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親族以五事親敬於人


 2015/12/23    熱度:1366    下載DOC文檔    

  

  ●親族以五事親敬於人

  還有一個“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五種事親敬於人,一個是親近,一個是敬於人。“雲何為五?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護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誡。五者,常相稱歎。”

  第一個護放逸,如果這人放逸了,不讓他放逸。一旦放逸了,你給守護。比如他睡覺了,懶惰了,我們怎麼辦?一個是應該提醒他,第二個不要把他扔掉,自己去干別的,一定要把他護持好。比如避免他在地頭上睡著,應該招呼起來。實在招呼不起來就不要走遠,萬一有蛇或是其它東西來咬他怎麼辦?是不?護放逸,就是護持他。

  第二個,護放逸失財。因為放逸而失的財,就是財物丟失了,應該積極地幫他找回來,不讓他失去。

  第三個,護恐怖者。就是說這個人害怕了,你守護在他身邊,使他的膽量能夠壯大一些,不至於害怕。

  第四個,屏相教誡。什麼叫屏相教誡?就是說教訓他的時候,不要當著別人面,要背後說。就是我們的族人也要背後說,說你這個事哪塊兒、哪塊兒做得是不是錯了?但是不要當別人面揭人短,要背後去說,讓人接受,當別人面說他會下不來台。雖然是你很有理,但由於你教育的方法不對頭,反而產生過失,甚至比他犯的錯誤還大呢。

  所以這個屏相教誡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有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直,直怎麼辦?張口就說,不管前面有沒有別人——你看看你這個事怎麼怎麼地……給人家弄得就下不來台了。有時候這個效果並不好,過去有句話——“說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你屏相教誡,一個是尊重人,另外他改正錯誤效果還好。特別使他能夠有一個什麼機會呢?就是重新做人的機會,不至於失掉更大的利益。這也很重要。

  這個不能屏相教誡的情況,我們在家的世間人比較多。為什麼多?有時候夫妻倆有點問題打仗,大部分都是不管鄰居聽沒聽到,就開始使勁喊,他以為使勁喊就是有理。特別是有的女的,特別山東人吧,咱就說山東人脾氣大。她喊的時候不在屋裡喊,有時候半夜夫妻倆打仗了,她上哪兒去喊呢?上大道上喊,讓所有人都聽到,這樣的話她認為就有理了。實際上她不知道,丟丈夫的面子也把自己面子丟了。主要是氣粗的關系,所以她不懂得屏相教誡。甚至跟兒女也那樣,這就不合適了,不點兒小事弄得大家對你的恭敬心就沒了。另外還影響了大家休息,也影響了互相之間的彼此尊重。所以說這個屏相教誡對我們來講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學會這個,學會這個才會吉祥。

  第五個,常相稱歎。就是經常地去稱歎。這並不是說屬於無中生有,故意說好話,不是的。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或是一個慈悲的人,他總能發現別人的優點,這個很重要。他一句話,馬上就使人精神振奮,克服困難。有的人一句話,就使人掉入冰窟裡了,真像是冷天又遇到冰窟窿,寒上加寒,冷上加冷,叫人心裡特別不舒服。所以說這不好,應該常相稱歎。

  這個問題咱們僧團有的人就做得很好,親昌師父就做得很好。他本身是僧醫,他看到有的人,有時候心情不好,或有病了,他都會拍拍你的肩膀,很和藹地說:“哎呀,你今天臉色很好!”你看輕輕一個動作,一句話,使人的心裡就有一種暖洋洋的感覺。一個是得到關心,另外有一種稱贊。

  但他不是亂說,不是看到誰有病,正吐呢,拍拍肩膀:“哎呀,你現在臉色挺好!”其實那臉兒早就白了。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他很恰如其分地去稱贊人,而且並不吝啬自己的語言,也不吝啬自己的這種語言給人家。他這種慈悲——慈和悲在僧團裡都非常認可的。常相稱歎,這個問題要講還有很多,因為時間的關系不講那麼多了,不講那麼細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