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十講 正宗分——出家梵行覺


 2016/1/27    熱度:1113    下載DOC文檔    

  第十講正宗分——出家梵行覺

  大家在一起學習佛法,我感到非常的歡喜。昨天我們把《八大人覺經》的第六覺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今天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第七覺。

  我們知道,八大覺的後面四覺是菩薩道修行的根本,在這四覺當中,第五覺主要是針對凡夫眾生的愚癡。我們會發現,每一覺的第一句話都是菩薩看到眾生的毛病所在而發起修行菩薩行的一個根本要點。第五覺講了我們凡夫眾生的愚癡,這是第五覺裡面最根本的,第六覺講了嗔恨。那麼今天我們要接下來學習第七出家梵行覺:

  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諸位學完這個《八大人覺經》,就能夠牢牢地把握住之所以整個大乘佛法要在人間弘揚,之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大菩薩的原因,就是因為輪回中的眾生都有貪嗔癡這三毒。

  愚癡,是最根本的大毒。因為沒有智慧,就把我們的法身慧命給埋沒掉了。

  那麼,自以為有智慧了,卻是世智辯聰,容易被自己的嗔恨之火所焚燒,所謂“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嗔心之火能燒功德之林。這樣一來,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就被燒得灰飛煙滅了,所以嗔恨也是我們凡夫眾生的一個重要的“毒”。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貪欲之毒,貪得越多,毒害也就越深。記得我出家的時候,我師父曾經說過一句話:量大福也大,越貪越沒有。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看到周圍的人,非常的貪心,他們總是對環境抱有極大的不滿,貪得無厭。這樣子不但害了自己,而且還害了別人。

  更嚴重的是,五欲的這個本身,我們為什麼會貪求這五欲?諸位,我們其實不曉得我們所貪的事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好,當我們得到的時候卻不見得好,他反而反過來咬我們一口,使我們在五欲當中流轉痛苦,流轉生死。

  我們每一個人,生活所對的種種境相,無非都是五欲六塵。所以“五欲過患”的這句話,是說五欲五塵罪過無邊,眾生之苦、生死過患皆從此中而來。

  五塵就是六塵當中的前面五塵,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我們生活在世上,首先是為了好看。所以對色塵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天要洗臉,衣服要穿整齊,要穿漂亮,要穿時髦,要讓別人看了順眼、舒服,讓別人動心。這就是對色塵上的一種追求。

  為什麼我們要去追求色塵?這是因為我們的眼根不守本位。我們的眼根包括“淨色根”和“浮塵根”,“淨色根”就是指我們的視覺神經,“浮塵根”是指眼球,眼珠以及視網膜,這些表現在外的,這樣子就構成了一個眼根。那麼他不守本位,就要對照色塵而產生作用了。

  耳根有緣於聲塵的,追求聲塵的這個功能,鼻根會追求香氣;舌根要嘗美味;身根會要求美好的感觸,熱的時候需要涼,冷的時候需要暖,粗澀的時候需要細滑。那麼這種種的要求,都是落在五塵上面,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塵。

  我們凡夫眾生,對於這五根和五塵不能正確理解,由於對於外面的色塵,山河大地,包括人的長相美丑,一切的美學沒有正確的觀念,所以我們看到好的,就動心了,動心了之後,心裡面就會產生苦樂,喜歡和討厭的情緒。所以,眼根對色塵產生的是眼識,這個識就是妄想分別。

  在這裡有一個關鍵的所在,我們眼睛看色,這個沒有錯,諸位不要以為眼睛看色塵就錯了,這個沒有錯。既然沒有錯,為什麼又說是罪過無邊呢?這裡錯是錯在我們因為色塵而產生了煩惱,錯是錯在這兒!

  你眼睛要是不看色,那不是成了瞎子了?十方諸佛菩薩沒有哪個是瞎子,都可以看一切色,也沒有哪個是聾子。

  我們凡夫因為有障礙,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點點,佛菩薩還有天眼通,還有法眼、慧眼、佛眼,他們還能夠看到十方法界所有的一切色法。可見,眼根能夠看色塵,這個沒有錯,錯就錯在我們的妄想分別上。

  如果只是分別,只是知道這是青紅赤白,長短方圓的這樣一種色法,也沒有錯,要是你都不分別了,那不成傻子了嗎?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嗎?所以,你知道是青紅赤白並沒有錯。

  舉個實例,比如說你看到一個人,知道她是一個美人,或者長得不怎麼樣,這本身並沒有錯。你不要以為,哎呀,我怎麼知道她是漂亮,她是難看呢?這個不是有罪過嗎?諸位,這並沒有罪過。你只是知道好看,不好看,這沒有罪過。

  那麼罪過在哪裡呢?罪過,就在於你因為她的漂亮而痛苦,或者因為她的難看而痛苦,這個就錯了。

  我們凡夫眾生,對於外在的色法,看見了,知道了,超脫了沒有?沒有。

  我們凡夫眾生,在五欲之中,在這個色聲香味觸,這五塵上面種種的分別,分別本身沒有錯,卻因為沒有超脫而在分別上受盡了生死的痛苦,受盡了整個生活的折磨。

  諸位可以回想一下,凡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感受到痛苦的,一定是這五塵引起來的。

  你對於別人的眼神太注意了,你對於別人給不給你微笑太注意了,你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臉色好了你得意忘形,臉色不好了你很難過,這是色塵帶給你的煩惱。

  喜歡聽別人的贊美,不喜歡聽別人的誹謗,如果說你不能超脫對聲塵的執著,那麼聲塵給我們帶來的將是無邊的罪惡和痛苦。

  因為,贊美你的,你會沾沾自喜,會變成傲慢的、驕傲的一種本錢;勸告你的、誹謗你的,會成為你難過自卑的根本原因,這是凡夫對於聲塵的煩惱。

  當然了,贊美你,誹謗你,你知道了,沒有錯,你要更進一步地知道他為什麼誹謗,誹謗得有沒有道理;他為什麼贊歎,贊歎得有沒有道理,你只是知道,不因此而煩惱,這就對了。香、味和身體的感觸都是一樣。

  所以,這五塵對於我們每個凡夫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我們能否在色塵當中得到超脫呢?能否在聲塵,乃至香味觸塵當中得到超脫呢?

  我們不要因為美妙的歌聲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為難聽的噪音而感到討厭。我們都知道烏鴉叫的聲音和麻雀叫的聲音,我們都說麻雀是在唱歌,烏鴉是在亂叫。那麼當我們知道了這兩種聲音,我們要做到不為此而產生動搖。不為此動搖不是傻瓜,不是傻乎乎的心裡什麼反應都沒,而是你清清楚楚地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那麼我們看看自己,生而為人,到底想追求什麼?人生在世,要追求什麼呢?古人說了一句話:不為名來即為利往。不是為了名,為了名聲,就是為了利益,受用。那麼這個利益,一般來說就是指五欲的利益。劈山趕海,起早摸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一生中所追求的無非都是色身香味觸。

  可是,諸位發現了嗎?這五塵永遠都不會屬於你,他只是外在的塵,只是灰塵,只是塵世當中的一個塵,我們能夠感知五塵的,只是我們的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

  我們不要說死了之後,我們的名利什麼都空掉了,就是我們現在活著的時候,也是一樣。實際上,色聲香味觸跟我們這五根是兩碼事。也就是說,他跟我們生命的內在是也兩碼事,不是一碼事。不要給你一個影子,你就把他當成自己了,他只是隨著我們在人間走過的道路,留下的一個痕跡。

  幾十年下來,子孫後代為我們立傳立碑的時候,可以在碑上看到,哪一年,你干了什麼事情了,哪一年你受了多少委屈了,這種種的事跡,就像鏡子上面的灰塵一樣,跟我們的生命雖然有關系,但是沒有直接的關系,只是是間接的關系。對於我們生命內在的解脫和自在,或者內在的這種生命的力量也只是間接的關系,不是直接的關系。可是就在這個上面,我們受盡了一切痛苦。

  五欲有兩種,一種就是貪著色聲香味觸這五塵,稱為五欲。在佛法裡面經常稱為五欲的,另外的一種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欲。

  財就是貪財,其實錢財、物質並沒有罪過,罪過就罪過在我們有了,又不知道怎麼去用,甚至用這個錢來干壞事,讓別人痛苦,讓眾生因為你的錢而感到痛苦。

  我們沒有錢財的時候,就朝思暮想的,不擇手段地想獲得他,自己痛苦,別人也痛苦。諸位,這裡有個重要的觀點,如果你的生命就是為了這個財,那麼很對不起,你對自己的生命是毫無了知的。你即使有了百萬、千萬、億萬,乃至整個地球的財富都全部裝入你的口袋,你也同樣會感到非常空虛無聊。因為你沒有發現自己痛苦的根源在哪裡,還以為有了錢就能解決你的所有問題。

  那麼有了錢,我們怎麼去使用?沒有錢,我們怎麼去追求,怎麼去獲得?我們客觀地知道,我們需要衣食住行,生活環境當中一切眾生也都需要衣食住行。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會恰到好處地、努力地改善我們的物質生活環境。如果我們的精神世界充滿了歡喜,充滿了布施、無所求和滿足的這種狀態,然後我們還不停地,非常努力地去賺這個錢,非常努力地去創造財富,這個是可以的。

  所以,對於財,問題在於是不是有貪欲,五欲當中是不是貪著,是不是貪得無厭,有了還要想再有,沒有你就痛苦,這叫貪欲。如果你沒有的時候,並不痛苦,有了你覺得很歡喜,這個不叫貪欲。

  諸位,這個貪欲和欲我們一定要分清楚,比如說一個人,你見到他的時候你很高興,見不到他,你就非常的痛苦,這就是貪欲,這個,在佛法裡面是不允許的,這就明確告訴我們,你不了解自己。

  如果沒有見到他,你內心也非常地平靜,也一樣地生活,還活得非常客觀,非常舒服,很灑脫。那麼你見到他,非常高興,這個高興,沒有負作用,這是可以的,這不叫貪欲,這是恰到好處。

  所以,在大乘佛法裡面,我們對於五欲的把握,前提是內心不因它而動搖,而且對於大乘的佛法,深深地感受到了。

  那麼,財色名食睡,接下來是色,這個色是指男女之色。因為對於凡夫眾生,特別是我們欲界的凡夫來說,色欲,是最根本的過患,難以從中解脫出來。

  假如我們在家居士,夫妻生活在一起,有漂亮的,你感覺很好;沒有,你也非常地灑脫。這樣子,在一起的時候,非常珍惜這種緣分;不在一起的時候,大家各自珍惜自己的工作和環境,很努力地去認真對待。這樣子,整個身心不受色欲所影響,然後還能夠積極地完成我們的使命。如果能這樣子,那你就具備了大乘佛法的精神。

  第三是貪名圖利。名,這個名,其實是虛名,但是我們一般的人,都沒有辦法超脫,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有名不是壞事,但是如果你因為名而痛苦,那真是壞事。即使你現在沒有名氣,但是你卻因為沒有名氣而痛苦,想要名氣,這也是不允許的,這也是一個過患。那麼有了名之後,你又討厭名,你覺得名害了你,這也沒有必要。

  因為名是一個虛幻的東西,他實際上並沒有害你,也沒有拿你怎麼樣,他只是一個外在的灰塵,只是一個塵而已,但是我們卻把他當真了。沒有名的時候想要名,有了名呢?又覺得為名所累。

  實際上,為名所累的人,實際來說,是被自己的內心所累,而不是為名所累。名累不到他。

  下面,食和睡,貪吃貪睡,這是我們一個深深的習氣和業障。

  對於這個五欲,佛經裡面告訴我們,“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這個五欲,他的根在地獄裡面,所以你只要跟他沾上了邊,那麼你也就種下了地獄的根。

  這裡一個關鍵所在就是,你因他們而痛苦,而煩惱了,產生過患了,產生過失和患得患失了。這是所有眾生整個生活的一個基本動向。

  我們舉目看看現代社會的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文明在哪裡?文明在五欲五塵上面。精神文明是在第六塵,就是法塵上面。

  當然了,社會上提倡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還是非常的重要。我們在“文明”這兩個字裡面感覺不到有是非的爭執,感覺不到有人為的破壞,也感覺不到有戰爭,有恐怖,有互相怨恨,沒有這一切。

  可是我們的生活呢?我們的社會呢?我們的地球呢?是不是真的沒有這些過患了?不是的。那麼,這離我們真正的文明還相差很遠。

  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大家都在這個五欲當中打滾的這樣一種情形,生死過患皆從此中而來。

  諸位要看到,這個生死,有兩種,一種是現實的生死,一種是我們內心的生死。內心的生死又叫自性生死,自性眾生。

  我們一個念頭生起來就是生,一個念頭過去了就是滅,這就是一個生死。那麼我們一天當中,有無量無邊的妄想,就是無量無邊的生死,就是無量無邊的眾生。

  所以,當我們的念頭落入到,為了物質,為了聲音,為了香味,為了身體的感觸,為了財色名食睡,這樣去奔忙的時候,這樣去動腦筋的時候,諸位,這就是我們自己的眾生。

  諸位度眾生,不要以為把哪個人勸過來信佛,拜三拜佛,說信佛了,以為這是度眾生。更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每一個眾生是否都沒有生死了。我們內心當中的每一個念頭生起和過去,都沒有被五欲的罪過所牽引,這樣子才是真正的度眾生,把我們內心的眾生全部度完了,這才是真度眾生。

  所以古德告訴我們:靜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諸位,你想想看,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這顆心有沒有落在財色名食睡上?沒有;有沒有落在色聲香味觸法上?也沒有。你只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超度我們內心的無邊生死,就是解脫我們的一切自性眾生。所以,從內心當中,從正因裡面,這個是我們用功下手的地方。實際上,禅宗、密宗以及其他的種種法門,也無非是讓我們解脫這五欲的過患。

  下面一句話,“雖為俗人,不染世樂”。“雖為俗人”是指在家菩薩,稱為世俗當中的人。菩薩有兩種,一種是在家菩薩,一種是出家菩薩。所以諸位不要看表面形象,出家可以修菩薩行,在家同樣也可以修菩薩行。

  在家的菩薩怎麼修呢?就是,雖然在世俗當中生活,要和光同塵,但是不改初衷,通常稱為居士。居士兩個字,意思是居家大士,大士就是菩薩,就是在家修行的菩薩,這是真正的居士。

  諸位一旦皈依佛門之後,你就稱為居士了,這是一個雅稱,也是一個尊稱,尊敬我們是在家的菩薩。

  但是,真正做居士的,不容易,因為他整個身體要在五欲裡面打滾,整個內心要在五欲當中去思前考後,考慮問題。比如說這裡的網管,他要通過種種的想法,來把這個網站做好,要動腦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有一些名氣,也要努力地為他人做好,讓大家感覺滿意,使大家能夠有好的受用,要爭一些知名度,有個好的名聲,整個就在五欲裡面頭出頭沒。

  那麼菩薩呢,雖然是世俗當中的人,但是,一定不會為這個網站,為世俗的種種五欲所煩惱,所動搖,這才是真正本分的在家居士。

  如果為此動搖了,起了貪嗔癡,那麼我們不但度不了眾生,就是其他的菩薩看到我們,也要為我們動腦筋了。

  我們常常會犯這樣的毛病,比如說在開會的時候,我們會理直氣壯地去訓斥別人,說別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說來說去說了半天,然後自己的貪嗔癡,在說話當中表露無遺,完全表露出來了。

  那麼這個時候就反而需要別的菩薩來度我們了。自己有時候還在那裡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發了大乘心,哎呀,我正在度眾生呢,你看這眾生多難度啊。

  實際上真的菩薩,他又因為我們的愚癡,因為我們的嗔恨,因為我們的貪欲而生起了大慈悲心,自己反而成為菩薩要度的對象了。所以,在家菩薩很不容易。

  後面“不染世樂”,就是不再染著世間的快樂。什麼叫“染”?過去中國人,特別是婦女,出門的時候,要拿香來熏衣服,熏了之後,這個衣服穿出去,身上就很香了,這是染香。那麼所染上的這個,他本來沒有,慢慢的時間久了,就好像她衣服就是香的一樣。

  我們在世俗當中,世間的快樂,你有了這種快樂,實際上並不要緊。比如說你生活條件很好,你就好好地生活,你有機會出去旅游,那你就去旅游。世間的快樂,你能夠享受的,已經擁有的,你可以享受。

  但是,你不要因此而內心產生一種不能分離,不能放下的這樣一種執著。如果有了這種執著,那麼我們的內心就像被繩索捆住一樣,就被五欲捆住了。

  這個世間的快樂,包括了欲界的YIN欲、食欲和睡欲。欲界的這三種欲,貪吃、貪睡、貪YIN欲,這三種欲不要被他染著。這個染,同時也是煩惱的意思,也不要為這些欲望所煩惱。

  色界的快樂是四種禅定,菩薩,特別是在家菩薩,即使修行有了一點點的受用,也不能貪著這種禅定的快樂。

  不過,菩薩在度眾生的時候可以游戲神通,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所謂“游戲神通,只為利益眾生”,因為其他的眾生,比如說身邊的人,他們對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可是非常貪得無厭的,那麼你要為了度他,也要表現得跟他差不多,不要太有距離感,甚至表現得比他更突出。

  他這個老板能賺100萬,你就做一點表率,賺他200萬,他對你佩服了,然後你再告訴他賺錢的方法。然後你表現的生活還很灑脫,他問你為什麼會這麼灑脫,你說我內心其實是沒有求,沒有求你才能把錢賺得更好,你這樣才有力量說服他。

  所以在家菩薩不容易,他在家修行還要游戲神通,還要把自己在家的生活的這個所有能力都調動起來,讓別人覺得學佛,覺得這個修菩薩行的人,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怪物,而是現實生活當中最了不起的人,他的物質、他的精神面貌以及他內心的修為,那實在是太好了。這樣子才算是真正的大菩薩,維摩诘居士就是這樣的人。

  所以,要“不染世樂”,不染,就是不要因此而煩惱。

  下一句話說“常念三衣、瓦缽、法器”,這是關鍵所在了,這是在家居士的關鍵所在。身體雖然在家,但也要時常思念出家人的清淨無诤的生活,這個是文字的表面意思。

  “常念”就是念念不停。“三衣”是出家人穿的三種袈裟。三種袈裟第一種叫五衣,第二種叫七衣,第三種叫祖衣。五衣是五條的;七衣是七條的;祖衣呢,又分開九品,有上品、下品、中品,每一品又有上中下,這樣九品。

  那麼“常念三衣、瓦缽、法器”,這個“三衣”是表示什麼意思呢?剛才講的這個身體雖然在家,內心也要經常思念出家人過的那種清淨無诤的生活,哎呀,那真舒服,要這樣想。這是表面文字的意思。

  實際的內涵是指,菩薩行當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這三衣中,五衣叫做“作物衣”,勞作用的,就是出家人平常干活的時候,日常生活當中都要穿著的這個五衣,五衣是不能離開身體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告訴我們,在家居士的生活,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能想到,要符合清淨的這樣一種心態,符合清淨的出家生活的這樣一種心態。

  生活是指什麼?生活裡面包括我們待人接物,你待人接物的時候不要生起貪得無厭,為自己的這樣一種心態,而是要想到身心要非常的清淨。

  我們穿衣服,社會上要趕時髦,要是你不時髦,人家說你老土,那麼你如果有條件的話,你也可以去趕時髦,你穿時髦衣服的時候,你要知道你所穿的是清淨的衣服。

  這個出家人穿的袈裟功德非常大。過去有一個人,出家人,他每次搭衣的時候都要念一個偈誦“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每次搭衣都要念這句話。

  但是這個出家人,守戒不太好,所以,死了之後墮落在畜生道。剛要墮落下去,要去做那個豬,小豬。要做小豬的時候,有一個人就拿了一件,他看去像衣服一樣的,實際上是豬皮。豬皮拿給他穿,穿上就要投胎了。

  他拿到這件衣服之後,習慣了,他就說:“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這個豬皮,一下子變成袈裟了,他豬也不用做了,就轉身升天了。

  所以我們在家居士,穿衣服的時候,最好也想到,我穿的是清淨的福田衣服。你要是能夠這樣想,穿上這個衣服,你的福報就會非常大。這是在生活當中的衣服。

  第二種,七衣。七衣是修行衣,修行的衣服。在家居士的修行衣是什麼呢?就是在家居士,在生活當中,看到自己的表面行為都要能夠符合於修行,這是一種行為。

  前面的五衣,是代表我們所穿的表面的形式,我們待人接物,打扮,種種形式,這是五衣。

  七衣,是我們的行為。因為出家人搭上七衣之後,他是要如法修行的,只有如法修行的時候才搭七衣。平時勞作的時候,雖然是如法的行為,但是不是如法的修行。

  所以在家居士在自己的行為當中,要能夠常常想到,我應該符合佛法。行為當中,你要想到符合佛法,這是第二種衣。

  第三是祖衣,出家人搭起祖衣來是干嘛呢?是度眾生的。過去在印度,出家人要搭祖衣去托缽化緣,完了之後要給居士說法,這個是祖衣的功用。

  所以現在諸位在寺廟裡面看到的大和尚,住持方丈,他搭祖衣的,因為他要領眾修行,要為大家說法。有些大的法會也要搭這個祖衣,也是要弘揚佛法,利益眾生。

  我們在家居士呢?也同樣的要念念不忘度眾生。當你的行為符合佛法了,當你的表面形式是為了眾生,給眾生帶來福田、幸福。那麼我們的內心呢?也要不停地想到,我應該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樣子,才算真正的“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第一是表面形式,我們要做得好,讓眾生歡喜;第二,我們的行為要符合佛法;第三,我們要念念不忘度眾生。這個就是在家菩薩要念出家三衣的根本意趣。

  “瓦缽、法器”,瓦缽就是出家人吃飯的碗,法器是度眾生的一個具體操作的器具,比如說敲打唱念有法器。

  那麼對於我們在家居士來說,瓦缽代表我們的所吃;法器代表我們的所用。也就是衣食住行,行住坐臥,在四威儀當中不忘記佛法。

  你看看,“常念三衣、瓦缽、法器”,我們不是整天為了穿、為了吃、為了住嗎?不是的,而是在家居士不要以染著於世間的欲樂的態度去為了好吃、為了好穿、為了好用。

  雖然在家的不能吃素,你吃的時候也要想到,我吃的一切一定要是清淨的,即使不吃素也要為眾生回向。最好能夠吃素,不要以為這吃了是我的福報,而是要想到,我的整個生活不應該為了吃、為了穿、為了住而煩惱。同樣的,跟五欲一樣,一切眾生都有過患,出家人、在家人、所有眾生都是如此。

  那麼這裡就告訴我們在家居士,我們不要因為吃、因為穿、因為住而感到痛苦,而感到煩惱,而感到內心有污染,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吃、什麼樣的穿、什麼樣的住、什麼樣的用,你都應該要把整個身心調節到最佳狀態,不要被世間的一切快樂與不快樂所影響,不要受他們影響。所以才告訴我們要“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下一段是“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這四句話是講出家菩薩的修行,出家菩薩也不容易。

  志願出家是立志發願。已經出家了,我們要心甘情願,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志願者。志願是不求回報而認真地去出家。在家居士也可以發願出家。

  實際上,出家有四種,分別為,身心俱不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心俱出家。

  那麼講到這四種出家,身心都不出家的就是在家人,在家不學佛的人。只有身體出家,內心卻落入在五欲六塵當中,煩惱不堪,這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

  或者還有一種講法,出家有四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辭親割愛,就是出家當和尚,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割捨了自己的愛人,不再有在家的親人、愛人愛護的這樣一種生活,這叫出世俗家。

  第一種出家,辭親割愛,離開世俗的各種雜染煩惱,出家修行;第二種出家,是識心達本。這個比光辭親出家要高明得多;第三種出家,是解無為法;第四種出家,是成就佛道。

  第二層比第一層更重要的是認識到我們的真心,通達了我們的本性,就是禅宗講的明心見性,這個很不容易。

  諸位,我們整天看到自己這顆妄想心,就把這個妄想當成我們的心。所以,哎呀,今天我心裡很煩,很難過,心裡很不舒服,我內心真的很著急,這些全部都是妄想心。

  “識心達本”不是指這個。

  那麼,怎麼認識真心呢?要把我們這個妄想,頓時斷除干干淨淨,沒有妄想,沒有痛苦,沒有知道,沒有了解,這才是真正的真心,佛教講的真如。也就是《八大人覺經》前面四覺,主要說明的那個解脫道。

  你真正識心達本了,這個就是解脫道上出離了三界生死輪回的這樣一個家,這是真的出家。這是第二種,能夠解脫生死輪回,從我們個人來說,自己得解脫了,這個出家的意義就很深了。

  其實還不夠深,第三層更難一點的是解無為法,就是能夠徹底了知無為法的道理。那這就是我們《八大人覺經》後面四覺所說的。無為法的道理,只有菩薩才能夠在現實生活當中了解佛法的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

  就剛才說的,菩薩在家修行,要種種應酬,觸類逢緣,待人接物,形形色色,林林總總,我們都要去,樣樣去對付。不但去對付,而且還要努力地去參與,不但去參與,還要做得最好。

  這個如果你沒有無為法的這種心態,你是會被煩惱所糾纏的。雖然會發起,比如說想發心好好地來弘揚佛法,幫助師父弘法了,可是做了兩三天之後心裡就軟了,沒意思了,這就說明你沒有解無為法。

  那麼真正的菩薩,包括剛才所說的在家菩薩,和現在要說的出家菩薩,都是處於這種狀態。諸位,這樣子才是真正的比自己解脫還重要的一種出家。這是出家的第三層含義。

  出的是什麼家?是出五欲之家,出小乘的解脫之家,也叫出涅槃之家,能夠解無為法,在生活中受用。自己能夠受用,而且還能引導一切眾生受用,這是第三層出家。

  那麼第四層出家就更好了,叫“成就佛道”,這是出無明之家。

  雖然你明白了無為之法,但是畢竟在內心當中我們時時會想到“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常常會想到我要度無邊的眾生。

  當你真正的一切有緣眾生都得度了之後,你只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你的內心並沒有一個眾生可度,也沒有佛道可成,這是妙覺佛果。

  妙覺佛果要我們真正的成就佛果之後,才能夠圓滿地體現出來。這個叫做出家出到家了。整個佛法的道理,在這裡完全明白了;整個生命的內涵與實相,以及人生的真理在這裡都得到了圓滿的統一,感情與理智也到達了圓滿極致的完美,這是真正的出家。

  每一個眾生都可以這樣出家。但是,要志願出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那麼志願出家,就是身體在世俗當中,我們無法修行,所以通過辭親割愛的第一種最低層次的出家來解決我們的問題。

  如果在家居士能夠發大心,在生活當中能夠超越這種辭親割愛的最低層次的出家,不受世間染污,這是菩薩行,所以稱居士叫做在家菩薩。

  那麼出家之後,修行就擺在面前了,因為整個生命,這一生的努力,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自己求解脫以及教他人解脫,自覺覺他成為生命的全部重心。

  那麼,這就需要“守道清白”了。“守道”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遵守佛教戒律的生活,守清淨的戒律之道;第二層,是守菩薩道。

  菩薩道怎麼守呢?發大慈悲心,看到眾生的痛苦而生起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要守住這個道。

  如果是參禅的,你見性了,時時要保任,要守持這個道。念佛修淨土有受用了,你時時要能夠把這句佛號提起來,也是守道。

  那麼,“清白”是什麼意思呢?內心清淨無煩惱,這是“清”,行為潔白令人敬仰,這是“白”。

  那麼,只有我們的內心,安住在自己所修行的法門當中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內心清淨,才能夠行為潔白。

  諸位學習佛法,我相信在座聽法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修行的方法。如果你是持咒的,現在你就靜靜地持這個咒,當你持咒,內心沒有起妄想的時候,你看,你內心會很清淨,沒有煩惱。那麼這個時候,你跟別人說話,你的行為就會很受人敬仰,很潔白,沒有任何污染。

  那麼念佛的同修呢?只要你把這句佛號念起來,也同樣。你念佛號,要清清楚楚,念清楚,聽清楚,自念自聽自聞。自己聽聞,從心裡面想出來,從嘴巴裡面念出來,從耳朵裡面再聽進去,或者你就聽這個無聲之聲。聽到自己沒有聲音的這個念佛聲。現在諸位可以念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當你沒有妄想的時候,你看看,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你內心真的一點煩惱都沒有,非常清淨。

  可是,有些同修可能會覺得,哎呀,我念佛的時候老是打妄想,怎麼也清淨不下來。實際上,你是對自己要求得太高了。你以為坐下來一個小時就要一個小時都不打妄想,其實是做不到的,因為功夫不夠。

  如果所有的妄想,你都不去管他,你只管自己把這句佛號念清楚,聽清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聽清楚的時候,你的內心也就清淨了,內心清淨了煩惱也就沒有了。所以妄想,想與不想跟你無關,內心還是保持非常清淨,這個時候,你站起來,去洗碗,去掃地,那麼這個行為就非常的潔白,非常舒服。

  所以,只有真正守住自己所修的這個道,才能夠清淨潔白。

  當然了,念佛這只是一個法門的,如果你用功更精進了,念佛念到能所兩忘,也沒有能念的我,也沒所念的佛,這句佛號還聽得清清楚楚,那麼你安住在這裡,你的內心也會非常清淨,你的行為也會非常潔白。

  所以,守道清白非常重要。

  那麼下面一句叫“梵行高遠” ,“梵行”有三種,明悟欲心、潔淨欲身、不犯欲塵。當我們看清楚了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六根、六塵還有六識,我們的身心和這個色身還有外界的法,當我們正視我們的真心,實在來說,看你的內心,是絕對的清淨。不犯就是清淨的意思,沒有欲界的污染。

  “高遠”是什麼意思呢?思想高超,德行遠播。思想高超,高到哪裡去呢?

  我們舉世看去,凡夫眾生無非是為了名利、為了世間的短暫的享受。當我們的思想,放下這一切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凡夫有一個致命的誤會,總以為,我放下了這個財色名食睡,我就得不到了,得不到那我不就比別人少了。

  實際上,這是大錯特錯,特別是在家居士,如果在家居士,你不貪吃不貪睡不貪穿,那麼在什麼都不貪的這種思想之下,你就什麼都可以吃,什麼都可以穿,什麼都可以睡,什麼都可以用。而且你每件事情,比如吃,你會吃得津津有味。你不貪,你就不會受這個食品所左右,你會更客觀地去享受你在家生活的這一切。

  其實這裡所講的“梵行高遠”,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要修習禅定,禅定就是四禅八定。

  四禅是高禅定,因為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可以通過自己的第六意識來激活自己全身的細胞,使自己的整個身心,都處於非常歡喜的禅悅當中。比起我們欲界的凡夫,那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了,所以這是高,真實是高。

  因為凡夫眾生的這個欲,特別是YIN欲,那是很低劣的,低劣到什麼程度呢?低劣到連自己都無法把握,低劣到自己生命中的短短的一剎那,或者幾分鐘。

  如果是一個追求欲望的人,那麼他的這一生當中,他的快樂只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整個生命除了欲望之外,他就得不到快樂了。

  那麼,當你把一切欲望都消除完了之後,你不但從在家的欲望中得到快樂,而且沒有欲望的時候,你也會去感受山河大地,感受美妙的風景,感受世間的滄桑,這一切都成為我們的妙用。所以,有了禅定,你的快樂就比世間的欲望更加高,享受也更加精細。

  比如上一次我說的,欲界的六欲天的欲望非常的短暫,那麼色界的第一層天,初禅,初禅的快樂就可以無限制的,因為他不需要有對象,他憑著自己內心的把握,想到快樂的時候,他的整個身心就會快樂起來,就會法喜充滿。

  這種快樂,是自己可以去控制的,自己想長就長,想短就短,想身體的某個部分快樂,那個部分就會快樂,想全身都快樂起來。全身也都會快樂起來,這是初禅就能夠達到的,所以他實在是高。

  那麼我們欲界的凡夫呢,他一定要有一個對象配合,才能感到一點快樂,而且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像修行禅定功夫的人,他的快樂就非常的圓超,在世間人看來,那真的是遠遠的,非常的遙不可及。這叫“梵行高遠”。相對我們凡夫來說真的是很遠,比起三惡道的眾生來說那更是遠得不得了了。

  那麼所做的這一切是了為什麼呢?最後一句話說“慈悲一切”。慈悲一切要“與樂、拔苦”無有窮盡。與樂就是給予眾生快樂,拔苦就是拔除眾生的痛苦。

  眾生怎麼樣才能夠得到快樂,我們要告訴他們,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們快樂,而且要想辦法讓他們得到永恆的究竟的快樂。

  如果是在家居士,你首先要想到,讓自己比別人快樂,然後,讓別人也更快樂,如果他們的這種快樂是有限制的,有局限的,你想辦法讓他們把這種快樂的時間延長。比如說,他很貪財,他有財他就快樂了,那麼沒有財的時候他就不快樂。那麼這裡面你就要想辦法,讓他從這個短暫的快樂當中超脫出來,告訴他還有更長的快樂。

  當然了,這首先是要你自己有本事,能感受到禅定或者佛法的快樂,感受到生活其他部分快樂的時候,你才能夠引著他,他才會感受得到。

  這是菩薩所修行的,從凡夫菩薩,乃至解脫之後的菩薩,一直到成佛,都要努力去做的,為了慈悲一切眾生。

  這個“慈悲一切”,包括有情、無情。對有情,包括我們的親人、朋友,像昨天我們說修慈悲的那七種人。

  對無情,我們也要給他快樂。這個花今天快要死了,我們澆水讓它快樂;這個石頭擺在路中間,讓人踢,讓別人不舒服,我們把他擺好;房間裡面沒有打掃好,亂七八糟的,我們把他擺得整齊,對它賦予慈悲心,對於一切萬法都生起大慈悲心。

  所以,《大智度論》裡面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大寶積經》說:“是名菩薩摩诃薩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慈悲喜捨,若諸菩薩摩诃薩,安住如是四無量波羅蜜者,當知是則為菩薩藏法門之器,又是諸佛正法之器。”諸位看看,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是菩薩修行的重點所在,也是我們對待生活,對待環境的一個要點。

  諸位,這裡面有兩個詞語,需要大家注意,就是覺悟和覺知。八覺當中,第一、第五、第七是覺悟;二、三、四、六、八都是覺知。

  第一連同前面的四覺都是解脫道,所以第一個是覺悟,讓我們生死凡夫要覺醒。覺悟了,我們就知道世間是怎麼回事,該怎麼用功修行了,所以,第二、三、四就是覺知。

  那麼第五、六、七、八呢?“第五覺悟”的那個悟是又悟到大乘佛法了,所以五、六、七、八是菩薩道。

  那麼第七覺悟是怎麼來的?第七覺悟是總結,總結菩薩道的修行經驗、生活態度。

  我們看,五、六、七這三覺的第一句話加起來就包含了現實眾生的貪嗔癡這三毒,那麼現實眾生有了貪嗔癡,我們在家的,出家的菩薩,在家人應該如何做,出家人應該如何做,在第七覺悟裡都有說明。所以,實際上第七覺悟已經把菩薩的修行,從凡夫一直到成佛的修行,概括性的又給我們講了一遍。

  這裡還有一點,是什麼呢?就是,痛苦能夠使使我們覺醒,快樂容易使我們迷失。

  許多修行者都是因為生活遇到痛苦了,他才開始覺醒的,所以諸位,在痛苦的時候,我們容易覺悟。

  那麼五欲呢?他是一種快樂的欲望,一種生活的事實,不容易使我們覺醒。

  所以,第七覺悟裡特別強調,在快樂當中容易迷失的我們要趕緊地覺悟。

  古人說,八風吹不動。這八風當中,四個是順風,四個是逆風。逆風就是痛苦的,讓我們感到痛苦的,這是逆風,順風是讓我們感到得意的。比如說你得到利益了,得到名譽了,我們得到稱贊了,得到快樂了。這四種,我們在這些快樂當中,容易迷失。

  所以特別要指出來,在家和出家的菩薩,對於五欲,對於色聲香味觸這五塵,我們趕緊要覺醒,不要再因五欲六塵而身陷痛苦之中了。

  諸位,我們自己是想去當菩薩,看到眾生的煩惱痛苦然後想去慈悲地度他的人呢,還是自己是沉溺在五欲當中,需要菩薩來度的人呢?這個選擇就在我們自己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