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臨終事宜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適由山轉來汝書,知汝父將欲去世。須知人生百歲,亦有去日,切不可作無益之悲傷。但宜勸彼一心念佛,如在牢獄,思歸家鄉,不可有一毫留戀心。 汝與家中眷屬,宜分班在前念佛,令彼攝耳詳聽。至若去世之時,彼若能自行澡浴換衣,則甚好。否則,切不可先行為彼洗澡換衣,以致搬來搬去,身心不安,或生瞋恨,則其害匪淺。即不難受,由搬動故,心亦不清淨,便難仗佛慈力往生西方矣。當此之時,家中眷屬,通皆念佛。一直念到斷氣,過三點鐘,然後停佛聲。為彼抹澡洗衣。若臂腕已硬,穿衣不便者,當用熱水毛巾,搨在肩上臂腕上,不久即活動可穿矣。最忌者,未死先哭,令彼生悲戀心,便難往生矣。此等事,《文鈔》、《嘉言錄》皆已詳言。恐汝不留心,故又說之。 至於死後,只可念佛,切勿做水陸,念經,拜忏。以此等事,皆是做場面耳。虛張聲勢,殊少實益。又喪中一概不可用酒肉。儒家古禮,喪中嚴禁酒肉。若用,人便以為失德。今世禮全喪,以故食肉、飲酒、作樂、唱戲,無所不至。然汝父皈依佛法,汝亦皈依佛法,豈可猶依時世惡套而行?祈與汝兄弟等說其所以,勿以大不孝為孝。當以念佛令親神識得所為孝。能如是,則汝父固得利益,汝兄弟子侄亦皆得利益。切勿謂光所說者為不可依,則存亡均益。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朱智貞居士書一” 日日常作將往生想,心中不留一事。有宜交代者,即預交代之。子孫有宜問者,即預問之。待至臨終,則全家念佛。無一事可問,亦無一事交代,大家同聲念佛。 若自己有把握,自己會洗澡換衣,則甚好。若自己不能,則萬不可預為抹澡、換衣、問事、哭泣等。一有此種瞎張羅,定規破壞正念,不得往生矣。 令將亡人面向西方,面前供一尊接引佛,作隨佛往生想。一直念到氣斷已過三點鐘後(此至少時、尚宜多念),再為洗換哭泣等,則不致贻誤大事。哭泣亦不可廢,當以息哀念佛為事。切弗以哭泣做假場面。老人臨終如是,年輕人亦如是,則定可往生。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夏壽祺居士書” 手書並生西記,悉知。如此,決定可以往生。然人於臨終,所最要緊者,全家眷屬預為助念。若家道豐足,又當請僧俗蓮友助念。念至氣斷後,仍不一動。照常念至歷三小時後,方可料理揩身換衣等事。如此助念,決定可以往生。不可常以手探其暖涼。若神識未盡去,一經手觸,或致發生瞋念,則誤事不小。光說此者,以冀汝母臨終時,不致有所遺誤也。死後遷化最好。唯所買之缸上,俱有彌勒菩薩像,實為亵渎。宜買蓮華缸,勿買彌勒佛像缸。又當以此對一切信佛人說。汝父既得往生,當勸汝母亦持長齋。汝與妻子縱不能長齋,亦當少吃。須知多年來兵連禍結,皆是大家殺生食肉所感。家中永禁殺生,自然一切吉祥。喪中凡祭神待客,皆不用葷酒。今為汝寄《喪祭須知》一本,《童蒙須知》一本,《觀音慈林集》一本,祈過細看。以後一舉一動,自可蒙佛菩薩加被,逢凶化吉,遇難成祥矣。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給,只此來往之信,皆雙用手眼二鏡而看而寫。以後切勿來信,亦勿介紹人皈依,以目力不能應酬也。(民廿七,七月初八)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張仁本居士書” 接手書,知令慈握珠一事的確,實為不可思議。其所以須詢問者,以今人多偽,皆是憑空妄造。光唯願以實傳實,不願說得好聽,以致以凡濫聖也。三日入殓,方沐浴換衣,極是。以一向皆以二三句鐘為說者,以不洞事者不肯等待至久也。果如是,理宜改作三日,方舉哀沐浴更衣。四十九日方舉哀,於理則無礙,於事則似乎太疏闊矣。不足為訓。三日舉哀,實為至當之極。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徐平軒居士書”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