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維摩诘所說經》講義二 佛國品第一
《維摩诘所說經》講義二 佛國品第一 佛國品第一 前面已經敘述說,此品中釋迦牟尼佛在毗耶離城外庵羅樹園與眾集合,長者子寶積說偈贊佛,佛陀於是告訴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此即是此經不可思議解脫的根本。 現在,我們來探討一下關於“佛國品”的因緣。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也即是必有因緣會聚始能成就,如果沒有因緣,則無的放矢,而無的放矢則不能契機,對牛彈琴,等於白說。所以法不對機等於白說。 此品為什麼稱“佛國品”?因為此品所表述的是佛土之事,所以稱之為“佛國品”。具有兩種意義:一,長者獻蓋,如來示土,即從佛陀神通所現立名,所以稱“佛國品”。二,寶積問淨土之行,對此,佛陀回答佛國因果,從佛陀所說稱之,所以稱佛國品。 一般而言,佛經的開端都稱序品,只是此經首先說“佛國品”。這是因為,一般佛經的開端純粹是闡明序幕之義的。即使有正文之義,但相對於序文,也還是此序文為長,所以仍然稱序。而此品中,不單單是闡明序文,而且序文短小,正文卻長,所以稱“佛國品”。雖然正文有多門,只是為了對機教化眾生,所以對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的菩薩,此經闡明的是法身大士的法門,所以最初集會就辨明淨土,接下來闡明成就眾生之行,所以經初稱“佛國品”。況且“佛國品”中有“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可見心為萬行之主,所以佛國一品在眾品之先。 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耶離城庵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 佛陀所說經典開端均有如是我聞等字樣,是表示有六種成就。此是印證經典是佛所說的標志。否則即非佛說。此六種成就的因緣:佛將涅槃之際,阿難尊者向佛四問:一,佛滅度後,依何安住?二,如來去世,以誰為師?三,惡口車匿(惡性比丘)雲何共住?四,結集經典之初安何等語?對此,佛陀一一回答,依四念處安住,以戒為師,默而擯之,然後是“如是”,即信成就。用以證明是佛所說或經佛所認可,不是隨便什麼說的。《大智度論》說: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說之者,順佛遺命,作如是說;聽之者,敬信佛故,順如是聽;故曰信順之辭。進一步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可見,信則立,無信不立。正是因為使人相信,才會走進佛法的大門。《大智度論》又說:如人有手,至於寶山,隨意所取,若其無手,則空無所得;有信心人,入佛法寶山,得諸道果,若無信心,雖解文義,空無所得也。由此識信,可見一斑。 “我聞”即是聞成就。 “我”是主宰義。《大智度論》說: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有吾我,雲何佛經言如是我聞?答:證得無我實義,假世俗說我無咎,又說“了了見佛性,不著一切法,何況我無我,以無所著故,能說我無我,是故我無咎”。此中之我,指阿難尊者。阿難是佛之堂弟,生於佛得道之夜,二十五出家為佛侍者。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只聽聞一半。所說“我聞”,如阿難回答迦葉尊者說:“佛初說法時,我爾時不見,如是展轉聞,乃至波羅捺”。縱觀佛之眾多弟子,為什麼只有阿難能結集經教?回答是:道安法師說:十二部經,阿難得佛意三昧之所傳也。又如《金剛華三昧經》所說:得法性覺三昧,能宣傳眾教。此中之“聞”有二義:一,息诤?之心,二,生物(物者,有情也,眾生也)信受,進一步說聞是三慧之初,即耳根系聞慧,天然能識聲塵之境,並不需要作意思維然後能聞,此處所說我聞,是因為阿難是小乘中的小果,未證四果,自然不能取信於人,所以說“我聞”表明師承有據,則頓釋群疑,以證正信,所以說“我聞”。而不象我們今天,多是依人不依法,學人不學佛。以阿難之智尚且說我聞,更何況我輩相差甚遠呢?所以大可不必對眾生說“聞我”。 進一步說,“我聞”,《涅槃經》說:阿難聞法,如瀉水之異器。器有三種:一者不覆,謂無散亂心,二者不漏,謂無忘失,三者不臭,謂無顛倒心。以三德自在,所以說我聞。 “一時”即是時成就。 所謂一時,不是指年月日之時,實在是指佛陀說法,弟子契機信受,即感應道交之時。對此,《智度論》說:“說時方人,令生信故,說若無時,則聞不可信,故須明時。”或許有人會問,言時可以,何以要稱一呢?回答是,一指一部之經,即是說一部經時,所以說“一時”,又針對眾生,心行可定之時,稱為“一時”,又是機教相符,即是感應道交契機之時,稱為“一時”。此中,一離不開時,時離不開一。 “佛”即是主成就。 “佛”全稱佛陀耶,譯為覺者,即自覺覺他行圓滿。《佛地經》:“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眾生,如睡夢覺,如蓮花開,故名為佛。”此是說明說教之主。佛法可以有五種人說:一,佛自說,二,弟子說,三,諸天說,四,仙人說,五,化人說。此經是淨名所說,不題淨名,非佛所說,而題“佛”者,如只標淨名則不成經。現在要成就佛經,所以要題“佛”字。所謂自覺,異彼凡夫;所謂覺他,不是小乘,所謂覺行圓滿,不同於菩薩。進一步說,天竺人認為佛是天鼓,賊若來時,天鼓即鳴,賊若去時,天鼓也鳴,而天鼓鳴時,諸天心中勇猛修羅怖畏,諸佛也是同樣的道理,眾生煩惱來臨,佛陀說法使之不來,煩惱將滅,佛陀說法使之根除。佛陀說法時,弟子心中勇猛精進,各種魔怨怖畏,因此之故,所以稱佛為天鼓。 在毗耶離,庵羅樹園,即是處成就。 所謂“在”,即是“住”義。住有兩種:一是內住,二是外住。內住分四點,1,天住,指住布施持戒,2,梵住,指住四無量心,3,聖住,指住空無相無作三昧,4,佛住,指住諸法實相。外住也分四點,1,化處住,指釋迦牟尼佛住娑婆世界,2,異俗住,指三世諸佛不住俗人捨,都棲於伽藍,3,未捨壽分住,指佛壽無量壽,為魔王啟請,而捨無量壽,只留八十,4,威儀住,指行住坐臥都稱住,現在佛陀內棲實相,外住庵園,是無住而住,住無所住,所以說住。 毗耶離城庵羅樹園是說明住處,如果沒有住處,則眾生不接受,處有兩種,總處指毗耶離城(國城名),別處指庵羅樹園。所謂“毗耶離”:毗,翻為稻,指多出粳糧,離翻為廣嚴,即平廣莊嚴,只是天竺小國,以國為城,大國則與城別。這個國家道路平坦,廣博嚴淨,人民又好樂正道,由此諸稱毗耶離。另有一種解釋,《善見毗婆娑》記載,過去波羅捺王的夫人懷妊,生下一片肉,形似赤槎葉。夫人用器皿裝之放入江中,順流而下,江邊有一修道之人,依靠牧牛人安住,見到器皿拿回家中,經半月一片忽成兩片,又經半月,兩片各生出頭和四肢,再半月,一片成女,一片成男。道士慈心之力,使兩手出乳養育二子,後送於牧牛人,後二子年十六為夫妻,在一平博地,長寬各一由旬,建宮捨,後生一男一女,如是多次生兒育女,牧牛人見其子多,如是又造十六宅,三次超過原來的住處,所以看此地,認為廣博莊嚴。所謂庵羅樹園,庵羅即指果名,此果似桃非桃,似奈非奈,此園多此果樹,所以稱庵羅樹園。又指庵羅樹女,從庵羅樹生,容貌美麗,絕代佳人,有人欲見,先出三個金幣,就是此女,捨園為佛立精捨,如祗陀捨樹之類,以施主名稱標明。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诃薩三萬二千……此是眾成就。有二義:一大眾圍繞,佛德蓋尊。既尊其人,則受其道。二成就信義,如果僅是阿難一人聞說,則不足信,而與眾共聽則所傳為實。總攝大眾,共有四種人,1,影響眾,在座默然;2,發教眾,即擊揚問道;3,當機眾,聞教啟悟;4,結緣眾,於未來受益。 因為聲聞形備法儀,心具智斷,所以為先,菩薩心雖會道,而形無定方,所以居次。此中“大比丘”,《智度論》雲:一切諸眾最勝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大障礙斷故,名之為大。比丘者,蓋是出家之總號,因果之通名,隨言翻譯成三義:一者破惡,謂除身口七非;二者怖魔,必斷三界煩惱,則使魔驚怖;三者乞士,謂從俗人乞食以資身,從如來乞法以練神,兼退無積蓄之累,進有福物之功,有斯大利,故名乞士。此是小乘教。 所謂“菩薩摩诃薩”,具足的梵語應是“菩提薩埵”,或“摩诃薩埵”,菩提為道心,薩埵為眾生(或有情),連起來即是道心眾生。摩诃為大,即是大眾生,以具足根本智之故,稱為菩薩,具足方便之故,稱摩诃薩;具智慧故,稱為菩薩,具福德故,稱為摩诃薩。進一步說:具般若,所以稱菩薩,具大悲,所以稱摩诃薩。總而言之,菩薩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故名菩薩,所謂“三萬二千”是標明一個大數。 “眾所知識”。此三萬二千大士,以慈悲益於眾生,如日月升天,感益之人誰不知識。知識有二:1,遠眾知而不識,2,近眾也知也識。知識即知其內德,識其外形。可見知義深,識義淺。《成實論》雲:可知法者,第一義谛也;可識法者,世谛法也。或者也可以這樣以為:三萬二千大士,因為上求的緣故,諸佛道場無所不至,所以被諸佛菩薩所知;因為下化的緣故,普利有情,即為一切國土眾生所識,所以說“眾所知識”。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前面闡明被眾所識,現在贊美大士內行成就,所謂“大智”即指如來一切種智,所謂“本行”,指六度十地,是智者之本行,三萬二千大士因行已經究竟,所以說本行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眾所知識是由本行成就,本行成就是由佛陀威神建立,始起為建,終成為立。此處單獨建立菩薩之因緣,實在是:天澤無私,不潤枯木;佛見雖普,不應無根。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既然威神是佛所建立,所以大士為報佛恩,即外防邪難,內宣正道,不落二邊邪見,即外有法之功,內有受持之因。所以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能獅子吼,名聞十方”。 內秉妙法於心,外能作獅子鳴吼。證道歌中說:“獅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如心有依著,則處眾有畏,若心無掛礙,則宣道自然,得無礙智,即能處眾說法,理直氣壯,挺胸抬頭,能伏群邪,所以說,能獅子吼,而所行諸行,彌滿法界,所以能名聞十方,比眾所知識的范圍更寬更廣。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此是將德顯名,真友不待請,此是應機說法。如慈母之育兒,似月光之臨水,即運無緣慈,興同體悲,為諸十方國土作不請之友。此“不請”有兩點:1,對於沒有善法,誘令眾生,2,對於過去雖有道機,現在無有欲樂,而方便起發,始則安之以善根,終則以佛道。 “紹隆三寶,使不斷絕”。 前面的不請,是表明下化眾生,現在的紹隆則是辯明上弘。《華嚴經·明法品》三番注釋:初會眾生發菩提心,所以佛寶不斷;為眾生宣十二部經,所以法寶不斷,受持一切威儀行法,所以僧寶不斷;次贊大願故,佛寶不斷;分別演說,十二因緣甚深之義故,法寶不斷;接下來說: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故,佛寶不斷;護持正法,不惜身命故,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悔故,僧寶不斷。所以解釋此八字即是:菩薩能承擔如來家業,親蒙授記,化導眾生,眾生因此而成於佛,復化眾生,所化眾生復得成佛,如是眾生不盡,三寶不絕。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以上“紹隆三寶,使不斷絕”是顯正,此“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是破邪。所謂魔,又稱魔羅,義為殺者,因能害眾生法身慧命,所以又稱為怨,而說魔有別:有兩種:一,四魔;二,八魔。所謂四魔,1,煩惱魔,為生死因;2,天魔,為生死緣;3,陰魔;4,死魔。3與4是生死果,而陰為通,死為別,所以因有內外,果有通別,所以說四。所謂八魔:前四種同上所說,再加之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因此四破佛果常樂我淨四德涅槃,所以稱之為魔。小乘人不以此四為患,所以不說,依大乘,此四入煩惱魔攝。所謂小乘降伏:小乘見四谛,降伏煩惱魔,入無余涅槃,降於死陰二生死果,以神通咒術,伏彼天魔;所謂大乘降伏,得無生忍,降伏煩惱魔,得法身故,降於天魔,得無生忍及法身故,降死魔,得無動三昧,降於天魔。所謂降八魔,如果知曉如來常樂我淨,即除四倒,稱降四魔,此處所說降伏魔怨,制諸六十二外道邪見,則是內證平等之理,外行平等之行,游戲神通,博愛一切,能使魔怨外道歸依稽首。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 以上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是外破眾邪,永離則內除結縛。所謂蓋纏,即有所得心,覆於正觀,稱之為蓋,使行者系縛不得自在,稱之為纏。大士以無所得為本懷,所以是悉已清淨,進一步探討蓋纏,所謂蓋,即指五蓋,有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蓋,所謂纏,即指十纏,有無慚、無愧、忿、覆、悭、嫉、睡眠、悔、掉舉、昏沉。掉舉是使心不安靜者,昏沉是使心惛重者,悔是對所作善事生悔。小乘佛法只說十纏,大乘佛法《大智度論》中說五百纏,蓋也有無量蓋。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因離蓋纏,所以能於諸法無礙,因為無礙,所以得大自在,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是解脫。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而此無礙解脫,也就此經所說的不思議,此時,不二正觀,恆現在前。即是“一心不作二觀,大道疾現面前”。則心常安住,於空自在,稱為無礙。此時塵累(即煩惱障礙)蕭然,所以稱解脫。(僧肇大師說:此解脫者,七住所得。)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念即不定,定即不念,以正念凝然,常安於中觀(不二、平等)。則是念定,即寂照同時,動靜一如,如是:念不斷,則慧欲明;定不斷,則心常一。卻又持不斷,則意識運,無分別中,歷歷分明,則教化無有障礙,如是則萬行自在。“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謂不斷:凡夫功德,經眨則失,二乘灰身滅智,不再生起,只有菩薩經身不失,歷劫逾劫欲明,所以說不斷,也許,回向的功用就在於此吧。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此處所說是十度,前六度已知,然後從禅開出力、願,從般若開出智及方便;所謂無不具足,前具九度,後足願。總而言之,十度即是十種法門,三萬二千菩薩具此十度,所以能夠自他兩利,度生死海,登涅槃山,即是跨海登山,雖很難,卻是光明之旅。 進一步探討十度,具足橫豎二門:豎則配於十地,橫則一位具十,初地始得正觀,此時已離凡夫,對於身體、生命、財產,不再貪著,能夠捨棄而無掛礙,相配於布施度,因為布施是實踐之首。歡喜是初地,所以相配而益彰。待到二,內心離垢,修行十善,配於持戒,也是相配益彰,三地發光地,信忍位滿,能忍於辱,也是相配益彰,四地焰慧地,修習道品,勤策眾行,所以以精進配之,五難勝地,觀乎四谛,學於五明,非定不發,所以以禅配之,六地現前地,順忍位滿,能觀十二因緣,當用般若,配於六地,七地遠行地,即空為有,善巧義彰,所以以方便配之,八地不動地,又從諸佛受不同法門,並能生起各種願,所以配之,九地善慧地,入法師位,長於四無礙辯,於境有強用,所以力配九地,十地法雲地,因位已滿,決定無疑,所以智配十地。 四無礙辯,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障礙的理解能力(智解),言語表達能力(辯才),以智慧為本稱四無礙智;就理解而言,稱四無礙解;就言語能力而言,稱四無礙辯。也就是度生之法,即“四化法”,1,法無礙解,對法名句文章領悟並能決斷無礙;2,義無礙解,精通法所诠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3,詞無礙解,精通各種方言,無礙自在;4,辯無礙解,指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也指隨緣善巧教化。 五忍:三賢十地,十三觀門,也稱十三大法師,配五忍,則於信忍、伏忍、順忍、無忍,各有上中下三種忍,又加寂觀之下忍,為十三忍,修此十三忍為大法王。 如果就橫而論,即一正觀就具足十門,如不悭之義,稱為檀那,決了無疑,稱之為智。吉藏大師說:十度橫豎義乃有之,如詳細看來,只以十法而說。如僧肇大師說:法身大士,得無生忍,以心無為,德無不為,故施及於施,而未嘗施,戒及於戒,而未嘗戒,以施及於施,故不證無為,而未嘗施,不滯於有。不證於無,名曰漚和,不滯於有,稱為般若,故於一一門,皆備二慧,名為具足,不言具足,配九地十地也。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以上是贊其行遠,此是贊其位高。所謂逮:即及或至義,因諸佛菩薩加功用行,及至到了無所得處,即與實相法身相應,於一剎那,當下觀照般若現前,同法性相契,本自不起,於是,無依無受,不著不住,不驚不怖,動念生心,畢竟寂然,能信能受,直下承當,所以說,不起法忍,即證無生法忍。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以上是贊美菩薩自悟,現在是稱歎菩薩又能化他。所謂隨順:一順實相,二順機緣,三順佛旨。進一步說,佛陀已圓證實相,菩薩尚不能如是,只能隨順,所以這些菩薩隨順法性實相,證無生忍,則知諸法相幻性空,幻空不二平等,所以能隨緣度眾,如是隨順眾生,轉不退輪,也即是隨順法性供養諸佛,因為真俗園融,所以菩薩能以方便智善解因緣所起之法相,能了知恆沙眾生的差別根性。 只進不失稱不退。有三不退:1,位不退;2,行不退;3,念不動。 “蓋諸大眾,得無畏力。” 因為無緣慈與同體悲,又能喜能捨,則能普被一切,如天無異,陰覆九法界眾生,得四無畏。所謂四無畏:1,一切智無畏,佛於眾中說法,以第一義谛通一切法,沒有絲毫怖畏,2,漏盡無畏,對於如流水般連綿不斷的煩惱,已能拔本塞源,不再有煩惱的畏懼,3,說障道無畏,如來說法,如獅子吼,於一切障道之法,如湯消雪,無所畏懼,4,說盡苦道無畏,如來說法,隨順法性而說,而法性離嗔惱,一切眾苦,所不能加,所以是無所畏懼。這些如佛無畏的菩薩,法雲密布,陰覆有情眾生,不執有為,不住無為,猶如春風化雨,無為而為,因此眾生深蒙其恩惠。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相第一。” 功是施予,德是陰覆,照有為智,鑒空為慧。菩薩以此功德智慧,修養內心,如是誠中又形外,即相好莊嚴,儀容第一,何須外表裝飾,已然超凡脫俗。《大乘起信論》說:能說之人,色心殊勝,不須廣論。 “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菩薩修清淨業行,感身相好圓滿,即有色心殊勝德本具莊嚴,不假世間金銀等裝飾,即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名稱高遠,逾於須彌。” 內有色心殊勝德福慧,則外名高遠,而須彌山乃世界最高之相,這些菩薩德名聲已超過了須彌山,如是則周遍恆沙世界。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這些大菩薩已經深信真如法性,不再以分別心觀察諸法,所以是信心堅固,猶如金剛不可破壞。信有兩種:1,聞信,如聞藥能治病,2,證信,如服藥病愈,證明藥為良藥。此中是證信。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 深信如金剛堅硬,通達如妙寶明徹。眾生在於迷惑諸法為實在,事實上,一切法都是魔術一般,諸佛菩薩通達,則一切法皆是佛法,而不離一切另有佛法,於是了知佛魔同體。於是依眾生執著之邪見,對之以菩薩的無得之正觀。因此觀察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能以慧炬普照恆沙眾生,使眾生就地跌倒,又就地爬起,即由何處結,在何處解。而不是逃避。此法寶猶如甘露,普施眾生,無不潤澤,使眾生受解脫煩惱結之益。 照破癡暗,雨潤熱惱。 結即不通之義,障礙。 “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以上稱贊大士的色心殊勝,現在贊歎大士的口業。因為這些菩薩以一切種智應機說法,能使眾生藥到病除,並能使之病藥兩亡,所以眾生一聞,即生法喜,因為此法音微妙第一。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余習。” 因諸菩薩得甚深般若,徹照諸法實相,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親證無生之理。十二因緣亦復如是,同八不等,於是斷諸邪見,絕諸戲論,所謂斷邪有二:一斷諸邪見,即能超凡,二離有無二邊,習氣已無,即是入聖。《大智度論》說:為菩薩時斷煩惱,得佛時斷習氣,如是,如無習氣,同佛無二嗎?事實上,習有粗細,現在只是斷了粗習,仍有染法舊習,所以與佛有異。依《地持論》所說,十地菩薩斷煩惱障習已盡,至佛除智障方究竟。如龍樹菩薩《智度論》所說:不盡約智障未傾。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這些菩薩煩惱障斷盡,所以理直氣壯無所畏懼,被堅執銳,如獅子吼,轉大*輪,如雷鳴一般。前所說獅子吼指於一切處無畏。現在就演法無畏,此中雷喻有五:1,慈雲普覆,2,慧雨流澤,3,法音遠聞,4,驚醒無明昏寢,5,生長善根。 “無有量,已過量。” 這些菩薩因深契諸法法性,超越時空的界定,如果要以時空來界定則不能通達,因為無有量,已過量。(無三界內分段生死果,稱為無有量;法身菩薩,入無畏境,形不以像取,心不以智求,稱為已過量。)因僧肇大師說:既得法師,入無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無量,六住以下,名有量也。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 這些菩薩深入法海,(法性深廣無涯猶如大海。)猶如航船導師,引導眾人,入大乘佛法大海,采集法寶。因善知寶性,所以能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如是就如下文中所說:“一切菩薩法式皆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 “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善知眾生,外來所趣,及心所行。” 這些菩薩因具二慧,所以能通達一切諸法法性,善知眾生因緣果報,在六道中往來生死,即是所趣果。為什麼?因為眾生思惟,依於諸法法性的幻生幻滅,以為實在之因;而菩薩則證法性,三界幻翳,如即海觀漚,了了分明。(雖知諸法畢竟空,而能了眾生心行,雖了眾生心行,而常畢竟空。)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 這些菩薩,位鄰極果,因與佛無等,實相無等,唯佛與佛乃能相等,即無等等,所以九法界不等,只能鄰近。因同佛果近,等覺成就是等覺,所以能具照空有的自在慧。因地之中,無不具足。所以具十力,降天魔。無畏制外道,十八不共區別於二乘。所謂十力:1,處非處智力。處是道理義,處非處就是說一切道即非道理,因為世間一切道理,決定於時空因緣,而時空遷流不住,所以道理只具有時空性,不是決定性,自然不是永久性,如執著道理,則成所知障,也稱理障。佛陀無明已破,知處非處,所以沒有理障,或許有人會問,那麼第一義谛如何呢?回答是:第一義谛,非時空性,非一異性,非常斷性,非所知性,遠離能所,不是思議所能了達,但卻能在時空因緣上,發見一切法如理如量,絲毫不爽,稱為因果律。只是時空無性,因緣性空,所揭示的道理雖可考據,卻又分明是戲劇性,換一句話說即是,因緣生法,不是究竟義。雖不能抹煞事物的存在,卻不可以執有實在性,因為離開了時節因緣等條件,一無所有,況且時過境遷,不復存在,此理非法身大士不覺,非如來不證。2,知三世業報智力。宇宙萬法,眾生如幻業力,過去與現在、未來,都在法性之中,依因果律,循序漸進,佛陀已徹底通達,大士已知。3,知諸禅解脫三昧智力。外道、二乘、菩薩都有禅定,只是不辯、不能辯明諸禅;雖都有解脫三昧境界,但各不相知而如來悉知。4,知諸根勝劣智力,諸根勝劣隨眾生業,各各不同,如此方三乘,耳根和意根最勝,所以如來以聲音而轉*輪,而香積佛國的大菩薩等,鼻根最勝,所以彼佛以眾香味而轉*輪,又如此方鳥眼根最勝,螞蟻鼻根最勝,如來教化眾生,選擇利根,不選擇鈍根,所以如來知根。5,知種種解智力。眾生依於“俱生我法二執”,各有其主觀上的看法與說法,如來悉知,所以能說法應機。6,知種種界智力。九界眾生依正二報,生活習慣,各各不同,如來悉知,故能方便拔苦與樂。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知一切因緣果報之因緣來歷,如五戒十善,必至人間天上;修八正道之無漏法,必至二乘之涅槃;隨順法性修無為法,必至佛果,即見其因,必知其果。8,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現在世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之智力。9,智宿命無漏智力,以宿命智知過去世眾生善惡業緣乃至無漏智力。10,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如實而知諸法實際。 十八不共法,只限於佛,不共三乘,所以說“不共”。1,身無過失,2,口無過失,3,念無過失,4,無異想,5,常處首楞嚴定,6,無不知已捨,佛澄法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7,欲無減,欲者願也,佛之度生願力,常無厭怠,8,精進無減,法性離身心相,本無懈怠,也無所謂精進,即是不增不減,9,念無減,三世諸佛功德智慧,其揆一也,所以念念真如,無增減,10,慧無減,11,解脫無減,12,解脫知見無減,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16,知過去世窮無量劫無有障礙,17,知未來世盡未來際無有障礙,18,知現在世恆沙界外界眾生念慮,乃至一微塵點無不了知,無有障礙。所謂四無畏:1,一切智無畏,佛於眾中說,以第一義貫一切法,沒有一點怖畏心,2,三漏盡無畏,煩惱流注,已經拔無塞源,無復煩惱畏懼,3,說障道無畏,如來說法,如獅子吼,於一切障道之法,如湯銷雪,無所畏懼,4,說盡苦道無畏,如來說法,順性而說,法性離苦,離嗔惱故,一切眾苦所不能加,所以無所畏懼。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這些菩薩早已站穩腳跟,證得法身,而法身無生,又無處不生,因為無生,所以不受諸惡趣。惡趣有二,一指三途,以十不善惡緣所感,二,六道都稱惡道,因生死輪回不得休息,雖然關閉一切諸惡門,但為度化眾生而生五道。所謂五道,《楞嚴經》說:有四種修羅,謂天人鬼畜,以修羅散在四趣,故言五道,雖現五道,而煩惱不起,即是生即無生,雖閉諸趣,又隨感現身,即無生而生。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這些菩薩以法藥而醫眾生心病,所以稱大醫王,觀機逗教,所以是應病與藥。所謂令得服行,即聞法斷結,或者可以這樣說,應病與藥,令眾生如法服行,則藥到病除。《大智度論》:“老病死苦,及貪嗔癡,自有生死已來,無人能治,唯有大士,善解救療。” “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淨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這些菩薩從法行中流出無量功德,就莊嚴自身而言,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都能得以成就。又依此無量功德,就莊嚴佛土而言,則也成就圓滿,莊嚴清淨。此是總結依據佛果德而實踐得以成就圓滿。接下來,這些菩薩能於恆沙國土中,見其相好,聞其名稱,沒有不受益德。既受益則敬信不疑,則行證隨之而至。如果這些受益的眾生,依照這些菩薩一樣如法修行,則功不唐捐,如是則自他功德兩利,都將具足圓滿,此是贊歎就菩薩形象名稱來利益眾生。接下來贊美如菩薩一樣身口意三業的功德來自利與利他。 那麼,這三萬二千菩薩眾都是什麼名號呢?這裡不能一一介紹,姑且列出五十二位作為代表: 1,等觀菩薩。此菩薩即以根本智見第一義谛,則一切諸法雖然千差萬別,卻同一法性,因為沒有一法有自性,所以依真如法性作平等觀,稱等觀菩薩。 2,不等觀菩薩。此菩薩以方便智見世俗谛。一切諸法雖同一真如法性,但因緣差別,形象各異。所以因緣果報,歷歷可見,不能偏廢,可見此是依因緣差別作果報不平等觀,稱不等觀菩薩。如鼻子就是鼻,悟了之後也不能稱為漏斗。 3,等不等觀菩薩。此菩薩以根本智泯一切法,以方便智立一切法,方便智中立一切法,立中即泯,即妙有即真空,雖真實不虛,泯中而立,卻又真空又妙有。此菩薩從空出假,由假入空,泯中而立,立中而泯,泯立同時不二,即真俗園融,非一非異,即是中觀,所以稱等不等觀菩薩。 4,定自在王菩薩。此菩薩以定為特征,因已證得首楞嚴定,稱定自在王。“首楞嚴”譯為一切事究竟堅固。凡夫在一切事上對生死遷流、剎那不住、如速朽之法,以為堅固,而此菩薩在生滅法中見不生滅,在可壞中見不可壞,所以稱一切法究竟堅固。如是則心不隨遷流之生滅幻影,則得自在定。此不同於二乘及權教菩薩,壓抑第六識,因此而有出定入定,所以是定自在,無時無處不是定,所謂王,即權威義,指一切禅定不及於此。 5,法自在王菩薩。凡夫於法都有所執,因此被法束縛,不得自在,如能通達一切法不離真俗二谛,而真俗園融,則法法自在,於是一切法本自涅槃,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不可思議,區別於二乘聖人修養上的自在,所以說法自在王菩薩。 6,法相菩薩。法相從緣起,性自空,即如,如是,不著法相,一切諸法,都是隨緣真如,即是不離法相即見法性,如果著相,即落生死,不住涅槃,相即是性,性外無相,所以稱為法相菩薩。 7,光相菩薩。光以覺照為義,相是反光為明,了別為義。覺照為根本智,了別為方便智,根本智為慧眼,方便智為法眼。進一步說,慧眼為理智,法眼為量智,如能理量雙消,即不住理量,則佛眼園融,即一切種智,此菩薩具光相,即是佛眼所見之光相,由一切種智所發。 8,光嚴菩薩。此菩薩以智慧平等之光,莊嚴十方清淨佛土自他平等,也即能自莊嚴。 9,大嚴菩薩。此菩薩大智慧,法身與報身冥契,如理如事。稱為大嚴菩薩。 10,寶積菩薩。此菩薩以般若法寶如大火聚,能破眾生無明之暗。聚即積義,所以稱寶積菩薩。 11,辯積菩薩。此菩薩積聚四無礙辯,普度眾生。所以稱辯積菩薩。所謂四無礙辯,又稱四無礙智或四無礙解,即諸菩薩樂說辯才,從意業而言,則為智為解,從口業而言則辯。(1)法無礙,言說章句,稱為教法,教法無礙,稱法無礙。(2)義無礙,對教法表達之義,沒有障礙,稱義無礙。(3)辭無礙,對於眾生方言,通達自在,稱辭無礙。(4)樂說無礙,以前三種智慧和勝解,為諸眾生說法自在,稱樂說辯才無礙。 12,寶印手菩薩。此菩薩把三法印熔為一實相印,以為法寶,亦稱寶印,即見法性,此菩薩以手勢印證寶印、法印,稱寶印手菩薩。 14,常舉手菩薩。此菩薩常舉慈悲之手,開示無上涅槃法樂,引導眾上求佛道,使眾生法喜充滿。 15,常下手菩薩。此菩薩常垂雙手,開示生死過患,使眾生厭離,接引眾生,使受法益。 16,常慘菩薩。此菩薩常以悲心憫念眾生,以眾生之憂而憂,而眾生常處苦海,菩薩則以同體大悲而救度之,所以稱常慘菩薩。 17,喜根菩薩。此菩薩於四無量心中,喜心最重,因此,對於眾生所做的各種佛事功德,盡皆隨喜,助其成就,所以稱其為喜根菩薩。 18,喜王菩薩。此菩薩於四無量心中,以歡喜心行菩薩道,使諸眾生能生法喜,所以稱喜王菩薩。 19,辯音菩薩。此菩薩能以八音辯說微妙法,所以稱辯音菩薩。前面四辯已說,現在說八音,即如來所得八種音聲:1,勝妙音,2,柔軟音,3,和雅音,4,尊慧音,5,不雌音,6,不誤音,7,深遠音,8,不竭音。 20,虛空藏菩薩。一切法包含於宇宙,宇宙又依於虛空,也可以說,虛空藏一切法,即是“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台。”此菩薩已證入空如來藏的境界,而空如來藏雖不與萬法為侶,卻又能含育萬有,不一不異,所以稱虛空藏菩薩。 21,執寶炬菩薩。此中寶炬即實相般若,而此菩薩已證實相,如是則盡虛空、遍法界不再冥暗,即如大光明藏,所以稱執寶炬菩薩。 22,寶勇菩薩。寶如金剛能攻堅破銳,此中之寶,指般若智慧,能破煩惱障,自行與化他,無所障礙,所以稱寶勇菩薩。 23,寶見菩薩。此菩薩以般若之法寶,破邪見網,照見一切法本來具足涅槃,可見一切眾生也本來具足不思議定,所以稱寶見菩薩。 24,帝網菩薩。十方剎土都是重重疊疊的陀羅尼網,菩薩度化眾生,只要執持陀羅尼印,提綱挈領,即能神變自在,猶如幻化,所以稱帝網菩薩。所謂陀羅尼譯為“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則一綱舉萬目張。在密宗中,稱咒陀羅尼,義即總持而不失。 25,明網菩薩。以智慧之光,遍攝諸法,重重疊疊,如一網收盡,所以稱明網菩薩。 26,無緣觀菩薩。因眾生有我執,於是,所布施給予的對象無不都是自己的有緣者,實際上,諸佛法身與眾生一體,所以當眾生法緣成熟之際,則法身大士即作不請之友,即是無緣大慈,此也就是說,菩薩與眾生只有法緣而無業緣,而法緣是平等緣,業緣是差別緣,即有人我、有無、高低等二元相待之緣,法緣卻是超人我、有無、高低之相待緣,實相無相,相待、能所並冥,緣觀俱寂,而又不落於斷滅空,所以稱無緣觀菩薩。 27,慧積菩薩。佛之法身也即是積聚智慧之身。而此菩薩已位臨佛陀,所以其般若智如大火聚能燒盡一切煩惱黑暗,所以稱慧積菩薩。 28,寶勝菩薩。“諸供養中,法供養勝”,所以此菩薩常以法寶施與眾生,即稱為寶勝菩薩。 29,天王菩薩。天有四種:1,假名天,即人王、皇帝、天子,2,生天,從四天王到非想非非想處天,3,淨天,即諸賢聖居天,4,第一義天,即十地菩薩,此處即指此天王,或者可以解釋,自性為天,自在為王,此處之自,即不依他起,不假造作,此菩薩即自證性天,說法無畏,如轉輪王,飛行自在,所以稱天王菩薩。 30,壞魔菩薩。此菩薩以大智慧,摧毀天魔外道稱之為壞魔菩薩。《醒世姻緣傳·十一回》中說:莫說人間沒鬼神,鬼神自在人間有,鬼神不在半空中,鬼神只在渾身走。良心與鬼與相盛衰,鬼若縱橫心自格(定位、執著義。)若還信的自家心,哪有鬼來開的口?膽先虛,心自丑,所以鬼來如掣肘。既知鬼是自家心,便識禍非天降咎。 31,電德菩薩。觀法如幻化,如露如電,本無所有,即有一念不住,一念佛;念念不住,念念佛。所證疾速猶如電光,或者因觀雷電光而得悟道,稱之為電德菩薩。 32,自在王菩薩。一切法皆是佛法,因為無明,所以系縛而流轉生死,若無明一破,則法法自在,所以若心若物,無有一法不是自在,並且也無自在可證,稱之為自在王菩薩。 33,功德相嚴菩薩。此菩薩以種種功德,嚴飾身心,稱之為功德相嚴菩薩。 34,獅子吼菩薩。此菩薩於大眾中說法無畏,所以稱獅子吼菩薩。 35,雷音菩薩。此菩薩說法聲如雷震,降伏剛強眾生,稱之為雷音菩薩。 36,山相擊菩薩。此菩薩說法聲如雷,蕩氣回腸,連綿不斷,威震遠方,虎狼之類(喻煩惱之類),抱頭鼠竄,稱之為山相擊菩薩。 37,香象菩薩。三獸渡河,香象最為徹底,三乘學佛,菩薩最勝,所以稱為香象,或指此香象,身出香風,喻菩薩能利益眾生。 38,白香象菩薩。此白香象,指菩薩中最勝之者,稱為白香象菩薩。 39,常精進菩薩。因此菩薩深知法性離身心相,不增不減,所以無有懈怠,隨順法性,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常行精進不退,所以稱常精進菩薩。 40,不休息菩薩。此菩薩隨順法性,勤行理六度,本自法爾,屬無為法,區別於凡夫、外道、二乘,因為對治法中,有疲勞相,需要休息,而此菩薩冥契法性,無疲勞相,何須休息,所以稱不休息菩薩。 41,妙生菩薩。此菩薩已證無生,自然能隨緣受生,因生滅如幻,即能離生死苦,稱妙生菩薩。一說生時有瑞相,稱妙生菩薩。 42,華嚴菩薩。此菩薩以六度萬行為因中之花,莊嚴菩提涅槃之果,稱之為華嚴菩薩。 43,觀世音菩薩。此菩薩有四名:1,觀眾生口業,令得解脫,稱觀世音,2,觀身業,稱觀世身,3,觀意業,稱觀世意,4,總鑒三業,稱觀世自在。此中世為三際,音為聲塵。此菩薩觀此世間音聲起滅,如幻如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所謂三摩地,即正定、正受、等持。 進一步探討觀世音,即觀世間眾生苦樂之聲,都如夢中事,所以如有眾生夢中有苦相逼,驚呼求救,則菩薩尋聲救苦,令得解脫,為什麼呢?猶如小孩,夢中驚呼大灰狼,菩薩則應聲化作父母,以無畏之施,驅逐小孩夢幻中之灰狼,令其夢中安穩,待其大夢醒時,本無灰狼又哪裡有父母去打灰狼。比喻也無菩薩救度眾生,如小孩正熟睡之際,驚醒而哭,菩薩即對他說,諸法皆空,如夢幻,不必驚懼,則非機非時,或者冷眼相對,責備於他。“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此對迷妄眾生而言,毫無意義,並且此菩薩不發大悲,也無方便智,如是之人,墮二乘道,而觀音菩薩,觀世音聲,自度度他,於是得名觀世音。 44,得大勢菩薩。此菩薩又稱大勢至菩薩,與觀音大士、阿彌陀佛同為西方三聖。因此菩薩以大神力,飛至十方之國,六種震動,震魔宮殿,而不休息,稱得大勢菩薩。 45,梵網菩薩。梵即四慈悲喜捨之四梵,網即很多之義,此菩薩行無量四梵,故稱梵網菩薩。此菩薩以梵王之網,普攝眾生,令得清淨,此菩薩正是如此。故名梵網菩薩。 46,寶杖菩薩。杖即拄持之義。此菩薩荷擔如來家業的法寶,挾持眾生離六道苦,所以稱寶杖菩薩。 47,無勝菩薩。此菩薩說法無畏,對機說法,應病予藥,世間聖賢,不能相比,所以稱無勝菩薩。 48,嚴土菩薩。此菩薩以無量福德智慧,莊嚴淨土,稱之為嚴土菩薩。 49,金髻菩薩。古人挽發在頭頂稱髻,此菩薩功德莊嚴,如金飾之髻,所以稱之為金髻菩薩。 50,珠髻菩薩。此菩薩髻中如摩尼寶珠,徹見十方世界並眾生善惡因緣,所以稱珠髻菩薩。 51,彌勒菩薩。譯為慈氏,字阿逸多,等覺菩薩,一生補處,此菩薩於四無量心中,慈心最勝,故稱慈氏菩薩。 52,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文殊師利,譯為妙吉祥,也譯妙德,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世尊之左右脅者,佛為法王,文殊菩薩智慧第一,荷擔如來家業,況且,文殊菩薩古佛再來,《首楞嚴三昧經》說:“文殊菩薩過去久遠劫來早成佛道,號曰龍樹上佛。”《央崛魔羅經》說:“北方去此四十二億恆沙剎,有國名常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應供、正等覺,彼如來者即是文殊師利。” 此僅五十二位,而總有三萬二千,對此吉藏大師說:三萬二千不可俱載,故以二人攝之。羅什法師說:從小到大,所以彌勒、文殊在後,又說,二人在此方為大,余方為小,應在後。進一步說,彌勒受於佛位,文殊不受佛位,因已成佛,所以稱為法王子,因為以上三點,所以總收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即如是等大菩薩共有三萬二千人,復有萬梵天王屍棄等從余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 以上是說明與會聖眾,以下介紹凡眾。凡眾也有兩種:一幽眾,二顯眾。 就幽眾而言,又有萬梵天王屍棄,他們都不是這娑婆世界的眾生,而是從他方佛土四天下,為聽法的緣故,來到釋迦牟尼佛的住所,此中,梵譯為淨,即色界初天,屍棄譯為頂髻,又譯為火。吉藏大師以為,頂有炎如火,炎在頂如髻,兩義互兼。《法華經》說: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屍棄。則知但有一天,而言萬數者,從余四天下來也。僧肇大師也說:或從他方佛土來也。 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余四天下,來在會坐。 又有一萬二千天帝釋提桓因等,也是為聽法的緣故,從他方世界的四天下來到佛所。此中天帝釋提桓因即指欲界忉利天王,此雲三十三天,即地居天,居須彌山頂,四方各統八天,加上自主之善見城,共三十三天。 並余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等,悉來會坐。 又有其他諸(包括欲、色、無色)天眾、龍神、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些天龍八部都有大威神力,也都來到佛所。 娑婆,譯為堪忍,即此界眾生忍受煩惱,如食辣椒,如食苦瓜,又如吃臭豆腐,越刺激越有滋味,否則處於中庸之感受,就會以為單調乏味,所以此土稱為堪忍世界,雖然此世界眾生模樣不好看,卻有大菩薩及阿羅漢,九法界共,所以稱為凡聖同居土。 一,四天下,須彌山之東西南北四大洲。 二,龍神,龍有二種:(一)地住,(二)空住,而龍是畜生,就地而言不及鬼神,就天而言,果報勢力最大,就五種不思議中,龍力為第一。梵王為千佛請主,龍王護千佛經藏。龍興雲注雨,調適陰晴,對眾生有益,所以在梵天之後,所謂二神,羅什法師說,受善惡雜報,似人天而不是人天,即異類眾生。 三,夜叉,譯為輕捷,也譯為貴人,有三種夜叉,一地居,二空住,三天上,佛陀初轉*輪,地夜叉唱告,空夜叉聞,空夜叉唱,於是天夜叉聞,如是展轉至於梵天。夜叉之所以有三種,是因為因緣不同。地夜叉只布施多余物品,所以不能飛行,空夜叉能施牛車,所以能游空中,在此空夜叉基礎上因緣增加,於是與天人同住,守護城池宮捨。四,乾闼婆,即為香陰,此類眾生以香為食,又能身體出香,是諸天的樂神,住在香山,諸天心念須作樂,他的身體變化飛至天前而奏樂。五,阿修羅。即為酒神,有兩種說法,一過去持不飲酒戒,感受此神,二現世采花釀海為酒,而最終不能成酒,又使海變為苦鹹,所以稱無酒。《毗婆娑》譯成不端正,男奇丑而女甚美。阿修羅也稱無能救,以嗔心起時,無能救。六,迦樓羅,即金翅鳥,也譯為鳳凰。居四天下之大樹,以龍為食物。有胎、卵、濕、化四生,以胎卵濕化四龍為食,卵生金翅鳥吃卵生之龍,胎生金翅鳥吃胎卵生兩種龍,濕生金翅鳥吃胎卵濕三種龍,化生金翅鳥能吃胎卵濕化四種龍。七,緊那羅,譯為“疑神”,義即“人非人”,頭有一角,面貌似人,見者懷疑:是人呢?還是不是人呢?所以懷疑是神,也是諸天(帝釋)之歌星,貌雖丑而聲音美妙,只可用耳朵聽,不可用眼睛瞧,與乾闼婆相比,稍遜。八,摩睺羅伽,此稱地龍,又稱大蟒蛇,以腹行,比之天龍,痛苦百倍。以上所說八部,都變成人的形狀來在法會聽法。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 又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弟子,也都來到佛所之法會。(此是顯眾,該是什麼,就現什麼相)。 “彼時佛與無量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以上所說明的是聽法眾集會,接下來佛為眾說法之序幕,就在這諸大比丘、菩薩、天龍八部、四眾弟子都來集會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在無量百千大眾圍繞之下,而為眾說法。此法會可謂莊嚴隆重。 此是淨名經,為什麼要說明佛說法?回答是:佛與淨名,二心相契相鑒,淨名托疾方丈,如來庵園說法,為淨名集合大眾,然後才派遣大眾去慰問淨名,使說法得以成就。 “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獅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此是贊歎佛陀。義即佛陀的殊妙色身威德如須彌山之高大,聳立於大海之中,此時的佛陀安然坐在眾寶嚴飾的獅子寶座之上,而為眾說法。祥瑞之氣使與會大眾共同受到覆蓋,所謂須彌山,一個小世界的中心,也稱妙高山,又稱安明山,入水八萬由旬,出水八萬由旬。一如僧肇大師所說的三百三十六萬裡,其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其山腰為四天王所居。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 長者獻蓋。這時,毗耶離城內有一位大長者子,名叫寶積的菩薩,同其道友共五百長者子,各持七寶嚴飾的寶蓋來到佛所,五體投地,禮世尊足,他們各以寶蓋,共同奉獻世尊,作為供養,此是發起序,眾佛經各有因緣,如勝曼經中以父母遺書為發起序,此經是以寶積獻蓋為發起序。發起序中分三點:1,長者獻蓋,2,如來納受,3,時眾喜敬。發起序意欲發淨土之法,則福慧具足,自他兩利。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隣陀山、摩诃目真隣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悉現於寶蓋中。又十方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此是第二如來即以神通納受。神通有四:1,如意通,轉變自身,大音遍至;2,如幻通,改變外物;3,法智通,通達諸法;4,聖如意通,能於六塵自在隨緣不變。 因為五百寶蓋,不能同時懸於佛頂,於是,佛以神通之力,現如意通,使這五百寶蓋,合成一大寶蓋,不但覆蓋與會大眾,並且又能遍覆三千世界。 此中神通變化,宗旨有二:1,神變無量,顯智慧甚深,否則不能神變無量,2,寶積等所獻其寶蓋,定獲加倍之回報,說明因雖小而果大。吉藏大師說,合蓋為一的神通,有五種因緣,1,即事受用的緣故,如合四缽,成於一缽。2,合成一蓋現諸佛國,因此得說淨土法門。3,要開示不思議之宗旨,即蓋不闊而覆大千,土不狹而現其內,此處釋迦只略現而已,以下淨名則廣示於後,如是相互所開示之佛道越來越明朗,學人的信解之心也越來越堅固。4,要說明諸法沒有定相,多非定多,多可為一,一非定一,一可為多,園融無礙,使人了悟實相理體非多非一,表示諸位長者菩薩,現在同悟無生,則未來同成一法身果,如一蓋之普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時的於會大眾,都在這寶蓋之中,看到了身處的娑婆世界的三維空間,不僅如此,即此三千大千世界所屬各太陽系的行星與衛星,比較大的,如所有的須彌山、雪山、目真隣陀山、摩诃目真隣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湖泊、日月星辰,以及諸天的天宮、大海中的龍宮,都在寶蓋中得以顯現,進一步說,即使是十方諸佛,以及諸佛說法,也都能在寶蓋中得以顯現。 大長者子:有十種條件可稱長者,1,貴族,2,大富,3,年高,4,有德,5,有社會地位,6,學識淵博,7,品行端正,8,具足威儀,9,禮節完備,10,朝野歸心。十種具備,可稱大長者,所謂子,尊稱,如孔子、孫子。 雪山:在印度北部邊境有山,海拔二萬九千尺,終年積雪,所以稱雪山,即喜馬拉雅山。 目真隣陀山:是一山名,有龍王稱作目真隣陀,此山為該龍所居之地,以名稱之也。 摩诃目真隣陀山:即大目真隣陀山。 香山:此山位於香水海,所以稱香山。 寶山:即眾寶所聚集之山。 金山:即紫金山。 黑山:此山臨近鐵圍山,所以稱黑山。 鐵圍山:每小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圍,中間有七山八海,即以上諸山。 大鐵圍山:圍繞大千世界,稱大鐵圍山。 此時,諸長者子,雖發修道之心,卻未修淨土,因此說供養之情為啟淨國之志,因寶蓋之中現十方淨穢佛土,意即捨卻穢心,而修淨土之行。 “爾時一切大眾,睹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此是3,時眾喜敬。此時與會大眾,看到佛陀如此威神之力,變現不可思議神通,大家異口同聲贊歎:未曾有也。可見盛況空前,於是大眾合掌禮佛,瞻仰世尊慈顏,眼睛都不捨得眨一眨。 “於是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長者子——寶積菩薩,目睹殊勝之境,即在佛前說偈贊歎佛陀。此也是繼眾三業供養,接下來寶積說偈贊佛。如偈中說: “目淨修廣如青蓮,心淨已度諸禅定,久積淨業稱無量,導眾以寂故稽首。“ 第一句贊佛之形象。形象有五種,眼為其首,如世俗所說: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所以面為身之最,眼為一面之標,所以說此是就人的最殊勝處開始贊歎,或者也可以這樣以為,佛以慈視,看一切眾生平等無差,既然慈為德本,也就是就本而說,進一步探討,《智度論》雲:“陸生須曼為最,水生青蓮第一”。印度生長一種青蓮花,其葉長而寬,黑白分明,如大人眼睛,所以此處借以喻佛之慈眼,從另一角度講,包積瞻顏作頌,所以贊歎佛眼。 第二句,贊歎心德。因為心為萬德之本,況且心淨則目明或心明眼亮,所以舉心來證眼,合乎情理。佛教中的禅定深曠如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而心是下手處,佛是徹底淨心,所以能到彼岸,即稱之為度。 第三句,久積淨業稱無量。前面的形與心所以殊勝美妙,實在是由久積身口意三業所致,因為如是清淨三業才會有如是形心殊妙之果,如是佛之十號才得以成就流布。現在見寶蓋之中現無量淨土,可知佛陀久積無量淨業。眾生有量,佛陀無量,所以如此。 第四句,因如是三業之因,色心殊妙之果,所以能夠引導眾生,而引導眾生的方法是寂滅無為,或稱第一義谛,如《法華經》說:“究竟涅槃,常寂滅相。”此是諸法實相,所以著重敘說,即是諸法實相,所以要稽首,進一步說,以上是口業,此是身業。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此四句偈是稱贊佛陀變現的不可思議之跡,所以是前歎形心,今贊化現之跡。《中觀論》說:聖有三種:1,外道五通,2,羅漢緣覺,3,法身大士。佛陀在此三聖之中,獨居尊位,所以稱大,神是不可測度,變是改變性質,此中普現十方無量佛土,是顯現色相不可思議,大眾悉聞諸佛說法是顯現音聲不可思議,就感應而言,前三句是應,最後一句是感。即見眾蓋合一蓋之神變,又能復現十方國土,並佛陀能演說佛法,此都是眾人見聞之所感。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因為於法自在,所以稱之為法王,因各種三昧能遠離二障,斷二種生死,所以稱之為法力。不是其它九法界眾生所能比擬。超群生,是無人能比得上,前偈稱歎神通,神通使眾生培植信心福德,現在贊美說法,說法能使有情生起智慧解脫,而且,法王之法力,即是佛陀之功德法財,不僅能滋養色身,同時也能滋養法身。自利已經圓滿,又能以法利益眾生,所以說“常以法財施一切”。 所謂“分別諸法相”,即世俗谛,所謂第一義不動,即真谛,法雖無窮,卻不離二谛,所以以二谛來诠釋法王,即俗之真故分別法相而不動第一義,即真之俗故不動第一谛而分別諸法,如是於真俗二谛相互為用,也即是於法自在,所以稱法王。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 因法王於法自在,而法無定法,隨眾生根器而誘導,即普利群機,稱為自在,所以稽首而敬禮。 所謂“說法不有亦不無”,即是說俗不違真,說真不違俗。稱贊中道,此有三義:1,二谛合為中谛,因為俗谛所以不可以說無,因為真所以不可以說有,因如來立二谛,意即破有無二見,如龍樹菩薩解釋《大品》“菩薩住二谛中,為眾生說法”,即“為著有者說空,為著空者說有”,即是此中道,2,以有無二谛,闡明非有非無中道,如《華嚴經》五卷中說:“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3,就二谛各各闡明中道,就俗谛而言,俗谛是因緣假有,假有不是定有,假無不是定無,如是即是中道,所謂“說法不有亦不無”即指此意。僧肇大師說:“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無,緣會則形,會形非謂無,非無非謂無,非無非謂有”。如是則說:“說法不有亦不無”。僧肇大師又說:“且有有故有無,無有何所無!有無故有有,若無無何所有!然則自有則不有,自無則不無,此法王之正說也。”僧肇大師的意思是,前面就二谛闡明有無,現在則真俗雙泯,非有無也非。吉藏大師說,如以此破病,如是則數論派執因中定有果,勝論派執因中定無果,毗昙以為三世實有,成論以為三世實無,而此四點,不是正確的說法,而佛陀如說遠離有無二邊,所以說:“說法不有亦不無”。離開定有定無,即說法不有也不無,是因為法從因緣所生,離定有無即是破邪,因緣所生即是顯正。 “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 前就法闡明非有非無,此就人法說非有非無。因為諸法從緣所生,則我自性,既無自性,則也無我,既無有我,則無有能造善惡之人,也自然沒有能手苦樂等報之人,雖然如此,因諸法從因緣生,業報業從因緣所生,如是因果不昧,如影隨形,如響隨聲,所以說善惡之業亦不亡。有人問:如果沒有真我人,也沒有定性因果,即有因緣因果,則也應有假名我人,有則都有,無也都無,現在為什麼只沒有人而有法。回答是:所問不錯,只是現在為破斷常,顯示中道,所以要說無人而有法,因為無人即破定常,而有法又不是斷滅,即是遠離二邊之中道。 以下就法海歎,追述往昔,說小乘教,雖是小乘,而佛道未嘗大小,只是隨大小因緣的方便而已。既然寶積是菩薩,則此也未必是小,始在佛樹力降魔,是歎降魔,即稱佛陀在菩提樹下入金剛三昧,斷最後生相無明,成無上覺,五住煩惱斷盡,則降內魔;得一切三昧則降外魔。“得甘露滅覺道成”是贊歎成道,寂滅之法,猶如甘露,能得此法即大覺之道得以成就。 “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三轉*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 這裡牽涉一個問題,吉藏大師曾見過僧睿的維摩義疏,敘述羅什法師的大意說:此句應在降魔之前,因出家之時,學諸外道,受眾苦行,此時,沒有惜道之心,受學之意,要開示難行之道,降伏諸外道,所以說,要先無心意無受行,然後降眾魔成正覺,轉*輪而現有三寶,此為次第而來,如果把此句列在後邊,應示成佛之後,既已正悟,則表明以前之苦行伏邪都是無心而伏,所以是無有不伏。(有人以為:無心即指無識陰,無受行指無受想行三心。) 所謂“三轉*輪於大千”,其中“三轉”之意,即指佛陀最初成道,於鹿野苑中,為五比丘三轉四谛*輪,初一,示相轉,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修轉,說此是苦,你應知;此是集,你應斷;此是滅,你應證;此是道,你應修。三,作證轉,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從此以後,說此*輪遍滿大千。進一步說,所謂三轉,一轉生眼智明覺四心,於是三轉生十二心,即稱十二行*輪,依毗昙義而言,因有三根,所以有十二行,依成實師而言,初轉生聞慧,次轉生思慧,三轉生修慧。 所謂“其輪本來常清淨”,雖然佛陀在鹿野苑三轉*輪,實際上,本無所轉,所以說是常淨。僧睿法師說:*輪無漏無相,體無增損,有佛則轉,無佛則廢,用捨在人,而性相不異。此即是平等不二之意。 “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此處天即炎摩天子,指八萬諸天,人指五比丘,聞轉*輪,證小乘果位。吉藏大師依《毗婆娑》說,五人之內,只僑陳如一人得果,其余四人得四加行位,這以後才證得初果。 所謂“三寶於是現世間”。釋迦牟尼覺道成就即佛寶,*輪既轉即法寶,五人出家得道即僧寶。這是三寶得最初開端。 所謂“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照。”即稱歎妙法利益,同時也有佛法區別外道之法。雖然外道之法也能得些許利益,如無色天,只是不能不退轉,佛陀以四谛妙法,普濟眾生,度生死海,登涅槃山,所以說是“一受不退常寂照”。 “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 四大不調,擾亂色身,生老病身,擾亂法身,只有佛陀能令眾生度生死之苦,所以為出世之大醫王。 所謂“當禮法海德無邊”,指佛陀之教法如海一樣深廣,德行無邊無際,誰能不慕敬禮拜呢? 所謂“毀譽不動如須彌”,此是山王之歎,山王喻佛之法身究竟平等,如是才能處世說法,坦然對待八風,所謂八風,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佛對此八風如東南西北所來之風吹拂須彌山,不能動搖,前四風生貪心,後四風生嗔心,佛陀三毒已斷,所以“八風吹不動,穩坐紫金台”。 所謂“於善不善等以慈”,既然如來通達眾生法性平等,那麼,對善者能慈心攝受;對於不善者,也能以慈心折伏,所用方法不同,慈心卻是相等無差。所以能截手不戚,捧足不欣。 “心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 此第一句是虛空歎,善惡不動的原因是心行如空之平等,因為有心則有對,有對則不普,而聖人無心,所以能平等如虛空。 第二句是人寶之歎,因佛陀心行如空,則超越於人性之上,所以能為人中之寶,而在天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即,此寶對於天人,不是天人所能及,所以眾生沒有不禮敬和接受的。(指有緣眾生) “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闼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睹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此八句是稱歎神力,因所獻微小之蓋,而能現世界所有之大。即是所施者微而所得者廣,所施的是世間財寶,而得的是出世法財,如果不是佛陀慈悲哀憫之神通變化,又怎麼會現此妙境呢?因為佛陀具足處非處等十力,所以不僅我寶積贊歎佛陀,大眾觀此希有神變,也都會隨之贊歎,所以我現在要禮拜佛陀。 “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 此歎法身普應靡不周,即身密不可思議,如來為法會大眾共同歸敬,無不欣然渴仰,於是能各見世尊在其前。依智度論說身密:一者止現一身,遠近之眾各見於佛,對面在前,如一日升天,影現百水,二者如來隨現一身,能令萬類各見已佛,如天見佛為天,人見佛為人。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此偈贊口密不可思議。分三點: 1,佛雖說一語,眾生因緣千差萬別,自然理解也異,2,雖只說一法,眾生隨此法義都能有所加功用行,3,對大眾要說的事是相同的,而對此事的反應卻是喜憂並存。所謂一音有幾種看法:1,指法身,因法身不二為一,從法身出音稱一音,2,一時中雖出眾音,而各不相知,稱為一音,3,五音之中,隨出一音,而諸眾生各有理解。《毗婆娑論》說:佛身為天竺之身,音為天竺之音,故初轉*輪依天竺語,說於四谛,人則聞於人語,天則聞語天語,異類聞於異類語。依此解釋“不共”即是二乘人只能以一音為一音,多音為多音,而不能隨吐一言,眾生依之都能有所理解,也即圓音普應。此即是華嚴諸法相即自在門。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此偈贊意業不思議。所謂“各各隨所解”,即眾生各以所行之道而理解佛之一音說法,因佛陀所證是圓滿不二之理,所以圓音一唱,殊途同歸,雖所行各別,即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受益不同,卻同獲其利。此即華嚴托事顯法生解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此仍贊如來意業不可思議,因為佛陀證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所以佛陀所說法是同,結果卻是喜憂並存。僧睿法師說:如說一苦法,生四種心:1,有人聞苦生怖畏,2,有人聞苦,識苦為苦則生歡喜,3,有人聞苦,厭患生死,4,有人聞苦,知實是苦,斷疑網心。可見,聞於異法生四種心,即聞三途苦則怖畏,聞人天妙樂則歡喜,聞不淨則厭離,聞因果則斷疑。 或者說佛陀一音演說之法,有恐畏、歡喜、厭離、斷疑等情形,是因為行願見解的差異。如恐畏等人對佛陀演說之法,從事上說,恐畏此法門苦而難行,從理上說,恐畏此法門玄妙難入。如歡喜等人,對佛陀演說之法,從事上說能歡喜得樂,從理上說,歡喜悟入此法。如厭離等人,對佛陀一音演說之法,從淺處而說,厭離我執,從深處說,厭離法執。如斷疑等人,對佛陀演說之法,能夠不疑於佛陀其人,進而不疑於佛陀其法。(此即華嚴微細相容安立門) “不共”即不共二乘及權教菩薩。 “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所畏,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 “稽首”,頂禮之義,即五體投地。“十力”即佛果之力:1,知處非處智力,2,知三世業報智力,3,知諸禅解脫三昧智力,4,知諸勝劣智力,5,知種種解智力,6,知種種界智力,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8,知無眼無礙智力,9,知宿命無漏智力,10,知永斷習氣智力。所謂“已得無所畏”:即四無所畏:1,一切智無畏,2,漏盡無畏,3,說障道無畏,4,說盡苦道無畏。所謂不共法,即“十八不共法”:1,身無過失,2,口無過失,3,念無過失,4,無異想,5,常處首楞嚴定,6,無不知已捨7,欲無減,8,精進無減,9,念無減,10,慧無減,11,解脫無減,12,解脫知見無減,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16,知過去世窮無量劫無有障礙,17,知未來世盡未來際無有障礙,18,知現在世恆沙界外眾生念慮。以上均為佛所獨有,所以一一禮敬,因為佛陀能引導眾生出生死海,所以稱大導師。 “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 此偈中結即結使,指五蓋十纏等一切煩惱,稱為結使。五蓋:1,貪欲蓋,2,嗔恚蓋,3,睡眠蓋,4,掉悔蓋,5,疑法蓋。十纏:無慚,無愧,嫉妒,慳,悔,睡眠,掉舉,昏沉,忿,覆。因為結使束縛覺性,使法身不得自在,佛陀力大能斷,所以應禮敬。此岸生死為苦海,彼岸解脫為涅槃。佛陀出三界證大涅槃到彼岸。所以能度諸世間,二死永亡,所以永離生死道。 “悉知眾生來去相,善於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 此偈中,眾生業行來往於六道,因為心馳騁於是非,導致於我執著諸法,所以諸法束縛於我,若我心無執著,則各種束縛當下得解脫,因為眾生以為有個真實往來,所以即此即是束縛,如果能夠悟入往來體畢竟無有往來,那麼即得解脫自在,如《中觀論·觀縛解品》中,就常無常門,推求往來不可得,即如“諸行往來者,常不應往來,無常亦不應,眾生亦復然。”(常則不應往來,無常也不應往來,因為無生死所以不相往來,而無常則不存在,如果有存在即不是無常。既然無常不存在,所以也不應往來,既無往來,所以沒有束縛。)以下就五門,即五陰色、受、想、行、識五種推求。尋覓眾生了不可得,所以不可以有往來,常無常,因為推求了不可得,因為沒有往來,束縛即得解脫。束縛非束縛。即是“悉知眾生去來相,善於諸法得解脫。”即知往來非往來,常無常,非常無常,只幻化而已,所以能夠雖處世間而不著於世,如蓮花般出污泥而不被污染,因為沒有執著之心,所以於世間不動,即是善入空寂,進一步說,雖然在世間,卻又能常入空寂,即是不著世間。所謂善入,邪見人善入空,則拔無因果,二乘人善入恐,即證偏空,菩薩善入空只是心力作用而非究竟,並不自在。而佛陀是善入空,因得自在。 “達諸法相無掛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此義是雖有常空,雖空常有,園融無礙,即如華嚴的事事無礙境界。所以才能稽首如空無所依,此時心境無寄,即緣觀俱寂,如空無依。一如《華嚴經》所說:法身遍滿於法界,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相而可得。 序分已經完畢,以下是正宗分,至“阿閦佛品”止。以下的“佛國品”,略說淨佛國土因果,分二:1,問淨土因果,2,答淨土因果。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因為大士要先發心,然後修行,如善財童子說:我已發菩提心,而未知如何修菩薩行?現在也是同樣的道理。寶積菩薩對佛說,這五百長者,都已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願心,即是成佛的心。此中,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即正等正覺義。 “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既已發菩提心,應有菩薩之行,所以現在寶積菩薩問佛菩薩行,此即指佛國土。因為寶積獻蓋,如來現土,所以說“願聞得佛國土清淨”。此中“得佛國土清淨”即指佛所得淨土果。至於“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即是問淨土之因,因為淨土的原因是修行,所以說行,而行必由人成,所以說菩薩。這正是佛陀合蓋現土,寶積等長者到來的原因。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此是佛陀贊歎寶積菩薩善問淨土之行,即契佛陀合蓋現土之意,又為諸菩薩開發起教之端。所謂“谛聽”即令諸菩薩用心聽法,生起三慧,即“谛聽”為聞慧,“善思”為思慧,“念之”為修慧。“當為汝說”是佛陀許諾說淨土之行。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此時寶積菩薩與五百長者專心接受佛陀教誨。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此是佛陀正式回答寶積菩薩的所問,就佛土而言,共有五種,1,淨佛土,2,不淨佛土,3,不淨淨佛土,4,淨不淨佛土,5,雜土佛土。1,就淨佛土而言,菩薩以善法化度眾生,眾生因此受善法,構成善緣,於是得純淨土。2,就不淨佛土而言,如果眾生造惡業,於是因緣所感即是穢土。3,就不淨淨佛土而言,不淨之因緣已盡,然後淨的因緣現前,於是穢土轉淨,如彌勒成佛之時。4,就淨不淨佛土而言,最初現淨土,待淨緣盡後,惡緣現前,於是淨土變成不淨。5,就雜土佛土而言,眾生起善惡二業,所以得以感淨穢雜土。此五種佛土是眾生業力所感,應稱眾生土,只是佛陀就各類眾生現各種佛土以度化之,稱為佛土。報土既有五種,應土同樣有五種,報土是根據眾生業感,應土是就如來所現,所以合稱十土。就淨土而言,又開出四位,1,凡聖同居土,如彌勒現世時,凡聖共在淨土內住,也如西方九品往生為凡,又有三乘賢聖。2,大小同住土,指羅漢、辟支佛及大力菩薩,捨三界內分段身體,生三界外之淨。3,獨菩薩所住土,指菩薩所行超過二乘,所居之地有差異,如香積世界,沒有二乘之名,也如七寶世界,純是諸菩薩所居。4,諸佛獨居土,如《仁王般若》說:“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中次第從劣至勝。所謂: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是表明菩薩取土(報土、應土)的來意,因為菩薩取土,是由大悲心啟發,而此悲心是由眾生而起,所以眾生是取土的因,此中現淨現穢,不是佛土有淨穢,只是眾生作業不同,於是佛陀所應佛地有差異。既然眾生是取土的因,就土而言,如人說食金:一頓飯吃了一千多元錢,鈔票是不能吃的,是因鈔票而得食,所以說吃了一千多元錢。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此中眾生是正報,國土是依報,依報國土隨正報眾生轉。如世間人隨其貧富而裝修自己的房間而不相同,菩薩也是如此,隨所化度眾生的心行業力,而取佛土各不相同。如隨以何法化度眾生即如布施、持戒等,則佛土隨其所行來生其國,如以持戒化眾生,則其佛土平正,如以
:维摩诘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