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第九講 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
第九講 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 第八:覺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本經所講的菩薩應覺悟的八事,第一覺說的是佛教世間觀;從第二覺至第七覺說的是佛教人生觀;最後的第八覺是本經的宗要,說明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 我們閱讀本經,從開始到結束,都講此世間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以及五欲不好,多求也不好,生死要了脫,三界要離開,好像本經是小乘出世的思想,但本經的宗要是要學者有大乘普濟的悲心,在世間願代眾生擔當苦難,這完全又是大乘入世的思想。 修學小乘,光求自己的解脫,對於如何救濟世間,一點熱情也沒有,那種獨善其身的生活,充滿了個人主義的色彩。但到了大乘行者,自己不但要求解脫,而且要更進一步地實踐救人救世的悲願,向社會展開普濟的活動,這才是本經的主旨和心要。 佛陀說法大多以比丘為對象,但這部《八大人覺經》確是著重在家佛子的經典,說明在家學佛的居士如何改善生活,如何認識世間,以及如何普渡眾生。 本經的經文雖簡,但確實能代表大小乘佛教的思想,從本經的思想體系來看,是要修學菩薩道的行者先從小乘入門,對世間虛幻不實的名聞利養能夠放下,給身心一種徹底的磨煉,等到不會再被世間染污的時候,再活活潑潑的應現世間,做解救世間的工作,這才名為真正的菩薩! 無論是小乘行者要脫離世間也好,大乘行者要救濟世間也好,大小乘行者對世間的“生死熾然,苦惱無量”,是有著共同的看法。 眾生在生死輪回之間營營擾擾,身犯殺盜YIN,心患貪瞋癡,造作的無量無邊罪業,像無常的劫火,熾烈的燃燒著這個世界,燃燒著我們的身心,使遭遇無量無邊的身苦與心惱。 說起無量的苦惱,在經裡不時提到二苦、三苦、八苦等等,總之,娑婆世界就是一個苦的世界,我們在前文也說過身體有老病死的苦,心裡有貪瞋癡的苦,家庭有恩愛別離、眷屬不和的苦,社會有求不得、怨憎聚會的苦,國家有刀兵盜賊的苦,自然界有水災、震災、風災的苦。苦,緊緊的控制著世間,逼迫著眾生,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脫苦。 人生是苦,但我們要問:苦是從哪裡來?苦是從多欲來的。多欲是從哪裡來?多欲是從我執來的。我執為何會聚苦?因為我執和法執的關系不協調。有的苦是從我與物而有的,因為所希求的物質不能滿足所引起的;有的苦是我與他而有的,因為我與人來往發生磨擦的關系而引起的;有的苦是我與身心而有的,因為老病煩惱是與生俱來就有的;有的苦是我與欲所產生的,因為內心對世間錯誤的認識才有的。我人既為苦惱所包圍,無論是什麼人,要求脫苦,都是共同的願望。所以菩薩的責任,就是要能發大乘心,度一切苦厄。 講到普濟一切眾生的苦難,度脫一切眾生的苦厄,就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種是先救度自己,然後再救度他人;一種是先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不要緊。 發心先救度自己然後救度他人,這是說己未得度,焉能度人?像苦海中,沉溺的苦惱眾生,自己不識水性,不會游泳,如何度法?所以要想普濟一切眾生,必先自己了脫生死,沒有憂悲苦惱才行。另一種先度人,己未得度,先來度人,這才是菩薩發心。學菩薩是在眾生的身上學,菩薩離開眾生,也不名為菩薩了。救度眾生的工作完成的時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薩道完成的時候。 不管怎麼說,既發大乘心學道,普濟一切眾生是首要的急務,“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這就是大乘菩薩的人生態度。 “發大乘心”,什麼才是大乘心呢? 佛教,分有大乘與小乘。大乘是指菩薩,小乘是指聲聞與緣覺,在《法華經》中有個比喻,說有羊車、鹿車、大白牛車。聲聞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車不能載物;緣覺自度兼度親屬,好比鹿車能載少物;菩薩自度復能普渡眾生,好比大白牛車,能載種種貨物,此處所講的發大乘心,也就是發菩薩普渡眾生之心。 大乘心裡面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太虛大師說:“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本,方便心為究竟。”一個菩薩行者發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發大乘心。 發菩提心,就是發上求佛道的心。所謂佛道,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到達的,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哪能經過那麼久遠的考驗?經裡說,世間多一個人發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種子。學佛不發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種;耕田不下種,將來哪裡會有收成?菩提心就是願心,有願心才有成就。發菩提心,就是發四弘誓願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 發大悲心,就是下化眾生的心。菩薩下化眾生,是要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把眾生的苦難看做自己的苦難,把眾生的歡樂看做自己的歡樂,度眾生而不望回報,為眾生工作覺得是應該的。本經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發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攝法的心。眾生根性不同,要解救眾生的痛苦,必須廣行方便。佛陀對於眾生觀機逗教,開出八萬四千法門,這無非是佛陀有度生的方便。菩薩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說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這三者就是大乘心。發大乘心救度眾生,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否則,大乘心是不容易發的。 昔日捨利弗在因中修行時,回小向大,轉發大乘心,當他正要進入菩薩第七不退住的時候,天人來試探他的大乘心了。天人化為一個孝子,坐在捨利弗經過的路上啼哭,捨利弗見到時就上前問道: “請問大德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為什麼在這兒哭呢?” “不關你的事,請你不要管!”化人孝子說。 “告訴我,我是佛陀的弟子,專愛為人排難解紛,你有什麼困難,說出來或許能幫助你!” “我的問題,怕你不能幫助。” “你說來聽聽!”捨利弗催促著。 “唉!”化人孝子歎息道“我的母親染了不治之症,醫生說,必須活人的眼珠熬藥才能治,而且必須要修道的聖者才有用。活人的眼珠已經很難找了,何況是要修道的聖者,這到哪裡才能找到呢?想到我那病重的母親就要死去,我怎不傷心流淚?” 捨利弗聽後,微微一笑,對化人孝子說道: “請你不要難過,我能幫助你!” “真的?” “一點不假!告訴你,我已經是證果的聖者,我已發大乘心,一切身外之物都已布施給眾生,我正想有機會將此身體,甚至生命布施給眾生,請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幫你救活你的母親,你就來挖我一個眼珠去吧?” 捨利弗說著,把頭偏過去,但化人孝子搖搖手說: “那不能,我怎麼敢挖你的眼睛,這不犯法?假若你真願意救我母親一命,希望你自己把眼珠挖下來給我!” 捨利弗一聽他說得有理,隨即勇猛的把左邊的眼珠用手挖出,交給化人孝子道: “把此拿去,祈願你母親早日康復!” 哪知化人孝子不肯接受捨利弗給他的眼珠,連忙搖手道; “糟啦!醫生說,煎藥治病,要右邊的眼珠才有用,左邊的我要了做什麼呢?” 捨利弗一聽,大驚失色,心想:“這真糟糕!左邊的眼珠挖下來,還有右邊的可以看,現在怎麼辦呢?”他怪自己粗心,當初怎麼沒有問他一下。 捨利弗又再想想,修學菩薩道,發大乘心,過去的聖者,捨頭目腦髓,經過多生多世,為什麼我不能?救人救到底,左邊的眼珠既然沒有用,右邊的再挖下來給他就好。因此不等再問,他又勇猛的把右邊的眼珠挖下來交給化人孝子。 化人孝子把眼珠往手中一接,放在鼻上聞一聞,隨即往地上一擲,並用腳踏眼珠,大罵道: “你是什麼修道的聖者?眼珠這麼腥臭難聞,怎麼可以煎藥給我母親吃?” 捨利弗的眼睛是瞎了,看不到東西,但捨利弗的耳朵是很好的,他聽到化人孝子罵他的聲音,聽到化人孝子用腳踩踏他眼珠的聲音,捨利弗灰心了,他心想,你要活人的眼珠,我因為發大乘心,普濟眾生,願意把眼珠布施給你,左邊的你不要,右邊的你嫌臭,我有什麼對不起你,你還罵我…… 對度眾生的熱情已經感到萬念俱灰的捨利弗,覺得眾生難度,不願再發大乘心了。 這就是捨利弗往昔因中一段修行的經過。 可見大乘心難發,但我們不要畏難,假若能做到《金剛經》上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能離此四相,則大乘普濟眾生的心就好發了。 利他應該有赴湯蹈火不怕吃苦的精神,很歡喜的代眾生受無量無數的痛苦,這才是大乘菩薩行者。 佛陀當初出家所發的四種願心:㈠願濟眾生困厄,㈡願除眾生惑障,㈢願斷眾生邪見,㈣願度眾生苦輪。這四種願心,也就是大乘菩薩的心。 《華嚴經》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就是大乘普濟一切的心! 像文殊菩薩的大智,像普賢菩薩的大行,像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像地藏菩薩的大願,這都是發大乘心的代表人物,值得我們去效法! 綜結前面所說:願意自己脫苦,這是每個人的希求,當然也有下劣眾生不望脫苦的,更有喜歡坐牢的人;願意別人脫苦,這是有大善心的人;願意代眾生受苦,這就非發大乘心的菩薩不可了。像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都是發大乘心的菩薩,他們都能“令諸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指一切有情識活動之動物)“畢竟”能獲得清淨解脫涅槃的“大”安“樂”!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