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二九卷


 2016/1/18    熱度:1048    下載DOC文檔    

  第二九卷

  《大乘起信論》,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三頁,「丙四、修行信心分」。

  本論的作者馬鳴菩薩在前面的「因緣分」,講到造論的因緣,是為了使令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那我們學習本論,就不只是增加一些文字上的知識,而是本論的法義經過我們的思惟,能夠真實的生起大乘的信、解、行、證四種功德,假藉這四種功德,能夠在內心當中破惡、生善,使令我們離苦得樂。這大乘的信解行證四種功德,它主要的根本就是菩提心。這菩提心由淺入深的次第,我們剛開始修學的菩提心叫做信成就發心。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凡夫位的時候,在一個無明妄想的心中,要建立一個清淨莊嚴的菩提心,我們依止的是一種大乘的信心。大乘信心的建立,主要是透過對於前面「一心、二門、三大」道理的觀照。在大乘佛法當中的觀照,它的一個重點,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在觀照這一念心性的時候,有二個重點要去觀照:第一是從它的差別義來觀照。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有二個相貌:第一個,我們依止有所得的心,也就是一種我相、人相對立的心,我們這樣的心會創造很多很多的煩惱,也會引生很多很多的業力,招感很多很多痛苦的果報。這樣的有所得心是生滅變化的,所以我們叫做生滅心。這個生滅心是一切生死痛苦的根源,這是我們內心的第一個相貌,所謂生滅心。第二個,假設我們依止的是無所得相應的心,這樣的心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離諸對待的。這樣的一個心性,它會成就法身、般若、解脫三種的功德,可以說是一切涅槃安樂的根本。所以我們從這個差別義,我們這一念心有二個相貌:一個是生滅心,是痛苦的根源;一個是真如的心,是安樂的根源。這是我們在觀修現前一念心性的第一個重點,這樣的第一個重點是約著差別義來觀照的。其次,我們也可以根據它的通達義來觀照,就是說其實這二個心的內涵:當我們是迷惑的時候,是全真取妄,整個真如的心,就變成生滅的心;當我們能夠生起覺照的時候,就是全妄即真。所以這二個心基本上是「不二」的,所以古德說:「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當我們產生顛倒,心外求法的時候,我們招感很多很多生死痛苦的果報,但是我們一念的回光返照,這些生死的果報就覓之了不可得。所以禅宗說:生滅心跟真如的心是不隔一條線。這是我們這一念打妄想的心,只要我們能夠回光返照,去觀照體、相、用三大的真理,我們的心就能夠從生滅心而變成真如的心。所以我們透過對於這種的大乘正見,所謂染淨不二的正見,我們發起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一個菩提心,這樣的一個菩提心,是依止大乘的正見,所謂的大乘的信心所引生的。前面的菩提心,是完全依著對「一心、二門、三大」的一個理觀而引生的菩提心,法藏大師說:前面是一個利根的人所能夠成就的。這以下的「修行信心分」是約著鈍根人,鈍根人他只約著理觀是不夠的,他必須要有一些六度的事修的輔助,輔助他一心二門的觀照,才能夠成就他的菩提心,所以這個以下的「修行信心分」是鈍根的眾生,他必須有一些事相的修學來作滅惡生善的輔助。

  丙四、修行信心分

  丁一、結前起後

  這當中有二科,先看「丁一、結前起後」,看論文: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前面已經針對利根的菩薩宣說一心、二門、三大的道理,使利根的眾生發起了菩提心,成就了大乘的正定。現在,馬鳴菩薩的慈悲,為了帶動這些鈍根菩薩修行信心,為實施權,使令他的信心加強而引生菩提心。這當中先作一個總標,這以下「丁二、正說修信」,正式的說明修習信心的一個方法。

  丁二、正說修信戊一、正明修習信心己一、總征

  這當中有二科,先解釋「修習信心」。我們所修的信心是什麼?先看「總標」: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說修行信心。

  這個地方是說明「修行信心」所加被的根機是誰呢?是「根」據「未入正定聚」的「眾生」。就是說一個十信位不定聚的眾生,有時候生起大乘善根,有時候退轉大乘善根,他的大乘善根是不決定的,應該要「修行」這個「信心」分。我們作一個解釋。前面的「信成就發心」,法藏大師說:他是一個根利遮輕的眾生,他的大乘善根強,而且宿世所栽培的煩惱跟罪業也特別的輕薄,所以他只要透過對一心、二門、三大的一個理觀,悟入內心染淨不二的道理,他就能夠生起真實的菩提心,而真實的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以下是根據這個根鈍遮重,他的大乘善根本身就薄弱,而且無始劫來引生很多很多的煩惱罪業,所以他必須要透過這個「修行信心」來破除罪障,栽培他的善根,才能夠悟入的,所謂的信成就發心的正定聚。所以這個地方是說,依止根鈍遮重的不定聚眾生來「說」明「修行信心」分。先說明這個法門所加被的根機。

  何等信心?雲何修行?

  這以下就提出一個問,先說明我們今天修行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修行大乘的「信心」。「雲何修行?」是說明它下手的方法,這以下的論文都是在回答這二個問題。

  己二、別釋庚一、釋信心

  先說明信心的功德、果地的功德,再說明因地的修學。先看第一科,這是「信心」的相貌。

  略說信心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這個地方,我們在修習信心的時候,先把我們所要成就的大乘信心作一個說明。這信心的基本定義,就是忍可隨順,也就是說我們對於整個大乘的真實功德,我們跟這個功德接觸的時候,我們很任意的能夠對它隨順歸依。當你對大乘的功德能夠隨順歸依的時候,我們安立你對大乘佛法生起的「信心」。當然你能夠對這個大乘功德隨順歸依,這個大乘的功德就能夠從你內心當中生起來。大乘的功德到底有哪些是我們所要歸依的、所要隨順的呢?這以下「有四種」:第一個是根本,接下來是佛、法、僧,先看根本。「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大乘的功德,主要有正報的莊嚴跟依報的莊嚴,這些莊嚴的功德,基本上都是依止真如法而生起,所以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根本,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歸依,就是「樂念真如法故」。從本論的解釋:我們眾生有很多很多的煩惱,而且造了很多很多的罪業,而招感很多的痛苦。這些煩惱障、業障、報障,都不是上帝給我們的,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歸依處有問題,就是我們凡夫對無明妄想有信心。就是我現在打一個妄想,我就隨順這個妄想去做了;我昨天打另外一個妄想,我就跟著另外一個妄想去活動:我們凡夫痛苦的根源,一言以蔽之,就是心隨妄轉,跟著我們的感覺來活動。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今天要生起大乘的功德,第一個要改造你內心的歸依處,從現在開始,你要能夠「樂念真如法故」,你不要再跟著妄想而活動,你要能夠強迫自己去隨順、去憶念這種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心真如,這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的心歡喜向外攀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強迫它把心帶回家,回光返照我們內心深處的一心真如,這是我們所有大乘佛法功德的「根本」,就是你應該對你內心的這個歸依處有所調整。

  這個根本是大乘內在的善根,其他的佛、法、僧是外在的善根。再看第二個,「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前面是對內在的歸依,這個地方是外在的歸依。外在的歸依,第一個是講「佛」寶,在歸依之前,先贊歎佛的功德。佛有無量的功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言以蔽之,佛陀有救護之義。我們在對佛陀歸依之前,我們要思惟佛的「功德」。思惟佛的功德,宗大師強調二個觀念:第一個,你要相信佛陀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深信諸佛皆充滿,你相信佛陀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其次,你相信佛陀有救拔我們的力量,這個時候我們對佛陀的功德就能夠產生歸依。所以這是講到第一個贊歎佛的功德。那應該怎麼歸依呢?「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我們應該要經「常」的去「親近」佛陀,用種種的香、花、燈燭來「供養」,乃至於「恭敬」。這個「恭敬」包括禮拜、贊歎,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贊歎,透過這樣的一個身、口、意的歸依,來「發起」我們大乘的「善根」,成就「一切」種「智」。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親近」這二個字,我們身為大乘的佛弟子,經常的親近佛陀,這當然是非常重要,求佛力的加被。但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佛陀的應化身已經滅度了,我們怎麼親近呢?我們經常說是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從淨土宗的角度,以彌陀的功德當作我們一個本尊的觀修內涵,你要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要歸命之前,阿彌陀佛功德必須現前,否則你怎麼歸依呢?但是阿彌陀佛在十萬億佛土外,你怎麼歸依呢?所以就是我們在觀修的時候,我們雖然觀修深信諸佛皆充滿、佛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但是我們主要的應該觀想佛的身像跟佛的名號,所以大乘佛法強調「名以召德」,或者是以他的身相來招感佛的功德。所以我們對於名號的憶念、對於身像的禮拜,這個就是「親近」,所以第二個就是我們對佛功德的歸依。這樣子的歸依,有幫助我們成就善根、成就智慧的力量。

  「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前面的佛有救護,救拔、保護的意思;這個法有開啟智慧的利益,能夠使令我們內心當中,從黑暗當中出現光明,能夠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對法應該怎麼樣的去歸依呢?「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生起這種好樂的心,修習種種的波羅蜜,這個波羅蜜主要是六波羅蜜。

  「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這大乘佛法的第四個歸依,是對僧寶的歸依。僧寶有住持的功德,他有住持正法、續佛慧命的功德。所以我們對於僧寶應該怎麼歸依呢?應該要經常「親近」如法和合的「菩薩眾」,依止這個大眾的力量,來求學、來「如實」的依止這個教法修「行」。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佛有救護之恩,法有開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這是三寶的恩惠。這個僧寶的意思就是說,在修學過程當中,其實歸依佛、歸依法也就夠了,但是為什麼要歸依僧呢?因為我們長時間的修行,我們內心的善根往往容易退轉,所以我們依眾靠眾,依止大眾的威德攝受,能夠使令我們不退轉。所以依止僧團而修學,基本上有助於我們對佛法的修學,所以我們也應該對僧寶的歸依。法藏大師的意思:這個根本是內在的善根,是一個主修。我們經常的樂念真如、正念真如,這是成就大乘的善根。但是大乘善根在修學過程當中,我們會有一些遮障,我們依止外在的善根,對佛、法、僧寶的恭敬、禮拜、贊歎,來破除障礙。佛法的修學,有些內涵是共外道的,有些是不共外道的。比如說我們有對佛、法、僧三寶的禮拜、贊歎、供養;外道也有他們所謂的三寶,他們有他們的教主、有他們的教法、有他們的僧團,他們也是修禮拜、贊歎、供養。但是大乘佛法不共於外道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信根本」,就是相信我們這一念心,「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大乘的一個因地,從大乘佛法的角度,就是你要生起佛的功德,你要能夠安住在大乘的因種。說是你今天要煮飯,你要拿米去煮飯;你拿沙去煮飯,頂多是一個熱沙,不能成就飯。就是我們希望能夠離苦得樂、成就佛的功德,你內心的依止處是非常重要的點。你要依止一心真如來稱性起修,根據佛、法、僧三寶的法門來破障,但是主修還是根本,這個就是我們在成就大乘的四種信心。所以這個地方先把功德相標出來,當我們內心當中跟佛、法、僧接觸的時候,能夠生起歸依的心,乃至於內心當中對於我們一心真如能夠隨順忍可,這個就成就了大乘信心,你就有資格發菩提心了。前面的四種信心應該怎麼成就呢?以下就講到因地的修法。這當中,先看「總標」:

  庚二、釋修習辛一、總標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雲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我們希望能夠對於佛、法、僧、根本,成就隨順歸依,有五個法門。這五個法門就是六度,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第五個「止觀」,這「止觀」是正修,主要是修學根本。前面的四門,是依止三寶的修學來滅惡、生善,它是一個方便法門;這個「止觀」,我們前面講唯識止觀的時候、或者說別教的止觀的時候,這個止觀的內涵是分開的,止觀各有各的體性,各有它的操作方法。這個地方的大乘圓頓止觀,止跟觀是不能分開的,這後面會說明,就是你在止的時候是有觀,在觀的時候也是有止,在這個地方它把止觀合成一門,就看得出來這個就是圓頓止觀。

  辛二、別釋壬一、釋施門

  「別釋」當中,我們先看成就大乘信心的第一個門──布施。首先我們對布施的定義作一個解釋。什麼叫布施呢?宗喀巴大師說:我們依著施捨的心所發起的身語二業,這個就是布施。比如說你現在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你不喜歡,你把這個不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這樣子只是成就善業,不能說是本論的布施;這個地方的布施,要依止施捨無貪的心所造作的身業跟口業,才能夠安立這個布施,也才能夠生起我們對大乘的功德善根。所以這個地方的施,它不是依止你所布施的財物來安立的,是依止你能施捨的心。當你施捨的心生起的時候,你所做的身業跟口業,都是屬於通達大乘善根,布施的法門。我們看論文:

  雲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務隨力施與;以自捨悭貪,令彼歡喜。

  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我們依止「施捨」的心,來「修」習布「施」有三個內涵:第一個是財施,「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一切」眾生他來跟我們乞「求」財物,或者是飲食、或者是生活的種種資具,這樣的飲食跟「財物」資具,我們本身有多余的情況,就是我們有布施的能「力」,這個時候菩薩應該要隨順我們的能力,來布「施」給對方。這樣的布施有什麼好處呢?有二個功德:第一個,從成就內在的善根來說,「自捨悭貪」,能夠對治我們的悭貪;第二個,從外在的福德來說,能夠「令彼歡喜」,能夠成就廣結善緣,成就我們來世的福報受用。這個地方,我們在修習六度的著眼點,當然是成就內在的善根──「自捨悭貪」。這個「悭貪」,《瑜伽師地論》上說:一個人修布施的時候,你要能夠成就內在無私的善根,你必須依止清淨心來布施。什麼叫依止清淨心來布施呢?《瑜伽師地論》上說:你要具足三個法門:第一個施前歡喜。就是這個布施的因緣還沒有成就之前,你想到你即將要布施,內心充滿了期待歡喜──你即將要因為布施,而成就一個善根;你的生命會因為這個法的操作而更加的離苦得樂,這個時候你充滿了期待歡喜。第二個施時清淨。當你正式布施的時候,你內心不求回報,並沒有因為這樣的布施,而祈求對方的回報;你只是希望透過布施的操作,來栽培你內心無貪的善根,依止無貪的善根來加強你的菩提心,所以是不求回報的。第三個施後無悔。布施的法門也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過去,當這個布施的法結束的時候,你回憶你過去布施的因緣,你內心不生悔恨。當然這個地方你要量力而為,你要念念的對布施的法門,產生隨順歡喜而不生悔恨。而當你能夠施前歡喜、施時清淨、施後無悔的時候,你所作的每一個布施,不管布施的東西是什麼,都能夠「自捨悭貪」,成就內在的善根。這是講到財施。第二個講到無畏施,「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前面的布施,偏重在外在資具的缺乏,這是屬於外在色身感受的痛苦;這個地方的布施,針對的是內心有憂愁的眾生,他內心有障礙。我們「若見厄難、恐怖危逼」,眾生在人世間活動,他遇到了很多的災「難」,或者遇到一些「恐怖」,由於這個災難跟恐怖的「危逼」,他內心憂愁不安,心有千千結。菩薩遇到這樣的眾生,應該「隨」順自「己」的能力,「施與無畏」。這個地方的「施無畏」,主要的意思是佛法。這個無畏施,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有二個法門能夠使令眾生遠離怖畏:第一個,你要依止無常、無我的道理來開導眾生。就是眾生會產生憂愁,主要的就是「指妄為真」,把這些生滅變化的因緣法當作是真實的,產生執著,所以他的生命就通不過去。就是說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他內心當中揮之不去,這個時候你應該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來開導他,使他從內心的執著裡面解脫出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應該贊歎三寶的功德,使令他能夠憶念三寶,祈求救護。這個時候他就能夠從生命的災難當中,得到安穩,這是無畏施。財施所破除的是眾生外在資具的缺乏,無畏施所破除的是眾生內心的障礙。第三個是法施,「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如果這個「眾生」他已經具足了聽法的善根,而且具足了「求法」的儀軌,來向我們求法,我們應該用種種五乘的解脫法門來「為」他宣「說」。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在所有布施當中,功德最為殊勝的就是法施。因為前面的財施跟無畏施,它只能夠使令眾生暫時的離苦得樂。他沒有飯吃,你給他一碗飯;他得到了憂郁症,你用佛法的道理開導他,從憂郁症裡面解脫出來。當然這都非常好,但是他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眾生一切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內心的愚癡,所以愚癡是生命當中最大的罪業。就是說你今天能夠為他說法,他在黑暗的愚癡當中產生光明,讓他知道什麼樣的因緣是一個功德相、什麼樣的因緣是過失相,你為什麼會痛苦?你為什麼會有快樂出現?你讓他能夠抉擇是非。這樣子在他的生命當中,就能夠有一個努力的方向。他這樣的利益,是生生世世的受益,這樣才能夠究竟離苦得樂。所以在《瑜伽師地論》當中,贊歎法施的功德能夠利及來世,前面的財施跟無畏施只能夠利及今世。這個地方是講到布施的三個內涵,這以下說明布施內心的依止處,「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我們在施捨的時候,應該要遠離「名利恭敬」,應該用這樣的心情用來對治悭貪,令彼歡喜而「回向」無上「菩提」。大乘的布施法門,功德主要有二類:第一個,從內在的善根來說,是破除悭貪,成就施捨的心。我們在修菩提心的時候,除了我們能夠正念真如這個根本法門以外,我們要注意這個障礙菩提心的法。就是你在內心的妄想當中,建立一個菩提心的幼苗,你要適當的保護;會障礙菩提的,這個地方所說的就是貪欲的煩惱,你對於資具、對於佛法的悭貪,會障礙你菩提心的增長。所以我們以施捨的法門,來破除這個悭貪的障礙,所以這是第一個善根,成就無貪的一個施捨心。第二個,成就廣大的福報受用,這是兼帶外在的福德。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本論所說的六度法門,跟我們過去的六度可能會有所不同,這個地方的六度,它的施設完全是以成就大乘善根而施設的,簡單一句話就是要你莫向外求,就是藉事修心,假藉六度的修學來成就你大乘的善根,依止大乘的善根而增長你的菩提心。所以你每一個施捨的過程當中,每一個六度的過程當中,你就要生起觀照力,否則只是成就人天的福報。

  壬二、釋戒門

  在「戒門」當中,先解釋持戒的定義。什麼叫做大乘的持戒?宗喀巴大師說:遮止損害他,令欲起厭離。就是我們去傷害眾生的心,要加以遮止;對於這種損害他的心,內心產生厭離之想,這叫做持戒。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持戒的意思,不是說你在非常順利的人事,今天也沒什麼事,你心平氣和,這個叫做持戒,這不是,這只是緣缺不生。就是我們的內心,在各式各樣的人事因緣當中,我們內心能夠產生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就是有這人事的境界來刺激你,我們第一個反應當然是起煩惱,一開始會顛倒,顛倒以後會起煩惱,一般人起煩惱就一直起下去了,這種人就是沒有持戒的功德了。有持戒的人,他也會生起煩惱,但是他生起煩惱的時候,會產生一個警覺的功能,他內心當中有一種自動的警覺訊號產生,這種警覺功能生起的時候,就會產生防非止惡。當你遇到障礙現前的時候,你內心能夠起動你的警覺功能──不可以,這個警覺功能的生起,就表示你有持戒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先把持戒作一個定義。好,我們看持戒的內涵:

  雲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YIN、不二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绮語,遠離貪嫉、欺詐、谄曲,瞋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愦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修」習持「戒」的內涵,法藏大師以三聚淨戒來作分判:第一個,先講攝律儀戒。這個攝律儀戒,在這個地方是講到遠離十惡業──身業是「不殺、不盜、不YIN」,口業是「不二舌、不妄言、不绮語」,意業是「遠離貪、瞋」、癡。這個地方的十惡業,諸位應該都很清楚,我們就不說了,我講一個重點就好。這個十惡業的業性呢,當然業的力量主要是由心來帶動的,說「心為業主」。當然業的觀點,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是這個地方我們是在修習大乘的善根,我們就從大乘菩提心的觀點,來判定這個業性。《瑜伽師地論》上所說,是就著引生菩提心的角度來說。這個貪、瞋、癡的煩惱,過失最重的是愚癡。為什麼依止愚癡造業是最重呢?因為愚癡的造業,是無慚無愧,所以你造業是沒有期限。你無慚無愧,這個時候你這個業就相續下去,你就不能夠有對治的力量出現,所以第一個愚癡造的業,對菩提心的傷害是最嚴重。第二個是瞋恚心。這個「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所以這個瞋心的發作,它是直接傷到我們的大悲心。而菩提心的基礎是大悲心,以大悲心而引生菩提心,所以當你傷害到你的大悲心的時候,你的菩提心就消失了,好一點的轉成小乘的出離心,差一點的連小乘的出離心也沒有了,所以瞋心的嚴重是第二個。第三個是貪欲心,貪欲也會遮蔽障礙菩提心的增長。所以從成就大乘善根的角度,愚癡最重,瞋恚第二,貪欲第三。好,我們休息一下。

台灣學佛網首頁大乘起信论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