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二十卷
第二○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九頁。 我們這一科是講「未二、更約因緣互相成辦」。這地方是說,既然我們內心的本覺是沒有差別的,本覺在內心當中,白天、晚上不斷的熏習我們,但是為什麼每一個人的成佛之道,會有這麼多差別的因緣呢?這當中除了煩惱的遮障以外,我們對三寶的熏習這種善根的力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助緣。我們看第三段: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這地方作一個總結,說是成佛之道必需要「因緣具足」的。什麼叫做內因力?就是「自有熏習之力」,就是所謂的本覺內熏。說雖然我們現在有無量的痛苦而完全沒有安樂,但是我們內心深處對於離開痛苦、追求安樂這樣的希望,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們想要改造生命的這種動力是從來沒有消失過。表示我們每一個眾生有無量的希望,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而這個是成佛之道的主要的動力了,就是所謂的內因力。其次外緣力,「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我們必需要有諸佛菩薩清淨法語的開導,正確的了解到什麼是痛苦生起的因緣、什麼是安樂生起的因緣,能夠對生命「善知抉擇」。什麼樣的因緣會讓你痛苦?什麼樣的因緣讓你產生安樂?這都不是上帝的意思,這個生命其實是我們自己的抉擇。有了這樣的觀照力以後,就是這種外緣力。這個時候我們產生二種的功德:第一個,生「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 這一段法藏大師判作外凡的資糧位。外凡位他在修行,主要的是「信有涅槃,修習善根」,這當然是仰信涅槃。就是說原來我們不一定要完全認命的在三界流轉,我們有另外一種選擇,我們可以成就涅槃的。就是說只要肯努力,這個涅槃的功德不是天方夜譚,它是真實存在的。有了這樣的信心以後,我們開始勉強自己修習佛法戒定慧的善根,雖然這個過程有一些辛苦,但是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這種剛開始是仰仗信心,我們叫做外凡資糧位。因為他對理性的觀照比較薄弱,所以叫外凡,心游理外。我們在佛法當中就會慢慢進步,到第二個階段內凡加行位。「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我們慢慢的進步,從前面的信心到了「善根成熟」,佛法的善根主要就是內心的止觀,我們對於這個真理的觀照、對煩惱的調伏到達了一定的程度。這個時候我們遇到「諸佛菩薩」的「示教」,開導這種修行的法門,而成就種種的功德,引生內心的法喜,而慢慢慢慢的「趣向涅槃」,就從前面的信心而變成一種止觀,一種信力而引生一種法力。這個地方是說明體熏習。體熏習的意思我們作一個總結。這個體熏習有三個內涵值得我們注意:第一個是真如,第二個是無明,第三個是三寶。這個地方真如就是本覺,我們內心當中有一種離苦得樂的本性這叫真如,這種真如不管白天、晚上平等的在提醒我們──我們一定要離開痛苦、得到安樂,不管我們做得到做不到,一定要往這個方向走。這種善根在那個地方的熏習是任運的,所謂無作的任運生起。這個無明就是煩惱,你想離苦得樂,但是你起顛倒了,你把這個痛苦當做是安樂。我們總是覺得追求五欲是快樂,其實五欲不是快樂的境界。為什麼?這叫做無明,我們的煩惱顛倒遮障,第一個有遮障。其次,對三寶的學習、對佛法的學習不夠,智慧不足,這也是個問題。所以我們今天在真如熏習當中的成佛之道有二個因緣。第一個,有些人是根利遮輕,他除了有本覺內熏,他的善根強,遮障也輕薄。他把經典學習過以後,他很快的就從障礙裡面跳脫出來,因為他本身的煩惱就很淡薄,他不必做太多的加行,這種人入道如魚得水。有些人修學佛法就是根利遮重,他在三寶當中熏習的善根也強,但是無始劫來所熏習的煩惱罪業也特別的厚重,那就必需要有一些破障法門。我們這種所謂的末法時代,大部分都是根利遮重,就是有善根,但是可也是有煩惱跟罪業。所以密宗修習教法的止觀之前,一定要先修四加行。四加行:第一個是禮拜,你要拜十萬拜,你拜十萬拜當中是求佛力加被,等於修歸依;第二個是持咒,持「百字明咒」破障;第三個是修供養,前面是滅惡,這個地方生善,修種種的對諸佛菩薩的供養,或者是身業的供養、口業的贊歎、或者是財物的供養,各式各樣的供養;第四個才修上師相應法。這個禮拜、持咒、供養,其實就是在破除遮障。 我個人的修學經驗,我在民國七十九年離開佛學院畢業以後,我有一年的時間進修。進修當中,除了解門──把這三年佛學院的教理再重新的消化復習以外,我那個時候就是拜佛跟持往生咒,我一年當中拜了差不多有二十萬。我自己感覺到那一年的修學,是我一生當中可以說是最受用的,那種感覺就有一點像是「茅塞頓開」,就是我這個明了的心以前跟佛法接觸的時候,我自己覺得有點暗鈍,就是老法師講什麼不是很明白,那個明了性就是特別的遲鈍。但是你修忏、持咒以後,你那個明了性有明顯的變化,就是比較明利,就像是在一間被茅屋遮蓋的房間裡面,突然間露出了一點小小的光明的感覺。我們說佛法是聞思修,你只要聽聞思惟就產生智慧。理論上沒有錯,但是你有遮障,你還得要修破障的加行,否則你就是沒辦法相應。這個地方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他學佛會有障礙,因為你少修了破障法門。這個地方是說明真如熏習的一個差別相,就是說真如是平等的,但是每一個人的遮障跟對佛法的學習不同,這個地方就產生差別。 辰二、釋用熏巳一、略標 「用熏」習分二科,先看「巳一」的「略標」: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 「用熏習」就是外在的一種資助力,外力。這個外力我們解釋一下。前面的自體熏習是一種自力,內心的本覺再加上佛的善根的熏習。外力是指他力,就是諸佛菩薩的加持力。這個地方我們會提出疑惑說:那前面的外力也是三寶力,這個地方的外力跟前面的外力有什麼差別?前面一科的「體相熏習」的外力,在三寶當中主要是約法的熏習,是智慧這一部分,智慧的聞思所引生的觀照;這個地方的外力是約人,約佛跟僧,是一個有明了性的人的攝受:用熏習是約著諸佛、菩薩一個有明了性眾生的攝受,前面的是約法,這個地方有所不同,我們把它簡別出來。 雲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諸佛菩薩對眾生的攝受有「差別」的因「緣」,也有「平等」的因「緣」,先作個總標: 巳二、各釋午一、釋差別緣 「各釋」當中分二科,先看「午一」的「釋差別」因「緣」。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冤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我們先說明諸佛菩薩對眾生的「差別」因「緣」,這當中分成三段:第一段先說明感應之因。說這個修行「人」他的內心當中,「依於諸佛菩薩等」,「諸佛菩薩等」是說他在因地的時候對「於諸佛」,或者「菩薩」(你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或者智者大師、蕅益大師、道宣律祖),你能夠不斷地的去憶念他的功德,他有什麼特殊的戒定慧功德;或者你在你的佛堂當中放一個他的身像,不斷地去觀想、禮拜;或者你干脆只去憶念他的聖號,心念耳聽,你在諸佛菩薩這樣的名號、身像、功德當中不斷地造作。做多久?「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整個過程當中,你遇到了遮障,你在佛前就祈求你的上師加被,修上師相應法,憶念上師的功德、憶念上師的身像、憶念上師的名號。這當中有二種的因緣:第一個「若見若念」。假設你福報大,你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你就能夠親自的眼見耳聞,你這個上師相應法,實際上你就是在諸佛菩薩旁邊,叫做「見」。或者我們現在等於是「念」,到末法時代這些佛菩薩都滅度了,但是沒關系,還有佛菩薩的相片存在,還有佛菩薩的名號存在,我們從經典上也知道每一個佛菩薩有不同的功德。我們怎麼辦?「若念」,我們就憶念,不斷地憶念諸佛菩薩的功德。這樣子「若見若念」,就等於是一個感應的因緣,這以下是說明感應之果。這樣子有什麼好處?「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冤家,或起四攝。」我們不斷地去憶念諸佛菩薩以後,這個諸佛菩薩就有感應了,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做我們的眷屬。什麼叫眷屬?這以下有四種的因緣。第一個「父母諸親」,這個地方法藏大師說:現「慈愛以攝生。」現出慈悲心,以現慈愛來攝受我們,做我們的父親、母親,或者是妻子等等。「或為給使」,這個「給使」是「居卑以利物」,他做我們奴婢、侍者,從這個地方跟我們結緣,有因緣就方便開導我們。「或為知友」,這個「知友」是成「同類以勸發」,做我們的朋友、同參道友,大家在一起,他也示現有煩惱,你也有煩惱,大家一起修學做一種助伴,助伴當中大家有問題就能夠互相的鼓勵勸勉。「或為冤家」,我們要做這種罪業的時候,佛菩薩現出恐怖來怖畏我們,對惡法生起害怕。總之就是生「起四攝」,這個地方總結。或者是布施,先用財物布施令生起歡喜;愛語,用柔軟的言詞來鼓勵我們;同事,做我們修行的助伴,陪伴我們成長;利行,給我們種種的利益。今天佛菩薩會對我們特別的攝受,就是我們因地對諸佛菩薩的「若見若念」。我們得到諸佛菩薩這樣的攝受有什麼好處?第三段就說明這種攝受的功德。「乃至一切所作」所為,種種的因緣,「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我們對大乘佛法的「善根」,信進念定慧的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我們得到各式各樣的利益。這個地方是說明諸佛菩薩對眾生的差別因緣;那這以下說明這因緣的功德差別,把它開展出來。 此緣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我們得到諸佛菩薩的攝受,成就的因「緣」主要有「二種」:第一個是「近緣」,就是說如果我們自己對大乘佛法的栽培善根成熟了,諸佛菩薩來攝受我們的時候,他就「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直接講一佛乘的法門,使令我們能夠直接的返妄歸真,從妄想裡面跳脫出來,悟入真如,不必其他的枝枝葉葉,成就法身。第二個是「遠緣」,就是說我們大乘佛法的善根還沒有成熟,我們一定要在過程當中有一些方便,佛菩薩也會慈悲為實施權。你說你出離心不夠,先修人天法;你要修真空妙有的大乘法你沒有辦法承當,你就先修空觀:佛菩薩就先示現種種的方便,慢慢的攝受我們。「近遠二緣」當中又分「二種」:「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增長行緣」是成就利他的功德。佛菩薩看到我們悲心不夠,開導成就大悲的方法;有些人悲心重,但是感情情執也太重,佛菩薩就講空性:說是「二空自調,大悲利他」。這個「受道緣」是成就自利的功德,開展出二空真如之理。這都是佛菩薩給我們的利益,或者是快速的成佛,或者是慢慢的成佛,這都是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攝受。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講本尊相應法。從理論上來說,斷煩惱是我們內心自己的問題,但是我們的確不能忽略佛菩薩本尊對我們的攝受,這件事情不能忽略的。從《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諸佛菩薩憫念眾生,如母憶子。」諸佛菩薩看到我們眾生的心情,就像母親平等的憶念獨生子一樣,他是平等的。這個地方說感應道交,為什麼他就運氣特別好,得到諸佛菩薩特別的加持,我就得不到佛菩薩特別的加持?經典上講出一個理由說:諸佛菩薩憶念我們,我們也要憶念佛菩薩,這樣才能夠感應道交。就是說佛菩薩要加持我們不是單方面的,佛菩薩把手伸出來,我們也要把手伸出去。說我現在每天拜阿彌陀佛,當然阿彌陀佛我們拜不拜他,他的心情是平等的,他不會因為我們拜他而高興,但重點是我們在拜他的時候,就為自己創造一個佛菩薩要攝受我們的因緣,是這個意思。就是一切法因緣生,說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很想照我們;但是你不把水准備好,月亮照不下來。每一個人所准備的水各式各樣,所以這個月亮照到水的影像也就各式各樣,就是所謂的差別緣。 在《法華經》有一品叫〈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是一個轉輪聖王,那是一個七寶千子的大威德境界,這當中講到妙莊嚴王過去的因緣。說過去有四個比丘在山中的阿蘭若修行(當然修行得依止色身,這個色身它會饑餓的,所以經常要從山上走到山下去托缽,托缽完再從山下走到山上去。就是說不管願不願意,這件事不能避免,因為肚子會餓。),因為山上到山下的路非常的遙遠,所以他們為了把肚子填飽這件事,就從山上走到山下,從山下走到山上,整個精神體力都耗損掉了,回去修止觀的時候就打瞌睡了。後來這四個人就想: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到時候我們四個人一生都空過了,就為了吃飯這件事情障道。這怎麼辦呢?就想出一個辦法:這四個人當中有一個人要犧牲,就是你一個人去幫我們把四個人的飯都托好,我們三個人就專心用功。這當中有一個比丘就發心說:那這樣子好了,你們三個人就專心的用功,從今以後你們就不要下山了,我下山去承辦你們吃飯的所有問題。這件事大家就這樣協調好了。這個比丘他就每天到了吃飯時間,他就從山上走到山下去托缽,從山下又回到山上去。其他的三個比丘因為能夠專心的辦道,果然三個人都成就聖道了。這個托缽的比丘(當然一切法因緣生,你很少在聖道的因緣造作,就荒廢了道業。)就荒廢了道業,但他也成就了福報力。有一天他在托缽的時候,剛好看到國王出巡,國王有很多很多的眷屬、車乘、各式各樣的莊嚴,他生起了一念愛慕之心。我們凡夫沒什麼資糧力,生起愛慕心也就罷了;他這個有福報的人生起愛慕心,就有招感力,所以他生生世世就在人世間做國王,有時候做大國王,有時候做小國王。其他三個同參道友成就聖道以後,偶爾在涅槃的境界也會觀照一下:過去護持我們的這個比丘是干什麼去了?哦!做一個國王,一時半刻還亂不了,就沒有采取行動。後來到了這一生妙莊嚴王的時候,就出了狀況,就是他後來信邪見外道,即將要依止邪見,造作種種的殺業,要墮落到三惡道了。所以他以前所護持的三個比丘都是大乘的菩薩,就采取行動了,其中一個做他的夫人,另外二個做他的兒子,一個是藥王菩薩,一個是藥上菩薩。外道的眾生就是喜歡神通,藥王、藥上菩薩就在他的父親的面前顯神通,現種種的神變。這個時候妙莊嚴王的夫人就在旁邊搭腔說:你看這二個兒子真不可思議啊!這個神通比外道的神通還厲害。妙莊嚴王看:果然如此,兒子啊!我怎麼不知道你有神通,你的神通是誰教你的?他們說:我的老師是三界的導師佛陀。這個時候妙莊嚴王就對佛陀生起信心,這個時候藥王、藥上二個兒子就帶著妙莊嚴王去禮拜佛陀。當然一個有善根的人也是不可思議,他見到佛陀就生起歡喜心,佛陀為他說法以後,他就放棄了王位出家了,後來在今生當中也成就了聖道。 這個意思就是說,雖然諸佛菩薩憫念眾生內心是平等的,說「十方諸佛憫念眾生,如母憶子」,但是既然是感應道交,你對諸佛菩薩的憶念、造作、護持、禮拜、贊歎、供養的因緣不同,所以你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也有所不同。我們舉一個淺淺的道理,說同樣是一句佛號「南無阿隬陀佛」,這個比丘、比丘尼他心中把佛號一運轉的時候,這個佛號對他產生很大力量;但是有些人這個佛號在他心中運轉的時候力量薄弱。同樣是一句佛號!這就是因為他已經拜佛念佛很多,他這個佛號在心中已經是熏習非常非常久了;我們才剛學。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明,的確諸佛菩薩對每一個人的攝受有一些差別因緣,的確是這樣的。 午二、釋平等緣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恆常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前面是講到諸佛菩薩對眾生差別的攝受,這個地方是講平等的攝受。說「諸佛菩薩」的內心是平等的要「度脫一切眾生」,這種平等心是「自然熏習,恆常不捨」的,是任運的在他的大般涅槃當中去加持一切有情。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以同體智利故」,因為眾生跟諸佛是同一個,從真如的角度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他能夠加持。「隨應見聞,而現作業。」隨眾生的見聞,他能夠顯現種種的妙用。不過這個地方的妙用要生起,標准比較高了。什麼因緣能夠生起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攝受呢?「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這種平等緣你要能夠真實得到受益,你必須成就三昧,你不能在散亂心當中,你必須在禅定的明了寂靜心中去見到十方諸佛,十方諸佛為我們或者是放光的照攝滅罪,或者為我們說法而成就解脫。 大師說:前面的差別緣是一種事相的因緣,你對佛菩薩或者是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贊歎、意業的歸依,種種的供養等等,跟諸佛菩薩結緣,諸佛菩薩在大般涅槃當中特別的攝受你,這種是屬於外凡位的。這種攝受就是普門示現,有時候示現父母相、朋友相、冤家相,各式各樣的相貌,這種都是外凡十信位的菩薩能夠跟諸佛的感應。這個平等緣不是事相的因緣,是一種理性的因緣,它必需要內凡的三賢位,內凡一定是在三昧當中才能夠得到平等的加持。這種平等的加持,佛菩薩出現一定是現佛身,沒有第二種情況。在禅定當中見諸佛菩薩,一定是見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這個叫平等緣。 卯三、結示 把體熏習跟用熏習作一個總結。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我們講到淨法熏習,有所謂的真如熏習,有體熏習跟用熏習。這當中把「體熏習」跟「用熏習」作一個判教,講出它的淺深的次第,有「未相應」跟「已相應」的差別,就是跟真如有的時候相應,有的時候還沒有相應。先看「未相應」:我們「凡夫、二乘」和「初」心的「菩薩」(這個初心的菩薩,包括外凡的十信位,也包括了內凡的三賢位,就是還沒有入法身之前的,都叫做「初發心菩薩」),是依止「意意識」,就是依止第六意識生滅心的觀照,當然這個觀照主要的還是靠「信心」。我們剛開始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剛開始在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心中,我們相信打妄想心的本質,那種清淨本然具足無量功能德用的那個本質,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這樣子心中是依止有所得,信心當然是有所得,他有所對立,有所對立就有所得,這個有所得是不錯,我們是要放棄雜染,追求清淨,這個也是有所得。所以這個時候還沒有成就根本「無分別」智「與」真如「體相應」;也沒有成就後得智,「未得自在業」就是沒有成就後得智,「與」真如的妙「用相應」。也就是說我們跟真如還有一段距離,但是我們相信:總有一天可以把這種真如的功德開展出來,「依」止這個「信」心,就支持我們在外凡十信跟內凡三賢位,渡過這麼漫長的一大阿僧祗劫,這個都叫做「未相應」。為什麼「未相應」?因為內心還有對立心,因為真如是不能有對立,當然剛開始你一定要對立。 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總有一天我們跟真如「相應」以後,就是「法身菩薩」了,內心當中已經有「無分別」智了,內心當中能夠真實的修一切法,修一切的善而離一切相,雖念而無能念所念,這個時候「得」到「無分別」智「與」真如的體相應,也有這種大悲的妙用跟「諸佛的智用相應」。這個時候就「依」止「法力」,內心當中有甚深的般若。這個甚深的般若就是正念真如,內心當中以平等心來斷惡修善,不像我們前面是用對立的心。「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相應跟不相應是說,我們剛開始說是「返妄歸真,就路還家」,我們這一念心跟真如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真如當然是平等的。但是你一開始就平等,那你這樣怎麼斷惡修善呢?剛開始一定是有惡法可以斷,有善法可以修,依止清淨的戒定慧,來對治貪瞋癡的煩惱,剛開始都是從未相應開始的,先從這個對立。但是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慢慢慢慢地跟真如完全相應;雖然繼續的對治,但是沒有這種能所的對待。在經典上說:法身菩薩修波羅蜜跟我們有所不同,他是任運的。就像是船要從這個岸到大海,剛開始的時候你要有動力,因為地心引力會把你拉回來,就是未相應的時候要有一點動力;但是到了大海以後,船就自然前進了,這以下是「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他的內心當中不管白天、晚上不斷地進步。 子四、結判斷與不斷 前面是說明染法跟淨法的熏習,這個地方是說明「斷與不斷」的差別。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雲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染法」它是「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它是沒有開始的,到成「佛」的時候,它就會「有斷」,所以它是無始有終。這雜染法在我們心中,它沒有生起,它是無始,但是它有消滅的一天。「淨法」它的「熏習」是「無有斷,盡於未來」,它是無始也無終的。淨法主要的是依止真如,或者是本覺的熏習。「此義雲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這個地方就太重要了。我們在斷惡修善,你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就是真如是能夠破壞妄心,而不是妄心能夠破除真如。就是說雖然有無量無邊的煩惱,但是煩惱是虛妄相,我們所依止的戒定慧是隨順於佛性,是真實的功德。所以說「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妄心滅了以後,「法身顯現」,生起大悲的妙「用」,這樣子是「無有」間「斷」的。到這個地方,把整個染淨的熏習全部解釋完了。 我們講淨法熏習,從本論的學習得到二個心得,就是我們都希望增長清淨的法,這當中有二種的修行方便:第一個是外熏習,「外」指的是佛法僧三寶,就是我們應該要對三寶作一些禮拜、贊歎、供養的一些造作,這個就是一種善業力。先從身口的造作,在三寶的身口造作來產生一種善的力量,這個是外力的熏習,祈求三寶的加被。第二個是內熏習,你要經過佛法的聽聞思惟,產生內在的觀照,來調伏自己的煩惱,趣向內心的真如。不過從修學的次第上來說,我們看「十大願王」的安排布局,佛菩薩在修學的次第上,是告訴我們剛開始先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看這個意思我們剛開始先修外熏習,就是從三寶的所緣境當中禮拜、贊歎、供養,從這個地方忏悔業障,積集資糧,先修外熏習,先成就一種三寶的善業力。慢慢地再請佛住世、請轉*輪、常隨佛學,再恆順眾生、普皆回向,再成就內心的止觀,成就內在的智慧跟大悲。請佛住世、請轉*輪跟常隨佛學是成就智慧,恆順眾生、普皆回向是成就大悲。所以我們在整個成佛之道,是從外而內,先從外力的熏習,在三寶的所緣境總總的歸依,然後再生起內心的觀照,本論是這個意思。到這個地方,已經把整個生滅門都講完了,這個「生滅門」的第二科「顯示大乘體相用」,是把生滅門會歸到真如門。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分辨三個問難。《大乘起信論》的真如緣起,特別是在唐朝有三種問難,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第一個是真妄別體難。就是有一些中觀的學者、小乘的學者,對真如緣起提出了真妄別體。我們先說出這個難的因緣,他說:本論安立了一心二門,真如門是平等的,生滅門是對立的,這樣子把這個心分成二元論了,我們內心當中有二個自體,一個是真如,一個是生滅,這個是不合道理的。真如就不是生滅,生滅就不是真如。你如果說是平等就不是對立,你不是對立就是平等。為什麼一心能夠安立二門呢?這樣講是不是違背了真實相了?這是第一個對本論的第一個問難,真妄別體難。 答:我們看法藏大師怎麼回答,看第十六頁。法藏大師引用馬鳴菩薩的第十六頁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地方我們把它念一遍:「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就是說我們要清楚本論安立真如是怎麼安立。它說:什麼叫做「真如」呢?「一法界大總相」的「法門體」。真如是諸法的總相。就是說它安立二門,但不是安立二個自體,它們二個是一個自體。你現在的心當然是生滅門,你有時候起善、有時候起惡,但是你不管起善、起惡,你內心當中都有真如在那邊活動,它這個地方「一心二門」是同一個自體的。蕅益大師的解釋就更清楚了,蕅益大師直接告訴我們說: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其實生滅門根本就不存在的。這個妄想是不存在的,達妄本空,都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沒有所謂的二個自體的問難,因為你妄想本來就是虛妄的,虛妄你怎麼說有自體呢?這個真如是有自體,它的確是有這個妙用;這個生滅門是我們自己妄想捏造出來。所以說這真妄別體難是不能夠這樣子問難,因為它這個真如跟妄想,這個妄想是虛妄的,所以安立一心二門,沒有一心有二個自體的問題。 第二個是真前妄後難。說是真如緣起,說有真如,最後變成有無明,說是從真起妄。既然它本質是真如,它怎麼會生起妄呢?你是真如,從真如生起妄想,這二個自體不同,這個地方有問題,真前妄後難。 答:這個地方我們看法藏大師怎麼回答,第二十二頁講到我們眾生的覺跟不覺:「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這個地方無明的定義是說:「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就是說本論並沒有說是從真起妄,本論安立真如也安立無明,它說「真如是無始,無明也是無始」,本論從來沒有說:我們某年某月某日無明生起,它沒有明確說明有一個生起的點。所以我們應該說:迷真起妄,不能說從真起妄。就是妄為什麼有?就是因為迷。什麼時候迷?那這個我們就不能討論了。總之是迷真起妄,但是不能說從真起妄。從真起妄,它既是真,怎麼會起妄呢?這是矛盾的。所以真前妄後難,這個問題也不存在;因為本論是說真如是無始,無明也是無始,所以沒有所謂前後的問題。 第三個是悟後卻迷難。說我們迷真起妄,總有一天把妄想消滅了,變成真如了;是不是悟後卻迷,哪一天又迷真起妄,又變成凡夫了呢? 答:這個問難,我們看第二十一頁,講到始覺智慧,我們就不詳細說明。總之,智慧,有凡夫業果的智慧,二乘空性的智慧,還有菩薩真空妙有的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以前的真如,叫做在纏真如,這個真如被妄想所纏繞,所以這個真如在凡夫只有本覺而已,就是一種本覺內熏,一種想要離苦得樂的希望,但是這個希望被無量無邊的妄想顛倒所纏繞。就是說我們想離苦得樂,但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因緣是痛苦,什麼因緣是安樂,我們永遠不能滿足我們的希望,就是在纏真如。我們內心當中想要離苦得樂的希望,被無量無邊的妄想所纏繞、所蒙蔽,這個叫做在纏真如。成佛以後的真如叫做出纏真如,這個真如它本覺以外,又多一個始覺智慧,有觀照力了。有觀照力,所以他不會再迷了,他有這個觀照力了。本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一念心中,同時具足二種功能:一種是覺,一種是迷。這個覺悟的功能起動的時候,會對治生滅門,趣向真如門。假設我們今天隨順迷惑,這個真如門的功能就消失了,生滅門的力量就增長。這二個功能在內心當中,互相的熏習。那我們怎麼辦呢?我們仰仗三寶的加持力、仰仗內心的觀照力,就把這個內心覺的功能不斷不斷地擴大,光明不斷地擴大,總有一天把這個不覺的虛妄相消滅掉,這個時候我們就從生滅門而完全趣向真如門,是這樣子的意思。 這個地方就是在真如緣起當中的三大問難,我們可以從問難當中,更加了解本論的宗旨。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大乘起信论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