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佛遺教經講記(十)


 2015/12/26    熱度:1705    下載DOC文檔    

  三遠離功德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愦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

  欲求寂靜無為的安樂,首先要遠離愦鬧。處在愦鬧當中受各種染污因緣的影響,沒辦法專心學法修行,所以首先要遠離愦鬧,獨處閒居。

  “獨處”,就不與世俗的人、事來往。首先把自己關閉起來,不受外境的干擾。不然你處在鬧處,只會不斷地起煩惱造業,結果心會越來越亂,輪回的業越來越多,那就根本得不到寂靜無為安樂,得到的只有煩惱和苦惱。

  靜處的人被帝釋諸天所共敬重,原因是安住靜處會生長功德。一開始要有好的環境保護自己的心,這樣持續地修行,就不斷地從心裡生出信心、慈悲、智慧等功德,因此就被諸天敬重。所以,最開始就像弱鳥不能離開枝頭,行者不能離開靜處。自己內在的道還沒修成,還沒有深厚的道力,一入到紅塵裡,道就會敗壞,不但生不起功德,反而不斷地生起貪心、嗔心、散亂等等,這樣就不為諸天敬重。但在靜處就可以長養功德。

  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

  知道靜處是成就的所依,就首先要在無干擾的靜處持續地修行,長期修法才會成就。知道了這個道理就要捨開己眾、他眾。

  “己眾”指五蘊心、心所法。“他眾”指師徒、同學、世間眷屬。“空閒獨處”就是如法而住,一心思維滅除苦的根源。

  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者,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反而要看到:如果我們喜歡跟人交往、喜歡參與很多世間活動,那以世間染污因緣的力量,會使自己身上的惑、業、苦越來越多。這個世間大多數是業力凡夫,和人不是結解脫的法緣,就是結輪回的俗緣。如果彼此結交,不是在修道上互相策勵、規過勸善,那就都成了增長輪回的事。

  所以,“樂眾者”最後就出現很多煩惱、業力。比如跟人打交道,彼此喜歡就生貪;意見不合就生嗔;共同謀利益有分不平的地方,就生很多分別、起很多煩惱。

  一開始認為很好,結局卻以悲劇收場。就是因為不了解世間的結交多數是煩惱用事。小到一次談話,都會由內在的世俗習氣說各種世間話題,增長貪、嗔、邪見,造下很重的绮語業。要麼就發生彼此執著的碰撞;由各種觀念的不調和,發生各種爭論。或者由於各自生活的方式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產生很多矛盾。

  所以這裡的事太多啦!這不是兩個無情法放在一起,永遠不會起心動念,這是兩個有情呆在一起,每個人心裡都有種種分別、煩惱。現在這個時代,要找到見行相合的道友很難,要惹世間的因緣卻非常容易。大家在一起只是增長貪嗔、散亂,或者以內心的習氣互作染污,忙吃的、忙看的、忙玩的,或者找人聊天大談世間話題,這裡面有百分之幾是解脫道的修行?有百分之幾能增上功德?恐怕多數只是增長煩惱、罪業而已,最後搞得煩惱不堪、痛苦不堪。家庭是如此,世俗的朋友也是如此,樣樣都如此!

  這裡的形容就很好:一棵大樹,一開始很熱情地招呼:“你們快來!”這樣好客,很多鳥都飛上來了。大樹沒考慮自己的樹枝承受不住,最後枝頭會折斷。

  這是比喻因緣一開始時,心裡還沒有很深地積集業力,但事情是在不斷地潛移默變,一天、兩天、三天……一件件事積累起來,各種各樣的煩惱不斷地堆在心裡,越積越多,越堆越重,最後心裡承受不住就會垮掉。因此說“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

  比如首先兩個人很要好,先是貪心不斷地增長,感情會越來越濃、越來越堅固,但這也意味著牽腸掛肚的事會越來越多!自己的心會綁在上面,如果對方稍有一些變故,比如遭到了損害,要離開、要怎麼樣,心裡就生很多憂愁、離別的苦,會很分心。萬一對方不順自己的意,又會很氣惱。假如彼此發生意見上或利益上的沖突,又生起嗔恚,甚至反目成仇。這樣事情搞多了,心就亂了,最後會承受不住。就像大樹的樹枝上不斷地有鳥飛上去,結果後來停在樹枝上的鳥越來越多,就會支撐不住而折斷。

  忙世間事也是如此,我們往往缺乏遠見,這事也染上、那事也召來,結果事情越來越多,最後會承受不住的。所以首先要認識世間是一張非常復雜的業力網,每個凡夫身上都有很重的煩惱業力,內心深處有各種各樣的分別、邪見,有很多貪、嗔、癡、慢的煩惱。所以在沒有觀察清楚時,不要輕易跟人結交,不能多結世俗上的緣。

  初修的人一開始就要注意遠離。遠離不是捨棄眾生,而是首先觀察世間惑、業、苦的狀況,發起遠離,然後一心一意地修道,不搞世俗上的人情來往,不參與與道無關的事。這樣首先遠離紅塵,一心成辦出世間的道業。

  後幾句講得很嚴重,“世間縛者,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老”表示觀智衰微,指自己觀察能力差,很糊塗,不曉得積聚世俗因緣會增上煩惱、業力和苦惱。“象身沉重”,表示對世間法耽著情深(“重”是指世間的心很重,世間的心越重就表明業力越重)。這裡要觀察自己:我的心怎麼樣?我跟很多人交往、參與很多世間事務,或者在五欲裡生活,我耽著的心強不強。如果耽著的心很強,就會一下子深陷進去,那就會集很重的業,一定會“沒於眾苦”。

  要看到自己又是深度近視,看不清事情的起因、發展和結果,行為上又很盲目沖動,而且情染又很深,什麼事一耽著上去,三、五天都排遣不了。這麼糊塗、沉重的老象,會頓時陷在苦惱的泥潭裡。想一想這個比喻也會很害怕!糊塗的老象上千斤重,往泥潭裡沖,一腳踩進去,越陷越深,無法自拔。這是指修道的人一不遠離,就會被三種障礙綁住。“觀智微弱”指惑障;“象身重大”指很重的業障;“沉溺泥潭”指報障,就是深深地陷在苦當中。

  以這個原因,要求遠離。就是避開世間惑業苦的泥潭。

  四不疲倦功德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

  “勤”是勤奮不懶惰,“精”是精一不雜亂,“進”是上進不退步。具有這三種品德,就一切事都不難成就。成就的條件就是這三字訣——勤、精、進。就是要晝夜勤奮;要精一不雜,不能東搞西弄;而且要每天上進,不能退步。能夠這樣持之以恆,做什麼都有成就。

  下面顯示勤、怠的差別:

  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正面細水長流,雖然每次細流沖擊石頭的力量很小,看起來絕不可能穿石,但通過晝夜持續地沖擊,就能把石頭擊穿!

  如果能晝夜不斷地勤修,十年八載堅持下來,一定會有所成!最怕懶惰、雜亂、退步,不能長期堅持,那就一事無成。就像“鑽木取火,未熱而息”:兩根木頭不斷地摩擦,就不斷地升溫。摩到很熱時就開始冒煙,這就是得火的前兆,已經很有希望。再摩下去就會出火!但如果停下來不摩,熱氣就會逐漸冷卻,還是原來的冷木頭。不但不會出火,連熱氣也沒有了。所以精進很重要。有精進就能成就功德,無精進就不能成就功德。

  “火”比喻見道,燒掉煩惱的薪柴;“熱”是指修到加行道暖位以後,就像兩木摩擦開始有了暖相,這是見道的前兆。如果這時退下來,不要說生火,連熱氣也沒有了!出現暖相還要精進不息,才能修到忍位以上,不然還會退轉。像我們現在還沒修到暖相,如果喪失精進那必定一事無成。

  又比如,聞思修的功德要靠精進來成就。在聽聞上能持續不斷,就會對佛法獲得了解,只聽幾天就斷掉,那連聽聞也不可能圓滿;思維上也要由持續精進,才由原來的模糊不清、猶豫不定,漸漸得到理解。再繼續努力下來,讓理解進一步堅固,才會生起定解;修持也是由不斷地在自心上如法修行,才會出現實證的功德。

  如果懈怠,就像燒水,燒到七十度又停下來不燒,這樣又冷下來了;第二次再燒到六十度,又不努力,又涼下來。這樣熱熱涼涼,永遠燒不開水。很多人都像這樣空費一生的心力,聞思修哪方面都沒見到有成就。所以要堅忍、要持續,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能夠這樣锲而不捨,就會成功。

  五不忘念功德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

  求善知識聽法,指生起聽聞的法行。“善護”指內善思維行,就是按照所聞的法義反復思維,來善加保護所聞法義。光聽聞不思維,聽完很快就漏掉了,絲毫無存。聽後,心裡不斷地思維聽到的法義,最終產生決定的理解,就能持住法義,這叫“善護”。“善助”指如法修行,就是按思維所決定的法義在自己心上修習。

  聞是依靠外在傳法的力量,得到最初的了解;思是依靠內在思維的力量,就是運用四種道理不斷地抉擇,最後斷除疑惑,決定諸法的真相就是如此。比如斷定了有漏法都是苦,絕不是樂;集就是惑業,而不是其它;因緣所生法,決定無我等等。“修”,就是按思慧決定下來的法義在自己心上修習,不是離開思慧所決定的法義另外修什麼。比如決定了萬法無自性,就安住在空的定解中修習,這叫“如法而修”,叫“內助”,就是以修習來助成佛法的實證。

  總之,一切法行都歸納在聞、思、修當中。一切法行的上首是“不忘念”。上首是首要的意思。三行也叫三慧,慧以“照了”為義,行以“進趣”為義,無論照了、進趣,都不離“不忘念”。總的要由心裡不忘念,才會不斷地趣入聞、思、修;如果忘失正念,心緣在非法的事情上,聞思修的法行就沒辦法成辦,聞思修的智慧也沒辦法生起。所以“念”就是明記不忘的意思,時時記得依法行持,不做任何非法的事。這樣以不忘念駕馭自己的心,就能趣入一切聞思修的法行。因此說“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這句經文要說的就是不忘念是駕馭者,時時有正念把持自己的心,就時時趣入聞思修;一時忘失正念,就又緣在世間法上,會失壞功德。)

  懂了這一點之後,就要努力成就不忘念的功德。要二六時中恆時保持正念。我們常說的“一念不在,如同死人”。就是從反面強調不忘念的重要。一念不在,落在無明裡,就如同死人,什麼佛法的內涵也不會有,而且各種障礙、雜念、錯亂的事都會發生。

  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

  如果有不忘念,那貪嗔等煩惱就無法進入你的心。這是指以堅強的念力,完全管住了自己的心。念念覺知,就使得各種煩惱賊無法得逞。就像太陽當空,魑魅魍魉都不會出現。反過來,如果正念的力量弱或者完全失去正念,那種種煩惱魔就會趁虛而入,各種煩惱、造業會愈演愈烈,這樣就會失壞功德。

  所以正念和邪念彼此相克,正念強,妄想就做不了主,各種不正行為就得不到支持,這樣就以正念制止了一切邪念侵入。就像看門的人非常厲害——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那賊就找不到機會進來。這樣的話,貪、嗔、嫉妒、傲慢、散亂、懈怠等都起不來。所以“堅持正念”至關重要!就像兩軍交戰,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警覺,一喪失警覺就會慘遭失敗。

  修道是正邪交戰,凡夫心裡有各種習氣、煩惱,它會不時地生起,如果正念很強,邪的力量就無法發展壯大;如果沒有以正念守護,最開始就是一念忘失,在隨著不好的習氣走,一點點地發展、積聚,就會起很多煩惱、造很多業,然後已有的功德都會失壞。人就是這樣墮落的!

  忘失正念的人,有時一個念頭就溜到輪回裡去了!堅持正念的人,幾十年如一日,不會有大的變動;沒有正念的人,今天還在這裡聽法、思維法、修法,還能翻兩下法本,一到紅塵裡去了,三、五年回不來,甚至一生回不來!這就是忘失正念跑到世俗裡去了!本來發心是要求道,怎麼又回到世間法裡轉呢?一轉就不出來,最後連珍惜人生的心都沒有了,整天在五欲裡打轉。

  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铠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堅強的念力是修行人的铠甲!入到五欲裡好比戰士在敵人的包圍裡,處處可能遭到箭射刀砍,就是一入到世間五欲裡,時時都可能被貪箭所傷、嗔箭所傷、放逸的箭所傷等等。在這時,什麼能保護自己不被五欲賊所傷?就是不忘念!因為心不忘失正念,一直緣在道上,就一切無法侵入。人的心只是一個念頭,正念一旦堅固了,其它念頭奪不走它的,像這樣,YIN色、美聲、邪法就侵入不了內心。以這個道理把正念比喻成護住自心的铠甲。

  六禅定功德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

  如果以善巧方便攝持住了心,專注一緣,心就安住在定中不再緣其它。由於心安住在定境當中,不耽著外物,就能照了世間生滅法相。這是指心不著外物,才了了分明,如果著在外物上,就迷惑了。所以形容:“如升太虛,徹見萬相”,太虛無一相可得,心不著任何相,就如明鏡一樣照見世間生滅法相,這就是由定發慧的意思。

  所以要精勤修習諸定。真正得了定,心就不散亂,在任何境界裡不會心猿意馬,而是常攝在定,這是三昧的成就。

  “精勤”就是要對治三種懈怠:

  一、對治不安穩懈怠:就是精勤修習節量食臥(要勤修的地方是控制飲食、睡眠,不使它過量),而且要調呼吸,這樣就能對治不安穩懈怠。

  二、對治無味懈怠:就是精勤觀察禅定的利益。包括認識獲得禅定能開發神通、智慧,能窮盡苦的根源,能成就大稀有事。這一切都要由定力來成就,沒有定力就一事無成。

  這裡要想一想:如果我連心都收攝不住,能有什麼力量?怎麼可能開發神通、智慧?又怎麼能恆時觀照,遠離顛倒夢想,而斷盡苦源。心散亂在虛妄的五欲裡,能徹見、徹視、徹知嗎?如果能把心收攝起來,安住一緣,成就了三昧,那以此為根本,就能發起神通、智慧,就有力量斷除苦根和成就各種大稀有事。這樣認識禅定有殊勝功德,就會發起修定的意樂。“無味懈怠”是指對修定沒有意樂,認為修定沒多大滋味。這樣就要通過了解禅定功德來對治。

  三、對治不恐怖懈怠:就是要觀察自己的處境很危險,自己還沒有脫離生老病死苦和惡趣苦。人是因為不知道恐怖生死,才不精進修行。如果知道自己陷在輪回苦海裡,只有修行才能解脫,那就會拼命努力!總的要認識到不管是生老病死,還是三惡趣苦自己都還沒有遠離,自己沒有任何解脫的把握,要這樣來對治不恐怖懈怠。

  修了這三種對治,心就不會散亂在世間法上;沒有修對治,那時時有可能懈怠。比如有時想:已經修了好幾個月也沒什麼大的滋味,不如享受一下世間的五欲更有意思!或者想:以後再修禅定,現在還要多享受幾年!要麼就是肚子吃得脹脹的,心睡得昏昏的,呼吸粗粗的,身心處在懈怠的狀況裡。這樣當然修不成禅定!只有對治掉上面三種懈怠,才會精勤地修定。

  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這是講修定的目的。比如農家很愛惜水,會善巧地修治堤塘,把水蓄積住,不讓漏失。因為水能滋潤莊稼,沒有水,就長不好莊稼,所以他很愛惜水。同樣,行者愛惜智慧水,因為有智慧水能滋潤法身慧命,智慧水漏掉了,就成了無明當家做主。

  那麼,怎樣才能把智慧保持住呢?外圍的保護措施是修定。心常攝在定,時時不失覺照,就保護好智慧了。所以定如將、慧如相——定像將軍,有堅定不移的力量,有控制的力量,這就使得智慧能不受干擾,常常不失覺照。

  所以為了保護好智慧,就要好好修定。有了定力的防護,智慧就不會漏失。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遗经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