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實例:唯有佛法可以解釋的謎題
四川資中神秘矮人村 20年代開始發病至今無解(組圖)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資中6月10日報道 在四川資中縣順河場鎮有個鳴陽寺村,由於有一群身高在1米左右的特殊人群,被外界人叫作‘矮人村”,從上世紀20年代、30年代、50年代、70年代至今,陸陸續續出現一種痛腳的怪病,一旦得了這種痛腳怪病,無一例外就會停止身體長高,腳痛伴隨終身,無藥可治,緊鄰這個村莊的其他幾個村莊均有這個怪病發生,發病的幾個村莊都是緊鄰沱江兩岸邊,只是鳴陽寺村發病人數相對較多,鳴陽寺村原是屬於陽鳴鄉的一個村,從資中縣的新縣志記載:“陽鳴鄉,1951年析球溪鎮、走馬鄉的一部分而建,傳說,湖廣填四川之時,陳姓入川始祖陳鳳鳴、陳鳳陽兩兄弟落戶於此,為紀念二人,1951年遂以此為鄉名,這一帶陳姓人亦甚多”,特別是鳴陽寺村一隊就多達幾十人,所以,媒體報道普遍把矮人歸為這個村,由於媒體的介入後,給這個村莊更加籠罩了一層神秘色彩。 從1920年以來最初發病到現在,這群被稱為“矮子”的怪病人群還存活多少個呢?他們生活得怎麼樣呢?近年來還有沒有人得這種怪病呢?還有沒有新的小矮人及矮殘人出現呢?近百年的矮人之謎得以解開了嗎?2010年5月24日下午,本報特派一組記者從成都出發,經成渝高速來到川南資中縣。25日早上7點,記者一行從資中縣城出發,上成渝高速往成都方向前行,大約行走20多公裡在球溪鎮站點下高速,進入老成渝路即321國道,經過著名的球溪中學外面並從球溪場鎮中穿過,恰逢321國道球溪鎮段在擴建修路,公路很爛,一路顛顛簸簸向順河場鎮前進,來到順河已是上午9點,順河場鎮的辦公室主任曾玉梅接待了記者一行,並主動當起了向導,在車上,曾玉梅主任告訴記者,順河場鎮到原陽鳴鄉的鳴陽寺村大概是10公裡,路是屬於鄉村公路,一路上不停地並提醒我們的駕駛員注意開車,路不是很好走。這段路是普通的鄉村路,到處是坑坑窪窪,相當難走,采訪車地盤幾次被掛。 對話神秘“矮人村”村長羅德山 從順河場鎮到鳴陽寺村,大約是1小時的車程,上午10點左右,記者一行在顛簸中到達了傳說中神秘的“矮人村”——鳴陽寺村,記者看到,這個村村民房屋大部分修建在兩個山丘中間的夾溝中,兩邊的山丘是成片的果樹,夾溝延伸出去便是沱江,一個三面環山,一面環水的這個夾溝,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山清水秀,這裡人們的祖先選擇這裡作為生息繁衍之地是否是這個地形原因,到達時,該村的村主任羅德山夾著雙拐接待了我們,就在這個村的公路邊,羅村長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記者:羅村長,能介紹一下你從什麼時候得的這個腳痛怪病嗎? 村長羅德山:我今年64歲,是1969年從部隊退伍,退伍回來一直在本鄉從事放電影工作,1986年開始兼任本村主任職務,於2001年右開始痛,2007年左腳開始痛,先柱雙拐行走,現在和其他矮人們一樣的病痛,只是成年後得病,幸免做矮人,我們這裡還有個比我大2歲多的,也是近兩年范腳痛怪病,至今在家,無法干農活,被病痛折磨著,求醫無門。 記者:請談談現在的“矮人村”的情況? 村長羅德山:鳴陽寺村共有6個隊,矮殘人出現最多是在一隊,所以,一直稱一隊叫矮人隊,這個隊也叫苦磁溝,在60年代時期,該隊有80余人,身高在0.8米到1.4米的占22人,殘疾人13人,矮殘人共有35人,矮殘人占全生產隊總人口的40%,60年代時期,其他5個生產隊共有矮人11人,殘人8人,這5個生產隊的矮殘人相對要少些,因為20年代至60年代期間有很多矮殘人相繼去世。 記者:這種怪病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發生在哪些年齡段? 村長羅德山:至於矮殘人的發生,要從現在還活著的矮殘人的父母、爺爺奶奶那輩談起,他們的前輩們的身高均和正常人一樣,男人身高在1.7米左右,女人身高在1.6米左右,20年代時期,這裡的人包括嫁進來的女人,凡是年滿50歲以上的開始發生腳痛怪病,30年代時期,不管男女老幼,中年、青年、兒童包括嫁進本村的婦女,集體出現怪病,老中年人出現腳痛怪病後就殘疾,兒童出現全身痛怪病2—3年後就不再長身高,成了今天你們看到的矮人,這些怪病一直到1954年結束,在1954年結束這種怪病後一直到1969年全村再也沒有哪個得過這種怪病,但就在全村慶幸怪病被趕跑的時候,1970年至今,這種腳痛怪病又出現在本村50歲以上的男人女人身上。 記者:是否與這裡的水土及農作物有關呢? 村長羅德山:在70年代時期,雅安農學院的專家來過這裡,並把這裡的水、土、農作物、玉米、稻谷、小麥、紅薯等主要糧食都拿去化驗過,得出的結果是正常,沒有任何問題。 記者:有沒有相關專家來這裡做過地理勘察? 村長羅德山:武漢地質學院的專家來這裡實地勘察過,包括住宅,祖宗所埋葬的墳墓,遺傳基因或者某一個姓氏,都進行了科學的推斷,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最後,給我們的只是說,四川是個盆地濕氣重,叫我們村的人從溝下面全部搬 到山頂上來住,減少濕氣。 記者:有相關醫學機構來做過醫學診斷嗎? 村長羅德山:成都華西醫院和重慶醫科大學及四川省疾控中心都來診斷過,而且還把矮人隊的所有人,包括沒有得腳痛怪病的人都統一用車拉到醫院進行了檢查,並把所有的不同年齡段的男女老少的腳指甲,手指甲,頭發等拿去化驗過, 均沒有發現有任何問題。最後給我說,我們這裡的怪病統稱“跁子”(音)。 記者:傳說這裡有口害人井,村民們吃了這口井裡面的才得的怪病,你怎麼看? 村長羅德山:我們這裡是有這樣一口老井,但矮人隊有120人,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吃過這口井裡面的水,但近10年來,還是只是50歲以上的人才得這種腳痛怪病,所以,我個人認為與這個井水無關。 記者:最先得這個怪病的是哪家人,當地人怎麼來看待這個問題? 村長羅德山:最先得這個怪病的是一個陳氏家庭,這個陳氏家庭在我們這裡原來是個大家庭,他們家的8個兒女和長工都得了這個腳痛怪病,傳說最初當地村民有的就把這種怪病的起源怪罪到這家引起的,原因是來自一個迷信的傳,矮人隊 村民原來都居住在苦磁溝,苦磁溝上面有個後龍山,半中間凸出一個小山嘴,我們當地稱它叫“燕子頭”,這個燕子的山腳下有個20—40公分的圓孔,所以叫它“燕子嘴”,山的兩邊我們當地人叫它是燕子的翅膀,燕子的頭上不知道什麼 年代有一座房子,房子的主人就是這個姓陳的,在20年代時期生有兒女8個,他們家是搞甘蔗糖的,所以在燕子嘴的地方修了一座專用來搾甘蔗糖的房子,房子上修了一個煙囪,所以,當地人說是這家人在搾糖的時候把燕子的腳燒卷了,把燕子的眼睛燒瞎了,所以,這家人的8個兒女包括請來的長工都得了這個腳痛怪病成了矮人。我認為得這個怪病與修這個搾糖煙囪無關,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記者:你們村現有的矮人和他們的生活現狀怎麼樣? 村長羅德山:現在的矮人隊總人口是120余人,現有矮人6人,殘人7人,占全隊人口的11%,其他五個隊矮人2人,殘人6人,全村共有780余人,矮人8人,殘人13人。現在全村矮人屬五保戶5人,屬低保的1人,屬家庭自負的2人,殘疾人屬五保戶的3人,屬低保的4人,屬家庭自負的6人. 腳痛怪病侵襲一家7口 如今尚存矮子三人 25日上午11點,在村長羅德山的指引下,記者來到陳子維、陳水仙兩姊妹家,由於唐村長的腳不能走,他在山上高喊陳大爺的名字,一位中年婦女(後來得知是矮人陳子維的老婆)把記者一行帶到了陳家,這是一個古式川中民居,至今還保留著四合院風格,陳子維及姐姐陳水仙在門口扎秸稈(煮飯的柴火),見記者的到來,兩姐弟非常熱情地接待了記者,還拿出他們自己種植的新鮮枇杷來招待記者,在談話中記者得知,陳水仙今年83歲,在這個陳家姊妹中排行老二,她 們家一家有6個人都得了這種腳痛怪病,爸爸陳福廷,媽媽余香(資陽人),大姐陳子蓉,妹妹妹陳水彬,弟弟陳子維,哥哥陳子貴是矮人村最小的人,只有0.78米,哥哥陳子貴現已經去世,但談起陳子貴時,記者明顯感覺到她很自豪,因為這個的矮人中,只有陳子貴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由於人矮,到處坐車都是免費,出門帶幾十元錢,回來錢還會比出門多,陳子貴還是資中縣殘聯理事、資中縣政協委員。陳水仙身高不足一米,由於沒有結婚,在敬老院享受五保戶待遇, 偶爾回來弟弟陳子維家住上一些時日,弟弟陳子維今年74歲,生有2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去世,小兒子現在在成都打零工,從事建築行業。但聽陳子維講,這個兒子好像很不爭氣,從來就沒有給家裡面拿回過一分錢,自己打工的錢都是去抽好煙喝好酒消費了,已經30多歲了,家裡也平窮,所以至今還沒有找到對象。 83歲的陳水仙,由於身高只有1米,記者見到,她從門外進屋內來都很困難,記者主動上前攙扶幾乎是把她從門外抱進來,她的耳朵有些不好使,記者必須大聲講話,她才能聽見,有時候她可能感覺到記者在和她談話,主動自己介紹起來, 從她的談話中得知,她們現在居住的這個房子有270年的歷史了,她們家首先得怪病的是他的父親陳福廷,後來就是母親余香,余香是資陽市的人,嫁進來的時候是1.6米,身材很好,長得很漂亮,也很賢惠,但也是得了這個怪病,父親去世時她現在的弟弟陳子維才7歲,母親余香是70年代才去世的。 三姊妹怪病成矮殘人 最大願望是有點錢買藥減緩腳痛 從陳水仙、陳子維家出來時,已經是中午12點,陳子維兩夫婦把記者一行送出門時,不停的叮囑記者別忘了給郵寄一張今天照的相片,還有就是能不能把他們這個新聞發到報紙上讓好心人看到,幫幫我們這些矮殘人,看看他們那渴求的目光,記者再次回首記下地址與之只告別,並承若一定將照片和報紙郵寄給他。 12點,記者來到與陳子維家相隔不遠的陳光菊老人的住處,陳光菊現年80歲,身高1米,她告訴記者,今天是從敬老院跑回來的,來這裡幫自己的一個親戚看看房子,她還兩個弟弟,她們三姊妹都得的同一種腳痛怪病,身高都不超高1.1米,至今也非常相同的天天腳痛,無錢醫治,走路必須靠拐杖,大弟弟陳光旭,77歲,身高1米,二弟陳光明70歲,身高1米,三姊妹都享受的五保戶待遇,一個月150元錢,現在都住進了陽鳴敬老院,她們三姊妹是30年代開始范的腳痛怪病,陳光菊是去敬老院最久的人,至今已經有20多年了。 談起敬老院的生活,陳光菊老人倒是習以為常了,他告訴記者,她每個月150元,其中135元給敬老院統一開支,只發15元錢留著零用,敬老院裡面的生活很簡單,統一菜中是沒有肉吃的,肉食是每年冬月分給每個人自己保管的,要吃的時候拿去伙食團加工就是了,一個老人大概一年能分30—40斤左右的豬肉,平常的飯菜安排大概是,早餐和晚餐都是鹹菜加白米干飯,中午吃一頓新鮮蔬菜,每天中午就一個素菜,白米飯是不限量的,盡快吃多少都可以,她告訴記者,最無賴的就是沒有錢看病,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點錢看看腳痛病,痛得受不了,走路很困難。 走進陽鳴敬老院 流淚采訪“矮人王國” 12點10分,告別村長羅德山,離開鳴陽寺村驅車趕赴陽明敬老院,這裡還群居著很多矮殘人,陽明敬老院距離鳴陽寺村不是很遠,大約有30分鐘左右的車程,到達陽鳴鄉鎮上,前面再也沒有了路,采訪車只得停靠在陽鳴鄉鎮上一個路邊, 由於陽鳴鄉鎮已經不存在了,早已經合並到順河場鎮,整個鄉鎮到處是殘垣斷壁,垮塌的房屋,倒像是一個農家校園,難尋找到街道的痕跡,走敬老院的路就要穿過陽鳴鄉鎮原來的街道,老遠就看見前面一座房子,這座房子就在沱江江邊,它背靠成渝鐵路,面朝沱江,從陽明鄉鎮上大概行走20分鐘就到達了這座敬老院,這時已經是接近中午13點,敬老院剛剛吃過午飯,正在收拾碗筷,一部分矮殘人已經在休息,一部分在打掃衛生,還有兩個矮殘人正在喂養肥豬。兼記者的到來,大家便圍坐過來講起了他們的故事。故事基本大同小異。 他們告訴記者,今天這裡只有5個矮殘人,其他的有的在醫院,有的回去了,還有的沒有住敬老院,這5個人分別是,鄭華清,女,87歲,身高1米,大象寺村6組人,結過婚,丈夫正常身高,1.7米左右,沒有生育,曾經抱養了一個孩子,已經住進敬老院4年了。鄭傳文,男,73歲,系鄭傳清弟弟,身高1米,大象寺村6組人;鄭傳輝,76歲,系鄭傳清弟弟,身高1米,大象寺村6組人;尹大德,73歲,身高不足1米,滾子山村8組人,其家有三個矮殘人,大哥已經去世,二哥今天回家去了,沒有來。陳光明,70多歲,身高1米,鳴陽寺村一組人。記者與這批矮個子老人交流了30多分鐘,得知他們最大的願望是離開人世前能有專家老解這個秘,知道什麼什麼病,是什麼因素造成,對他們現在的親友後代還有沒有威脅。更寄希望記者能把他們的願望讓更多的愛心人士知道,幫幫他們,他們現在很需要一些經濟上的資助,看病無錢,特別是73歲的鄭傳文,他現在得了淋巴病,疼痛難忍,已經有幾個月沒有睡覺了,不能平躺,只能天天站立後把頭側靠在桌子上或者凳子上才舒服一點。臨別時,這幫老人都和記者依依不捨,分分夾著拐杖一搖一晃地來到敬老院門口,與記者揮手告別。 當地政府:最偏愛陽明敬老院的矮殘人 從敬老院離開,記者驅車來到當地順河場鎮鎮政府,辦公室主任曾玉梅接收了記者的采訪,從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曾玉梅主任可算是個當地通,她從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順和鎮辦公室工作,今年40多歲的她,20多年來從來沒有換個崗位,她告訴記者,1992年陽明鄉與順和合並為現在的順河場鎮,但敬老院的名稱一直保持原名稱——陽明敬老院,現在的順和場鎮加陽明敬老院在內有兩個敬老院,但鎮上最偏愛的還是陽明敬老院,像這些矮殘人員,按照縣政府的要求,都是集中供養,凡是進入敬老院的全是享受五保戶待遇,沒有進入敬老院的矮殘人也是享受的國家低保待遇,五保戶是每個月150元一個人,低保每個月是40元一個人。 “政府將這批矮殘人集中供養後,醫療費用全部納入醫保,對醫保不夠的采用醫療救助來補貼,還給敬老院劃有土地,他們好可以自己種菜來改善伙食,一到逢年過節,鎮政府都要拿出專門的一筆款來,買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去慰問這些矮殘人人士,包括縣上來得領導也是首先去看望他們,其他五保戶關心得稍微少些,我們鎮沒有什麼企業,經濟相對落後,我們也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希望社會愛心人士也能參與到這項關愛行動,我們將不勝感激”曾玉梅主任說道。 傳言過多 當地年輕人找對象受到影響 網上輸入“矮人村”時不難看出,很多年輕人在網上資訊,說什麼自己的對象是矮人村的,請網友們拿主意是否繼續交往,他們的對象是矮人村的男孩或女孩,自己的父母知道後都是極力反對,對於這些說法,由於采訪時間有限,記者也無法去核實,但從接收過記者采訪的老百姓口中,無意間也會顯露出這樣的憂慮,對於這樣的問題,曾玉梅主任說,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在外面打工,在打工地找對象,他們與他們的祖輩們不一樣,讀書在外地,工作在外地,生活也是在外面,大可不必有這些想法,畢竟這種怪病是一個時代和一個年限才出現,這裡大多數人還是和正常人一樣,這裡的人絕大多數是健康的,得怪病的也是少數人群。 記者手記: 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發生的怪病至今還是個未解之密,讓這個偏僻山區的孩子們一輩子與痛苦結緣,他們的身體再也無法長高 永遠停留在70厘米—120厘米之下,這種怪病在這個區域侵蝕人數之多,震驚國人,怪病究竟摧毀了多少個家庭的幸福,給多少人帶來一生的傷痛,我們無法查實和統計,但看到這些矮人們吃水得用小矮桶兩個人抬著走,鋤頭像小孩玩具一樣的時候,心酸的眼淚再也無法控制,記者幾次停下手中的相機和筆去擦拭眼淚。 在沱江河畔的這個敬老院,人們傳言中的“矮人國”,記者也沒有看到他們臉上有多少歡樂和笑聲,當年的矮人如今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絕大部分已經去世,只因傳說和矮人結婚,生的孩子也會是矮人,所以他們中很少有人結婚,生兒育女者更是少之又少,他們老來生活難以自理,每天只能相互攙扶,相互安慰,他們是那麼的渴望想解開自己身上怪病的密碼,身高和病痛給他們帶來了很多麻煩,雖然敬老院的條件也算不上優越,干一天農活只能在敬老院拿到一元錢,惟一的娛樂活動就是圍坐在一起看看電視,但他們早已經習慣,並堅強地,耐心地等著,等著有一天能有好心人來看望他們,給他們帶來一些生活用品或者現金,能有專家來告訴他們怪病已經找到原因,也許這個願望對他們來說是個永遠是個奢望,也許這些小矮人們會帶著不解之謎離開人世,但他們深深知道別無選擇。采訪結束時,記者已是淚流滿面,真希望多一些社會愛心人士能關注他們,給他們多一點關愛
:世间百态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