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生死輪回,前世今生


 2016/1/8    熱度:7080    下載DOC文檔    

  今生是現在,前世對今生而言是過去;當你活在過去世中看今生,今生則是過去的未來。故此題的表面意涵,雖但是前世今生,然細推其義,亦皆有未來;故此文題實是三世具足的。

  三世指時間說;人的生命由過去來到現在,而又往至未來,是連續而不中斷的。而人若無宿命通不能知道過去,若沒有天眼通則不能見未來,佛法中說的五種神通裡,宿命通是知道過去生命的情況,說天眼通能見到未來的事情,若是沒有宿命通,我們過去的事情,我們都不知道;沒有天眼通,未來的事情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只能夠知道現在生命少分現象而已。現在的生命,我們是看見了,但是我們對於現在的生命裡邊的事情,並不完全知道,只知道一少分而已。言可以推理依現行的生命,有過去未來的。道理要怎麼樣來觀察,我們才能夠知道有過去有未來呢?

  《楞伽阿摩多寶經》(《注大乘入楞伽經》)說:「色識雖轉滅,而業不失壞,令於諸有中,色識復相續。」我們要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會觀察我們生命的現象,這個生命的現象是什麼樣子呢?就是第一句:「色識雖轉滅」。這個「色」就是我們的生命體,眼耳鼻舌身這五個部分,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組成的生命體是有生滅變化的,有的時候健康、有的時候不健康了,有的時候有病痛、有的時候可能沒有病痛,那麼這個生命體是有變化、有生滅變化,這是我們現實上的感覺。這個「識」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想,也是有變化,有的時候快樂、歡喜,有的時候會悲痛、會流淚,也有變化。從小時候開始讀書,這資質也逐漸逐漸的豐富起來,如果你常不讀書,有可能你的資質逐漸逐漸地又失掉了,所以在我們的思想上看,也是有生滅變化的。「色識雖轉滅」雖然是展轉地在變化,有生、也有滅。但是我們從小的時候到中年、到老年,最後生命結束了,結束了就是死亡了,叫做「滅」。

  「而業不失壞」,但是佛法裡講到業,業並沒有隨著生命的結束而結束的,它還繼續存在的,業它是繼續存在。

  「令於諸有中,色識復相續」,這個不滅壞的業使令我們人、一切的眾生,猶在諸有中,生命又相續下去了。比如說我們現在是人,因為生命結束了,有可能到天上去了,有可能又回到人間,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我們的業力使令我們這樣子的,業是前世和今生連續的一個原因。由業繼續地的有生命的存在,過去的生命是這樣子、現在的生命是這樣子、未來的生命也是這樣子。「令於諸有中」,「諸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有因有果的,或者地獄、餓鬼、畜生,或是人、或者是天、或者阿修羅,這些生命都是由業變現出來的,前一生的生命結束了,又繼續在諸有中出現新的生命,生命出現了也就是「色識不相續」,我們物質和思想這二部分組合的生命,又出現了、又相續下去了,沒有中斷,所以我們說生死輪回前世和今生,中間的連續者就是業力的關系,由業力使令我們繼續有生命。但是「業力」這句話怎麼講呢?「隨作者意有所造作是為業力」,這「隨作者意」就是隨順造業者這個人的心意,隨你的心意你有所造作,你願意作什麼都隨你的意,你是有自由的,作業的時候你有自由,受果報的時候卻是沒有自由的了。作業的時候,你願意作什麼就作什麼,但是這個業要成熟給你果報的時候,你歡喜也要受、不歡喜也要接受的,不是說我不歡喜就不接受,沒有這回事情。所以「隨作者意有所造作」就是業的意思。業這個意思,這裡邊是說你有所造作,你就有業;業,這個字就是造作的意思。

  在我們中國哲學的易經上也提到了這件事。《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也有佛法說的業力的意思。但是它與佛法多少有一點距離。它說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就是這一家裡面的人,做了很多對人有利益的事情,佛法的話就是有功德了,有功德就會有果報;功德是因,由因而得果。那麼你做這樣功德了,你就會得如意的果報,但是果報很多很大,你這幾十年都享用不盡,於是乎你的兒女能得到果報,也得到如意的果報,所以叫做「余慶」,有剩余的如意的事情給你兒女、給你後代的人享受。這句話可以這麼講吧?!「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必有余殃」也可以這麼解釋。這個地方多少有一點距離,佛法的意思是說「自作自受」,你作的功德,得到果報,就由你來享受,別人沒有做功德,別人不能享你的功德果報,佛法是這樣意思。但是在事實上呢,好像又不是這樣子。比如他的父母福德很大,有很多的財富,他父母年紀大走了,剩下的財富就由兒女來承受了,那麼這正不是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和這話是相合的,那麼這按佛法的道理來說是不是「自受自作」嗎?這句話怎麼講呢?

  在佛法來說,這是共業。就是你前一生,父親、母親和兒女前一生大家合作做一樣功德,今生果報成熟了,大家都有權來享受這個功德,不是說是我父親、母親的財富,我就能享受,不是這麼講。就是前多少生大家合作做功德,所以就會今生也合作的享受這功德,是這樣意思。

  按佛法的道理來說,就是前生他們曾合作做一功德,今生功德得果報的時候,要共同的享用,不可以驅逐一個人的。所以「業」這件事在佛法來說,就是共同的造業,共同的享受果報,這個地方要比《易經》上說得更明白;但是《易經》那些話,也表示有業果,有業有果,也表示這樣意思,有這樣的意思,應該在我們中國這個民族裡發生了作用,知道做善會得善報,做惡會得惡報。但若是我們不學習《易經》,不學習古聖先賢的語錄呢,那我們就不知道這件事。但佛法裡是非常強調這一點,所以做善事是有意義的,你有好心腸做一些利益他的事,的確是非常好,這件事是有意義的。所以「色識隨轉滅,而業不失壞」,我們這個生命我們作了善業,或者是我們沒有好心腸,作了罪業,這個生命是結束了,但是業力沒有結束,業還存在的,它會使令你再得一個生命來享用你前一生造的業的果報,是有這回事情的。所以「令於諸有中,色識復相續」「隨作者意,有所造作,是為業力。」但是這個業,即是失,這個業有造作,約實質上來說,究竟它是什麼?就是我們內心的思,「思惟」的思,思惟的思這句話它的定義是什麼?在佛法中講的就是有目的行為。這個行為在發動的時候,你內心裡要不斷的思惟,你才能做這件事,所以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沒能用你的思想去觀察思惟,不是很分明的做這件事,你將來是不是得果報不一定的。

  在《雜集論》上也提到這件事,有定業、有不定業。什麼叫做「定業」呢?就是你明明白白的做這件事,做的非常歡喜,那你這件事將來得果報,不管是做善、做惡都是一樣。比如說,在這裡面也有問題。假設我們是做了一件有罪過的事情,你現在是得了果報。是說我們信佛嘛,信佛就念觀世音菩薩,使令我們苦惱的事情趕快消除,這裡頭有問題:定業不容易消除。如果你造業的時候,雖然是很明明白白造這個業,但是心裡不歡喜,不是歡喜做這件事,那這件不容易得果報。也可能得果報,但是這個時候這個果報容易消失,若遇見不同的因緣,這果報就失掉了,就不容易繼續的存在,不管是做善做惡都是這樣子的。當然要是我們做這種不決定得果報,但是也是得果報了,這果報如果是自己不歡喜的,那麼你念觀世意菩薩,這業容易消除,就是容易消除;若是定業就不容易,你需要特別努力才有可能消除這個罪業的。

  所以業即是思,就是我們內心裡面有目的的、有計劃的做這件事,做成功了,那麼就叫做「思」。「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

  「審慮思」,就是認真地、深刻地在考慮這件事。你想要做這件事需要預先籌劃。第二是決定思,籌劃到一個階段的時候,心裡面決定是要這樣做了。這叫做決定思。第三是動發思,決定以後就采取行動了。「動發」,動身發語。動身,身體采取行動,或發出語言來,按照你的計劃這樣行動了。行動的時候,心裡面還是要繼續的觀察思惟的,這叫做動發思。這個思有這三種不同。

  「契經已說身語意,名為三業。」「契經」,就是經。這個「經」是非常合乎真理的,所以叫做「契」,也符合眾生的根機,所以叫做「契經」。「已說身語意名為三業」,就是身業、語業、意業。說這麼三種業。

  「如是二種三業若會合者。」前面的三種思、這裡說的身語意,這二個三業,若會合的話,「若是能動身,即說為身業」,就是你內心的思惟,能發動你身體上的事情,你身體受到思的影響,也等於思是一個命令者,它是一個司令官,這個身體隨著司令官的指揮去采取行動,就叫做身業。如果你內心裡沒有這種思想,身體是不能夠活動的。

  「身為諸根大造,和合而成」,我們這個身體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這五根都是怎麼成就的呢?是「大造」。「大」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由四大造成的;都是物質組成的。「和合而成」,由四大組合起來,成就我們的身體的。

  「種種諸不淨物所依處故。」我們這個身體表面上看是很清淨,但是裡邊是很多的不清淨,不清淨的東西都依止在這個身體裡邊。有這樣的身體,但它是物質組成的。但是裡面有思想,這思想一動了就會做出來種種的行為,那麼就叫做身業。

  「語謂語言,音聲為性。」「語」是什麼意思?語就是說話;說話是有聲音的。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說話就是有聲音,由聲音來表達你的思想。這是語的體性。

  「此能表了所欲說義。」語言能表了,能夠表示出來很明了所欲說的道理,你內心的思想假藉語言把它表達出來,故名為語。

  「能發語思,說明語業。」我們內心的思惟能發出來語言,那就叫做「語業」。

  那麼就是發語思,名為語業。

  「意者謂思,能思量故。」意業這個「意」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思想,它有明了性,能明白種種的事情、能明白種種的道理。

  「說明為意。」這意是這樣意思。

  「若動意思,說明意業。」心裡在動;這樣思惟,那樣觀察,那麼就是動的意思,那就叫做「意業」。

  「令意造作善不善等種種事故。」你內心的思惟能使令你這個心造作善,或者造作不善,各式各樣的事情。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不善呢?就是你內心裡有利益人的動機,而後能采取行動,使令對方得到利益,那就叫做「善」。如果你內心裡有傷害別人的心意,然後你采取行動,使令對方得到傷害了,那就叫做不善。

  「即審慮思、決定思名為意業」。這就是意業。三種思除了動發思之外,其它的二種思惟是屬於意業。

  「如是等業當知有六種果、三種位;六種果者謂可愛果、不可愛果、異熟果、清淨果、等流果、增上果;三位者謂作用位、習氣位、與果位。」這前面說的身業、語業、意業,也就是三種思,你作了這種業的話將來能得到六種果報。這業有六種果、三個階級,三種位。六種果是那六種呢?第一個是可愛果,就是剛才說你作善業,你將來會得到可愛的果報,可愛的果報,那當然我們來到人間,或者是天上去就是比較好。在人間不完全是好,但是比三惡道好一點,所以也算是可愛果報。不可愛果,那就是到地獄去、到惡鬼道、到畜生的世界去,是不可愛果,那是非常苦惱的境界。第三種是叫做異熟果。前面說可愛果、說不可愛果,這異熟果也通於可愛果、也通於不可愛果。

  什麼叫做「異熟」?這句話怎麼講呢?在中國佛教有二種翻譯,一種是舊的翻譯,一種是新的翻譯。玄奘法師他的翻譯就是新的翻譯,以前的翻譯就是舊翻譯,舊的翻譯翻為果報,新的翻譯翻為異熟果。異熟是什麼意思呢?「異」分二種:「異時而熟」叫做異熟,一個「異性而熟」,所以也叫做「異」。「異時而熟」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你造了這樣的業,你的身語意有了這樣的行動之後,不是立刻得果報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其中有變異。比如說初開始,你做了一個善業,但這個善業,沒有力量去得果報,但是你可能又有因緣,你繼續做,就加強了以後所造的,力量不夠得果的那個業,使令它強起來,所以這裡面有的變化,在時間上前後有變化。假設你若是造了罪業,是不信佛的時候造了罪業,後來我又相信佛教了,相信佛教後繼續不斷地學習佛法,你在佛法裡得到智慧了,你自己知道我這件事不對,這件做得不對、有罪過,那麼你能夠忏悔。你忏悔的力量也使令以前造的業力也受到影響,也起變化。如果又不信佛了,你的思想又變了,不信佛;又繼續造業,那又不行了。所以這裡面是有變化的。有變化也可能向好處變化,也可能向壞處變化。最後,它是得果報了,所以叫做「異熟」,「異時而熟」,在時間上前後有變化而後得果報。所以叫做「異熟果」。這是第一個解釋。

  第二個異性而熟。這個「性」,就是性質。這是善性,很好的一種性質;或者是惡性、不好,它的體性很壞。或者也不是善、也不是惡,那麼這是無記性。現在說「異性而熟」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做善業,我們得了果報,但是這果報裡面,我們這身體果報,我們肉眼看就是這麼一大塊,或者是一百五十磅、或者是二百磅、或者五百磅這個身體,但是這裡面主要是心,是我們的思想,我們這個身體這個果報,裡面重要的成分是心,是我們的思想。思想裡分二部分,一部分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阿賴耶識。這一部分有什麼不同?我們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有間斷的,它不是常相續的。比如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食而不知其味」,你要是在這裡注意的話,你另外有注意到別的地方去的時候,雖然你這個眼睛還在這裡,但是眼識就不能動了。眼識能看見青黃赤白的顏色,需要有第六意識為它做助緣,這個眼睛才能看東西,如果你第六意識不在這裡眼睛不能看,眼也不能聽見的,這可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它有間斷,它不是長時期在這裡發生作用的。第六意識也不是長時間發生作用,比如我們睡覺時沒有作夢,第六意識也休息了,它間斷了;若作夢,第六意識還在活動;作夢是第六識,不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是前五識,前五識不會作夢,只是第六識作夢。我們作夢的時候,我們能感覺到眼能夠看見東西,耳也能聽見聲音。那是誰?那不是眼識或耳識,而是第六識,第六識有這個作用。所以前六識有間斷、不常,不是常存在的。但是阿賴耶識可不同,阿賴耶識常時地相續不斷,前六識所有的活動都在阿賴耶識保存而不失掉。無論前六識在什麼時候有活動的時候,都在阿賴耶識裡保存下來,你做了很多利益人的功德,報紙上也沒有發表你這個功德的事情,你也沒有受到獎勵什麼的,但是阿賴耶識會負這個責任的,將來會給你一個果報,你做很多的果報,阿賴耶識會負責給你一個果報的。做罪業也是一樣,做罪業的時候,會怕人知道吧!阿賴耶識會給你負責,將來也是給你果報的,所以沒有人能占便宜,沒有人會吃虧的,阿賴耶識完全負責,就是因為阿賴耶識不間斷,什麼時候它都會給你作記錄。

  所以在我們這個身體裡面,「識」是我們重要的果報,重要的果報裡以阿賴耶識為主,它是我們的果報主,果報裡面以阿賴耶識為主,但是阿賴耶識這個識我們自己完全不知道,完全不知道有阿賴耶識的。比如我剛才說的作夢,睡覺如果不作夢,這個人是活人、是死人?是活人而不能說是死人,因為他的識還在,前六識是不在了,但是阿賴耶識還在,所以還能夠醒過來,人若死掉了,就是阿賴耶識走了,這個人沒有辦法活過來了。所以阿賴耶識我們應該推知除了前六識之外,還有個阿賴耶識的存在。阿賴耶識它不是善、也不是惡,所以前六識做善,它也能接受,做惡阿賴耶識也能接受,它不反對。阿賴耶識就是這麼一個人!它不反對做善、也不反對做惡,做善做惡它都接受。而它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如果本身是善,那它就反對惡了,如果本身是惡,與善就沖突了。它不善、也不惡,所以與善、與惡也不沖突,這個不善不惡的阿賴耶識叫做異熟果。

  你得到可愛果的時候,也有這個阿賴耶識的異熟果;你做惡事得到不可愛果的時候,也有這個異熟果,所以這個異熟果和前面可愛果、不可愛果分不開,但是還是不一樣。清淨果暫時不講,先講等流果。

  「等流果」,是什麼意思?引《瑜伽師地論》的卷三十八第十三頁說。「習不善故,樂諸不善,不善法增;修習善故,樂諸善法,善法增長。」這裡叫做「等流果」。《瑜伽師地論》上解釋得非常明白。「習不善故」,不斷地做惡事的人,他就歡喜這個惡事,對所做的惡事有歡喜心,就是住在惡的境界裡。「不善法增」,有罪過的事情,逐漸逐漸地增長,多起來。「修習善故,樂諸善法」,如果一個人與好朋友在一起做了很多的善事,他心情很快樂,也就歡喜做善事。「善法增長」,常常做善事,善法也就多起了,那麼這就叫「等流果」。你「習不善,樂諸不善,不善法增」,這就是「等流果」。前面說不善,這下面說善。「修習善故,樂諸善故,善法增長」,那麼這也就叫做「等流果」。「或是先業後果隨轉」,我以前做這樣的事情,後來得果報的時候,和以前做業力相似,比如說我們有慈悲心放生,有人要殺這個人,我們想辦法不要殺這個人,救這個人一命,那麼這個人就沒有死,那你做這麼一件事以後,你將來就會得到長壽的果報,你的壽命就會增長。我們歡喜放生的人,佛教徒歡喜放生的人,常好買鳥買魚,或者是買龜,買什麼東西放生,當然這於佛法來說是一個慈悲的行為,將來也會得到長壽的果報;但是對人的救護,我們可能會忽略了,實在來說,人與人是同類,人和鳥、和魚是不同類,我們對不同類的人有慈悲的行為,對同類的人怎麼樣呢?也應該有慈悲心。你應該救護人,你的功德大過放生的功德,大過買鳥、買魚放生,比這個功德會大一點。若是以善惡來說,人和畜生對比,畜生就是惡人、人是善人;對於善人你有慈悲行為,你功德大一點,對惡人有慈悲的行為也有功德,但是功德有大小的不同。我們歡喜放生是對的,但是應該救護人,應該對人有所救護。慈濟功德會就是救人,這個功德很大的,的確是很好。這叫做「等流果」。救護人將來就壽命長,就會長壽,這就叫做「等流果」;如果殺人,將來得短命的果報,因和果是相似的,所以叫做等流果。

  「增上果者,若眼識是眼根增上果」,眼識是眼根增上果。若是我們的眼根很健康,發出來的眼識就特別明利,所以眼識是眼根的增上果。如果眼根不健康、不正常了,發出來的眼識也是不正常,或是近視眼了、或者是眼花了,那就是眼根有問題。「眼識是眼根增上果」,而耳識是耳根的增上果。我們的耳根若很健康、沒有毛病,聽聲音就聽得清淨一點,如果耳根有問題了,耳識就問題,它是它的增上果。但是這個眼識要在它本身另有一種因緣能生出眼識的,那就是阿賴耶識裡的種子,眼識有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邊,那個種子動起來的時候,眼識就會動;意識也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它們本身都有種子。但是也要假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的幫助,眼識才能夠發生作用。比如說老年人的眼睛有病了,你幫助他去看醫生,將來你的眼根就會好一點。所以幫助別人,實在來說就是幫助自己,所以這叫做「增上果」。

  「眾生身分不善不壞是命根增上果」,我們這個身體沒有善壞,就是沒有死掉;沒有死掉,是什麼力量呢?是命根增上果;命根的力量使令你不會死掉。這命根是什麼呢?就是業力。就是你以前做了一些不殺生的業力,慈悲心的業力使令你現在身體長壽,就是那個力量。命根要是有力量的話,這個身體就不會死掉,所以是命根的增上果。

  這一共有六種果,已經解釋了五種。「清淨果」稍後再說。

  「三位者」,就是分三個階級。「位,作用位、習氣位、與果位。」第一個是

  「作用味」,就是你內心裡有一個目的,然後采取行動了,所以叫做作用位。

  「習氣位」,就是你做這件事,做完了以後,沒有立刻地得果報,這個時候這個業在你內心裡面潛藏,潛藏在你內心裡,叫做「習氣位」。「習氣」這二字如何解釋呢?就是我們的身語意這三部分在動作時,動作的情況熏習了我們的阿賴耶識,在阿賴耶識裡就有了你動作的氣氛,所以叫做「習氣」。比如說:一個盒子裡有許多的香在裡面,盒子原來是沒有香味,但是有很多的香貯存在那裡,時間久了,香拿走了,盒子依然有香味,那麼這就叫做「習氣」。現在我們的身口意,或者做善、或者是做惡,做善做惡在時間上已經過去了,但是它留下來它的氣氛在阿賴耶識裡面,所以叫做「習氣味」,也就是種子的意思。

  「與果位」,剛才說「異熟果」異熟那個地方,就是它裡面可能有變化,你做那件事的時候,你最初有目的,心裡面想要計劃做這件事,你這樣做好了以後,但是你的程度只有六十分的話,可是以後你的智能增長了以後,你還繼續想要做這件事,就可能六十分達到一百分了,它是會有變化。所以在習氣位裡會有變化,後「與果位」,它給你一個果報,就是你以前做業,現在得了果報,所以叫「與果位」,有這麼三個時期。

  這三個時間在習氣味的時候,它還沒有得果報,我們可能會歡喜以後做這件事,也可能不歡喜後悔了,它會影響那個習氣的。我們讀《大般涅槃經》的時候,對這件事說得很詳細,其中有一件事,是什麼事情呢?就是非佛教徒他沒有相信佛法,也沒有不接觸佛法,他要是造罪了,就是決定要得果報。若是佛教徒聽聞了佛法,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會得善報,惡會得惡報,怎麼知道這件事情?在心裡面醞釀嘛!我以後做過什麼功德、可能做過什麼罪過……,我們就有可能繼續把這件事擴大,可能後悔了,我們要忏悔,但是還有差別。有什麼差別呢?要是我們在佛法裡,我們不學習般若波羅蜜,你的罪過要是很大,不容易消滅;要是你學習般若波羅蜜這個罪過容易消滅,容易改變它。要是你做了功德的話會使令你的功德更廣大,但是這是在習氣位的時候,要是已經給你果報了,這個可能也不大,就是難了。比如一個人,他沒有當總統時你要打他一拳也不要緊,若是他做了總統你打他一拳,可以嗎?很難!所以我們若造了罪,它沒有得果報,你若相信佛法還有可能改變,要是不相信佛法不容易。相信佛法和不相信佛法是不一樣的!相信佛法會占這個便宜的!但是這裡面我剛才說了,若只是對佛法有信心而不相信佛法,你得不到這個功德!所以這上說「作用位、習氣位、與果位」,分這三個階段。

  下面引《大乘成業論》上解釋。

  「心與無邊種,俱相續恆流,遇各別熏緣,心種便增盛,種力漸次熟,緣合時與果,如染拘橼花,果時瓤色赤。」我剛才說得那段話的意思在這裡。我們這個相續不斷的心和「無邊種」,就是我們的身口意、身語意的行動,我們每一天的身語意都在動,所以在阿賴耶識裡面熏習的種子是很多很多的。比如說,這個人前生是我的父親,前生是我的母親、是我的哥哥,我的姐姐、弟弟、妹妹,但是今生見面卻不認識,不知道這件事。但是阿賴耶識有感覺!這人前生是我的冤家,是有仇恨的人,今生見面了也不知道前生是冤家,不知道這件事,但是阿賴耶識有感覺,阿賴耶識有什麼感覺?見面以後,沒有理由的就是不高興。前生是好朋友,今生見了就歡喜,也沒有理由。為什麼會這樣子?就是「心與無邊種,俱相續恆流」,在裡面相續不斷的存在。

  「遇各別熏緣,心種便增盛」,遇各別的因緣去熏習它。比如說有的人前生做醫生的,今生還願意學習醫學,那麼就是與前生的種子有關系的,又加強了這個力量,心種便增盛。前生你歡喜做惡事,今生也是你還是做惡事,做惡事它就影響了,就加強了這個惡的力量。

  「種力漸次熟」,種子的力量逐漸逐漸地增長了它的力量,最後達到一個程度時,有能力得果報了叫做「熟」。「熟」是有能力得果報了。

  「緣合時與果」,還要因緣和合才能得果,緣不合還是不能果報的。比如說,有一個人他做了一些善業,死掉了以後應該做人的,人就是要投胎才能做人的。但是我們現代人似乎是比以前有進步!喔!我避孕!吃避孕的藥那他就不能投胎的。投胎這件事還是不決定的。他一定是這個人是他的母親、這個人是他父親,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他的父親、都是他母親,不是這樣子!單獨這個人是他母親,但是他避孕了他就不能投胎,不能投胎就不能做人,就是有這個情形。「緣合時與果」,他所憑借的條件具足了,才能得果報,不然的話還是不能得。我在加州時有認識的一個居士,他告訴我一件事,他說有一個龍王向他申請,想要到他這兒來投胎,先向他申請,他同意了。這龍王是膽小的龍,然後他就來投胎,投胎了以後,這小孩他抱來給我看,這小孩脾氣大,就是瞋心大!所以「緣合時與果」,一定因緣具足才可以,不然不可以!《大毗婆沙論》上說,說得很詳細,這個女人是他的母親,但是父親不決定,不決定這個人是他父親,但是夫妻不在一起,距離了幾千裡,很遠的地方,那麼非要到一起去才可以,但是有因緣的障礙,他的父親就不能到母親那裡來,那怎麼辦呢?這個女人要和別的男人有關系了。這是在《大毗婆沙論》說這件事。如果他要是母親不決定,父親是決定的,決定這人是父親,但是他父親不能和他母親在一起,這父親就和別的女人有關系了。所以什麼事情都是需要因緣的。

  《解深密經》上又有一頌:「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與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翻為中國話是執持之意義。執持,捉住。執持識,怎麼叫做執持?我們這個生命體要有阿賴耶識的執持,,這生命體才不壞,如果阿賴耶識離開這個身體,身體就壞了,是由它的執持,我們這個生命體才變成一個活潑的東西。當然這個識是非常微細的,「一切種子如瀑流」由身口意所發出來的行動,你心一動就在阿賴耶識裡熏習了種子,這種子像瀑流似的,在那兒流動。「我於凡愚不開演」,這件事對於凡愚不為他們開解這件事。「恐彼分別執為我」,恐怕這些凡愚對於阿賴耶識,對阿陀那識就是阿賴耶識執著以為這是個我,所以佛就不講這些事。

  「此中所言一切種子,即有業種子在內」,就是身口意的種子在這裡面。

  「如是生死輪回是苦,如何能得解脫?」前面這個「生死輪回、前世與今生」這裡面的道理,我大概的講完了。就是因為「業」的關系,有生命的出現,相續的有生命的出現,生命的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業的關系;生命的差別也是因為業的關系,善業或不善業使令所得的生命有苦樂的差別。下面呢,「如是生死輪回是苦,如何能得解脫?」這地方再多解釋句。比如說我們在世間上,我們不學習般若波羅蜜,我們只是有好腸在社會上做很多很多利益人的事情;能利益人也是有意義的,但是你將來能得的果報是怎麼樣的呢?不是在人間得果報,就是在天上。天上得果報或是在人間都是有時間性的,不管怎麼長,時間到了就結束了。結束了會怎麼辦呢?還是在生死裡流轉,我們一般人福報不大,權利也不是很大,我們要做惡事,小小的做點兒惡可以;要是有權利的人,他要做惡事很厲害的,所以我們要是做善事做多了,多數有可能會做國王,在人間是大富貴的境界。但大富貴的人要是權利大,他做的惡事也是厲害,他隨便可以開槍,法律不能制裁他,他繼續享他的福,福報結束了,還能怎麼地,到底是到三惡道去,要補償的。所以我們說做善事是好事,不是壞事,但是你若沒有般若波羅蜜很危險,沒有般若波羅蜜你做的善事,就是一般有漏的善事,你將來有可能很苦惱,在佛法裡有這個事情,認為我們只是做善事,你不知道如何去排除你思想裡的貪瞋癡,你不知如何把它消滅出去,你不知道做這件事。

  我們學習了《瑜伽師地論》,裡面講,我們要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瑜伽師地論》中講的利益和安樂怎麼講?「安樂」,就是生活上使令你沒有苦惱;衣食住這些事情都解決了,使令你心情安樂自在,這叫做安樂。何謂「利益」?改善你的思想,叫做「利益」。《瑜伽師地論》這樣講。改善你的思想,我們的思想有什麼問題?我們是佛教徒,佛教徒與非佛教徒有什麼不同?佛教徒相信有因果。但是現在佛的人都相信有因果嗎?說我做了很多善事!是!你做了很多善事,我應該獎勵你、給你獎狀,但是你相信因果嗎?我看不一定!就是思想上有題!所以我們行菩薩道時,要做二件事,一個是安樂眾生,一個是利益眾生。

  我們讀《普門品》,是分二大段。前面苦救難,眾生有火災、有水災,有國王難、有土匪難,有很多的災難,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來救護你,你就離苦得樂;後面「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是什麼意思?就是解決眾生思想的問題,要你得到正知正見,要你知道有善惡果報,不可以做惡,要你通達般若波羅蜜,可以得涅槃,做這件事啊!這樣子才能得到利益,利益安樂,這麼講,要是我只是做功德利益一切眾生,你這只是安樂的一面,利益一邊沒有你還有所不足啊,有所不足現在不感覺這問題,將來你得果報的時候有問題。我們若看《史記》,漢高祖死掉了,呂後把趙王殺死掉了,給他吃毒藥殺死了,把??也殺掉了,不受法律的制裁,他兒子是皇帝,這件事就完了。我看有權利的人都這樣,殺人願意殺誰就殺掉誰,沒有人敢制裁他的,都是這樣,天子一怒流血千裡,就是這樣子!世間事都是這樣子。那些都是要大福德人才行,不然你殺人法律要制裁你的!所以我們做很多的善事,我們將來會享受富貴,但是富貴裡面有危險,還是苦呀!「如是生死輪回是苦」所以我們到天上去享福,到天上享福好過人間,天上人他不造罪,天上的人心情和平,互相誰也不觸惱誰,只有欲界天地居天四王天忉利天有時和阿修羅作戰,才有這些苦惱事情,?沒有這些事情。人間的人是更厲害,人間的糾紛是很多的,很苦呀!所以「如是生死輪回是苦,如何能得解脫?」怎樣才能解脫這苦呀?這前邊我們講「生死輪回前世與今生」,我們應該觀察這件事要解脫生死之苦,要想辦法解脫,這就是佛法的勝義,是不共於其它的宗教的。所以做善事是共於社會,社會上有人不相信佛教的也能做善事,他也可以辦醫院、也可以辦學校,天主教、基督教也能做善事,這是共於世間的。不共於世間的,只有解脫生死得涅槃,這是佛法的勝義。

  我下面引《楞伽經》上的一段。「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實,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無有貪恚癡,亦復無有人,從愛生諸蘊,如夢之所見。」「唯」一切唯心造的「唯」。「涅槃離心意」,在佛法的態度看,一切聖人,就佛法所謂聖人,他們就是得涅槃,佛、辟支佛、阿羅漢都是到涅槃那裡去。而涅槃境界是離一切心意,是不可分別的境界。「唯此一法實」,唯獨涅槃這方是真實不虛的,沒有欺騙性,真實令你得到安樂。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也是人之所欲,千方百計努力地求,就是求這些事情,但是求得了未必是安樂的,我要做總統,真做了總統真的是安樂嗎?我看不見得。擁有榮華富貴就算是快樂?我看不快樂。「唯此一法實」,唯獨涅槃這裡是靠得住,不是虛妄的,沒有欺騙性。佛告訴我們涅槃裡是安樂的,要是我們修學聖道成就了,不會此時安樂,後來又苦惱了,沒有這回事。「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除了涅槃以外,其它的世間上的事情都是虛妄的,都是不真實的,說是很快樂,但是不一定,不一定是快樂的。「如幻夢芭蕉」,就像幻術變現的東西,都是假的;就像做夢似的,不是真實的。做夢的人不知道是夢,認為很美,一醒來什麼也沒有,連夢裡的境界都不真實的。芭蕉樹是一個個葉子包裡起來,看起很粗大,很大的葉子,好像很真實似,但是你若以刀去砍,它很虛偽,和松樹、柏樹不一樣,它不真實。這個意思就是世間上的事情都不是真實的,都是有欺妄性,不是真實的。怎麼樣我們才能夠去涅槃去呢?我們不被世間上如幻夢芭蕉的虛妄的事情所欺騙呢?能從虛妄的事情解脫出來到涅槃去呢?這個我們講的「清淨果」。只有修學八正道才可以,才能解脫生死的苦惱,到涅槃那裡去,永久地安樂自在。

  我們讀《金剛經》的候,「比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這句話什麼意思?我們人若比一般小的東西,我們就好像身體很大了,但是佛菩薩很高大的,比如須彌山王身體是很高大的。佛菩薩的身體和我們的有什麼不同?我們這個身體我們自己知道,就是老病死嘛!你讀書多或者讀書少,你在社會上做事,或者是如意或者是不如意,總而言之,老病死就是這樣,這一生就是這樣過去了。我們歡喜嗎?而這個病,不管你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有病,小孩也會有病,大人也會有病,雖然有醫生能治療,但是最後還是會死掉,結束了,都是這樣子。這個今天我們歡喜不歡喜?我看誰也不歡喜這個境界,佛菩薩的身體是怎麼樣,不老、不病、不死,不是很好嘛!那樣的身體不是很好嘛!而且神通自在,有廣大的神通,一切一切事情都很自在,沒有苦惱,佛菩薩身體是這樣子的。不要說佛菩薩,天上的人都比我們都好,天上的人他們的身體也不老不病,你看這好不好?但是最後還是有死,所以還是不行。只有佛菩薩他的身體不老不病不死,所以我們佛教徒若修學八正道,也一樣的可以得到佛菩薩的身體,不老不病不死。所以我們若修學聖道是有意義的,世間上的榮華富貴,我讀了很多的書,我拿了博士學位,我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財富,最後還是苦惱境界,不管你本事多大,你做了皇帝,做了總統,一樣的老病死,也是苦惱境界。要是得到聖道以後,成就了佛菩薩的身體,沒有這件事了。世間上災難的事情對於佛菩薩,都是等於零的;於佛菩薩不能有什麼影響。所以我們佛教徒非常地幸運,能遇見佛法好好地學習佛法,修學八正道,能到涅槃那裡去,這是非常殊勝的事情。

  八正道,把「清淨果」簡單的說一下。第一正見、第二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就是這八樣。

  「正見」有二種,一個是世間的正見,一個出世間的正見。世間的正見就是我們相信有因有果,我們不敢做惡事,相信有生死輪回,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有未來世,有善惡果報,有聖人,這些思想叫做世間正見。出世間的正見就是能見第一義谛了,那是出世間的阿羅漢,聖人的境界。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若是以三十七道品來講八正道,這是聖人的境界,前邊七覺支七菩提分,是屬於初果的境界,八正道以後修學聖道,達到涅槃的境界,有這樣的差別。我們現在只是講八正道。「正見」我們學習佛法,修學無我觀,能達到見第一義谛,那叫做「正見」。得了正見以後,要正思惟。「正思惟」什麼意思?就是正見的境界是離分別相的,離語言相的;但是為了他人來講解道理,你要安立名言,你才能講出來,那這叫正思惟。安立什麼樣的名言,來為他人講解你的正見,那麼這叫做「正思惟」。「正語」就是為他人佛法,而不是邪知邪見。「正業」,得了聖道的人,他的行住坐臥,不管是到城巿裡也好,到鄉村也好,在自己的住處也好,與任何說話也好,他心裡能保持清淨,這叫做正業。這不容易,比如我們自己試一試,從早晨起來就保持內心清淨,一直到晚間休息,這中間時時地保持內心清淨,你試試看如何,容不容易?但是聖道可以做到這件事。「正命」什麼意思?不管你是聖人也好,凡夫也好,你在這個世間上生存,就是要有錢;得了阿羅漢你還要生存,生存的時候,就是要有衣食住,凡夫也是一樣的;但是這些錢都是合法來的錢,叫做「正命」。若是以欺騙的手段向人騙錢,那就是邪命。錢來得合法,叫做正命,來得不合法就是邪命了。聖人他們決定是正命,絕對不會以欺騙的手段向人拿錢。「正精進」你很得了初果以後,在大乘佛法,你得了無生法忍了,功德還沒圓滿,要繼續的修學聖道,不懈怠,叫做精進。「正念、正定」,正念與正定是一回事,為什麼能得到禅定呢?就是要有正念,時時地保持正念,心裡沒有散亂的分別,由正念而正定。正定就是從未到地定開始,得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到無色界定四空定,得到滅盡定,都是定。前面的正見正思惟是智能,正語也屬於智慧吧?!正命正業這是屬於戒,正見正思惟屬於慧,正念正定是屬於定,這加起來就是戒定慧。而我們凡夫戒定慧都是沒有的,想要修學佛法得到聖道,戒定慧都是要具足的,而智慧也要靠戒和定的幫助,才能得到正見正思惟的,散亂心不能得到佛法的智慧,所以要修學定,由定裡面才能有智慧。有的阿羅漢在未到地定得到阿羅漢,那他沒有神通,要是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後,能有神通,所以阿羅漢也有有神通的,也有沒有神通的。這是因為定的深淺有關系。所以修學八正道就是修學戒定慧,就可以滅除去我們內心的污染,得到大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斷除見煩惱和愛煩惱,小乘佛法是說得阿羅漢,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大乘佛法是得無生法忍,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功德就圓滿了。那麼這是「清淨果」。

  我們一般的佛教徒,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很多的大德都弘揚淨土法門,就是願意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非常好。只是願生阿彌陀國,也是可以,但是現在這裡說這個話:「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識,觀悉虛妄,如幻夢芭蕉」這什麼意思?這與念阿彌佛有點不同。什麼不同呢?要有出離心。我現在就想要得聖道,不願意繼續做生死凡夫了;叫出離心。為什麼要出離呢?感到涅槃是最安樂的地方,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虛妄的,我要看破這件事,我不要再留戀榮華富貴,有厭離心。感覺涅槃是一切聖人的住處,我也要到那兒去。你要發真誠的願,這叫做出離心。有了出離心以後,你再來修學八正道,成功了,那麼你就是聖人了,也就是得涅槃了。那麼就是永久地遠離了生死的大苦,而不繼續在生死裡流轉了。願意回到生死來教化眾生,也可以,但還是大自在的,生死不能污染他,生死這些污染的境界,不能污染這個聖人。所以這些大菩薩像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都是過來人,他就在這個地方教化眾生,就是他們已經到涅槃了,又回到世間來教化眾生的,是這樣意思。所以我們從生死輪回前世今生知道是業力而有這生死的輪回,我們現在修學八正道解脫生死輪回,到涅槃那裡去,我們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佛弟子、佛教徒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