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一卷


 2016/1/18    熱度:5837    下載DOC文檔    

  《大乘起信論.講表》講記

  淨界法師主講

  第一卷

  《大乘起信論》,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家請放掌。

  這次由於和尚尼大悲願力的推動,所以我們今天有這個殊勝的因緣,共同學習《大乘起信論》。在講本論之前,先簡單的說明本論的重要性。本論是印度的大論師馬鳴菩薩所作;在南北朝的時候,由真谛法師翻成中文。可以說從南北朝到現在的中國佛教,將近二千年的時間,本論在中國佛教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天台宗、華嚴宗,乃至於禅宗。這三個宗派在修止觀的時候,都是以本論來作為主要的根據,這當中的內涵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

  基本上,佛法修學的目的,主要是「使令我們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當中的修學有二個重點:第一個是「業力的修學」,第二個是「心念的修學」。從它的次第來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應該透過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個法門的身口斷惡、修善,來成就善業力。這善業力的資持,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能夠得到一種暫時的安樂,即所謂的「人天果報」。在這樣一個人天果報的基礎之上,我們應該更進一步的去修學所謂的「正念力」。這正念的修學,是透過禅定跟智慧止觀的修學,來消滅我們心中的顛倒。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上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觀實相。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這個偈頌在天台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偈頌,智者大師把這個偈頌的理論發揮出來,而安立了所謂的觀心法門。觀心法門就是說:既然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我們整個生死流轉的果報,是由內心的無明妄想所變現的,所以我們要消滅生死的相續,就必須先消滅無明妄想的相續,所以必須端坐觀實相。我們只是靠身口的斷惡修善,是不能消滅生死的相續。所以這個端坐觀實相,在觀照我們生命的真實相,它就能夠成就我們心中的正念。這端坐觀實相的整個內涵,馬鳴菩薩揉合了整個大乘一百部的經論,而成就了《大乘起信論》,這當中對於整個生命的真實相,有非常詳細而且是有次第的說明。所以我們透過本論的修學,你能夠建立整個大乘的正見,由大乘的正見能夠生起大乘止觀的觀照,乃至成就大乘的功德。這就是今天我們願意撥出寶貴的時間,來修習本論的一個主要目的。接下來我們看本文:

  《大乘起信論》講表:○將述此義,大科分四:壹、論主略史貳、解釋標題參、隨文釋義肆、結示勸修今初。

  我們分四科來解釋《大乘起信論》,第一大科我們先解釋「論主略史」,把本論的論主馬鳴菩薩簡略的歷史,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第二個「解釋標題」,標題往往總持一部論的要義,所以解釋標題,能夠掌握本論的大綱。第

  三個「隨文釋義」,前面的二科是前言,這一科可以說是正宗分,正式解釋本論的內容。第四科「結示勸修」,把本論學習以後,作一個總結。

  壹、論主略史

  首先我們看第二頁,第一科「論主略史」。以下的「論主略史」,是學人根據《大正藏》,摘錄出有關馬鳴菩薩的歷史。這個地方我們以三段的內容來解釋馬鳴菩薩的歷史:第一段說明馬鳴菩薩在家的因緣,在世俗的因緣;第二段解釋他出家的因緣,他是在什麼因緣情況之下出家;第三段說明他的修學因緣,馬鳴菩薩他出家以後如何來自利、利他。這就是我們介紹馬鳴菩薩的三個重點:在家因緣、出家因緣跟修學因緣。首先看第一段──他的在家因緣:

  馬鳴菩薩,生於佛滅後約六百年頃,中印度捨衛國之婆羅門世家。家學淵源,師承名門,加之聰穎多智,勤奮好學,八歲即便精通《吠陀》《奧義》等諸多典籍。十歲時隨師父那羅仙人,入淨修林,修學《羅摩衍那》,於詩歌及戲劇等文學,盡得師傳。

  解釋在家因緣當中,我們分成三小段。第一段說明「馬鳴菩薩」的出生背景,他是生在佛滅度「六百年」左右,比龍樹菩薩早一百年。他出生的環境,是在「中印度捨衛國」的「婆羅門世家」。這一段我們簡單的作一個說明。佛滅度以後,大概是一百年左右,阿育王建立了一個孔雀王朝,統一了整個印度;到了六百年左右的時候,阿育王的孔雀王朝慢慢的衰微了,所以印度又變成一個群雄割據的分裂局面。在這群雄割據當中,比較強大勢力的王朝有三個代表:第一個就是南印度的揵陀羅王朝,是在印度南邊的安陀羅王朝;第二個中印度的摩羯陀國,就是馬鳴菩薩所出生的國家;第三個是北印度的貴霜王朝,就是迦膩色迦王所建立的貴霜王朝。在這三個強國當中,最為強大的是北印度的貴霜王朝,其次是南印度的安陀羅王朝,最後才是中印度的摩羯陀國,而馬鳴菩薩出生的國家是一個比較小的國家。這一個割據的局面,就像我們春秋戰國時代一樣,可以說是禮崩樂壞,人心不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於宗教的修學,就會比較主動積極來追求生命的歸依。在當時的宗教,主要有二大派系:第一個是佛教,屬於小乘的部派佛教;第二個是婆羅門教。當時馬鳴菩薩是出生在一個婆羅門世家,他的祖父、曾祖父,乃至於他的父親,都是信仰婆羅門教,是一個世代相傳的婆羅門世家。這個地方是先說明他的出生背景。

  第二段說明他的家學淵源。「家學淵源,師承名門,加之聰穎多智,勤奮好學,八歲即便精通《吠陀》《奧義》等諸多典籍。」馬鳴菩薩的婆羅門世家,到了他父親的時候,可以說是到了顛峰時代,所以他父親在婆羅門裡面是擔任長老執事,統籌整個婆羅門的一些工作。他父親因為非常的忙碌在婆羅門宗務的推動,所以馬鳴菩薩的母親承擔起教育他的責任。由於馬鳴菩薩「聰穎多智,勤奮好學」,在母親的教育之下,「八歲」就「精通」了整個婆羅門最重要的二部經典,一個是「《吠陀》」經典,第二個是「《奧義》」的經典。這二部經典,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吠陀》經典的思想是一個多神教的思想。身為一個宗教,就是要使令眾生離苦得樂,它是一個生命的修學,不是只是一個學問的研究。生命的修學,主要是離苦得樂,在《吠陀》經典的解釋當中,認為宇宙間有多神,就是我們的生命是由眾多的神所決定,每一個神都決定了我們某一部分的生命。比如說:有的神決定我們身體的健康,有的神決定我們的財富,有的神決定我們外相莊嚴、美丑……等等。所以每一個眾生想要離苦得樂應該怎麼辦呢?就隨順你心中的需要,向他相應的神去祈禱,透過你對這個神的禮拜、贊歎、供養,這個神就會賜給你安樂,拔除你的痛苦,這就是《吠陀》經典的思想,所謂多神教的思想。

  第二個是《奧義》的思想。《奧義》的思想在整個內涵當中,比《吠陀》更加深入,更加高深,是一神教的思想。它認為宇宙間的確是快樂的,吉凶禍福是由神所主宰的。但這個神只有一個神,不是多神。這個神是誰呢?就是所謂的梵──大梵天。所以我們應該透過對大梵天的冥想去觀想歸依,我們跟大梵天相應,大梵天就能夠使令我們離苦得樂。所以這個《奧義》的思想是所謂「梵我一如」的一神教思想。

  從佛教的角度來觀察這二部經典所描述的內涵,都是屬於心外求法,都沒有得到生命的真相。馬鳴菩薩在這樣的思想教育之下,先接受多神教跟一神教的思想。這是他小時候接受教育的情況。

  第三段說明他的專長興趣:「十歲時隨師父那羅仙人,入淨修林,修學《羅摩衍那》,於詩歌及戲劇等文學,盡得師傳。」馬鳴菩薩在八歲的時候就把他母親所學的《吠陀》跟《奧義》全部學光了,所以他母親在他「十歲」的時候,為他請了一個老師,就是「那羅仙人」。他十歲就離開了家庭到「淨修林」的地方,跟他的老師學習「《羅摩衍那》」。這個《羅摩衍那》是那羅仙人所專攻的一個法門,主要是用戲劇、故事的方式,把多神教(諸神的生起都有他的故事)這些神話故事表達出來。所以馬鳴菩薩十歲以後,基本上修學的內涵,一個是戲劇,一個是詩歌。就是說《吠陀》《奧義》的經典甚深甚深,用故事、唱誦的方式來表達《吠陀》《奧義》的真理。這個戲劇跟詩歌表達的方式,對馬鳴菩薩後來弘揚大乘佛法的確有很大的幫助。這是簡單的把馬鳴菩薩在家因緣的過程作一個說明。

  我們接著看第二段,正式說明他的出家因緣。出家的因緣有三段:第一段說明他對佛教的對抗,第二段說明他對佛教的歸依,第三個說明他對佛教的修學,有三個主題。我們先看第一段:

  既出山林,生大我慢,以刀貫杖告曰:「天下智士,能勝我者,截首以謝。」初與佛為敵,履次挫敗佛教論師,一國之中,無能抗者。倡言:「若諸比丘,能與我論,可打犍椎;如其不能,不得公鳴犍椎,受人供養。」

  菩薩非常聰明好學,而且得到很多婆羅門的傳承,所以他非常的我慢。他怎麼做呢?他在刀下面貫了木杖,向天下有智慧的知識分子宣布說:如果有人能夠辯論超過我的,我就斬首謝罪。他所辯論的對象剛開始都是佛教的學者,而且屢次辯論都能夠挫敗佛教論師,乃至於整個中印度的摩羯陀國當中,佛教論師都沒有一個能夠跟他對抗。所謂「一國之中,無能抗者」這句話,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馬鳴菩薩出生的環境是中印度非常落後的摩羯陀國,那為什麼佛教有這麼殊勝的義理,卻不能辯勝馬鳴菩薩這些邪見呢?在《大正藏》記載,有二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個因素:佛教的四聖谛,所謂的苦、集、滅、道,講到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這個義理甚深甚深,不是一般人容易理解;婆羅門的多神教思想,在一般人是心隨境轉的等流思考之下,是很容易理解,因為義理淺薄,所以很容易被一般人接受,這是第一點。第二個因素:在表達方式上,馬鳴菩薩深知善巧;佛教的論師在表達佛法,往往都是比較單純的演說方式。馬鳴菩薩因為能夠善巧的把多神教思想,透過戲劇的故事化,乃至於用詩歌的方式唱誦出來,透過他肢體的表達、唱誦的音聲,讓大家生起非常廣大的歡喜。因為當時的文化很低落,一般人根本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所以這詩歌、戲劇的表達,在每一個地方很善巧的散播著多神教的思想,得到很多老百姓的共鳴。因為義理的淺薄、表達的善巧,所以馬鳴菩薩廣泛的把整個婆羅門教在中印度推廣開來。這個時候,整個中印度的佛教也就慢慢的衰弱。他就說:比丘們,如果你能夠跟我辯論成功的,才有資格打犍椎;如果不能的話,在僧團當中就不應該公開的打犍椎,受人供養。這個犍椎是我們僧團集合大眾的一個標幟,是一個僧團和合如法運作的綱紀;不能打犍椎,綱紀敗壞,僧團散漫,整個佛教就更加的衰微。這是講到馬鳴菩薩剛開始對佛教的態度是一種對抗的方式。再看第二段歸依:

  時北印度有長老比丘脅尊者,知此事已,始從北天竺往詣中國,論辯馬鳴。長老入於三昧,觀其所應,乃立論曰:「當令天下太平等,國王長壽,國土豐樂,無諸災患。」馬鳴默然,無言以對,即墮負處,伏為弟子,剃除須發,度為釋子。

  這段正式說明馬鳴菩薩歸依佛教的因緣。正當中印度佛教慢慢衰微的時候,當時有部有一個勝天比丘(殊勝的勝,天上的天),跑到北印度的貴霜王朝,貴霜王朝當時的佛教非常興盛,在整個佛教的領域當中,以北印度的貴霜王朝最為興盛,特別是一切有部的宗派特別興盛。勝天比丘找到有部的長老脅尊者,把中印度整個佛教衰微的因緣,如是如是的報告。於是脅尊者就帶了幾個大弟子,跑到中印度要跟馬鳴菩薩辯論。這個時候,他找一個比較接近馬鳴菩薩的道場住下來。第二天早上,他就問一個沙彌說:你們為什麼都沒有擊犍椎?明知故問。沙彌說:長老啊,你不知道,我們現在中印度都不能夠擊犍椎,就如是如是的報告。這個時候脅尊者說:你現在可以擊犍椎,沒關系。沙彌聽了長老的教授以後就擊犍椎。馬鳴菩薩聽到擊犍椎以後,就帶了很多人來到這個道場,就約定了時間,准備跟脅尊者辯論。脅尊者是一個大阿羅漢,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在辯論的前一天晚上,他在寮房入於禅定三昧當中,觀察這個成敗的關鍵。他發覺在諸多的佛教論師跟馬鳴菩薩的辯論當中,成敗的關鍵,主要是國王的因素。就是大部分比較重要的辯論,國王都會在場,而這個國王性情非常的暴惡,個性非常的固執。比如說,佛教安立一個宗旨說:生命是無常的,整個生命的有為諸法是生滅變化的。我們昨天的相貌到了今天就有所變化;你今的善巧方便,折伏憍慢的佛法的修學:天很有錢,明天不一定有錢;你今天的壽命在,明天不一定壽命在。就是整個生命充滿了不安穩性,在這種變化當中,無常所以是苦,因為你不能預測你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當這個無常、苦的宗旨安立以後,馬鳴菩薩就善巧的說:你說生命是無常、是苦,難道國王、王後他們的生命也是無常、是苦嗎?他們是非常的快樂。這個時候,佛教的論師因為礙於國王個性的暴惡,在氣勢上有所衰竭,就輸掉了。所以脅尊者就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第二天就隨順國王的心情,安立了一個宗旨,他說:我今天安立一個宗旨,請你來破斥,我們的宗旨就是「當令天下太平,國王長壽,國土豐樂,無諸災患」,請你破斥。在這種情況下,他希望國家太平,國王長壽,結果馬鳴菩薩無言以對,就失敗了。當然他的失敗,是馬鳴菩薩太過輕敵了。因此他就歸依了佛教,做為佛門的弟子。這一段是說明脅尊者馬鳴菩薩。第三段說明馬鳴菩薩一日馬鳴獨坐思惟:吾才識廣博,名震天下,如何一言便屈為弟子?師知其心,即命入房,為顯神變,並述法要,心乃悅服。

  菩薩在一次的辯論失敗以後,就來到佛教的僧團。有一天做完晚課,他就思惟:我通達《吠陀》跟《奧義》的經典,才識廣博,名震天下;脅尊者只是用善巧方便,才能辯勝過我。所以心中非常不服氣。這個時候,脅尊者在禅定三昧當中,知道馬鳴菩薩的心情,就請馬鳴菩薩到寮房,欲攝受馬鳴菩薩。就做了二件事情:第一個「為顯神變」,第二個「並述法要」。馬鳴菩薩到了脅尊者的寮房以後,脅尊者以阿羅漢的神通力,跏趺坐現在虛空當中放大光明。馬鳴菩薩一看:哎呀!這是一個聖人,不可以輕視。內心當中對脅尊者由一種輕慢轉為恭敬,就生起了恭敬心。但不明白道理還是不行的,一個人不能只是停留在對三寶的信心,更重要是對三寶生起智慧;所以脅尊者敘述了整個佛法的要義。脅尊者剛開始對馬鳴菩薩所敘述的要義,就是整個小乘的根本思想,所謂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小乘的學者在觀察生命,是把生命分成二個部分:一個是有為法的生命,一個是無為法的生命。有為諸法的相貌有二個:一個是諸行無常,一個是諸法無我。就是有為諸法,它根本的性質就是無常,「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所以從無常當中,我們知道生命是不安穩的。不安穩當中,所以無常、所以是苦;從苦當中,知道我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假設我們能夠決定我們的生命,我們不可能讓自己墮落在痛苦當中,所以生命是不能作主的,是無我沒有主宰性。這個是小乘學者對有為諸法生命的一個觀察,就是無常、無我。生命的另外一個部分,所謂的涅槃,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無為法的涅槃。這個涅槃的境界是什麼呢?是一個寂靜的安樂處。這就是整個小乘教法對生命的觀察。馬鳴菩薩聽了以後,覺得這樣的教法,比他之前的多神教,乃至於一神教的思想更加高超,就「心乃悅服」,對佛教生起真實的歸依,心悅誠服了。這說明脅尊者剛開始用善巧方便的折伏,最後才用佛法來攝受。這段是說明馬鳴菩薩的出家因緣。

  我們再看第三段,說明馬鳴菩薩出家以後修學的因緣。修學的因緣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

  既入佛門,學法於脅尊者及富那奢尊者,盡得其學。尊者富那奢以法付囑,告曰:「譬如暗室,燃大明炬,所有諸物,皆悉明了;法之明燈,亦復如是,流布世間,能滅癡暗。」

  馬鳴菩薩修學佛法,第一個是「遵從師教」。他在遵從師教的過程當中有二個師長:第一個是脅尊者;第二個是富那奢尊者,富那奢尊者是他的大師兄。脅尊者教育馬鳴菩薩,主要是教導義理的部分,就是整個《阿含經》四谛、十二因緣的內容。富那奢尊者本身比較重行門,所以他在整個小乘止觀,特別是小乘禅定有深厚的心得。富那奢尊者在小乘的禅定當中,是成就了獅子奮迅三昧,就是這個禅定的過程有入、住、出。一般的外道修禅定是不得自在的,你有時候入了禅定要進去不得自在,或者進去以後想要安住也不得自在,安住以後你隨時想要出來也不得自在;因為外道的禅定,他的內心是向外攀緣的。這個時候富那奢尊者告訴他:你修習禅定,要「依止我空,向內安住,向空性安住」,你就能夠解脫禅定的不自在。馬鳴菩薩以前在外道的時候雖然修過禅定,但是他沒有依止我空來修禅定,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換一個方式、換一個心態,內心當中觀察這個我不可得,以我空的心態來修習禅定,他也成就了獅子奮迅三昧。所以馬鳴菩薩最初的師承有二個:第一個是脅尊者,第二個是他的大師兄富那奢尊者。所以在《付法藏》的因緣當中,脅尊者是第十祖,富那奢尊者是第十一祖,馬鳴菩薩是第十二祖。富那奢尊者後來跟脅尊者由中印度回到北印度的家鄉,在回去之前就咐囑馬鳴菩薩一個偈頌,講出一個譬喻說:「譬如暗室,燃大明炬,所有諸物,皆悉照了。」眾生的內心都是顛倒愚癡的,心隨境轉;生命當中,不知道什麼是功德相,也不知道什麼是過失相。那怎麼辦?只好跟著感覺走。一般人的心情,就是我內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受、一個感覺,我現在感覺要去做這件事情,就去做這件事情,內心當中沒有真理的照耀,心隨妄轉,所以是黑暗。這個時候怎麼辦?「燃大明炬」,我們應該在世間的黑暗當中點起光明,讓大家知道什麼事情是功德,什麼是過失。這個光明就比喻佛法的智慧,能夠開啟眾生智慧的光明,滅除眾生的黑暗,使令眾生離苦得樂。這段是說明馬鳴菩薩剛入佛門時接受佛法的教育,包括脅尊者四谛、十二因緣的教育,包括富那奢尊者禅定的教育。接下來第二段說明馬鳴菩薩的游學參訪:

  馬鳴敬受尊教,於是游學參訪,增廣見聞;弘宣正法,摧伏外道。嘗於華氏城,依《賴咤和羅經》調和琴瑟,並自擊鐘鼓,令城中五百王子,厭惡五欲,出家學道。

  馬鳴菩薩在脅尊者跟富那奢尊者離開中印度以後,就在中印度參學。在中印度的整個參學當中,他參訪了有部的思想,也參訪了經部的論師。這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參訪一個經部的論師勝受法師(殊勝的勝,感受的受),勝受法師有一個心得非常重要,他認為說:這個生命有有為法,所謂雜染的生死法;也有無為法,所謂清淨的涅槃法:這二個法都是由心所變現的,心為業主。他提出這個觀念說:這個法本身不能決定染淨,你的心清淨,就變現了涅槃之法;你的心隨順煩惱染污,就變現生死法:所以染淨諸法是由心所變現的。這個思想在有部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有部思想認為法是真實性,所以馬鳴菩薩得到很大的啟發。不過在藏經裡面提到,馬鳴菩薩聽到「心為業主」的時候,提出了一個疑問:心有雜染的部分,有創造煩惱罪業的功能;也會出現善良的功能,而表現出戒定慧。我們這一念心有雜染的心、有清淨的心,這二個心到底是同是異?這個雜染心跟清淨心的相互的關系是什麼?這個時候勝受法師沒有辦法回答,這是馬鳴菩薩心中的一個疑情。「嘗於華氏城,依《賴咤和羅》經調和琴瑟,並自擊鐘鼓,令城中五百王子,厭惡五欲,出家學道。」這說明馬鳴菩薩在中印度,除了參學以外,他對外弘法的一個因緣。他當時根據《賴咤和羅經》,賴咤和羅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他很有善根,本來想要出家,因為父母的反對沒有辦法出家,賴咤和羅就絕食七天;後來父母親愛護兒子,所以就讓他出家了。他雖然出家,他父母親用種種的財富、種種的眷屬因緣來障礙他;但是賴咤和羅比丘善根非常深厚,他觀照世間的五欲是無常的,在解脫種種的障礙以後,終於證得阿羅漢果。馬鳴菩薩就根據他這方面的才華,把賴咤和羅比丘整個出家的過程,修學所遇到的逆境,他如何突破,就編成一個故事,用戲劇、詩歌的方式唱誦出來。在整個城中,當時有五百多個王宮大臣的兒子去觀察,結果這五百個王宮大臣的兒子看完這出戲以後,都厭惡五欲而出家學道,引起了整個中印度王宮大臣的反對,國王從今以後就禁止馬鳴菩薩在大眾場合表演戲劇。這是說明馬鳴菩薩他在中印度的修學情形,乃至於弘法的情況。

台灣學佛網首頁大乘起信论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