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五十六集)


 2016/4/6    熱度:1099    下載DOC文檔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O》這段時間談的重點都是「貴德」,「德者本也」,是立身之本,也是齊家之本,也是能夠教化他人的根本所在。如何提升自己的德行?我們在之前談到的「孝悌、仁義、誠信」,這些都是德行當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而我們從上一節課開始談到的「正己」,人能先要求自己,才能夠感化他人。我們自己假如沒有做好,去要求孩子也好,要求學生、要求下屬、要求他人,人家內心不能服氣,「你自己都沒有做好,哪有資格說我們?」所以,「將加人,先問己」。我們被要求的時候,他做得沒有我們好,我們很難接受。同樣的,我們換一個角度想,我們去要求人,人家看我們都做不好,他也很難接受。

  所以在儒家,孔夫子教誨到,「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自己先端正自己,而不是先把精力放在要求別人。自己做好了,其實「人之初,性本善」,就能夠給人好的影響。就像道家《太上感應篇》說到的「正己化人」,它這個化是潛移默化、是感化,感化就不是要求來的、就不是強迫來的。夫子這句「正己而不求於人」,正己是他很有反省的能力,不求於人是他對人沒有控制的這種貪求。所以凡事都先要求自己做好,而不是去要求他人,那自然感化他人,而且人家不會不服氣,不會有怨言或者抱怨了。所以人這一生要能夠讓身邊的人不埋怨自己,真的要做到正己,以至於要從內心裡面放下對人的控制、對人的要求,才有可能不跟人家結怨。所以德行都得從心地下功夫,所謂「心正而後身修」。心態不對了,有貪念、有貪求、有情緒,甚至有傲慢,其實我們在要求他人的時候,心地上也是有傲慢在了,就好像我們比人家高了,人家做得不好,這個要求的態度就容易出來了。所以「心正而後身修」,我們在「正己」的這個單元當中,要下手的地方還在心地上。

  而這個心地依什麼標准來端正它?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我曾經在大學裡面也跟同學們請教到,我說請問他們是小學的時候德行好,還是大學的時候德行好?他們也很直率,也沒有任何掩飾,直接就回答,小學的時候德行好。那十幾年、二十幾年的歲月,心性是在往下墮落的。因為不清楚什麼才是做人的正道、怎麼時時來修正自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就會退。所以讀書志在聖賢,每一天都是往聖賢的目標去邁進,以聖賢的風范來要求自己,這樣才能不墮落。假如讀書志在分數,那都沒有這些做人做事的標准來要求提升自己,那在只重視分數之下,相信這個得失心愈來愈重了、嫉妒心愈來愈強了,考得比人家好,傲慢心也起來了。想到孟子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們的心迷失了,染上很多不好的習氣,求學問就是把心地能夠恢復到赤子之心、純真的心。

  我們也是覺得非常慶幸,也是十二、三年前開始接觸到師長的教誨、接觸到老祖宗的教誨,還有回頭的機會,懂得開始依經典、依聖賢的榜樣來要求自己、來端正自己。我們看到很多孩子從二、三歲他就開始讀經,開始聽德育故事,就開始以經典、聖賢來做他的榜樣。我們看了很欣慰,他們不像我們染了這麼多習氣才來學習。所以我們看到孩子們從小學,我們也很欣慰,他不要再重蹈我們的覆轍了,走我們這些繞了一大圈的彎路。所以把下一代教好,讓他們更早的能接觸聖賢的教誨。這是我們對下一代的責任,也是才對得起祖先,能夠讓民族能有好的下一代來承傳。

  所以端正自己就是依照經典。那我們得要思考到,我們真正遇到人事境緣的時候,這些經句能不能提得起來?還是自己的慣性、習性做了主?我們常說後悔後悔,都是後面才悔,發了脾氣很懊惱,明明要懲忿,不可以發脾氣,怎麼還是犯了?所以端正自己能夠保持高度的警覺,那讀誦經典就不可以少。讀到很熟悉,遇到境界都可以提起來觀照。經典的句子很多,《弟子規》的教誨念熟了,真的到緊要關頭的時候,經典的智慧之光就會射到我們腦海裡來提醒我們。我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個經驗,就是她最嚴重的習氣是喜歡說人家的缺點,但是她也很有心向道,希望能改正自己的習氣,她每天一定把《弟子規》讀誦一遍。結果有一天遇到朋友,那個習慣又上來了,又要跟對方談某某人的缺點,就在那個當下,她的腦海裡就浮現出「人有短,切莫揭」,這句話一出來,把她的嘴巴給封住了。這樣的次數多了以後,以後這句話就時時提得起來了。所以求學問得下苦功夫,這個讀誦、勤學不可少,才能有這樣的觀照效果。

  而我們再多看像《德育故事》這些聖賢的榜樣,人的羞恥心會提起來,所謂「德比於上則知恥」。不只古聖先賢的榜樣,像上個禮拜,我看到我們中國大陸舉辦的道德模范的評選,上次也跟大家提到。有一位女士許月華,她十二歲雙腳就被火車給碾斷了,對一般人來講,她已經是殘廢沒有行走的能力了,可是因為福利院收留她了,所以她很感激福利院給她一個家,還有這些長輩照顧她,所以她提出來,十二歲的女孩雙腳殘廢了,她還提出來要照顧比她小的孩子。結果照顧了三十七年,總共讓她帶大的孩子,還有現在在帶的孩子,有一百三十八個孩子。我們看到這樣犧牲奉獻的人,生慚愧心。我們現在自己也沒做什麼事,常常有時候就喊累了,或者有時候就不敢承擔、退縮了,比起這些榜樣,馬上精神就為之一振,就想到孟子的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而在行為的標准當中,老祖宗很慈悲,給我們很明確的綱領,就是八德。八德有兩個說法,把兩個說法合起來就是十二個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而我們提到這八德,想到「孝」,哪些聖賢的風范浮現起來了?假如浮現起來了,那代表我們的心跟這個聖賢人的心是相交感的,就像文天祥先生說的,「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假如一想到孝,腦中一片空白,那就沒有神交古人,那我們是不善用心,古人這些榜樣都是至情至義的風范,都沒有感動我們的心,那我們的心就比較麻木了。所以學習要用心去感悟,不能把這些經典、這些德育故事當知識一樣學,就觸動不到內心深處了。

  我們看二十四孝,舜王,他後母、父親對他不好,他是「負罪引慝」,覺得還是自己做得不好、不足,始終不見父母的過失。我們讀到這裡就可以感受到舜王那種至孝,至誠的心沒有摻雜絲毫父母的不是處,所以他的性德會彰顯出來。我們感受到了,那時時就以這樣的心境來調自己的這一顆存心。包含「子路負米」,走百裡扛這麼重的米,一點都不覺得辛苦。我們觀照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協助父母做點事,是不是就覺得不耐煩了?跟父母交談幾句,可能就嫌父母羅嗦了。想到子路的心境,趕緊調自己的心態,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境跟古聖先賢的差距。

  包含「蔡順拾椹」,在吃東西的時候都是能先考慮到父母,而不是先把自己放在前面。其實二十四孝這些心境都是至誠孝心的流露,心中只有父母沒有自己。人能這樣去行孝,性德就能夠恢復。像「董永賣身」,當下只想著怎麼樣安葬好父親,哪還有起念頭為自己想一點?賣身,那是一生就賣給別人,替別人服務了。他假如還有為自己想,那個行為就做不出來了。所以孝感動天,感得仙女下來幫助他,把應該干的勞役都把它圓滿了。確實這個是至誠感通。包含我們看「黔婁嘗糞」,為了知道父親病情如何,馬上就去嘗那個糞便,沒有一絲毫嫌棄父親的念頭,這是天性。而事實上,父母把我們一把屎一把尿養育長大,也是沒有絲毫的嫌棄我們。所以上天非常慈悲,讓人這一生能夠在父母年紀大的時候,能夠回報父母在我們三歲以前對我們養育的恩德。所以很多生活的這些能力,人年紀大了可能沒有辦法做了,這個時候我們以當時自己小的時候父母照顧我們那種無微不至的細心來回報父母。這個是我們想到孝,我們心中有哪些聖賢風范可以來端正自己、可以來起而效法。

  再來我們看「悌」。一想到悌,兄弟姐妹如何相處。在悌當中,《德育故事》一開始就是泰伯讓國的故事。周朝這些有德行的國君,您看連國家都可以讓,可以為兄弟而讓,那世間兄弟之間還有什麼好爭的?所以善學的人看到這個榜樣,那跟兄弟姐妹之間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爭的了。這個都是「德比於上則知恥」。假如我們看了這些榜樣,還常常跟兄弟之間會爭,那都是沒有用真心去學了,那也是不自愛了,這麼好的榜樣都讓我們知道了,應該當下就去學!「趙孝爭死」,可以為了弟弟連生命都可以犧牲掉。所以古人這個兄弟的道義令人動容。包含整個兄弟姐妹之間都非常的禮讓、非常團結。我們看「陳昉百犬」,他們兄弟之間的禮讓、團結,感動到家裡的狗吃飯,都是等著一百只到了之後才吃。假如我們自己家庭的氛圍,以至於自己團體人與人那種禮讓、那種和諧能真正做出來,那所有接觸我們的人都會被這種氛圍所感動。連百犬都能感動了,哪有人不能感動的道理!

  包含兄弟姐妹之間相處,我們想到「缪彤自撾」。弟弟、弟婦他們有很多不滿,他首先還是反省自己,讀聖賢書沒有做好榜樣,對不起聖賢人。其實他當大哥的人應該是付出最多的,可是當家裡的人、兄弟有意見的時候,他反而是先反省他自己。代表什麼?他心裡面所有的付出他沒有留在心上。人的付出只要有留在心上,他就是有求的心,他就不是道義了。道義是做了以後就不放在心上,他覺得應該做的。那我們有求,只要親人沒有給我們好的回饋,或者身邊的人沒有給我們好的回應,可能我們的怨言就出來了,要求就出來了。缪彤他能無怨,這代表他所有的付出,真的都沒有放在心上,他放在心上的是古聖先賢教誨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態度。

  家人之間相處,我們又想到「公藝百忍」,人與人相處難免有些誤解、有些摩擦,能夠忍住,自然就不會沖突了。等事情過了,對方都冷靜了,那誤會也會厘清,反而能夠讓兄弟、家人更感佩自己的修養。包含陳世恩,「世恩夜待」,晚上等弟弟回來,那種細膩、柔軟,那種耐性,那種不見弟弟過,只想著自己先多付出,讓對方能感覺到那分愛護。所以這個都是正己,自然而然感化弟弟,這是悌。其實我們沒有學習這些榜樣以前,真的要提起這些態度確實不容易,所以接受教育確實是非常重要。我成長過程姐姐對我非常好,但是我這個當弟弟的也常常不講道理。所以教學為先。人這一生什麼是最大的福氣?就是能接受到聖賢教誨。

  我們再想到「忠」,浮現眼前的,「紀信代死」。紀信輔佐漢高祖劉邦,在漢王有危難,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他是犧牲了生命救了漢王,這個是盡忠了。我們觀照自己,在單位當中做了一點事情就計較的話,比起這個紀信就差遠了。包含「李善乳主」,我們想到當時候他一個大男人,帶著一個襁褓中的孩子,是非常難以生存的。而且襁褓的孩子還嗷嗷待哺,還得哺乳。那一分至忠的心就感通了,當時候他這個大男人就可以用乳液、乳汁來哺育他的小主人。看了「李善乳主」,這麼艱難的處境都能克服過來。這分忠心樹立在這個天地之間,影響了我們這個民族這麼長遠的時間。包含忠當中,我們很熟悉的「王旦薦賢」,他是一個宰相,人家批評他他都能夠包容,而且不記私仇,真正在舉薦人才的時候都是以為整個國家著想,推薦寇准當宰相。

  再來我們想到「信」。信當中「季札掛劍」,我們聽完季札的故事,有沒有期許自己以後動了念頭都要守那個信?那這個故事就沒有白聽了。「豈以死背吾心哉」,不能因為對方的去世就違背我們當時候的信諾了。所以古人這個風范是連念頭都守。朱晖許張堪,張堪跟朱晖是朋友,後來張堪去世了。而當時候他們在做同學的時候,張堪去跟朱晖談話,說他很信任他,希望把自己的家庭、家人托付給他。朱晖跟他還不熟,但是他講這樣的話,當下朱晖也沒有做任何的回應,因為太唐突了。可是後來張堪去世之後,朱晖真的到他們家去撫恤他的妻兒。朱晖的兒子有疑問,說父親,您好像以前也沒跟他有任何的交情,怎麼現在這麼大力的來資助這個朋友的家人?朱晖給他的兒子講到,當初張堪在跟我講那段話的時候,我的內心起了一個念頭,就是把他當朋友了。就這麼一個念頭,他就盡這分朋友的道義。古人這個信,真的都是他的一個念頭他都不願去違背,就不會違背那個良心。包含郭伋是一個大官,為了守孩子的信用,在庭院裡待了一夜才進城去。童叟無欺,連小朋友都不欺騙,更何況是大人!

  我們再想到這個「禮」,禮一開始,「伯禽趨跪」。周公的兒子伯禽,得到賢者的教誨,懂得父子之禮,懂得給父親行兒子之禮,給父親跪拜。我們看到這個例子,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如何?假如您還沒有給父母跪過的,那這個故事就白聽了。可能有學長說:「好,今天回去補這個課。」你不要把你父母給嚇到了。很多親人之間的互動是很自然的,你的心意整個流露出來了,到時候就做得很自然。你假如心境沒到,做得硬邦邦的,會把人家給嚇壞了。不過做了之後的人一定可以感覺得到,我們老祖宗所教導我們這些禮,那不是來要求人的,那是隨順人性的教育。做了之後,我們的性德就會受到啟發,那個不是去要求、去限制我們,那就完全錯解了聖人制禮的良苦用心了。所以,跪拜過父母的人都知道,跪著比站著舒服太多了。

  包含蕭德言這一位賢者,他每次要讀經典以前,都是端身正坐,而且都是先把身體洗干淨了,然後再來讀經,那種對經典的禮敬。包含「楊時立雪」,看老師睡著了,希望老人家多休息,不敢給他任何驚動,外面的雪都積了一寸,他都恭恭敬敬的在旁等候。這種尊重師長的態度很可貴。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古人對師長、對經典、對聖賢教誨那一分恭敬、禮敬,所以他們的德行才有這麼高的成就。我們看了這些榜樣,我們自己在讀經典有沒有這樣的禮敬態度?包含元朝的「道壽進杖」,對母親的那一分禮敬。一早起來去跟母親問安,然後打好洗臉水侍奉母親。包含三餐都是恭恭敬敬的奉侍母親先吃。自己犯錯了,趕緊把家法拿出來請母親教誨,母親教誨完,他站在一旁看母親這個氣已經消下來了,他才安心離開。對母親的這個應對進退都是非常的恭敬。

  《德育故事》當中「義」,道義。我們看到「雲敞葬師」,當時候王莽有篡權的野心,結果雲敞的老師被陷害了,當時候本來跟他老師學習的很多學生都不敢承認老師了,可是雲敞他卻主動的去幫老師安葬。那等於是做出連性命都拋在腦後了,不畏生死,就要盡這一分師生的情義。包含「宋弘念舊」,對另一半的這種情義,「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包含荀巨伯,不忍心拋棄他的朋友,面對盜賊非常誠懇哀求放過他的朋友,自己奉獻出生命來。這對朋友的情義。看到這裡,朋友之間還有什麼好計較的?連性命都可以捨。古人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捨身取義。為什麼?道德比生命還重要。違背道德,對他來講他的生命已經變成行屍走肉了,沒有意義了。

  所以文天祥的忠,他在慷慨就義之前,在他的腰帶上寫的句子,「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這種氣概,讀聖賢書就是要效法聖賢人仁義的精神,「而今而後,庶幾無愧」。他在生命結束以前都沒有違背聖賢人的教誨。包含我們看辛公義,他所治理的地方老百姓都得了瘟疫了,他父母官不畏生命的危險,教化了一方的百姓。包含范仲淹的風范,照顧了整個家族的人,包含貧窮的這些讀書人,還為國舉才。這些德育故事收集得好,所有這五倫關系,不同的角色,是怎麼樣去盡到的。包含「孝基還財」,他是個女婿,最後把岳父留下來的財產還給太太的弟弟,心裡面都是義,都沒有利字的,都是見義忘利,不會謀取自己的私利。

  「廉」,一想到這個廉,我們學長們假如姓楊的,你們祖上就是最好的榜樣。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麼會沒有人知?包含「許衡心主」,他這個廉潔,連貪的念頭都不起。「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絕對不可以有去拿取的念頭,他的心時時都是能做主宰的。

  包含「恥」,「恥篇」的勾踐臥薪嘗膽,為了國家他能夠忍受這麼大的屈辱去做馬夫。那我們面對整個文化承傳危急存亡之際,我們有什麼委屈不可以忍受?什麼恥辱不可以忍受?每個故事其實當下都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包含蔺相如跟廉頗的故事,給我們啟示也很大,他為了國家,什麼事情不可以忍?那我們看完這個故事,能不能做每件事、說每句話都能為大局著想?而不是順著自己的脾氣去做事情,還要鬧情緒。還有像劉寬他們這些聖賢人,做到讓人家自自然然生慚愧心。

  所以這些榜樣告訴我們,不能感化別人,還是我們自己的德行還沒有到位,不去指責他人。所以自己能夠多看《德育故事》,心中這些榜樣都可以常常浮現起來。那更聰明的父母能夠拿這套書來教孩子,那就是請了三百八十四位聖賢人來教育你的下一代。所以有心的父母每天可以給孩子講兩則德育故事,要下定決心這麼做。為什麼?下了決心就會督促自己得真用功才行。不然你自己不先讀、不先領納它,聖賢人的心境講不好。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承擔起這分教育自己孩子的責任。古人給了我們這麼多好榜樣,我們回報他們就是好好的效法他們,讓這樣的德風代代都能夠承傳下去。

  我們上一次講到一百零八句,說到:

  【故君子為政。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

  在看到經典上的經句有這個先跟後、先跟次的時候,都要很認真的去體會,因為《大學》告訴我們,「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現在當領導的、當父母、當老師的人,都會覺得好像付出很多、收效很少,很可能對於「知所先後」沒有很正確的認知到。所以先後、本末抓住了,我們才能務本,去付出、去教化,才能達到好的效果。這句教誨,『正己』主要是身教,而其次才是推行教育、推行禁令、法律。

  在《孔子家語》當中有提到一個故事,就是當時候魯國有父子爭訟,告上法院。當時候季康子就建議孔子說到,應該殺了這個不孝的兒子。結果孔子說到,不可以殺,因為老百姓不懂得父子爭訟是違背人性,是非常不善、不吉祥的,他們不懂這個道理已經很久了。就像《了凡四訓》裡面說的,「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你上位者沒有做榜樣、沒有教育人民,所以老百姓整個民風就偏頗掉了。還是上位者要反思才對。所以老百姓都不懂得這個倫常的道理了,應該是我們領導者的過失。假如我們領導者有道,也做到教化老百姓的工作,那這樣的人就不會有了。夫子講完,季康子接著說:「治理人民應該以孝為根本,今天殺一個人來遏制所有不孝的行為,這樣不是可以嗎?」我們看這個季康子在聽孔子講話都不是很認真,就聽不進去,剛剛已經提醒了,老百姓不懂這些倫常,是上面的人沒有道、沒有教,結果他接著又說,這個方法不錯,殺了一個人就可以遏制所有不孝的人。

  其實看季康子這種應對對我們也是一種啟示。我們讀一部經,同一句經句讀了幾十次、幾百次了,起作用沒有?遇到事情我們提起來沒有?所以人要受教真不容易。讀那麼多次了,自己還是沒有拿起來對照受用。包含師長同一句教誨,我們聽了幾十次,可能甚至上百次了,我們拳拳服膺在心中沒有?不然就像季康子遇到聖人,還是當面錯過,還是很固執自己的己見。所以《弟子規》當中說,「見人善,即思齊」,善學的人要把聖賢的風范能夠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去落實,聖賢的教誨學一句,馬上要求自己把它落實下去。不這麼做,很可能經典也好、師長的教誨也好,最後就變成耳邊風了。所以在佛門有個說法,「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這段話對我們有高度提醒。

  《弟子規》裡面一談到「學」這個字,開頭就說,「不力行,但學文」,假如學了不做,一直只是繼續學這些經典,就「長浮華,成何人」。變成什麼?可以背這麼多經典,變成是要求別人或者看別人過,傲慢心起來。但是自己真正靜下來冷靜想想,經典跟師父教誨我們可能一句都沒有徹底做到。所以所有的故事其實最重要的是讓我們「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我們不能看著,「你看季康子真是不受教,講了那麼多次了還是這樣。」都是老師,都是來成就我們,讓我們能夠回光返照的。

  因為季康子在《論語》當中問了夫子好幾個問題,我們再復習一下。季康子問孔子:「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他當一個領導者,他不是先正己自我要求,他的內心裡那個念頭,都是先要求老百姓。夫子很有智慧,都點他,但是點了幾次,他還是沒有能提起一個以身作則的態度。從這裡我們也佩服孔夫子的耐性,這麼多次了,夫子還是非常有耐性的來提醒他。而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就是一個領導者他都是先要求人民,夫子一直提醒他要首先先以身作則,要求自己。包含《論語》裡面又講到,夫子說到的,「政者,正也」,政治是什麼?自己先做正、先做好。「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你是國家的領導人,你首先帶頭做好了,那老百姓怎麼可能會不效法你?

  《論語》裡面又講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季康子又問了,所以一個觀念轉變過來很不容易。把沒有道德的人殺掉,讓老百姓都能以道德來處世待人,這個方法好不好?夫子說,你從事政治,焉能用殺?「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你一個領導者都是行善積德、樂善好施的,老百姓就被你感動了。所以「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夫子很有耐性。沒關系,季康子不聽,我們聽,這樣夫子就沒白講。不管是做君,還是做親,還是做師,都應該「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就以身作則。

  所以這個父子爭訟,孔子勸領導者要先反省,但是季康子還是說,殺了這個不孝的人,大家就不敢不孝了。孔子接著說,「他不孝你就殺了他,並沒有教育他,這個叫暴虐。」《孔子家語》跟《論語》配著看很好,《孔子家語》是故事,《論語》是很多好的教誨。《論語》裡面提到,「不教而殺謂之虐」,你還沒好好教他,你就處罰他,這個叫暴虐。

  那我們做領導的人這句話就很受用。底下的人做得不妥的,首先要問,曾經教會他沒有?可能我們馬上說:「有,我跟他講過了。」講過了,你有沒有看他的眼神是聽懂還是不懂?劈裡啪啦講那麼快,都沒有觀照到他的吸收狀況。你說我跟他講了,講得很詳細,他還是沒有做對。那你下一次教他的時候,教完以後就叫他現場做一次,那不就具體能確認他到底是不是真會了?那這個同仁不就在提醒我們做領導要做到多麼的具體、多麼的仔細嗎?下屬出了任何問題,就是我們這個領導還教得不夠仔細。用這樣的心境,我們扮演這個領導的角色就會不斷的提升。

  當領導者要有這樣的反省的態度。甚至於什麼?在團體裡面下屬犯錯了,馬上,「這是我的責任,我沒把他教會、我沒把他教好。」別人的指責過來的時候,你這個當領導的人把過錯能夠承擔過來,那你才有做領導的一種胸懷。你不能你下屬犯錯了,人家在批評,你還跟著罵他,那底下的人心都寒了,跟你這樣的領導真恐怖。人世間沒有吃虧的事情,真正能夠把過失往自己身上攬,自己的德行、能力都能夠在這些事件當中不斷的修正、不斷的提升。而不是出現情況的時候就是不高興、生氣、情緒,那個不只德行不能提升,也不能贏得同仁的一種向心力。

  夫子接著還說,「三軍大敗,不可誅也」,你三軍打敗仗了,領導者要先反思,而不是去降罪給底下的人。所以我們今天要教人民,首先自己先做到,百姓就會效法了。而領導者自己都先做到了,也教給人民,人民這個時候還沒有遵守的話,這個時候你再處罰他,他也知道罪過在哪裡。接著夫子比喻到,一仞高的牆,人民是爬不過去的,但是百仞高的山,童子都可以爬得上去游玩。為什麼?因為這個山它是傾斜的,所以縱使它有百仞高,他還是慢慢可以爬上去。而今天整個道德仁義的教化它已經傾斜太久了,所以人民早就都不知道那些標准,所以行為都超過這些仁義道德的准則了。所以道德已經傾斜了,難怪老百姓都犯錯了。接著說到,《詩經》裡面告訴我們,要教化人民使他們不迷惑,這樣子教化發揮作用了,就不用這些刑法、法律來要求人民了。在這段話當中,夫子也是一再提醒季康子,不要苛責人民,要自己做好,然後用心去教化。結果夫子這麼處理,這個事情傳出去之後,很多家庭裡面爭訟的人就把這個訴訟退掉,不願意再打官司了。

  所以上位者遇到一些境界的時候,都不見得是壞事,這個時候很理智的去處理,能反省自己去處理,很可能就能啟發到身邊所有的人。所以掌握情緒很重要。假如當下面對錯誤的時候都是指責,那可能整個團體不能在這個事情當中得到啟示、得到反省,反而還有更深的誤會、不滿,就麻煩。我們之前常常提到的,「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其實這句話跟我們每一天息息相關。我們今天所遇到的事,能反省、能理智,每一個人都得到啟發;可是當下假如是生氣、指責了,那彼此之間就更多隔閡。所以一念之間差別非常大。

  其實我們從學習傳統文化,從事弘揚傳統文化的工作,都是有一分利他的心,而那個利他不是說我們在講台上或者是私底下給人家分享這些經典就在利他,最大的利益、最深刻的利益在哪裡?在遇到境界的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就是符合經典,會讓對方終身不忘。本來一般人覺得很不好的事情,反而變成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榜樣。我們看夫子,夫子的家裡,馬廄失火了,這是不好的事情,夫子遇到這個事情,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傷人乎?」這句話記在《論語》裡面二千五百多年,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都受到夫子這個榜樣的感動。聖人是輕財物的,時時是為人著想。

  日本松下幸之助很不簡單,他工廠燒掉了,結果那個廠長在發生事故的時候人也不在,那損失應該是很重的。後來他去了解到,因為這個廠長母親這段時間都生病,他太焦急了,剛好去醫院照顧母親,就發生了這個事情。結果松下先生知道之後,把他調了一個工作,並沒有責罰他、並沒有辭退他,然後接著還告訴他,「你母親生這麼重的病,我這個當領導的都沒有能關心到,能給你放幾天假,讓你可以比較安心、專心的照顧母親,這是我的不對。」我們可以理解得到,這個同仁他失職了,造成公司這麼大損失,他已經非常內疚了,可是這個當下松下先生沒有指責他,反而是反省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那當下這個同仁內心是非常的感動的。而且感動的不是只有這個員工,還有誰會感動?要用心去感受一些文字沒有展現出來的東西,我們可以用心感覺得到。他所有的員工感不感動?很感動。工廠燒掉了,罵人,可不可以恢復原來的樣子?不可能,於事無補了。所以松下先生他也輕財物,他也是在每個境界當中,是先反思自己有沒有盡到自己的本分。領導有領導的本分,不是下屬有本分,他很理智的、不是指責跟發脾氣的來面對這些境界,沒有一個境界是不好的。他自己以身作則,反求諸己,那就感動了所有的同仁,進而他的同仁會以他的德行為榜樣。

  所以看到孔子處理這個父子爭訟,最後很多老百姓官司都不打了。確實上位者的言行對整個人民影響非常大。所以「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

  我們接著看一百零九句,我們一起來念一下: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而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孔子說到,下級、下屬事奉他的上級、領導,『不從其所令』,就是不光是看他怎麼說,不光是只聽他的命令而已,而是要看他怎麼做,『而從其所行』,看他具體是怎麼做的。『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在成人的世界裡面,人們不會聽你說什麼,人們會看你做什麼。其實從這個社會現象我們可以了解得到,真正言行一致是不容易的。所以在成人世界裡面,當我們被人家懷疑的時候,不要難過,也不要去責怪人家懷疑的人。懷疑是習氣,不好,傷害自己的真誠清淨心。可是為什麼人這麼容易懷疑?原因在哪?原因在這個社會太缺乏言行一致的人,所以人們容易懷疑,他也是受害者,我們不能去責怪他們。

  而人成長過程當中,最大的可悲是懷疑誰?懷疑父母。你看那時候內心有多大的煎熬。所以當我們看到青少年不聽父母的話,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父母也沒有做到讓他信任、佩服。一個孩子,一、二歲的孩子對他的父母沒有絲毫懷疑,怎麼後來會變成不信任?你換位思考,懷疑父母,對孩子來講那是他人生最大的磨難。誰不願意一生純然的信任他的父母?那是太痛快的事情,父母跟子女之間沒有絲毫懷疑,而且那種天性終生保持。所以真正把這些原因都找到,我們責怪人的心都沒有了。那你說責怪他父母嗎?經典當中告訴我們,「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他父母也沒人教他,我們這個傳統文化斷了好幾代了,所以現在很多人與人之間那些對立沖突、那些不好的心態,都是因為太久沒有這些聖賢教誨所造成的偏差。所以我們這一代很重要,要把它扭轉過來。人家不信任我們,但我們信任人家;人家對我們傲慢,我們一定對人家謙虛;人家對我們虛偽,我們一定對人家真誠。我們已經學的人,我們就不願意再迷惑、不願意再隨順習氣了,從自己要求起。

  所以團體裡面,下屬也好、同仁也好,時時在關注我們的行為有沒有言行一致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壓力還是動力?像我們在小學服務,學生都很單純、都很敏銳,三十幾雙眼睛盯著你看,你做的每個動作、說的每句話,他都在聽,他都給你記在心上。但是我們覺得那不是壓力,那是一種福報,那是一種動力,那是讓我們不再蹉跎了,一定要斷惡修善,不能帶壞了這些學生、不能辜負這些學生的信任。「人有至心求道」,真的下定決心要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學生的道德,「精進不止」,下決心、下功夫對治習氣,「會當克果」,一定可以成就自己的德行。「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的一個心態,你轉過來了,煩惱就變菩提了,壓力就變成動力了。大家好好轉轉看,一念之間而已。真的轉不過來,我們同參道友之間再來切磋切磋,相觀而善。

  好,這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