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佛經串講27--華嚴經解分19十地品之一(選)


 2010/6/18    熱度:3637    下載DOC文檔    

五時佛經串講27--華嚴經解分19十地品之一()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蓮友,大家好!

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首先,我們都來禮敬我們的大恩導師,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三遍.

 

今天,我們來學習華嚴經解分的十地品之一,請大家先看選出的經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

  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眾俱。其諸菩薩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悉從他方世界來集;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入一切如來智所入處;勤行不息,善能示現種種神通;諸所作事,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而不失時;為成菩薩一切大願,於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剎,勤修諸行,無暫懈息;具足菩薩福智助道,普益眾生而恆不匮;到一切菩薩智慧方便究竟彼岸,示入生死及以涅槃而不廢捨;修菩薩行,善入一切菩薩禅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明智,諸所施為皆得自在;獲一切菩薩自在神力,於一念頃無所動作,悉能往詣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為眾上首,請佛說法,護持諸佛正法之輪;以廣大心供養承事一切諸佛,常勤修習一切菩薩所行事業;其身普現一切世間,其音普及十方法界,心智無礙,普見三世;一切菩薩所有功德悉已修行而得圓滿,於不可說劫說不能盡。其名曰:金剛藏菩薩、寶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德藏菩薩、蓮華德藏菩薩、日藏菩薩、蘇利耶藏菩薩、無垢月藏菩薩、於一切國土普現莊嚴藏菩薩、毗盧遮那智藏菩薩、妙德藏菩薩、栴檀德藏菩薩、華德藏菩薩、俱蘇摩德藏菩薩、優缽羅德藏菩薩、天德藏菩薩、福德藏菩薩、無礙清淨智德藏菩薩、功德藏菩薩、那羅延德藏菩薩、無垢藏菩薩、離垢藏菩薩、種種辯才莊嚴藏菩薩、大光明網藏菩薩、淨威德光明王藏菩薩、金莊嚴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薩、一切相莊嚴淨德藏菩薩、金剛焰德相莊嚴藏菩薩、光明焰藏菩薩、星宿王光照藏菩薩、虛空無礙智藏菩薩、妙音無礙藏菩薩、陀羅尼功德持一切眾生願藏菩薩、海莊嚴藏菩薩、須彌德藏菩薩、淨一切功德藏菩薩、如來藏菩薩、佛德藏菩薩、解脫月菩薩。如是等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諸菩薩摩诃薩眾,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即時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剛藏,乃能入是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威神力故,亦是汝勝智力故,欲令汝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所謂:令入智地故,攝一切善根故,善簡擇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能說法故,無分別智清淨故,一切世法不染故,出世善根清淨故,得不思議智境界故,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又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如實說菩薩十地差別相故,緣念一切佛法故,修習分別無漏法故,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故,善入決定智門故,隨所住處次第顯說無所畏故,得無礙辯才光明故,住大辯才地善決定故,憶念菩薩心不忘失故,成熟一切眾生界故,能遍至一切處決定開悟故。善男子,汝當辯說此法門差別善巧法,所謂:承佛神力如來智明所加故,淨自善根故,普淨法界故,普攝眾生故,深入法身、智身故,受一切佛灌頂故,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故,超一切世間道故,清淨出世善根故,滿足一切智智故。
  爾時,十方諸佛與金剛藏菩薩無能映奪身,與無礙樂說辯,與善分別清淨智,與善憶念不忘力,與善決定明了慧,與至一切處開悟智,與成道自在力,與如來無所畏,與一切智人觀察分別諸法門辯才智,與一切如來上妙身、語、意具足莊嚴。何以故?得此三昧法如是故,本願所起故,善淨深心故,善淨智輪故,善積集助道故,善修治所作故,念其無量法器故,知其清淨信解故,得無錯謬總持故,法界智印善印故。
  爾時,十方諸佛各伸右手摩金剛藏菩薩頂。摩頂已,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普告一切菩薩眾言:諸佛子,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智地?佛子,菩薩摩诃薩智地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我亦如是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佛子,此菩薩十地,三世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何以故?此是菩薩摩诃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法光明門,所謂:分別演說菩薩諸地。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
  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復分別。是時,一切菩薩眾聞菩薩十地名,不聞解釋,鹹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緣,金剛藏菩薩唯說菩薩十地名而不解釋?
  解脫月菩薩知諸大眾心之所念,以頌問金剛藏菩薩曰:

  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說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
   一切鹹決定,勇猛無怯弱,何故說地名,而不為開演?
   諸地妙義趣,此眾皆欲聞,其心無怯弱,願為分別說!
   眾會悉清淨,離懈怠嚴潔,能堅固不動,具功德智慧。
   相視鹹恭敬,一切悉專仰,如蜂念好蜜,如渴思甘露。

  爾時,大智無所畏金剛藏菩薩聞說是已,欲令眾會心歡喜故,為諸佛子而說頌言:

  菩薩行地事,最上諸佛本,顯示分別說,第一希有難。
   微細難可見,離念超心地,出生佛境界,聞者悉迷惑。
   持心如金剛,深信佛勝智,知心地無我,能聞此勝法。
   如空中彩畫,如空中風相,牟尼智如是,分別甚難見。
   我念佛智慧,最勝難思議,世間無能受,默然而不說。

  爾時,解脫月菩薩聞是說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善淨深心,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近百千億佛,成就無量功德善根,捨離癡惑,無有垢染,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善哉!佛子,當承佛神力而為演說,此諸菩薩於如是等甚深之處皆能證知。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願說最安隱,菩薩無上行,分別於諸地,智淨成正覺。
   此眾無諸垢,志解悉明潔,承事無量佛,能知此地義。

  爾時,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雖此眾集善淨思念,捨離愚癡及以疑惑,於甚深法不隨他教;然有其余劣解眾生,聞此甚深難思議事,多生疑惑,於長夜中受諸衰惱。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雖此眾淨廣智慧,甚深明利能決擇,其心不動如山王,不可傾覆猶大海。
   有行未久解未得,隨識而行不隨智,聞此生疑墮惡道,我愍是等故不說。

  爾時,解脫月菩薩重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願承佛神力分別說此不思議法,此人當得如來護念而生信受。何以故?說十地時,一切菩薩法應如是,得佛護念。得護念故,於此智地能生勇猛。何以故?此是菩薩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諸佛法故。譬如書字、數說,一切皆以字母為本、字母究竟,無有少分離字母者。佛子,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是故,佛子,願為演說!此人必為如來所護,令其信受。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善哉佛子願演說,趣入菩提諸地行!十方一切自在尊,莫不護念智根本。
   此安住智亦究竟,一切佛法所從生,譬如書數字母攝,如是佛法依於地。

  爾時,諸大菩薩眾一時同聲向金剛藏菩薩而說頌言:

  上妙無垢智,無邊分別辯,宣暢深美言,第一義相應。
   念持清淨行,十力集功德,辯才分別義,說此最勝地。
   定戒集正心,離我慢邪見,此眾無疑念,惟願聞善說!
   如渴思冷水,如饑念美食,如病憶良藥,如蜂貪好蜜;
   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善哉廣大智,願說入諸地,成十力無礙,善逝一切行!

  爾時,世尊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名菩薩力焰明,百千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遍,三惡道苦皆得休息;又照一切如來眾會,顯現諸佛不思議力;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作是事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台而住。時,十方諸佛悉亦如是,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其光名號、眷屬、作業悉同於此,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眾,並金剛藏菩薩身、師子座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台。時光台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

  佛無等等如虛空,十力無量勝功德,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
   佛子當承諸佛力,開此法王最勝藏,諸地廣智勝妙行,以佛威神分別說。
   若為善逝力所加,當得法寶入其心,諸地無垢次第滿,亦具如來十種力。
   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
   應說諸地勝智道,入住展轉次修習,從行境界法智生,利益一切眾生故。

  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欲令大眾增淨信故而說頌曰:

  如來大仙道,微妙難可知,非念離諸念,求見不可得。
   無生亦無滅,性淨恆寂然,離垢聰慧人,彼智所行處。
   自性本空寂,無二亦無盡,解脫於諸趣,涅槃平等住。
   非初非中後,非言辭所說,出過於三世,其相如虛空。
   寂滅佛所行,言說莫能及;地行亦如是,難說難可受。
   智起佛境界,非念離心道,非蘊界處門,智知意不及。
   如空中鳥跡,難說難可示;如是十地義,心意不能了。
   慈悲及願力,出生入地行,次第圓滿心,智行非慮境。
   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佛力故開演,汝等應敬受。
   如是智入行,億劫說不盡,我今但略說,真實義無余。
   一心恭敬待,我承佛力說,勝法微妙音,譬喻字相應。
   無量佛神力,鹹來入我身,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

  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供養諸佛,善集白淨法,為善知識,善攝善清淨深心,立廣大志,生廣大解,慈悲現前,為求佛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救一切世間故,為淨大慈悲故,為得十力無余智故,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佛子,菩薩起如是心,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攝,最上深心所持,如來力無量,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隨順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踴躍、多勇猛、多無斗诤、多無惱害、多無瞋恨。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念諸佛故生歡喜,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念諸菩薩故生歡喜,念諸菩薩行故生歡喜,念清淨諸波羅蜜故生歡喜,念諸菩薩地殊勝故生歡喜,念菩薩不可壞故生歡喜,念如來教化眾生故生歡喜,念能令眾生得利益故生歡喜,念入一切如來智方便故生歡喜;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遠離凡夫地故生歡喜,近智慧地故生歡喜,永斷一切惡趣故生歡喜,與一切眾生作依止處故生歡喜,見一切如來故生歡喜,生佛境界中故生歡喜,入一切菩薩平等性中故生歡喜,遠離一切怖畏毛豎等事故生歡喜。何以故?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離。何以故?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菩薩如是遠離驚怖毛豎等事。
  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廣大志樂無能沮壞,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所謂:信增上故,多淨信故,解清淨故,信決定故,發生悲愍故,成就大慈故,心無疲懈故,慚愧莊嚴故,成就柔和故,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日夜修習善根無厭足故,親近善知識故,常愛樂法故,求多聞無厭足故,如所聞法正觀察故,心無依著故,不耽著利養、名聞、恭敬故,不求一切資生之物故,生如寶心無厭足故,求一切智地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故,求諸波羅蜜助道法故,離諸谄诳故,如說能行故,常護實語故,不污如來家故,不捨菩薩戒故,生一切智心如山王不動故,不捨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集助菩提分法無厭足故,常求上上殊勝道故。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所謂:生廣大清淨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余;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從兜率天宮沒、入胎、住胎、初生、出家、成道說法、示現涅槃,皆悉往詣,親近供養,為眾上首,受行正法,於一切處一時而轉;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所系,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粗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網差別,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明了,現前知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無量佛土普皆清淨,光明眾具以為莊嚴,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普入廣大諸佛境界,隨眾生心而為示現,皆令歡喜;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無有怨嫉,集諸善根,一切菩薩平等一緣,常共集會,不相捨離,隨意能現種種佛身,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來境界威力智慧,得不退如意神通,游行一切世界,現形一切眾會,普入一切生處,成就不思議大乘,修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乘不退輪行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若暫見者則必定佛法,暫聞音聲則得實智慧,才生淨信則永斷煩惱,得如大藥王樹身,得如如意寶身,修行一切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
  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則得利益心、柔軟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成淨信者,有信功用:能信如來本行所入,信成就諸波羅蜜,信入諸勝地,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信不思議佛法,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信成就果。舉要言之,信一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說力故。
  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靜,如是寂滅,如是空,如是無相,如是無願,如是無染,如是無量,如是廣大。而諸凡夫心墮邪見,無明覆翳,立憍慢高幢,入渴愛網中,行谄诳稠林不能自出,心與悭嫉相應不捨,恆造諸趣受生因緣,貪、恚、愚癡積集諸業日夜增長,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然不息,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相續起心意識種子,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所謂:名色共生不離,此名色增長,生六處聚落,於中相對生觸,觸故生受,因受生愛,愛增長故生取,取增長故生有,有生故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眾生生長苦聚,是中皆空,離我、我所,無知、無覺,無作、無受,如草木石壁,亦如影像;然諸眾生不覺不知。菩薩見諸眾生於如是苦聚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復作是念:此諸眾生我應救拔,置於究竟安樂之處。是故即生大慈光明智。
  佛子,菩薩摩诃薩隨順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住初地時,於一切物無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捨,凡是所有一切能施,所謂:財谷、倉庫、金銀、摩尼、真珠、琉璃、珂貝、璧玉、珊瑚等物,珍寶、璎珞、嚴身之具,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城邑、聚落、園林、台觀、妻妾、男女、內外眷屬及余所有珍玩之具,頭目、手足、血肉、骨髓、一切身分皆無所惜,為求諸佛廣大智慧。是名菩薩住於初地大捨成就。
  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大施心,為欲救護一切眾生,轉更推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無疲厭故,即得成就無疲厭心。得無疲厭心已,於一切經論心無怯弱;無怯弱故,即得成就一切經論智。獲是智已,善能籌量應作、不應作,於上、中、下一切眾生,隨應、隨力、隨其所習,如是而行,是故菩薩得成世智。成世智已,知時知量,以慚愧莊嚴勤修自利、利他之道,是故成就慚愧莊嚴,於此行中勤修出離,不退不轉,成堅固力。得堅固力已,勤供諸佛,於佛教法能如說行。
  佛子,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所謂: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億那由他佛、多百億那由他佛、多千億那由他佛、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皆悉回向無上菩提。佛子,此菩薩因供養諸佛故,得成就眾生法,以前二攝攝取眾生,謂布施、愛語;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故,行未善通達。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余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是菩薩隨所勤修,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以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佛子,譬如金師善巧煉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於此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佛子,菩薩商主亦復如是,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淨,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眾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眾生不經患難。是故,菩薩常應匪懈勤修諸地殊勝淨業,乃至趣入如來智地。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诃薩入菩薩初地門,廣說則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豪貴自在,常護正法,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悭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同行菩薩,不離念菩薩行,不離念諸波羅蜜,不離念諸地,不離念力,不離念無畏,不離念不共佛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帥,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欲捨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捨家、妻子、五欲,依如來教出家學道。既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十地品。整個佛法的修證程序,總的來說,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在十地之前,還有四種妙圓加行,比如楞嚴經中就是如此。),十地,等覺,妙覺。這個十地品,處在十向之後,等覺之前。十地與妙覺之間,只是隔了一個等覺位,十地向上修行達等覺,等覺過了就是妙覺,妙覺位就是成就佛果之位。由此可見,這個十地所處的階位是非常之高的。本品開頭的經文中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即時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剛藏,乃能入是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威神力故,亦是汝勝智力故,欲令汝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所謂:令入智地故,攝一切善根故,善簡擇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能說法故,無分別智清淨故,一切世法不染故,出世善根清淨故,得不思議智境界故,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又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如實說菩薩十地差別相故,緣念一切佛法故,修習分別無漏法故,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故,善入決定智門故,隨所住處次第顯說無所畏故,得無礙辯才光明故,住大辯才地善決定故,憶念菩薩心不忘失故,成熟一切眾生界故,能遍至一切處決定開悟故。善男子,汝當辯說此法門差別善巧法,所謂:承佛神力如來智明所加故,淨自善根故,普淨法界故,普攝眾生故,深入法身、智身故,受一切佛灌頂故,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故,超一切世間道故,清淨出世善根故,滿足一切智智故。

 

在十地之前,我們所學習的知識,還只是局限在我們認識功能的范圍之內,還是處在世間法的境界裡面,但是一旦上升到達十地,就完全超出了世間法,而進入了出世間法的境界。在楞嚴經中說到,四種妙圓加行的最後一位,就是世第一地,她說: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如果我們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稱作顯性識,而把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稱作隱性識,那麼這個十地,就已經超過了顯性識所能認知的范圍,已經進入隱性識所了知的境界了。前面六識認知的境界,是很粗大的,前六識屬於粗糙心相,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如果是沒有特異功能的普通人,我們的認識也就局限在這個境界之內,超出意識的境界就不是我們所能知悉的了,因此也可以把前六識所識別的境界,名為宏觀世界。但是這個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就不一樣了,由於他們非常非常的細微,屬於細微心相,因此其識別功能就更強,可以識別比微塵更小更細的東西,所以可以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這兩個識所識別的境界,名為微觀世界。如果我們把佛法修證由低到高的次第,分為兩個大的階層的話,所謂第一個低的階層,就是世間法的階層,包括前六識及其所認識的境界,他的頂峰就是世第一地;所謂第二個高的階層,就是出世間法的階層,包括十地、等覺、妙覺,包括他們所覺知的相應境界,他的頂峰就是妙覺。四種妙圓加行中的最後一個世第一地,就已經達到了前六識認知境界的頂峰,因此也就是達到了世間法階層的頂峰。其後的這個十地,就是進入出世法階層的第一個階梯。這十地是一個大的階梯,其中包括從低到高的十個小階梯。

 

前六識是顯性識,在我們清醒的時候,主要地就是顯性識在起作用,在我們日常生活,所運用的也就是前六識的作用,這個好理解。而第七識和第八識,由於他們是隱性識,他們的心相極其細微,埋藏得很深,不為我們所察覺,因此,很多人就依此而認為他們不存在,這種看法和觀點是錯誤的。舉例來說,比如流動不已的長江水,前六識就象江面上的波浪一樣,由於他們浮在表面而動,所以就很容易看見,因此人們就認為他們是有。而這第七識和第八識,就象江面之下的水一樣,他們依然在流動不已,但是這種流動是潛伏在江的表面之下,是暗流,所以不為我們看見,雖然不為我們看見,但是江底的水的流動,依然是實際存在著的,所以這第七識和第八識,並不是無。當然,若單純地從識的方面來說,這八個識的性質都只是幻有,而不是實有的。

 

由於上面所說的原因,所以諸佛化身金剛藏菩薩,就說這個十地:令入智地故,攝一切善根故,善簡擇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能說法故,無分別智清淨故,一切世法不染故,出世善根清淨故,得不思議智境界故,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我們常人依前六識所能認識的境界,是明顯的,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一旦超出了前六識的頂峰,超過了世第一地,其後的境界就不能為我們識知,因此這個超出我們前六識的識知功能的境界,進入第七識和第八識的境界,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秘密了。佛法中所說的秘密,主要地就是針對此而言的,佛法中所說的密法,主要地就是針對處在這個境界的修行方法而言的。因此,只要我們把佛法的真正道理搞明白了,在我們的知識上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當然,這個第七識和第八識的實際境界,當我們事相上的修證沒有實際達到和進入的時候,就如未飲水,冷暖不知,對於我們來說依然還是秘密。在平時,對於我們常人來說,都是依靠前六識來認識事物,從而獲得相應的世間法知識,再依據這些世間法知識進行推理、演繹和論證,如果僅僅是局限於世間法知識之內,這些由此及彼的推理形式是可行的,但是它的可行性也只是僅僅局限在世間法知識以內,一旦超出了世間法的知識就毫無能力了。這個第七識和第八識的實際境界,由於他已經超出了我們前六識所認識的范圍,所以他既不能用我們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式,也不是靠我們的意識就能想象得出來的。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知悉其中的境界呢?這只有依靠我們的修行實證,實際去進入這個境界,才能如實知見,所謂自去飲水,冷暖即知。舉例來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別人無論怎樣天花亂墜地講說桂林山水是如何如何地美,我們還是不知其實,如果我們親自到了桂林山水這個地方,我們自己親眼見到,親自體會到了他的實際景況,這時就如實知見,不需要任何語言上的表達,也不需要我們任何的想象,自己就全部心知肚明、了然無惑了。

 

其後,金剛藏菩薩就為我們開示十地主要內容: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智地?佛子,菩薩摩诃薩智地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我亦如是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當金剛藏菩薩講說了十地的內容之後,卻止語不說話了: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復分別。是時,一切菩薩眾聞菩薩十地名,不聞解釋,鹹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緣,金剛藏菩薩唯說菩薩十地名而不解釋?後來,經過解脫菩薩和諸大菩薩眾深心請求:如渴思冷水,如饑念美食,如病憶良藥,如蜂貪好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以及世尊親自出面,讓他宣說,金剛藏菩薩這才答應解說這十地。那麼在先前,金剛藏菩薩為什麼沒有直線式地連貫說法,而是在前面故意來個小插曲,故意弄一個關子呢?這是怎麼回事?這個原因呀,金剛藏菩薩自己解釋說:、

 

  雖此眾淨廣智慧,甚深明利能決擇,其心不動如山王,不可傾覆猶大海。
  有行未久解未得,隨識而行不隨智,聞此生疑墮惡道,我愍是等故不說。

 

他的大意是說啊,一般眾生的起心動念和行為做事,都是隨識而行,而不是隨智而行,如果聽聞這個十地甚深的境界,恐怕他們心中會產生懷疑之心而墮入惡道之中,所以我憐憫如是之人,故而才不欲講說。所以,我們要真切地體會金剛藏菩薩的悲心,對他所講說的十地境界深信不疑,不要隨從自己的識心旋轉,而要隨從菩薩的智心而轉,從自己的內心深處信受此法。

 

其後,金剛藏菩薩就為我們解釋,怎麼樣名為住於十地中的第一地:

 

  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供養諸佛,善集白淨法,為善知識,善攝善清淨深心,立廣大志,生廣大解,慈悲現前,為求佛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救一切世間故,為淨大慈悲故,為得十力無余智故,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佛子,菩薩起如是心,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攝,最上深心所持,如來力無量,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隨順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

 

這段話的前面,金剛藏菩薩首先講說了進入第一歡喜地的條件,主要包括三大條件,第一是福慧基礎,第二是立廣大志願,第三是為實現大悲大智的目的。這第一個條件,就是福慧基礎,這個問題總是在一直地、反反復復地講,目的是為了引起我們的重視。比如要建造房屋,第一步就要把地基打好,上面建多少層樓宇都承載得起,如果下面的地基打得不牢靠,上面承受的樓層就有限,而且即使有限還擔心會出問題。如來宣說的佛法,也是分層次的,有小法,也有大法,更有無上究竟法。就象我們的身體,沒有疾病,吃得飽鍛煉得好,長得身強力壯,才能承受重擔,如來的大法我們才挑受得起,挑起之後才能不被壓彎腰,而且挑起之後也能健步如飛。如果我們的身體,渾身上下都是疾病兮兮的,身體長得干瘦怯弱,那麼即使人家送一百兩百斤金子給我們,也無法把它挑走。普通的佛法也是如此,中下之人,難以受大法因此只能受小法,而中上之人不必受小法而能直接受大法。怎麼樣才能直接受大法呢?就是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素質,把福慧的基礎先打牢,自然就達到了。但是,特殊的佛法,比如淨土念佛法門,他是上中下三根普被、智愚利鈍全收的,這是佛法中的特例,不在此列。當然,他也不是沒有要求,他的要求就是淨土的善根要成熟,善根成熟對淨土有信心才能達到。

 

進入第一歡喜地的第二個條件,就是立廣大志願。對於普通的凡人來說,也不能說沒有志願,都是有志願的,其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共同志願,莫過於發財的志願了。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當官發財,當官的志願就是為了發財,經商發財,經商的志願也是為了發財。那麼,我們學佛的人所立的廣大志願應當是什麼?就是金剛藏菩薩在下面的經文中所說的十大志願。

 

進入第一歡喜地的第三個條件,就是為實現大悲大智的目的。這其實就是講我們學佛人的動機問題。我們學佛人內心的真正動機,是為了實現什麼目的而發心?一個是為了實現大智而上求佛道而發心,一個是為了實現大悲而下化眾生而發心,這樣的發心動機才是純正的,偏離這樣的發心動機,都是傾邪不正的。

 

前面所說的進入第一歡喜地的三大要件,第一要件培植福慧基礎,好比土壤的質地,質地要優良;第二個要件立廣大志願,好比肥料,肥料要充足;第三個要件發大悲大智的純正動機,好比水的濕度,濕度要有保證。只有這三個條件一一具備並且達到合格要求了,把一棵大樹木移植到這樣的土壤裡,才能正常地生長下去,才能長得枝繁葉茂。如果這三個條件不具備達不到合格的要求,把一棵大樹木移栽在這上面,就很難保證這棵大樹的存活,更莫指望長得枝葉茂盛了。

 

金剛藏菩薩講說了的三大要件之上,其後又說:

 

佛子,菩薩起如是心,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攝,最上深心所持,如來力無量,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隨順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

 

其後又說:

 

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

 

菩薩發了上面所說的心之後,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即得離世間趣,入出世道。這就是說明,在十地的第一歡喜地之前,都是屬於凡夫位,只有真實地進入此地之後,才真正進入了菩薩位。同時也說明了,在十地的第一歡喜地之前,都是世間法,只有真實地進入此地之後,才真正進入了出世間法。所以十地中的初地,不但是由凡位進入聖位的起點,也是由世間法趨入出世間法的起點。

 

達到了以上所說的一切,自心安住在如是法中,就名叫住菩薩歡喜地。

 

我們再來看其後的經文: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億那由他佛、多百億那由他佛、多千億那由他佛、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皆悉回向無上菩提。佛子,此菩薩因供養諸佛故,得成就眾生法,以前二攝攝取眾生,謂布施、愛語;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故,行未善通達。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余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是菩薩隨所勤修,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以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佛子,譬如金師善巧煉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其中講到,在菩薩十波羅密中,以檀波羅密增上,以他為主,同時也要修行修行其余的波羅蜜,只不過其余的波羅密只是隨力隨分地修行就可以了。這個檀波羅密,就是六度中的第一個,即是布施。

 

這個六度,是指六種行之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彼岸的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貪,持戒能度毀犯,忍辱能度嗔恚,精進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亂,般若能度愚癡。茲列表說明如下:     

              六

              度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進   辱   戒   施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斷 無法生 饒攝律 無法財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儀 畏施施

   智智智     精進進 法   有法戒 施

   智       進   忍   情戒

                   戒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嗔   毀   悭

    癡   亂   怠   恚   犯   貪

 

大乘菩薩,就是以修行六度為主要內容的。現在來具體學習一下菩薩和六度方面的知識。我們選用《佛學入門簡要》這本書中的說法:

 

菩薩與六度

菩薩,印度話原來稱菩提薩陀,菩提是覺悟義,薩陀是有情,即眾生,簡譯覺有情,即是覺悟的眾生。菩薩不但是自己希望求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而且要令一切眾生,都同樣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同時自己是要求最高的覺悟,立志成佛為目標。

菩薩所修的法門是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華譯到彼岸,因此六波羅蜜亦名六度,能由生死苦惱的此岸,度到涅盤安樂的彼岸。六度即:

 

1.  布施,梵語檀那,是度悭貪的。布施有三種:()財施。財施又分二種:(a)內財施,以身體的器官捐助眾生;(b)外財施,以錢財資助慈善事業或貧苦疾病眾生。()法施。以佛陀真理,勸人修善斷惡,離苦得樂。()無畏施。犧牲自己去幫助一切眾生出離怖畏與痛苦。

2.  持戒,梵語屍羅,是度毀犯的。「持」是執持,「戒」是戒止殺、盜、YIN、妄諸惡和禁止喝酒、賭博、吸毒等。菩薩所持的戒可分三種:()律儀戒,是行、住、 坐、臥時都遵守佛所立的規律,而不犯一切惡法;()攝善法戒,是菩薩克已修善行,勇猛精進;()饒益有情戒,是廣修眾善,利益眾生。

3.  忍辱,梵語羼提,是度嗔恚的。忍辱亦有三種:()生忍,即忍受別人的怨恨、誹謗、惡罵、加害而不生嗔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腸去感化他;()法忍,即風吹、雨打、饑餓、寒冷、炎熱等事,都能安然忍受;()無生法忍,是對於佛所說的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理,能離相堅心信仰而修行。

4.  精進,梵語毗離耶,是度懈怠的。精進亦分三種:()斷精進是勤斷一切惡;()修精進是勤修一切善;()求化精進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眾生。

5.  禅定,梵語禅那,是度散亂的。禅定是思惟靜慮的意思,因為靜能生定,慮能生慧。禅定可分為:()身定:反觀自身,使不犯過;()口定:寂然靜默,不談是非;()意定:攝心正念,清淨無染。

6.  般若,意譯為智慧,是度愚癡。般若是由正心、修身、行善、斷惡,內心發出來的覺照智慧。智有三種:()生空智:觀一切眾生,四大所成,都無實在的體性;()法空智:觀一切法,都從因緣生;()一切智智:即佛能偏知一切事理的正智。

六度之中,如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禅定、般若是修慧;精進的作用是策勵,這樣就可以得到福慧雙修。

「事六度」是所作所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亦即是「事修」,可得世間善報;「理六度」是指所作所為的善法,以「三輪體空」作觀,不著於「人、我、法相」,又稱為「理修」。

三輪體空者,單就布施言之: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後,此三輪相,不存於心,叫做三輪體空,可得無限的功德。

 

人們通常愛說這個話: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六度當中所說的布施,實際上就是說的捨心和捨行。大乘菩薩修行的是大布施,這種大布施, 對於末法時代普通根性的人來說,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因此講經說法也要做到適腳給鞋、量體裁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處理,在眾生的品質和根性處於低水平的狀態下,就不能按高水平的規格來作要求,而是設身處地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倡隨分隨力的修行才是最合宜的正確做法。否則只會弄巧成拙,雖起好心反而可能辦不成好事甚至會產生負作用。這個問題,現在有些人或許沒有認識到,因此行為就存在著妄行的誤區。現在的佛教內部,普遍存在著假大空的浮誇風,這種情況可以說是不良的甚至已經發展到很惡劣的程度。講經說法不從末法時代眾生的具體情況出發,以實際的低劣為虛假的盲高,有些講經說法的人,好象在做八海過仙各顯神通的事情,講演這種大法那種大法,借此沽名釣譽,不切實際地誤導眾生,而讓眾生的心行都如同空中高飛的風筝,雖然高飄在上而沒有實際的功德基礎。現在是個商業社會,世間凡俗之人,為了實現各自的私人利益,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濁劣手段進行商業化炒作,這種不良的濁劣風氣也蔓延到佛門中來了。這種盲目性超高的錯誤作法發展到極端,對於在家人來說,就是棄家庭於不顧,而拋開一切只顧自己去修行,這種情況以前也出現過,印光法師在《復死心居士書》中說:

 

居士林佛教會等,乃提倡之所,非大家常住其中修持之道場。今人事事要做一個大場面,而不知在家人隨分隨力在家修持之益。汝之章程,說得闊大嚴密,完全未說在家應如何修持之法。是必棄家庭而方為修持,故光決不肯汝用印光二字,恐人謂光為棄倫理之魔外。汝之精進章程決不可行,縱令有大利益,亦有大弊大禍伏之。汝完全不知末世人情,只曉得說大話,絕不回想究竟歸原,將成何狀。光一生直心直口,寧受人罵,不敢誤人。汝決不肯依光所說,光亦不敢強汝,但從此後永絕交情,任汝作何大場面,光不問事。若拉印光之名在內,必不答應。汝若拉光在內,倘後登報聲明,祈勿見怪。光之如此辦法,一則醒汝之迷,二則塞奸人仿汝之弊。非無明火大,不贊成人之好事也。以汝完全不曉得在家人之修法。此法大行,必有滅法之禍。汝或看不到,光固早知之,而不忍不與汝說也。聽也不與汝來往,不聽也不與汝來往,以無目力精神應酬也。

 

其後,金剛藏菩薩又說:

 

  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於此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佛子,菩薩商主亦復如是,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淨,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眾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眾生不經患難。是故,菩薩常應匪懈勤修諸地殊勝淨業,乃至趣入如來智地。

 

其中有一句話說: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這是說明了十地,從初地開始,直至成於如來智慧光明,是一個以前前為基礎,不斷向上增進而發起後後的過程,這是一個連續不斷、貫通一氣的修證過程。就象我們從山腳下,一直向上步步攀登,最後直達峰頂,其間沒有間斷。在《解深密經》中,觀自在菩薩請問何因緣故,宜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佛說: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能修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這說明菩薩修六度前後次第的密切關系,也就是因戒生定,由定發慧的連續而不間斷的三無漏學實踐過程。

 

在從初地至二地直至佛地的過程中,對於我們的實際修證來說,也不是不存在險難,就象在長江中行駛的船,從上游的重慶出發一直飄流到下游的上海,在這個行駛的過程中,是有暗礁潛伏著的。大家看江面上那些用作浮標的小船,就是為了指示其下有暗礁存在,提醒我們開船就要繞過這些暗礁而行,才能做到安全行駛。所以,經文中說: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佛子,菩薩商主亦復如是,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淨,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眾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眾生不經患難。是故,菩薩常應匪懈勤修諸地殊勝淨業,乃至趣入如來智地。在我們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修證過程中,怎樣才能選擇一個順順利利直達彼岸的修行方法呢?佛菩薩和祖師大德們,早已為我們精選出了一個穩妥安全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淨土的念佛法門,以念佛法門度一切險灘度一切苦厄,一路順風地到達阿彌陀佛的極樂彼岸。

 

其後,金剛藏菩薩又說: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诃薩入菩薩初地門,廣說則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豪貴自在,常護正法,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悭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同行菩薩,不離念菩薩行,不離念諸波羅蜜,不離念諸地,不離念力,不離念無畏,不離念不共佛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帥,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欲捨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捨家、妻子、五欲,依如來教出家學道。既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這就是說,大乘菩薩修一切行,不管是主修六度,還是內修四無量心,外修四攝,還是常護正法等等,這所有一切修行,在自己的內心當中,時時刻刻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諸波羅蜜,乃至不離念無上菩提。省庵法師在其《勸發菩提心文》中,引用了華嚴經中的一句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我們在任何時候,修行任何善法,都要不忘失菩提心,把菩提心作為內在心理的基礎,從而把一切善法,都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之上,才能把這所作為的一切世間善法,轉為出世間的菩提之道業,依於此修,才是大乘菩薩道的正業。講解《勸發菩提心文》的法師很多,末學建議大家去看一看演培法師的《勸發菩提心文講記》,因為他講得全面細致,而又切合實際,能給人以很好的啟迪。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學習到這裡了。

 

現在,我們來把今天學習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所有一切眾生,都結佛緣,都種善根,都入佛門受佛教化。願我們把學習的功德,回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請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禮敬我們的大悲慈父阿彌陀佛。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三遍。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