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第二卷 十善業道經 如何看待一部經典
第二卷 十善業道經 如何看待一部經典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 “如是我聞”,在古德許多經論中,把“如是”解釋得很復雜。其實,這兩個字也可以解釋得很簡單。“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業道經》,“如是”兩字是《十善業道經》的代名詞。“我聞”的“我”字,指阿難。佛教的經典都由阿難尊者在結集時背誦出,“我聞”是阿難自說“我聽說的”。 說到“如是我聞”,必然會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如何看待一部經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寫的,所以有人會問:佛經是不是佛陀親手撰寫的呢?不,佛經是佛陀說的。佛陀滅度以後,弟子們為了使佛法在世間長期流傳,召開了佛教史上結集經典的法會。這個法會不是誰都可以參加,只有證得阿羅漢的人才有資格。參加第一次結集的共有五百阿羅漢,再從五百人中推出兩位代表,主持經藏和律藏的結集。誦出經藏的是阿難尊者,誦出律藏的是優波離尊者。阿難,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據說他的記憶力特別好,每次聽了佛陀說法,都能把當時法會的情景和內容准確無誤地記下來。所以在結集經典的法會上,阿難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誦,其他的阿羅漢坐在下面,聽了之後沒有異議,那就表示通過了。經典的結集,是通過民主會議記錄下來的,足見其可靠性。 佛教的經典,是佛陀滅後弟子們結集的。一部經典,是一次法會的記錄。像《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陀在龍宮說法的記錄;《般若經》是般若法會的記錄;《楞嚴經》是楞嚴法會的記錄;《楞伽經》是楞伽法會的記錄;《法華經》是法華法會的記錄;《華嚴經》是華嚴法會的記錄。所以,每一部經都是一次法會的記錄。 一部佛經,不僅有佛陀的言教,同時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覺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業中流露出來的都是佛法,思想裡所想的,言行的一舉一動,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乃至法會上的說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屬於佛法。所以,當我們打開《金剛經》的時候,一開頭出現的景象是佛陀著衣、持缽,到捨衛城乞食,回來之後,洗腳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經的內容沒關系,其實,佛法的內涵盡在其中。“如是”另有一層意義是表信。信,是信仰。對一部經典的學習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礎上,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證有四個次第:信、解、行、證。第一個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麼意思呢?信,以心淨為性,用一種清淨心去接受佛法,不帶任何偏見接受佛法。有了信,還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礎上。佛法跟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在於佛法不但強調信,而且更強調解,信與解是相輔相成的。在信的基礎上去學習佛法,就會加深理解,而對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佛法裡有兩句話說明信與解的關系。第一句話“有信無智長愚癡”,一個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視學習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見,就會成為一種糊裡糊塗的迷信。第二句話“有智無信增我慢”,當然,這種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種世間的聰明,自以為是。有些人把經教當做學術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養,自然我慢越來越重。光有信和解還不行,在信、解的基礎上還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對佛法的理解,理解之後,又可以指導修行。在這信、解、行的基礎上,才能最後達到證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體驗,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證是修學佛法的次第。 《大智度論》說“信如手”。信,像手一樣。大家知道,人類兩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為有了兩只手,我們才能創造財富。假若沒有手,就什麼事都不能干了。對佛法的信仰也是這樣,因為有了信之後,才能在佛法的指導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實踐中改善人生,解脫煩惱。而社會上的一些學者,他們雖然在研究佛學,但是由於缺乏對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幾十年,在現實生活中,煩惱依然存在。這就是對佛法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差別。 “一時”,是那個時候的意思,是舉行法會的時間,指佛陀正在宣說佛法的時間。通常講經都有具體的時間。就像這次西園寺的講經法會是在1997年3月2日開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經都是“一時”或“爾時”,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為什麼呢?這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時間、空間的真理,它應該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空間都是真理,而不是說在某一個時間是真理,而在另一時間裡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親證宇宙人生真相後講出來的,自然契合於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真理。 “佛在娑竭羅龍宮”,佛是法會的主講者。梵語佛陀,簡稱為佛。佛的意思是覺者或智者,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方面的具體涵義。用今天的話說,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覺悟的人。“娑竭羅龍宮”是佛陀講《十善業道經》的地點,是這次法會的場所。佛陀此次說法不是在人間,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羅龍宮。佛陀一生的說法,不僅對人間眾生,有時也到天上,甚至到海裡為龍王說法,可見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圍是多麼的廣啊! “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這是介紹參加這次法會的聽眾。這次法會的聽眾有兩大類型:一是比丘眾,二是菩薩眾。佛陀這次在龍宮裡說法,當然肯定會有龍王。那麼,除了比丘之外,就沒有比丘尼嗎?沒有沙彌、沒有沙彌尼嗎?不一定的。這裡聲聞眾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聲聞眾和菩薩眾。聲聞眾主要有七眾,以比丘為首。在家的有兩眾,即優婆塞、優婆夷,翻成中國話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麼叫近事?親近三寶,學習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稱為近事男;女的就稱為近事女。 在家眾受持八戒則成為近住。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為了體驗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種戒律。像我這次出訪泰國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們雖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長期住在寺廟,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體驗僧團的生活。這也屬於在家眾,但她們已接近出家眾的生活了。 出家眾中分為五眾:即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是出家的小眾。剛出家,年齡在二十歲以下,在沒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剛出家的、甚至連十戒也沒有受的叫形同沙彌。形同沙彌在形象上已經出家了,但是還沒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後的叫法同沙彌,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裡規定,沙彌、沙彌尼年滿二十歲受大戒,在沒有年滿二十歲之前,只能以沙彌的身份住在僧團中,到了二十歲以後可以受大戒,男眾受比丘戒,女眾受比丘尼戒。 聲聞七眾中最高的層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由在家眾到出家眾,這裡有一個很明顯的差別,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眾只受五戒,如果想進一步體驗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剛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層次是比丘,受兩百五十條戒。這說明什麼道理呢?目標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嚴格,約束也就相應的越多。參加這次法會的大比丘眾有八千人,可見法會是非常壯觀的。除了八千大比丘眾外,我想還會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乃至優婆塞、優婆夷。 此外,還有“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菩薩,是梵語菩提薩缍的簡稱,漢譯覺有情。覺有情,是覺悟的有情,具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讓別人覺悟,希望別人覺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經覺悟了。一說到菩薩,人們往往會覺得非常遙遠,想到虛空中來無影去無蹤的菩薩,想到大殿裡泥塑木雕的菩薩。其實,菩薩離我們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薩的定義是什麼,你就會發現,在現實的生活中就有菩薩,像雷鋒之類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薩戒便是取得了菩薩的資格。當你受菩薩戒的時候,戒師問你發菩提心了沒有?你是不是菩薩?這時候你要承當,說我就是菩薩。所以說到菩薩,有新發心的菩薩,有老菩薩。我們對一些學佛時間比較長的人,尊稱為老菩薩。還有大菩薩,像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此相比,那些剛發心行菩薩道的人,只能稱為小菩薩了。所以說,每一個人只要發了菩提心,能夠用菩薩的道德來要求自己,這個人就可以稱為菩薩。 像近代的太虛大師,他就希望人們稱他為菩薩。他在一首詩裡寫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請你稱我為菩薩。”太虛大師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薩戒為准則,所以他希望人們稱他為菩薩。又如台灣的慈航法師,他也是希望人家稱他為菩薩。所以慈航法師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薩。這樣的菩薩是很現實的。其實,我們學佛拜菩薩的目的是為了向佛、菩薩學習,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菩薩、成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薩,而不懂得用菩薩的標准來要求自己,那永遠也不可能成為菩薩,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佛。所以學佛拜菩薩,是要以菩薩的標准作為自己行為的准則,一旦受了菩薩戒,那就是菩薩了。摩诃薩,是大的意思,指參加此次法會的都是大菩薩。 這段經文總的介紹了法會的緣起,說明這次法會召開的時間、主講、聽眾、處所等因緣。如何看待一部經典?就是把一部經典?就是把一部經典看成是一次法會的記錄。
:十善业道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