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禅悅柔忏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續)


 2016/2/5    熱度:5958    下載DOC文檔    

  2014年元旦禅悅柔忏開七,我很幸運地與之相遇,從此開啟了我對禅悅柔忏的體驗之旅。我分別參加了禅悅柔忏的3期、4期和6期,參加過兩次完整的突破,並有幸於地藏七年會上參與了《花開見佛》的節目演出。由於工作的關系,我都是在節假日和周末去道場,未能完整地參與七天的打七,略有一點遺憾。然而,當我體會到禅悅柔忏的不可思議的美妙和力量時,我激動不已,我認為這才是我理想中的拜忏,融入了靈魂的拜忏,注入了強大的力量的拜忏。於3期結束後,我寫了一篇日記《一小時禅悅柔忏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此文寫得略有倉促,所舉例證亦顯牽強,所言感想也未盡我想表達之意,或有師兄認為我用“不可思議”是誇大其詞,今於此我從中醫角度再次分享一下。

  中醫提倡養生有“五宜”,分別是:宜淡、宜寬、宜動、宜靜、宜通。宜淡者,一方面提倡飲食宜清淡,不要吃太多的肥甘厚膩食物,過食則易生濕、生熱、生痰。另一方面提倡心要清淡,人要淡泊名利,不要有過多的貪欲。五貪者,財、色、名、食、睡也,過者傷人五髒,財過傷肝,色過傷腎,名過傷肺,食過傷脾,睡過傷心。淡泊名利方能心靜,更有利於修行。諸葛亮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有言:“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故心清淡方能真氣從之,方能精神內守,從而保持健康而不生病。

  宜寬者,提倡要心寬,心寬則能容。修行是否進步了,要看看我們有沒有轉心。遇到事情的時候,才是考驗我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又起煩惱了,又開始生氣發脾氣了。如果不能心寬待人對事,那麼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就會影響我們的心,進一步影響我們的五髒六腑,所謂“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髒六腑皆搖”。中醫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憂、思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故調暢情志方能養生。

  宜動、宜靜、宜通者,與我今天所要討論的禅悅柔忏關系最為密切。拜忏屬於運動,屬於身體的活動。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鍛煉身體可以舒經活絡,有益於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然而如何運動,其中有很大學問。醫學上指出,運動要因人而異,運動的量也要因人而異。養生運動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而且要形成有序運動,不可運動過量。現在社會養生提倡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太極拳、瑜珈、游泳等等,不提倡劇烈的運動、對抗性過強的運動,比如足球、籃球等。運動提倡晨練,有利於身體陽氣的生發,不提倡晚上及夜間運動,晚上陽氣處於閉藏的狀態,如果強行運動,擾亂了陽氣,日久則陰陽不調。如果運動過多或者不按時而動就成了妄動,這是消耗機體氣血的做法。《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作勞者,指出我們需要勞動、需要運動。不妄作勞者,即循理而動,不為分外之事。我們需要合理的運動方能形與神俱,從而盡終天年。比如太極拳、瑜珈,修煉得特別好的人可以達到形與神俱,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禅悅柔忏的出現,放慢了我們拜忏的速度,規范了拜忏的動作要領,注意力集中在動作、呼吸、身心的放松上面,其完全符合現代社會提倡的有氧運動,符合我們身體運動的自然規律,能夠達到調攝身心的目的。

  三七生養生箴言說:“舒以養體,緩以卻勞。無病時以勞動養陽,有病時以安靜養陽。動能生陽,亦能散陽。靜能傷陽,亦能斂陽。”“舒以養體”,舒展肢節以舒筋活絡,使經絡暢通,身體舒適。舒展身體可以順暢氣機,傳統養生功法如八段錦、易筋經、少林內功、五禽戲等,皆在引關節以順氣養生。禅悅柔忏於手臂上舉和俯地前伸時,身體四肢得到充分的舒展,並配合上三呼三吸,自然能起到順暢氣機的作用。“緩以卻勞”,緩者,慢也,柔也,靜也。於拜忏過程中,慢慢地、柔柔地、靜靜地、均勻地、深沉地呼吸動作,自然可以身心放松,養神而祛勞累之苦。緩以養正而不傷正,自自然然享受每一拜,每一拜都是高質量的,都是恭恭敬敬的,都是身心舒適的。哪裡還會有越拜身體越痛、身體越僵硬、呼吸越喘促、心裡越急躁、妄念越多、出汗越多等等之苦呢?

  “無病時以勞動養陽”,以運動來生發陽氣,即動能生陽。我們運動、勞動都需要掌握其度,戒在過勞,過勞則傷陽氣、傷正氣,即動能散陽。如果不根據自身情況,而選擇速度過快的忏的話,那麼動作也做不標准、身心也不能放松,拜著還一身汗,每天還起特早,又執著於數量,那麼恐怕時間一長身體體質就下降了。慢慢就氣血虧虛了,慢慢變成寒性體質了。如不注意糾正,那麼即使喝姜棗湯、其它滋補中藥、針灸等等,恐怕也是難以改善體質。當前病人又多屬陽氣不足,原始點療法的發明人張钊漢醫師在其講座裡曾說絕大多數人是寒性體質,所以他在按推原始點時會配合上外溫敷和內服姜湯或人參湯。陽氣不足的人不要劇烈運動,以免耗傷太多陽氣,不利於疾病康復。像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如果能拜柔緩一些的禅悅柔忏,再配合上吃素、誦經、放生、行善、念佛等,應該會更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柔、緩、慢、靜的禅悅柔忏可以起到生發陽氣、培補元氣的作用。當今許多的疾病,屬於寒性體質的多,屬於元氣不足的多,屬於經絡不通的多,屬於陰陽不和的多。細細體會禅悅柔忏,發現禅悅柔忏就有著調治這些疾病的作用。於禅悅柔忏第3期有一位老年師兄夜尿頻多,通過拜禅悅柔忏而得到大大改善。她曾因拜不了快忏而未能堅持功課;於禅悅柔忏第4期預備會的時候,有一位師兄說拜快忏血糖會升高,拜慢一些的忏血糖就可以降下來;很多很多師兄的臉色都在禅悅柔忏七之後變得紅潤有光彩,說明了禅悅柔忏是可以生陽氣、補元氣、補氣血的。很多的師兄,也包括拜忏過百萬的師兄,由於之前動作不規范而有身體局部僵硬、疼痛、身體不能放松甚至拜不了忏等等問題,通過禅悅柔忏而舒緩了身心,疏通了經絡,問題得以解決;於禅悅柔忏第7期,已經往生的念西老菩薩的老伴,有著嚴重的失眠問題,於打七幾天後睡眠情況大大改善,他於禅悅柔忏教育學院啟動大會上亦有分享。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寐即入睡,寤即醒來。《靈樞·口問》言:“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失眠當屬陰陽不和,拜忏、誦經、念佛可以調和陰陽,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對於改善失眠有著神奇的作用,非藥物能比。

  關於柔、緩、慢、靜的禅悅柔忏能起到培補的作用,我想再舉例來說明。針灸有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和陰陽的作用。疏通經絡是針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扶正祛邪是針灸治病的根本法則和手段;調和陰陽是針灸治病的最終目的。禅悅柔忏也具足這些作用。那麼禅悅柔忏的扶正和針灸的扶正有什麼共同點呢?《黃帝內經·九針十二原》言:“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洩之,宛陳則除之,邪盛則虛之。”扶正當用補法,驅邪當用瀉法。針灸常用的補瀉手法中有捻轉補瀉、提插補瀉、徐疾補瀉,那麼捻轉補瀉怎麼補呢?速度慢、用力輕、角度小、操作時間短者為補,反之為瀉;徐疾補瀉中以慢進針者為補;故慢、緩者為補,禅悅柔忏不是正具有這樣的特點嗎。熬中藥時,尤其是補藥,需要怎麼熬,需要用文火,慢熬,時間要長,一般滋補藥頭煎煮60-90分鐘,二煎煮30-60分鐘。非滋補藥煎煮時間20-25分鐘即可。驅邪發汗的解表藥煎煮時間15-20分鐘即可。急者為瀉,緩者為補。同樣,現在很多人選擇用艾灸來養生,來補陽,如何補?當小火慢灸。《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言:“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大火耗散氣,小火才能生氣。所以對於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體質虛弱者、氣血虧虛寒性體質者,禅悅柔忏會有更好的調節身體的作用。

  “養生在動,養心在靜。”靜煉精氣神,養生在養心。三七生養生箴言又說:“以默養氣,以瞑養血,以睡養精,以靜養神。”默者,亦靜也。以默養氣,可為靜坐,靜坐可養正氣,可養心神。禅悅柔忏於拜忏結束後,靜坐以養神。默者,亦可為寡言。多言傷氣。弘一大師改過十法中第五個即為寡言,並言:“此事最為緊要。”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所以我們平時當善護口業,多看多聽少說,少議論別人,少評論別人,少爭論。以靜養神,平時我們修行應當安安靜靜的,說話、做事、吃飯、睡覺都安安靜靜的,不嘻嘻而鬧,則神不能傷。人身外在的生命活動都是神的表現,如果能安靜,自然能減少神的消耗。

  養生之道,即是防病之道,即是養心之道。病與心有著密切的關系。且看病字之構成,病由“疒”和“丙”構成,古人造字時為何選擇十天干中的“丙”而非甲、乙、丁等其它?古人雲: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心屬火,故丙屬火屬於心,以丙來代表病的聲部,是有其深刻的文字內涵的。而且《黃帝內經》病機十九條中有言:“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凡是疼痛、癢、瘡的一類證候與心有關系,可以從心去尋找問題。“相由心生,病由心起。” 疾病莫不是由心而生。心主神志,若心神清靜,恰如清心瀉火之針刺一樣,能使心神得安而諸痛自止。禅悅柔忏配合靜坐,具有極好的靜心、養心的作用。養心還體現在當明理,當明了五戒十善,如此方能養正氣。心為君主之官,神明藏焉。“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明了五戒十善,明了佛法,明了世間的真相,將明白真正能治你的病的不是醫生,也不是藥物,而是你自己的心。

  誠如正潤師兄日記《一小時柔忏——在心地上修行的利器》中所言:“柔忏尤其是一小時柔忏,不但符合我們身體運動的自然規律,而且蘊含著巨大的力量,是佛菩薩幫助我們在心地上修行,幫助我們快速進步的一大利器。”“不是說一小時柔忏拜起來舒服就沒有力量,正相反,一小時柔忏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我們現在體會到和感受到的只是很有限的一小部分,因為我們的發心還沒有非常大。”一小時禅悅柔忏的益處還有待更多的師兄們去感受去領悟。

  感恩法蓮師兄!感恩為禅悅柔忏努力付出的義工師兄們!感恩地藏王菩薩!感恩八十八佛!感恩龍天護法!感恩阿彌陀佛!

  北京 圓因(男 27歲)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