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勤修布施的善業,定能轉貧為富


 2016/3/2    熱度:3012    下載DOC文檔    


  你看佛在《地藏經》上給末法眾生開示,要想獲得人天福報,想擁有世間的榮華與富貴,都得久修善根,不僅僅可以百返生於三十三天,也可是托生為世間的達官顯貴或王臣子女。所以,世上的有錢人得享巨額的財富,皆是因其過去前生為人慷慨,樂善好施,曾修過布施善因,所以今生能享有財富的果報。但他們今生若不懂得惜福,不繼續布施,不肯培植未來的善因,一旦福報用盡時,轉眼便會成為赤貧,就好像有些人平時好逸惡勞,不事耕耘生產,即使銀行裡有些存款,終將坐吃山空。

  而窮人之所以窮困,則是因其過去生為人自私、小氣、吝啬、悭貪,不修布施善業,所以今生就淪落至貧窮的窘境。若今生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後,懂得勤修布施的善業,未來定能轉貧為富。

  由此可知,世間諸法都是無常的,好的會過去,不好的也同樣會過去。貧富之間亦是如此,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貧者不一定永遠是貧,富者也不一定永遠是富。應以平等的“捨”心來觀察世間萬象,所謂貧富一如,一切不過是短暫的表象而已,並沒有任何的分別。

  現代人都以聰明自居,一般都會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會作理財規劃,例如買保險,或投資金融商品,或買基金,或存退休金······等等。其實,就世間法的角度來說,理財規劃是非常正確的作法,但世間的保險並非真正的保險,唯有布施才是最保險的保險;又報酬與風險的關系是一體兩面,無法切割,所以世間並不存在無風險的投資,一旦遇上無常,如金融海嘯,所有投資的錢財極可能瞬間化為泡影。但也唯有布施,才是完全零風險,也是最一本萬利的投資。

  所以,如能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應以平常心作為待人處世之道,毋須曲意逢迎,更不必趨炎附勢;昔日權傾一時的宴上賓,很可能就是明日的階下囚;過去呼風喚雨的有財有勢者,也很可能轉眼沿街乞討,落魄潦倒。但我們也不用憤世嫉俗,看不過眼有錢人,因為富人若懂得善用其財富來建設公益,造福社會,便是取之於社會,還諸於社會。也就是說,財富就好像是一把雙刃刀,可以傷人但亦可助人,是邪是正,端看我們的一念心。

  《普賢行願品》裡面說:一切布施當中,法布施為最。如果我們懂得了布施的真義,自然就會認真努力去修學,果報就會愈來愈殊勝。現前的報應,佛教稱為“花報”,將來或來世的報應稱為“果報”。這就好比植物,先開花後結果,如果我們看到植物開的花開得好,那麼就能預料將來的結果一定是非常的美滿。所以佛陀教我們要知因識果,不種惡因,將來就不會得惡果,如此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不過,這些都是指世間的果報,但世間的果報不是究竟的,可是大多數的世間人都是貪圖好的果報。佛菩薩善知眾生的心,能夠觀察眾生的根機,若眾生貪圖世間的富貴,就令他們富豪;若眾生貪求名利,就幫助他們、滿足他們的願望,令他們生歡喜心;歡喜心一生起,自然就容易接受佛法的教誨。

  南無本尊地藏王菩薩摩诃薩!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