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學佛的體會 四
本集講解之經文: 【不覺一法界者。始從信地觀察起行。至淨心地能少分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 相應義者。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 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此義雲何。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違一切法平等之性。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無明不覺妄與覺違。是故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皆悉不能如實而知。 復次分別心生滅相者。有二種別。一麤謂相應心。二細謂不相應心。麤中之麤凡夫智境。麤中之細及細中之麤菩薩智境。此二種相。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 問。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若相續者雲何言滅。答。實然。今言滅者。但心相滅非心體滅。如水因風而有動相。以風滅故動相即滅。非水體滅。若水滅者動相應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眾生亦爾。以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非心體滅。若心滅者則眾生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 復次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一淨法。謂真如。二染因。謂無明。三妄心。謂業識。四妄境。謂六塵。】(《大乘起信論》) 各位同學,大家好! 下面我們就繼續學習《起信論》。我們上面講了染心,又講了「不覺一法界者」。這個染心有六種: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根本業不相應染。這是屬於染心,染心就是我們說的識,這六種染心是六種不同程度的煩惱。染心之所以產生是由於不覺一法界者,是根本無明給產生的。根本無明這個名相它的實際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不覺一法界者。這正是《起信論》最殊勝的地方!就是《起信論》很少用很多概念,根本無明什麼的……它基本上就把這個概念給你解釋一下,你比如說什麼叫根本無明呢?它說「不覺一法界者」,實際上這就是根本無明的意思。由於你不覺一法界,所以你就會產生妄念,然後由於妄念就產生染心,等等等等這樣一個過程。 所以下面我們就討論了「不覺一法界者」,從什麼時候開始克服這個問題,這樣一個無明呢?它說「始從信地」,信位菩薩就開始對治這個無明了。「觀察起行」,觀察就是解,就是信解行證,解就是觀察,就是解位。解位完了以後呢?行位,「起行」。「至淨心地能少分離」,淨心地就是我們說的法身大士,就是按別教來講,初地以上就是法身大士了。這個初地我們在別教當中叫淨心地,淨心地菩薩能夠少分離,能夠分證,能夠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能夠少分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到了如來地以後才能徹底地把無明給去掉。我們昨天講了,我們說這六種染心當中有相應的染心,有不相應的染心;我們也都解釋了相應染指的是什麼,不相應染指的是什麼。 染心者,染心,我們有六種染心才形成六種不同類的眾生。那麼這六種染心是怎麼著呢?這六種染心,我們給它起個名字,「染心者」,我們說有染心和不覺一法界,染心我們通常給它一個名字叫「煩惱障」。我們說我們有煩惱、煩惱習氣,實際上就講的是我們的眾生的心是染心,它產生的是煩惱。這個煩惱一定會障礙,形成障礙。所以從它的狀態上來講叫作染心,就是它的相是受染污的;那麼從它的起用來講是煩惱;形成的結果就是障礙,叫煩惱障。所以相是染心,或者體叫染心,體相是染心,起作用就是煩惱,煩惱障。 其實「染心者。是煩惱障」,那就叫染心不就完了嗎,那還叫煩惱干什麼?它的作用是起煩惱,它的狀態是染心。它起什麼樣的作用呢,這個染心?能障,我們再往下看。「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它就把煩惱障跟所知障這兩個障就闡述了,開始闡述。我們通常所說的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是指的哪一樁事情呢?實際上我們剛才前面敘述的六種染心就是煩惱障。六種染心起作用形成煩惱,這個煩惱形成障礙。障的是什麼呢?「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你為什麼管它叫煩惱障?因為染心它能障礙真如根本智。 那麼這又出現一個概念了──染心者,我們這管它叫煩惱障。之所以管它叫煩惱障是因為它能障礙真如根本智的顯現,它對真如根本智形成障礙。就是換句話說,你有染心,它就能障礙你得到真如根本智,就這個意思。那麼這個障礙我們給它個名字叫煩惱障。「無明者。是所知障。」它為什麼叫障礙呢?「無明者」也是一種狀態,就無明嘛,不覺一法界者叫根本無明。這個無明它起作用也是形成障礙。它起是什麼作用呢?「無明者」所有的認知,它的所有的知見是一種障礙。障礙什麼呢?「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有一種智叫作「世間業自在智」。它呢,這個無明者(所知障),它的知見、它的認識能夠障礙我們得到這種智,得到什麼智呢?世間業自在智。這就是我們佛門當中說的根本智跟後得智。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逐步地講。這個真如根本智就是我們說的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能夠證得真如的智,叫作根本智。能夠了解世間業自在的,能夠自自在在地、通達明瞭地、毫無障礙地了解世間的業這種智叫作世間業自在智。換句話說你只有有了真如的根本智,你才能證得真如。我們說一心而有二門,你看我們說有真如門跟生滅門。那麼生滅門就是業、世間業,產生的是世間業,對不對?真如門就是,我們說一心而有二門,真如門。我們怎麼才能認識這個心的真如性呢,走到心的真如門呢?你要靠真如根本智。你怎麼認識這個一心二門當中的生滅門呢?這心有生滅現象:眾生生、眾生滅,佛生起來了,法身生,如來藏從藏的狀態到了法身的顯現狀態,那不都是生滅嗎? 任何一個染法、淨法離開因緣都不能夠得到。所以心生滅門跟心真如門各攝一切法。就是所有的法都是真如,不生不滅、自性涅槃,所有的法沒有因緣你也看不見。雖然你看見了這個法,但是這個法還是不生不滅、自性涅槃。雖然它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但是只要有因緣它就產生。這實際上是非常難理解的,這個一心而二門。我們怎麼認識到這個心的真如性?就要靠真如根本智來認識到,認識到什麼呢?心的真如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永無變異、不可分割。像這種真如性你要靠什麼東西來認識呢?要靠真如根本智。但是真如只是心的一部分,只是一個部分,就是心的一種狀態,叫真如的狀態。同時心還有生滅現象。如果就是真如那不就完了嗎?那就是一門了。不是,這真如它不變,是不變,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但是它隨緣,隨著因緣它就產生了法。 那麼你看,沒有真如不產生法,沒有因緣也不產生法。因緣所產生的法叫作世間業。因緣產生的法我們希望對它有個認識。我們有沒有這種智慧能夠知道心的生滅現象所產生的這種法的生生滅滅,叫世間業,我們能不能有一種智慧能認知它呢?能。要靠的是什麼智呢?世間業自在智,就是我們說的後得智。你看,沒有心的真如性不能產生世間業;只有通過世間業,你才能反映出這個真如性。所以根本智跟後得智是兩個,說起來是兩樁事情,實際上它反映的是一心的二門。沒有真如產生不了生滅,有了生滅你才能找到真如,但是真如絕對不是生滅,生滅也絕對不是真如。這是比較繞的地方。 我們說:「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這個無明就障礙我們對世間業自在智的獲得。「此義雲何」,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這時候提出兩個概念,一個叫煩惱障,一個叫所知障。煩惱障所障礙的是真如根本智,所知障障礙的是世間業自在智,對世間業的自在地了解的智慧、明白的智慧,它障礙這個。那此義雲何呢?「以依染心」,因為依據你有染心這樣一種狀態。「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因為有染心,染心是主觀,你就能夠靠著染心,你就要執著無量的能取所取境界。這個染心是能取,然後境界是所取,這種情況,你看,執著無量無邊的、各種各樣的能和所——「能取所取虛妄境界」。就是說因為你有染心就執著,這個染心就執著無量無邊的、各種各樣的能取的染心、所取的境界,這種所取虛妄境界。「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 虛妄境界,境界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情況。因為你依據這個染心,就出現了這樣一種執著的境界、情況。因為你有染心,就出現了執著的這種情況,這種情況我們在這裡,「情況」兩個字叫境界。而這種情況是虛妄的,不是真實存在的,是沒有體的。我們在前邊講過了:「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那麼這個不覺,因為執著是不覺產生的,不覺是自無實相的,是沒有的,是虛妄的。所以因為有這個染心,你就開始利用這個染心來執著什麼呢?能執著的我、所執著的境界。這種情況是虛妄的,但是它出現了。這個情況有多少種呢?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能執和所執,這種情況。 有了染心,我們就有了能所,能執著的染心、所執著的境界就同時出現了,這種情況是很多的。這種情況的出現又怎麼就障礙了真如根本智呢?你看,「此義雲何。以依染心」,就剛才我們說,「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它就解釋了,為什麼呢?因為依靠這個染心,你就執著無量能取所取的虛妄境界,執著這虛妄的境界。有能執著的染心、所執著的虛妄境界,這種情況就出現了,是無量無邊的。那怎麼就障礙了真如根本智呢?那我們就要回答:真如根本智是用來干什麼的呢?它的根本智用來證什麼的呢?智要證理嘛,它證什麼理?證真如的理。證得真如的智叫真如根本智。真如的根本特性叫什麼呢?「一切法平等之性」,一切法平等之性就是真如性。那麼你障礙這種認識一切法平等之性的這個真如性的這個障叫作煩惱障,因為它障礙了認識、證得真如,障礙了一切法平等之性的證得。 那麼我們靠什麼來證得一切法平等之性呢?我們要靠真如根本智來證得。既然你的染心產生了大量的能取、所取這種不平等的能所二法,那是不是這種染心的出現就使得我們能證得一切法平等之性的真如根本智就給掩蓋住了,就障礙住了,是不是?因為有了染心,你執著了能,執著了所,能所這二法出現了,那這兩法就不平等,能法跟所法──能所就不平等了。塬來真如的根本性是一切法平等之性,你產生了染心以後產生了能所,那麼這種染心就障礙了我們真如根本智的產生、獲得。因為什麼呢?這能所一出現,就一切法不平等了,而一切法平等之性是要靠真如根本智來證得的,那麼你的染心就障礙了這個真如根本智。因為你破壞了一切法的平等之性,所以真如根本智就障礙住了,就不出現了,是這個塬因。 所以我們管它叫什麼呢?我們叫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為什麼你這麼說?因為你有了染心之後,你產生了執著無量能取所取的虛妄境界,違一切法平等之性。你這種能執和所執情況出現就違背了一切法是平等之性,而一切法平等之性就是我們的真如性。用誰來證得這種真如性呢?用真如根本智來證。那你破壞了這種一切法的平等之性,你就是破壞了真如的根本智,你就是障礙了真如的根本智。因為你的存在,真如根本智不能現前,就這個意思。 所以,「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此義雲何。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違一切法平等之性。」它這種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違背了一切法是平等的這個本性,這個一切法平等的本性是要靠真如根本智來證得的。既然染心違背了一切法平等之性,那就是使我們不能認識到一切法的平等之性,不能證得一切法的平等之性,那麼就是使我們能證得的一切法平等之性的真如根本智受到了障礙。 這個意思就說在真如門當中,一心而有二門,在心的真如門當中最重要的,想見到真如,想得到真如根本性,想認識心的真如性的這個前提是你要有真如根本智。這個根本智證的是一切法平等之性的這個理,以智來證這個理。你靠什麼東西來證得一切法平等之性這個真如性呢?那是要靠真如根本智。你有了染心,真如根本智就不現前了。因為什麼呢?因為你把本來是一切法平等的這個真如變成了能取所取的虛妄境界,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老經常,這些老修們、學佛時間很長的這些同修們經常說「根本智、根本智」。根本智用來干嗎呢,證得什麼呢?從《起信論》來看,這次我們清楚了,根本智是用來證得一切法平等之性之智。那這個真如根本智很重要,讓我們證得真如。但是什麼東西使我們不能夠得到真如根本智呢?就是因為我們有染心。為什麼我們的染心會障礙我們的真如根本智?因為我們這個染心把塬來是一法、一切法平等的這個本性變成了能取和所取兩法,所以它就障了真如根本智。那它既然障了真如根本智,我們就管它叫煩惱障。煩惱障障真如根本智,障真如根本智的現前,這大家要記住! 「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我們說從有鏡子然後才產生鏡像,那麼鏡像的產生確確實實是在鏡體形成之後,所以叫後得智。我們一般來講應該是證得真如根本智,自然就獲得了世間業自在智,這倆是同時來的。那麼從這個體跟相用上來講,你看我們首先有真如體,我們有如來藏這個相──煩惱相,我們有法身的清淨相;然後我們起作用,叫體相用。從我們一般的敘述來講,我們有體相用。所以說世間業自在智是這個體相的起用,從用落在體相後邊來講,它是後得的,先有體先有相才有用。其實沒有先後,所以根本智跟世間業自在智是同時獲得的。有了鏡子體,就會有鏡子的光,你有了真如根本智,自然你就產生世間業自在智。 世間業自在智你為什麼獲得不了了呢?是因為你有無明。這個無明怎麼就障礙了我們世間業自在智的獲得呢?我們看看它怎麼解釋的?我們注意。我們看:「此義雲何。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違一切法平等之性。」這就回答了為什麼染心能夠障真如根本智。從下邊起就解釋「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此義雲何?這一段話的意思是什麼呢?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為什麼呢?為什麼這個無明就能障世間業自在智呢? 它解釋了,因為「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一切法性平等,一切法的本性是平等的,是寂滅的,沒有生相,沒有產生的這種情況出現。一切法是平等的,是寂滅的,沒有產生的,是沒有產生的,這是一切法性,這是一切法的本質。一切法性,什麼法性呢?法是什麼本性呢?平等、寂滅、無有生相。一切法是平等的,平等它不寂滅,也可以在不寂滅狀態下平等啊,同時它是寂滅的,沒有產生,不生,沒有生相。這是法的本性。 對這種本性的認識,誰障礙了呢?對這種一切法都是平等的,都是寂滅的,都是沒有產生的,這種真理的認知誰障礙住了呢?就是我們說的「無明者」。「無明者」是一個概念,「無明者」講的是什麼呢?不覺一法界。就是這個不覺一法界就障礙了我們認識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的這個事實。一切法的本性是平等的、寂滅的、無有生相。那你不覺一法界者,你沒有認識到,你不認同法是一法界,一才平等嘛,一才寂滅。如果說你不認為一切法是一,一切法是一法界,只有一法界,你沒有認識到這一層,那你是不是就會認為有二法界?你是不是會認為有林林總總很多法?那有很多法是不是這個法和法之間就不平等?那就有法的生起和法的息滅啊,它不寂滅啊,是有生相的,不覺一法界者。 好了,我們說:「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為什麼說無明者能夠障礙世間業自在智呢?因為「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無明不覺」,我們說這個無明是沒有認識到這一層。「妄與覺違」,虛妄地與覺悟、認識到一法界這個覺是違背的。「無明不覺妄與覺違。」無明不覺跟誰相違背呢?跟覺是違背的,錯誤地、虛妄地違背了覺。 違背了覺以後呢,它所產生的結果是什麼呢?「是故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你看我們一切世間有種種不同的業,有種種不同的境界,我們說六塵境界,各種各樣的情況出現了。「是故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十法界是十種境界,六塵是六種境界,種種境界,各種各樣不同的境界,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各種不同境界。是故於一切、對於一切世間的這種種種境界的差別(分別、不同)和它們的起作用。差別是相,相上有差別,作用上也有差別,那麼這樣種種的境界「差別業用。皆悉」,都不能「如實而知」。 因為有了無明,我們對於一切世間的種種境界的差別的業用,這種作用,世間業自在智,業不就是起作用了嗎?對於一切世間的種種境界出現,它的差別的業用、不同的業用都不能如實而知,不能真正地了解。而只有世間業自在智才能夠如實地了解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對不對?那麼你無明者就障礙了世間業自在智。為什麼說無明障礙了世間業自在智?你看,無明它起了什麼作用啊?「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皆悉不能如實而知。」那是不是就障礙了世間業自在智?因為只有世間業自在智才能夠認知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能夠如實地知道這些差別業用。世間業自在智使得我們能夠如實地認知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而我們無明的存在障礙了,使得我們對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不能如實而知,所以就是障礙了我們世間業自在智。所以我們今天對世間,我們生活在世間,世間有種種境界差別業用,我們都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它們。 什麼是它的如實啊?什麼是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它的本質呢?我們怎麼才能如實地認知它們?它們到底是什麼?我們怎麼能夠如實地認識它們,能認識它們的本質?它們的本質是什麼呢?一切法平等寂滅無有生相,這是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的本質。你雖然在世間有種種境界的出現,有種種差別的存在,能夠起作用,但是這些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都是法的表現形式,而法的法性是平等的、寂滅的,是沒有生相的。那我怎麼才能認識到這一點?我為什麼認識不到這一點?我怎麼才能認識到這一點?佛說你必須得有世間業自在智,你才能認識到這一點,認識到哪一點?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 那我今天為什麼好像失去了世間業自在智?那你是被一個東西障礙住了,這個東西是什麼?就是我們說的無明者。能不能不用概念,給我們解釋解釋什麼叫「無明」這兩個字?不覺一法界者。就是這個不覺就障礙了世間業自在智,從而導致了你不能認識一切法性的平等、寂滅、無有生相這個本質。所以無明者是所知障,障礙了世間業自在智故。你無明,當你具備無明,你所知道的這個東西,你的認知障礙了世間業自在智。因為我們只有靠世間業自在智才能夠認知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這個事實。你的無明者障礙了它,所以我們對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皆悉不能如實而知。 換句話說,煩惱障使我們不能證得一切法平等之性;所知障使我們不能認識到心的生滅現象所產生的世間種種業,種種境界差別業用,我們都是不能夠如實而知,因為我們覺得有法的產生,有法的生滅,法是不同的。為什麼會心的生滅門存在呢?就是因為我們有這個無明,那麼這個無明使得我們心塬來不變的真如隨緣產生了生滅現象。 那大家就說了,心,一心而有二門,真如門跟生滅門。證得心真如性的,我們希望走進這一門,障礙我們的是煩惱障、染心。這個真如心它為什麼會隨緣呢?不變就不變就完了嘛,你為什麼要隨緣呢?因為你有無明。有了無明就產生了不變的真如隨了無明的緣,產生了心的生滅現象,這是它的本質。所以心的生滅現象就叫作世間業,就產生了。它為什麼是由無明產生的?因為無明不覺一法界,沒有認識到所有的法是一,它認為有二法,有差別。所以靠著無明把不變的真如帶進生滅,靠著生滅產生了世間,在世間有種種業的作用、差別的作用。這個無明產生了生滅,當然無明不能認識這個生滅現象的本質,就是一切法平等寂滅無有生相。它要認識了,它就不會產生世間業了。 當我們證得佛果成為如來之後,無明沒了,所知障克服掉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對世間的業,就是說種種境界差別業用,我們都能夠知道了。不是說,你成了佛以後你的業沒了,你從生滅走到了真如,但是眾生的生滅還存在,眾生還在迷惑顛倒。眾生的世間業還在那生生起起、生生滅滅,你怎麼去認知呢?你把你的所知障去掉,你就對所有的由於心而產生的生滅現象(就是世間業),就全都通達明瞭了。這叫什麼呢?這叫一切種智。 我們對世間業不能認識、不能如實而知是因為我們有一種東西叫無明,這個無明的本質叫作不覺一法界,就是這一個「不覺一法界」,使得我們對世間業不能如實而知。而我們成為如來之後,無明去掉了,我們獲得了世間業自在智這個後得智,所以我們對世間、一切世間、十法界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都能夠如實而知了,這就是佛所獲得的後得智。所以他才能度化眾生啊,要不然他怎麼知道世間是怎麼回事啊?它的本質是什麼呀? 一切智,我們在佛門當中經常講一切智,這個一切智就是我們這裡說的什麼呢?真如根本智。我們還經常說道種智、一切智,道種智就是我們這裡說的什麼呢?叫作世間業自在智。一切智,靠著一切智,我們證得了真如,所以這一切智也叫根本智。它在這裡邊叫作真如根本智,我們在字典當中有的時候叫一切智。「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它這裡邊叫世間業自在智,實際上還有一種稱唿可能便於我們理解叫道種智。什麼叫道種智?就是它能夠知道世間業,就是世間的這些眾生成佛修道的種子,那因為沒有佛嘛,那都處在種子狀態。怎麼了解這些眾生成佛的種子現在處在什麼狀態?你是處在地獄狀態,你還是處在人天狀態,你還是處在聲聞狀態,你這個佛種?因為我們說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這個種子,但是種子是在十法界十種狀態下,怎麼對十法界的眾生他成佛的種子狀態進行了解呢?靠的是什麼呢?靠的道種智。 所以你看小乘他有一切智,因為他證得真如了。菩薩他來度眾生,他追求的是什麼呢?道種智。到了佛的時候叫一切種智,他既有根本智證得真如,同時他有一切種,他還有種智、道種智,他能了解世間業,他能了解世間這些眾生他們成佛的種性到了什麼程度,所以它叫一切種智。所以小乘他為什麼對眾生沒有慈悲心啊?因為他沒有道種智,他不知道眾生處在什麼樣一種痛苦的狀態,他對世間業不知道,他害怕世間業,他覺得世間業是生滅的,所以他妄取涅槃。而菩薩悲心大,他證得真如之後他又返回來研究道種智,他就研究各種各樣無量無邊的法門來救這些眾生,但是因為他有無明,他對這種世間業、怎麼救眾生、眾生處在什麼樣一種佛種狀態、他的佛種處在什麼樣狀態,他確確實實有障礙。為什麼?因為他們不覺一法界者,因為他們有無明,這個無明就障礙了他們認識眾生成佛的種性。所以所知障障了世間業自在智。 「世間業自在智」這個名詞出來了,實際上它講的是哪一樁事情呢?世間業自在智,我們干嗎要世間業自在智?就是為了救眾生。世間業自在智講的是一樁什麼事情呢?就是對眾生成佛的這個種性的認知的智慧,叫世間業自在智。哎喲,那這個智很重要啊!那菩薩當然要把這個問題解決,要獲得這個智,要不然你怎麼救眾生?菩薩不是覺有情嗎?要覺悟那些有情的人,那有情的人處在什麼狀態下,你知道不知道?你只有知道了,通達明瞭了,你才能夠去救人家。 所以這就是我們說的道種智沒了,那道種智被誰障了呢?被所知障。什麼叫所知障?不覺一法界者。所以佛他有一切種智,他既有根本智,也有後得智,既有真如根本智,也有世間業自在智。你看《起信論》在這裡邊又沒有落在名相當中,說什麼一切智、根本智、道種智,它沒有。它說什麼呢?它直接就把這個智的意思寫出來了,叫世間業自在智。我們在這裡要對號入座,跟佛教辭典當中對號入座。其實我覺得我更喜歡《起信論》這樣一種直白的、講清楚的這樣一種風格,它不說什麼道種智,它就說世間業自在智。 那麼世間業,世間是誰生存的空間,是誰生存的條件?所有眾生,他們在這世間裡邊造業。你對這個東西你能不能夠認識,而且自在地認識,本質上的認識?能夠如實而知嗎?我們一定要做到這一步,我們才能救眾生啊!我們這種智有沒有?有,叫世間業自在智。為什麼出不來?因為你有無明,因為你不覺一法界,所以你沒有世間業自在智。沒有世間業自在智,那當然你對世間的種種境界差別業用你不能如實而知了。 我們換句話說,真如根本智是不是自利?世間業自在智是不是利他?那你可以這麼說,對不對?你沒有世間業自在智,你怎麼去利益眾生啊?你不能如實知啊,你怎麼幫到人家呢?那麼這個世間業自在智跟真如根本智它們兩者有沒有關係?有關係。你只有證得了真如根本智,你才能獲得世間業自在智,你世間業自在智的圓滿是要依靠於真如根本智的獲得,所以自度就是度他。你自己證得了真如根本智,那你一定是無明沒有了。 因為有無明,我們看這個邏輯關係,有無明就有染心,有染心就有煩惱障,有煩惱障就障礙真如根本智,對不對?因為無明不覺嘛,以依阿賴耶識而有無明不覺起。你看它先說因為有阿賴耶識,你有無明;有了無明,就產生了不覺;不覺,六種染心。對不對?以依阿賴耶識而有無明不覺起,生諸染心,就是無明。那有了無明,你就會有不覺;有了不覺,六種不覺的染心就存在了。所以有了染心,你就證不得真如根本智。那你要想獲得真如根本智,你就要把無明去掉。無明去掉那一剎那,你不僅獲得了真如根本智,染心去掉了,煩惱障克服了,你第一個成果證得了真如根本智。這個時候無明也沒了。無明沒有了以後呢?對世間業就認識了。 我們說二道修行,一個叫無間道,一個叫解脫道。這個無間道就是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念念都要觀照自己的正念,讓它沒有間隔產生煩惱,就是染心不存在,不讓它產生,不給它土壤,這叫無間道。這個無間道做到圓滿了,真見道了,真正的無間道圓滿了,就是真如根本智產生了。因為什麼?染心沒了,障礙真如根本智的染心不存在了。這個染心靠什麼東西來給它去掉?要靠無間道。沒有間斷的,一點都不給它機會讓它染心產生,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就是無間。久而久之染心沒了,染心沒了,真如根本智現前。真如根本智現前,證得一切法平等之性,證得真如。你看無間道負責的是根本智的產生,證得一切法平等之性。 解脫道。另外一道就是我要解脫,我要自在,我自在干嗎去呢?不為自己,一切法平等了嘛。那麼解脫道要解決的就是對世間業的解脫、自在,就自在道吧,或者說解脫道叫自在道。你自在什麼啊?對世間業有個認知、認識,是自在的,是解脫的,是沒有受到無明干擾的,是對一法界是認知了的,如實知了的,無明是沒有了的,所以你的解脫道才得到。 所以你看,染心是因為無明產生,染心去掉,一定要無明去掉。我們先看染心去掉,我們取得了什麼成果呢?證得了真如一切法平等之性,獲得了根本智。那麼染心去掉同時必須得無明去掉,無明不去掉,染心一定不能去掉。無明去掉了,突然我們就獲得了世間業自在智,明白嗎?我們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知就是真如根本智。你知道什麼?什麼都不知道。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知」就是我們說的佛的般若德,就是真如根本智;「無所不知」就是佛的解脫德,就是我們說的世間業自在智。而真如的這個本體就是法身,叫法身德。 我們掰開了、揉碎了在這反覆地講這個東西就是要讓我們認識到:實際上就是一個根本無明產生了染心,產生了染心,障礙了真如根本智,障礙了真如根本智,就不能認識一切法是平等的;同時這個無明它不僅產生了染心,它自己本身存在的狀況,它第一個,讓我們不能認識真如的本性──平等之性,同時它把真如又帶進了生滅,產生了世間業。那它把真如帶進了世間業,它的存在就是干這個,就是讓我們真如、不變的真如隨我們這個無明的緣產生世間。那它對世間怎麼能夠如實而知呢?它對世間業怎麼能自在而知?它要是一切法平等之性無有生相,無明不覺妄與覺違,如果它要認識到這個,它就不會把真如帶進了生滅。既然帶進了生滅,就說明它不懂,它不知道真法一故。 我們再把這段讀一遍:「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此義雲何。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注意啊,這就不平等了。「違一切法平等之性。」一切法平等之性就是真如性。我們再往下念。「一切法性」,這就講了「無明者」了。「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無明不覺妄與覺違。是故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皆悉不能如實而知。」所以無明者,你所認識的那些東西障礙了對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的如實的了知。 我們再往下學。這時候就提出了兩個障,兩個障一個是對真如的障,一個是對生滅的障。對真如的障,你證不得真如的一切法性平等,對心的生滅現象你不能如實而知。誰障礙了對真如的認知呢?是染心。誰障礙了對心的生滅現象的徹底的認識呢?是無明。我們總結這樣,你看,我們的染心障礙了我們對真如的認識,我們的無明障礙了我們對心的生滅的認識。 我們再往下學。「復次」,再接著來,復次就是再接下來。「分別心生滅相者。」我們來考察,「分別」就是我們來研究的意思,分別就是我們在想像、在研究。這地方的分別就是琢磨、研究的意思,觀察,是動詞。「復次分別心生滅相者」,這是一個意思,分別心生滅的現象。我們現在也研究心生滅的相、狀態、情況,相就是情況。我們現在要分別——要研究了——心生滅的現象,這是一種解釋。同時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接下來分別心,那我們這心是有分別了,是一個染污的心。六種染心,六種染心都以分別為特性啊,這地方的「分別」第二個意思就是妄想。復次,接下來,妄想心生滅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這樣更容易理解。 所以在《起信論》當中,它往往提到分別的時候是講的是妄想。有些時候我們對分別好像把握不住,等你讀的遍數多了你就覺得,它這的分別是妄想的意思、妄念的意思。所以我們來看看這種分別心,它的生生滅滅的這種情況是怎麼樣的呢?這個分別心是染心哪,它的生滅情況怎麼樣的呢?它說「有二種別」,有兩種不同的情況,有兩種不同的形式、情況。哪兩種不同的情況呢? 「一麤」,其實這應該有個句號。「一麤謂相應心」,講的是一個是粗的生滅現象。這分別心,它的生滅情況有兩種,一種是粗的生滅現象。那哪一種心,六種染心嘛,哪些染心是可以劃在粗的生滅現象當中呢?它說「謂相應心」,這裡講的這個粗這個心的生滅情況、粗的情況,就是剛才我們前邊談到的六種染心的相應心。那就是心分別跟染淨分別同時存在。我又有八個心王,這八個心王都在發揮作用,產生心所產生的活動,由心所產生的活動。起心了,但是如果一動念,動念的結果就是染淨分別,結果就出來了,染淨的妄想就出來了,就把一法分成染法和淨法。 所以這種相應心,心王跟心所相應的心叫作粗心。它不僅存在,而且活動。咱們說,反革命分子存在不存在?存在,但是在冬眠狀態,潛伏下來了,沒活動。沒活動,有,那不叫粗。這個反革命分子存在並且開始活動、搗亂、破壞了,他與他的反革命身份相應了,他的行為。當他不活動的時候,他是反革命分子,但是他不活動,並且他不僅不活動啊,而且它還參加革命,還擁護黨,熱愛人民,那他這個行為就跟他的身份不相應。 所以你看我們講這個相應心,相應心就是心存在,並且它是染心,它這個染心不辱使命產生了染法、染淨的分別。哎喲,你這個染心真是配套來的,你又是染心,同時你還有行為有動作,你活動。你真是啊,你真是不虧管你叫染,你又染而且你還真是產生了染法和淨法——對立。那麼我們管這種心、這個染心到了這種程度的染心、這麼染,叫相應心。如果我只有染心,我沒有染心的活動,那你沒有染心的活動,你是不是等於就是沒有盡到你的本分哪?你有染心,你應該染淨分別,你去干活啊,你得起心動念,你得動念,你怎麼不動念呢?所以你叫不相應心,你不符合你的染心。也有這層意思。 所以心的生滅現象分成兩種,一種粗的生滅現象,一種是什麼呢?細的生滅現象。粗的生滅現象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六種染心的相應心。細,「二細」,這應該有個句號,「謂不相應」。什麼叫心的生滅現象的細的狀態呢?就是我們前面六種染心的不相應心。這就分類了。所以你看,我們心的生滅是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粗的情況,心王跟心所都存在;另外一個是細,只有心王沒有心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那麼八個心王有八種知相,有八種緣相,眼緣的是色,耳緣的是聲。你看這聲和色這個緣相不同吧?眼是見,耳是聞,你看它的知相也不同吧。知相緣相都不同,各是各的。即心不覺就是八個心不覺,沒產生活動,就這意思。這叫細不相應染,就是不相應染心。 「麤中之麤」,我們再往下來學。「麤中之麤凡夫智境。麤中之細及細中之麤菩薩智境。」其實它落了一句,你看我們這個《起信論》當中有個「註13」,其實大家再添上一句「細中之細……」。你看「麤中之細及細中之麤菩薩智境。細中之細是佛智境」,這才圓滿了。這就把這個粗和細分成三種情況,一種是粗中之粗。你看我們說粗有相應心,叫相應心,相應心有三個:執相應、不斷相應和分別智相應。這是粗,大類上來講,這三種相應心叫粗。粗中當中的最粗就是我們說的執相應染心。那麼粗中之細呢?就是我們的不斷相應染跟分別智相應染。它是粗,但是粗當中它是屬於細。粗當中的粗是執相應染,粗當中的細是不斷相應染跟分別智相應染。 再往下講細。心的生滅現象當中還有細的生滅現象,什麼呢?是不相應心,稱之為細。那不相應心是不是也有三個啊?有,第一個叫現色不相應染,第二個叫見心不相應染,第三個叫根本業不相應染。這個細中有粗嗎?我們再把細的染心再分成兩類,分成細中之粗跟細中之細。那麼細中之粗就是我們這六種染心的第四現色不相應染、第五見心不相應染,這是細中的兩個粗心。細中最細的,又是細的生滅心同時又是最細的細中之細,是根本業不相應染心。這一發生三類之後,三種眾生就出現了,三種眾生來解決這三類不同的染心。 「麤中之麤凡夫智境。」你看看,粗中之粗,我們先看,是什麼心呢?是執相應染心。是誰來克服它、改變它、擺脫它呢?是凡夫。智境的意思就是你的智力能夠達到的境界,你的智力所能解決的煩惱。衡量你有什麼樣的智,你智的級別分成三種智:一個凡夫智境,一個是菩薩智境,一個是佛智境。凡夫智境當中,這個粗中之粗的執相應染,是什麼智境的人、眾生來克服呢?是凡夫。你看誰是凡夫呢?「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換句話說,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的各類菩薩能夠,他們的智境能夠克服,能遠離執相應染,對吧?所以執相應染是被誰,到了哪一個智境他就克服掉了呢?到了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他們的智境解決了這一樁事情,克服了執相應染。 那怎麼叫凡夫呢?所以這就看到了,講信相應地諸菩薩,信地的菩薩叫內凡;而六道眾生沒有進入信,初信你沒達到叫外凡。那麼它這裡邊講的凡夫智境講的是內凡,同時再加上聲聞、緣覺。聲聞、緣覺也是內凡的級別叫信相應地,信位的菩薩有跟聲聞、緣覺在證果相應的位次。你比如說,初信到七信相當於須陀洹、阿那含、阿羅漢他們相應的,信相應地。信相應地是跟誰相應啊?在信位菩薩的時候,他的證果的境界相當於聲聞和緣覺的這樣地位的菩薩、信位菩薩,叫信相應地。跟誰相應?跟聲聞、緣覺相應。他們這三類人,聲聞、緣覺跟信相應地的,相應於聲聞緣覺這個地的菩薩、信地菩薩,他們能夠遠離執相應染,這是他們的智境所能解決的問題。那麼我們統稱為凡夫。聲聞、緣覺也是凡夫,也可以稱之為內凡。凡夫智境。 「麤中之細及細中之麤菩薩智境。」我們再看粗中之細跟細中之粗是四種染心。這四種染心當中,第一個叫不斷相應染,第二個叫分別智相應染,這都是相應的,這都是粗的,相應心;第四個現色不相應染,這到了細中的粗的第一個,細中的粗的第二個見心不相應染。這四種染心是誰的智境能克服掉的呢,來解決這四種染心呢?菩薩智境,菩薩的智慧所達到的境界是克服這四個。換句話說,菩薩就是要克服這四個。 那麼你看看,誰開始離開不斷相應染的染心呢?「至淨心地永盡無余。」這是怎麼著啊?這就是法身大士了,登地了,別教初地,圓教初住,登地了。所以你看到沒有,《起信論》在這邊講的菩薩,《起信論》裡邊講菩薩就是法身大士,如果不是法身大士,它叫初行菩薩。初行菩薩相對於菩薩,而這裡邊的菩薩講的就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的智境解決的是四種染心:四種染心的兩種粗染、兩種細染;粗中之細兩個,細中之粗兩個。 所以你看,到了淨心地,淨心地就是初地,也就是圓教初住的菩薩,法身大士。你要想當淨心地、十地菩薩的初地,你要想登這個地,你的前提是不斷相應染的染心要去掉。最後你菩薩位的結束是見心不相應染要去掉。 到了如來,我們到了「細中之細是佛智境」。你看我們說,粗中之粗凡夫智境,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智境,四種染心克服了。什麼是佛智境?他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根本業不相應染。根本業不相應染,他還是有染心,到了佛的智境才能解決。那就是說凡夫、菩薩、佛(十法界),十法界的佛還是有根本業不相應染。如果把根本業不相應染去掉,那麼這個時候,那換句話說,根本業不相應染是不是就是等覺菩薩要去掉的?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嘛。所以我們管它叫佛的智境,因為他到佛就差一步了。這個一去掉,他就變成了妙覺,我們可以說成了如來了。有這一品生相無明,他就墮落到菩薩智境當中。 在《起信論》當中來講,克服最後一個染心,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這樣的眾生稱之為佛。那麼其他的四種染心,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我們稱之為菩薩,他們所要完成的任務是克服四個染心。到了佛他所完成的任務是要把根本業不相應染都要去掉,去掉就是從等覺位到了妙覺位。 所以你看看,《起信論》講得很清楚,哪一種染心誰來破,什麼樣的智境來破什麼樣的染心。我們再往下看,所以我們加上這一句,「麤中之麤凡夫智境。麤中之細及細中之麤菩薩智境。細中之細是佛智境」,把這幾個字加上,「細中之細是佛智境」,把這八個字加上,這就圓滿了。六種染心各司其職、各就其位,每一個人解決每一個人自己的問題。 然後它又接著往下來,「此二種相」,哪兩種相啊?此二種相,我把它讀完:「此二種相。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這個是比較難理解的。它說這六種染心是我們產生眾生的根本,十法界眾生,十法界正報吧,咱這麼說,更準確的就叫眾生。十法界正報它之所以分成十法界,是有六種染心,你看菩薩占四個,凡夫占一個,佛占一個,所以六個。那麼這是不是就是十法界了?為什麼呢?菩薩這是一個位,佛是一個位,這是兩類眾生;聲聞、緣覺跟信位這是三類。對不對?菩薩、佛,實際上這是菩薩跟佛說實話是一個,就是我們說的佛法界,聲聞、緣覺跟凡夫,外凡再加六個,正好是十法界。 它說了,我們注意看。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生滅心呢,一個叫粗,一個叫細?「此二種相」,這兩種情況,相就是情況,這兩種情況,哪兩種情況?生滅心的粗的情況跟生滅心的細的情況,此二種相什麼塬因產生啊?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提問了。所以你看馬鳴菩薩寫的《起信論》,實際上它有一個暗問、明答。哎喲,那此二種相怎麼產生啊?「此二種相。皆由無明熏習力起。」是不是好像在這回答一個問題,你聽這個口氣?所以很美啊,這個文章!你讀時間長了,覺得真是太美妙!它該省的省,但是意思你又能覺得好像讀得出來,有一個人在馬鳴菩薩面前好像在提問。這個問題應該是什麼呢?此二種心如何而生?由何因緣而生?他說此二種心皆由無明薰習力起。粗的染心跟細的染心都是由無明薰習力。你看這個無明是根本無明嗎?是,叫根本無明。所有的染心都是它薰起來的,把根就給你解決掉了,無明沒有了,染心就沒了。 然而,不單單是靠無明薰習力起。「然依因依緣」,是有因緣而產生的粗和細的染心。「因是不覺緣是妄境。」我們這要解釋了。解釋一下,我們舉個例子。海上的波浪是由風吹起來的,然而必須依靠水。你風有,但是你得作用在水上,你才能起什麼呢?才能夠起浪。這個無明薰習力就相當於風,沒有這個風,這個海絕不起浪,對不對?這是肯定的。但是你不要認為你有這個風,你就能起這個浪。那風吹在陸地上,它怎麼不起浪啊?那還得有因緣,你還得有因緣。因是什麼呢?然而這個無明的薰習力要真正產生染心,它還離不開兩件事,就是因和緣。 哎喲,那就不是有三件事嗎?三件事,沒錯。三件事,哪三件事呢?無明力剛才教了,然後我又跟你說還要依靠因和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它就解釋了,你為什麼說無明薰習力薰起了……從根本上說,染心粗和細是由無明薰習力起,但是你千萬不要認為就完了;沒有完,還有兩件事,一個是因一個是緣。這三個東西作用在一起,無明的薰習力再加上因和緣這兩個條件,就產生了這六種染心。因是什麼呢?因是不覺緣是妄境。 那我們再來想想,「不覺」在《起信論》裡邊講的是什麼呢?「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不覺義者」,你看我們說「不覺義者」,我們往前看,不覺義是怎麼產生的呢?「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法一故。」是不是無明啊?從沒有開始以來就在當下,因為我們不如實知真法一故,這是無明吧?無明薰習力起。「不覺心起而有妄念」,不覺──睡著了,妄念──做夢。「然彼妄念自無實相」,你琢磨那些東西,在夢境當中想的那些東西,是沒有實相的。但是你也別悲觀,「不離本覺」,沒有離開你醒的那顆心。明白這意思啊。 你看所以說因緣,這個因這個緣,這個因就是不覺,這個不覺的產生是因為不如實知真法一故,就是無明薰習力起產生了不覺,睡著了。那麼這個不覺,不覺是誰的作用呢?是阿賴耶識的作用。你看無明薰習力起,然依因依緣,這個因和緣是不是就是阿賴耶識?你看它說:「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那這不覺是從阿賴耶產生的。所以「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就是換句話說,這個無明薰習力起是它的根本塬因。 無明的種子起了現行,然後使我們這顆覺的心處在不覺的狀態下,無明的不覺狀態下。那麼這個無明不覺,不覺生三種相:一個無明心動,第二個能見相,第三個境界相。所以不覺這三種相不相捨離。我一旦不覺了,就立刻出現了三個相,叫無明業相、能見相跟境界相。這個不覺是因,你看它說「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就是產生染心的這個因是因為我不覺,所以我產生六種染心是因為我睡著了。我睡著了完了以後呢?我就動心,我就有能見的主觀、所見的客觀。這個所見的客觀叫什麼?境界相。我這個染因的不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無明業相、能見相跟境界相。這當中這三件事捆綁在一起叫作因,產生染心的因。 大家注意啊!同時這三個因當中,我又把第三個境界相提出來,叫什麼呢?叫緣,境界嘛。「因是不覺緣是妄境」,緣就是我們說的妄境。妄境是誰的組成部分?是不覺的組成部分。我們說不覺有三個東西嘛: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那麼這個境界相當中再給它提出來變成緣。所以先有的不覺,後有的境界。然後境界,這個時候我們說它是一個緣。 所以因為這個無明薰習力起,然後產生了因和緣。因就是我們說的不覺,不覺是產生染心的因;境是產生染心的緣。為什麼這麼說呢?它就解釋了,為什麼這麼說,此意雲何呢?「因滅」,如果因滅了,「則緣滅」。喲,怎麼這麼說呢?因滅,因要滅了就是不覺沒了呗,因是不覺,對不對?因要滅了就是不覺沒了。不覺沒了,那三相能有嗎?三相當中的一相是不是緣啊,是境界吧?因滅是不覺滅了。不覺滅了,那不覺所產生的妄境是不是就滅了?那麼妄境是緣,所以因滅則緣滅。就是你醒過來了,那境界是不是就沒了呢?是的。因滅就是你從不覺的心,咱們舉個例子,睡著的心醒過來了,那你夢中的境界是不是就沒了?對啊,因滅則緣滅。 「緣滅故」,沒有了這個緣。其實《起信論》這個,大家這麼讀:「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交代得清楚了。那麼因和緣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因為有無明力,這是總的來說,是它薰習起的,然後我還得依靠因和依靠緣才產生染心,這個因就是我們說的不覺,緣就是妄境。那麼因和緣之間是什麼關係?它說,「因滅則緣滅」,那換句話說,那這也對啊。因滅就是不覺沒了,不覺沒了,不覺所產生的妄境當然就沒了,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哦,這個相應心是靠緣來產生的,因為你攀緣這個緣嘛,攀緣妄境才產生相應心。 所以在這個意思上,大家注意,「緣滅故相應心滅」,這個相應心是不是我們可以在這裡邊再給它一個定義?所謂相應染是跟緣相應。因為有了緣才產生相應的染心,對不對?那麼這個相應的染心是跟誰相應呢?是跟緣相應,因為有緣才有它。緣產生了,才產生它,所以這個心是跟緣相應的,可以這麼理解。這麼說比較好理解,而我們說的相應心是心王跟心所的現象,其實心王攀緣緣、攀緣境界產生心所,也對。你心所怎麼產生?是因為你心王開始活動,心王對誰活動?對境界活動,所以產生了心所,所以心所跟心王相應。換句話說,沒有這個緣,是不是就沒有心所了?對的,沒有境界就沒有心所。所以你要說這個相應心是跟緣相應,也行,也說得過去。 所以緣滅故則相應心滅。大家注意了,緣滅故,緣是境界,境界沒有染淨了,染淨分別就不存在了。染淨分別不存在,你不就剩心王了嗎?心理活動沒了,所以你那個時候相應心就沒了。「相應心」我們再復習一下。三種粗相應心都是依靠緣,一個是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執相應染,這個是什麼境界?產生了人,這是它的境界。你本來是百法明門,百法。百法我們簡單地說是五類法:色、受、想、行、識。這五類法堆積在一起變成了五蘊身心,產生了人,這個人能執著。這是最重的煩惱!是不是有人了?誰把人給擺除掉了呢?聲聞、緣覺及信——相應於聲聞、緣覺這個地位的信位菩薩擺脫了人。所以執相應染遠離了,執相應染克服了。 執相應染克服完了以後,我們的境界當中是不是就沒有境界了呢?還有,有什麼境界?法的境界。人的境界沒了,法的境界還有。所以,「因是不覺緣是妄境」。這個妄境當中的五蘊堆積,這個妄境、「因是不覺緣是妄境」這個妄境,出現人這個妄境是個非常粗的妄境,五蘊堆積產生了人。這個五蘊身心我們捨棄掉了,證得人空,但是沒有證得法空,所以法還存在。法也是一個妄境,對不對?「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這個緣分成人緣跟法緣。人緣滅了,粗中之粗的執相應染沒了;這個法緣滅了,粗中之細的不斷相應染跟分別智相應染去掉了。你看,「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人的緣跟法的緣都沒了,那麼與人相應的執相應染的染心沒了,與法相應的相續相應染跟分別智相應染也就沒了。所以相應心滅。 「因滅故不相應心滅。」大家注意啊,那什麼時候不相應心滅呢?因沒了,不相應心就沒了;因沒了就是不覺沒了,不相應心就沒了,因是不覺嘛。所以我們相應心要想滅,一定要把緣給滅了。那麼我們不相應心要滅了,那必須得把因滅了,因就是不覺,不覺沒了就是醒過來了,就變成覺了。 因滅故、因滅的塬因,所以產生了相應心滅,為什麼?因為不覺是不是三種相不相捨離?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好了,大家注意啊,「因滅故不相應心滅」,換句話說,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根本業不相應染這三種染心是不是就沒了?這三種染心是不是對應的當不覺產生的三細相,就是無明業相、能見相跟境界相?境界相是這個染心的現相,而它的本質是現色不相應染的染心導致了不覺當中的境界相的這個細相的出現。大家一定記住:有心才有境界! 所以境界相是相,是境界,它是由哪種心產生的呢?現色不相應染的染心產生的。你看這一對,心境出現了。所以我們剛開始講了三細相加六粗相,講的是相、境界相。境界相當中一定有染心在裡邊,所以我們不覺是因,產生三細相:無明業相、能見相跟境界相。而境界相對應的裡邊的心是什麼心呢?現色不相應染心。所以這是不覺的三相折射出不覺所帶來的三種染心。那麼不覺它的第二個相叫作能見相,又現相了,是境界。這個能見相這個相它的體是什麼?體相用嘛,它的體,或者換句話說,它的心是什麼心?見心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心產生了能見相。你看,又是心、境配套來的。 那麼無明業相是一種動的相,無明業相,無明力不覺心動。那麼這個心動的這個動相又是一種染心產生的,叫作什麼?根本業不相應染心。所以因這個不覺,因是不覺,不覺產生的相叫作無明業相、能見相和境界相;不覺產生的染心是不相應染心,叫作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根本業不相應染。因沒了,就是不覺沒了,是不是這相也就沒了,是不是能產生相的這三個心也就沒了?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交代得非常清楚,就是六種染心是怎麼產生的,「皆由無明熏習力起」。但是你千萬不要認為有無明就有染心,還要依靠因和緣,因跟緣都離不開阿賴耶識。換句話說,這個無明跟阿賴耶識呢?無明跟阿賴耶識也是一起的。因為無明是阿賴耶識的種子,它起了現行,與它現行相應的是前七識。這個前七識出現了叫作不覺,然後前七識出現了以後,出現了動念。所以你看這個無明薰習力離不開阿賴耶,由無明薰習力作用在阿賴耶上產生了不覺,不覺然後產生了境界,依因依緣。 所以我們說無明是種子,不與第八識相應,因為第八識存在並不靠著無明所帶來,大家注意這個相應啊。這個阿賴耶識有無明的種子,但是我們在經教當中經常聽到說:「與八識不相應的無明種子存在。」它老說與八識不相應的無明。但是離開八識,它又沒有無明,無明又依附於八識,但是又不與八識相應,什麼意思呢?就是第八識永遠保留著無明的種子,就是換句話說,八識的現行跟無明種子的現行沒關,不相應。但是它又確確實實有無明的種子。那無明的種子一旦起現行,誰跟它相應而起呀?前七。所以末那識加前六識是與無明相應的。這個前七識一起來疊加在第八識上,整個這一塊叫作阿賴耶識。那麼第八識不生不滅,前七生滅,所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這個第七識叫作不覺,前六識叫作動念,妄念迷生。 前七識的第七識是能分別,六識是完成能分別的所分別。所以第七識對內,執第八識為我;對外,被六識依附攀緣境界產生我所,構建我所的概念。這就是末那識最重要的,它左邊拽著阿賴耶形成「我」的概念,右邊讓六識依附產生「我所」的概念。這個我所就是境界;這個阿賴耶就是我們說的不覺,就是我們說的主觀,就是我們說的能,能見的心嘛,阿賴耶,八顆心。就講到此地。 所以說,你看它說,我們再總結一下。「復次分別心生滅相者。有二種別。一麤謂相應心。二細謂不相應心。麤中之麤凡夫智境。麤中之細及細中之麤菩薩智境。此二種相。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 我們再往下學。然後再往下說,那這個時候就會提問題了,這個問題就明顯地提出來了。你又說這個相應心滅、不相應心滅,你看:「緣滅故相應心滅」,三種相應心沒了;「因滅故不相應心滅」,三種細的不相應心也滅了,心沒了。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提問了,我們設想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人提問。「問。若心滅者雲何相續。」心都滅掉了,怎麼能夠相續地動下去呢?沒了,它怎麼相續啊?我這十法界的眾生是六顆染心,染心都滅了,眾生怎麼相續啊?心都不存在了,它怎麼心相續下去?心不能相續下去,眾生怎麼相續,依附於這個心的眾生怎麼相續?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若相續者」,如果要想相續,「雲何言滅」?如果相續這現象要存在,你怎麼能說心又滅呢?這不就矛盾了嗎? 「答。實然。」確確實實像你所問的這樣,如果心滅了,就沒法相續了;如果要相續,確確實實心不能說滅。您說的這個一點不錯。「今言滅者」,我們今天這裡所談到的「滅」,「今言滅者」就是現在我們所討論的這種六種染心的滅,「但心相滅非心體滅」。這個「但」是只,只是講心的現相滅了,「非心體滅」,心體並沒有滅。六種染心是心相,六種染心的相滅掉了,而產生六種染心的心體並沒有滅。就這個意思。 那麼它就舉例子了,這個不太好理解啊。「但心相滅非心體滅」,只是心相滅了,而心體並沒有滅。「如水因風而有動相」,如同,它舉個例子,水因為風而有動相,對不對?你看本來這水挺平靜,因為風一吹上來了,是不是就呈現了動相,產生了波浪?這就比較好理解了。「如水因風而有動相。以風滅故」,因為風滅的塬因,「動相即滅」。風沒有了,水的動相是不是就沒了?那倒是。「非水體滅。」水體有嗎?水體有。沒滅掉吧?沒滅掉。 「若水滅者」,如果水體沒有,如果水滅掉了,如果水沒有了,「動相應斷」,那麼動相就應該沒有了,對不對?就再也動不了了,水都沒有了,誰在動啊?「若水滅者動相應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因為沒有所依附的水,哪有能依附的動呢?以無所依無能依故。我們加幾個字,因為沒有所依靠的水,怎麼能夠有依附於水上的動呢?就這個意思。「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水體不滅」,因為水體並沒有滅掉,「動相相續」,動相會相續下去。 我們再讀一遍它這個例子。「如水因風而有動相。以風滅故動相即滅」,動相滅了,「非水體滅」,並不是水體滅掉了。「若水滅者動相應斷」,如果水滅了,動相就應該斷掉。「以無所依無能依故」,因為沒有所依靠的水,就不可能產生依附於水上的這個動。「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因為水體還存在,所以你再來風,它還可以動下去。如果風一沒了,動相沒了。動相沒了,你就認為心體沒了,下次再來風,那就不動啊,因為沒有水體了,風吹過來它也不會動。就這意思。 「眾生亦爾」,眾生也是這樣的。「以無明力令其心動。」心是不是就相當於這個水?無明力是不是就相當於這個風?對。那麼「以無明力」,我們心動是因為什麼動?是因為有無明風吹在我們的心海上產生了識浪。「以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無明沒了,這個心的動相沒有了,消失了。你看我們說,眾生為什麼會產生呢?「生滅因緣」我們那一節學到了: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此義雲何?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生諸染心。你看它說:「眾生依心意識轉。……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阿賴耶是心,意就是我們說的意。所以你看有無明不覺起,它必須得依附於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產生無明嘛。「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 「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就是心體的動相就滅掉了,就是換句話說,八識就給破了,破和合識。無明力一沒有,八識——阿賴耶加前七這種和合識的現象就破掉了,破和合識。識相、八識的心相就滅掉了。「無明滅故動相即滅。非心體滅。」那八識的和合識滅掉了,第八的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心體並沒有滅。「若心滅者則眾生斷」,如果心沒了,則眾生就沒了。「以無所依無能依故」,因為沒有所依靠的心,怎麼會有依附於心上而產生的眾生呢?「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因為心體沒有滅掉,所以依附於心體上的這個心動也會產生。 什麼意思?「無明滅故動相即滅。」無明滅故就成了如來了。動相即滅,妄動沒有了。這八識、如來藏這個和合識破掉了,「無明滅故動相即滅」,八識動啊,動相即滅。「非心體滅」,如來藏並沒有滅掉。「若心滅者則眾生斷」,這邊要注意了。我無明滅掉了,動相就滅了;動相滅了,我就成了如來了。如果心體要滅,如來怎麼能成呢?因為如來也是依據於心而產生的。所以它這邊這句話,「若心滅者則眾生斷」這個「眾生」,諸位,講的不是十法界眾生,因為如來是無上眾生,眾生是迷惑的如來。所以它在這用「眾生」這兩個字不為過,因為如來是轉八識成四智的眾生。如來者,無上眾生也。如果說無明滅了動相即滅,心體要沒有了,那麼這個成佛、成如來的這個眾生依附於誰而產生啊? 「若心滅者則眾生斷」,如果真沒有這顆心了,確確實實如來也就沒了。為什麼呢?「以無所依無能依故」,因為沒有所依靠的這顆覺悟的心,怎麼會有能依附於它的如來呢?是這個意思。「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因為這個心體並沒有滅,所以如來的心動,所以這顆心動就在繼續著。這個時候的心動可不是我們說因為無明吹起了識浪的這個無明業動,不是。是什麼呢?是佛的心動。佛怎麼還會心動啊?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個時候「心體不滅心動相續」這個心動可是如來的心動。 如來心動了,隨俗說,動而不動,不動而動。你成了如來了,你的心還有,那麼這個時候不起心動念嗎?不為自己起心動念,任運而生,唯依法力而修行了。這講的是誰的境界呢?就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法身大士還有微細起滅,所以心動。同時無明滅故之後,法身大士結束了,菩薩究竟地結束,進入到如來境地。進入到如來境地以後,你看我們說,如來他也得心動啊,他要不心動他怎麼救眾生啊?所以「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所以他那個動也是因為他有個心體而動。 這個心動就不像我們凡夫這種動是因為無明產生的,他是什麼呢?你看我們再往後學就會學到,因為轉八識成四智,依於淨智而起什麼呢?不可思議業用,因為他這個淨智而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業用。那麼這個用就是心體在動,這個動是不思議的動。你比如說,我晚上睡覺,我這左手被蚊子叮了,癢癢啊,這右手過來給這左手撓。你都睡著了,這個右手給左手撓。那麼你說這個右手為左手撓是不是動?是動。如果沒有這個體,它動什麼?身體都沒了,它不能動。那麼正是因為這個體不滅,依附於體上的手它才能動,來為左手撓。但是這個動,右手這個動是不是被動的?是,所以感應!如果眾生不感,佛菩薩不應。如果眾生感了,佛菩薩不應,沒有這個心了,是不是佛菩薩就沒法應這眾生了?是的。所以能感的眾生是妄心,所應的佛菩薩是淨心。那正是因為有這種淨心,他才能產生應的這個動。就這個意思。 所以「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這個時候的心動我們可以說是佛菩薩為了應眾生的感而動,是第一義谛,不是我們世谛的境界作用。我們世谛的這些凡夫妄念從未斷息過,這種心動是無明的力造成的;而在這個時候的心動,成了如來以後的這個心動是什麼?是無漏種子起現行。悲智雙運,怎麼不動呢?悲和智都是依附於心體的存在啊,悲智雙運。所以「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所以佛才能度我們哪。如果這六種染心沒了,心體也沒了,這佛就不存在了。因為心沒了,佛還依附於誰產生啊?那佛也不存在。佛不存在了,他怎麼動啊,他怎麼救眾生啊?就這個意思。 所以就回答了,其實是染心的心相滅了,而心體本身並沒有滅。心體本身沒有滅,這個時候沒有心相只有心體,是誰?是佛,是無上眾生。這個無上眾生他的心動是相續的,他的心動完全是為了度化眾生,唯為眾生而作利益,不為自己動了。就這個意思。再往下來。這是說六種染心滅了,而心體不滅,心體不滅心動相續,所以佛度眾生永遠不會間斷,因為心體是永遠。你看我們說真如體是不生不滅、不可破壞、永無變異,唯是一心說名真如。所以這是這意思。 再往下,我們再繼續學習。「復次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染法、淨法的產生,它現在要討論這個問題了。就是我們說「法」,有各種各樣的法,總體上來說除了染法就是淨法。那麼我們就說了,染心沒了,六種染心我這麼克服了,菩薩智境、凡夫智境、佛智境,我把染心克服了,染心克服了,那是不是能就沒了?能就沒了,因為什麼呢?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 那麼這個能沒了,這個所呢?能執著的人沒了,眾生沒了,那所執著的法還有嗎?有。我們前面把依附於染心所產生的眾生這件事情,從它的產生到它的消滅以及心體不滅介紹清楚了。再往下,那法呢,您再給我們敘述敘述。人的事、染心的事清楚了,那麼這個法呢?你看我們說,我們再回到「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首先阿賴耶識產生法,這個放下先不談。「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是不是我們剛才在此之前把覺和不覺都談完了?那阿賴耶識還能產生法,這個問題也要回答。阿賴耶識怎麼產生法了呢?你不是說阿賴耶識有兩種作用嗎?一種是產生覺的佛和不覺的凡夫。不覺的凡夫有六種染心,這六種染心如何克服——從凡夫地到如來地,這個清楚了,但是我們前面心生滅門當中阿賴耶識除了產生覺的佛和不覺的眾生之外,它還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阿賴耶識一共有兩種作用:產生人、產生法。 而阿賴耶識的基礎如來藏是又沒有人、又沒有法。叫無我如來藏嘛,既沒有人我,也沒有法我。正是這個不生不滅的又沒人我、又沒法我的這個如來藏產生了人我,產生了法我,產生了法,產生了人,就是這個。但是人產生也罷,法產生也罷……你看它說「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什麼東西是生滅啊?人跟法。什麼東西不生滅?真如體。它說了,我們就要研究阿賴耶識它除了產生人,核心是染心,染心這個事我們解決清楚了,那我們下邊討論法。 「復次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你會提這個問題,那阿賴耶識產生法這個情況,是一種什麼情況呢?它說再往下來,阿賴耶識產生法是「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是有四種法相互薰習而產生的。「復次」,「以」就是因為,「四種法熏習義故」,四種法的薰習的塬因,「染淨法起」,染淨,就是對立的法出現了。染是壞,淨是好;染是非,淨是是。實際上這個染淨並不是說好和不好,就是說對立的出現了,染和淨是對立的。他當時沒用「對立」,可能那時候古代也沒這個名詞。「復次」,再下來,因為四種法薰習的塬因,所以對立的法產生了,是這個意思。染淨法。 不僅產生了,諸位,再往下看,「無有斷絕」。這麻煩了。淨法,咱們說是佛法;染法,咱們說是眾生法。怎麼著?無有斷絕,那就沒完沒了了?對。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句話不是說打擊大家積極性。你成佛以後度眾生確確實實沒有斷絕,因為什麼呢?它這個染法老薰起來,它老產生,老產生你就得老得度眾生,度啊,度啊,度啊,所以無邊,眾生無邊誓願度。哎呀,任重而道遠! 但是又有一句話「度而無度」,因為眾生本來就沒有產生,因為眾生是靠「依心意識轉」,是不是?眾生是靠心、意、意識產生的,而心、意、意識是靠無明產生的,無明尚且沒有開始,它所產生的心——阿賴耶,意——末那,意識——前六識,又哪有產生的那一天呢?從來沒有出現過。沒有出現過,你讓我度眾生,那是什麼意思?從來不存在的這顆夢心,它的本質是這顆醒心。夢心、夢境沒有,但是夢心、夢境所依附的這顆真心可有,在哪?就是這顆夢心。若見生滅心為不生滅,即得見如來。就是你這顆生滅心就是那顆真心。 所以這個境界,隨著讀《起信》你慢慢去體會。你看到的生滅現象,為什麼你會看到生滅現象?是因為你有妄念,你把本不生滅的東西挑動起來,生滅。你把妄念一息,這些生滅的現象立刻——「真如心無所不遍。此是如來自性如虛空義」,這是如來像虛空的意思。 所以「復次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它就說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無量的眾生成佛,又有那麼多的眾生成為眾生,這是什麼塬因產生的?阿賴耶識它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它又產生染法,又產生淨法,又產生覺的佛,又產生迷的眾生?這是講這個。因為有四種基本塬材料,四種法互相薰習這個塬因,所以染淨法起無有斷絕。所以你千萬不要認為我成了佛以後,我度眾生就可以結束了,我什麼時候我可能干到一定程度我就煺休了,這是你世間法。它是沒有斷絕的,淨法絕對要幫助染法恢復到淨法。那麼淨法的本體真如一定有無明要薰成染法,所以染淨法起無有斷絕。就這個態度。 以四種法薰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哪四種法呢?「一淨法。謂真如」,我們這裡邊講的就是真如。你看,「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換句話說,有四種法它們相互作用產生了染法和淨法,它們這種生起的現象跟斷滅的現象是沒有斷絕的。哪四種法呢?一淨法,四種法當中第一法叫淨法,淨法謂真如。「二染因。」 你看它說:「淨法。謂真如。」這四種法當中的第一法叫真如,叫淨法。你看我們再往上,「染淨法起無有斷絕」,你看這裡邊的「染淨」這個淨法是不是就真如?它肯定是同一個意思。換句話說真如這個淨法也是由薰習而帶來的,那麼這個染法也是由薰習而帶來的。薰習能產生淨法,薰習能產生染法。那個淨法是什麼呢?不是我們世間的淨,不是我們人間的淨,是真正的淨,出世間的淨,是什麼呢?真如,「一淨法。謂真如」。 「二染因。謂無明。」它為什麼不說染法呢?它就表明這個染是沒有體的。這個淨是有體的,淨是真如,又真又如,真就是不假,如就是不變。所以你看,淨法它很讚歎,用的字也很實在──「真如」。染呢?它就不說染法,染呢,「染因。謂無明」,染法產生的因是無明。 「三妄心。」妄心是什麼呢?「謂業識。」什麼是業識?「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妄心講的是什麼?末那吧?末那識。染因是無明,末那是妄心,叫業識。所以《起信論》它非常嚴格的,它這裡邊用的「業識」跟它前邊那五種異名的業識完全是一致的,就是在這裡邊講的是末那。 第四,「妄境。謂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以這四種染法相互薰習,產生了淨法和染法,它是不間斷的。我們知道了這個塬因,就知道我們有染法有淨法。大家注意,以薰習力故而無斷絕,那麼染法的產生、淨法的產生是不是要靠四個法互相薰習才產生?講到這,承認了。它後邊解釋為什麼我說染法淨法是靠四種東西相互薰習產生,它解釋。當它解釋完了以後,你突然恍然大悟:哦,所有的法都是因緣生的,你能不承認嗎?所有的法都是因緣生法。你看因是無明,你看四種法是不是就是染法、淨法的因緣啊?沒有這四種法是不是就產生不了淨法跟染法呢?是。所以淨法跟染法是不是依據於這四個東西產生的呢?是。所以任何一個法離得開真如嗎?離不開。謂淨法,真如,心的真如性。同時任何一個法的產生是不是也離不開生滅?是,無明、妄心、妄境。 所以我們讀到這,我們就知道了:任何染法、淨法的產生都是由因緣產生的。那,這不就是因果嗎?你想產生淨法是善果,想產生惡法是惡報,這都是由四種法薰習的塬因產生的。你把這四種法的薰習的規律掌握住,那就只產生淨法,不產生染法。所以因緣生法,就在這就解釋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次再跟大家一起學習。謝謝大家!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