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答居士問五
◎答居士問五 現在利用一點時間,讓大家提問題,看誰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 好,那面那個居士說。 一居士:師父,有位居士發心來這兒住了幾天,回家以後,他一想到“出家”這倆字就掉眼淚。然後班也不願意上了,也不在乎外表的形象了,他想讓我問一下師父,到底是什麼原因? 那就出家呗!(大眾笑)實際上哪個工作也不如出家這個工作好,是吧?最吉祥! 一居士:他那意思好像還沒想出家,但一提出家就掉眼淚! 這個問題,我想是這樣,他既然心裡能感動,掉眼淚無非就是他把自己想象成已經出家了,遠離了很多的親人、財富,他感覺到很難受。他為將來一旦出家了,捨去這些而有點痛心,可能是為這個流淚。我想這個沒有必要,就是說咱先不談出家和不出家,你先到寺院修一段時間,修幾個月,然後再看看還流不流淚了。是出家或不出家,自己再決定。這樣的話就不至於誤了出家,也不至於在世間上因為沒出家而不安心。是吧? 一居士:那我就告訴他,讓他請一個月假,然後上寺院來住一個月。 最好請三個月。(大眾笑)一個月太短了。好,你說。 一居士:你好,師父!俺家蟑螂特別多,也不能殺生,不知道怎麼辦,有什麼辦法能讓它自己離開?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這個蟑螂啊,確實在我們生活中有時候起到一定的作用,這個作用使我們有點厭煩。從因果來講,為什麼我們會遭遇這麼多蟑螂?一個是蟑螂和我們有緣,也許是一種眷屬,它常隨著我們。有時候我們不清楚,所以我們就厭惡它。有的甚至用藥殺它,等你殺害它的時候,這個怨就結下來了。今生也好,來生也好,都會有殺生的果報,一旦成熟的時候,我們會不吉祥。 如果我們能夠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它,比如說把它看成一種眷屬,去想法幫助它,減少一點干擾,這樣它就會幫助我們。比如說我們缺吃的,它會給補上吃的。損害我們的東西,它也會從各個角度來補償。因為什麼呢?每個眾生它都有一定的能力,因為它也有眷屬。比如說你不殺生,愛護它們,你仔細觀察,有時候有些財物無緣無故就到你這兒了。 比如說你的有些親屬或是鄰居從來都和你沒有來往,突然給你送了很多吃的,你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你說我們從來都沒來往,甚至十年二十年他也不會理我的。他為什麼又突然給你送吃的了?有時候這就和蟑螂有關系。因為你養著它了,它破壞你的東西,或是用你的食物,它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補償的。我們世間人有時候看不到這些,就以為它在霍霍(注:方言,意為打擾,浪費)我們,所以我們就生氣。 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個作眷屬想,第二個幫助它們。因為在屋裡難免會受傷害,怎麼辦?我們用點食物裝到一個盒子裡,它們進到盒子裡後我們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這樣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傷害,因為眾生都有靈性。 我給你講個例子,我閉關的時候,每天吃飯時都喂老鼠點兒吃的,就從碗裡拿出一點吃的給老鼠,時間長了和老鼠就特別熟悉。我那時候是不倒單,晚上也坐著。有時候晚上坐著,這身子就往下滑,就睡著了,自己也不知道。 有一次就覺得有一種疼痛,就醒了,一看老鼠正啃我手指頭呢。(大眾笑)啃得手指頭好幾個窟窿,已經出血了。醒了我就趕緊坐直了。我說老鼠為什麼啃我手指頭?再一看那老鼠它並不跑,緊著往前走幾步它再回頭瞅瞅你,走幾步瞅瞅你。意思:“你看你睡著了,我給你招呼醒了吧。是不是?”意思也是說:“我沒白吃你的饅頭。”(大眾笑) 這個是一點都不假的,因為這個老鼠看到人醒來,或起來動作,就是你把腰坐直,它會馬上跑掉。但它不跑,就一步一步地走,所以說它誠心誠意地在幫助你。你看看修道你都離不開眾生,所以說雖然我們面臨著一些不如意的眾生——我們只是沒看到利益,但你只要愛護它就會吉祥的。在這種條件下,再想辦法給它找一個合適的家,這就合適了。 一居士:我想問一個問題,關於殺生得報應的問題。有人說,抗日戰爭時期,對於日本人的殺生就是對中國人的放生,這個觀點師父請開示一下。 在世上,什麼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形成。比如說作為戰爭來講,每個人有保護國土的權利,避免被殺的權利,這都是有的,這在世間屬於正義戰爭。在佛教這一塊兒,應該怎麼看呢?往往我們都是從因果上去看,更主要的,佛教是積極讓人們遠離戰爭。像保衛祖國,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行為,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謹慎處理。就是說不管怎麼地,我們都應該以愛護眾生為根本。 比如中國在抓到一些外國俘虜,投降者也好,俘虜也好,從來都不殺,給予寬大處理,這就是中國人的美德,這挺好。有一些國家就不是這樣了,殺害這些俘虜。歷史故事記載,殺俘虜時一坑就坑殺幾十萬人,像那個哪兒……什麼朝代?最後俘虜那個國家四十萬人,一下就都給殺了,怕人家起來報復,這都是不正確的。最後人家到底起來報復了,為什麼呢?就因為殺生不但不能止惡,而且還能起到一個因果循環相報的作用。這是佛教從因果上講。 國家一些正義的行為有時候也是必要的。但是我們佛教徒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從現在起,從我們口裡開始,不去吃肉殺生,避免以後不吉祥的事情發展。我們在因地上多下功夫,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至於那種殺他就是救護自己,這種理論正確與否,國家自有評論,有時候世間人都能理解它的行為。比如說在菩薩這一塊兒,也有菩薩為了救護很多的人,殺一惡人的事情,也有這種行為。但不管是怎麼做,它終歸都不是一種我們特別願意看到的事情,是不是?我們還是從我們眼前的不殺生做起,這是最好的。 一居士:師父請您開示,就是說我們很多人吧,能不能解開墮胎嬰兒的怨恨,然後度他們,怎麼從心裡忏悔? 就是說墮胎嬰兒肯定是個殺生行為,作為佛教徒來講,應該怎麼辦?一個是忏悔;另一個再不做;再一個放生。忏悔、不做、放生。 一居士:在家裡誦《地藏經》可不可以? 也可以,不是說光誦《地藏經》,主要是什麼呢?一個是忏悔,得有悔恨之心。第二個不再做,這個不再做,就是以後不管什麼條件下也不再做了。第三個就是多放生。這樣來求得這個問題的一個果報,避免果報現前。 一小居士:師父,師父!為什麼我每次都做噩夢,不做好夢? 都做噩夢啊……你想做好夢?那個好辦,你天天晚上念經,你拜觀世音菩薩,肯定後面能做好夢。(大眾笑) 小居士:為什麼我做噩夢老是忘不掉? 做噩夢忘不掉啊,你天天晚上誦一部《心經》,這樣的話就會忘掉。另外再一個就是什麼呢?你到時間就起來,別貪睡。比如說早點起來,醒了就起來,不要貪睡,一貪睡就容易做噩夢的。 小居士:謝謝師父! 一居士:師父,作為佛弟子,說控制身口意,也不勸人出家,不勸人受戒,這樣對嗎? 這是不對的。怎麼樣去攝住身口意?就是善事去贊歎,這就是攝住身口意;惡事不去做,這就是攝住身口意。不是說攝住身口意,好的我也不贊歎了,這是不正確的。何況去反對善事,那就更不對了。所以不管什麼條件都要稱贊出家,稱贊受戒。 佛經裡有這麼個例子,有一個比丘尼,她證到了四果阿羅漢。她就勸這些皇妃出家。那妃子就說:“你看我們嬌生慣養的,如果去出家會給僧團帶來很多的不便。甚至也不見得能修行好,我們這樣的人出家是不合適的,會墮落的。”這個比丘尼羅漢就說:“墮落就墮落。”原話說“墮落就墮落”,為什麼這麼講呢?她說:“我過去——前生就是什麼呢?就是一個戲子,曾經演出家人的戲。由於演戲這個因緣,最後得以出家。出家以後由於有傲慢心,對僧眾有不敬的行為,最後墮落到地獄裡去了。” 她說:“雖然我墮落到地獄,但由於出家的因緣和受戒的因緣,值遇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又從地獄出來了。做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而證到阿羅漢,最後了脫生死。如果我沒有以前出家的因緣,今生不可能得到四果阿羅漢。”她就講這個出家的功德是非常殊勝的,所以這些妃子後來也都出家了。 她講了一個事實,就是說我們有能力、有條件的,一定要積極出家,是正確的。如果自己確實不能出家,有些暫時不能出家,一定要勸別人出家。在經書裡說:如果不勸人出家,阻擋別人出家,會得什麼樣的果報?就是生生世世瞎眼報!本來有的人已經走到一條光明道上了,他又給人指到一個壞道、瞎道、錯誤的道路上了。所以他的果報就是生生世世得瞎眼,而且不光是做人瞎眼,做畜生也瞎眼,做鬼也瞎眼,到地獄裡還瞎眼。從地獄受苦滿了以後,再返回人類出生也是下賤人。 所以說阻擋人出家,罪惡是非常大的。現在有一種說法,不勸人出家,這種說法和佛講的勸人出家的利益相比,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一定要勸人出家,一定勸人受戒。就哪怕戒律他守得不好,甚至他犯戒了,墮落地獄裡去了,但是下去快,出來他也快。種下那個因,將來總有一天會成熟的。 所以說一個是受戒、一個是出家,只能稱贊,不能去阻攔,凡是阻攔的,這都是沒有正念的行為,絕對是不允許的。除非什麼樣呢?比如說精神病,會對佛教產生重大不良影響——如果他有病,這樣的人不能讓他出家。但也只能說暫時不讓他出家,但是呢,像這樣的情況也允許他皈依、受戒。因為這都是救人,給來生種下一個種子,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一居士:阿彌陀佛!師父,我有個問題總覺得挺奇怪。我這人平常睡眠挺多,每次睡覺都得七八點、八九點才能醒。但是我最近有段時間,每天一到四點半就醒,我不知道為什麼。然後我有一個佛友跟我說,那意思是不是表示上早課的時間,是不是想讓我上早課。我就不太懂,想問一下師父。 應該差不多啊。(大眾笑)就是說什麼呢?一個人要正氣足的時候,他睡眠很少。像你平時睡到七八點鐘,那確實有點太不應該了。因為啥呢?睡眠越多,實際上人就越墮落,因為佛法裡有財、色、名、食、睡這五蓋,其中後面那條就是睡。睡是一種“蓋”,越睡越多,越睡越愚癡,所以說人不能常睡覺。但是不睡覺,我們的身體和腦子還要休息,又達不到睡覺後這種程度,恢復不過來,所以必須得有一定睡眠。最好的睡眠是什麼呢?就是睡一覺醒了就起來,不要貪戀床,這樣的話我們的睡眠就會得到改善。 比如我們僧團就睡四個小時,這個就比較合適。你要睡得過多了,夢就多了。這裡有一個比例,一個是睡眠質量好,它要勝過你睡十個小時,二十個小時;要是質量不好,你睡十個小時、二十個小時也不如睡四個小時覺。睡覺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是不是?既然為了解決問題,那何必要多睡呢?少睡反而能解決問題。就像你那種情況,到四點鐘醒,就說明你這一段修行有點努力,不那麼散亂,所以就醒了,這是一方面。 第二個就是說,你晚上要少吃飯,最好是不吃。因為什麼呢?為什麼睡眠多?其中有一條就是:如果你吃面食了,就和體內的一些物質產生了一種安眠的作用。你看特別愛吃面包的人,據說會產生一種5-羟色胺,它就有催眠的作用。所以有人想胖,就晚上吃飯,他就胖了。你這個情況晚上不吃,睡眠就會少。你要是正氣足,睡眠也少。你把睡眠的時間減少,這樣的話我們的活動時間增多了,對我們的生活或修行就更有意義了。 一居士:師父,我還想問一下,就是我以前哪,念佛的那個念珠到“佛頭”(指母珠)那地方,大多數人都告訴我轉回來再念。然後有一天我遇到一個年歲大的,叫大姨吧,她受菩薩戒了,她跟我說到“佛頭”那個地方也得捻過去。如果到“佛頭”這地方又往回捻了,那你就不能脫離六道,來回在這兒轉悠。(大眾笑)我也有點迷糊,所以說想請師父開示一下,到底應不應該捻過去? 這個是這樣,佛珠是什麼意思呢?什麼叫佛珠?這個珠的作用就是念念不打妄想。為什麼捻珠呢?其中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把我們的念頭降低下來,就是說要把思惟降低下來,不要讓念頭在頭部老去思惟,老想事情,用念珠把思惟轉移了,這是一個。 另外念珠還起個什麼作用?有一種意思在裡面,就是念念不打妄想。什麼叫念念不打妄想呢?換句話說就是“應無所住”。因為這個念珠啊,它成了一個圓圈,不管是什麼條件下都要捻過去。從來沒聽說念珠又出來個“佛頭”,這種說法是後人編的。念珠也沒有什麼“佛頭”的問題,只不過是有的珠子大,有的珠子小而已,是不是? 我們應該怎麼捻呢?不管是大的、小的,應該是以“無所住”的心往前走,就是說大的我也過,小的也過,不存在“佛頭”不“佛頭”的問題。現在有的人就在這個佛珠上做文章,這就沒有意義了。有的說這“佛頭”,(捻的時候)還得甩過去,並且還得轉過來,然後弄了挺多花樣。(大眾笑)反正我這學識也淺,捻念珠的時候也不多,也沒有更深的體會。但我覺得它是幫助修行,絕不是創造一個什麼美麗的形式,或是像給人一種裝飾似的,沒有這個意思。 它就是讓你的念頭不打妄想,念念清淨。不要去打這個妄想、打那個妄想,念念都不打妄想。像一串珠兒給它捻起來以後,這個念頭空了、下個念頭空了……空來空去,我們就圓滿了。所以這些說法不要去聽,沒有意義,它只是你修行的一個拐棍。如果你要在這裡采取了一個形式或一種想法,反而就失去意義了。 居士:謝謝師父! (編者注:在顯宗修法中,以不分別為主,念珠只是作為攝心的輔助物。在密宗修法中,有以念珠作為一種加持物的修法,故有不要隨意捻過母珠的說法。如《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母珠以表無量壽,慎莫蓦過越法罪。”因此對是否捻母珠,可隨各自意願。) 因為這個時間的關系,咱今天就說到這裡。
: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