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五十七集)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上節課一百零九句講到的: 【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而從其所行。】 下屬都是會觀察上位者是不是言行一致,他才能夠佩服、才能夠服從。而接下來講到: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 上級愛好某一個事物,他的下級、下屬可能會更超過他的愛好。我們從家庭來看,父母的喜好,可能孩子青出於藍,他更喜好。你父母愛讀書,相信下一代的學問一定超過我們,因為他從小就學。但是假如是壞習慣,那就麻煩了,賭博、喝酒,小孩子從小他假如染上這個惡習,那就『下必有甚矣』。老師教學生,老師好的風范,學生從小記在心上效法,那他以後的成就可能超過老師了。其實我們現在跟古聖先賢、跟師長學習,把他們最難得的德行風范我們拳拳服膺在心中,那我們的成就不會比古聖先賢低。因為古聖先賢跟師長他們是把一生修學的智慧和盤托出,提供我們來學習。所以一個人能珍惜經典、珍惜師長老人家這一生的寶貴智慧,那他的學習是站在聖賢、師長的修學基礎來學習用功,他會少走很多彎路。最有福報的人就是老實聽話的人,所以「福在受谏」。 說到這裡,我們更具體來觀照,經典還有師父教誨的哪一句,我們不可須臾離也,隨時可以提起來?想到這裡就找出來我們為什麼進進退退,因為很可能沒有一句是真正時時放在心上。聖、狂之分,在乎一念,這些教誨不放心上,起的念頭可能就是貪瞋癡慢這些習氣了。老人家教誨我們很多遍的、最熟悉的,其中有一句,「念念為人著想」,這句話太重要了,我們最嚴重的就是自我太強,沒有這一句,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隨時在起作用。念念為對方想,「我」放下了,貪瞋癡慢疑就淡了,馬上自己的身心感覺不一樣,煩惱就少很多。所以人在修學的時候沒有法喜,鐵定沒有一句師父的教誨、經典的教誨放在心上。這個都屬於觀照,勘驗自己。實在講,要這樣子來觀照自己,「不自欺」才打得破。不然我們在相上看,每天我也都讀經、我也有聽經,但修學是重實質不重形式,你真正落實多少那才是我們的受益處。所以真的珍惜經典、珍惜師長的教誨,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 體會到了,就要百分之百不打折扣的去落實它。比方師長講的,「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就真的去做。遇到任何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絕對不情緒化,不發脾氣。發脾氣算嚴重的了,就是心裡面還有一點不舒服、一點悶悶的,這都是有情緒在裡面,都是瞋恨心在那裡蠢蠢欲動。這時候還能再往內觀照,就可以察覺到我們的「我貪」,我還在求什麼?我會有不舒服就是我所求的沒有求到。「他怎麼這麼不顧及我的面子,講那句話真難聽,太難受了。」這面子就是最害人的,人家還顧我們的面子干什麼?真的知道面子就是自己清淨心的障礙,這個時候別人不給我們面子就是給我們最好的歷煉的機會。你真想要成就自己,那這些境緣來的時候你反而會感謝對方,他的考驗才讓我們發覺我們的問題。 所以人真想成就了,就會感謝境界的考驗;假如不真想成就,就會覺得沒辦法,反正每天都要遇到,就考吧,就再看吧。所以能生感恩心的人是真正能把一切人都當作老師,只有自己是學生,都是來考驗我、來成就我的。唯有這樣的存心,真正面對一切人、事、物才能心平氣和。不然這個瞋,這個情緒,隨時都會現前。情緒一現前,我們之前的功夫就全部都破了,「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人的情緒一起來,那一個一個不妥當的念頭就相續不斷,叫「百萬障門開」了。所以真正自愛的人,絲毫情緒都不讓它起來,一起來趕緊,「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緊轉掉。 這句用在君臣關系,歷史當中有提到「楚王好細腰」,國人有很多女子就餓死了。楚王喜歡細腰的女子,這些女性就為了投楚王之好,可能想說會不會有機會被選到王宮裡面去?那要細腰就是少吃。結果很多人就餓,餓到最後就生病,甚至餓死的情況都出現了。所以這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一個例子。 人在團體當中,當領導是個緣分,也是個福氣。這樣的緣分應該期許自己珍惜這個緣,給團體的人好的啟示、好的人生引導,這是一個當領導者非常可貴的態度。而領導者的一舉一動確實對底下的人影響很無形。比方領導者講話特別大聲,到他們團體辦公室可能講話聲調不知不覺就大起來,或者這領導脾氣大,底下的人脾氣也挺大。我的觀察,很可能是一種情緒的傳遞,上面的人脾氣大,底下的人一接收到,敢怒不敢言,憋著,憋到最後找機會就發了,是吧?遇到同仁,或者遇到又是他底下的人,可能他的脾氣也就發出來。真不容易,不發脾氣真不容易。我聽到一個故事,給我啟示也很大。有個爸爸,他孩子還挺小,一歲左右,他就很急了,第一次當爸很著急,把他兒子抓起來,「叫爸爸,叫爸爸」,巴不得他馬上就會講。後來他孩子稍大一點,講話比較順暢了,突然有一天他父親看到他兒子在外面玩,把雞抓起來,「叫爸爸,叫爸爸」。這個小朋友什麼時候學會了他爸也不知道,無形當中都在影響。 其實我們能影響人,我們就必須要很慎重的來經營這個緣分,這是負責任的態度。所以「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因為這君、親、師的角色對孩子、對學生、對下屬的影響都比較大,上行下效。所以扮演這些角色,自我要求要高是非常合理的,因為影響力愈大,本身自我的要求就要愈高。所以為什麼以前的天子,他嚴格到什麼程度?「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沒有一句話可以亂講。 諸位學長,假如從現在開始你連一句話都不能亂講,好不好?很多人會說,那多痛苦,讓我開開玩笑吧。真正的快樂不是開玩笑來的,真正的快樂是隨順性德,「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來的。開玩笑,尤其又拿人開玩笑的,那哪能得什麼喜悅?那是一下子順從自己的習性,順從那個不尊重人的習性。就好像說喜歡喝酒的喝了兩口酒好像很快樂,事實上他的身體都搞壞了。我們沒有去觀照到對人的尊重,然後拿人開玩笑,那哪有快樂?所以這個亂開玩笑,現在在團體當中比較明顯,因為人現在講話不穩重,有時候绮語。像我們在教育界,學生尊我們為老師,可是我們言語假如不謹慎,比方說留學生下來補作業,結果幾個同仁剛好一起談話,那時候講話的態度跟在台上就差很多,有時候一些輕浮的話就出來了。不謹慎,學生在旁邊聽著。這個現象我當時候在學校有發現,我得給那個同仁使使眼色,提醒他學生在旁邊不可以講這種話,有時候使半天他看不懂。 包含當父母、當長輩的人,現在也不敏感,都覺得很好玩,其實那個绮語、那個輕浮、那個不莊重都給孩子不好的影響。我們現在這些道理不搞清楚,可能天天在造孽,下一代都被我們帶壞了。所以受過傳統文化教育的人,他當長輩,一言一行都想到要給當下的這些孩子好榜樣,不能給他們不好的影響,有這種心境才有做長輩的資格。像成人有時候好玩,孩子們一起聚會,那孩子才五歲、六歲,大人就在那裡,「他們兩個一對啦」,就在那拿孩子開玩笑,都不敏感。所以現在的小朋友幼兒園就談戀愛,誰的影響?你父母也不謹慎,有時候都是拿這些在開玩笑,所以孩子他從小就受不好的影響。 包含電視節目裡面男女關系都談得很多,這些暧昧,小孩子從小看電視,他就覺得這個很正常,他的情愫很早就動了,他的理智沒有建立起來。包含幼兒園教唱歌,居然教孩子唱「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還有唱「對面的女孩看過來」,這長者根本都不敏感。甚至於現在那些模仿秀,讓那四、五歲的孩子在那唱情歌唱得整個臉揪在一起,大人覺得很好玩。所以我們的下一代都在我們這種不明理,覺得沒什麼、很好玩當中被誤導。甚至有些廣告,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給人家拿回去了,那個是偷盜!這些拍廣告的人沒有這些意識,好像這個東西好到讓人受不了,然後就拿回家裡去,其實那個是盜的行為。孩子他很單純,他隨時在學習。現在很多綜藝節目都是拿人開玩笑,那大人一邊看一邊笑笑笑,小孩在旁邊,他以後也這樣去揶揄他人怎麼辦?所以我跟那些朋友講,我說你覺得很好玩,那孩子不知道那樣是不對的。這麼一提醒,他們才說對!所以接下來這個經句就講到: 【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 你所喜歡的、討厭的,這個不得不謹慎,因為這個好惡可能都是下屬、都是民眾的表率,他會跟著你學、跟著你做。齊景公有一次碰上他養的狗死了,結果他就給身邊的人交代,說給這個狗辦個告別式,還幫它弄個棺材,很隆重的,然後要把它厚葬。這個消息晏子知道了,馬上來詢問景公這件事情。結果景公一看晏子來了,「有什麼大驚小怪,我跟他們開開玩笑,好玩,沒什麼、沒什麼,就一只狗而已。」結果晏子當下就講,「孤老凍餒」,現在孤兒、老人很多都凍死、餓死,「而死狗有祭」,一只死掉的狗還幫它辦祭禮,老百姓都餓死了,你還在這裡好玩,還拿錢去幫一只狗辦祭禮。「鳏寡不恤」,寡婦、失去妻子的人,這些都是世間可憐人,你都不去體恤他,照顧他的家庭,「死狗有棺」,還給這只狗買棺材。你這一個「好玩」,老百姓了解到了,老百姓能不寒心嗎?老百姓還能擁護你嗎?你一個好玩,都不知道給整個人民的感受是什麼。景公這件事情他覺得好玩,他覺得這樣好玩,他身邊這些谄媚的臣子統統都迎合他的口味,這時候君王就耗在這些根本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忠臣都是來勸谏的,忠言逆耳,佞臣都是陪他放縱這些嗜好的人。 當然晏子這麼一分析,景公就趕緊收斂,不敢再這麼干下去。所以上位者的好惡,底下的人都會有回應。今天為什麼會有魏徵?因為唐太宗愛民,他要把國家治理好,這是他所好,「上好仁,下好義」,他感來的大臣就是一心為國家來付出。所以『不可不慎』,是人民的表率。從這句當中體會到,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影響是隨時隨地的,這個時候領導者這種正己的態度,敏感度也會愈來愈高。 我們再看一百一十句,我們先一起念一下: 【我有公心焉。則士民不敢念其私矣。我有平心焉。則士民不敢行其險矣。我有儉心焉。則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徵者也。】 經句裡面提到『我有公心焉』,這個「我」是指上位者,他能有公正的態度、公正的存心,他的臣民就不敢念念想著他的私欲了。因為公正的人他就有一股正氣,底下的人他可以感覺到在這樣的團體裡面,他是不能夠謀自己私欲的,時間久了慢慢這個德行就能感染臣子跟人民了。就像堯、舜確實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他們念念都以天下著想,在這樣的一個風范之下,他的人民都以不能像堯、舜這樣的德行而感到羞恥。接著,『我有平心焉』,上位者能夠平等正直的態度,『則士民不敢行其險矣』,那人民、下屬就不敢,「險」就是铤而走險,然後去謀自己的私利,不敢這麼做。所以這個德行本身它能產生一種攝受人心的力量。 接著講,『我有儉心焉,則士民不敢放其奢矣』,上位者如果能夠有節儉的態度,人民就不敢奢侈、浪費。在東漢時期,漢明帝的夫人馬皇後,她非常節儉,而且衣服很多都是自己做的,她的雙手因為常常勞動做衣服,都長繭了。而她的傭人,包含後宮的妃子,穿的衣服都很樸素,不會有很多華麗的裝飾品。因為她是皇後,她一做出來,底下的人就不會奢侈浪費,會效法她。所以一個皇後節儉,她影響的就是整個皇宮,以至於母儀天下,影響整個天下的人。從治家來講,一個母親節儉的話,她的孩子就不會奢侈浪費了。包含當老師的,每天跟學生相處,能夠節儉的話,其實「人之初,性本善」,好的行為看了,人一接觸他都會有感動。 像從小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我奶奶是很節儉,當時候看老人家一張衛生紙分三、四次用,我記得小時候看了確實有點搖頭,怎麼省成這個樣子?很奇妙,雖然在那裡搖頭,但是還是很佩服。後來自己長大了,賺錢了,反而就很捨不得亂花錢。然後腦海裡就很多奶奶留下來的這些行為風范,像我奶奶走到哪電燈就關到哪,我也不知道啥時候受影響,我走到哪電燈現在也是關到哪。當然不要關到讓人家走路跌倒了,這還是有個度,但是就是對水、對電、對任何一個細小的物品都不糟蹋。包含小時候的印象,飯粒掉在地上,父親撿起來吃,那麼自然,可是給我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朱子治家格言》也講,「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而且節儉的人,他是長養他的仁慈心,節儉省下來可以讓更多的人用,而且節儉的時候那種對物品的愛惜,很自然的,對人也會是這個態度。儉,慢慢的能讓自己的存心接近仁德。假如奢侈就麻煩了,奢侈就不惜福了,甚至於別人的付出都覺得理所當然。 接著講,『此躬行之所徵者也』,這是上位者,「躬行」就是他以身作則,「徵」就是能形成一個風氣,這也是他以身作則所產生的好的作用。太宗皇帝他在當皇帝以前,他是世子,當時候他是負責秦王府,他底下有很多干部跟隨他很長的時間。後來他當了天子,當上皇帝了,那當皇帝了他要啟用很多的人才,結果本來的太子的下屬,還有齊王府,就是他本來那個弟弟的下屬,他都有很多的啟用,只要他們是人才。所以能創貞觀之治,首先太宗皇帝的度量很大。魏徵獻計要置他於死地,他當上皇帝之後馬上重用他,因為他也是忠於他的主子。同樣的,雖然他弟弟、他的哥哥以前是跟他有權力上的一種爭奪,但是他當皇帝之後都是一心為整個國家著想,他公平對待,沒有說這是以前跟過我的人,他就有偏心,沒有。 結果房玄齡就給太宗皇帝說到,您現在啟用這麼多太子的人、齊王府的人,以前跟著你的這些老人,就是秦王府的這些干部們,沒有被重用,現在都有些抱怨。房玄齡反應了這個情況,太宗馬上就講到,堯、舜是聖王,他們的兒子丹朱、他們的兒子商均沒有當天子的才能,所以堯、舜是絕對沒有私心的,他們還是用了很大的心血找到好的人來繼承天子。所以「君人者」,就是天子、皇帝,一定要天下為公。孔明是一個小國的宰相,他都能夠做到大公無私。他舉了孔明講的一句話,說「吾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我的心就好像秤、天平,他必須很公平的去處理每件事,不會因為哪個人跟我交情好或者不好,我就偏了心了,輕重就不客觀了,這是不行的。小國的宰相尚且如此,太宗現在是大唐的皇帝了,那更不能有絲毫的偏心。所以當皇帝的人對歷史要很了解,隨時可以舉這些歷史的榜樣出來。 而且他也同時藉這個機會教育大臣、教育臣子。他說到,我們所有的衣食都是老百姓的納稅錢、老百姓的血汗錢,我們坐在這個位子就是要安定百姓,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所以一定要選出真正有德才的干部出來才對得起百姓。你們應該來談的是什麼?是他們有沒有能力能夠做好這個工作、當個好官,而不是來這裡給我抱怨我沒有念過去的交情。所以當領導的人要很公平、很理智,不能徇私才行,不能感情用事才行。所以太宗也是很念情義的人,但是他在處理這些公事還是非常冷靜。 接著我們看一百一十一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太公曰。將有三禮。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張蓋幕。名曰三禮也。】 我們看到這個『禮』,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它不是限制人、不是要求人,而是這個禮都是通達人性的。我們遵循這個禮,我們就可以慢慢的恢復我們的性德,就像一個為人子他能守對父母這些禮,那他的德日進了。所以這個禮是成就我們的德行,絕不是來限制我們。包含這個禮在軍隊當中,都是通達人性的。因為在軍隊當中,他們要出去打仗,這都是生死攸關的,所以將帥要能跟這些士兵們都是不分彼此,團結在一起,他們才能夠打勝仗。 所以姜太公說到,將帥要首先遵守這個『三禮』的禮法。哪「三禮」?冬天不穿皮衣,『不服裘』,「裘」是皮衣;『夏日不操扇』,夏天不持扇子;『天雨不張蓋幕』,下雨天不張傘蓋,這樣才能表現出跟士兵同甘共苦,這就是將帥所遵守的三禮。真正這個將帥他能以愛心來對待這些士兵的話,那他很有情義,大家都沒皮衣可以穿,就他穿了,他心裡也不好受;大家都熱,只有他拿著扇子在那裡扇涼,他也很過意不去的,這是人性裡面很自然的態度。所以他待士兵應該就像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比他年紀小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跟他們同甘共苦。所以下雨了只有他有傘蓋可以撐,我想愛士兵如子的人可能也做不出來。而且守這三個禮,他能真正理解到士兵們的冷暖,他的生活的實際情況,就很能感同身受他們生活上的需要,進而在這些生活去體恤、去照顧好士兵。 在宋朝有個名將叫曹彬,他確實能夠體恤他的士兵。有一次剛好有個士兵犯錯了,結果判了罪之後,是執行打幾十板軍棍,判了以後隔年才執行。結果就有人很好奇了,「將軍,他判了罪,你為什麼隔年才處罰他?」隔那麼長的一段時間,他們不了解。結果曹彬就說了,當時候判他罪的時候他剛娶太太,那個時候執法打他,怕他家裡的人會覺得就是因為娶了這個太太,所以才這麼倒霉。那他這個太太可能這一輩子在他們家就很難被家裡的人接受了。所以隔了一年再來執行,他們家裡的人不會把她聯想在一起。他當將軍的人體恤到這麼細微的地方,這只是一件事情,假如在更多生活細節都是這樣子去體恤士兵,那真的都是上下一心來為國家。 而孟子在他的教誨當中也有提到,夏、商、周這三代能夠得天下,都是以仁慈心得天下,「其失天下也,以不仁」。所以仁不仁慈是得天下跟失天下的關鍵,能不能設身處地,也是失人心跟得人心的關鍵所在。所以這個「禮」它都是體恤人心、通達人情,進而能夠將帥做出榜樣來,能夠凝聚人心、得人心。 我們接著看一百一十二句,這句我們在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我們也念一遍復習一下,念的時候隨文入觀,因為我們之前有一起學習過,觀照這個態度我們有沒有已經放在心上了?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弗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這個『恕』就是能體恤人情,自己沒有做到,去要求他人,這在人情上人家是沒有辦法心悅誠服的接受。所以這段話當中,我們要求下屬、要求孩子、要求弟弟,以至於要求另一半、要求朋友,這在五倫關系當中我們要去要求的時候,首先反思我們自己有沒有先做好,這個都是恕道。而且不只要這麼去觀照,面對自己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嚴以律己;面對別人還沒有做到位的地方,要寬以待人。這也是通達人性的態度。因為人太容易原諒自己了,所以得嚴以律己。比方我們親戚朋友有錯了,你幾天就耿耿於懷,甚至批評羅嗦好多次。我們回想一下,我們一天犯幾次錯?很多次,可是我們都沒有這樣要求自己。所以確實這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個也都是通達人性的好教誨。 寬以待人,別人有犯錯了,我們能包容,然後能自己先做好樣子,把人的慚愧心喚起來。慚愧心喚起來,那是很自然的性德流露,它是自動自發的,跟我們嚴苛、指責的態度去對待他,那不一樣的。他沒辦法,你這麼要求了,他不干也得干給你看。但是可能陽奉陰違,那不是你的德行把他的羞恥心很自然的喚醒。這個叫「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你是嚴苛的要求他,他只是想著不要被你處罰,但是他不見得有羞恥的心。我們自己做好,然後又寬恕他人,喚醒的是人的性德、羞恥,而且終身受我們的影響。 在《德育故事》當中,劉寬他待人很寬厚,他沒有那種苛刻指責。有個人看見他就對他講:「你這頭牛是我的。」他看這人這麼肯定,他當下就把那牛讓他帶走了。結果後來這個人把牛牽回去發現他搞錯了,他們家的牛回來了,就對劉大人很不好意思,趕緊把這頭牛還給他,去向他請罪。諸位學長,假如是你,你會怎麼做?裡面一股怨氣終於可以發一發了,罵他一頓。所以修養處在這裡,人家錯怪他了,他內心一點情緒都沒有,度量大。當他看到那個人那種慚愧不好意思的時候,他馬上跟他講,「這牛長得很像,是很正常的,你不要自責,不要自責,謝謝你還把我的牛帶回來。」人這種寬厚,給人心靈很深的震撼,不只給這個人震撼,這個人那分感動,一定會去告訴他的親朋好友,那劉大人的教化就傳開了。 後來他的太太覺得好像看她丈夫一輩子沒有生過氣,就想了一個方法看能不能讓他生氣,就交代他的婢女,有天端上羹湯,燙的羹湯,剛好他上朝以前端給他喝,然後故意把羹湯打翻了。那上朝前穿的是朝服,馬上就要上朝去了,結果一打翻就把他的朝服給搞髒了。當下劉寬扶起這個婢女,問她說,「你的手有沒有燙傷?」這不簡單,人的德行、修養在哪裡勘驗?就是遇到事情的第一念,那個騙不了人的。他假如有把朝服放在心上,那第一念不可能是為那個婢女著想。所以真的是沒有為自己想,念念就是為對方著想。我想他這個僕人這一輩子都效法學習他,被他感動了,當然他太太以後也不會做這種事情了。 而我們真正在要求別人以前,都是首先先反觀自己有沒有先做到位,那這樣子不斷的會要求提升自己,沒有這個態度我們去要求人,反而適得其反,甚至讓人家不能接受,甚至埋怨、抱怨都有可能。 所以我們看這個一百一十三句,《禮記》裡面講到的,這個確實通達人情事理,我們念一下: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所以有德行的君子,有德行的領導人,『有諸己』,有之於己,就是自己有了好的德行、善行了,『而後求諸人』,然後他才帶動別人行善,自己沒有做到以前不先去要求人。我們現在確實也是善心,遇到好的教誨,遇到老祖宗這些文化很好,都很希望別人也能學到,介紹給別人,這是好心。而我們去介紹給別人的時候,很多教誨可能我們自己都沒做到,沒做到,然後又拼命介紹給他人,現在人信心不容易建立,疑心容易起來,人家一看,你說這個很好,你自己都沒有做,怎麼學這麼久了都不做?反而讓人家懷疑,學經典、學傳統文化,好像也不見得比較好,那可能無形當中就讓人家懷疑或者反感。所以還是要先自己去力行,這個很重要。「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這個「知所先後」很重要。我們現在有時候太熱心了,把時間都花在介紹別人學,自己沒有下真實的功夫去把經典做到、演出來,反而自己沒有做到,要進一步再去給人影響,再去提醒人、教化人,就不容易了。 接著講,『無諸己,而後非諸人』,「無諸己」就是自己沒有這些不好的惡行,然後再禁止別人作惡。因為假如我們要求對方的,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壞習慣,那當然對方是不能接受的。就像我們讓孩子孝順,可是當父母的人不孝,你去要求他,他不能接受的;你去指責他,他也不能接受的,有句成語叫「五十步笑百步」,這個人家是很難服氣的。所以這段話也是提醒我們,時時要反求諸己。在《中庸》當中,有比喻君子處世的一個態度,反求諸己的態度,用射箭來做比喻。今天我們射箭沒有能射准,「失諸正鹄,反求諸其身」,就反省自己射箭的技術不好,不能怪風太大,還是怪弓箭不好怎麼的,就把責任推給他人,或者推給這些外在的環境,那心就不在道中,不在自我反省當中。 在清朝有康干盛世。我們在處世待人當中,冷靜去感受,我們要去影響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教化全國百姓創造一個盛世,那個德行都是聖德才做得到。所以我們看太宗皇帝、看康熙皇帝,那不得不佩服。而康熙皇帝確實在力行這個「反求諸己」,做得非常好。他在位六十一年,他晚年的時候也常說到,只要發生地震,發生水災、旱災,他絕對反省自己,會降下這些災,是自己德行不好,忏悔,到天壇認錯、祈福,很快這個災難就化解掉了。他們也是深明宇宙人生的道理,就像《尚書》提到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有災禍出現了,他是一個國家領導人,他首先反省,老百姓就效法他,進而趕緊去帶頭行善,災難化掉了。他沒有指責任何人,自己先反省。而且他提到,上位者常常要管理人、要訓導人,首先也應該先從嚴格要求自己開始做起。 康熙皇帝其實他一生也遇到非常多大的考驗,這絕對要創造一個功業沒有一帆風順的。當時候有發生明朝的降臣三藩之亂,那也是很嚴重的情況。當時他在跟大臣們商議的時候,最後決定要削藩。結果後來三藩造反,就有人提到當初有一些大臣贊成削藩的,他們這個建議不妥,所以才造成這個動亂。當下康熙皇帝講:「在做決策的時候我也在,所以這個責任不能推給當時候提這些建議的大臣,我在場做的決定,我應該負最大的責任。」其實當下康熙皇帝這麼說的時候,當時候那些提削藩意見的臣子是非常感動的,不然可能就要降罪於他們了。所以他不把罪過推給下屬。而且他也是個明白人,也看清楚了三藩遲早有一天還是會作亂的。 所以一個領導者在狀況出現的時候能反求諸己,那大家學到的是德行,是正確的處世態度。假如情況出現的時候沒有反求,反而是指責,那可能這種互相指責的風氣就會形成。所以一個團體的風氣,領導者的影響就很大,「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當下這個言語態度都是影響整個團體的。 我們接著來看一百一十四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這段最後講到能夠做到這些德行的是真正的君子,真正有君子之風。我們看到一開始就講,君子能做到,『能為可貴』,能做出值得人家尊重的事情,這個「貴」就是值得人家尊重,而不是說地位高。『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夠做到值得人家信任的行為,但不能要求,不能說讓別人必定要信任自己。其實這些教誨當中,君子都是要求自己,不要求他人,而且處世也很豁達,「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人很多煩惱都是來自於太強求。所以我們今天希望別人尊重我們,首先我們要做出值得人家尊重的行為出來。而真的做了,人家不尊重我們,我們也問心無愧就好。能做出值得人家信任的行為,那假如別人不信任我們,我們也不罣礙。而且日久見人心,反正我繼續都是誠信的行為,總有一天他還是能夠信任的。 『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德行是可以承擔責任、重任的,但不能強求自己有了德才然後別人一定要重用我們。因為有沒有被重用,那是因緣具不具足,我們有德才人家不用,我們理得心安就好。不然變成強求因緣,最後自己覺得懷才不遇,最後還怨天尤人,就不好了。所以孔子很豁達,人家信任了,他一心一意為國家團體;人家不信任了,他自己「捨之則藏」,他自己也是樂在道中,他也不罣礙、不強求。 接著說到,『君子恥不修』,君子羞恥的是自己沒有好好的修養品德,沒有真正的德行感到羞恥。『不恥見污』,不以被人家侮辱而感到羞恥。『恥不信』,羞恥自己沒有做出誠信的行為。『不恥不見信』,不以不被人家信任而感到羞恥、難過。『恥不能』,羞恥自己沒有才能、德行來承擔重任。『不恥不見用』,不以不被任用而感到羞恥。君子求諸於己,不怨天、不尤人。 而我們看到這些處世的態度,再反觀自己的心境,就會有很大的啟示了。比方我們難受的地方,別人侮辱我們,我們很難受,那就跟君子之風不相應。是羞恥自己沒有做出好的德行、行為,人家侮辱不放在心上,甚至於人家侮辱,不只不會難過,當作給自己很好的考驗。而且坦白講,人家侮辱我們,是給我們送福報來了。《了凡四訓》當中講,「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他的侮辱不是事實,那我們的子孫就有福報了。因為他侮辱我們,人欠你的,天會還你。所以被人家侮辱不覺得羞恥、不覺得難過,而且當作福氣來了,那真的當下處世的態度可以「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所以人家批評我們,是事實,我們很感激他;不是事實,我們也覺得很能釋然。能有這些心境,其實我們在處世當中應該不會有煩惱的。人很多心裡難受,往往都是很在乎別人講我壞話、別人誤會我,那就難過好幾天;別人不信任我,好像做起事來都有氣無力的。 「恥不信,不恥不見信」。宋朝有一個大臣叫呂蒙正,他在上朝的時候剛好後面有個官員就在他背後在那講到,「這種人也當官?」就羞辱他。後來旁邊的朋友就跟他講:「我去了解一下,到底這個批評的人是誰。」結果呂蒙正講:「你不要去問了,問了以後我知道是誰,還落個印象。」人家侮辱他,他完全能包容,不在乎。後來皇帝要他推薦人才,結果他推薦之後,皇帝不采納,讓他回去再重推薦。結果連續推薦三次,人選他都不改,皇帝就很生氣:「我叫你改,你都不把我的話當一回事!」結果呂蒙正就講:「我是推薦人才,不是投你所好,我不想做谄媚的臣子。」這是「恥不信」,自己做出來是不是真正無私,是真正無欲則剛,不帶任何有媚上的態度,這樣其實才能真正取信於天下、取信於皇帝。一時皇帝不能理解,他也不難受,他堅持他做人的原則。甚至於皇上把他罷官了,他還是「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這個才是功夫。「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素貶官行乎貶官,素罷黜行乎罷黜,「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我們在任何境界,只要心裡難受了,就是我們心地功夫不夠,君子應該是無入而不自得,都很自在的。有能力不被用也不罣礙,我們現在很在乎名利的話,不被人家重視,自己就很不歡喜、就很多煩惱。事實上,當我們沒有被重用而生煩惱,我們也不可能是能扛大任的人。所以假如我們感覺到好像責任都不到我們身上來,那很可能我們自己君子的心態還沒有到位。真的讓我們扛責任了,我們一堆煩惱,反而也制造團體的煩惱。一個扛大任的人是有擔當的,是能調伏自己的煩惱。扛了責任,還要領導常常還得要來調我們的心態,還得安慰我們,那叫添亂。 所以,『是以不誘於譽』,君子不會被這些虛名、虛譽所引誘,他很清楚他做事的目的,都不是求名聞利養,是求利益人的。『不恐於誹』,不因為別人侮辱毀謗而恐懼、擔心或者難過。『率道而行』,遵循正道去做。『端然正己』,他是端正自身,都是觀照自己有沒有跟道德、跟經典相應。『不為物傾側』,不被這些外物、境緣動搖他的心。『夫是之謂誠君子』,這樣的修養、處世的態度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這「不為物傾側」,真的遇到任何境界心都不會動,這個不做到「無欲則剛」是不大可能的。而人會被境界所轉,他還是有自私自利在,太在乎自己了。假如能把自我放下,那這些貪瞋癡慢的習氣就能不起作用了。所以學君子,首先要學習把自我放下來,能夠時時處處為對方著想,尤其是當領導者的話,時時處處為團體、為國家社會著想。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我們能夠提醒自己隨時隨地是學傳統文化的好榜樣,自己的心要常常能穩得住,不能被境轉,不能給人家壞的榜樣看。 好,這一節課就跟大家先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