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嚴格持戒、慈悲、具備正知正見才是真正的善知識
過去考查善知識一共有十種標准,比如說其中有持戒、禅定啊,還有解說,能翻譯多少經文,慈悲等等,一共具備十種才能成為善知識。現在末法時期,這麼圓滿存在的善知識已經很少,所以我們最起碼的要保證兩點,也可以說三點。哪三點呢? 第一個是戒律,一定要持戒!甚至他修得不好,還有很多的毛病,但一定是持戒的。不管他說得再怎麼好,如果不持戒,不管怎麼令我們歡喜,甚至給我們很大的利益,甚至許諾了很多,說你這樣可以往生西方……這人絕非是善知識,他的話不可信。所以說第一點,看善知識首先看戒律。 第二點看什麼?看慈悲。不是給你東西叫慈悲,什麼是慈悲?一切都在原則下,不拿常住物送禮為慈悲。比如說有的人把常住的東西都拿到家裡去了,或送某個人交朋友了,這都是不慈悲。因為什麼?他明知這些因果將來形成的話,他會下地獄的。但他不管下不下地獄,先取得眼前的利益再說,所以為不慈悲。 再一個就是說不能愛護眾生,別人一說放生,他怎麼講?“這放生,早晚它都得死,是不是?再說了,它有它的業力,你給它放生了,它怎麼還這個業啊?”它的業是一方面,關鍵是他不想救,他說什麼?“你有買眾生的錢,不如幫助幾個貧困戶,幫助他們去致富,幫助他們脫貧。”這種說法就是沒有慈悲心。我們知道,眾生的生命瞬間就沒有了,我們救護它也等於救護自己。 一個沒有慈悲心的人,並非是佛的弟子。所以佛講,慈悲即如來。就是有慈悲心才是佛,這個慈悲心本來在我們來講應該努力去做。在佛來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非常正常,他本身就具備無量的慈悲。所以說第二個要具備慈悲心,不能說這個蟲子或這個魚不該救,而去幫助貧窮的人。這種人不具備慈悲心,所以並非善知識。他沒有把眾生看成前生父母,未來諸佛,他沒有看成這樣。 所以說,在末法時期,最起碼善知識應該具備這兩條。我為什麼要說第三條呢?雖然具備這兩條,還有第三條也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正知正見。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知正見,他就把人引偏了。持戒很重要,但是正知正見更重要,有正知正見非常不容易,也非常難得。所以說我們一定以這三條為觀察善知識的標准,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錯。對一個重視嚴格持戒的人來講,他就能夠嚴格地持戒。持戒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弟子,這個大家一定要清楚。 經典裡有教三種避免和戒除,就是避免和戒除“不正語、不正業和不正命”。也就是說這個吉祥和戒律相關。因為我們今天講的是《吉祥經》,怎麼能得到吉祥?剛才大家也聽到,這個《吉祥經》,佛所講的吉祥,他不是其他人所能講出來的。這個《吉祥經》包括天上,還有人間所謂的世間一些聖賢,他都講不出來,唯佛能說,唯佛深知吉祥,唯佛能說得正確。 所以這個吉祥非常不容易得。我們怎麼樣來得到吉祥?首先避免和戒除“不正語、不正業和不正命”。為何我們說這樣或那樣的行為是不正語、不正業和不正命呢?原因是這些行為給我們和其他人帶來苦惱和痛苦。苦惱就是煩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