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慈悲觀
慈悲觀(結緣之道) “佛教以慈悲為懷”,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口頭禅。然而如果進一步去探討慈悲的真義為何,則不一定人人都能了解。《法華義疏》說:“慈悲即拔苦與樂。”佛教的三藏十二部雖然有無量的法門、教義,但是皆以慈悲為根本;“慈悲”是菩薩“施化之本”(《妙法蓮華經文句》),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宗鏡錄》說:“以菩提心而為其因,以大慈悲而為根本,方便修習無上菩提。”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激發慈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慈悲不是佛教徒的專利,慈悲是一切眾生共有的財富,人間因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滿了無限的意義;顛沛的人生歲月裡,因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無限的憧憬。慈悲之心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眾生因此皆得成佛。 慈悲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當公理正義遭受無情的打壓排擠、當正人君子受到無端的毀謗抨擊時,能夠挺身而出,這就是一種勇敢的、積極的慈悲。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時的恻隱之心,《摩诃止觀》說:“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慈悲是透過公理的感動助人,慈悲不是熱鬧的隨眾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務濟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親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於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親平等、無我無私的利益眾生。 慈悲並不是一個定點,而是情感的不斷升華,《華嚴經》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種“以天下之憂為憂,以天下之樂為樂”的胸懷,就是慈悲。慈悲也是做人應該具備的條件,一個人寧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有人說慈悲就是愛,但是世間上的愛有染污性,處理不當時,反而變成痛苦的淵薮、煩惱的來源。 《觀音玄義記》說:“慈悲即是誓願。”慈悲是淨化的愛、升華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服務濟助,是不求回報的布施奉獻,是成就對方的一種願心,集合了愛心、智慧、願力、布施,就是慈悲。 慈悲是自己身體力行的道德,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贊美鼓勵,有的時候用金剛之力來降魔伏惡,更是難行能行的大慈大悲。 一般人都知道慈悲,人人都會說慈悲,甚至於自己也在奉行慈悲,但是對於慈悲的意義與層次卻不一定能透徹了解。譬如某人做了破壞公益、傷害他人的事,必須接受懲罰時,有些人就會為此人求情說:“慈悲慈悲他嘛!”慈悲由寬恕包容變成了姑息縱容的意思,是曲解了慈悲的涵意。 佛經裡曾經引用許多的譬喻來說明慈悲的可貴: (一)慈悲如良藥 身體有病痛了,適當必要的藥物能醫治沉疴痼疾;心理有傷痛了,慈悲的清涼法水能撫慰受創的心靈。 (二)慈悲如船筏 在茫茫無際的生死大海,有了慈悲的舟船,能夠沖破驚濤駭浪,到達安樂平穩的目的地,免除在愛河欲流中滅頂的危難。 (三)慈悲如光明 有了慈悲的光明照耀,能夠破除黑暗,如實地看清世間的真相。有了慈悲的光明,人間充滿著希望,前途有無限的憧憬;顛沛困頓的逆境,有了慈悲的依怙,都能化險為夷、轉逆為安。 (四)慈悲如伴侶 朋友隨時陪伴在我們的身邊,能給我們鼓勵勸勉,有了慈悲的善友,必能無事不辦,所到亨通。 (五)慈悲如摩尼寶珠 污濁的水中放入了明曜的摩尼寶珠,就可以雜質沉澱,清澄見底;在復雜混亂的人間,有了慈悲的摩尼寶珠,就能照破一切昏迷,化復雜為單純,轉混亂為寧靜。 慈悲之心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人間所以使我們戀棧,是因為人間有慈悲。一個家庭如果缺乏慈悲,縱然再豪華舒適也形同冰窖;一個服務機關如果沒有慈悲,即使待遇再優厚,也難留住人心。親人彼此沒有慈悲的心,形同陌路,誰也不願經常往來。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能走進每一個人的家庭裡,讓每個人在家庭的正廳供奉著?就是因為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我們供奉菩薩,就是希望把慈悲帶入家庭。 慈悲雖然是如此的重要,但是社會上有不少人往往曲解慈悲的涵意,遂讓慈悲由寬恕包容變成姑息縱容,導致社會失序;甚至運用不當,致使慈悲淪為罪惡的溫床。例如濫行放生,反而傷生害命;濫施金錢,反而助長貪婪心態等。因此,慈悲的足如果沒有智慧的目來引導,悲智不能雙運,有時不應該慈悲卻濫行慈悲,有時應該慈悲卻不知慈悲。其實有時看起來不是慈悲的行為卻是大慈悲,有時候看似慈悲的舉止反而不是慈悲。因此只有慈悲,沒有智慧,好比飛鳥片翼、車輿單輪,無法飛翔行走,圓滿成功。 所謂不應該慈悲而濫行慈悲者,譬如父母給兒女金錢吃喝嫖賭,看似慈悲,其實卻害了孩子。孩子做錯事,不但不加處罰,反而欣喜鼓勵,縱子行凶,也是不當的慈悲。或者不明事理布施他人金錢為非作歹,助纣為虐,都是不應該慈悲而慈悲。 所謂應該慈悲而不慈悲者,譬如看到有人破壞社會的正義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反而臨陣退縮不敢去做,這就是應該慈悲而不慈悲。有人熱心興學辦教育,培養青年人才,不但不能參與贊助,隨喜贊歎,反而加以破壞毀謗,也是應該慈悲而不慈悲。 有時看似不是慈悲的,而實際上卻是大慈悲,譬如殺一個強盜而救了成千上萬的百姓,殺生看起來是不慈悲的,可是為了要救更多的人,其實是在行大慈悲。道教的三茅道士中,小師弟為了幫助婦人一家,看起來好像是貪戀繁華,為五欲所動,實際上他是在五欲六塵之中修行。三師弟的作法乍看不是慈悲,其實是充滿方便智慧的慈悲之行。印度波斯匿王的王後末利夫人,她以慈悲智慧挽救了御廚的生命,看起來好像破戒、不守法,但是這種不顧己身利益,只為他人安危著想的胸懷,正是看似不是慈悲而實際上是大慈悲的菩薩行。 不是慈悲的,有時候是慈悲;是慈悲的,有時候反而不是慈悲。譬如放生本來是慈悲,但是放生不當反而成為殺生的愚行。甚至放生食人魚,乍看之下他好像在行慈悲,可是食人魚放在水中不僅會吃掉小魚小蝦,更可能吃人害生,這能算是慈悲嗎? 慈悲不僅是理念上的了解,慈悲更應該是身體上的付諸實踐。有名的沩山靈祐禅師,臨終時發願來世出生為水牯牛,替大家服務,為眾生代勞。靈祐禅師這種“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的心就是慈悲心。 唐朝的智舜禅師“割耳救雉”,為了救護生靈不惜割捨自己的身體,這種“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體表現。 佛教裡的修行人,為了草木的生長,不忍隨便踐踏腳下的草木;為了可憐飛蛾的撲火,寧可晚上不點燈火;為了過往的鳥雀,常在庭院留些稻谷;為了雨季中的蟲蟻,寧可安居不作遠行,這都是慈悲心的流露。 慈悲也有層次上的深淺,一般凡夫的慈悲愛行,以自己的父母、妻子、親屬等彼此具有因緣關系者為對象,施予對方財物關愛。這種慈悲對象不廣大,並且含有私情私愛,所以頂多只能做到一時的慈悲、一念的慈悲、有緣的慈悲、有情的慈悲、有求的慈悲、有相的慈悲、熱鬧的慈悲、直接的慈悲、消極的慈悲。 但是到了二乘菩薩,他們認為一切諸法皆是虛幻,由緣所生,所以能隨緣度化眾生,給予所需。尤其諸佛如來的慈悲,他們視一切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眾生都要度化攝受。所以佛菩薩能夠做到永恆的慈悲、無限的慈悲、無情的慈悲、無緣的慈悲、無求的慈悲、無相的慈悲、寂寞的慈悲、間接的慈悲、積極的慈悲。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其實才是真正的慈悲。 慈悲是苦難人生的依止,有了慈悲,人間就有了光明希望。今日的社會充滿暴戾、脫序的現象,更需要人人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也就是凡事換個立場為別人著想,甚至把眾生看成和我一體,如此就能興起慈悲的念頭了。 中國有一句話說“仁者無敵”,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慈悲沒有對手,慈悲可以克服一切的魔難。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貪欲,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嗔恨,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驕慢,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怖畏。在廿一世紀科技文明發達的現代化時代,現代化的最大成就是發明了比科技文明更為重要的人際溝通。如何才能做到人際之間的完美溝通交流?只有時時以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的四攝法來行慈悲、實踐慈悲;唯有人人用慈悲的眼睛等視一切眾生,用慈悲的語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聲、慈悲的心意來跟大眾結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和諧、更美好。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