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持戒清淨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養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
◎善學律儀 第二句,善學諸律儀。佛陀在許多經典中反復強調,持戒清淨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養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佛經雲:“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戒律猶如佛陀教法的命脈,對佛陀正法的住世是如此地重要。 這個問題啊,我們現在多少都明白一些了,但是真正明白呢,還得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往往把戒律看得可有可無,有條件我就持戒,沒有條件我就不用持戒了。實際上持戒要放在第一,因為持戒才是培養智慧的真正前提,也是培養成佛的基礎,也是斷除煩惱的根本。所以說佛在世,以佛為師;佛走了以後要以戒為師。什麼是戒呢?戒就是佛,所以說我們是跟佛學。那佛走了我們跟誰學?就跟戒律學,有了戒律就有了佛。 南山律祖,就是道宣律師,解釋說:“律者,即法也,從教為名,判斷每條戒的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教”即指佛的教導,“法”用現代話講,即是法律條文的意思。如果有人犯戒了,必須依照佛所制定的法律來判斷所犯的是重罪或是輕罪,是屬於開緣不犯的,還是屬於遮止不應做的。判斷持戒與犯戒即用律,為佛所制,故稱為“律”。 這個道宣律師啊,有的可能清楚,有的不清楚。一般出家人都知道,他是南山律祖,曾經受天人供養。他對戒律的開遮持犯判斷得非常明確,有些條文弄不清楚的時候,他問誰呢?問天人。他有時候就問天人,說這條戒律是佛什麼時候講的?因為天人知道以前的戒條是哪個佛講的,能非常清楚地把這個述說出來。所以說這個律祖啊,對佛法的戒律判斷得最准確,也說明戒律最重要。 儀:即是法度、法則的意思。這裡主要指的是行儀,依律法而行持的意思。《大乘義章》卷十說:“言律儀者,律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名律儀。”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頂禮上妙下祥法師 隨喜諸位師兄聞法 恭錄於大悲寺上妙下祥法師講述的《吉祥經講義》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