酒,雖然度數很低,但也會喝醉的。所以酒在佛教看來,它是摧毀人類的一個大敵,在它顯出殺傷力之前,需及時制止,削弱它力量的擴散。這種致命的大敵,蘊藏在我們體內,伺機侵害著我們的健康,應該時時警惕,不可有絲毫的松弛。無論飲量多少,一旦習慣形成,痛苦就會來的。為什麼說酒是我們一個大敵?有的人講酒有利於健康,那只是很小一部分——當有病了,在需要的時候除外。如果不需要,我們以酒為嗜好,它會是我們生命之中的一個大敵。 《優婆塞戒經》曾經這麼講:“善男子,若復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就是說有飲酒者,現世——就是現在的生活中,很多的財物會失掉的。這個大家可能比較有體會,有的人愛喝酒,很多的財物本來應該積蓄下來,但由於喝酒消耗很多,很多財物就會失掉。“身心多病,”身體和心理都有病,“常樂斗诤。”常愛打仗。“惡名遠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為一切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 剛才講這些是現在的果報,喝酒有什麼壞作用呢?一個是容易失去財物;另外“身心多病,常樂斗诤”,常和人爭執。“惡名遠播”,像這樣的人沒有太好的名聲。“喪失智慧”,喝酒了以後,腦力活動都停止了,甚至活動得很小,不能把握自己。“心無慚愧”,不知道慚愧,不知道好和壞,最後“得惡色力”。什麼叫惡色力?就是造成了身體免疫能力的下降。常常被一切人所呵責,這種例子很多。 這個問題,我先講一個例子。我過去有一個同事,他在醫院值班,每天就愛喝酒,中午的時候喝,晚上喝,值班前他也喝。有一回在藥局值班喝酒了,喝完酒就睡著了,那面有緊急病號來招呼,不管怎麼招呼,敲門、敲玻璃,敲什麼他也醒不了。沒辦法,因為晚上在搶救患者,你就得敲醒他。因為他那個床離窗口還挺遠,一般夠不著,最後沒辦法,只好找個很長的竹桿,就硬從窗口伸進去捅他,這才把他捅醒。所以患者,還有醫務人員,對他都非常不滿意,領導也批評他,所以說“常為一切人所呵責”。 更主要的是他喝酒誤事。有一次有一個患者,是女的,就找到藥房去了,她說:“前幾天有個人值班喝酒了,給我拿錯藥了。”後來我把藥拿過來一看,真拿錯了,她說她是胃疼,最後給拿的什麼呢?給拿的止血片。一個女同志要吃了止血片,她就會造成生理不調。這女的說:“我生理不對了,我找你們來了。”人家並不是胡鬧,通過我們解釋、道歉,後來把這事給解決了。這是一個沒有產生更大後果的情況,如果一旦產生更大的後果,就會涉及到人命的問題。所以說喝酒“常為一切人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這只是現在的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就是捨此身,將來捨報的時候,就是死亡了以後,他會到哪兒去呢?處在地獄,他會投生在地獄裡。“受饑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果。”當他捨此身的時候,也就是死亡以後,再投生就會到饑渴、無量的苦惱這樣的地獄去,是名後世惡果之報。 不光這樣,如果從地獄出來,“若得人身,心常狂亂,”得到人身以後,心志不清楚,瘋瘋顛顛。“不能系念思惟善法,”對善法沒有印象。“是一惡人因緣力故,”就是他這種惡的做法所造成的緣故。“一切外物資產臭爛。”他的資產大部分不是腐爛就是丟失。這就是喝酒的過失。 《長阿含經》雲:“飲酒有六種過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這個失財我們大家都知道,有時候醉到哪兒了以後,東西順便一扔就不知道哪兒去了;有時候在家喝酒,門也不關,喝完就睡著了,小偷得便,會失去財物;另外,喝酒得花錢買啊,為了喝酒把一些財物都賣了,拿去喝酒了。這是一者失財。 二者生病。這個生病是非常重的。過去在延邊地區,這是解放以前的事,曾經有一個大夫叫魯博士,他的學生都是教授一類的。在過去來講,獲得一個“博士”稱號那相當不容易了,他對腎髒研究得非常好,對腎髒他有特殊的學問。當時在那個地區被稱為醫生的有一個半醫生:其中有一個中醫被稱為“半拉醫生”,他被稱為一個醫生。他的學生都是教授,在他眼裡看來都不算醫生,都不算,不夠資格。 他的醫術確實達到了一種很高的程度。當時民間有一個傳說,有一個老太太,就是老年的婦女,得了一種腹瀉。這種腹瀉非常厲害,每天都止不住。後來就找這個老中醫看,這個老中醫說:“你找那個魯博士去看吧。”他想考考這個魯博士,叫她去那兒看。 那個時候看病,窮人沒有錢,但還得送點禮。這個老年婦女拿只雞、拿點雞蛋,就上他家看病去了。那時候人,不像現在講究職業道德,那時候人就是看看禮薄厚,特別這個魯博士,眼睛瞅一瞅這個雞,看看雞蛋,就告訴那個老太太說:“你回去吧。”她說:“我這個病怎麼治啊?”魯博士說:“把你便出的這個稀的糞便,再重新吃回去就行了。”就給她出這麼個方。這個老年婦女就哭了,她說:“這能行嗎?是不是我禮送少了?”他說:“你願意聽就聽,不願意聽就拉倒。”那時候就醫比較難,另外他特別有名,這個老年婦女回去照他這種方法就吃了,吃完了這個病就好了。後來這個老中醫對他挺贊成,說:“真是一名醫生,夠一名醫生。” 從現在的醫學來講,也說得過去,因為啥呢?這個腹瀉是一種菌群失調症,細菌混亂了。因為在腸內得需要兩種細菌才能保持一種平衡,如果剩一種細菌的時候它就會出現病變,所以她的病就是剩一種細菌發展繁殖特別盛,所產生的一種腹瀉現象。包括我們現在說的細菌性痢疾等等腹瀉,都是這種現象。這個菌群失調症,魯博士用這種方法就把它治好了。 但是像這麼有智慧的一個智者,他有個毛病,就是愛喝酒。當他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沒有酒不講課。上課他也得喝酒,不管什麼時候都得喝酒。最後他的身體非常差,後來給他做透視,發現他的腎髒全是窟窿。酒精給腎腐蝕得全是窟窿,壽命已經很短了。後來他的親人和同事就采取辦法,不讓他喝。不讓喝他還控制不了,最後給關起來了。關起來了,他也通過關他的人想辦法去喝,就這麼有才的人,最後死在喝酒上。 所以這個酒不光是損失財物,主要是害人生病。再一個就是什麼呢?沒有智慧。他本來是一個醫生,對醫學應該非常清楚,知道應該怎麼來保護身體。最後酒精的作祟和他對酒精的成瘾,導致一條生命早早就結束了。本來是應該為更多人解除痛苦的這麼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最後死亡了。所以這個酒啊,一者失財,二者生病。 三者斗诤。這個斗诤我們都知道,喝酒打仗、罵街的人太多了,特別是斗诤以後胡說亂說,惡名流布。 四者惡名流布。剛才我講的那個醫院值班時喝酒的例子,就是說有的喝酒都喝到什麼程度了?自己沒錢買酒,在世俗叫“蹭酒”,有時候中午就到老同事家去了,干嗎去了?坐那兒他不是吃口飯,而是到那兒要口酒。你說頭一次去人家給你,兩次去行,三次去……你天天去,人家就煩了,喝完酒就胡說亂說。今天去、明天去,就為了一口酒。人家一到中午就把門鎖上了,一聽他來都害怕。所以說惡名流布,不管對誰來講都是一種損害。 五者恚怒暴生。在酒桌上馬上就生氣,甚至去傷人,這現象都有。 六者智慧日損。就是他的智慧,包括他的正確的思惟,天天減少。特別是修道人,要是喝酒,他的智慧會天天減少的。 所以說佛教有戒律,修行人受了五戒都不允許喝酒的。喝酒不光是讓人有病,也不光是失去財物,還有一個是智慧日損。我們想得到佛法,首先要增加智慧。這個智慧和聰明是兩回事,佛法以智慧為修行,智慧日日減少那我們還能成道嗎?就不能成道了。佛教在這方面要求得非常嚴,目的就是讓大家能夠成道。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