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佛遺教經講記 十二


 2015/12/26    熱度:1154    下載DOC文檔    

  佛遺教經講記(十二)

  淨界法師主講

  乙二、證決流通

  流通分共有四科,前面一科是勸修流通,這一科是證決流通。

  「證」是指佛陀所親證的真理,佛陀以這真理來決斷眾生的疑惑。也就是說,佛陀所宣說的法要,都是佛陀已親證,都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是存在於宇宙間的真實道理,佛陀就以這真理來決斷眾生的疑惑,稱為證決流通。這分為三段,第一段是佛陀慈悲心的方便征問。

  汝等若於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問之;勿得懷疑,不求決也。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所以者何?眾無疑故。

  消文 佛陀在講完勸修以後,告訴弟子們,假如對「苦集滅道」四聖谛的真理有所疑惑,應該在這時趕快提問,不能有任何的懷疑。古德的注解說,佛陀教法的根本思想是「因緣觀」,認為生命的痛苦與快樂有一定的因緣,換句話說,無論修學什麼宗派,若不承認生命是由因緣所生,此人已不是佛弟子,因為「因緣觀」是成為佛弟子的重要指標。這「因緣所生法」是正因緣論思想,破除了外道的「邪因緣論」及凡夫的「無因緣論」。「因緣所生法」開展出四聖谛法門,佛法認為生命有二種選擇:

  第一雜染緣起:這是「苦集」二谛。若放縱欲望則累積煩惱跟業力,這是集谛,由集谛的因緣自然召感地獄、惡鬼、畜生的痛苦果報,果報是由自己的業力所召感,不是由上帝或別人所決定。所以果報是自己的選擇,當心與境界接觸時,選擇放縱欲望的方式,不斷增長內心的貪、瞋煩惱,累積殺盜YIN妄的罪業,生命就會召感地獄、惡鬼、畜生的痛苦,這是苦集的流轉門。

  第二清淨緣起:這是「滅道」二谛。當心跟境界接觸時,心安住於正道,透過戒定慧之道以克制用種種的理論來疏導自己的欲望,使生命趨向涅槃的安樂,這是滅道的還滅門。

  佛法認為在生命的流轉中,我們有這兩種選擇,一是放縱欲望,一是隨順真理,這兩種選擇構成四聖谛的流轉門與還滅門。以上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佛法種種的理論思想與修學,都是四聖谛所開展出來,所以若對四聖谛有所懷疑,則對一切佛法都會懷疑;若深信四聖谛法,則對一切佛法都會深信。所以佛陀在臨滅度時,以四聖谛法做代表,告訴弟子門,若對四聖谛仍有懷疑,要趕快詢問以斷絕疑惑,因為這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佛陀提出這個問題後,「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佛陀問了三次,大家都保持默然,因為「眾無疑故」,大眾對四聖谛的道理是深信不疑。

  釋義 一切的聖賢都是觀察四聖谛而成就的。基本上一個人在修學聖道時,一定要先「知苦」,明白生命是痛苦,如果認為生命是快樂,就不可能修學佛法,因為自己根本不想改造生命。因為生命充滿了不圓滿,所以必須對生命加以調整改造;故首先要知道生命是痛苦的,它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痛苦又是怎麼生起的呢?是心中的煩惱與業力所召感,所以應該對自己的思想行為有所調整,因為它是召感痛苦的根源。若要滅除心中的煩惱與罪業則要修道,這是透過戒定慧之道,對治心中的煩惱與業力,最後的目標則是趨向涅槃。這樣的修學次第,大眾都深信不疑,這是成為佛弟子的最低標准,也就是說,起碼要知道什麼因緣造成流轉的痛苦,什麼因緣造成還滅的安樂。

  時阿耨樓馱,觀察眾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谛,不可令異。

  消文 這段是弟子的如實回答。這時在所有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耨樓馱尊者,他以天眼觀察與會大眾內心的相貌,他代表大眾回答佛陀說,在宇宙中,「月可令熱」,月亮是太陰,它的體性是冷性,即使冷性的東西也可使它變熱;「日可令冷」,日是太陽,它的體性是熱性,即使熱性的東西也可使它變冷。即使如此,佛陀所宣說宇宙人生的四聖谛真理,也是不能改變的。

  釋義 唯識學的修唯識觀,它如何引導我們觀察生命的相貌呢?它是以三種相貌來觀察人生:

  (一)依他起性:宇宙人生有些法的存在是因緣所生,如我們現前的色身,它的確是由業力所變現,不能說它沒有,雖然生滅無常,但它有存在的一定時間與空間,這種有稱為「因緣有」,或稱為「依他起性有」。雖然這種有只是暫時的存在,但我們應該承認依他起性的存在,這是不能消滅的,若消滅依他起性的因果法則,則變成斷滅見。這是觀察一切法有依他起性,相信人生的確有痛苦的果報,有快樂的果報;有些人貌相莊嚴,有些人貌相丑陋;有些人高貴,有些人貧賤,這些的差別都有它存在的因緣,這是依他起性。

  (二)徧計所執性:我們跟因緣法接觸時,內心起顛倒,捏造出許多妄想,譬如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了今生的身心世界,這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的生滅,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但我們一直認為生命體的背後有一個自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後的我是一樣,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是一樣,這個「我」就是「徧計所執」,這個「我」是我們所捏造出來的,有如「龜毛兔角」,烏龜本來就沒有毛,龜毛是我們所想象出來的;同樣的,兔角也是我們所捏造出來的,這樣的我是佛法所要駁斥的。譬如這個人對你做了一個表情,你可能認為他對你不懷好意,其實這個表情只是一個依他起性,你內心對這樣的表情,安立為「不懷好意」的名言,這就是徧計所執有,這也是眾生最嚴重的問題。我們這念心與境界接觸時,禅宗說「那樣就是那樣」,但當我們看到「那樣」時,卻安立很多錯誤的名言,這名言就是徧計所執有,佛法修我空觀、法空觀,目的就是在破除徧計所執有。諸位要注意,修我空觀、法空觀不能破壞依他起性,若破壞依他起性即是斷滅見。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的依他起性,在修空觀時是不能破壞的,空觀所要破壞的是徧計所執性,這是自己的妄想所捏造出來的。

  (三)圓成實性:這是宇宙間的真理。如業果道理、空性道理、真如道理等,這些是不隨時空而改變的,無論在天上、人間,這些道理放諸四海皆准。

  經文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因緣所生法隨時都會變化,月亮由於不同業力會變熱,太陽也會因不同的業力而變冷,這些因緣所生法會隨業力而變化,但「佛說四谛,不可令異。」佛陀所宣說四聖谛的真理,不隨任何時空因緣而改變,過去如是,現在如是,未來亦復如是,這跟佛是否住世無關,所以佛弟子們對真理的深信不疑。以上一段是弟子們回答前面佛陀的征問,以下一段是總結,說明心心相應,法法道同。

  佛說苦谛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余道。世尊!是諸比丘,於四谛中,決定無疑。

  消文 佛陀宣佛說苦谛,三界的果報本質上皆是痛苦的,這裡的苦谛,偏重無常,因為地獄、餓鬼、畜生的苦不能普遍三界,所以佛陀說苦谛的真實義是偏重在無常,無常故苦,因不安穩性故。這種無常的苦,不可能有任何因緣使它變成快樂。除非離開三界,否則即使積集再大的善業,只要是在三界得果報,都不可能得到安穩的快樂,因為三界的本質是無常是痛苦,這是無法改變的。

  「集真是因,更無異因。」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內心的煩惱跟罪業,煩惱包括貪煩惱及我見的顛倒,業力包含善業、惡業、無記業。佛法認為業力是親因緣,心中的愛取煩惱是增上緣,臨命終時起善念或惡念,這心念對業力的刺激會造成果報的差別,所以愛取煩惱是助緣,業力是親因緣,煩惱跟業力都是召感痛苦的因。

  「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消滅痛苦的前提是因地先消滅,不滅除煩惱業力的因地,痛苦的果報不可能改變。「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余道。」消滅痛苦之道就是戒定慧,再也沒有其它道路可消滅痛苦。

  佛陀如是宣說四聖谛道理,弟子們如實的理解,「是諸比丘,於四谛中,決定無疑。」弟子們對佛陀所宣說宇宙人生流轉、還滅的真理,深信不疑。

  釋義 這裡的四聖谛講到因緣法,「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生命是遵循一定的規則運轉,沒有人能控制生命。從因緣所生法來看「加持」這件事,我們總希望有佛陀在世,他能加持我們,賜給我們一些神通三昧,其實這都是錯誤的思想。痛苦是因自己內心的顛倒而起,唯有透過戒定慧的修學,消滅自心的顛倒,如此痛苦的因地消滅,痛苦的果報也隨之消除,「既從心起,還從心滅。」有禅定的人,他可以運用禅定力把一個人的罪業力量暫時壓下來,使善業生起現行,所以「加持」會有點效果,可以稍微調整善、惡業起現行的時間表,但這還是自己的因緣,所以「加持」基本上是增上緣。

  乙三、斷疑流通

  這段是佛陀斷除眾生心中的疑惑,疑惑是怎樣產生的呢?在理論上說,大眾對宇宙人生流轉、還滅的真理是深信不疑,但於實際的修證上,大眾會有一些疑惑,這疑惑主要有二:

  (一)個人修證:自己在修證四聖谛時的疑惑。

  (二)對他弘傳:這是利他弘傳上的疑惑。

  佛陀臨滅度時,弟子們不論在自利或利他上,對實際事修上的疑惑,佛陀必須加以斷除。

  ○ 斷疑流通分三 丙一、顯示余疑;丙二、為斷彼彼疑 ;丙三、重說有為無常相勸修

  丙一、顯示余疑

  前面的證決流通,大眾對真理深信不疑,弟子們都知道痛苦跟快樂是有一定的因緣。但在實際操作上,不論在自利或利他上,大眾還是有一些障礙;在自利上有二個障礙,首先是所作未辦者。

  於此眾中,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

  消文 第一個疑惑是所作未辦者,這是初果、二果、三果的有學位聖人,這些聖人在對治煩惱罪業上,已經成辦了一部分,但尚未完全成辦,這時他們見到佛陀滅度,內心有深重悲傷的感覺;若表現感到悲傷,表示內心尚有余惑。這是說,初果、二果、三果的聖人,遇到佛陀滅度,他們心中想著:我修學四聖谛是佛陀的引導,在我的修學之路,佛陀陪著我從凡夫修到初果、二果、三果,但我現在還未所作皆辦,以前若有問題,我就請問佛陀;我應該怎麼修,也是佛陀開導我,但現在佛陀即將離我而去,若想在修行上增上成就阿羅漢果,則已沒有進步的因緣,所以這時感到悲傷失望,這是所作未辦者的疑惑。這是說,我走了一半的路,但引導我的導師入滅了,那該怎麼辦呢?

  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

  消文 這段是內、外凡的疑惑。這些外凡或內凡的修學者,在佛陀臨滅度時,他們心中生起這樣的想法:若是善根深厚的修學者,能親自聽聞佛陀宣說四聖谛,以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威德力攝受,很多人都能見道。經典上的確有眾多的記載,許多人聽聞佛陀宣講四聖谛,當下或一天乃至七天,成就見道位,這猶如在黑暗中走路的眾生,見到如電光般的佛陀法要,由這光明法要的引導,見到我空真理,成就見道位。這凡夫的疑惑是說,自己見到很多學長,他們都是聽聞佛陀講四聖谛,證初果而成就見道位,現在佛陀滅度,自己得度的因緣也就消失,「入道無由」,佛陀入滅後,自己就不可能成就初果了。這是內、外凡的疑惑,以上二種屬於個人修證上的疑惑,以下一段是利他的疑惑。

  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消文 這是所作皆辦的阿羅漢,具有三明、六通、八解脫,內心光明的智慧現前,觀察四聖谛了了分明。他見到佛陀的滅度,他心中想著:唉啊!眾生實在福報不夠,佛陀滅度後,四聖谛就沒有人來弘傳,佛陀怎麼這麼快就滅度呢?佛陀若住世多一些時日,就能開演四聖谛,佛陀滅度後,四聖谛的法要從此隱沒無人弘傳。這是對佛法相續的疑惑。以上是「顯示余疑」,顯示三種人的疑惑,包括所作未辦者、凡夫、所作已辦者的疑惑。

  丙二、為斷彼彼疑

  佛陀知道眾生在實際修證上的疑惑,以下一一加以駁斥。

  阿耨樓馱,雖說此語:眾中皆悉了達四聖谛義。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固,以大悲心,復為眾說:

  消文 阿耨樓馱尊者雖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谛,不可令異。」大眾在理論上雖深信四聖谛,但在實際修證上卻有障礙,這時佛陀就必須有所說明,以破除弟子們在自利利他因緣上的疑惑。以下共有三段,以對治前面三種眾生的疑惑。第一段是對治有學位所作未辦者的疑惑。

  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消文 佛陀召告已入聖位而所作未辦的弟子們,佛說:「你們對我的即將離開不要懷有悲惱,因為即使我住世一劫,但不論是住世一劫或一百歲,終有一天我還是會入滅,所謂只有相會而沒有分離,這是不合乎生命的規則,要緊的是,我所開演的四聖谛法門,你們依之而修行,即是「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如果不依之而行,即使我整天陪伴在你們身邊,如是久住一劫,你們也得不到利益。」這是說,佛陀引導弟子們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即使佛陀已離開,只要依照法門修學,仍可依止法門而增上,不必佛陀在身旁;如果不修學,即使佛陀在身旁也得不到利益。

  釋義《阿含經》中有人問捨利弗尊者,過去在凡夫位時,尊者如何修學佛法?尊者答:「我觀察四聖谛法門。」又問:「證初果後,又如何修?」尊者答:「我也觀察四聖谛法門。」證二果、三果、四果後,尊者也都是觀察四聖谛法門。佛法就像電鑽,牆壁雖有深淺之別,但能鑚牆壁的還是電鑽。這是譬喻說,不論是凡夫或聖人,佛法的法要都一樣,在凡夫時修「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成就初果時,還是修這個法門,只是愈深觀,對法義的了解更深入,所證的真理更深廣,所斷的煩惱更徹底,如此而已。也就是說,斷惑證真是個人的問題,這跟佛陀是否在身旁沒有關系。佛陀這樣的開示,給有學位的修學者很大的鼓勵。也就是說,佛陀引導弟子們走到這條修行道路,後面的道路弟子們要繼續走下去,不用疑惑,因為「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能繼續修行佛陀所宣說的法要,就能成就阿羅漢。以上是對治所作未辦者的疑惑,下一段是對治凡夫的疑惑。

  應可度者,或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已作得度因緣。

  消文 佛陀一生中,對於善業成熟而應得度者,佛陀皆已度化;即使沒有度化者,佛陀對他們也作了得度因緣。有如醫生雖離開病人,但已留下治病的藥方,若有病時能服用這藥方,就會有治病的效果。所以佛陀雖已滅度,但佛陀所宣說的真理,假借語言文字的記載,透過歷代祖師的弘傳,也可流傳後世。後世弟子們依此法義修學,亦能離苦得樂,這跟佛陀是否住世無關。「其未度者,皆已作得度因緣。」所以弟子們的得度,不一定要遇到佛陀,依止法即可得度。這段是破除凡夫的疑惑,以下是對治阿羅漢的疑惑。

  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消文 阿羅漢是所作已辦,他對自己完全沒有疑惑,但有些阿羅漢有悲心,他心裡想:「佛陀若滅度,四聖谛的真理誰來弘傳呢?」佛陀說:「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弘傳四聖谛的真理不一定要靠佛陀,靠代代僧寶弟子們的弘傳,把佛法語言文字的法義流傳後世,這即是佛陀的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釋義 佛法的真理有二種:

  (一)離言真如:離言真如是離開語言文字,聖人內心所覺悟的真理,這是不能與他人分享的,如初果有初果所證的真理,二果有二果所證的真理,三果、四果也都有他們所證的真理,聖人對這光明的真理,所證不同,有些聖者所證的真理比較光明,有些所證比較模糊。總之,離言真如是唯證方知。

  (二)依言真如:這是假借語言文字所表顯的真如,如《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為诠釋生命無常無我的真理,把真理化成這四句偈,說明人生就像做夢,當夢醒後回顧過去生命的成敗得失,以前認為重要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覓之了不可得。這真理是假借文字來诠顯,即使是個凡夫,若能如實的宣說這文字真理,他人亦能如實的聽聞、思惟,則也能成就聖道,這樣的法義不必等待佛陀住世宣說,只要弟子們能「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這裡是贊歎依言真如的殊勝。以上破除了修學佛法時,自利利他方面的疑惑。

  丙三、重說有為無常相勸修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

  釋義 佛陀勸勉我們:「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無常主要是指死亡,死亡來臨時,生命就會起很大的變化。我們讀流通分,感受到佛陀一再強調生命的無常。蕅益大師在《靈峯宗論》上說,佛弟子們都知道生命是痛苦的,也知道修習佛法能離苦得樂;大家雖然都知道這道理,但卻不願把寶貴的精神體力用在修學佛法上,這矛盾是怎麼產生的呢?主要原因就是眼前活計放不下,有如螞蟻明知暴風雨即將來臨,但對眼前的糖果就是放不下。這要如何對治呢?思惟無常,思惟眼前的快樂,「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眼前的快樂不久住,並不能作為皈依處,若以為這是真實,臨命終時必定後悔。所以觀察死亡無常,有助於對治眼前安樂的執取。如是對治外境的執取,有助於自己安住在內心的法要上。所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上诠顯世間的無常觀,下一段說明修學無常觀所成就的利益。

  以智慧明,滅諸癡闇。世實危脆,無堅牢者。

  消文 透過對無常的觀察,破除我們心中的顛倒。眾生最嚴重的顛倒就是常見,將眼前的利益得失看得太重,這就是癡。如何對治呢?觀察世間是生滅變化,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因緣。以上說明修習無常觀的利益,下一段是引證勸修,佛陀以自證的功德來作勸修。

  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消文 佛陀說,我自己如實修學四聖谛,已經成就寂滅之道,解脫生死苦海,猶如一個人已棄除邪惡的病痛。一切病痛的根源是色身,觀察色身的方法有二:

  (一)罪惡之物:「罪惡之物,假名為身。」對眼前活計的貪愛中,我們雖也貪愛名聞利養,但最貪愛的還是自己的果報色身。色身基本上是罪惡所召感,它不是無漏善業,而是有漏的業力所召感。

  (二)苦惱之物:色身「沒在老病死大海」,身是苦本,所有的老病死都依止色身而有。

  色身是罪惡之物,苦惱之物,一位有智慧者滅除有漏色身,成就清淨法身,有如殺了怨賊,誰不歡喜呢?

  釋義 一個人臨命終時,從淨土的角度,若有臨終的正念,心不貪念,意不顛倒,正念分明,則能跟彌陀感應道交。這關鍵點在於對眼前色身是否放得下,也就是說,生命是不斷的流轉變化,在臨命終時,衣服若已破舊,就應脫下換穿新衣服。但有些人不想放下破舊衣服,自己雖不想脫掉,最終仍得脫掉舊衣服,結果對自己產生障礙。所以佛陀勸勉我們,平時要常觀察色身是「應捨之身」,一位智慧者,應該把色身當作暫時之物,而且是罪惡之物,苦惱之物。以上的道理都是佛陀所親證,他已親自做到這道理,所以佛陀感到慶幸與歡喜。

  乙四、囑付流通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消文 這段是佛陀勸勉我們要斷除苦集二谛的流轉。佛陀召告弟子們:「常當一心」,應該安住在真如一心中,修學種種戒定慧的方便。為什麼呢?因為一切世間的果報,包括「動不動法」,「動法」是指欲界的果報,「不動法」是色界、無色界的果報,三界的果報都是敗壞不安之相,都是苦惱不安穩,皆不是我們真正的長久皈依處。

  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消文 佛陀勸勉弟子們「勿得復語」,蕅益大師解釋「勿得復語」是指道谛,由道谛而消滅身口意三業的擾動。「時將欲過,我欲滅度。」由消滅擾動而進入寂靜安樂的涅槃。「是我最後之所教誨」,這是佛陀對弟子們最重要、最殊勝的教誨。

  釋義 這裡的流通分,我們從經文上的學習,感受到佛陀一方面對四聖谛法義的贊歎,所謂「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另一方面,佛陀也說明「依法」與「依人」之間的關系。依法與依人之間的差異,由讀《六祖壇經》中,可看出一些消息。六祖大師過去是個柴夫,他砍柴後把木材送去給客人,剛巧客人正讀誦《金剛經》,他聽聞「應無所住,而生起心。」六祖即略有領悟,客人又鼓勵他親近五祖弘忍大師,經大師的開導,六祖大師開悟而明心見性,但五祖認為六祖的福德因緣尚未具足,不論自利或利他,皆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潛修練,於是命六祖離開僧團去好好用功,並在深夜時送六祖到山門外,臨走前的時候六祖還有點依依不捨,因為原來是善知識引導,現在離開善知識,不知道何去何從,有點失落感,五祖大師說:「迷者師度,悟者自度。」過去這念心迷惑顛倒,不知生命的真理,完全跟著感覺走,則必須依人又依法,因為法要在善知識的心中,剛開始要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時「人」扮演重要角色,因為法要在善知識心中,所以迷惑顛倒時,依人又依法,故「迷時師度」。但「悟時自度」,當明了道理,後面的道路就要靠自己行走,善知識只是做一些鼓勵,做一些對治,所扮演的是次要的角色。本經的流通分也明顯含有這種涵義,即使佛陀已滅度,但我們依止佛陀的教法如實的修學,也能得到佛陀住世時,那種相應的功德,因為「因緣所生法」的真理不是佛陀所創造,而是佛陀所發現,宇宙間本來就已存在的道理。「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遵循這個規則,自然就出現這種功德,這跟佛陀是否在世完全沒有關系。這裡的流通分是佛陀臨滅度時,對我們的教誨,勸勉我們依教奉行。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遗经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