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機學佛必備基本知見 上


 2010/6/1    熱度:4932    下載DOC文檔    

諾那華藏精捨編輯室著

前言
第一章 名詞簡介
第二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三章 基本觀念
第四章 學佛
第五章 皈依
第六章 受戒
第七章 宗派

  《前言》

  佛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之差異,主要在於其他宗教都是感性的信仰,以感情為信仰的支柱,佛教則是理性的信仰,以理智為信仰的根源。所以在學佛的四門—信、解、行、證—中,解是居於關鍵地位。能領解佛法的義理,才能生起真實的信心,才能發起真切的行持,才能證入此義理的境界。反推來說,信心必須靠正確的知見來支持,才不會中途退失信心;修行必須靠正確的知見來引導,才不會走入歧途;證果必須靠正確的知見為依據,才不會墮入魔境邪道而下自知。由此可知知見的重要,學佛的行者,千萬不可輕忽。

  高廣莊嚴的法幢,也必須以最基本的正確知見為基礎,才能建立穩固。有鑒於正確基本知見的重要性,所以我們編了這本書,針對學佛最基礎的問題,用最淺白的詞句,將各問題由淺至深各個層面的看法都做重點式的討論。由於這是針對初機學佛者所設計的問題,所以它的外貌或許並不吸引人,就像柱底的礎石一樣,外表粗糙而單調。但我們希望這本書也能夠像礎石一樣,發揮它穩固的功能,讓所有學佛者,都能具備正確的基本學佛知見和心態,踏著它往上攀越,突破種種障礙,而達佛法的頂峰。我們更希望這本書能廣為流傳,願讓所有的人都能在這塊粗陋的礎石上,建立超高廣莊嚴的法幢。

  在翻閱本書時,方可做個人之需要,先選擇自己最想了解的問題來探討。若還有仍看不懂的地方,或其他關於佛法的各種問題,都歡迎向我們各分捨咨詢討論。

  第一章 名詞簡介

  一、什麼是佛?

  (1)‘佛’是‘佛陀’的簡稱,而‘佛陀’是印度話的音譯,意思是‘覺悟的人’,目二種極其尊敬的稱呼。它含有自己覺悟、令別人也覺悟、及時時刻刻對宇宙人生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確而徹底的覺悟等三個意義,凡是這三點都能做得圓滿的,便尊稱他為‘佛陀’。因此,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成為‘佛陀’。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眾生(一切有生命的存在體)都能成佛,因為眾生的本性和佛的本性都是一樣的,只是眾生都是‘迷’而不能‘覺’、或者‘覺’得還不徹底。但只要自己願意,又有正確的方法,每一個眾生,最後終必都能達到究竟圓滿的覺,而成佛。所以,‘佛陀’是一種廣泛稱呼的名詞,宇宙裡其他世界的佛陀,也是無量無邊,數不清的。

  但是,什麼是迷?什麼是覺?我們的感覺和意識作用,都是局限在相對的世界,這都是迷,都是錯覺;唯有超越意識的感知,超越一切相對的現象,到達沒有對待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覺。

  又,怎麼樣的覺才算圓滿呢?必須要具備正覺、平等覺、無上覺三個特性,才是圓滿的覺。正覺,是正確的覺悟、真正的覺悟、正直(當下直接)的覺悟,而不是錯覺、邪覺;是依智慧直截看得透澈的覺悟,而不是經過意識思考、分辨、判斷、感受等作用後而得到的覺知。平等覺,是這個覺無處不到、無時不在、無所不覺,超越虛空,遍滿宇宙,沒有一事一物不是在這個覺裡;而這個覺,又是一切事物真正的生命;如是覺證到一切生命都和自己的生命沒有分別,甚至是一體,不可分的。無上覺,是這個覺超越一切相對境界,到達絕待、究竟的境界。這樣的覺,才是真正圓滿的覺。

  (2)一般所稱的‘佛陀’,如果沒有特別標明是指那尊佛的話,通常都是指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因為雖然宇宙的其他世界裡的佛很多,在我們這世界上成佛的也不少,但在我們目前所知的歷史中,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人有展現成佛的外在形相,並且把他自己成佛的經驗教給大眾,流傳下來,因此我們尊他為佛教的教主。其他後來依這經驗而修持成佛的人,為了尊重教主的緣故,雖然事實上內在的境界已經成佛了,但在外在的形相上就不表現為佛的形相,而仍舊是一般人的形相。所以一般所稱的佛陀,通常都是指釋迦牟尼佛。

  (3)真正的佛,是一種充遍於宇宙中的智慧、悲願與能力,他恆常以非意識所能感知的光明之相存在,沒有生滅、增減,也沒有動靜,卻能夠隨緣如幻地化現出種種境相。我們一般所稱的佛,有形相、有名字的佛,都只是他依其大悲力而如幻所化現的形相之一而已。

  (4)事實上,在成佛之後的實際境界裡,根本沒有什麼是佛、什麼是眾生。佛和眾生,都只是我們自己的妄見罷了。眾生因為不能覺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妄見有種種世界、種種境相、種種眾生,事實上這些都是虛幻的。諸佛為了讓眾生覺醒,所以化現如幻的佛身,進入眾生的妄識中,如幻地教導眾生成佛的方法,令眾生如幻而覺。既覺之後,才知道原來所謂的眾生、所謂的佛,都只是迷時的錯覺。

  二、佛祖、苦薩、羅漢、和神明一樣嗎?

  (1)佛和祖是兩種身份。佛是佛陀,祖是祖師,不應該合為一個名詞。

  (2)菩薩是印度話‘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智、覺性、或者是覺道(覺悟之道);‘薩埵’,一般翻譯作‘有情’(即眾生),但這不是很正確的翻譯,因為它不是指一般的有情,而是指具有大能力、大智慧、勇猛無畏的有情,所以有人譯為‘勇識’,這個譯法是比較貼切的。菩提薩埵,就是指具有大慈悲心、大智慧、和大能力,能夠勇猛無畏地追求覺悟之道,又能教導他人求覺悟,這樣的人,就是菩薩。事實上,菩薩就是在追求成佛的修行者。

  ‘薩埵’又有總集合體的意思,能攝集一切智慧、能力、功德、事業,有人將此義翻譯為‘心’,但這個心是總持精要的意思,不是指思考的意識心,也不是指心髒。菩提薩埵,也就翻成‘大道心眾生’,是指能追求如佛般覺悟的正道、能修持積聚如佛的智慧能力功德事業的人。

  菩薩又分為:凡夫菩薩、賢位菩薩、和聖位菩薩。凡夫菩薩,是還沒能解脫生死,但已發起自覺、覺他的心願,並開始學習像菩薩一樣做自利、利他的行為的人。賢位菩薩,是已經解脫世間的生死輪回,已經修習覺悟之道,但還沒有真正復現自己與佛無二的本性的菩薩。聖位菩薩,是已經復現本性,但還沒有究竟圓滿的菩薩。如果圓滿了,也就是成佛了。

  菩薩,依他覺悟的程度,又分為好幾個階位。賢位菩薩,分‘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個階位,聖位菩薩,則分‘十地、等覺、妙覺、無上正等正覺’等十三個階位。

  (3)羅漢,全名是‘阿羅漢’,也是印度話。有三個意義:一是不生,已經解脫生死輪回,不用再來受生;二是殺賊,這是一個比喻,因為他不再受煩惱,好比已殺了煩惱賊;三是應供,以他解脫的功德,應受人天之供養。

  菩薩是不但自求解脫、自求覺悟、自求成佛,也要使一切眾生都能解脫、覺悟、成佛。而另一種人,只以自求解脫為目的,他們依佛陀所開示的自求解脫的方法來修,這種人稱為‘聲聞’,而他們所證到的最終果位,就是阿羅漢。因為他們一開始的發心是求自己解脫生死輪回,並沒接受自己本性與佛無二的教導,也沒接受回復自性的方法,所以即使證到阿羅漢,即使已經解脫生死輪回,也都還不知道自己的本性。

  (4)神:在民間的習俗裡,常把神和天混淆,其實天和神是不同的兩類眾生。事實上,神和鬼才是同類。

  一般所謂的‘天神’,其實是具有大力量的善鬼,受天的管轄差譴,來保護世間行善的人和佛法的。

  另一種神,是民間所祭拜的神。一般稱為‘王爺、千歲、將軍、太保、娘娘、某某公’等等的,這些都只是福報比較大的鬼而已。民間的習俗,凡有冤死的鬼魂鬧事,地方不得寧靜,就為他蓋廟祭拜,求他不要鬧事,這就是民間神祠的由來,其實所祭拜的也都是鬼類的眾生。還有一類,是民間以神怪小說的虛造人物為祭拜對象,像孫悟空、哪叱、濟公等,結果引來一些鬼類眾生,假借所祀者的名號前來受祀。更甚者,還有供奉精怪為神的,像樹神、蛇神等就是。

  不管是那一種神,善鬼也好、福報鬼也好、精怪也好,雖然具有鬼通、妖通,有人所沒有的能力,卻都和人一樣,還是在生死輪回之中的眾生。

  因此,佛教對‘神’的看法,是相信有神的存在,但不崇拜神。我們尊敬並感謝保護世間和保護佛教的神,但不對他有所祈求。我們悲愍貪享祭祀的鬼神和精怪,但避免和他們接觸。這也就是儒家的看法:‘敬鬼神而遠之’。等我們自己有能力之後,這一切鬼神都是我們所要度化的對象。

  三、佛和上帝一樣嗎?

  (1)從信仰上來分辨,信仰上帝的人說上帝是造物主,是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創造者,但信仰佛陀的我們卻不認為佛陀是造物主。所以佛和上帝是絕不相類的兩種信仰。

  (2)從證境上來說,上帝是天的統領者,雖然福報、智慧、和力量會比我們一般人要高些,但仍然還沒脫離生死輪回,仍然要死亡。而佛則是具有完全的智慧覺悟的人,是已經脫離生死輪回的人。

  在佛教的看法,天人的精神層次是比神還要高的,而天帝或上帝則是天人中最高的,所以我們對天帝要存有恭敬心,但這種恭敬心是好比世間法上對父母師長或國王大臣的恭敬,而不是如對佛菩薩的皈命禮敬,也不用畏懼,因為我們不認為他們能‘創造’我們、主宰我們、拯救我們、或毀滅我們。

  事實上,據佛經所說,有很多菩薩都會示現為天帝,來保護、教化眾生。所以其他宗教所信仰的天帝或上帝,說不定也是某些菩薩示現去教化那類眾生的。

  (3)道教的‘玉皇大帝’,是欲界第二天的天帝—釋提桓因。基督教和回教的上帝,依華藏祖師的開示,都是欲界第六天的天帝,第六天有兩層,下層是基督教的天國,上層是回教的天國。

  四、什麼是佛性?

  佛性,簡單地說,就是‘成佛的本能性’,或‘覺悟的本能性’。這種本能性,是一切的眾生都具備的。因為有這種本能,所以只要運用適當的方法來開發,所有的眾生都能覺悟、都能成佛。眾生之所以還不能成佛,就是因為這種覺悟的本能性,被長久以來依靠感覺而認知、分辨、判斷的錯誤習慣所掩蓋。成佛,也只是把自己這種本能完全地開顯出來而已。

  這‘覺悟的本性’,就是我們真正的本性,我們也稱它為‘自性’、或者‘真心’、或者‘本體’等等不同的名字。當它被完全開顯出來,也就是圓滿覺悟之後,就稱之為‘法身’、或者‘圓覺’等等。

  五、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根據佛陀的人格及其教育為信仰,以其教化和實踐為中心,而建立的宗教形態。

  六、什麼是佛法?

  簡單的說,佛法就是過去諸佛成佛的方法,或者說是經驗。諸佛把他們成佛的經驗講述出來,讓所有的眾生都知道。雖然說眾生都具有佛性,卻也都不知道如何回復自己本有的佛性。佛法,就是使眾生回復本有的佛性而成佛的方法。眾生依著諸佛成佛的方法去修,自然也就能成佛。

  但是因為眾生的層次都不一樣,所以佛陀教導眾生成佛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有的是先教人世間的方法,再修解脫生死輪回的‘聲聞’法,最後再引導學習成佛的‘菩薩’法;有的先從聲聞法下手,先使其解脫生死輪回,再引入成佛的‘菩薩’法;有的直接教導他修習菩薩的法門,一開始就求成佛。而最直接的佛法,是直接告訴我們:佛是什麼?並教我們依佛的覺悟來行,直接學佛的覺悟境界,也就是放下眾生的意識作用及習慣,直接回歸自性。

  這麼多的教法,並不是要我們每一種都學,而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習性的一種來學。當然,如果能學較直接的教法,就不需要學其他迂回的方法。

  七、什麼是佛學?

  (1)佛學,原本應稱為佛理,是指佛法的義理,也就是諸佛所覺悟的真理,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因為佛法中所含的義理太廣、太深,包括一切世間(安住生死)和出世間(解脫生死)的學問,而它本身也類似一般所謂的‘學問’,所以稱它為‘佛學’。

  可以說:佛教是以信仰為主,佛法是以實修為主,佛學則以理解為主。佛學是依據的理論,佛法是實行的方法,佛教是傳播的組織。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因為佛學的范圍實在太廣,如果要一一去學習,恐怕在一輩子的時間也學不完。所以就跟佛法一樣,必須要有選擇性地學習,而不是全部地學習。在此建議:若是真正想學佛(而不是想學‘佛學’)、想即身成就的人,只要了解佛學中的重點即可,其他的枝末理論和表相的東西,可以不用去浪費時間和精神。什麼是佛學的重點呢?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基礎的佛學知識,二是最究竟了義的教理。了解了以後,就好好修持佛法,不要再在佛學上執著、鑽研。因為佛學也只是一種知識而已,其實都還只是意識在攀緣思考,是分別心在比較判別,愈鑽研法執愈重,離成佛也愈遠。

  (2)另有一種佛學,是現代很多‘學者’、‘佛學大師’,把佛法、佛教、或佛經,拿來當一門專門的學問做研究。他們所要追求的,不是對佛學本身的認知,不是體會佛經所教授的義理,不是了解佛教的精神,更不是佛法的實踐,而是在它們的表相上研究、分析。這是近代受到西方教育思想影響之後才發展出來的情況,而這已經和釋迦牟尼佛當初傳播佛法、創立佛教的宗旨相違了。因為不管是佛法或佛教,都是在教導我們如何成佛,而成佛不是靠研究的,是要靠實際去力行的。佛法、佛經不是讓人當研究的,而是要了解、吸收、體會它的義理;佛教也不是教人研究學問的宗教,而是教人實修和體驗的宗教。

  這便是東方和西方文化的差異,連帶的教育思想也不同。東方文化(包括佛教和中國文化等)是以心為主,凡事都要沉思理解,以精神的體驗為根本,以改善人心為教育目標;西方文化是以物為主,凡事都要拿來研究,以實物為憑證,以改善物質環境為教育目標。因此,習慣於西式教育的人接觸到佛教之後,便容易把西式教育那一套方法用在佛法上,變成只研究學問的‘佛學’,而忽略了佛法的本質。

  真正想學佛的人,切莫學這種佛學。

  八、什麼是三寶?

  (1)三寶是指‘佛、法、僧’三者。

  佛陀和佛法,前面已經解釋過了。至於僧,是印度話‘僧伽’的簡稱,翻譯為‘和合’,就是大眾和合而一起共住的意思。一般的解釋,僧是指出家眾。

  (2)三寶,有化相三寶、住持三寶、一體三寶三種。

  化相三寶:是最初應化世間而建立佛教的三寶,以釋迦牟尼佛為化相佛寶,以釋迦牟尼佛最初所說的法—四聖谛法,為化相法寶,以釋迦牟尼佛最初所教化的五位出家眾為化相僧寶。

  住持三寶:是住於世間、維持佛教的代表形相,以佛像、佛寺、捨利塔等為住持佛寶,以佛經為住持法寶,以出家僧眾為住持僧寶。

  一體三寶:所謂‘一體’,是指自性本體。這是以眾生本具的佛性為一體佛寶,以眾生本具的佛智為一體法寶,以眾生本具的佛力功德為一體僧寶。實際上,這三者就是自性的三大部分,或者說三大特性。合起來,也就是自性。

  另外又有‘常住三寶’,是指常住於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法僧。這裡所謂的僧,則包括賢聖位以上的聲聞和菩薩眾。

  九、為什麼稱佛法僧為三寶?

  (1)從世間建立宗教的觀點來看:佛是教主、法是教義、僧是教團,這三者是組成宗教的三大要素,所以以他們為三寶。

  (2)從教化眾生的目的來看:釋迦牟尼佛是應化示現成佛的典范,並把佛法宣揚出來,而且組織僧團的人,他是最重要的根源;佛法是教化眾生的主題;僧團則是專業的組織,是指導信徒、宣揚佛法的主要力量,是推動教化工作的執行者。要以佛法來教化眾生,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的。

  (3)從修持成就的境界來看:佛是自性的本體,由圓滿無上覺行而證得;法是自性的覺智,由圓滿自覺而證得;僧是自性的功德妙用,由圓滿覺他而證得。這三種特性,是成佛的三大特性,缺一即不是圓滿的覺者。所以以此為三寶。

  第二章 佛教的特色

  一、佛教是迷信嗎?

  所謂迷信,是自己未經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說法,盲目的相信。

  任何教法,都沒有所謂迷信不迷信。迷信與否,是你信仰的態度。如果你已經深入了解,經過觀察和思考,認為它的教法沒有錯誤,和你的觀念相吻合,而產生信仰,那便是理智的信仰。如果還沒了解,只聽別人說很好,或者依從家族的傳統而跟著信仰,信仰之後還不深入了解,只純粹當做是‘信仰’,那即使你所信仰的教法有多好,你本身也是迷信。如果你不了解佛教,只聽別人說佛教是迷信,或看見佛教的一些儀式表相,未經深入了解其義理,就評斷佛教是迷信,那你自己才是真迷信—迷信他人的說法、迷信自己的成見。

  佛教從不贊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勵人懷疑,並把所懷疑的事提出來討論。唯有知道懷疑,才會認真地探討,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產生埋性的信心。事實上,沒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這樣容許懷疑,這樣開放,這樣不迷信的。

  二、佛教是消極悲觀嗎?

  許多人聽到佛教講‘無常’、講‘生死’,就認為佛教是悲觀消極。但是事實上,無常、苦、空、生老病死,都是這世界存在的事實真相,它不會因為你不談它而消失。

  消極或積極、悲觀或樂觀,不是在於無常、苦、空、或生老病死這些事,而是在於你如何面對這些既存的事實?你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它?如果你能正視它,這就是積極;如果你認為這些太消極,而不願意談,或者不敢碰觸,以為不面對它就不存在了,這種逃避的心態,才是真正的消極,不只是消極,更是自欺欺人的愚癡想法。如果你面對這些事實,而認為無法突破,甘心被它所限,因而消沉,或放縱享樂,那是消極;如果能正面探討它,突破它的限制,就是積極。如果你不願去突破它,而認為人生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那才是悲觀;如果你能從探討和突破中發現人生的另一層真實意義,那就是樂觀。

  佛教正視這世界上一切現實問題的存在,用心來探討,並找尋解決的方法,從內心真正的自己,來突破外在的限制,找到無量的生命的意義。所以事實上,佛教是真正積極樂觀的。

  三、佛教是逃避現實、脫離社會的厭世主義嗎?

  前面已經談過,佛教不僅是不逃避現實,而且更能徹底看透現實,面對現實,解決現實。一般人把生活的假相誤認做是現實,把沉迷於追逐這些假相誤當做是面對現實,反而把因看清這些假相而不被蒙騙、把真正的生命現實提出來討論的佛教,批判為逃避現實。這是迷信於他們自我的感官,或者迷信於別人對佛教的盲斷,這種人才是最可憐的。

  真正的佛教,是以改造社會為目的,而不是脫離社會。而要改造社會,必須先改造眾生的心念和業力,因為社會現象都是由眾生共同的業力所造成的。佛教的教法,就是要教化眾生淨化自己的心念,以改善我們共同的社會環境。而最後的目標,則是要回復眾生清淨無染的真心,以顯現我們自性本具的淨土。

  佛教雖然了知世間現象、社會現象,都是假相,但並不因此而厭棄世間、脫離社會。這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發的大菩提心、大慈悲心。雖然我們自己知道它的不實在性,但其他眾生並不知道,我們要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和我們一樣成就,都能和我們一樣了知世間假相,就必須進入世間,才能教化大眾。因此,佛教並非厭世,而是入世的。但是我們自身如果沒有足夠的修持相定力,入世常會被世間法所染著、纏縛,所以佛教徒常常都是先遠離世俗,到深山去修行,就是為了先培養自己度生的能力,為將來教化眾生做准備。所以在自度上,就不能不藉用出世的方便,但出世並不是厭世。不過單是遠離世俗修持,將來在面對世間法時,還是要再突破。所以,若是出世與入世交互並進,即時常利用時間做短期閉關,然後再回到世間法上體驗、突破,一段時間後再去閉關、再回來,如是交互修行,或許是較好的修行方式。這樣不管在自度或度他方面,應該都能更快成就。

  實際上,佛教是超乎入世與出世的,入世或出世都只是應用的方法,最後的目的是要超越,超越入世與出世,超越一切相對觀念與境界。

  四、佛教是禁欲主義嗎?

  佛教認為欲是生死的根源,要成就一定要消除一切欲念。但是對冶欲念的方法,並不是用壓抑禁制的,而是要轉化。從徹底的認知欲念的特性,是無常、是苦、是虛妄、是不得自在,認清它的真相,便轉化成智慧;然後再將它提升、擴展,成為對一切眾生的關懷。

  五、佛教違反科學嗎?

  現代人最大的‘所知障’,就是迷信科學,凡是科學所不能知的、不能解答的,就一律視為無稽,視為‘迷信’,以一句‘不科學’來否定。

  其實,科學也是以人類有限的知識所發現約有限現象,並不是完美的,更不是絕對的答案。新的科學觀念,一直不斷在推勫舊的科學。我們怎能執著迷信於隨時可能被推勫的‘科學’,來否定廣大宇宙間未知的事物呢?

  事實上,科學愈進步,愈能證明佛法的正確性。比如佛經中說宇宙是無窮盡的,說一缽水中有八萬四千生命,說人體內的細胞和內分泌作用情形,說物質分析到最後所得的最小粒子的狀態,如是種種,在還沒有科學發現之前,一般人也是不相信的,但現在科學一一為它證實了。又如‘虹光身’,在還沒有‘科學’之前,一般人都不了解,也不容易相信,但現在大家都知道,其實就是‘質能互換’的作用。可以說,佛教不但是符合科學,而且還是超越科學、領先於科學的。

  六、佛教崇拜偶像嗎?

  所謂崇拜偶像的定義,如果是指對偶像致敬,那所有的宗教,包括批評別的宗教是崇拜偶像的,它自己也都在崇拜偶像。不只是宗教,所有國家的人民,對其國父及元首的銅像致敬,也都算是偶像崇拜。如果定義是把偶像當神靈崇拜,那和佛教是絕對沒有關系。

  《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不以色身相見’。我們尚且不應該把佛陀的應化身當做是真的‘佛’了,何況是佛陀的形像?我們尊敬的是佛的人格、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佛的覺性。不只尊敬已經成佛的佛,也尊敬一切末成佛的佛,即一切的眾生。

  至於佛菩薩的法相,是隨順世間的習慣,為了讓人生起信心,和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自心的佛性,而設的方便法。

  七、佛教是宿命論嗎?

  佛教是講‘因緣果報’,是因果論,不是宿命論。我們認為一切都是過去所造的因,依現在的緣而成。沒有什麼天生注定的命運,也沒有什麼神、什麼上帝能主宰我們的命運。

  所謂因,就是過去所做的事、所說的話、所想的念頭(我們稱為‘業’),所留存在我們心中的能量(稱為‘業力’);所謂緣,是指現在的環境、和我們的心念。如果現在的環境和心念,適合讓心中保存的能量發展,它就展現出來,這就是所謂的果;這種結果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就是所謂的報。

  所以沒有所謂的‘命運’,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願意去改變它。如果能控制我們的心念,不造成不良的緣,則過去所造惡業的因便無法發展,惡業的果也就不會出現。但最重要的是控制我們的心念,不要再起惡的念、說惡的話、做惡的事,從根本上斷除惡因,才能徹底改變生命、淨化生命、提升生命、乃至圓滿生命。

  八、佛教把別的宗教都貶為‘邪魔外道’,不是排他性很強嗎?

  (1)首先,要了解‘邪、魔、外道’三者是有區別的。

  ‘外道’是‘向外尋逐之道’,或‘執著外相之道’。他們也有正面性的理想,只是沒有足夠的智慧,不知道真正的自心,而在色身或妄念做工夫,在事相儀軌上修持。他們也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就,或者成仙,或者生天,對自己精神的層次有正向的提升,但都不是究竟,仍舊不能解脫生死。雖然嚴格說來,他們追求的方向也錯誤,但若方便說,外道的教法都只是層次上深淺的差別而已。

  ‘邪道’是‘邪曲之道’,是不正的道。一種是邪曲世間法,即違反世間倫常的,如在自己團體內邪YIN亂淪、在自己國家內叛亂奪權、在種族國家間爭戰攻伐等,利用宗教的名義,利用信徒對宗教理想的盲目信仰,控制這些盲從的信徒,來執行這些貪嗔癡的行為,滿足某些領導人物的私欲,罔顧社會國家民眾的利益安樂和生死,這便是‘邪道’,這樣的宗教便是‘邪教’。另一種是邪曲出世法,即攪亂其他宗教的正統教法,扭曲錯解別人的教義,更進而弘揚這種錯誤邪曲的教法,混淆信徒的知見,破壞他人的宗教,引導眾生入歧途,這也是邪道、邪教。

  至於‘魔道’,則是由外魔附身於某人而教授,或者由外魔教授給某人,再轉授其他信徒。會讓外魔附身或接受外魔教授的情形,通常都是修行人修持到某種程度時,有超乎常人所能感知的境相出現,便於此執著,自以為已經成就,並認為必須依自己如此修才是正確的,自己心念這麼一偏,和他過去世有因緣的外魔便來了,依修行者所喜愛的境相面現,讓他更執著、更狂傲,而接受外魔的教法,並自立宗派弘揚他的魔道。因此修行者在修行的路途中,必須步步為營,隨時觀照自己的心念,千萬不要貪求感應神通,不要起我慢心,不要讓外魔有機可乘。

  邪、魔、外道三者的差別,簡而言之,外道雖不究竟,追求錯了,但至少對世間人心還是有所助益的;邪道和魔道則會斷人慧命,而邪道主要是由人在控制人,要想轉念回頭比較容易,但是魔道則是由外魔在控制人,一入魔道,要想脫離便極困難,甚至於生生世世都要受到外魔的糾纏,生生世世都淪為魔眷。然而,魔道和邪道,也會利用世俗的‘善行’來博取世間的名聞,以方便於他弘揚斷人慧命的邪道和魔道教法。所以我們要判斷是否是正法,不能由他世間的善行來判斷,而必須依正智慧,從其教法來判斷。

  (2)了解了這三者的區別,就可以知道佛教對別的宗教的看法,完全是依事實來探討,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提出他們不究竟和錯誤的地方,並不是只關在自己房間裡自說自話,所以這絕對不是排他。

  (3)各位要了解:並不是把所有宗教都收到自己的宗教來才算有包容性,更不是把別的宗教所崇奉的對象劃到自己崇奉的對象之下才叫包容性強,實際上那是世間最大的竊盜,也是對別的宗教侮辱之極致。

  由於各個宗教的教理各不相同,把所有的宗教收為己有,必然要將各種理論重新整合,也必然要改變各種教法的本意,去附會他們自己的論調。所以表面上說是尊重各種宗教、包容一切宗教、對一切宗教都平等,但事實上是在破壞各種宗教、壞亂各宗教的教法。所以事實上,這種做法已經屬於傷害別人、誤導眾生的‘邪道’了。

  (4)其實佛教才真正是具有廣大包容性的宗教。因為即使對於邪師及魔本身、及他們的弟子,也都深具悲愍,也一樣都是所要度的眾生,而不會‘欲除之而後快’。而對於一般的宗教(包括所謂外道及邪道),雖也悲愍他們的不究竟,但卻一樣尊重他們的教法,也尊重他們教徒的選擇,因為眾生根器不同、因緣不同,只要能有利眾生的,佛教都是同樣敬重。這種包容性,是其他宗教所少有的。

  第三章 基本觀念

  一、佛教相信死後的生命嗎?

  當然,佛教的生命觀就是永恆不滅、無始無終的生命觀。不只死後還有生命,生前也有生命。每一番生命的生死現象,都只是一次受業報的形態而已。

  當這一階段的生命‘死亡’之後,會暫時進入一種叫‘中陰’的過渡狀態,等待再一次的‘出生’。至於下一生的地點和形態,是依過去世所造的業而決定。過去世所造的善業成熟的,就生為天、或人,過去世所造的惡業成熟的,就生為畜生、或餓鬼、甚至到地獄。等下一期的業報盡了,又會再從那種形態的生命‘死亡’、又再‘出生’為男一形態的生命。如此一直在天、人、阿修羅(一種神)、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中不斷地生與死,這就叫做‘生死輪回’、或‘六道輪回’。這就是一般眾生的生命現象。

  二、佛教相信天堂和地獄嗎?

  佛教相信有天、有地獄。但天不是生命永恆不滅的歸宿,地獄也不是魔鬼的世界、或不信上帝者的終結所。

  佛教的世界觀,認為天有二十八層,分為‘三界’,由下往上次序是:一、欲界,是還有男女YIN欲、飲食、和享樂等種種欲求的地方,有六層天,常行善行,就可以生到欲界天,這裡的眾生,都沉迷於享受感官的快樂;二、色界,已沒有一般的欲望,但還有色身存在,修習禅定,就可以生到色界,包括修世間四禅所生的有十二層天、外道修無想定所生的有一層天、佛教修聲聞法的聖者所生之處有五層天,一共是十八層;三、無色界,有四層天,也是修更深的四種禅定而生,這裡已經沒有色身,只有意識的存在,生到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都沉迷於禅定所生的快樂。愈往上層的天,壽命愈長,但不管多長久,除了‘五淨居天’(聲聞聖者所生的五層天)的聖者之外,其余都仍會在福報享受完後,或禅定的定力消退而出定之後,再墮落下來,隨過去世所造的業,而受報轉生為其他眾生。

  佛教的地獄,是隨眾生所造的重大惡業,而變現出來令受業報的地方。這裡沒有魔鬼撒旦,也沒有十殿閻羅,甚至沒有‘獄長’管理。所有的獄卒、刑具等等,都是由眾生各自的業力所變現的,令眾生各各感受到受刑罰的痛苦。但是除非眾生的業和地獄相應,否則不會到地獄去。同樣的,除非造了應受地獄業報的罪業,否則不會見到地獄中的獄卒刑具。

  三、佛教相信閻羅王和死後的審判嗎?

  閻羅王,又翻譯作‘琰魔王’。

  據顯教的經典所載,閻羅王是大鬼王,統治大鬼城的餓鬼眾生。另據密宗的說法,閻羅王是死後審判的主持人。

  餓鬼和地獄是不同的生命形態。墮入地獄中的眾生,不是鬼;而鬼也不會到地獄。地獄的眾生無法自由活動,而鬼則會到處游蕩。

  至於所謂死後的審判,其實是自己審判自己。依自己的業力,變現出閻羅王,來檢視自己的罪。所謂閻羅王,其實就是自己良知的化現。

  四、佛教相信復活和永生嗎?

  (1)除了諸佛菩薩為度化眾生而示現神通游戲,一般眾生絕不可能死後復活,更不可能因復活而得永生。

  (2)肉體的永生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肉體是分子暫時積聚的假合體,而每一細胞都是每分每秒地不斷在變化,不斷死亡與新生(新陳代謝),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一直都維持著一個肉體,但事實上這個肉體是剎那剎那都在變化的。要求肉體暫時維持不變都不可能了,何況想要它永久存在,不變不滅?有聚合必有離散,有生長必有衰敗,有存在必有滅亡,這是我們這個相對世界裡一定的原則。

  (3)肉體無法永生,永生的是不滅的生命。生命有兩種存在形態:一種是生命展現的形態一直不斷在改變,即是生死輪回,但雖在輪回之中,生命的本質卻不曾改變過,未來也永遠不會改變。第二種是我們藉著不斷變化的生命形態,來突破、開展、還原生命的本質,到生命不再有形態的改變,就是解脫生死輪回,也就是‘涅槃(圓寂)’,這才是真正的永生。

  五、超度亡靈有用嗎?

  (1)基本上,亡靈的確是可以靠超度的力量而獲得利益,但並不是所有的所謂‘超度’都能使亡者獲益。要真正能利益亡者,第一要看亡者家屬的誠敬心,第二要看超度的師父之修持,第三要看所用的方法,第四要看亡者自己的配合意願。

  (2)超度是基於對亡者生命的尊重和關愛,要幫助他生命能獲得更好的提升,而不是只求活著的人自己的心安,更不是為了活人的面子。

  (3)幫助亡者的方法,不只是超度。當然,能夠找到一位真正成就者為他超度,是最直接穩當的方法。其他像助念、布施、供養三寶、誦經持咒等,也都能做為幫助亡者的助緣。而最重要的,是不要殺生祭拜鬼神,這樣做反而會加重亡者的障礙。

  六、焚燒紙錢對亡靈有用嗎?

  (1)首先要了解,亡者能得到什麼,那完全是依業力感應而來,並且都只是靠心念的力量而化現、而感受而已。

  所以,第一個,如果亡者本身具有大福報的業力,甚至具有生天的福報,紙錢這種小福報和他的業力根本不能相感應,焚燒紙錢對他也是根本沒有用。基本上,只有鬼道眾生的業力才會和紙錢相感應,也就是說,焚燒紙錢只對鬼道眾生有用。但也不是所有的鬼道眾生都能受用到,如果他的福報不夠,還是得不到。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燒紙錢的人的心念,是否真誠,是否能讓亡者或鬼道眾生感受到他的誠意。因為亡者或鬼道眾生能否受用,完全看他們的信心,而他們的信心,又必須靠燒的人的誠心來建立。

  (2)基本上,正信的佛教是不鼓勵焚燒紙錢的。因為這只能暫時對他們有幫助,卻會讓亡者產生無終止的執著和依賴,甚至對原本業報還沒定的中陰身,會讓他們執著於這個層次的境界,而墜入鬼道中。所以,如果真想利益亡者,不管是剛過世的中陰身,或者過世已久、墜入鬼道者,帶他們念佛、持咒、修法,回向給他們,才是最有效而又沒有副作用的利益方式。如果能夠請到真正成就的師父為他超度,這種助益最為真切。

  七、極樂世界和天堂一樣嗎?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極樂世界和天堂都是完全不同的。

  天堂,是由眾生的共業力所現的,一個供善業成熟的眾生享樂的地方。每一層天大多都有它的天帝管轄,卻不一定有佛法。它的快樂是相對的樂,是感覺作用的樂,是終必會消失的樂,是會引生痛苦的樂,是不究竟的樂。它的景象、享用的物品,盡管再多麼美妙,也都終必壞滅,都不是真正清淨的。最重要的是,它還是在六道之中,福報享盡後,還是要墮入其他五道之中,繼續再受輪回。

  而極樂世界,它是由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建立的清淨國土,是一個供發心努力修行者專心修行的地方。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惡道,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也都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壽命非常長,長到足以修行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永遠沒有機會再受生死輪回。除非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承著彌陀宏願到六道中示現生死,廣度眾生。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所有生活上的必須品,和修行上所需要的東西,都只要動一個念頭就自然出現,不必再為生活和修行而煩惱,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神都用在修行上,所以能夠很快成就。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任何會障礙修行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幫助大家修行的,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很快就能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必定都安享清淨的究竟大樂,因此稱為‘極樂’。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