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九講 正宗分——布施平等覺
第九講正宗分——布施平等覺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八大人覺經》的第五覺,在第五覺的開始,我們講述了佛法當中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段。菩薩的發心是因為看見了眾生輪回在生死當中,由於愚癡,不懂得真理而帶來了種種痛苦,所以菩薩學習佛法,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救眾生,他的一切學法的根本都扎根於眾生的煩惱生死之中,都在為一切眾生的生死和痛苦而著想,所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我們在上一覺講過的。現在,我們接著來學習第六覺。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六覺主要的內容還是菩薩的修行。菩薩的修行,他的目的很清楚,自己解脫了,也要幫助眾生得到解脫。那麼如何幫助眾生解脫這種痛苦呢?首先要發現眾生的痛苦在何處。 諸位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在前面曾經提到過,我們每一個眾生的生命當中都具有兩種力量,一種是絕對自由的力量,一種是絕對幸福的力量。前面四覺的解脫道,就是啟發我們生命的絕對自由。如果說諸位聽完了前面四覺之後,你還是感受到生命不自由,那麼很對不起,諸位沒有把前面四覺的內容落實到自己的生命當中。進一步說,我們學完後面四覺之後,如果還是感受不到生命的幸福,那麼我們也沒有真正的體會到《八大人覺經》當中後面四覺的內容,簡單的說,我們沒有體會到大乘佛法的偉大。 那麼這種絕對幸福的力量,到底是怎麼挖掘出來的呢?上一覺著重講因眾生的愚癡而起大悲心,從而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眾生,悉以大樂。那麼這一覺,他的重點落實在眾生的嗔恨的這個層面上。由於眾生沒有智慧,又沒有福德,所以產生了種種的煩惱痛苦焦慮。在這些煩惱痛苦焦慮之下,我們整個法身慧命,我們所有的幸福和自由,全部被燒得像灰一樣的焦爛,我們看不見真正的幸福。這就需要我們在行菩薩道當中努力去挖掘,開采的。 諸位可以回想一下,我們的幸福是怎樣獲得的?按大乘佛法的精神,獲得幸福的多少跟我們付出是成正比的。我們要學會付出,這樣才會更加幸福。比如說,我們在一個環境裡面,無論是單位也好,是兩個人生活的空間也好,你要是能夠為對方付出5%的時候,那麼對方接受到5%,所回饋過來的信息也會是5%,更確切地說,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會去感受這種付出的力量。當你感覺到你能夠為眾生付出,這個時候你內心會有一種非常幸福的感覺,這種幸福的感覺是沒有負作用的。 所以,當你能夠100%的付出的時候,你的整個生命就絕對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你身邊的親人、朋友,乃至是為了一切眾生。如果你整個生命從0%的付出一直增長到100%的付出,那麼相應的你的幸福的力量也是從0%到100%的提升了。這個是非常現實的事實,因為眾生生活在一起總是有所求的,如果我們能夠無所求地為眾生去付出,那麼我們就能夠把這個世間改變成為清淨莊嚴的世間;如果我們只是有所求而不想付出,那就會把清淨莊嚴的世間,把我們美妙莊嚴的生命變得充滿著怨恨、痛苦、濁惡和混亂,那就根本得不到幸福的感覺。 與人交往是如此,與世間,與一切萬物的相處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對大自然只會掠奪,只會向大自然發起貪婪的占有,要戰勝自然,要克服自然,那麼這個時候,其實我們的心已經是一種與大自然敵對的心態,我們就感受不到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相反的,假如諸位在家裡呆著沒事干的時候,如果你能用心去打掃房間,用心把環境布置好,那麼你就會有一種快樂幸福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大自然直接回饋給我們的,這就是我們能夠全身心地為整個身心環境去付出所帶來的幸福的感覺。 因為我們不懂得獲得幸福的這樣一種原理,所以我們會變得“貧苦多怨”。大乘菩薩修習六度當中的第一個度就是布施。那麼布施的原因在哪裡呢?諸位特別是在家居士,你不要以為佛法,或者出家人叫你布施的時候,是他需要什麼,你要幫助他,不是這個意思。佛菩薩叫我們布施,寺廟的出家師父叫我們布施,實際來說是想讓我們能夠獲得這種幸福的力量,是讓你更加幸福,在身心上得到更加健康的一種受用。 據說過去有一位在家人,她非常的吝啬,事事都為自己考慮,就像吝啬鬼——葛朗台一樣。她對自己的親人、朋友、兒子都是貪婪得不得了,她不捨得把自己的財物布施給別人,也捨不得把這些財物拿給自己的兒女、親人去使用。 那麼這樣一來,她的兒女、親人都瞧不起她,都不想理她。因此之故,到了晚年年紀大了,成為一個沒有能力賺錢的老太婆的時候,她的兒女就把她趕出家門,不讓她在家裡住,因為她從小就沒有為他們考慮過。 那麼這個老太婆就成乞丐了。由於她的吝啬,所以當乞丐了還是非常的貪婪,在乞丐當中還是不受歡迎,其他乞丐也不願意跟她交往。時間久了之後,連布施的人也知道這個乞丐太吝啬太貪心,也不願意施捨給她。這樣一來,她連當乞丐的生活都過得非常的困難。 正在這個時候,佛陀的大弟子迦葉尊者出去游化,托缽化緣的時候遇到她,尊者就把缽遞給這位老太婆向她化緣。老太婆說:“我這一生從來就不布施,從來也不施捨給別人任何東西,可是現在我實在想布施也沒有東西了,因為我當乞丐已經有三天沒有飯吃了,我現在剩下來的只是手上的一個破碗,討飯用的破碗,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東西了。”迦葉尊者告訴她說:“你有,你可以布施”。迦葉尊者就把自己的缽遞給她說:“你可以去河邊舀一缽水來供養我,這可以作為你的布施。” 這個老太婆趕緊接過這個缽,非常高興地跑到河邊舀了一缽水,很恭敬地用兩只手端起來,奉送給迦葉尊者。迦葉尊者接過這缽水後,說了一句話:“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這個老太婆,她一生當中從來不布施,今天,她在最窮困的時候,居然能夠布施給一位佛陀的弟子,她心裡面,整個身心生起了一種極大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她一生中從來沒有感受過的。 當感受到這種快樂之後,她喜形於色。從此以後,她總是留意著,看看別的乞丐到底有沒有飯吃,如果哪個乞丐還沒有要到飯,她就趕緊把自己出去要來的飯先讓給別人吃。 這樣子之後,乞丐們對她就改變了看法,覺得這個老太婆還真好,自己當乞丐沒飯吃,居然還先幫別人。 時間久了之後,村裡的人,周圍的那些居民都知道這個老太婆雖然是乞丐,但是她心地很好,整天都為別人著想,都為別人去要飯。 她的兒女聽到了之後,想起來,我的母親居然是這麼好的人,我這一生中怎麼都不知道呢?想起來很後悔趕她出家門,於是就親自跑去把她接回家,安度晚年了。 那麼,她的這個布施,對於她的生活,對於她所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都作了一個非常好的調整。最初的原因就是因為迦葉尊者請她布施的。 那麼我們凡夫,一般的人對於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會有很多的誤解。第六覺知裡面就告訴我們“貧苦多怨”,貧苦,缺乏物質上的享受,這是身體上的貧窮;缺乏精神上的安慰,這是內心的痛苦。貧苦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怨天尤人的情緒。怨天尤人的這個怨,包含了自怨,怨恨自己的命苦,也怨恨他人的無情,同時還怨天理的不公,這叫做多怨。 對於物質,我們一般的人都需要自己去獲得,特別是現在的這個社會,當我們找工作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怨天尤人。我們看不見事物發展的前因後果,也看不到自己的能力有限,然後在這裡還怨恨自己命的運不佳,這是一種無謂的痛苦。不但沒有意義,而且還會使自己本來就不太理想的生活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在貧苦的時候,由於沒有智慧,我們往往會怨恨他人的無情。比如有一位年輕人,他家裡很窮困,於是在外打工,但是由於自己的能力不足,有一些技術性的問題沒處理好,被老板罵了。被罵,他不甘願,以為自己的尊嚴受到侵犯,工作不干了。他在怨恨別人的無情。他不知道,別人能做好的事情,他為什麼做不好,他就不能從別人教訓他的言語當中得到啟示,更加努力地改善自己。這就說明,他沒有看清自己的身心狀態,沒有看到自己有多少能力,徒然地怨天尤人。這種情況,對自己的傷害,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這樣子又怨自又怨他,而且還怨恨天理的不公,那麼這種人即使有了一些受用之後也不會報恩。別人幫助了我們,我們不知道報恩,別人不幫助我們,又怨他無情;自己有了一些經濟收入的時候不知道知足,自己缺乏資財的時候又感歎命運的不佳。當然了,在這個人世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習氣毛病。 這是接著上一講的愚癡來的,因為愚癡,對於不好的情況我們會產生一種排斥的心理,這種排斥就是嗔恨。所以第二句話叫做“橫結惡緣”。“橫結惡緣”就是蠻橫不講理,恩將仇報,善緣也會變成惡緣,如果是惡緣呢,那就是惡上加惡,結成痛苦因緣。 我們凡夫眾生,不懂得珍惜已經擁有的環境和緣分。比如說在家人,夫妻兩個人結婚的時候,本來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更幸福地生活,可往往在結婚之後,熟悉了對方的缺點,容不下這種缺點,不能夠互相的增上,把這種缺點改過來,而是更加討厭對方的這種缺點,於是就產生了分裂,婚姻因此就產生了動搖。有一些是對方對你非常的好,你以為是對方怕他,也不知道珍惜這種緣分。人與人之間是這樣,團體、社會、國家也都是這樣。所以我們凡夫,會把善緣變成惡緣。 那麼“橫結惡緣”的這個“橫”就是無理無故,帶著極度的嗔恨。比如說自己急了,別人並沒有得罪你,也沒有傷害到你,也沒有做錯事阻礙到你,可是你就是要向他發洩,向周圍的環境發洩,向周圍的人群發洩。這樣子,你的整個緣分就被自己破壞掉了。 那麼一切眾生在這樣的一個因緣法則當中,對於物質和精神這兩方面都成為極度貧窮的乞丐,而且,大家不懂得修行解脫,不懂得修布施,都還在以我為根本,貪得無厭地去掠奪屬於別人的或者環境的這一切。 看到了眾生這種痛苦和習氣毛病之後,已經解脫了的菩薩,又要發起利益眾生之行,要修布施了。當然,菩薩修布施,不只是因為看到眾生有痛苦,他同時也看到,只有修布施的時候,才能夠獲得幸福。換句話說,當你布施,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內心應該是感謝你所布施的那個人,而不是接受你布施的那個人來感謝你。 當然了,“菩薩布施”,這句話,是一個略語——簡略的說法。布施這兩個字包含了六度萬行,因為六度當中布施擺在第一位,用第一位的布施來概括全部的六度。 菩薩已經覺悟到了人情世道,感受到了眾生的需求,同時也知道我們這個人世間是一個大冶烘爐。那麼如何在烘爐裡面把我們的煩惱痛苦消滅掉,如何在大冶烘爐之中陶冶出具備完美人格的這樣一種菩薩精神,也就是說如何去獲得生命絕對的幸福。這些問題都是菩薩所需要考慮的,這樣思索之後,菩薩就開始修習六度萬行了。六度之首就是布施,布施就是以財施、法施、無畏施,來布施給苦難的眾生。 財施是指物質上的布施,菩薩看到眾生缺乏資財的時候,就要以資財,物質方面給予他安慰。 法施就是通過說法、勸告,包括授予技術、能力、知識、理論,等等,讓對方、讓眾生能夠在精神上、在技術能力上獲得更大的進步。法施比財施更加偉大,更加難得,財施是有限的,布施給你100元錢,用完了也就沒有了。法施教給你一種技術,你起碼可以是今生今世用之不完。所以,方法、知識、理論上的布施功德更加大。佛經裡面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一切供養裡面法供養是功德最大的。佛陀以及十方菩薩就是以法布施作為最根本的布施。 第三種是無畏布施,這個無畏布施有世間的和出世間的區別。世間的無畏布施包括給傷心的人安慰,告訴他不要傷心;對流淚的人微笑,告訴他不要痛苦;給不敢過橋的人勇氣,扶他一把,讓他不心驚膽戰,這類都屬於無畏布施,這是世間的。 那麼出世間的無畏布施呢?像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他們就是在布施大無畏給眾生的。地獄裡面的眾生只要想到地藏王菩薩就不會痛苦,那麼諸位,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我們能夠想到觀世音菩薩,我們的膽子馬上就會大起來。我們遇到煩惱困難的時候,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念阿彌陀佛,這樣子是屬於出世間的無畏布施。 還有一種情況,比如說我們乘車的時候,看見小偷在偷人家的東西了,你又不敢喊出來,那麼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也許小偷就會警覺,害怕了,被偷的人膽子就會大了,或者大家警覺了之後不會再有小偷敢偷東西了。那麼這類現實的狀況,也屬於我們以菩薩的布施來布施給眾生。 天台宗的第二祖慧思大師告訴我們:一個修行菩薩行的人,我們走路的時候,應該是內心安住在清淨、無有執著的狀態,假如我們內心完全空淨,非常空明,沒有執著沒有妄想,這樣子舉足下足,一切眾生都會禮拜恭敬。看見我們之後,他們都會生起極大的歡喜之心。 這是菩薩要修的三種布施。如果要說六度萬行,詳細講起來,內容就非常的廣泛了。六度第二個是持戒,內容包括世間的三皈、五戒、八戒,出世間出家的沙彌戒、比丘戒,還有出家在家都可以受的菩薩戒,這三種分別是律儀戒、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種全部包含在裡面。 忍辱呢,修習忍辱很不容易。一般來說,忍辱有三種,身忍、法忍、無生法忍。 身忍就是對於我們身體上的感受要能夠忍耐得住,別人打我、罵我,我自己生病了,頭痛了不要嬌氣,自己能夠不為這個身體的病痛所折磨。比如身體生病了,我們只是如實地感知病痛的狀況,而不要在病痛的情況上,橫加許多的怨恨、焦慮、惆怅等等,這些心態不要出現。這樣子是對身體的忍。有人欺負到我們了,我們也能夠忍得住,這也是身忍。 法忍就是對於大自然的種種狀況,我們能夠客觀地感受他,卻不因此而生起痛苦。比如夏天天氣太熱,冬天天氣太冷,這種種的情況,我們內心只是知道現在是冷的,是熱的,不要去怨恨,說這個天怎麼怎麼樣。有的人怨天,太陽太熱了他要罵天,下雨太多了也要罵天,這樣子,實際上就是不忍。 無生法忍是證得無生法之後,對不生不滅的大乘佛法的究竟意感同己受,而加以認可。 那麼這裡有個關鍵的所在,我們修忍辱,不是像阿Q那樣,自己硬著頭皮,然後說,掩耳盜鈴一樣地說,我忍得住了,我不管他,我不理他,不是這個。而是你客觀地把事情看清楚了之後,你內心不再有煩惱。 如果說有人來搗亂,我們不去管他,可是內心卻煩得要命,這個不叫忍辱。忍辱是你看見有人在這裡搗亂了,你不會因此而內心生起痛苦,你也知道他搗亂不對,不對那你就告訴他,你就采取行動阻止他,有必要的時候你也可以凶一點,打他或者罵他,但是你的內心不會因此而痛苦、煩惱。 有人犯錯誤了你把他請出去,這個是你的工作,可是,你不要因此又覺得,哎呀,我今天又凶人了,真是難過,不要因此而難過,忍辱不是這樣的。忍辱是你對於現實的狀況,已經出現的問題,給予一種認可,你認了,這個事實就是這樣的。 那麼有了這樣的事實之後,我們如何采取行動,這是關鍵。你的行動是符合法度的,是對他有幫助的,這才是真正的忍。如果我們忍著不說,然後內心又痛苦得要命,這樣子完全背離了忍辱的精神。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很明確。 當然了,眾生都是不願意被人罵被人打的,他會不高興的,那麼這個時候如果你有方便權巧,很慈悲地讓他高興,在讓他高興的情況下,他不再干壞事,不再做錯事,這當然是最高級的,最好的忍了。 忍辱不是要出風頭,樣樣都有板有眼地去對照人家,去罵人家,去說人家,也不是。而是我們看這個緣分如何,事情該如何處理。無論你是采取怎樣的形式,是很慈悲的樣子,還是金剛怒目的樣子,只要你的內心動搖了,覺得自己煩了、痛苦了,這就是沒有修好忍辱。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忍辱是內心的修為,而不是外在的表現。 當然了,菩薩還要修習精進,包括還有修習禅定。禅定就講到我們每個具體法門的修行了。淨土宗的念佛,禅宗的參禅,密宗的持咒,這都是具體的,可以操作的法門,要是說起來,內容就非常的多。 那麼最後一個,最重要的是般若,般若是什麼呢?般若是清淨微妙的大智慧。這個清淨微妙的大智慧是完全平等不二,為什麼是完全平等不二?因為無論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五度中的哪一個都不能達到真正的平等,因為這五個都會有一個“我”在這裡修習的這樣一個心理狀態。只有真正明白了般若之後你才會知道,生、佛體同,眾生與佛完全平等,佛性完全一樣。只有在這個上面,才能夠提到平等這個層次。所以“菩薩布施,等念冤親”這個“等”字是六度當中的般若境界所體現出來的。 因此我告訴大家,“菩薩布施”的這個布施他實際上是含有六度的。“等念冤親”的等呢?是心念平等無有谄曲高下。諸位現在想一想,心念如何才能夠平等?很不容易。因為內心真正能夠平等,外在世界就影響不了我們了。諸位看那個腦電圖,腦電圖的線是上下波動的,如果那個線平了,直了,那就說明我們的大腦不動了。 我們的內心呢?也是一樣。我們的內心總是有高有低,有好有壞,種種妄想分別執著。當我們把妄想扔掉了,諸位現在坐在這裡,你就可以試一試看,看看我們這個念頭,能否把它平等下來,我們這顆心,現在就讓他平一平,叫做心平氣和。怎麼平呢?諸位看到自己的念頭,把它全部放下來,因為有念頭就會有高有低,有是有非,有好有壞。這個念頭沒有了,是不是很平?諸位現在回光返照看一看自己的內心,不要打妄想,就在這樣的幾秒鐘之內,沒有妄想,很清楚,心平了。 那麼心平了之後,不以世俗的價值觀念來衡量我們的身心,不以別人的標准來作為我們的生活經驗,也不把聽來的話當作自己親自看到的。這樣子我們就純粹地生活在自己的整個完美的天地之間,那麼這個時候,你遇到了人,就是非常客觀地去分析這個人;你遇到了事,就是非常客觀地真實地去感受這個事,只有這樣才能夠“等念冤親”。 “等念冤親”是什麼意思?就是這樣心裡面沒有歪曲了。害我的人是我冤的,愛我的人是我親的,無論是害我的人也好,愛我的人也罷,在我生命中出現了,就只是這樣一件事而已。害我的,害到什麼程度,我們感受到了這種程度,我們也不要因此而去討厭他,去記恨他,只是知道他害你的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那麼愛你的人,你也不要過分地,特殊地關懷他、寵他,不用特殊。你可以對他特別好,但是不要因此而執著於你對他的好,你還是以般若的智慧很平等地看待他。 諸位,這裡有一個容易混淆的概念,“等念冤親”並不是說親人來了,我給他做這個事情,冤家來了,我也給他做這個事情。親人應該坐在我的身邊,那麼冤家來了也應該坐在我的身邊,不是這個意思。不是說親人我可以擁抱他,冤家也要擁抱他,不是這個意思。“等念冤親”就是說這個冤到底是怎麼來的,他為什麼會成為我的冤家,我為什麼要怨恨他,前因後果是什麼,我要是再怨他的話,我會有什麼結果,我的痛苦如何解決。你愛這個人的時候,你愛他,為什麼要愛他,你愛他是在哪個方面,這個因緣果報又是如何。這兩樣事情,你要同樣地看得清清楚楚。 看清楚之後,你還要進一步地看到親人和冤人的心性毫無差別,他們都可以成佛。在這個上面毫無差別,然後生起來同體大悲。同體大悲就是你證得了真心和佛性之後,看到了冤親等一切眾生的心性沒有差別,每個眾生,無論是親人也好冤家也好,他們跟佛跟諸位菩薩都是完全等同的。 可是,他們都不知道,他們不懂得生命的這種絕對自由和幸福,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無論如何得想辦法去幫助他。 那麼在幫助他的時候,也要同等地看到諸法緣起。怨恨我的人或者我的冤家,我應該怎麼去幫助他,你要是對他特別好,也許他還懷疑你心懷叵測,心懷不軌。所以,你得想辦法,想能夠讓他接受的辦法去做,讓他接受了之後,再慢慢地啟發他,這樣心裡平等,無有高下。那麼親人呢,自己所愛的人,也要用適當的方法去做。在這個上面,只有方法平等,只有內心的發心平等,並不是說要一概而論,在具體事相上我們也一定要同樣地等待,不是這個意思。 接下來,下面是“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這個是針對凡夫眾生說的,凡夫眾生受用現前了,有一定受用了之後,對過去的冤家,對過去的惡、惡業、惡事、惡緣耿耿於懷。那麼“不念舊惡”,就是不計較不掛念過去曾經有的惡緣,這是從時間上變惡念為善緣。 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對於別人惡的事情,別人打我了,罵我了,你不要把這個打、罵的這些事情記在心裡,這些都是影響我們生命的負面因素。你負面的因素要是記多了,那我們的生命也就慢慢地沉醉、墮落了。所以,對於這些惡法,不能多記,不要去記,不要去追憶、懷念。 另一方面,對於自己惡的事情,自己已經做錯了的事情,過去干的壞事,也不要念著不忘。 現在有一種新的教育方法,說一般的情況下教育小孩子,我們要給他更多的是正面的詞匯。比如說,他要是做得不好,你告訴他這件事情做得不好,你不要說這件事情做得壞,這個概念是不一樣的。你說不好,他也知道這件事情把我的好否定掉了,要是說壞,壞的這個概念就會進入他的內心。所以,對小孩的幼兒教育,在語法上,詞匯上的這個用法是有些講究的。可能這個事情美國好多年前就開始研究了。 對於這個問題,佛陀在世的時候,其實已經提示過我們,就是我們內心對於一些負面因素的東西,不能多提,不能多念。別人對我不好的事情不能念,那麼自己不好的事情,也不能念。所以“不念舊惡”包括自己。 那菩薩他自己已經解脫了,而且正在為眾生而付出,他怎麼會有惡?他現在是沒有造惡,那是他過去,無量劫以前,或者說在學佛之前,在懂得修行之前,曾經干了不少壞事。 那麼,當你度眾生的時候,當你修習布施,修行六度萬行的時候,你不能老想著自己過去所做的壞事。諸位,千萬要記住這一點。要是你過去做了壞事,你忏悔,忏悔完了就不要再留在心裡,不要懷念自己舊的惡事。 經典裡面有一句話,叫做“悔箭入心”,後悔就像一支箭一樣,插在自己心中,會耿耿於懷,念念不忘。我曾經就聽一位道友說過,說他過去在生活當中干了好多壞事,殺過好多生,那麼現在學佛之後,經常會想起來,感到很痛苦。 其實,《八大人覺經》裡面就已經告訴我們了,“不念舊惡”,過去一切譬如昨日死,現在一切譬如今日生。現在學佛之後,那是重新做人,獲得了新生,不應該再懷念了。“不念舊惡”,實際上就是怕我們這個惡的信息,不停地在我們生命當中流轉,污染我們的身心狀態,所以不許我們再去念這個舊惡。 “不憎惡人”呢,就是不要憎恨為非作歹的惡人,這個從空間上打破了嗔恨,而修習大慈悲心。為什麼不要憎恨惡人?諸位,這個概念也很重要,我們有時候往往以為自己是一個修行人,是一個修行善法的人,所以對那些搗亂分子,對那些惡毒的歹徒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不算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菩薩不會去憎恨惡人,而是想辦法改變惡人,讓他成為善人。 如果你憎恨的話,那麼憎恨的本身就是一種煩惱,就是一種痛苦。也就是說,你憎恨他,說明你受了這個環境,受了他人的牽制和影響,你的生命並沒有得到自由,也沒有從中感到幸福。 所以菩薩修行,我們修行佛法的人,內心的慈悲,並不一定要表現出來。“不憎惡人”就是我們的內心不去憎恨、討厭,不去生起種種負面的情緒,不要用這些情緒去針對惡人。 那麼這樣一來,是不是對惡人還要很高興呢?也不是。而是具有一種悲心,悲天憫人。 “不憎恨惡人”,並不是不去管他,不去理他,還是要理他,還是要想辦法幫助他。怎麼個幫助法?諸位,不憎恨惡人,並不是不能去打罵,不能去教訓,這點要知道。 當你看到一個惡人,你沒有別的辦法來教育他的時候,你可以通過打他或者罵他來解決他的問題。雖然,在現代文明的社會裡面是不允許這樣做的,但是有些人,往往需要你去扇他兩耳光,他才會改變,才會改過自新。 這種情況,表面上看,好像你嗔恨心起來了,打人還打得挺重的,其實在內心當中,我們一定要很清楚,自己是真的憎恨他呢,還是為了他好。如果你是修菩薩行的人,你一定是為了他好,而不是憎恨他,就像父母親打自己的孩子一樣,打在孩子的身上,疼在自己的心裡。這樣子是菩薩心,而不是憎恨心。 那麼,在修習大慈悲心,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時候,有一個前後的次序。 菩薩修習布施要為眾生著想,那麼首先為誰著想呢?諸位,這裡要記得,特別是在家的居士,你首先要為自己最親愛的,最敬重的父母師長著想 第一重是父母師長,你要為父母師長修布施,修持戒,不憎恨自己的父母師長,為父母師長而發起同體大慈悲心,這是第一重。 第二重,是為自己的兄弟、親人,包括自己的愛人,要為他們去修慈悲心,這是第二重。 第三重,是為自己的朋友、熟人,因為朋友和熟人我們經常會牽掛的,熟人我們也要為他去做一些事情。那麼這樣子,我們的慈悲心就逐漸逐漸地擴大了。 第四重,是為中間人,中間人是什麼概念呢?中間人就是跟我沒有親也沒有仇,不是親人也不是冤家,這種人是最多了,就是跟我們沒關系的人。 第五重,是為害我的朋友、熟人的這些人。 第六重,是為傷害我們兄弟、夫妻的這些人。 第七重,是為傷害我父母師長的這些人。 剛才講到的父母師長是上親,最上等的親人;兄弟夫妻這是中親,中等的親人;朋友熟人是下等的親人;第四種是中間人;第五種是下冤,下等的冤就是害我們朋友和熟人的人;第六種是中冤,中冤就是害我們中親的,也就是傷害我們兄弟、夫妻的這樣的人;第七種是上冤,是最大的冤家,叫做殺父之仇,是害我父母師長的,這樣的是上冤。 那麼這樣的七種情況,都要平等對待,平等生起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才是真正做到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當然了,我們凡夫眾生的心量非常狹隘,所以一開始要從上親父母開始修,孝順心開始修,然後慢慢地范圍就擴大了。一直擴大到殺害我們父母的人,我也要為他去修,也希望他能夠得到幸福,得到解脫,得到究竟的成佛的快樂。 這樣子才能夠使我們的內心世界具備無量的精神食糧,也就是說,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人能夠剝削我們的精神享受了。因為殺害我們父母的冤家,我們都希望他好,那麼我們的精神就非常的飽滿了。與此同時,我們也會努力地為一切人去做,人緣人際關系會改善得非常好,這樣,我們的物質享受同時也會跟上來。 所以前面講的“貧苦多怨”,我們要如何改變自己的貧苦狀況,這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們要修習布施,為眾生付出;另一方面,要調整我們的環境,擴大我們的心量,把我們的心量逐漸逐漸擴大,一直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到這個程度上,我們才能夠真正解決嗔恨的這個問題。同時看到了眾生的嗔恨,我們也為他們去解決這個嗔恨。這樣子,我們的生命的幸福就有可能會逐漸地獲得了。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