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一剎那的強烈嗔恨,可以毀掉幾千萬年中積累的善根
一、剿滅嗔恨,當務之急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貪、嗔、癡煩惱隨時可見,無所不在。身為大乘初學者的我們,也經常會像非佛教徒一樣,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的結果不要說度化眾生,反而會給佛教抹黑。特別是嗔恨心,其危害尤其嚴重,不但會摧毀自己的善根,也會讓別人對佛教徒,甚至對佛教生起不好的看法。 《入行論》當中講得非常清楚,一剎那的強烈嗔恨,可以完全從根本上毀掉過去幾百萬年、幾千萬年當中積累的絕大多數善根。就像一剎那的慈悲心或菩提心,也可以積累不可思議的功德與資糧一樣。 大乘佛教認為,所有煩惱當中,最嚴重的是嗔恨心,因為大乘佛教的基礎和出發點,就是慈悲心。與慈悲心直接對立的,就是嗔恨心。大乘菩薩戒中講,只要對任何一個人徹底放棄慈悲心,有了嗔恨心,菩薩戒的根本戒都破掉了,更無法發菩提心。所有煩惱中,嗔恨心是最嚴重的。嗔恨心的過患,實在是罄竹難書。 大家都看到過,文殊菩薩等很多佛菩薩手裡都持著寶劍、槍支等武器。這些武器不是用來制服任何生命,而是用來殺滅貪嗔癡煩惱的。學修任何法,就是為了面對、控制、斷除煩惱。這是佛教徒的任務和目標。衡量修行好壞的標准,不是看誰念的咒語更多,誰做的功德更大,更不是看誰發財、健康、工作順利,而是看煩惱有沒有減少。比如,當有人污辱我們的人格,或者是欺負、毆打我們的時候,看看我們的嗔恨心是不是跟以前一樣。如果是一樣,那我們的學佛就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當然,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還談不上徹底斷除煩惱,只能適當地控制。 學佛的方向非常重要。如果身為佛教徒,卻不聞思修行,只是搞些形式上的活動,開法會、超度、火供、荟供、磕頭、燒頭香、燒高香、灌頂等等,哪怕非常虔誠,也會失去學佛的真正意義。雖然正規的灌頂非常有用,但如果只有這些,卻沒有實質性的聞、思、修,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正法就無法弘揚起來,學佛者最終的目的,只會是為了自己健康、長壽、發財、工作順利、兒女考上大學、有好的工件等等,這樣就得不到修法的實際效果,也無法真正走解脫道。所謂的佛法,就失去了真正的核心價值。 二、嗔恨心的分類 嗔恨心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對有情眾生的嗔恨心;第二種,是對無情物的嗔恨心;第三種,是對鬼神等非人的嗔恨心或恐懼。 三、控制嗔恨心的方法 控制嗔恨心的方法有兩種:一,世俗谛的方法;二,勝義谛的方法。 (一)世俗谛的方法 第一,理解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不滿、抱怨與嗔恨心,都是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 在別人辱罵、毆打、欺負自己的當下,想把嗔恨心控制下來,會有一定的難度。事發當時,不一定會表現得很好。但事情過去以後,卻應該靜下來,把剛才與自己發生沖突的人觀想在前面,然後對自己說:“我剛才的沖動、發脾氣是不應該的,哪怕這個人現世跟我沒有血緣關系,但她過去一定當過我的母親,也曾像現在的母親一樣,對我恩重如山。萬惡的死神強迫她捨去母子之情,再次投生的時候,過去的記憶都不復存在。因為她不知道實情,所以才會來害我,但我知道實情,懂得道理,又怎麼能以怨報德,嗔恨埋怨她呢?我要學會理解,不應該頂嘴、還手,更不應該有事後報仇雪恨之心。 雖然今天她害了我,但那不是她的錯,而是她的煩惱的錯。因為無明,她忘卻了過去的經歷。如果能憶起曾經的母子深情,她根本不可能害我,不可能侮辱我。即使我去打她、罵她、侮辱她,她也不會還手,不會記仇,更不可能來傷害我。她不是故意要傷害我,只是被嗔恨心占據了內心,讓她的舉動變得瘋狂失控而不能自制。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只要煩惱攻心,就像電腦中了病毒一樣。可見,所有的罪魁禍首,就是煩惱惡魔,如果要怪,也只能怪煩惱嗔恨心。” 這不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只要懂得輪回的真實不虛,就知道這是確鑿的事實。不相信因果輪回的人,不可能對毫不相關的陌生人心懷感恩,縱然掛在口頭,也只是說說而已。但如果接受了輪回觀念,明白對方曾經也做過自己的母親,說服自己是輕而易舉的事。 第二,感恩 還應該思維:“在面對傷害、侮辱的時候,我若能安忍,不僅會讓其他人對我刮目相看,更可以訓練我的內心。如果所有人都對我非常好,我又怎麼會有修忍辱的機會呢?既然對方給我創造了這麼好的機會,幫我積累了這麼大的福報,我怎能不知恩念恩,反而惡言相向,出手還擊呢?” 當年阿底峽尊者就是考慮到,在藏地弘法時,會受到眾星捧月似的恭敬,沒有人會羞辱自己,為了修持忍辱,便故意帶了個脾氣暴躁的人一起進藏做他的隨從。連阿底峽尊者這樣的成就者,都在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修忍辱,我們又怎能對忍辱的對境生嗔恨心呢?應該感恩才對啊! 就這樣反復思維、反省、忏悔,並吸取教訓,下定決心,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一定不能一時沖動,意氣用事,一定要平和地面對,妥善地處理。 “鐵杵磨針,滴水穿石”,雖然嗔恨心很難控制,但若能從最小的嗔恨心開始入手,經過再三訓練,一定會有進步,以後的表現一定會越來越好。 為什麼要從最小的嗔恨心開始入手呢?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次第,先易後難。在面對小的嗔恨心時獲得了勝利,自己就會信心百倍、興致勃勃。隨著修行功力的不斷增強,最後在面對劇烈煩惱的時候,也能應對自如、舉重若輕了。反之,若在一開始,就妄圖去征服巨大的煩惱,就很容易碰得頭破血流,第一次一敗塗地,就會灰心喪氣,再也不會對修行感興趣了。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