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202集)
學生:「君仁臣忠 教學化民」,恭錄自蔡禮旭老師演講集。 開篇 歐洲的科學家,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研究:為什麼四大古文明中,僅存中華文明?通過深入研究發現:可能是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才能出孝子賢孫,才能出國家忠臣。因此,教育最重要啊! 老祖宗教給我們的教育,是從懷孕就開始的,一直到三歲以前,都在為孩子做出養正教育,孩子在母親的行誼當中效法學習,德行的根就扎下去了。 現在,這個「根」忽略了,等到孩子長大出了問題,就不容易解決。所以文化好的部分我們要很清楚,然後由我們來慢慢恢復好的傳統。撥亂反正,顯正破邪,從我們自己做起。 為什麼唐朝能出現「貞觀之治」?就是因為借鑒了這些古聖先王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少走很多彎路。 孔子成為聖人最重要的一個治學態度就是「述而不作」。「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完全誠敬、老實的領納聖賢的教誨,去力行,他因而成為至聖先師。所以能相信老祖宗,這是最有福氣的人。 釋「君」 「君」指國君,延伸開來指領導者。家庭有沒有君?家族有沒有君?我們看到《易經》的「家人卦」直接指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一個家庭裡面威嚴的君,就是父母。一個家要有帶頭人,而且要很有威嚴,可以威攝整個家庭的後代,要恩威並施。 從家庭、家族,延伸到團體,領導者都可謂之「君」。而且,我們老祖宗非常推崇三個角色——「君、親、師」,這是效法天地無私的德行,來扮演好他的角色。這三個角色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影響特別大。 一、君仁臣忠 君仁 《群書治要》引用《論語.堯曰》——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這句話被每一個朝代的聖王都奉為座右銘。我本身有罪,請上天不要牽連降罪給萬方之民;萬民有罪過了,這些罪應該由我來承擔,因為我沒有教育好他們。 我們看堯帝的風范。一個人饑餓了,堯帝會覺得,「是我造成的,我沒有好好照顧人民」;一個人凍傷了,堯帝也是反省自己說:「我沒有教育好他。」所以堯帝的精神是「先恕而後教」,先寬恕、包容,進一步教化人民。後來天下人都很仁厚,都能包容別人、都能盡力去幫別人。 我們面對孩子、學生、員工以及身邊的有緣人,也要效法堯帝的精神,「先恕而後教」,對任何人都不會再指責,只有寬恕、包容。 寬恕以後更重要的是要教他。教,很重要的是上行下效。要用身教,不是用言教,還要不厭其煩。急於求成會變成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要厚道,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把處處要求別人的心,反回來要求自己,德行就提升了。整部《中庸》強調的就是一個「誠」字,「至誠如神」,至誠感通,而不要用一些詐術方法。跟一切人相處都抱持著「人之初,性本善」,懷著「每一個人都能愈來愈好」的信念。 管子雲:「身不善之患,無患人莫己知。」一個人要常常憂患自己的缺點、不善,去改進,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不信任自己。 【故明王有過則反之於身。】 賢明的君王有過錯了(包含自己跟人民的過錯),會反省自己:「是不是失職了?」 【有善則歸之於民。】 有好的善行、好的功業了,歸功於臣民百姓,讓功於眾。 【有過而反之身則身懼。】 有過失了就反省自己,愈來愈戒慎恐懼的改正自己的過失。 【有善而歸之民則民喜。】 有善行功業了,就歸功於人民百姓,老百姓也會很歡喜。 【往喜民。來懼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 把功勞讓給老百姓,百姓欣喜;把過失都來要求自己,就會戒慎恐懼的來修身,這樣的態度,就是賢明君王用來治理百姓的為政之道了。 「有善而歸之於民,有過則反之於身。」身為單位的領導者,也都會真心去這樣做。因為很有責任感,下屬有什麼不對,自己應該承擔、教導他。主管要能承擔責任,下屬就會覺得有安全感,會覺得慚愧,反省自己,團隊的向心力就會愈來愈強。聖賢、明王立身處世,不只有德行,還符合人情事理。 可見,《群書治要》翻譯成英文重要,宣講很重要。必須我們去力行,把這些感悟告訴他們,甚至政治人物做出榜樣。中國的政治人物做出榜樣,全世界都得利益,這是「萬國鹹寧」。 舉賢 一個人在團體、單位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培養人才、推薦人才。「人存政舉」,有了人才,才能把事情相續做下去。 古人為官者戴的是「進賢帽」。帽子高低兩層,前面一層低,後面一層高。這代表我所推薦的人都比我更好,我不嫉妒他們,讓他們都超過我。一定要全心全意發掘人才、栽培人才。 新疆郝董事長領導企業,員工百分之三十有先天殘障,可是業績卻是每年有百分之一百的成長。他的主要干部在公司開辦「幸福人生講座」,高階主管親自給社會大眾服務,做義工。真不簡單!連黨校的干部,都到他們單位去上好幾天的課。這是幫國家培養人才,是「選賢舉能」。 他說:「這百分之三十的員工,比一般人還要盡忠、還要盡力。」君仁臣忠,如此體恤、愛護他們,他們哪有不報恩的道理?這是真正以天下為己任。以這樣的大義來經營企業、帶團隊,真是太好了! 所以,要用道義,用大義來經營、領導一個團體。什麼是大義?我們的企業要給全天下做好榜樣,在我們的企業落實倫理道德,落實「禮運大同」;您看這個企業多麼令人振奮!人生這樣過,多麼有價值! 「義」還包括要栽培後進,手把手把團體裡面的人才帶出來。凜然的正義可以傳給自己團體的人,精神長存在這個單位當中。人看事要看得深遠,事情雖然眼前沒有做成,精神傳下去了,日後一定會發揚光大。 臣忠 為人臣的勸谏,是很柔軟、很有耐心來勸領導者。勸,有三個時機、方法。第一「防」,壞事還沒有發生就防范。第二「救」,事情剛發生,趕緊亡羊補牢。第三「戒」,引以為戒。 如何達到在團體當中能防微杜漸?你得長智慧、長見識,所以每天《群書治要》最少要看三頁。 《群書治要》卷三十三「晏子」有雲: 【言而見用。終身無難】 晏子說:忠臣所給予的谏言國君能采納,往往危難就得以避免。忠臣有智慧,在災禍還沒形成的時候就可以防止;甚至稍微有跡象時,趕緊把它化解,當然「終身無難」。 現在很多的人,往往在遇到人生很多問題的時候,都覺得很難解決,這是因為沒有防微杜漸。身為領導者,他著眼的地方應該是理智、智慧,他能看得深遠、洞察機先,才能防微杜漸。 【忠臣也者。】 忠臣在哪裡體現出來呢? 【能納善於君。】 能夠向君王進谏善言,能夠早一點引導君王看到問題的根本、問題的跡象,然後去化解。 君臣互相體恤 我父親從事銀行業,他說當企業發生經濟危機時,老板每天要為財路打算,可能所有的員工在睡大頭覺的時候,老板還在思索、還在煩惱。所以,員工這二、三十年能夠有穩定的家庭生活,有一分功勞是絕對要記在老板身上。 我曾經在新聞中看到,韓國人在十多年前發生了金融風暴,很多職員拿著自己家裡的錢跑去找老板說:「老板,你不能倒,你倒了,幾百個家庭都出現狀況,我們的錢你先拿去周轉,公司一定要營運下去!」這是同舟共濟的態度。韓國人這種對上司的態度,是向中國的聖賢學來的。 二、落實聖教 最近很多報導說,人們功利主義掛帥,仁慈心蕩然無存;人生都是享樂縱欲,靈性不斷下降。 冷靜思考,如何解決現在所有的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國際問題?唯有用教育改變人心、去掉自私自利、為對方著想,沖突才有可能解決。 所以,人禍也好,天災也好,根本問題在人心。「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國家重視德,這是抓到了根本。 《朱子治家格言》雲:「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不讀經書開不了慧眼,連方向都顛倒了,結果「欲令智迷」。「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沒有文化就沒有靈魂。真的是沒有比教育、承傳文化更重要的事情了! 要全面提升我們中國人對於自己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重要。文化要自覺,要珍惜自己的文化、弘揚自己的文化;文化要自強,要讓文化承傳下來,發揚光大。 教人先正己 【故君子為政。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 君子治理政務、辦理政治是以端正自己的言行、思想,讓自己有德行,這是擺在第一位的。「教禁為次」,其次才是推行教育和禁令。推行教育,但是自己不做到,就不會有太好的效果,甚至會有反效果。 我們從整個人類歷史來看,所有教化能產生深遠影響的,都是因為他先做到了,身教做到了。儒家孔子、佛教的釋迦牟尼佛都是先做到,所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要從根本來下功夫。 老祖宗在創「教」字的時候,給我們高度的提醒。「」,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上行下效,這是身教。右邊一個樹枝,一只手拿著樹枝,不厭其煩,耳提面命,這是耐性。要有身教,要有足夠的耐性。 教育帶來轉變 唐朝因為願意聽老祖宗的教誨,在國家經歷了四百年動亂之後,只用了五年左右的歲月就實現了天下大治。 國家可以五年實現大治,公司也一樣,個人也一樣。胡小林董事長因為遇到師長、經典的指引,本來患憂郁症,有自殺傾向,現在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這是理得心安,心安在道上,沒有煩惱,當然身心就愈來愈健康。 胡小林董事長不只改變個人的命運,他的企業也發生了轉變,他的經驗啟發教育了國內多少企業!個人的轉變,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這一點,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蘇州的吳念博董事長親自帶班教學,自己不斷提升,他的員工也就效法他的愛心,真的是「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他的員工在當地貢獻很大,環保義工,包含當地的養老院、孤兒院,甚至於是先天智障、殘障的兒童,他們都很用心去照顧。 有一個腦癱的孩子不會講話,他們的員工常常去關愛,結果這個孩子見到那位員工就叫她「媽媽」。她是流著眼淚上台分享這件事的。讓我感覺他們的員工都很有愛心。 吳董的目標就是希望所有的員工都變成聖賢,人生都是幸福的。他的辦班教學,員工轉變非常大。 一位二十多歲的男孩,從來不叫父親;參加了吳董的學習班,感到很慚愧,回去叫父親,懂得盡孝。「人不學不知道」,孩子多年都不叫父親,那位父親有多痛苦! 所以,吳董成為了員工一生的貴人。轉惡為善的力量很大,員工確實在整體氛圍的感染下,成長得都很快。這是企業家是聖賢。 母親、太太也要成為聖賢。女性結婚、當母親,就是為了當聖母、當聖人,恢復明德,再把孩子教成聖賢,成為國家棟梁,利益天下,這就是「親民」。「止於至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人生意義所在。 當領導有君道,為君就是契入聖賢境界。當臣子,員工,也可以當聖人。為臣者如范仲淹、林則徐,都是聖賢人,因為他們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五倫關系,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都有一分本分道義要去利益對方(即「親民」),在利益對方的當下又不斷提起自己的道義,最後能夠無私無我,恢復明德。 「我們這個民族是倫理道德起家」,這句話意味深長。只要明理,乞丐都是聖人。清朝有一個乞丐叫武訓,自己沒讀書,看到別人沒書讀,感同身受,就把乞討得到的錢辦義學,栽培了不少人。所以,上到國君,下到各行各業,甚至乞丐,只要有承傳傳統文化的精神,都可以契入聖賢的境界。 教學首在正念、格物 真正接受聖賢教育就懂得遵循性德,遵循性德就是修道。自己真的接受教育,肯放下分別執著,就覺悟了。自覺才能覺他,自度才能度人。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父母覺悟了,把家教擺在第一位;團體企業覺悟了,把教育好員工的德行擺在第一位;國家領導人覺悟了,把教育老百姓擺在第一位;真正覺悟了,這一生把自覺覺他擺在第一位。 所以,我們依著古聖先賢這些教誨來修正自己的錯誤想法、看法、說法、做法,一言一行、念頭都要修正,這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須臾」是很短的時間,都要有警覺性。一念不正就造孽,一念不正就妄念相續不斷,止都止不住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太上感應篇》也告訴我們,「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一發覺不對,趕緊轉正念,讓心保持在純淨純善。 接著是格物,對自己的習氣要趕盡殺絕。母親真正想教育好孩子,會期許自己每天都有大的提升:「我不趕快提升德行,每天給孩子壞的榜樣不行!」 我們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提醒我們,提醒弟子,「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修行是為了天下蒼生,這是君子儒,心量要大。心量愈大,至誠恭敬,對聖賢智慧的領受力就愈強。 結語 綜上所述,一定要對自己的文化、對聖賢教誨有信心。我們有五千年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和成效,用在齊家、治國、平天下,代代都出聖賢。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就是要教學。教,首先是上行下效,我們自己帶頭在家庭、在團體當中做好本分。從我們自身開始,我們個人是為人子的榜樣,是為人君的榜樣,是為人父、為人母、是每一個本分的榜樣,就可以帶動大眾生起信心。 我們從歷史、從現代奉行經教的人們來看,都證實了真理是可以在每個朝代、每個團體、每個家庭、每個人身上得到印證。中國崛起可以帶領全世界深入中華文化,人人都有孝悌仁愛的精神;可以帶動全世界信任倫理道德,深入倫理道德教育。 一九七O年代湯恩比教授提出:「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中國的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中華文化之《群書治要》重現於世,實有其神聖使命。這部寶書能夠重現,是祖宗的威德,我們這些子孫要進一步認真學習,然後做出來,給社會好的影響,帶動社會良好的風氣,讓老祖宗的教誨給世界指引出一條康莊大道。 老法師:諸位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了蔡老師的演講集裡頭這一段,「君仁臣忠,教學化民」,他講得很好,確實是我們現前社會迫切需要的。那麼社會現象,我們大家都看到的,我常教人,很冷靜的一切放下細心觀察這十年社會的風氣,特別是人心,包括言語行為。一年一年的比較,你會發現,發現到是一年不如一年,這讓我們感到很恐懼。往後十年,從今年起往後十年,能不能改進?如果不能改進,還是一年不如一年,那很可能西方科學家的預言就兌現了。科學家告訴我們什麼?人類不斷的在退化,大概五十年之後,這地球上就不適合人居住。五十年很快就到了,不是很長,現在許許多多人都能看到,這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 為什麼我們深深感到這個社會不會回頭,只是加速度在退化,原因是什麼?原因在教育。看看,咱們講從過去十年當中,誰在主導教育?誰在推動教育?受教育的是哪些人?受教育是全世界男女老幼,統統包括在其中,主持教育的是媒體,電視、廣播、網路,還有許許多多我都不知道的,因為我不關心這些東西。有多少?這裡面教的內容是什麼?都是殺盜YIN妄;換句話說,把人從小孩到老全教壞了。這個問題嚴重! 提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想到,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的時候,在那個時候,中國大陸是在推動文化大革命,台灣這邊是在推行復興傳統文化。非常可惜,台灣提倡復興傳統文化有名無實,沒起作用。我記得有一天,這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在方老師家裡,台灣政府教育部有三位官員向方老先生請教,推動傳統文化要從哪裡下手?老師很嚴肅的告訴他們,他說第一,台灣有三家電視台,在那個時候有台灣電視台、一個華視、一個中視,三家,這三家電視台關閉;那個時候有十幾個,整個台灣有十幾個無線電廣播電台,聽收音機的,這個也要關閉;報紙、雜志停刊。老師後面的話還沒有說,這三個官員就說:老師,這做不到!老師就告訴他,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如果有它們存在,你從哪裡復興起?你做不到。這是個老人的開示,是真的,這不是假的。他老人家已經往生了,如果活到今天,他看到今天的現象會有什麼想法,我們能理解。 我跟他學哲學,課是在他家裡上的,不在學校。每個星期一堂課兩個小時,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學生就我一個。這是我無法想像的,我原本只想抽出一點時間到台大去旁聽他的課程。他告訴我,現在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六十多年前,六十五年前。他說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那個時候講這些話,我都不懂。先生不像先生,先生為什麼還要到學校上課?那是他的職業,那是他的飯碗,他要不干這一行他就生活不下去,那怎麼辦?敷衍。學生不像學生,學生上了大學,跟中學態度不一樣,中學好好念書,考大學,到大學了等到拿文憑,拿到學位,到社會上找一份好工作,目的在此地。所以不認真學習了,表現得心浮氣躁,對於學業不尊重,對老師不恭敬。所以學生在混日子,老師也在混日子,苦不堪言!不是老師願意這樣做,學生聽不進去。你說多痛苦!我們真的想學一點東西,我都沒有想到,為我一個人在家裡開班。 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把我引到佛門來了。那個時候年輕,總以為宗教都是迷信,所以我在沒有學習方老師這堂課之前,我們對宗教很陌生,而且很大的誤會,認為宗教是迷信,甚至於感到宗教沒有存在的必要。沒想到老師教給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哲學家,「大乘經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單元主要的就講這三樁事情,這是內容的總綱領。我們完全明白了,聞所未聞,從來沒聽人說過。佛教是教育,佛教是哲學,沒聽說過,這終於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就歡喜接受。 真的是大學問,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學佛這六十五年,在這種時代我很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佛法,大乘佛法說,學佛的人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真的,一點沒錯。社會雖然是嚴重的染污,我們可以不接受。我五十多年沒看電視、沒聽廣播,沒有看報紙、沒有看雜志。它有權去播放,我有權回避不聽,所以心就比較清淨,就能夠定下來。古人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原先在當局,現在跳出來,我們做旁觀的,旁觀頭腦就比較清楚,就能看得出問題在哪裡。 讀佛經典之後,才知道佛陀教育的偉大,方老師他的贊歎沒有過分,是實實在在的,讓我們對於大乘堅定了信心,這是一門大學問。學了有什麼好處?對個人來講,跟儒家講聖賢教育,佛陀的教育是教你成佛、成菩薩,實際上佛就是聖人,菩薩就是賢人,跟中國聖賢教育沒有兩樣。但是它說得更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把整個宇宙萬事萬物,乃至於宇宙的源起,從哪裡來的,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宇宙源起裡面,我們有多少年都懷疑,那時這個問題放在一邊。可是最近幾年量子力學家他們研究的報告,我們看了,對這個問題明白了。佛怎麼說,宇宙從哪裡來?從心想生。遍法界虛空界怎麼來的?是我們的念頭來的。相由心生,相是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就包括全宇宙,這相哪裡來?相由心生,心就是念頭。想不通。最近量子力學家把這個問題揭穿了,頭一個把物質揭穿了,物質從哪裡來?物質從念頭生的。你看,佛在三千年前就說過了,說得比他們的報告還清楚。 念頭從哪裡來的?現在書攤子裡面你們大家去看,研究念力的報告很多,總有幾十種,我也看過幾種。年輕的科學家都集中力量來研究這個問題,我有理由相信,再有二、三十年,這個謎底會揭穿。佛經上有,念頭,念頭就是轉相。阿賴耶的轉相,從哪來的?從業相來的。你看佛經上有,現在科學家還沒辦法理解。那個業相從哪來的?業相沒有來源。業是什麼?業是動,淺顯一點說,就是波動現象,宇宙這個波動。波動是沒有理由的、沒有緣由的,就是佛家講「一念不覺」。自己的真心本來是覺的,一念不覺就被叫無明,這是緣起。緣起之後都有因緣果,唯獨最初這個一念沒有原因。所以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不覺就叫無明,不覺就是迷了。 佛陀的教育,宗旨、目標在哪裡?教我們回歸自性,教學就圓滿了,回歸自性就叫成佛。佛法裡最高的學位叫佛陀,翻成中國意思是覺者,真正覺悟的人。所以佛、菩薩不是神、不是仙,菩薩覺而不迷,還沒有圓滿,佛,覺圓滿了,圓滿的覺悟叫佛,他不是神仙,他不是迷信。他說,這個覺性每個人都有的,只是你迷了。什麼叫迷?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迷。你能把這個統統放下,覺性就會出現,就回歸了。所以,求覺並不難,難在你不肯放下,放下就不難,放下就是。跟儒家所講的相同,儒家講,蔡老師這裡提到「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放下。物是什麼?欲望,物欲,包括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些都包括在物欲裡頭,統統放下,就明白了、就清楚了。 所以這篇東西,將來要收在今年清明祭祖的特刊裡頭,非常有價值。古聖先賢時時刻刻提醒我們,這是年輕一代的老師,也是不斷的在提醒自己、提醒大家,要重視聖賢教育,聖賢教育裡頭要重視大乘教育。所以湯恩比說得很好,「拯救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他看到了,看得很清楚,我們同意他的看法、贊成他的看法。好,我們再看底下這一篇。 學生:漢學專業學生當讀無標點本經書 師父上人尊鑒: 慚愧弟子郭帥華今天匯報的題目是「漢學專業學生當讀無標點本經書」 甲一、序言 當今之世,道德乖舛、人倫違逆,崇利失義,身心不寧,究其因,乃傳統文化不興於世所致。當今之時,聖教衰微,絕學如縷,欲傳乏人,欲學無門,傳統文化面臨失傳之危,千年廣廈將顛,百代聖業或危,德志之士,莫不思拯也。竊以為,拯溺之要,在於恢復傳統教育而培養漢學師資人才也。師資得以成就,則聖學得以推行;聖學得以推行,民眾方能受教;民眾得以受教,則迷可漸轉為悟、惡可漸轉為善、禍可漸轉為福也。故培養師資人才乃推行聖教、復興文化、振興中華、和諧世界、澤被萬世之至重至要至緊至切之務也。 竊以為,培養師資人才,當循古人教導之法,方能有成。以培養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發大心、立大志、具大行的聖賢教育師資人才為目標,凡讀書、教材、次第、方法,一皆遵行古人之教,繼承道統,明晰學統,注重傳承性,注重實用性,注重普及性。以蒙學、小學築基,以經學、史學立干,以諸子百家融通。德行與學問並重,小學與經學並重。通諸經,專一經,博而專,精而通,以成己成人為用,如此則聖賢教育之能事畢矣。 竊以為,若以一生之修學而論,則十年築基,十年大成,共二十年培養濟世人才。前十年,深扎小學之根基,貫通文字音韻訓诂,具足解經的能力,同時背誦四書、古文等基礎經典,至少達到二十萬字。在背誦和小學的基礎上,五、六年就具備了初步解經的能力,自己就能夠讀古書了。十年左右做到通四書、文言文,能夠讀懂古書,注解經典。後十年,則在前面通諸經之基礎上,專攻一經。如此,則自己既有諸經之博,又有一經之專,學者覽其一經,則可通過一經而知群經也。學無止境,二十年後,自己窮其一生精力專攻於所學經典,則必能利及當代、功澤後世也。 關於年齡方面,兒童內心清淨,染污少而記憶力好,則十五歲之前側重於背誦,輔助以理解;十五歲後則背誦、理解並重。如此,非但學問可具,戒定亦在其中矣。無論任何年齡段修學,若無基礎,皆要從頭開始,所謂「學不躐等」也。培養人才,首先在於方向正確,若方向不明,縱然努力亦是枉然。譬若航海而迷所向,縱風順水從,亦難至目的。必以志在聖賢為追求,以成己成人為目的,以德才兼備為資糧,如此則方向明矣。其次在於方法明晰,若方向正確,而不明方法,亦不能成才。譬如渡者欲往彼岸,不習水性,無有舟船,則難至彼岸也。 古人教導之方法有多方面,需要兼備,方有實效,如鼎之立需以三足,僅有一足、二足則傾矣,傾者非足之錯,乃不足三故也。德行固要,然僅守德行則難成;讀經固要,然僅是讀經則弗行。以經典文本而論,今之所用經典教材,多為近現代人整理過之版本,皆以加標點符號並且劃分段落,能使讀者更清晰明了的理解古書。誠然,據劉玉琛言,標點符號具有容易了解、不致誤會、節省時間、增加興趣等四項功用。讀整理過之古書,固然可給我們帶來極大方便,然若對此產生依賴,則習慣而無法擺脫,會給我們讀無標點本古書帶來嚴重障礙。今天,還有大量古籍和未經整理的古書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若《四庫全書》、《四庫荟要》等皆是無標點本。竊以為,若漢學專業人士不培養讀無標點書的能力,那麼將來面對古書,則難以讀懂,就更不用說研究整理了。古書一般是不斷句的,前人讀書需要自己斷句,故斷句是讀書的前提,是一項基本功,故漢學專業學生所用書籍當以無標點本教材為主。 甲二、古籍無標點符號 最初記錄文獻之材料是甲骨,即用小刀刻字於龜板腹甲和獸骨上,因其記錄多為占卜內容,故稱「甲骨卜辭」,因其出土之地為殷代都城遺址(今河南安陽),故又稱「殷墟卜辭」,因文字刻於甲骨,故稱「甲骨文」。青銅禮器以鐘鼎最大,多刻有文字,故刻、鑄於青銅禮器上之文字,稱為「鐘鼎文」,銅為赤金,乃金之一種,故又稱「金文」。因鑄文字於銅器較刻文字於石頭艱難,故秦朝已降,多用石刻代替金刻。南宋鄭樵《通志.金石略》謂「三代而上,惟勒鼎彝。自秦迄今,惟用石刻」。金文石刻能夠長久保存,不易朽缺,於考古價值巨大,故後人以「金石」並稱。 甲骨、金石文字皆是記錄事件,不成篇章,故不能稱書。最早之書籍,乃寫於竹、木之文字記錄。古人寫書之長竹片,稱「簡」。《說文》:「簡,牒也。」段玉裁注:「按簡,竹為之。」亦稱「策」,《儀禮》鄭玄注:「策,簡也。」《集韻》:「冊,通作策。」古人用以寫字之木板稱「方」,又稱「牍」。《中庸》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方策」指木板、竹簡,猶今所謂書籍也。版牍乃長方形木板,主要用為通信及書寫短文,大多為一尺長,故又稱「尺牍」。版牍與竹簡所記文字數量不同,《儀禮.聘禮》曰:「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名」即是字,言不到一百字內容寫於木板,超過一百字則寫於竹簡。 竹簡狹長,一篇竹簡所記字數有限,故一部書需要許多竹簡。書寫完成,按照文字次序排列,以繩子將竹簡上下串連,即成冊。編簡所用之繩,以絲制成,稱「絲編」,以牛皮制成則稱「韋編」。以竹木為材料寫書,則不便於閱讀、搬運,且占地方,故以竹木書寫之時既有帛書傳世。書字於絲帛,依篇幅裁剪折疊,稱為「幡紙」,書寫完成,通常卷為一束,稱為一卷。因絲帛昂貴,不便普及,故後世經過改造,以樹皮等材料為紙。《後漢書.蔡倫傳》雲:「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缣帛者謂之紙。缣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人工造紙術發明之前,古人皆以簡牍、缣帛寫書。在唐朝發明雕版印刷術之前,書籍皆由手寫,之後多用刻板印刷書籍。宋、金、元三朝,雕版印刷全面推行,中央、地方、私人,多有從事雕版印刷者,官刻、坊刻、家刻書籍並出,多有精品。 自有書契以至清末,古書多無標點,純是文字,名曰「白文」。讀書破句由其師承或家學承傳,因為多注重理解文義,不重視符號表現形式,故僅用圈號「。」或點號「、」隔斷文字,古人把這種對文章的點讀分段稱為「章句之學」。其少量有標點者亦並非為讀者閱讀而用,而真正刻書加句讀,為使讀者便於理解文義者則始於宋代。岳珂《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雲:「監蜀諸本,皆無句讀,惟建本始仿館閣校書式,從旁加圈點,開卷了然,於學者為便。然亦但句讀經文而已,惟蜀中字本、興國本並點注文,益為周盡。」雖然我國古有標點符號,且比歐洲早一千多年,然並未得到統一規范與推廣,故現存古籍十之八九沒有標點。 乙一、標點符號由來 「標點」一詞首見於《宋史.何基傳》:「凡所讀書,無不加標點,義顯意明,有不待論說而自見者。」五四運動,提倡白話文,我國書面語言發生根本性變化。《湘江評論》一九一九年七月十四日的創刊號中,就用了黑點做逗號,小圓圈做句號,還用了黑點做著重號,如「各.國.的.罷.工.風.潮」。據凌遠征《標點符號推行小史》,言標點一詞及用法者為高元,其後,馬裕藻、周作人、錢玄同、朱希祖、劉復、胡適等六人,於國語統一籌備會首次大會上,向教育部提出「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其中規定,句號圓圈「。」和圓點「.」兩種並用;逗號「、」和「,」兩種並用。一九二O年二月二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五十三號訓令——「通令采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從此誕生。 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制定的新中國第一套「標點符號用法」,其中點有頓點和圓點兩種,分別表示頓號和著重號。後來修訂的「標點符號用法」中仍保留了頓點「、」和小圓點「.」,前者用於頓號,後者用於間隔號,表示人名的音界或書名與篇名的間隔。一九九O年四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做了新的規定和說明。目前我國所用的這套標點符號,曾經歷過繼承我國傳統標點的用法,吸收了西式標點的長處,通過多次改革、修訂,才最終得以完善。雖古書有標點符號,然並未得到規范及統一推廣,添加標點亦並非為讀者方便而設,蓋書寫者行文習慣也。 古書何以無標點?竊以為其因略言有三:一、漢字表義功能強大,無須標點已表明作者之義及思想情態。如凡有「哉」者,皆感歎之句也,如《中庸》:「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說文》:「哉,言之閒也。」言「哉」乃言語之間隔也。段注曰:「句中哉字皆可斷句。」哉既為感歎虛詞,若於其後加感歎號,則無異於頭上安頭矣。「何」多用為疑問代詞,如《鄒忌諷齊王納谏》:「徐公何能及君也。」「何」既為疑問代詞,則於其後加問號,則無異於畫蛇添足矣。古籍中類此者甚多,不必一一例舉。二、古人皆自幼按照傳統方法學習,所讀誦者皆是無標點教材,句讀之學皆受老師傳授,故讀無標點書如掌中觀物矣。三、因向來古書多無標點,久之成為古書范式之正統,故而後代沿襲至今也。 乙二、句讀之學 我國的古籍雖多無標點符號,然卻有句讀之學。所謂句讀(dòu逗),指語意已完的地方,稱之為句;語意未完而需要停頓的地方,稱之為讀dòu。過去「句」與「讀」均用「、」做為標志。句讀符號最早見於東漢許慎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丶部》:「丶(讀作主),有所絕止,丶而識之也。」段注曰:「此於六書為指事。凡物有分別,事有可不,意所存主,心識其處者皆是。非專謂讀書止、辄乙其處也。」丶即主的古字,其含義包括「讀書止、辄乙其處」,即「有所絕止,丶而識之」。《說文.レ部》:「レ(讀作決),鉤識也。」段注曰:「鉤識者、用鉤表識其處也。褚先生補滑稽傳。東方朔上書。凡用三千奏牍。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辄乙其處。二月乃盡。此非甲乙字,乃正レ字也。今人讀書有所鉤勒即此。」 「句」與「讀」是以「、」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加以區別的。具體的說,就是須要「讀」的地方,「、」標在前後兩字之間,須要「句」的地方,則標在末一字之旁。後來則以「、」表示「讀」,以「。」表示句。古人對句讀的訓練十分重視。據管錫華先生《古代標點符號理論初談》一文,言唐人在前人基礎上又進而給句讀下了定義。天台沙門湛然《法華文句記》卷一:「凡經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之以便誦詠謂之讀。」這是見到的最早的從語氣、語義角度給「句」「讀」下的定義。 唐人對標點符號的幾點認識,也是前此所未見的。第一,讀書須從句讀始。韓愈《師說》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皇甫湜《與李生書》說得更為明確:「讀書未知句度,下視服鄭,此時之大病所當嫉者也。」第二,離經辨句為注述的基礎。孔穎達於《春秋左傳.昭公十六年》「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難」下正義:「服虔斷『字小之難』以下為義,解雲:『字,養也。言事大國易,養小國難。』然則鄭人豈憂養小國乎?尚未能離經辨句,復何須注述大典?」最早的明確論述了句讀與訓诂的關系。第三,點書是難事。李匡乂《資暇集》卷上:「稷下有諺曰:『學識何如觀點書。』書之難不唯句度義理,兼在知字之正音借音。」 乙三、句讀為讀書入門之學 句讀之學自古被公認為是讀書之基本方法及入門之學,欲通古書,捨此莫由耳。因明辨句讀是讀懂古書之起點,若斷句無誤,則可知對古書有了初步了解。高誘《淮南子.敘》曰:「自誘之少,從故侍中同縣盧君,受其句讀。」韓愈《師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無論童叟初學,還是儒林解經,都把句讀訓練當作首要內容。如同給兒童加了幾根拐杖走路,一旦脫離拐杖,就無法走路了。 《禮記.學記》謂:「一年視離經辨志。」言每年入太學之人,每隔一年需考試,首次所考乃「離經辨志」,「離經」指句讀文章的能力,「辨志」為辨識文章經典義理。沒有離經的能力,則無從辨志,正確的辨志則必具備離經能力,故古人尤為重視句讀也。鄭玄注曰:「離經,斷句絕也。辨志,謂別其心意所趣向也。」孔穎達疏雲:「離經,謂離析經理,使章句斷絕也。」鄭玄之釋僅為句讀,孔疏則進而申其義,涉及至篇章矣。陳浩注曰:「離經,離絕經書之句讀也;辨志,辨別趨向之邪正也。」清儒黃以周在《離經辨志說》中曰:「離經,專以析句言;辨志,乃指斷章言。志與識通。辨志者辨其章旨而標識之也。」又於《儆季雜著.群經說三》中曰:「古離經有二法,一曰句斷,一曰句絕。句斷,今謂之句逗,古亦謂之句投。斷與逗、投皆音近字。句斷者,其辭於此中斷而意不絕。句絕,則辭意俱絕也。鄭注離訓斷絕,兼兩法言。」馬一浮先生《復性書院講錄》曰:「是離經為章句之學,以了解文義為初學入門之事。」可見,句讀之學與讀通讀懂一書具有緊密的關系。 「習句讀」也是蒙學教育的主要內容,韓愈《師說》謂:「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宋代以後,文人學者多以句讀之學做為治學的入門。蘇洵《送石昌言使北行》雲:「吾後稍長,亦稍知讀書。學句讀、屬對、聲律,未成而廢。」歐陽修《讀書》詩中亦曰:「篇章異句讀,解诂及箋傳。」清代教育家崔學古更把句讀做為初學者的奠基工作,其於《幼訓》中曰:「書有數字一句者,有一字一句者,又有文雖數句而語氣作一句讀者,須逐字逐句點讀明白。」句讀之學之所以被歷代學者所重視,乃因句讀正確與否,關乎是否正確理解經義。 句讀之學不唯是入門之學,亦是檢驗功夫之學,乃至古之大儒亦有不明需求教於人者。《後漢書.班昭傳》雲:「漢書始出,多未能讀者,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魯迅於《花邊文學.點句的難》曰:「標點古文真是一種試金石,只消幾點幾圈,就把真顏色顯出來了。」清.金埴《不下帶編》曰:「古人讀書,以識字分句讀為第一義。按唐人資暇錄雲:『學識何如觀點書。』點書之難,不惟句度、義理,兼在知字之正音、借音,若某字以朱發平聲,即為某字,發上聲,變為某字,去、入又變為某字,知合發不合發為難,不可枚舉之。…古辭『小麥青青、大麥枯。誰與獲者、婦與姑。丈夫何在、西擊胡。』如此誦之,則其每句中含問答之意始出。誰謂讀書分句讀可忽耶!」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曰:「句讀人多視以為淺近,故清儒刻書恆不施句讀,惟高郵王氏自刻之書,如《廣雅疏證》、《經傳釋詞》等皆自加句讀。」孫德謙《古書讀法略例》曰:「學者喜讀古書,惟當細心點讀,讀一書而得一書之用,則善矣。…不達用點之法,且有失解之患,句讀既明,而義理亦不難得矣,蓋用點為分,於上下文不致誤為牽連,則書之義理,必能了然也。」元劉因《靜修集.敘學》亦曰:「句讀訓诂不可不通。」 綜上述,是知句讀之學不可缺失,仕隱君先生於《無標點國學教材的現實意義》中,引葉聖陶、朱自清《精讀指導舉隅.前言》語曰:「現代的書籍報刊,都分段落,加標點,從著者方面說,在表達的明確上很有幫助;從讀者方面說,閱讀起來,可以便捷不少。可是,練習精讀,這樣的本子,反而把學者的注意力減輕了。既已分了段落,加了標點,就隨便看下去了,不再問為什麼要這樣分,這樣點,這是人之常情。在這種常情裡,恰恰錯過了最重要的練習機會。若要不放過這個機會,惟有令學生用一種只有文字的本子去預習,在怎樣分段,怎樣標點上用一番心思。預習的成績,當然不免有錯誤,然而不足為病。除了錯誤以外,凡是不錯誤的地方,都是細心咀嚼過來的,這將是終身的受用。」 乙四、歷代古籍多無句讀 歷代無標點古籍舉例 (以下是三十八張圖片) 甲三、結論 如上所說,今天大量之古籍為無標點本,如果閱讀則需自己點讀斷句,而點讀古書是古代學子入門之學,亦是檢驗學問水平之重要方法。是故漢學專業學生必須具備點讀古書的能力,如此才能了解經典。倘若修學若干年,能夠點讀大部頭之經史典籍,其水平則不待問而自然體現矣。若漢學專業學生不從開始讀無標點經本,扎好「離經辨志」之基礎,則泛讀而不能專精,從人而不能自學,依賴而不能脫離,則日後難以研讀大量之古書矣。對於漢學專業學生而言,無論是閱讀古書或將來整理古籍,皆離不開對古書的點讀。故今日對於普通大眾而言,讀整理好、加過標點符號分過段落之古書,對於理解書籍內容是有幫助的。然而目前經過整理之古書,皆是老一輩專家學者深厚學識的體現,而尚有大量古籍沒有整理,需要不斷整理,源源不斷提供給大眾閱讀,那就需要不斷有專業人才培養出來,需要學生皆具備點讀整理古書的能力才可。故對於漢學專業學生而言,無論自利利人,皆須從開始讀誦無標點經本開始,此為古今歷代延行之法,雖百世而不可易也。 鑒於此,慚愧弟子不揣庸愚,輯《蒙學選要》、《四書》等經典白文教材,遵奉師父上人教誨,回復古版制式,采用端嚴方正之康熙字典體,每頁十列,每列二十字,每頁二百字,俾傳統文化專業學生恢復閱讀白文教材,從句讀之學學習,以期皆成傳統文化濟世人才也。 以上為慚愧弟子恭敬匯報內容,恭請師父上人、諸位大德老師批評指正。慚愧弟子帥華頂禮敬呈。 老法師:郭帥華老師這一篇的建議很有價值。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老祖宗、古聖先賢留給全人類的瑰寶就是這些典籍,這裡面記載著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德行,以及他們的知識,足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切困難。對個人來講,如何在這一生當中過得幸福美滿,我相信這是每個人,不僅是中國人,全世界的人,都是心中所向往的。能不能做得到?能,中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圓滿的達成。幫助你家和萬事興,幫助你事業順利,幫助你社會和諧安穩,幫助國家長治久安,幫助世界永續的和諧,盛世出現。如果說是推行中國傳統教育,漢學的教育,我相信這個地球上會出現千年盛世。如果世世代代都能遵守而不違背,那就是萬年盛世,不是千年。所以歐洲這批漢學家,對中國文化非常重視,表現在他們的尊重、愛護以及發心承傳。 漢學怎麼學法?從根本上來說,帥華這篇文章裡面都說到了。這篇文章不難懂,提出一個從哪裡下手。在學習過程當中,古書是教材,《四庫》、《荟要》,這是經過前清乾隆時代全國的精英專家學者大家在一起整理出來的,精華的東西、超越時空的東西都入了《四庫》。《四庫》這個本子現在存在,《四庫》裡頭依照古人傳統的方法,沒有標點,標點是讀書人自己去點。古時候都是這樣的,我們把它丟失,總是乾隆以後,這兩百多年。 好是真好,確確實實世世代代都是這樣學出來的。今天沒老師了,今天的人沒有從小扎根,根都沒有了,不但根沒有,本也沒有,沒有本,只有枝,杈枝了,這是個大問題。所以我希望帥華這些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有認識也愛好,希望他們一生專攻這一門功課。這門功課,古人稱之為小學,一生在這門功課上下功夫。真正有好的學生,這個學生可遇不可求,這個學生都是再來人,來干什麼的?來拯救中國傳統文化的,來承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是凡人。唯有如此,傳統文化才能夠復興,復興不在我們這一代,所以我常講,我們的用心用意完全寄托在下一代。 該讀的東西、該背的東西,一定在十五歲以前把根扎下去。所以我常常有個想法,小孩要扎兩個根,一個是倫理道德的根,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從小要把它養成習慣,一生不會丟失,這是大根大本,這是聖賢的根基。有這個根柢,再來就學問,學問就是讀古書,把古聖先賢他們的智慧,他們的理念、方法、經驗,都在這些典籍裡頭,繼承下來,發揚光大,傳給後世。完全到興旺,像中國漢唐一樣的興旺,大概要三代以後,這快的;慢一點,五代之後才會出現。這是我們想的,我們的一個願望,我們希望全心全力來做這樁事情。 我明白這個事情,知道這個事情重要,自己能不能教?不能了,為什麼?沒學過。為什麼沒有學過?沒有機緣,這一生居無定所,一生都在流浪。在流浪感到的是苦,想到古聖先賢這個教訓好,讀了非常感動人,所以我們是勸學,勸導大家真正有發大菩提心,我全心全力做護法,護持大家。弘護是一體,能弘,沒有護持的人,不能成功;能護,沒有護好能行的人,也不能成功,這個緣要能配合。護持的人大公無私,沒有自己,只知道把別人護好,讓他有大成就,對社會、對世人,這不僅是對國家,做出最偉大的貢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看到學有成的人,心裡歡喜,我會替他宣傳、會到處替他推薦,讓他有機會,有這個緣分將他自己所知所學發揚光大。拯救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拯救全世界一切眾生在地球上的生存,這個事多重要!我活一天我護持你們一天,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今天時間到了。後面還有一個短篇的,是網路同學提供的,我們把它念一念好了。 學生: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法師: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無比感恩!念佛愈念愈歡喜,念不夠,雖然還有夢境,但是不理會它,夢境能幫我開悟。弟子常常從夢境中有所領悟。其實,夢境就是佛菩薩,就是叫我們回頭的。這句阿彌陀佛怎麼念都念不夠,得整個虛空法界一起念才夠,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弟子的全部,全部生命。弟子決定不拒絕一切境界,一切順其自然,念著一句阿彌陀佛原來就是根本智、後得智一起修,打破一切界限。不像其他法門,六道、十法界、一真法界,是一層一層提升的,這個念佛法門是直升的,一句阿彌陀佛直接打破所有障礙界限。念時念到相應直接進入一真法界,不念時念煩惱又落回六道輪回,真可謂直升直降,不可思議法門。所有一切境界確確實實都是佛菩薩示現,都是佛的清淨法身,都是來幫助弟子看破放下,轉煩惱成菩提的。一旦境界能夠通過,這個境界產生的煩惱也就沒有了,要麼境界完全忽略了,要麼生智慧。只要境界一次沒通過,就還會再起,直到我們學會為止,確實是無一不慈悲,大慈大悲度我這個煩惱眾生啊! 阿彌陀佛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真妄的總名號。阿彌陀佛真的是簡單到極處,天真到極處。現在佛叫阿彌陀佛,將來叫妙音,其實都在當下,只是每個念念生滅的當下所起的名號不同而已。所講的真心、真相都是一樁事,只是度化眾生的德號看似不同,而實質、悲智、大願無有差別。 念佛真好,真歡喜,天天有悟處,時時有悟處。未得明心見性,所悟未必絕對真實,如管中窺豹,只見一斑。雖極樂勝景未現,然當下確確實實是極樂世界,縱到極樂世界,也是一一隨眾生意,只緣弟子意不清淨,外面種種染污是阿彌陀佛慈悲示現,教令弟子一一看破、一一放下的。實在是慈悲到了極點。阿彌陀佛念佛法門實在是不可思議,直飲如來果海之智,直享阿彌陀佛果覺之受用,直接、真實到了極處。從始至終無需捨,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往生,念到妙覺,還以一句阿彌陀佛教化一切眾生,常寂光本身就是阿彌陀佛,妙不可言,贊不可盡。一一眾生念佛即是一一未來佛贊歎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感恩不盡!弟子真誠希望老法師慈悲指正,弟子定當依教奉行,改正過錯,老實念佛!阿彌陀佛! 祝老法師法喜充滿,法體安康,久住世間,慈悲教導我等眾生,令我等眾,同生極樂,同證妙覺。阿彌陀佛!不老實慚愧弟子一一頂禮遍叩。 老法師:這個不老實的同修說得很好。如果人人都像不老實同修這樣的知見,這樣的認知,這樣的功夫,個個都能成就,到極樂世界就老實了。好,謝謝大家。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